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

时间:2019-05-15 13:3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

第一篇: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

黄牛课件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46.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A“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也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白色固体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音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特制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黄牛课件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AlO2、S、2--CO3、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裉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3+

---2-6 黄牛课件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出现红色溶液 Fe3++3SCN-==Fe(SCN)3。6.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第二篇:高考化学重要实验现象小结

2008高考化学重要实验现象小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气体: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第1页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18.氯水中加石蕊试液:

先变红色后褪色。

19.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0.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

试纸变蓝

21.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23.细铜丝在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4.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5.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淡黄色的粉末)。

26.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黄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中有液滴生成)。

27.氯化铁溶液中通人硫化氢气体: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并有黄色沉淀生成。

28.集气瓶中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有浅黄色粉末生成。

29.二氧化硫气体通人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3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试管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水: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第2页

31.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蓝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32.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3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白烟产生。

35.加热氯化氨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36.加热氯化氨:

在试管中有白色晶体产生。

37.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授阳光照射;

瓶中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38.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棕红色气体产生。

39.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棕红色。

40.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

41.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42.将点燃的镁条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4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44.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45.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第3页

46.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第4页

第三篇:2010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小结(实验)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3+十三.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 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第四篇:高考化学实验题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总结

一、氢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实验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CuO,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CuO加热。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现象与解释: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水。

二、碳族元素

实验1:把经过烘干的木炭和黑色的氧化铜共同研磨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里,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试管几分钟。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黑色固体变为有红色固体,说明有金属铜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2:向盛有紫色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待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当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当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3:在玻璃管里放入CuO,通入CO,并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加热,仔细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黑色的CuO变成了红色的Cu,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CO能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

三、氮族元素

实验1:在长玻璃管中放少量白磷,玻璃管的一端用软木塞或纸团塞紧,另一端敞开。先均匀加热红磷周围的玻璃管,然后在放红磷的地方加强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玻璃管内有黄色蒸气产生,并且在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黄色固体附着,此固体即为白磷。

实验2: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打开玻璃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杯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氨水。(思考:如何用只用试管和烧杯做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

实验3: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由于氨水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形成微小的NH4Cl晶体。(思考:NH3与浓硝酸、浓硫酸靠近时有什么现象?)

实验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不久,在试管上端的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这是由于受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后,NH3和HCl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

实验5: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H4)2SO4和NH4NO3固体,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变蓝。说明(NH4)2SO4和NH4NO3都能与NaOH反应生成NH3。

实验6: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稍稍松开一会儿,使空气进入塑料袋,再将塑料袋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是塑料袋膨胀,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缓慢,放出无色气体;当空气进入以充满无色气体的塑料袋后,无色气体变成了红棕色。

在上面的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NO2,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NO,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了NO2。

四、氧族元素

实验1:将一支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现象与解释:装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以后,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管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实验2: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为红色。实验说明,SO2具有漂白性,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实验3:在200mL的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与解释: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浓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使木炭变得疏松。实验4:在一支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再加入5mL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加热。放出的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或品红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反应完毕,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是SO2;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被浓硫酸氧化成Cu2+。

五、卤族元素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烧后立即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继续燃烧,是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CuCl2的微小晶体)。氯化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溶液浓度不同,溶液颜色有所不同)。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H2在Cl2燃烧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纯干净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气体在空气里与水蒸汽结合,呈现雾状。

实验3:把新收集到的一塑料瓶Cl2和一塑料瓶H2口对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间的玻璃片,上下颠倒几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气体,用塑料片盖好,在距瓶约10cm处点燃镁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当镁条燃烧所产生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H2和Cl2迅速混合而发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弹起。

实验4: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 Cl2,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了。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实验5:观察溴的颜色和状态。

现象与解释:溴是深红棕色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

实验6:观察碘的颜色、状态和光泽。取内装碘晶体且预先密封好的玻璃管,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碘被加热时,不经熔化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碘发生了升华。实验7:(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说明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别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以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

实验8:在装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淀粉遇碘呈现出特殊的蓝色。

六、碱金属元素 实验1:(1)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2)切一块绿豆大的钠,用铝箔(事先用针刺一些小孔)包好,再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等试管中气体收集满时,小心地取出试管,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现象与解释:(1)钠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伴有“嘶嘶”的声音,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是放热反应。(2)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有轻微的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2:把Na2CO3放在试管里,约占试管容积的1/6,往另一支试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起变化。换上一支放入同一容积NaHCO3的试管,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Na2CO3受热没有变化,NaHCO3受热后放出了CO2。

实验3:把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稍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跟钠在空气里的燃烧现象进行对比。

现象与解释:钾在空气里燃烧火焰呈紫色,比钠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实验4:仿照上述“实验3(1)”完成钾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与解释: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发生轻微的爆炸,说明钾比钠的金属性更强。

七、镁、铝及其化合物

实验1:把2cm×5cm的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纱),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反应生成 Al2O3。实验2: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纱),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在二氧化碳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的碳附着。实验3: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5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该反应生成了Al2O3和Fe,被称为铝热反应。

实验4:在试管里加入少量稀的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用蒸馏水冲洗沉淀,可得较纯净的Al(OH)3。取少量Al(OH)3沉淀放在蒸发皿中,加热。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白色胶状沉淀是Al(OH)3,Al(OH)3分解生成Al2O3和H2O。

实验5:把上述“实验5”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个试管里滴加2mol/L 盐酸,往另一个试管里滴加2mol/L 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

现象与解释:在酸或强碱里都能溶解。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八、铁及其化合物

实验1:把烧的红热细铁丝伸到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FeCl3的小颗粒。加水振荡后,生成黄色溶液。

实验2: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砂)里,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3: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这是氢气。

实验4: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然后分别注入5mL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都有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说明铁与酸反应生成Fe2+和H2。

实验5: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铁丝有什么变化。

现象与解释: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了单质铜。

实验6:在试管里注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滴入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溶液里立即生成沉淀,这是Fe(OH)3。

实验7: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挤出NaOH溶液后,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这是Fe(OH)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白色的Fe(OH)2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

实验8: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Fe3+遇KSCN溶液变成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Fe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3++3SCN—=Fe(SCN)3。

实验9:在上述“实验7”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气氧化成了Fe3+。

实验10:在试管里加入5mL FeCl3溶液,加入几滴盐酸和适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溶液不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的Fe3+被铁还原成了Fe2+。

第二部分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一、物理性质实验

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 SO4或Na2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

(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5)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 1.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

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2)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2.乙烯

(1)乙烯的燃烧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3.乙炔

(1)点燃纯净的乙炔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也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4.苯和苯的同系物

实验: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苯说明甲苯、二甲苯能被KMnO4氧化。5.卤代烃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看到反应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这种沉淀是AgBr,说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Br—。

(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 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腾),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不饱和的有机物。6.乙醇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在大试管里注入2mL左右无水乙醇,再放入2小块新切开的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迅速用一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倒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并验纯。

现象与解释: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慢,说明乙醇比水更难电离出H+。

(2)乙醇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烧瓶中注入20mL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液,使液体的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7.苯酚

(1)苯酚与NaOH反应

实验: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酚与水混合,液体呈混浊,说明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由混浊变为澄清,这是由于苯酚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钠。

(2)苯酚钠溶液与CO2的作用

实验:向苯酚与NaOH反应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变混浊。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

(3)苯酚与Br2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苯酚与溴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既不需加热,也不需用催化剂,比溴与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容易得多。这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

(4)苯酚的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苯酚能与FeCl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8.乙醛

(1)乙醛的银镜反应

实验: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AgNO3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的Ag(NH3)2OH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被还原成金属银。

(2)乙醛与Cu(OH)2的反应

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荡后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反应中产生的Cu(OH)2被乙醛还原成Cu2O。

9.乙酸

(1)乙酸与Na2CO3的反应

实验:向1支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试管里有气泡产生,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上。

现象与解释:在液面上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透明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

10.乙酸乙酯

实验: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mL、蒸馏水5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30%的NaOH溶液0.5mL、蒸馏水5mL。振荡均匀后,把3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

现象与解释: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实验说明,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了乙酸和乙醇,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更完全。

11.葡萄糖

(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实验: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mL银氨溶液,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里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银镜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2)与Cu(OH)2的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

12.蔗糖

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显还原性。蔗糖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13.淀粉

实验: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min~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有无银镜出现。

现象与解释: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到,淀粉用酸催化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能发生水解反应的葡萄糖。而没有加酸的试管中加碘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淀粉没有水解。14.纤维素

实验:把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的氧化亚铜生成,这说明纤维素水解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15.蛋白质

(1)蛋白质的变性

实验: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3mL鸡蛋白溶液,给一支试管加热,同时向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把凝结的蛋白和生成的沉淀分别放入两只盛有清水的试管里,观察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蛋白质受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凝结,加入乙酸铅会生成沉淀。除加热外,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2)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实验:在盛有2mL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变成黄色。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产生黄色。

第五篇: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试题

2014届高三二轮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1.(16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

学习小组对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为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

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2处理。

2【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石英管中的固体残渣;

②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稀释至250mL;

④每次取稀释液25.00mL,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Mn2+)请完成下列填空:

(1)I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溶液;I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所加H2O2溶液需足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III的步骤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用I、II中有关实验数据表达)该黄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用I、II中有关实验数据表达)

2.(16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

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I: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I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①写出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B中溶液的pH接

近7时就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B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饱和Na2CO3溶液吸收少量SO2后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含有OH、SO32、HCO3等阴离子。---

请设计试验方案,证明“滤液”中存在SO32、HCO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仪器及试剂:pH计、小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玻璃棒、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1盐酸、1 mol·L1 BaCl2溶液、1mol·L1Ba(NO3)2溶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

液、澄清石灰水等。

3.(16分)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

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

①此时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

②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接下来使Cu完全溶解的操作是:

①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a.对A装置加热b.向A内加入少量Fe2O

3c.向A内加入少量CuOd.增大空气通入量

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f.向A内加入少量H2O

(4)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元素被完

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

①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②检验溶液中铁元素是否被完全沉淀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

b.取样于试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

c.取样于试管→纸上层析后→ 喷KSCN溶液;

(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

可续写为:。

4.(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来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

假设1:Fe2+的还原性比I强;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3:Fe2+和I的还原性一样强。-

【验证假设】

(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______(按氯气流向的顺序用序号书写)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少量氯气,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填写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与结论。

(4)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各反应物的用量。该小组称量1.52g FeSO4(M= 152g/mol)和1.66g KI(M= 166g/mol)固体溶于水中,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

____。(标准状况)

(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氯气分别与Fe2+和I反应的速率的大小。并不能证明Fe2+-

和I的还原性强弱。于是提出另一验证方案;往KI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如果能

发生反应,就可证明二者的还原性强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16分)某同学从报刊上了解到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决定用实验验证这-

一事实并检测草酸盐含量。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草酸(H2C2O4)是酸性强于醋酸的二元有机酸,还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和醋酸,能溶于强酸:CaC2O

4+2++2H= H2C2O4+Ca。

(1)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菠菜中含有草酸盐和碳酸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1 mol·L1 H2SO4、1 mol·L1 HCl、0.1 mol·L1 NaOH、1 mol·L1 CaCl2、-1----

(2)要准确测定菠菜中草酸盐含量,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 操作:取m g菠菜样品,将其中草酸盐转化为CaC2O4沉淀分离出来,用盐酸溶解后,将溶液转入_________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用_____________移取25.00mL

-该溶液,用0.01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

-② 计算:菠菜中草酸盐(以C2O42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式不

-计算。C2O42的化学式量为88)

③ 讨论:用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菠菜研磨、浸泡、过滤得到的溶液,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届高三二轮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答案

1.(16分)(1)NaOH,防止粉尘进入导管和乙装置

--(2)使SO32全部氧化SO42(无全部不得分)

(3)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4分;答对两个给2分,错答0分)

(4)32m2/233m1×100%2.8cV/m1×100%(各3分)

2.(共16分)(1)①Cu+2H2SO44+SO2↑+2H2O(2分)

②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2分)吸收SO2,防止污染(2分)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2)

3.(16分)(1)①水面下降,水顺长导管排入D中(2分)②88.8%(2分)

(2)②持续将空气通入A中,至A中固体全部消失,(2分)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2分)

(3)a b d e(2分)

(4)①Cu2(OH)2CO3 + H+ + Fe3+ = 2Cu2+ + Fe(OH)3↓ + CO2↑(2分)②c(2分)

(5)将(4)中所得红褐色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计算(2分)

4.(16分)假设2:Fe2+的还原性比I弱(2分)

(1)C、E(2分);

(假设、试剂、现象与结论要对应)(各1分,共5分)

(4)0.112L(2分)或112mL

-(5)FeCl3溶液或Fe2(SO4)3溶液(2分)2Fe3++2I=I2+2Fe2+(2分)

5.(16分)(1)(共8分)

0.0100V103510088 ②100%(2分)225.00m

③ 菠菜中还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能与KMnO4反应(2分)

下载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化学实验小点 离子检验 实验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实验培训小结2篇

    本次参加了国培计划的化学骨干培训和XX年12月10---12月21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示范课,观摩了教授们就初中化学疑难实验的现场......

    化学实验安全装置小结

    化学实验安全装置小结 一、 防倒吸安全装置 ①隔离法:如图A-1、A-2所示,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如制取溴苯的实验中设置这一装置吸收溴化氢。 ②倒立......

    化学实验

    鱼塘中学危险化学实验药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上级《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

    高考化学实验操作指导大全

    高考化学实验操作指导大全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

    2010-2013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

    2010-2013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2010.(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

    实验小结

    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测试卷(一) ————典型实验的识记 1.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通常包括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重要的误差分析和必要的问题讨论......

    实验小结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__(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因为和,所以......

    化学实验总结

    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