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时间:2019-05-13 09:4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第一篇: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

需要怎样的激励——“员工满意”还不行——企业需要责任心——负责任的员工——高标准绩效——能按目标来管理员工吗——管理的绩效——让员工了解情况——拥有管理者的愿景——参与的重要性——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的例子——工厂中的社区活动

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动机才能达到最佳绩效?今天美国工业界的答案往往是:“员工满意度”,但是这个概念可以说毫无意义。就算它具有某种意义,“员工满意度”仍然不足以激励员工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个人很满意他的工作,可能是因为他能从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满足,也可能是因为这份工作足以让他养家糊口。一个人不满意他的工作,可能是因为他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有所长进,想要改善他和所属团队的表现,想要完成更大更好的任务。而这种不满其实是公司能在员工身上找到的最宝贵的态度,是员工对于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真实的表达。然而,我们无法分辨员工之所以感到满意是出于工作上的满足感,还是因为对工作漠不关心;也无法分辨员工不满意是因为工作上得不到满足,还是因为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究竟多高的满意度才能称之为满意,我们也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如果问员工:“你认为这里是适合工作的好地方吗?”70%的员工回答:“是”,这究竟代表“高满意度”、“低满意度”,还是有其他意义?而这个问题又代表什么意义?每一位管理者都能以“是”或“否”来回答这个问题吗?我们能衡量公司的具体政策是否有效吗?如果问“你觉得在目前的时间规划下,你能够有效率地工作吗?还是常常需要等候零件?”这就是个有意义的问题。“停车位够不够?”也是个有意义的问题。但是“满意”却是无法衡量、没有意义的用语。

没有人知道我们试图从满不满意的角度来衡量的事情,有哪些对于我们的行为和绩效有任何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从激励员工的角度来看,对同事的满意度会比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还重要吗?还是两者都重要?我们其实并不清楚。

但是更重要的是,满意并不是充分的工作动机,只能算消极默许。对公司极度不满的员工可能选择辞职,或即使他留下来、很可能心怀怨恨,处处和公司及主管唱反调。但是满意的员工又会怎么做呢?毕竟企业一定会要求员工心甘情愿地投入某项工作,必须展现绩效,而不是默许而已。

企业之所以关心满意度的问题,是因为领悟到在工业社会中,恐惧不再是员工的工作动机。但是企业不直接面对恐惧不再是工作动机后所制造的问题,反而将焦点转移到员工满意度上。我们需要采取的做法是以追求绩效的内在自我动机,取代由外部施加的恐惧。惟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而非满意度。

我们无法用金钱买到责任感。金钱上的奖赏和诱因当然很重要,但大半只会带来反效果。对奖金不满会变成负面的工作诱因,削弱员工对绩效的责任感。证据显示,对奖金感到满意未必足以形成正面的工作动机。只有当员工出于其他动机而愿意承担责任时,金钱上的奖赏才能发挥激励作用。当我们研究因工作量而增加的奖金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当员工已经有意愿要追求更高绩效时,发奖金才能导致更高的产出,否则反而有破坏力。

人们究竟想不想承担责任的问题,过去已经讨论了几千年,今天产业界又把它拿出来讨论。一方面,人际关系学派一直告诉我们,人们想承担责任,的确,他们必须负责任;但另一方面,管理者却又告诉我们,人们害怕负责任,简直避之惟恐不及。

两方面的证据都不太有说服力,但是所有的讨论也都文不对题。员工想不想承担责任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要求员工负起责任,企业需要看到绩效,既然企业不能再利用恐惧来鞭策员工,只有靠鼓励、诱导,甚至必要时要推动和促使员工负起责任来。负责任的员工

我们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造就负责任的员工,这四种方式包括:慎重安排员工职务、设定高绩效标准、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提供员工参与的机会以培养管理者的愿景。四种方式都非常必要。

有系统而慎重地持续安排员工到适当的职位上,从来都是激发员工干劲的先决条件。最能有效刺激员工改善工作绩放、带给他工作上的自豪感与成就感的,莫过于分派他高要求的职务。只求过关就好,往往消磨员工的干劲;通过努力不懈和发挥能力,专注于达到最高要求,总是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这并不表示我们不应该鞭策员工工作,相应,我们应该让他们自我鞭策。惟一的办法是提升他们的愿景,把焦点放在更高的目标上。

一般员工的产出标准通常必然都是最低标准,因此不可避免的,会误导员工。企业甚至不应该公布这个最低标准(而且超过标准的人甚至还可以获得额外奖赏),以免员工会认为这个标准代表常态。的确,这样做很可能反而对轻易就能“超越标准”的优秀员工产生负面效应。他要么刻意压低产出,以免凸显同事能力不足;要么失去了对管理层敬意,因为他们居然如此无知,以至于定出这么荒谬的低标准。每当管理层试图提高标准时,他会第一个站出来抱怨。IBM决定取消通行标准,让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标准,是很正确的做法,而结果也证实了这点。IBM的成功显示产业界应该更进一步为员工设定真正的工作目标,而不是设定产出标准。我们或许应该从员工需要有什么贡献着手,而不是从员工实际上能做什么着手。针对每一个职务,我们都应该有办法说明这个职务对于达成部门、工厂、公司的目标应该有什么贡献。因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工作,必须以目标来取代最低生产标准。但是即使是今天组装厂中的机械性工作,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加上一些技能和判断上的挑战,仍然可以设定有意义的目标。要激励员工达成最高绩效,同样重要的是,管理者也必须针对决定员工表现能力的各种管理功能,设定高绩效标准。

为了激励工人获取最佳绩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管理层必须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提出高标准。因为较好的管理职能,是决定工人能否达到最佳绩效的关键。

最打击员工士气的事情莫过于,管理者像无头苍蝇般瞎忙时,却让员工闲在那儿无所事事——无论员工表面上多么庆幸可以领薪水不做事,在他们眼中,这充分显现了管理者的无能。妥善拟订进度,让员工随时都有事可做,可不是一件小事;让设备保持在一流状态,勤于保养,或在机器有故障时,能立刻修好,也不是小事。最能激励员工绩效的就是把内部管理事务处理得无懈可击,通过这些活动向员工展现管理者的才干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也直接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和标准。

这个原则无论对销售人员或机器操作人员,对办公室职员或工程师都一样适用。管理能力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管理者是否有能力让员工在干扰最小的情况下,发挥工作最大的效益。最浪费成本的莫过于办公室主管一早上班后,让部属等着他看完所有的信件,并且加以分类,到了下午才拼命压迫下属赶工,以弥补上午损失的时间。如果工厂领班只顾着自己在工具房找替换零件(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应该采购的零件),让其他工人站在一旁无事可做,他对削减产出的影响将甚于工会的呼吁。而如果总工程师储存了一批“备用”人手,把他们放在虚设的职位上,也会严重打击士气。这类规则不良的状况会降低员工对管理层的尊敬,让员工认为公司并不是真的在意他们的表现,因此也降低了他们为公司奉献的意愿。当有人说,这好比“犯了谋杀罪以后,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走开”,已经够糟了,但是拿下面一句话来形容公司的状况,杀伤力更强:“就好像在军队里一样,先催促你快一点、快一点,然后又要你等半天。”

一位聪明的工厂主管有一次告诉我,他只想让领班做好几件事情:保持部门和机器一尘不染,总是在三天前就把该做的工作规划好,确保工厂拥有最新的设备,以及适时更换老旧的工具,除此之外,其他什么事都不必管。他的继任者引进了一大堆人事管理的技巧和花招,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来筛选领班、训练领班,向他们发表一堆人际关系的谈话。然而,却从来无法追上前任所创下的生产记录。让员工了解情况

要根据目标来衡量绩效,需要有充足的信息。问题不在于员工需要多少信息,而在于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让员工了解多少信息。员工必须获得多少信息,才能承担起企业要求他的绩效?还有,应该什么时候获得这些信息?

员工必须有能力控制、衡量和引导自己的表现,应该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而不必等别人来告诉他。有关工作程序和信息流通的规则既适用于管理者,也适用于一般员工。

但是企业也必须设法让员工为后果负责,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和整体有何关联,他也应该知道他对于企业有何贡献,以及通过企业对社会有何贡献。

我明白要提供员工工作所需的信息并不容易,需要新的技术。数字本身通常都有完整的记录,但是要快速把信息传递给员工,就需要借助新工具,如果缺乏信息,员工就没有足够的诱因和方法来提升绩效。

要提供员工关于企业,以及他对于企业有何贡献的信息,就更困难了。传统数据对他而言,大半都毫无意义,尤其是如果信息还是以传统形式呈现,又加上一贯的时间延滞的话,就更加没有意义。不过管理者仍然应该尽量提供信息——不是因为员工要求看到这些数据,而是因为这么做才符合公司最大利益。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或许还是不可能把信息传递给大多数员工,但是当管理者努力把信息传达给每位员工时,他才有可能接触到在每个工厂、办公室或分店中影响公众意见和态度的人。拥有管理者的愿景

职务安排、绩效标准和信息是激发员工责任感的条件,但是它们本身并不会提供这个动机。只有当员工拥有管理者的愿景时,也就是说,如果员工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企业,认为自己的绩效将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那么他才会承担起达到最高绩效的责任。

今天,许多人经常谈到如何“赋予”员工对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受重视的感觉,但是别人无法“给”你荣誉感、成就感和受重视感。员工不会因为公司总裁在信中称呼他们“亲爱的同仁”而感到更受重视,总裁只是凸显了自己的愚蠢罢了,自豪感和成就感都必须源自于工作本身,无法衍生自工作以外的事物。员工或许极为珍视公司为了感谢他25年来忠诚的服务而颁发的纪念章,但是只有当纪念章确实象征了他在工作上的实际成就时,员工才会感激公司的安排,否则就只会被看成虚情假意,反而容易招致不满。

当员工确实做了值得骄傲的事情时,他们才会感到骄傲,否则就是不诚实,反而有杀伤力。只有当员工确实有所成就时,他们才会有成就感,也只有当他们承担了重要的任务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重要。真正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受重视感是奠基于积极、负责地参与有关自己工作和工厂社区管理的决策。

最近,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的员工提供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1953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了这个故事:

本周一批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的员工走进董事会的豪华办公室中,展示他们的骄傲与喜悦:他们为重建亨廷顿工厂所构思的模型。

这个模型是由60位铁匠、电工、木匠、引擎技工和学徒出于对工作的热爱,经过六星期马不停蹄的努力(而且大半利用公余时间)完成的。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高层估计,类似的规划可能要花30个月到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由此可见这次集体努力的规模是多么庞大。

最初之所以会引发这个想法,是因为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领悟到亨廷顿工厂必须重建,才有办法维修柴油引擎火车头,于是,在厂房中上班的员工开始在午餐时间讨论重建计划。

根据主管斯莱克的说法,1928年建好的旧厂房设计得很槽糕,早就让员工受不了了。举例来说,车轮厂竟然离设厂地点很远,只好大老远把轮子运过来。

那天中午,谈话内容很快就落实为具体方案,每个人都提议如何解决自己厂房现有设计上的问题。他们的上司斯莱克仔细聆听各种建议,并且详做笔记。他找了绘图员把构想画成蓝图,然后邀请所有人参与整个规划工作。最后的成品就是本周在董事会中展示的模型。

整个计划除了让员工很开心外,还有几个极具说服力的优点:整个重建工程的预估成本大约在250万美元,远低于管理层原本预期的1000万--1500万美元,真是大快人心。

当然,需要重建整个厂房的机会并不多,但是管理者不停地会碰到需要设计个人职务或团队工作的问题。

我们总是设法把工作分解为小单位,依照逻辑顺序安排工作流程,但是却没有理由一定要由工程师来为员工分析工作、安排流程,这种做法无非是迷信应该区分计划和执行罢了。我们有充分证据显示,如果负责执行工作的人能预先参与工作的规划,那么计划将会更加完善,这正是“工作简化”技术的精髓所在。而30年来,这种做法显然非常成功,无论应用在什么地方,都产生一致的成效:工作的规划更加完善、绩效更高、员工也不再抗拒改变。难怪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早在员工主动参与厂房重建计划之前多年,就已经开始在工厂推动工作简化计划了。工厂中的社区活动

但是参与规划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培养管理者愿景的惟一方法。员工还必须有机会在工厂社区中担当领导,这是获得实际管理经验的最佳途径。

一个人能在工厂社区中挑起领导重担并赢得尊敬的特质,通常不见得符合管理职位所需要的特质。然而,企业肯定和奖励员工的惟一方式通常都是升迁。无论升迁机会是多么丰富、升迁制度是多么公平,员工中总是会有一些广受尊重的领导人物没能更上一层楼,他们因为失望而开始和公司唱反调,以继续发挥他们的领导才能。难怪有这么多工会领袖选择工会为他们事业发展的舞台,因为企业无法通过升迁制度肯定他们的领导才能。

著名的工会领袖鲁瑟(Walter Reuther)正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例子。毋庸置疑,鲁瑟深信自由企业制度不是那么理想,他的想法主要是根据一个前提——好的制度应该早就发掘并且重用像他这样的领导人才。我也认识许多不管在气质或外表上都极端保守的工会干部,他们对工会活动发生兴趣,主要是因为一直无法获得上司赏识,在公司里老是当不上主管。

在每个企业中,员工都有机会在管理员工的同时获得管理者的愿景。在每个企业中,也都有许多活动不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而是工厂社区活动。这些活动必须有人负责,但这些活动通常又和企业经营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企业成败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此不需要由管理层来主事。例如,这些活动可能包括红十字会的献血活动、圣诞晚会、排轮班表,或安全措施、员工餐厅或员工出版品的设计规划。每一项活动本身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加总起来又很庞杂。对员工而言,这些活动非常重要、因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社交生活。

信息服务领域也是员工可以自行规划推动的部分。例如,发行员工年报,为新进人员撰写员工手册,规划有关新技术、新技巧、顾客服务,或如何答复顾客来电的培训课程。

如果交由管理层负责这些计划,而不是迫使员工自行负起责任,公司就丧失了培养员工像管理者那样看待问题的大好机会,而且对企业经营也没有好处。管理者需要忙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在运营重任之外,还负责规划其他非经营性质的活动。更何况要办好社区活动,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人力,如果全部由管理者操控,而不是让员工充分发挥热情和才干,将会格外招致批评与不满。例如,由企业主管负责的公司餐厅不就老是令员工怨声载道吗?

我要声明一点:我相信在企业经营的领域,员工不能享有同样的参与度。由于员工不需担负“责任”,自然也就没有“职权”。我也不希望看到一般企业中出现更多的社区活动——事实上,我认为在许多企业中,还应该减少这类活动。我并不主张企业有更多的幕僚人员、更频繁的会议,以及其他组织虚胖的症状。我只是主张反正都要做的事,就应该以合情合理的方式把它做好,但是用较少的人力来做,而且由工厂中的社区自行负责。

应该以高标准来要求这些活动的品质,的确,这些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来展现绩效标准的真正意义,但是应该由工厂社区来负起实际的责任,员工可以借此培养管理者的愿景,并且因此深受激励,努力追求最高绩效。

要发展出足以取代恐惧的工作动机并不容易,但是却非这样做不可。今天,我们拥有充足的工程知识,能够有效设计个人和团队职务,以达成最高绩效。我们也拥有社会知识,知道如何组织人力来达到工作效益。在新科技之下,我们还有一套生产和销售系统,可以提供员工发挥才干、满足成就动机的空间。如果员工本身没有表现的欲望,那么即使有这些机会,也终究无法开花结果。在办公室中消除恐惧是件好事,但是单单消除恐惧还不够,我们需要更积极的激励措施——包括慎重的职务安排、高绩效标准、提供员工自我控制的充足信息,以及员工能像负责任的公民一般,参与工厂社区的事务。

我称前一章为“宣言”,本章其实也一样,这两章虽然只提纲挈领地针对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举出部分成功的案例,不过就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企业全面推动这方面的尝试。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至少知道比起目前的进展,还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情。当然我们很有理由期望20年后,今天的目标变成已经达到的成就,而今天的宣言也将成为历史。

摘自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第二篇: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如何让员工创造出最佳绩效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管理者长久以来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表明人具有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或驱动力,而这些驱动力正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基础。事实表明,受到激励的员工更容易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因此,管理者要想激励员工,就应该了解这些驱动力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这些驱动力。通过一个学期的管理学的学习,对上述如何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的问题,我想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如何激励员工才能让员工为公司企业产生最大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责任感(制度规程、培养及发展空间):

我们对员工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要求,而要求的内容,就是制度。制度是从物质上、精神上等多方面约束,是强迫员工按照流程标准来做、强迫员工尽职尽责的手段。如果说流程是流水的钢管的话,那么制度就是钢管之间的铆丁。企业要通过制度,让员工明白违反流程、不尽职的代价是什么?

监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监管分传统人力上的监管和技术上的监管,随着工作复杂程度的提升,技术监管也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死的,是条文性的东西,有了制度没有人监管,等于没有制度。监管者首先自己要遵守应该遵守的制度,其次还要破除情面不徇私情进行监管,监管同样需要智慧,需要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如果说制度是铆丁,那么监管就是上铆丁的工具,它可以让铆丁紧,也可以让铆丁松动;它可以让管道畅通,也可以让管道堵塞起来。所以监管直接决定着流水的管道、流水的效果。

仅有流程制度和监管,员工就一定按流程和标准做了吗?显然未必。那就要通过行为教育来进行。如果说流程和管理工作是硬性的强迫性约束,那么行为教育则是让员工自愿接受约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这就是教化的作用。行为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另一部分是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是企业领导者最基本职责之一,也是领导者责任心的体现。要想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首先让员工学会遵守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标准工作,不违反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何为培?培:培土;培养。在树苗四周堆上土叫培,目的有二:一是保护,不被风刮倒;二是保养,添加养料。何为训?就是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训导,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训练,就是反复做,把应该做的事情按正确的方法反复演练。训练的目的就是达到熟练掌握和习惯自觉的程度,使工作人员养成按工作流程和标准工作的习惯。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把演练和实战相结合,使员工达到对业务流程熟悉的程度,对业务标准形成条件反射的程度,行为达到习惯的程度,达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企业氛围,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的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企业对员工责任心的经营。

行为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身体力行。想要员工有责任心,那么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起到模范的作用。领导一正能压百邪,领导邪一寸,下属能邪百里。如果只是要求一般的工作人员如何按照流程和标准来做,要求一般工作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而作为领导者超越制度和监管,出了问题,领导率先逃避责任,那么无论怎么培训教育,员工的行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有些领导爱面子,惩罚自己觉得是丢人的事情,这是不够自信的表现。只有领导敢负责任,员工才能敢负责任。领导都担负不起责任来,一般员工的肩膀又能扛得住多大的责任重担呢?如果领导敢于担责任,那么员工就会不惧怕犯错误,就会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尽职尽责,这样,企业岂有不发展之理?

无论是通过流程设计和强化管理来约束员工岗位尽职尽责,抑或是通过行为教育来让员工主动自愿接受约束,达到岗位尽职尽责的目的,这都是来自员工外部的压力和驱动力,那么要使员工做到自我驱动和远行,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点亮员工的心灯。

一般人们会认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自己的事情,企业只是使用和管理员工。这是错误观点。企业要想开发出员工的最大潜能,使员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财富,那么就必须从员工的职业生涯上下功夫,真正帮助员工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点燃员工心中的灯火,让灯火照亮员工前进的道路。只有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试想,一名员工对自己都没有责任心的话,那他怎么可能对他人和组织有责任意识呢?所以,只有员工走得远,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2、认同感(忠诚度)

为什么就业形势每况愈下,很多员工依然频繁跳槽,企业苦苦寻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要想保持基业长青,最重要的就是留住人才。丰厚的薪水和福利,也只能让优秀的员工暂时留下,不能成为员工忠诚的必备要件。只有拥有真正让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存在,员工才能更加忠诚于企业。

员工与组织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之外,还存在比正式雇佣契约更重要的心理契约关系,这种心理契约关系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的工作效能。心理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上,是对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组织承诺的认同和维护。

现代企业十分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一旦违反,将受到严重处罚,这无疑是必要的。然而规章制度权威的树立必须以认同为基础,认同度的高低将决定规章制度是否有效。因为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被员工认同、只是强令遵守的情况下,员工常表现出极度的一种反感、不满与无奈。相反,如果员工认同了这些规章制度,渗透到员工的心灵深处,内化为员工的自控、自律意识,效果则截然不同。就会克服被动性,增强主动性;克服强迫性,增强自觉性;克服消极性,增强积极性,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变“他律”为“自律”,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去履行自己的义务,践言笃行。

现在,一些企业中的员工责任心差,缺乏热情。过去那种爱厂如家,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惜加班加点,却不向组织索取额外的报酬的员工越来越少。很多员工把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划分得清清楚楚,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工作表现出例行公事,很难看出为企业付出智慧和体力的那种忘我精神。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主观因素,只有那些认同组织的、愿意为企业长期地自觉努力工作的员工才能保持努力程度的高水平。从目前的情况看,员工在与客户往来的过程中收受回扣,索取好处,已司空见惯。从公款中揩油似乎已成为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捷径,如以各种名目多报差旅费、住宿费、餐费等;更有甚者,动用单位资源如现金转为他用,这在银行、证券业尤为突出。一些员工对组织内部需要保密的情报不够重视,或故意泄露换取好处,或充当商业问谍,甚至因掌握商业秘密而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造成组织知识产权资本的流失,影响组织竞争优势的保持。员工腐败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员工缺乏认同感。尽管组织可以采取种种措施(如严格的财务制度)防止员工的腐败行为,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员工的腐败,很多员工还是铤而走险。这些腐败行为一旦发生,或被组织发现,或不被组织发现均会对组织造成损失。

可见,只有员工认同组织,把组织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这些腐败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敬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发展之永恒的不竭的动力之源,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是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程度成正比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员工根本不认同所在的企业,他就会产生种种不忠诚行为,例如个人利益第一,斤斤计较,多干一点点儿都觉得冤得慌,挖空心思地算计着如何少付出、多索取。对企业的管理不予合作和支持,消极怠工,敷衍塞责。甚至于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相反,如果员工认同这个企业,他将作为企业的一员看作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作为感,他就一定愿意为企业做任何事,得其所、展其才,以厂为家,爱厂如命,恪尽职守;就会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献身精神,进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具有认同感的员工既能确保工作效率更高,有能在工作中学会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就会丰富给予顾客的价值内涵,并且产生卓越的生产力。

培养一支具有认同感的员工队伍可以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稳定员工队伍;增加企业培训的收益,一方面,企业可以减少一些培训项目所需的费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老员工身上获得更高的培训效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防止员工腐败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增进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培养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形成企业、顾客和员工的良性循环互动,使公司在长远阶段能立于不败之地。

3、归属感(情谊及价值观)

员工公平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的认同度及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员工的绩效以及归属感的形成。公平性强调公正、公开,强调的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在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对员工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公平性文化满足员工的不仅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感,还包括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分配上的公平感可提升员工晋升和报酬满意度,程序公平感带给员工的是产生对组织的认同和对组织的信任,互动公平感使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信任感以及采取合作的行为态度,三者互相协调共同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企业要建立公平性的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价值的追求上面,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公平性越强,满意度越高,归属感也就越易形成。

企业家的领导风格各有不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气质、偏好等性格因素以及素质、修养等人格冈素融入到企业。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示范性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员工。领导者关心每一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以新观念、新看法、新思路解决问题,利用个人的魅力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同时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变革型领导者从领袖魅力、感召力、智力刺激以及个别化关怀四个方面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使员工产生了更大的归属感。

创造一个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形成一个宽松、祥和、健康、文明的人际环境。领导与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坦诚相待,员工与员工之间感情融洽、心心相通、配合默契,企业上上下下建立起人际沟通的良性循环,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地完成企业目标。要实现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统一在价值观上的认识。如果企业员工价值观认识基础一致,相互之间就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消除彼此间产生的误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在情感上协调好价值观。情感上的交流可以缩短员工间的距离,减少隔阂,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要实现价值观在行动上的一致。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员工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 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的感受,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4、高福利(满意度)

福利激励有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相对于薪酬来说,福利是对员工长期的承诺,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企业薪酬、员工关系以及企业对员工的关心程度。员工接收到来自企业的各项福利承诺信息,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创造更多的现实价值。

福利制度有助于激励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可以通过满足员工心理需要,发挥出有效的激励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福利可以满足人们在生理和安全上的低层次物质需要,可以满足人们在情感上的社会需要,可以使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公平感和成就感。福利不仅能够满足员工多层次的需要,也能诱发员工由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需要的需求,因而能够引导员工不断地提高需要的层次,为实现高层次需要而为企业目标奋斗。

良好的福利能够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有效地提高员工绩效。员工福利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这个中间变量对员工绩效产生影响。事实证明,合理的员工福利政策是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绩效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福利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员工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生活差距,同时,随着个人管理向团队管理的发展,团队绩效愈发重要,企业发放薪酬更多地以团队绩效为标准,这些都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公平,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另外,员工福利待遇的高低直接依赖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激发了员工为实现福利而进行合作,对稳定劳动集体和消除人员流动现象也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篇:绩效管理-激励

方太:人力资源激励的典范  浙江“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仅6年时间,就从无到有,由200多家吸油烟机厂的最后一名做成中国厨具行业的第二大品牌。除了其二次创业转型成功、父子顺利交接班以外,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方太”也有独到之处,以下是“方太”在人力资源激励方面的一些“镜头”。

——如何管好董事长、总经理“身边的人”?“方太”的做法是,太太如果没有能力管理企业,还是尽量不要让她参与。女儿也要求其另搞企业当总经理。身边的其他人,比如小车司机、秘书,虽然没有职位,但别人会对他另眼相看;还有办公室主任,他掌握的事特别多,其一言一行,均会影响企业形象。这些“董事长、总经理身边的人”往往因自己特殊的身份而产生优越感,进而忽视纪律约束。“方太”对这些“身边的人”,一是经常教育,要求他们带头遵守厂纪厂规,做工作的模范;二是一旦他们违反厂纪厂规,则坚决处理,绝不护短。

推荐阅读:世界名企CEO谈员工激励之道 IBM:薪酬的期望值管理

——董事长茅理翔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将调任另一部门做他想做的事。此人与茅理翔之间合作得很好。在其写调职申请报告时,有很多人持担心态度,茅理翔也有顾虑,再招一个新手会不会马上适应?尽管这会使茅理翔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但最后茅理翔还是尊重他的选择。临走的时候,他对茅理翔说:“董事长,谢谢您!您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老师。”

——“方太”针对人才跳槽的问题,试验了内部人才流动的办法,效果很好。

——“方太”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搞了车间承包责任制,把生产部门分成4个车间,把主要模具工提拔为车间主任,让他们独立承包,并授予一定的权力,如招工权、酬劳分配权等。

——“方太”文化,最具特色的是市场文化和品牌文化。“方太”的企业价值观是“让家的感觉更好”。在品牌文化上,他们提出产品、厂品、人品“三品合一”、“文化兴牌”的战略,着力提高“方太”的文化品味。他们非常重视党建工作,成立了慈溪市第一家乡镇企业党校,职工文化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案例分析:

员工的各种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员工本身内在的、强烈要求满足的需要。如何满足需要、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这是激励管理所要履行的职责。激励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运用激励处方,促使员工的动机更加强烈,释放潜在的内驱力,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而努力。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所谓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的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后,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行为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为期望和目标而努力。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指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所以激励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它对人的行为产生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并且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通过对员工的激励研究发现,实行计件工资的员工,其能力只发挥20~30%,仅仅是保住饭碗而已;而在其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通过激励,可以使员工充分地发挥其技能和才华,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它对于调动员工的潜力,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一名员工,为何有时积极努力、干劲冲天;有时又心灰意冷、消极怠工?如果从激励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就能找出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解决这类问题。激励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一个对员工的业绩赏不清、功不彰的组织,必定是贤愚不分、是非不明、优劣不辨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的荣誉心理和精神动力可能会逐渐丧失。因此,及时而科学地表彰先进、激励优秀关系到组织活力环境的营造。浙江“方太”的一些激励措施为其他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典范作用。

推荐阅读:公司人力资源部2007年规划 一首诗:李嘉诚激励员工的利刃

1.约束激励

作为家族企业,缠绕着家族亲情与经营理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企业是基于理性和功能性运行,它更多地是依据客观的、普遍的规律运作;而家族却是诉诸辈份和感情,更多地体现为主观的、个性的色彩。要使企业正常发展,必须使企业规则占据主流,家族规则“淡漠”化。当然这种“淡漠”并非冷酷无情,而是要理性地看待亲情关系,将家族感情与企业原则分离,妥善处理“亲情与经营”的矛盾。

茅理翔能管好身边的人,一方面使他们给其他员工做好榜样,另一方面也决不手下留情,对于违纪违规的,坚决处理。对于这些“董事长和总经理身边的人”,这是一种约束,但同时何尝不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激励和鞭策呢?

2.发展激励

如何对待事业型的下属?“方太”的发展激励使我们耳目一新。虽然这名员工的调动使茅理翔带来一定的被动,可“方太”还是尽可能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最佳条件。茅理翔说过:“在一个下属的职业生涯中,他会碰到很多老板。有时一种启迪,可能会成为他终生难忘的财富;而一

个机会,却是你所能给予他的最好的馈赠。”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公司就应该是这样一个集合体,其个体成员的希望与梦想都被融人到组织的目标之中,员工们贡献智力投身于这个目标,既使自己发展又使团体获得成功。这种发展激励机制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气氛,公司提供给他发展个人愿景的空间,提供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这能使其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奉献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3.工作激励

工作丰富化激励是一种在工作中增加激励因素,改进工作组织,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方法。工作丰富化这种激励方法是以赫茨伯格的理论为依据的,是通过把更为负责、更受重视以及对员工成长和提升更多机会的工作加到工作中去,这样做可以减少员工工作的单调性、增加工作的责任感,使工作本身成为激励因素。员工跳槽主要原因是,他所在的部门不适合他的发展,或者其所在岗位的工作不适合其专长。如果给他换个部门或岗位,他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美好。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他深刻地指出了工作丰富化这种内在激励的无比重要性。当前很多员工更加关注工作本身是否有吸引力——工作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工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在工作中能否满足员工求知、求美的欲望等。“方太”的人才内部流动一方面防止了人才跳槽,另一方面激励了员工的工作本身,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4.授权激励

在工作中,其实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授权激励就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被授权者会认识到上司对自己的信赖,就会大大激发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授权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及工作热情。授权的结果,自然是士气的提高;由于士气高昂,绩效就会提升;由于绩效的不凡,企业利润就会增加,公司就会满意,就可能对其范围更广的授权,以后被授权者又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样就会形成“激励——努力——绩效提高

——满意——再激励”的良性循环。“方太”把模具工提拔为车间主任,并授予他们招工权、酬劳分配权等。此权可谓不小,可以想见这些模具工的士气有多高。有人说:如果没有高昂的士气,工作就是苦役,而监督就近乎于奴役。实施了授权激励,提高了员工的士气,员工就会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为企业献计献策、尽心尽力,从而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推荐阅读:人力资源目标(范本)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范本)

5.文化激励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家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之

一。对一个高素质的企业来说,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程,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决策管理层与职工队伍,没有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没有一个正确的经营理念,在经营中不讲信誉、不守信用,就难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方太”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在确定经营理念、制定方针策略、塑造企业精神、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方太”的企业价值观是“让家的感觉更好”,话语虽然朴素,却蕴涵着深刻的内容。“方太”人从这个理念出发去进行所有经营活动,包括产品设计与服务,使消费者一想到“方太”,就有亲切的感觉。“方太”依靠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使“方太”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灵,给他们以激励和鼓舞。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方太”文化,给“方太”的高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

第四篇: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培训心得

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培训心得

通过这次高级管理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向着目标前进,如何使我们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以及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学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企业管理目标体系,这就需要通过明确责任的目标管理,实现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通过具体规范的管理流程,建立以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贡献为主导的管理方式;通过比能力的价值导向,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氛围,使得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各个口号、目标得以实现,创造可持续发展长富久安的大型集团企业。

所谓绩效管理具体是指为实现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和各部门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推动员工和各部门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行为的过程。绩效管理强调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有机结合,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最终实现组织总体效率和效能上升;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影响绩效管理效能提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即组织、领导和员工。实行绩效管理首先需要组织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绩效管理及考核体系,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提升绩效管理效能,譬如绩效的改进、员工及各部门的行

第 1 页

为激励、人事的调整、工资的发放以及员工培训。领导的作用是帮助以及和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阐述对下属的期望,了解下属对其职责、目标、任务的看法,取得下属对企业发展及领导的看法和建议等等。员工的作用是首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以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资及奖励,通过绩效考核体系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在公司内的地位等等。实行绩效管理所产生的作用是使组织的效益成倍增长,成本不断降低,公司的业绩增加,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员工及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责任明确、工作起来踏实的工作环境。

绩效管理的流程是这样的:1.绩效标准;2.绩效监控;3.绩效考核;

4.绩效反馈;5.绩效改进。我处室主要负责公司新上、改扩建项目及车间主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实行绩效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必须的。以往为了使公司各新上及改扩建项目及时投产达效,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技改全体人员在项目基础施工开始时就全体齐动员,具体分工,各方协调,一切为项目服务,自始至终,力促项目尽早开机运行并达产达效。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绩效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深刻认识到绩效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流程,必须全面布局,统筹分工,责任明确,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结合这次的学习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技改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具体分工,绩效考核,并相互监督,倾听员工意见,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期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力促各新上及改扩建项目如期完工并达产达效。

在绩效管理模型中,激励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效应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目标效价指的是目标达成所获得的奖励对个体的激励程度或者目标未达成对个体的惩罚程度;期望值指的是个体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与组织承诺兑现奖励或惩罚的可能性,只有这两个方面可能性都非常大,期望值才足够高。员工激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激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个人素质,造就良性的工作环境,以期能够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推进项目进展,使企业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员工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感情激励等。但具体对待某个人,首先应先分析其人性,比如其为人处世的态度、世界观、喜好等等,然后采用适合的激励方式,可以采取目标激励和其他激励方式并用,力促其完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肌体,需要全员参与,通过绩效管理和有效地员工激励将员工工作活动与企业组织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提高员工绩效来提高企业组织整体绩效,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第五篇: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

一.店长激励

店长实行底薪+提成薪资制度。提成构成因素

a卖场卫生,卖场陈列,卖场货品质量——共计100分每项

每天一分(底分十分),按合适现金比例进行发放。

执行标准:

1.卖场卫生必须做到干净,如果客流量偏大必须在客流减

弱后进行整理

2.卖场陈列要求突出季节特点,风格特点,并做到色彩搭

配,挂件等符合视觉特点,模特必须定期更换(一般以

店铺规定周期为准,适宜周期为一星期)

3.卖场所挂所有货品必须保证质量,不允许疏忽。此项每件一分如果扣完当月分数则累计到小月或者按现 金比例处以罚款

b店铺财务,库存——此项共计100分,每项每次一分,如

果当月分数扣完则累计到下月或者按现金比例处以罚款

1.店铺所有财务,物品必须保证安全,如果找不到损坏责

任人则店长照原价赔偿

2.所有库存做到清晰,对于挂件及时添补,货品如果告缺 需及时向上级请示并对陈列作出调整确保所有挂件号码

齐全。

C.抓住终端销售动态,对颜色,大类,版型,货号等的销售 情况清晰了解并及时上报。二.店长奖励.1.销售额和同期对比,环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2.店铺坪效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3.连带率同期对比,环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4.客单价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5.客单件同期对比,环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6.件单价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7.人效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8.对店铺有特殊贡献(此项由各终端视情况而定)

(增长档由各店终端结合自己经营情况选取可行性数据)三员工激励

员工实行底薪+提成薪资制度

a.员工每日完成自己所属工作辖区内卫生的检查和维护 b.员工每日维持自己辖区内补货,c.员工每日维持自己辖区内挂件质量,e.员工每日维持自己辖区内 陈列

f.遵守公司与店内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g.工作过程中保持友善,为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上每条一分,实行负分制,处罚制度按比例折合成现金,比例由各终端管理者酌情制定)四.员工奖励制度

1.员工完成有挑战性的目标(现金奖励)

2.销售额和同期对比,环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3.连带率同期对比,环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4.客单价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5.件单价同期对比(以周为单位)增长档

6.对店铺有特殊贡献(此项由各终端视情况而定)(增长档由各店终端结合自己经营情况选取可行性数据)备注:

1.鉴于终端各个情况不同,以上各激励,奖励政策并没有给出既定的现金标准。但是奖励一定要用现金,而且现金一定要有吸引力

2.每天的小型互动是没有说明的,如果某款衣服的存货量比较大完全可以直接推行现金奖励制度,以件计,每件奖励(例如今天规定某款衣服卖一件现金奖励10元)

3.可以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人进行现金处罚,但是金额一定不可以过高(例如冬天没人每天必须卖出去一件毛衫,某人没卖出去,处以现金五元处罚)

4.奖励最好每周一就直接发放,但是如果达不到一个最低要求值也要处以较奖金小的罚款

下载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激励员工

    如何激励员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激励机制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安排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相互作用,从物质、精神等多个层面激发员工的潜力,鼓励员工的正向行为。......

    激励员工

    D09《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内容摘要【主讲专家】张锡民【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含产品】课程10讲 VCD光盘5张 CD-ROM2张 文字教材1套 工具表单1套 管理者效率手册1......

    如何激励员工

    如何激励员工一提起如何激励下属,不少经理人特别是中层经理人经常抱怨说:“我一没有给下属提职晋升的权,二没有给下属加薪发赏的钱,你让我怎么激励下属?光耍嘴皮子怎么行?”就在......

    激励员工

    激励下属的11个便宜小手段一提起如何激励下属,不少经理人特别是中层经理人经常抱怨说:“我一没有给下属提职晋升的权,二没有给下属加薪发赏的钱,你让我怎么激励下属?光耍嘴皮子怎......

    浅谈员工激励

    [内容摘要]企业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才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规范、合理及适当的激励来实现的。文章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关员工激励的概念、方法和实......

    如何激励员工

    如何激励员工 为什么要激励员工呢?也就是员工在企业的重要性, 如果说仓库货物是公司实物资产的话,管理仓库的物流中心全体员工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他们更有价值,因为他们无间合......

    如何激励员工

    如何激励员工 1、描绘未来——目标激励 ①“共同的愿景” 企业的“共同愿景”并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也不是一个老板自己完成,而是要依靠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的努力工作所完成。......

    浅析员工激励

    浅析员工激励 内容摘要:人才资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企业业绩的关键。因此,采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并充分考虑和尽量避免激励过程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