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约承包机制
节 约 承 包 机 制
问语:1:你有认真研究过自己企业的财务费用表里有哪些是可以节约的吗? 2:为什么只有老板一个人操心着省电、省水……的事,而员工却不操心?
3:员工在自己家里面知道操心着省电、省水……的事,为什么在企业里却不操心呢? 4:请问企业里浪费掉的钱给了谁,是垃圾沟?还是电业局?还是……? 5:把浪费掉的这一部分钱,如果员工帮你省下来,你愿意分给员工一部分吗?
6:过去我们怕某个员工多赚钱了,会打破收入的平衡,害得我们没有想过这件事是吗?
7:接下来我们要不要打破这种想法,把省下来的钱,丢到垃圾沟的钱,分给员工一部分呢? 只要这件事跟员工有关,能让他有钱分,就会拉动、引爆员工睡不着觉的想为自己多赚钱,为公司操心,顺带为公司省钱!
例:锅炉车间关于节约大炉用煤机制:
以前,锅炉车间操作工朱健上班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总是每隔一段时间把一堆煤铲进炉里,从不想方法去节约用煤;并且爱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比如看看碟片、翘翘二郎腿等,还屡次向公司要求加500块钱工资均得不到回应,事后还抱怨公司。在2012年12月4日,锅炉操作工朱健主动跟公司签定机制:在保证公司正常生产和员工生活用水的情况下,节约下来的钱与公司6:4分成;若不能保证公司正常生产和员工用水,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自罚50元。朱健签订机制后的节煤措施是:(1)改变加煤方法,做到少加、勤加,使煤充分燃烧。(2)另外目前浴室水箱早晨用不了,浪费很多,每天都会控制水位。(3)做到每天检查是否漏气漏水,如果有漏气漏水现象及时报修,达到节约用煤。(4)让机修工帮忙做好大炉用节煤工具。(5)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6)酸洗每天下班用盖子盖好,保持温度。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共节约煤钱2921元。锅炉车间操作工朱健分到1750元,大大超过自己的预期。现在朱健每天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笑的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是陶总和“发改委”成就了他!例2:丝绳分厂关于原材料节约机制:
丝绳分厂原来每生产1吨产品就有40公斤的料耗,2012年12月10日,丝绳车间的员工向公司签机制:如果1月份料耗低于40公斤/吨,所节约的部分按材料金额的5:5比例与公司分成;如果超过40公斤/吨,全体人员每人拿出100元交予公司。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月底结算共节约241公斤,为公司节约原材料费1647元。
例3:某铝业企业,搞车间承包后,全员为企业操心,有一车间原来的一个设备周转率较高,7万元/台,车间实行承包后,有一个人说,他发现这台设备他有渠道可以用6万元购买,这个人在车间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了,居然从没想过为企业节约!节约下来的钱5:5分成;
例3:某电缆企业,销售业务经理的每年招待费为60万元,而且销售经理还抱怨太少了,坐车、住宾馆抱怨费用不够用;老板通过学习思八达课程之后实行承包,依然以60万元承包给他,从此抱怨没了,后来发现,他出差时总是找小宾馆、小饭店了
第二篇:节约分配机制
材料节约奖励办法 1.目的:
为鼓励员工合理使用、保管公司物料,减少浪费;同时鼓励干部、员工有效开展工艺、方法等的创新活动,对通过管理、工艺、方法等创新改善带来物料多出、节约部分由公司根据物料的可使用价值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实现公司与员工“双赢”。2.适用范围:木材、油漆、易耗品、包材等材料,(余料属万仕达公司资产,不在适用范围内)。3.评定小组: 4.职责:各部门:提交材料节约报告(含明细),节约材料退仓。品管部:检查、确认车间、仓库提报节约材料之品质。
物控:确认车间、仓库所提交材料节约报告的真实性及采购购买扣减的可能性。工艺组:确认车间、仓库提报节约材料的可使用性,新订单制成板材、夹板、实木预算时扣减节约材料数,并提供给采购课。
采购课:新订单制成《物料采购计划表》和发行订单时扣减节约材料数。财务课:节约材料数据汇总、奖金发放。评定小组:审核材料节约报告真实性及奖金额度。
稽核中心:监督对材料节约报告的审核、节约材料购买扣减、奖金发放等。5.材料节约初审、复审和订单扣减 5.1材料节约报告提出与初审
5.1.1各车间(含仓库)物料按生产合同或PO#入仓、出仓、存放管理,并清楚标示。5.1.2各车间(含仓库)按生产完成合同或PO#,对多出的物料划区域标示放置,并按下记规定时间内由班长(或以上)提报《节约物料上报明细表》。提报时间规定如下: NO.类别 提报时间 核准时间 木材类按合同开料车间完成该合同包装完成 2 油漆类按合同油漆车间完成该合同包装完成 3 包材类累计一定数量采购购买扣减完成 4 仓库发生当日内按合同与供应商对账结款完成
5.1.3材料节约报告的内容包含:节约出材料的合同、节约物料名称、数量、品质状况、节出原因分析等。
5.1.4物控对车间或仓库的材料多出报告进行初审(PMC主管主责),确认多出是否属实。审核前提:提报单位必须是按合同PO管理的要求提报。初审方法:截止于某一合同材料均未领入或使用,该合同生产完成后多出物料为节约物料。
5.1.5初审物控员需至现场确认多出物料,并抽点实物数与报告数是否一致。初审属实并确认可扣减后续材料购买数,在《节约物料上报明细表》上签许意见。5.2节约材料品质检验
5.2.1物控对材料节约报告中的物料确认属实前,由报告提交单位联系品管课(责任班长或以上)进行品质确认,并许意见。
5.3节约材料的可使用性:工艺组对材料节约报告中的物料确认如何使用及使用于何种产品上进行确认,并签许意见。5.4节约材料扣减订单购买数
5.4.1品管、物控、工艺组对《节约物料上报明细表》审核后,工艺组根据节约数据,对木材、油漆、易耗品等在新预算中扣减需求数量。
5.4.2仓库按《物料采购计划表》的合同,将节约出物料放置于对应合同物料放置位置,并于该合同生产时发予车间使用。
5.4.4品管、工艺组审核通过,采购扣减订单购买数后,提报单位将节约出物料退仓库,仓库予以接收、保管。
5.4.5如果需要修订图纸,工艺组应及时修订。
5.4.6稽核中心检查每一份属实《节约物料上报明细表》在新订单中扣除状况。5.5材料节约报告复审 5.5.1 材料节约报告复审由总经理主导,主要审核奖励金额、受奖单位、人员等。5.6材料节约奖励比例和奖金发放
5.6.1奖励比例:节约材料可使用价值的30%。奖励金额分配规定如下(以A为该合同总节约价值): NO.生产车间(A*30%)*80% 品管课(A*30%)*10% 物控员(A*30%)*10% 1 提报人:50% 直接上司:30% 间接上司:20% 品管员:5% 品质经理:5% 仓管员:5% 物控员:5% 5.6.2材料节约奖金发放:按
5.1.2提报和审核时间规定,复审核通过后,每月月早会上发放。5.6.3稽核中心将材料节约奖励状况予以通报、公布。6.管理约定:
6.1材料节约提报单位虚报、谎报导致后续合同材料不足,不足部分全部由提报单位补单购买,同时,所有原发出的奖金从原奖励人工资中扣除。
6.2车间提交材料节约报告后,各相关责任单位应在1个工作日内予以确认回复,未及时予以处理回复的,乐捐10元/次。
6.3初次审核、品质检验敷衍,经确认与事实不符的,或导致后续合同材料不足,由总经办向相关责任人开具乐捐单50元/次。6.4其他未按《材料节约奖励办法》执行的,乐捐10元/项。7.相关表单
7.1《节约物料上报明细表》
所谓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对材料的采购、收发,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核算时所形成的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在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中,也将此称为“材料价差”。
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全部材料成本差异额与形成该额的全部材料计划成本额之比,称为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用红字,超支用兰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内一般不作变动。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关于计划成本下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差异的调整是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死记。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帐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以原材料帐户为例,如对收入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帐户借方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贷方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之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额反映,而在贷方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帐户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因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第三篇:建立健全长期有效节约机制2
建立健全长期有效节约机制
在公司执行的“双增双节”活动开展以来,通风工区坚持以“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为总目标,严格执行“节约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效益”的创新理念。领导干部立足根本,制定计划,统筹管理,全面考虑,总结经验,争取把存在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落实到实处、细处,并且逐项整改到位。
以“保证安全,严抓质量标准化,做好降本增效”作为通风工区创建先进基层组织,坚持一切从安全出发,革新技术,追求效率。党员干部履职到位,做好榜样,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充分发挥出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精神,以自身行动和影响带动其他职工按照各种规程要求努力安全完成各项任务,能自觉严格按照规程措施执行各种通风设施安装和吊挂。
风筒吊挂整齐、到位,有破口及时缝补,废旧风筒全部整理并进行筛选;将不能作为备用风筒使用的,通过整理用来订风障或风门匾。
风门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连锁、不漏风;增加对裁截下来的木料或废旧螺丝、铁钉等材料的利用率。
隔爆水棚经常冲洗,保持干净;做到挪移时先放水,后取下,并对所用钢筋回收利用、不乱扔。
对防尘水管谨慎保管,用完后及时清洗干净,延长试用期。CO检测仪保管完好,不随意人为破坏。
逐步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从各个环节、各个区域节约材料,通过召开“通风工区全体职工动员大会”,把所有工作详细编排,并责任落实到人。力争保证各项工作到位,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各种通风设施完好使用。保证设备管理到位,废旧材料利用率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到位。在工区内形成一种以节俭互比的浓厚氛围,促进了通风工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通风工区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六日
第四篇: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
摘要: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强化政府的调控、完善社会约束、建立社会激励与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
关键词: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503[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nnotation of Intensified Highway ConstructionLand Use
and Its Realization Mechanism
Deng Xiaohua2Lu Yi
1(1.Guangdong Communication Group, Guangzhou 510101, Guangdong;2.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410076, Hunan)
Abstract: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use has got recognition, but its often ha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t this stage, then makes land conservation and seeking the homeostasis balance from the angle of uniform of soci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goal as a starting point, at last construct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hat’s based on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constrai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incentives and build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keywords:highwayconstruction;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connotation;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的过程当中,而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更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公路建设用地只能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之中,研究和探索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中土地供需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这个矛盾。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界定存在的争论点,以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特性分析切入重新界定内涵,并构建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一、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与内涵
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是指满足公路建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经济和技术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公路节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农用地及建设用地占用总量的减量化原则,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占用量,来实现公路建设的基本功能。鉴于耕地资源的珍贵,节约用地的重要原则是不但在于减少土地占有量,关注的重点还在于尽量少占和不减少原有耕地。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是指公路建设在占用土地资源既定的情况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增加公路建设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
项目的存量用地投入,优化公路建设项目用地与布局,改善运营管理等途径,使公路建设项目达到最有效的用地状态,不断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使用效率,以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集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功效最大化原则,注重挖掘用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其特点是提高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
迄今学术界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观点,本文认为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主要应该有:
(一)用地数量的合理化
公路建设项目的线路标准、技术指标、道路走向布局、线路通过方式、耕地占补平衡等是影响项目用地量的主要因素。线路车道数、路基宽度等线路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土地占有量;公路平面、纵面、路基横断面、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取土弃土地点、路线交叉、临时用地等的每一项设施和技术指标的采用都与项目用地量相关;公路的走向空间布局直接影响路基高度、对山体的开挖程度等,进而影响用地类型、数量;整体式还是分离式路基、高路堤还是高架桥、深路堑还是隧道等线路通过方式的不同极大地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量;项目耕地的占补情况反映了项目占用耕地的多少。
用地数量合理化在于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把节约用地放在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首位。
(二)用地功能的最大化
公路建设用地的功能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公路建设用地功能的优化,其又包括自身优化和项目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优化等两个要素,项目自身功能优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予以优化,同阶段项目用地功能的优化可以通过投资力度、土地利用率等从不同侧面来反映;二是公路建设的贡献水平,当公路建设用地的贡献增长速度大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则可认为公路建设用地处于集约状态。
强调公路用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功能,其中的重点是实现公路建设的最大功效。即提高公路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提高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获得用地功效的最大化。
(三)用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公路建设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公路里程的高速增长,而是以谋求综合平衡条件下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效
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
第五篇:节约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个人剖析材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
无论是党政机关经费管理还是办公用房标准,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公务用车,凡容易滋生浪费奢靡的领域,《条例》都做出了全面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近一年来,从八项规定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反浪费”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把反浪费的要求上升为党内法规、出台《条例》,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制度成果,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现实中,一些浪费现象时有反复,一些铺张行为禁而难绝,除了认识层面的欠缺,还在于制度约束的疏漏。公务接待超标了,一些人不以为然,“不就吃点喝点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务用车超配,一些人推脱,“并不知道违背规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规定模糊乏力,惩戒措施温柔缺位。这说明,从源头上狠刹浪费奢靡之风,不仅需要道德自律、动员号召,更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
厉行节约正在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政府层面,“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层面,“光盘行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时尚选择。也要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浪费现象远未根绝,奢靡之风依然存在。最近就有两则新闻:一则是江苏沛县的豪华办公楼,县级干部竟享受“部级待遇”,办公室面积超标、装修豪华,“里面啥都有”;一则是内蒙古四子王旗——一个国家级贫困旗建起豪华接待中心,欧式建筑掩映在密林深处,演绎“低调的奢华”。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反对浪费依然任重道远。
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去想办法,“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随着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后半程,面对顶风作案的铺张浪费,越应该坚持运用“制度权威”斩断侥幸心理,形成利剑高悬不敢浪费、预算约束不能浪费、法规昭彰不易浪费的长效机制,如此,才能对浪费奢靡之风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揆诸以往,也曾有过“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经验教训。可见,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落到实处的制度规定,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非但不能产生约束作用和震慑效果,还会减损制度威信、削弱公众信心。因此,出台《条例》只是开始,下一步,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避免刚性约束在落实中软化,防止惩戒机制在执行中异化。
无论是古人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还是市场经济鼻祖亚当·斯密指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无论从“过紧日子”的现实必要,还是从“群众路线”的角度看,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义都不言而喻。根除浪费奢靡之风,需要毫不手软,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