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
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日)
尊敬的黄局长、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您们在百忙中来XX督查指导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现将我县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5月份以来,我县连续发生3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故,共15人中毒,死亡2人,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知》(松府办发„2012‟90号)文件。县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我县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主线,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突出宣传手段多样化。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乡镇集市、村寨、学校、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粘贴宣传画、发送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正确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毒菌等知识;XX电视台、露天电视等媒体滚动播放《关于防止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以短信方式向全县民众发送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知识的温馨提示。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头”,“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监管督查。一方面,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督查。两办督查室将该项工作纳入
督查重点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查。同时,由县食安办牵头,组织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深入28个乡镇开展为期10天的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专项督查,对未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通过督查,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镇包村领导、卫生监督协管员、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毒
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到各乡镇开设培训班,传授鉴别可食性野生菌和不可食性野生毒菌的知识,变废为宝,让可食性野毒菌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增收政富的好食品。
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二篇: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
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2012年7月2日)
尊敬的黄局长、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您们在百忙中来XX督查指导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现将我县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5月份以来,我县连续发生3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故,共15人中毒,死亡2人,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知》(松府办发„2012‟90号)文件。县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我县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主线,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突出宣传手段多样化。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乡镇集市、村寨、学校、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粘贴宣传画、发送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正确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毒菌等知识;XX电视台、露天电视等媒体滚动播放《关于防止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以短信方式向全县民众发送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知识的温馨提示。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头”,“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监管督查。一方面,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督查。两办督查室将该项工作纳入督查重点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查。同时,由县食安办牵头,组织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深入28个乡镇开展为期10天的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专项督查,对未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通过督查,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镇包村领导、卫生监督协管员、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到各乡镇开设培训班,传授鉴别可食性野生菌和不可食性野生毒菌的知识,变废为宝,让可食性野毒菌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增收政富的好食品。
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篇: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梅育小学宣传食用野生菌中毒资料
野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资料供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秋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轻则对症治疗,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则吐 泻严重,腹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个小时至12个小时,病人往往先出现恶心等症状,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部肿大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个小时至30个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在初期一两天会有轻度胃肠炎表现,之后有一假愈期,其间除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已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例接着出现肝、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也有少数病例在肝损害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周至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7、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8、是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9、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四、野生菌食用及加工方法
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 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救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和就近当地医院的电话;
2、是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六、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
贵州省气候温润,较适宜各类野生菌生长,群众素有采摘、食用野生菌的习惯,增加了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为了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开展防控工作,但全省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据有关信息显示,进入今年夏季以来,全省境内已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特别是近期从江县洛香镇归河村发生的一起一家4口人误食野生菌中毒造成了2人死亡的巨大悲剧。因此,预防群众食用野生菌 中毒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为了防止我县境内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县局提醒广大师生做好自我防范意识,尤其是爱自己采摘和食用野生菌的朋友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菌类知识和食用野生菌中毒与救治知识,包括食用菌和毒菌的鉴别方法、食用菌的加工制作食用方法、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体征、发生误食野生毒菌中毒后的救治等知识内容。同时,告诫广大人民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第四篇:预防野生菌中毒专题课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专题课
仁和中学
114班
付承明
教学目标: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四、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1、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2、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3、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4、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五、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六、小结(略)。
第五篇:一班预防野生菌中毒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一(3)班 杨静 【班会目标】
了解吃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知道怎样辨别有毒野生菌,知道吃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班会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中毒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幸辣、恶臭及苦味,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会变黑色,遇葱会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四、中毒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坏死和溶血性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一旦食用野生菌中毒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五、课堂小结。
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所以吃野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