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中毒工作
***乡开展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专题活动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乡食品经营单位、民俗旅游接待户众多,为及早落实预防措施,乡食安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夏季食品安全工作。
为了提高群众的自我预防意识,乡食安办组织各村监管员学习市政府网食品安全专页的“食品十大注意事项”、“垃圾食品的危害”“如何辨认有毒蘑菇等”等内容,并要求各村以此为主要内容张贴标语,书写宣传栏,开通广播,散发宣传单。全乡目前累计共张贴标语30余条,印制发放宣传单100余份。为预防安全事故乡食安办同时召集辖区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民俗旅游接待户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夏季食品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培训。提高“自救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集体性食物中毒现象发生。
在事故处置方面,我单位坚持“早预防、早处置”方针,积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各成员单位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的监管。特别要求辖区卫生院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食物中毒常见病救助的技术指导,提高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助水平。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成员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短时间内开展救助工作,并按规定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第二篇:预防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毒蘑菇中毒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2.使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毒蘑菇及中毒后的应急处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夏秋季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正适合野生蘑菇的生长繁殖,许多群众(学生家长)上山采集蘑菇食用或上市,由于识辨不清毒蕈与食用蘑菇,常因误食而中毒甚至死亡。近年来,我县几乎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近年我县毒蘑菇中毒事件(搜集相关资料)
1、案例一:2012年 8月31日,歙县武阳乡村民凌某等上山采摘了野生蘑菇,晚上炒熟和妻子食用。其间,女儿也来“尝鲜”,一家三口均不幸中毒。9月1日凌晨3时,三人被送至歙县武阳乡卫生院,当时他们已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出汗、身痛、尿少、呼吸困难等多器官衰竭症状。他们先后转院至歙县和黄山市人民医院,但77岁的凌某和68岁的妻子张某因中毒严重,先后死亡。
2、案例二:2012年9月2日晨,歙县还有一对父子因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当天上午37岁的儿子中毒死亡,父亲还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3、案例三:2012年8月26日,休宁县商山镇一对夫妻因误食野生毒蘑菇,先后死亡,据悉,他们的孩子当时外出玩耍,没有食用野生蘑菇,幸免于难。
师: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当前是野蘑菇生长旺季,我市群众有自采野蘑菇食用的习惯,因此,这个季节是我市食用野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为预防和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预防群众误食毒蘑菇发生中毒事件,我们大家今天共同学习一下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二、探讨毒蘑菇中毒的原因
师:什么是毒蘑菇中毒?
生:讨论
小结: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现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堿,毒蕈溶血素、毒太、毒伞太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
衔接: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误食者死亡率甚高。
师: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表现?
生:讨论,小结: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3.肝损害型:初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肝大、黄疸、出血倾向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4.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谵忘、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师: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生:讨论
小结: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采、误服和烹调方法不当所致。预防毒蕈中毒应注意以下两点:
1、熟识毒蕈的形态,注意区别:凡有菌环、菌托的野生蕈最好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蕈包括一些可食蕈,但其毒蕈形态与可食蕈相似,很难辨别,易误食。对不认识的野生蕈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为了自身的健康,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食入干毒蘑菇也可导致中毒。
2、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虫子能吃的或能生蛆的无毒;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够完善可靠。
三、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尽早排除毒素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原则是:
1、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早期可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2、胃肠炎患者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
3、神经症状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加强对病人进行良好监护。
4、严重中毒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毒伞、白毒伞造成的中毒早期可使用含巯基的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等。
四、常见有毒蘑菇(播放幻灯片)
总结: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的野生蘑菇。误食毒蘑菇后,应立即先采取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并尽快转诊,并报告。
第三篇:预防中毒
“预防中毒”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初一(10)班“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
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
二、小品一(学生表演)
(表演内容:主要是讲去买零食的同学,由于贪小便宜,三无产品也买来吃,后来中毒送医院治疗)
小品二(学生表演)
(表演内容:在路边的小摊,很多学生津津有味地吃,但旁边却是苍蝇满天飞。)
主持人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们从中学到什么?说说你的体会。(指名让多名学生说)
小结:以后去买东西要注意有没有厂家、厂址,有没有生产日期,有没有保质期的产品;去路边的小档吃东西时,要留意它的卫生情况。
三、知识竞赛(回答合理即可)
主持人: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赛。
1.去买零食时,要注意什么?
2.到外面的店去吃快餐时,去哪些快餐店?
3.如果吃了食物,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应该怎么办?
四、主持人介绍食物中毒的情况和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同学们每天都要吃许多食物。但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时,就会发生腹泻、肚子痛、甚至更重的病症。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通常是由于饮食不洁或食物中含有毒性成分而引起的。发病和食物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集体或家庭进食同一食物,则可同时发病,而且多数在进食后约几小时至1~3天内发病。发病通常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兼有神经系统症状,少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胃肠炎或其他有关症状。但是同学们也不必担心,如果发病后采取适当措施,病情会很快得到控制。
食物中毒可分为四种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由于吃了隔夜或腐败食物、加热不够的食物、生食和不新鲜食物等引起的,这种类型食物中毒通常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由于吃了有毒植物而引起的。如毒蕈、发芽的马铃薯等。
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吃了河豚、蟾蜍等有毒的动物而引起的。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使用金属器皿不当,吃了变质食油或大量调味品等而引起的。锌器、铜器、铁器等使用不当均可引起金属溶解至食物或饮料中而致中毒。变质食油的色、味并无明显变化,但加热后可有烟大、呛人等刺激现象。
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和有毒的动、植物。做到正确使用炊具。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
五、主持人请班主任作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评析:
本次“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通过小品、比赛等让学生掌握了一些食品安全常识,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小品围绕学生平时不注意食品卫生而引起的后果,向同学生介绍了食物中毒的危害,又以知识性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分哪几种,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本次主题班会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预防中毒”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巩
莉
宁
七年级(10)班
“预防中毒”主题班会发言稿
巩
莉
宁
七年级(10)班
“预防中毒”主题班会心得体会
巩
莉
宁
七年级(10)班
第四篇:冬季预防煤烟中毒
冬季防火防煤烟煤气中毒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烟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教育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烟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煤烟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烟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么做?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案例)
什么是煤气煤烟中毒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师板书课题。
1什么是煤气煤烟中毒呢?谁能说说?
教师:在我国城市和乡村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做燃料的家庭越来越多,同时也还有一部分人仍然使用蜂窝煤或煤球做饭取暖。这些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一旦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便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载养的能力,致人缺氧,从而发生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或煤烟中毒。煤气煤烟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学生回答
师小结:轻者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较重者恶心、呕吐、烦闷,并且神经受到麻痹而不能动弹,再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等,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70%~80%时,人就会迅速死亡。
二 活动过程
(一)如何预防煤烟、煤气中毒 ?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总结归纳:
农村:
1.用煤炉取暖,一定要安装烟筒和风斗。
2.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果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必须及时清理或修补。
3.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城市:
1.使用燃气时必须先点火,后给气。
2.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3.烧汤煮粥时要有人在场。
4.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防止漏气,开关不紧。
5.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要注意通风,谨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教师:煤烟、煤气中毒的重点在于预防。
(二)煤烟、煤气中毒后如何急救?
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模拟做人工呼吸)
三、学习防火知识
1、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2、火场逃生有哪些方法?? 一般地说,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①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逃生;②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③自制器材逃生;④寻找避难处所逃生;⑤互救逃生;⑥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四、结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注意安全,珍爱生命吧!同时,也请同学们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讲给自己的父母和你周围的人听,人人争做预防煤烟、煤气中毒的义务宣传员。
第五篇:预防农药中毒知识
预防农药中毒知识
农药进入人体产生中毒的途径有三种,即经口,通过消化道进入;经皮,通过皮肤吸收;吸入,通过呼吸道进入。因此,防止农药中毒事故的主要措施都应针对这三种中毒途径,要尽可能防止农药从口、鼻、皮肤进入人体,而其中重点应防止皮肤污染,因为无论是取药、配药、喷药和在田间行走时,手脚暴露的皮肤和身上的衣眼都会接触到农药,接触面积大,机率高,是农药入侵中毒的主要途径。要有效地防止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正确使用农药。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在使用剧毒或高毒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要求执行,不能超范围使用。
(2)挑选和培训施药人员。施用农药的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年龄在18~50岁的青壮年,并要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遇到新的农药时,需专门培训以便使施药人员了解新农药的特点、毒性、施用方法、中毒急救等知识。
(3)做好个人防护。配药和施药人员在接触农药过程中,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品,是防止农药进入体内,避免农药中毒的必要措施。
(4)安全、准确地配药和施药。要按农药产品标签上规定的剂量和进行稀释,不能自行改变倍数。不要用瓶盖倒药或用饮水桶配药;不能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沟河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或粉剂中搅拌。配制农药应在远离住宅、牲畜栏和水源的场所进行,药剂随配随用,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内,不能转移到其他包装、如喝水用的瓶子或盛食品的包装中。处理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时要小心倒放,以免粉尘飞扬。如果需倒完整袋药粉,应将口袋开口处尽量接近水面,且站在上风处,让粉尘随风吹走。
施药前应检查药械,先用水试过喷雾器,遇喷头被堵塞,不可用口去吸或吹。而要用草棍捅开。喷雾器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泄漏,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
喷药时顺风隔行喷,遇大风或风向不定时不喷药。施药人员喷药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操作时间一般不能超过6小时,而且每喷2小时要休息1次,在休息时要用肥皂洗净手、脸、脚等沾染药剂的部位,到阴凉地方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此外,连续施药3~4天,就要休息1天;
(5)做好施药善后工作。施药后要做好个人卫生、药械清洗、废瓶处理以及施过药的田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个人要尽快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洗澡,然后更换衣物。被农药污染的衣服和手套等,应及时洗涤.妥善放置,以免危害家人和污染环境。
施药后的药械应在不会污染饮用水源的地方洗净。对盛放过农药的空包装瓶、罐、袋、箱均应如数清点集中处理或上交,绝对不能用来盛放粮食、油、酒、酱、水等食品和饲料。施过药的田块或果园应插竖警告牌。提醒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即“再进入期”)不要进入,也不要在其内放家禽、家畜和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