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对论》总结(范文)
《药对论》总结
概括:用药要分清药性的四气五味,辛、甘、酸、苦、咸、淡,辛者能散能行,苦着能降能泻,甘者能收能敛,咸者能润能下,能软坚,用药需审质之轻重,质之轻者能升能浮,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毛,为心为肝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如气分,润泽这入血分,酸碱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种:
上药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药味臣药,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 下药味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药对的组成方式:
相须配对;相使配对;相畏配对;相杀配对;相反配对;寒热配对;辛甘配对;辛苦配对;辛酸配对;酸甘配对;气血配对;升降配对;动静配对;补泻配对;调和配对;引经配对;刚柔配对;润燥配对。药对的基本作用:
协同作用;相辅作用;兼治作用;他变作用;相制作用;调节作用;引经作用;其他作用。常见的要对组成有: 第一章:解表类 一.祛风散寒: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香附;葱白-淡豆豉;麻黄-细辛;麻黄-葱白;白芷-白僵蚕;紫苏叶-生姜;麻黄-葛根;川芎-桂枝;防风-白芷;川芎-细辛;白芷-葛根;川芎-白芷;紫苏-藿香;羌活-麻黄;防风-羌活;麻黄-生姜;桂枝-生姜;独活-细辛;柴胡-桂枝;麻黄-人参;桂枝-石膏;麻黄-附子;辛夷-细辛;苍耳子-辛夷。二.疏风清热:
柴胡-葛根;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升麻-葛根;白芷-黄芩;蔓荆子-白蒺藜;蝉蜕-菊花;菊花-薄荷;防风-菊花;桑叶-杏仁;桑叶-石膏;柴胡-大豆卷;蝉蜕-胖大海;牛蒡子-甘草;蝉蜕-凤凰衣;白芷-石膏;细辛-生地;木贼草-苍术;桑叶-桑枝。第二章:祛寒类 一.温脏腑:
附子-干姜;附子-肉桂;高良姜-干姜;干姜-甘草;白术-干姜;吴茱萸-党参;附子-白术;高良姜-荜澄茄;花椒-附子;高良姜-五灵脂;花椒-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小茴香。二.温经络:
桂枝-附子;当归-桂枝;细辛-附子;艾草-香附;吴茱萸-当归;小茴香-胡芦巴;白芍-生姜。第三章:清热类 一.清热泄火:
石膏-知母;知母-黄连;麻黄-石膏;黄岑-芍药;黄连-黄岑;黄连-龙胆草;栀子-豆豉;黄连-吴茱萸;黄柏-薤白;石膏-茅根;山栀-姜汁;山栀-姜黄;黄芩-桑白皮;黄连-大蒜;黄芩-栀子;黄连-枳壳;草决明-石决明;人参-黄连;龙胆草-大黄;石膏-熟地;石膏-代赭石;石膏-半夏;石膏-甘草;石膏-人参;石膏-粳米;川芎-石膏;石膏-竹叶;石膏-升麻;细辛-石膏;大黄-黄连;黄连-广木香;龙胆草-石决明;知母-黄岑;麻黄-黄芩;黄岑-麦门东;黄岑-天门冬;竹茹-黄连;生地-木通;黄连-细辛;栀子-黄柏;黄连-黄柏;黄连-乌梅;苏叶-黄连。二.清热凉血: 犀角-生地;犀角-玳瑁;丹皮-生地;生地-玄参;丹皮-赤芍;车前草-旱莲草;槐花-栀子;茅根-芦根;栀子-丹皮;生地-大黄;犀角-石膏;升麻-生地;白头翁-秦皮;连翘-栀子。三.清热解毒:
金银花-连翘;玄参-牛蒡子;蟾酥-黄连;桔梗-鱼腥草;射干-山豆根;大黄-甘草;金银花-甘草;连翘-牛蒡子;甘草-绿豆;夏枯草-蒲公英;黄连-升麻。四.清退虚热:
青蒿-鳖甲;黄柏-知母;胡黄连-银柴胡;桑白皮-地骨皮;银柴胡-鳖甲;秦艽-鳖甲;阿胶-黄连;丹皮-地骨皮;白薇-地骨皮;竹茹-石斛。第四章:祛湿类 一.化湿燥湿: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藿香-黄连;白豆蔻-砂仁;藿香-陈皮;藿香-香附;砂仁-草果;藿香-半夏;木瓜-木香;橘皮-半夏;黄柏-苍术;半夏-茯苓;半夏-厚朴;厚朴-干姜;黄连-厚朴;半夏-黄岑;吴茱萸-木瓜。二.利水除湿:
附子-茯苓;茯苓-桂枝;泽泻-茯苓;茯苓-猪铃;泽泻-白术;滑石-山药;白术-大腹皮;香薷-白术;麻黄-浮萍;天仙藤-苏叶;木瓜-薏苡仁;麻黄-车前子;黄芪-防己;防己-泽兰;附子-桑白皮;茵陈-栀子;茵陈-附子;茵陈-大黄;滑石-甘草;车前子-白茅根;海金沙-生草梢;木通-灯芯草;滑石-山栀;赤小豆-白茅根;萹蓄-瞿麦;滑石-椿根白皮。三.祛风胜湿:
羌活-独活;秦艽-防己;羌活-苍术;桑寄生-独活;羌活-川芎;五加皮-杜仲;麻黄-白术;防己-桂枝;乌头-全蝎;白术-桂枝;秦艽-防风;防风-苍术。第五章:泻下类 一.寒下:
大黄-芒硝;大黄-枳实;大黄-厚朴;芦荟-朱砂;番泻叶-陈皮;栀子-大黄;
二、温下:
大黄-巴豆;附子-大黄;桂枝-大黄;硫黄-半夏;
三、润下:
火麻仁-苏子;肉苁蓉-当归;杏仁-桃仁;郁李仁-胡麻;
四、逐水:
甘遂-商陆;牵牛子-大黄;大戟-木香;葶苈子-大枣;牵牛子-茴香;甘遂-甘草; 第六章:理气类
一、理气:
桔梗-枳壳;橘核-荔枝核;砂仁-陈皮;川楝子-小茴香;香附-神曲;栝楼-薤白;香附-乌药;砂仁-黄苓;高良姜-香附;川楝子-香附;半夏曲-沉香曲;
二、行气:
枳实-厚朴;青皮-陈皮;乌药-木香;柴胡-青皮;木香-槟榔;枳壳-桂枝;枳壳-枳实;川楝子-延胡索;香附-木香;
三、降气:
半夏-生姜;旋复花-代赭石;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杏仁-厚朴;槟榔-沉香;紫苏子-莱菔子;沉香-香附;沉香-木香;竹茹-枳实;陈皮-生姜; 第七章:理血类
一、活血: 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水蛭-虻虫;蒲黄-五灵脂;大黄-庶虫;当归-川芎;红花-苏木;丹皮-大黄;三棱-莪术;赤小豆-当归;麝香-肉桂;大黄-桃仁;赤芍-白芍;姜黄-桂枝;赤芍-大黄;当归-桃仁;川芎-芍药;硝石-矾石;穿山甲-王不留行;
二、止血:
升麻炭-荆芥炭;阿胶-蒲黄;艾草-阿胶;白茅根-藕节;槐花-荆芥炭;阿胶-海蛤壳;黄岑-槐花;白及-海螵蛸;车前草-旱莲草;蒲黄-青黛;三七-白及;侧柏叶-生地;当归-荆芥;仙鹤草-阿胶;苍术-地榆; 第八章:调和类
一、和解少阳:
柴胡-黄岑;青蒿-黄岑;常山-草果;常山-柴胡;草果-知母;何首乌-人参;
二、调理肝脾:
白芍-甘草;白术-白芍;香附-檀香;柴胡-枳实;防风-白术;
三、调和胃肠:
黄连-半夏;干姜-黄连;附子-黄连;山栀-高良姜;乌贼骨-大黄;白术-陈皮;栀子-干姜;
四、调理气血: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柴胡-白芍;人参-苏木;香附-白芍;乌药-当归;香附-延胡索;黄岑-白术;郁金-枳壳;香附-当归;枳实-白芍;香附-川芎; 第九章:止咳平喘类
麻黄-杏仁;杏仁-贝母;苏子-杏仁;葶苈子-苏子;川贝母-知母;麻黄-干姜;柴胡-前胡;百合-款冬花;射干-麻黄;栝楼-海蛤壳;天花粉-栝楼皮;厚朴-贝母;麻黄-白果;青黛-海蛤壳;熟地-麻黄;干姜-五味子;苏子-陈皮;白蜜-生姜;紫苏梗-桔梗;白前-百部;杏仁-蜂蜜;莱菔子-白芥子;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 第十章:消散类
一、消食积:
山楂-神曲;苍术-神曲;木香-莱菔子;神曲-陈皮;白术-鸡内金;半夏-神曲;
二、散坚结:
海藻-昆布;牡蛎-玄参;贝母-连翘;天花粉-牡蛎;牡蛎-鳖甲;白术-枳实;半夏-栝楼;枳实-栝楼;
三、消痈脓:
穿山甲-皂角刺;薏苡仁-冬瓜仁;桔梗-生甘草;栝楼-蒲公英;金银花-当归;栝楼-穿山甲;栝楼-乳香; 第十一章:补益类
一、补气补阳:
人参-黄芪;甘草-大枣;黄芪-附子;人参-蛤蚧;人参-莲子;白术-茯芩;柴胡-升麻;白术-苍术;黄芪-甘草;黄芪-白术;白茯苓-山药;防风-黄芪;苍术-玄参;山药-扁豆;桑螵蛸-黄芪;山药-甘草;人参-木香;人参-升麻;人参-干姜;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桂枝-人参;黄芪-升麻;人参-磁石;人参-当归;黄芪-茯苓;人参-鹿茸;附子-人参;桂枝-甘草;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仙茅;仙茅-金樱子;补骨脂-胡桃肉;补骨脂-肉豆蔻;
二、补血补阴:
当归-熟地;当归-黄芪;当归-白芍;桑寄生-当归;白芍-熟地;当归-柏子仁;南沙参-北沙参;鲜石斛-鲜生地;鳖甲-龟版;旱莲草-女贞子;沙参-麦门冬;熟地-生地;天门冬-麦门冬;黑芝麻-桑叶;乌梅-生地;熟地-砂仁;乌梅-甘草;阿胶-桑白皮;白芍-枸杞子;生地-牛膝;潼蒺藜-刺蒺藜;地黄-桂枝;熟地-细辛;天门冬-百合;黄柏-生地;麦门冬-粳米;龟版-黄柏;白芍-龟版;天门冬-阿胶;百合-鸡子黄;麦门冬-乌梅;枸杞子-菊花;
三、气血阴阳兼补:
人参-熟地;人参-丹参;阿胶-人参;鹿角胶-龟版胶;鹿角胶-阿胶;续断-桑寄生;杜仲-续断;枸杞子-龙眼肉;杜仲-牛膝;白芍-附子;黄精-枸杞子;附子-熟地;当归-附; 第十二章:固涩类
一、固表止汗:
黄芪-麻黄根;黄芪-浮小麦;酸枣仁-浮小麦;麻黄根-煅龙骨;
二、固精止带:
桑螵蛸-海螵蛸;桑螵蛸-金樱子;龙骨-牡蛎;桑螵蛸-龙骨;益智仁-乌药;金樱子-芡实;莲子-芡实;海螵蛸-白芷;
三、涩肠固脱:
赤石脂-禹余粮;樗白皮-人参;诃子-白矾;赤石脂-伏龙肝;益智仁-诃子;赤石脂-干姜;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罂粟壳;人参-诃子; 第十三章:其它类
一、熄风:
全蝎-蜈蚣;决明子-夏枯草;天麻-钩藤;天麻-川芎;白芍-钩藤;钱蝎-钩藤;全蝎-朱砂;蝉蜕-全蝎;半夏-天麻;半夏-天南星;天南星-防风;天竺黄-半夏;竹沥-生姜汁;
二、安神:
半夏-秫米;酸枣仁-柏子仁;黄连-肉桂;朱砂-磁石;茯苓-茯神;珍珠母-龙齿;朱砂-黄连;酸枣仁-山栀仁;夜交藤-合欢花;牛黄-朱砂;白芍-合欢皮;酸枣仁-知母;龙眼肉-酸枣仁;
三、开窍:
石菖蒲-远志;皂荚-细辛;郁金-白矾;皂荚-半夏;牛黄-珍珠;冰片-天南星;菖蒲-郁金;
四、驱虫:
槟榔-牵牛子;使君子-芦荟;蛇床子-白矾;
五、涌吐:
瓜蒂-赤小豆;藜芦-郁金;白矾-皂荚;
六、外用:
陈石灰-大黄;冰片-黄柏;血竭-枯矾;芫花-甘草;硫黄-石灰;白及-煅石膏;滑石-黄柏;赤小豆-荆芥穗;朱砂-芒硝;苍术-白芷;
第二篇:中药学总结、要药及药对
总论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2.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取,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中药学的发展:
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
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初步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载药730种,3.《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
草,载药844种,最早使用图文对照方法
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宋代,药后附有
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文献价值。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集我国16世
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
6.《炮炙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 7.《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8.《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
地方本草
4.道地药材: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
量优等的药材
5.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全草类--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2.叶类—花蕾
将开或正在盛开时
3.花类—花正开放时 4.果实和种子类
—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
5.根和根茎类—深秋时节 6.树皮和根皮类
—清明至夏至间
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
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7.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
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
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
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
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炙 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8.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9.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
度概括,是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10.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的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
通络,回阳救逆的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4.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类似 5.苦,能泄,能燥。通泄,降泄,清泄,燥湿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12.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影响因素:炮制和配伍
与药物质地关系:花,叶,皮,枝---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沉降
13.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根据确定的
1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5.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16.七情: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2.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3.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配伍同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4.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辅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6.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相反:是指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17.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
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
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
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
脂,人参畏五灵脂
18.入药方法:1.先煎:磁石,牡蛎,附子,川乌 2.后下:薄荷,白豆蔻,大黄,番
泻叶
3.包煎:蒲黄,葶苈子,滑石粉,旋覆花,车前子
4.另煎:人参,西洋参 5.烊化:阿胶,鹿角胶
6.冲服:芒硝,竹沥水,蜂蜜 7.煎汤代水:灶心土 各论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2.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3.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4.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5.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6.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7.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8.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9.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0.细辛: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11.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12.牛蒡子: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3.蝉蜕: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4.桑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5.菊花:分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 16.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
17.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8.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19.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除痹
60.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20.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21.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22.夏枯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23.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5.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26.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7.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28.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29.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
30.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31.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2.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33.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34.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35.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36.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37.青蒿: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38.地骨皮: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39.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40.芒硝:泻下,软坚,清热
41.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4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43.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44.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
45.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46.秦艽: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47.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48.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49.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50.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51.广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52.佩兰:化湿,解暑
53.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54.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55.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56.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57.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58.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59.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61.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62.关木通: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 63.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64.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65.虎杖: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66.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67.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
68.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69.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70.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71.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72.木香:行气,调中,止痛 73.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74.沉香: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 75.川楝子: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 76.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77.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78.神曲:消食和胃
79.麦芽: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80.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81.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82.使君子:驱虫消积 83.苦楝皮:杀虫,疗癣
84.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85.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86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87.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88.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89.茜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 90.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91.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 92.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
93.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94.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95.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96.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97.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98.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99.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利尿通淋
100.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10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10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
133.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134.淫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135.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136.益智: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开胃摄唾
痛
103.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104.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105.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106.瓜蒌: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滑肠
107.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08.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09.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110.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11.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1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11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114.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115.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116.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17.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118.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119.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120.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121.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122.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123.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124.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125.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26.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127.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128.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129.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130.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131.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132.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137.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138.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139.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140.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41.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
续折
142.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14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144.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145.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制),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生)
146.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147.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148.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益气
149.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150.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151.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152.枸杞子:补肾肝,明目,润肺
153.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精止血,养血补心
154.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15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56.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157.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158.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159.莲子:补脾止泻,固涩止带,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160.雄黄:解毒,杀虫
161.硫黄:解毒杀虫止痒(外用),补火壮阳通
便(内服)
162.升药:拔毒化腐 药物分类
1.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
药,清热凉血药,清虚药 3.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4.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5.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6.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7.安神药:重镇安神药,养心安神药
8.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息风止痉药
9.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10.收涩药: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 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朱砂 金银花 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田基黄 垂盆草 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角 消肿。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天癸子 土贝母 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鱼腥草 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嗽);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30g/tid(肺痈患者)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热咳嗽、肺痈病。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虎杖 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黄连 黄芩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当归 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专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治肺胃热盛。黄 黄连 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专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治心肝火旺。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黄柏 知母 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之证型。
疥疮之要药:硫磺 鲜石斛 鲜生地 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相须药对 病中后期。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 丹皮 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药对名称 剂 量 适 应 症 其 他 用于血瘀血热证。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麻黄 桂枝 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皂荚 明矾1g;0.5g减肥、祛痰、降脂,适用实证。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
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1.服药期长,2.需3个月以上。3.需控制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辛夷 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鲜茅根 茅花 30g;5~10g 清热、止血、生津,渊病。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适葱白 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服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后避风 藿香 佩兰 各10g 化湿解暑,适用于湿困脾菊花 桑叶 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胃、暑湿中阻之病症。大黄 芒硝 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藿香 猪胆汁 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通窍,热实证。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适用于鼻渊病。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周方能消去石膏 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病根。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适用于阳明经证生姜 枳实 各10g 消痞除痰,适用于痰气郁及胃热证。结之胸痹。
代赭石 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煎 清热制半夏 干姜 10~15g;2~8g 散寒化饮、降逆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止呕,适用于寒饮呕吐、胃痛。
鲜芦根 鲜竹叶 60g;30g 石菖蒲 远志 5~10g 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干)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10~20g 甘草 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鲜);5~10g 宁心、化痰,适用于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病证。
石菖蒲 制南星 10~15g(干)、30g(鲜);5~10g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适用于痰浊内闭之神昏、痰湿内阻之闭经。
制半夏 茯苓 10~15g;15g 化饮降逆、渗湿利水,适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此药对与半夏、威灵仙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彼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此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浮萍 木贼草 10g;6g 祛风、利水、退肿,适用于风水病。
蝼蛄 蟋蟀 2~5只(煎服)、1~2只(吞服)利水退肿,适用于鼓胀腹水。
茯苓 猪苓 水湿潴留在里è茯苓30g;水湿潴留在外è茯苓皮30g;10~15g 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潴留证。
路路通 地龙 10g 清热利水、通利脉络,适用于湿热丹毒病。
马鞭草 王不留行 15~20g;10g 活血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
石打穿 刘寄奴 10~15g 清热利水、通络散结,适用于水热互结的鼓胀病。
槟榔 茯苓皮 10g;20~30g 行水退肿,适用于气滞水停之水肿病。
蜈蚣 白花蛇
1~3g;1~3g(煎服)、1g(吞服)
祛风、通络、除痹,适用于久痹病。
1.金钱白花蛇(白花蛇之幼体)效果更佳。2.此药对与蜈蚣、当归药对相比,3.均有通络治病效用,4.彼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5.此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威灵仙 葛根 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 豨签草 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 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 干姜 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
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 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龙骨 牡蛎 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è生用
固摄收涩è锻用
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 僵蚕 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 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
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
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
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
长于止痛。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槟榔 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
小茴香 沈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药力和缓。
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鸡内金 三棱 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桃仁 红花 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五灵脂 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泽兰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乳香 没药 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水蛭(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麦芽 谷芽 10~15g(炒用)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款冬 紫菀 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牡蛎 玄参
30g(生用);15g 软坚散结、消匿(ㄌㄨㄛˊ)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ㄌㄨㄛˊ)廮证。
威灵仙 制半夏 各10g
祛痰涤饮,适用于痰饮、湿痰壅滞之咳胀、肺胀病。此药对与半夏、茯苓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此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彼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党参 黄耆 各10~15g 益气、补脾肺,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桂枝 黄耆 5~10g;10~15g 补益卫阳之虚、中气不足,适用于血痹、中虚挟寒之脘痛病证。有温阳补中之效。
桂枝 人参 5~10g;10~30g 通阳补气、宣阳化阴,适用于营卫不和虚寒证。
生姜 大枣 3~6g;10~30g 在表可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在里则温补脾胃;适用于风寒、风湿表虚证及中虚脘痛。
熟地 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 白芍 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当归 丹参 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内金 白朮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蜈蚣 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附子 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麦冬 天冬 各10g 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何首乌 仙灵脾 10~15g(2~3个月)平补肾中阴阳、生精强身,可用于精子异常之不孕证。
益智仁 补骨脂 各10g 收涩、温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泄、劳淋。用
蛤蚧 紫河车 1~1.5g;1.5~3g 补益肺肾,适赤石脂 禹余粮 10-20g 涩肠,固崩漏、带下,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哮喘久嗽之病证,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 仅供收涩之用,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菟丝子 杞子 各10~15g平补肾中阴阳,适用 于肾精不足证。木蝴蝶 凤凰衣 3g;5g 润咽喉,开音。适用山茱萸 山药 10~15g;10g 益肾涩精,适用于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男子肾虚遗精、女子肾虚带下。以不热不燥、补硼砂 乌梅 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点。1-2g;5g 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仙灵脾 仙茅 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 升麻 3-8g 升举阳气。适用于气陷证 各10g 槟榔 常山 10g(常山酒蒸炒熟)截疟,并能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和蛇床子、石楠叶药疟有呕吐之弊。适用于湿疟。发作前二小时服用对相比,2.药性较缓。较好。
3.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比,4.均有补肾槟榔 南瓜子 30g;30-60g 杀虫,适用于蛔虫、助阳之用,5.彼药对温补柔润,6.此药对温补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临卧一次,燥烈。次日早 晨再服一次为宜。
葛花 枳椇子 10g 醒脾解酒毒,适用于酒毒引蛇床子 石楠叶 起的病证。病情重者,尚需在辨证前提下加 入?? 适宜方药。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威灵仙 金钱草 10-30g;30-50g 利胆排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和仙灵脾、仙茅药对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病。用于肾结石,亦有较相比,2.药性较峻。好疗效。
3.宜暂用,4.不5.宜久服,6.久用宜加黄芩 白朮 10g 安胎,适用于脾虚胎热之胎动苁蓉、锁阳温润之药物。不安。剂量要度量脾虚、胎热程度而定。
肉苁蓉 巴戟天
二、相反药对 ??(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补肾助阳,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优,适用 于肾虚证。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均有补肾 助阳之用,此药对温补柔润,彼药对温补燥烈。桂枝 白朮 10g 1.营卫,2.发汗止汗,3.有覆盆子 紫石英 10g;10~15g 暖宫补肾、固精扶正祛邪之妙。适用于太阳中风病及表虚客邪之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寒证。证。
鹿角 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2.白芍剂量倍于桂枝组成药对,功擅调和阴益肾助阳、温通督脉、填补精血,适用于肾督阳阳,和中止痛,适用于太阳病误下腹痛、血虚挟虚病证。须防伤阴之弊。寒之脘腹痛。
以下由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第39届许太乙黄耆 防风 10-15g;10g 补气固表,祛风解表。同学所整理 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适用于体虚感相须药对 冒。
附子 麻黄 3-5g;10g(先煎20分)温阳解表,药对名称 剂 量 适 应 症 其 他 内温真阳,外散风寒,补中有发,发中有补。紫河车 鹿角 5g;3g 填补精血,温补肾督。薄荷 玉竹 5-8g(后下);10-15g 育阴清热解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阴虚有火者禁表,适用于阴虚体质的风热表证。人参 石膏 1:3(党参、太子参10g;石膏30g)胃的双相调节作用。须空腹服药,每日二次,一益气清热,有补虚不恋邪,清热不伤正之妙,适次250ml以上,服后多饮开水,效果更佳。用于热盛津伤或温病余热未清损及津气的病证。党参 石菖蒲 10-15g;石菖蒲干者10g,鲜者病重正气欲脱者,用别直参或西洋参为宜。15-20g 强心益气,化湿开窍,有补不恋邪,通不五味子 制大黄 伤正之妙,适用于气虚挟痰湿之胸痹。心气虚甚6g;10-15g 滋肝阳、清湿热、降血清转氨酉者,别直参易党参。每,降后无反跳。有益肝不恋湿热,祛邪不伤正太子参 合欢皮 10-15g;10g 调畅心脉,益气之妙。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见单项血清转胺酉每增和阴,有益气养阴不窒气机,解郁和血不伤气阴高证。之妙。适用于气机郁结,气阴两亏之胸痹病。
生地 黄柏 15g;10g 清热泻火,滋补肾阴,鸡血藤 海风藤 10-15g;15g 除痹通络,既祛有滋肾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肾虚挟湿热之痿痹病。风湿,又补血行血,扶正兼祛邪,适用于虚实相当归 大黄 10g;生大黄5-10g;制大黄10g 养兼痹病。血祛痰,适用于血虚血瘀证。益智仁 萆薢 3-10g;10-15g 泄浊摄精,有分黄耆 葶苈子 10-15g 益气泻肺,补泻兼行、利不伤肾,固摄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之寒温并调、升降同施之妙,适用于肺虚痰盛之肺白浊、遗尿、遗精等病证。胀、心悸证。黄耆 槟榔 黄耆生用10-15g;8-10g 益气退白朮 泽泻 10g:20g 健脾涤饮,适用于饮邪肿,有行水退肿不伤正,益气固表不留邪之优。初眩晕病证。服时有腹痛、耕动不舒之感,此乃正邪相搏之征,毋需更药,继续服之即效。牡蛎 椿根皮 生、煅牡蛎并用各30g:10-20g 白朮 莪朮 10-15g;10g 既理气又补气,既破养阴清热,愈带止崩。既清下焦湿热以祛邪,又血又利湿,适用于气虚血瘀及血瘀湿阻之鼓胀、养肝肾以固涩,有养阴不滞邪,祛邪不耗阴之优。闭经等病证。适用于阴虚湿热下注之崩带病证。人参 莱菔子 人参改用党参10-15g;莱菔子 10g 益气消积化痰。有补不碍邪,消不伤正之妙,山药 牡蛎 生、煅各30g:30-60g 清热而无适用于脾虚食积气滞、肺虚痰气阻塞之喘咳。苦寒伤脾之害,养阴却无滋腻泥膈之虑,止泄又白芍 赤芍 无 养血祛瘀,柔肝泄肝,适用于无兜涩恋邪之虞。有扶正不滋邪,祛邪不伤正之阴亏挟瘀之胁痛。优。适用于脾肾阴亏,开阖失职之泄泻。煎汤代楮实 丹参 10g 纠正心律,既能补肾养血,以茶,频频服之 填不足之阴,又能活血通络,以疏络脉之瘀,有 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适用于老年心律不齐。山茱萸 石韦 10g;10-15g 消除蛋白尿作用。生地 地骨皮 10-15g;10g 补肾滋阴,凉血调摄精泄浊,消除蛋白尿,有开阖既济之妙,有摄经,有滋其不足,清其有余,适用于阴虚血热型精不恋邪,泄浊不伤肾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型的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少之病证。慢性肾炎患者。锁阳 忍冬藤 10g;10-15g 滋阴清热通络,有 滋肾润燥不恋邪,清热通络不伤正之妙。适用于黄耆 防己 10-15g;肿偏上,木防己15g,肿肾虚挟热之痿证。偏下,汉防己15g 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湿壅龟版 铁扫帚 15g;30g 益肾清湿热,有祛邪滞之肿胀。不伤正,滋阴不恋邪之优。适用于慢性肾炎正虚白朮 枳实 10g 消痞除胀利湿,有祛邪不伤邪实型。正,健脾不碍邪之优。鹿角霜 地鳖虫 6g;10-15g 温补肾阳,祛瘀 止痛之力 甚宏,适用于肾亏挟瘀之腰痛。用此白朮 槟榔 白朮成人剂量30g以上。3:1若药对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不足此比例,服后有腹痛之副作用 鳖甲 穿山甲 鳖甲先煎15g;10g 消症除积通利大便,有补脾胃不碍气运,助气机不伤脾聚,适用于症块积聚病。续断 川山膝 10-15g;8-12g 补肝肾,祛瘀通用黄连、厚朴增其辛开苦降之功。经,适用于肾亏挟之腰痛、闭经病证。黄连 制半夏 黄连吞服3g,煎服3-5g;10g 清桑寄生 丝瓜络 无 补肝肾,通脉络,有补而热降逆,消痞止痛,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胸痹。常不滞,通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肾虚络脉不和之腰加用黄芩、干姜之类,疗效更佳。腿痛病证。(三)升降相反药对
阿胶 黄连 10-15g;黄连吞服1-2g,煎3-5g 育阴清热,水火既济,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肉桂 黄连 1:10 辛开苦降,交通心肾,引火之功,适用于水亏火炽所致不寐。归元,有「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妙,适用于阿胶 石膏 10-15g;15-20g 养阴润肺,清热心肾失交之不寐。此类病人应忌烟酒辛辣之物,润燥,适用于温燥客肺之病证。服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根除。
柴胡 黄芩 8-10g;10g 和解少阳,有解表又(二)寒热相反药对 清,升沟又降浊之妙,适用于少阳经寒热或少阳 经发热。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发热,效果尚石膏 麻黄 肺热轻者3:1;肺热重者5:1 宣佳。肺止咳,清热定喘,有宣肺止喘无蕴热之弊,清柴胡 制半夏 外感5-10g、内伤2-5g;10g 一肺泻热无冰伏之优,适用于肺热咳喘病证。在外感病中能解表清里;二在内伤杂病中能升清石膏 桂枝 10-30g先煎;5-10g 一在表祛风降浊。清热、无温通助邪、寒凉抑遏之弊;二在里既能佩兰 钩藤 10g(新鲜者加倍);10-15g后下 清热降逆,又能温化水饮。适用于风湿热病、胃降肝阳,升清阳,有升清不助阳上越,降肝不恋热挟寒饮病。浊之妙。适用于肝阳挟湿浊之头痛。
羚羊角 桂枝 0.3-1研末吞服;3-4.5g 清郁白蒺藜 骨碎补 10g 沈降补肾不碍疏肝,升散闭之热结,散外来之寒邪,适用于寒热夹杂之痹肝热不碍滋肾特点适,适用于肾虚肝热之牙痛。病。羚羊角可用10倍山羊角代用煎服。桔梗 櫍榔 3-6g;6-10g 宣三焦气机,利水祛 湿,有升降既济之妙,适用于湿脚气,风水病证。大黄 附子 寒实便秘、关格病大便秘者,生大葛根 槟榔 10g 理顺升降。适用于升降失调之黄后下5-10g,;10g 温通大便,利尿泌浊,有温脘腹胀、泄泻病证。阳不助邪,通便不伤正之妙,适用于寒实便秘或荆芥 大黄 10g;10-15g 使气化能下及,腑气肾阳不足,湿浊上泛之关格病。关格病大便通者能通畅,故可治大小便不通。以制大黄易生大黄10g 夏枯草 牡蛎 10g;生牡蛎30g 敛阴不致郁 结,升散不耗阴液,有升降既济、除邪匡正之妙。黄连 吴萸 6:1 清泄肝火。黄连配吴萸,能适用于肝阴亏损、风阳上扰之头痛病。直达肝经,以防格拒;吴萸伍黄连,能发挥止痛、麻黄 地龙 3-4.5g;9-12g 宣肺平喘,有升降引热下行之特长,又避药物之热性,适用于肝火既济、开合适度之妙,适用于痰浊阻塞气道之哮郁结之胁痛。喘病。
龟板 鹿角 以熬膏为宜,各5g开水冲服 阴阳(四)润燥相反药对 两补,生精血,强精骨,适用于阴阳两亏之痿证。
每日加别直参2g效果更佳。脾胃运化力弱者慎服。杏仁 制半夏 10g 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润燥瓜蒌 薤白 10g 宣畅气机,消除痰浊,适用于相济,有润肺不恋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痰浊阻滞,阳气不通之胸痹。肺燥脾湿之咳嗽。
黄连 干姜 5g 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有清热玄参 苍朮 10g 治夜盲,有寒温润燥相济之不恋湿,祛湿不助热之妙,适用于湿热互结之呕妙。吐。加黄芩、吴萸效果更佳。生地 苍朮 15g;10g 滋阴燥湿,有滋阴不碍黄芩 制半夏 8-10g;10g 辛开苦降,清热降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挟湿之痿病。逆止痢,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呕吐、下痢证。常加麦冬 制半夏 10-15g;5g 养胃阴、降呕逆,适用于胃阴亏损之呕吐病。石菖蒲 川贝母 10-15g;1-2g 石菖蒲得川贝 母之使,开窍之力尤宏,适用于急性热病之神昏。
吴萸 槟榔(五)散敛相反药对 3g;10g 理气止痛,祛寒利湿,适用于气滞挟寒之脘腹细辛 五味子 2-4.5g;5g 温肺化饮,止咳平痛、寒湿脚气。喘,一散一敛,有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之优。适有些病人服后大便增多呈灰黑或淡黄色,症状用于寒饮伏肺之哮喘病。改善快。反之,症状改善慢。这是有形寒湿之物干姜 五味子 3-5g;5-8g 温肺祛饮,止咳平排出的缘故。喘,散敛既济,有宣肺不伤肺气,温肺不耗肺津鸡内金 槟榔 消食积炒制10g、排结石生用3g之妙,适用于寒饮咳喘之病证。吞服;10g 鸡内金得槟榔之使,功擅消食排食,适用于食滞脘腹、胆囊或尿路结石。(六)其它相反药对 大黄 桃仁 酒炒10g;10g 大黄得桃仁之使,功擅祛瘀攻积,适用于血瘀实证。桂枝 炙甘草 5-10g;3-5g 温通心阳,适用于栀子 豆豉 10g 栀子得豆豉之使,清热除烦之心气虚寒证。功尤胜,适用于胸中郁热证。患者挟有痰涎,服白芍 炙甘草 30g少则效差;3-5g 酸甘化阴,后可能出现呕吐。适用于拘急性疼痛。鸡内金 柴胡 8-10g;2g 鸡内金得柴胡之使,槟榔 丹参 10g;15g 行气活血通络,适用于功擅消肝经症瘕,适用于肝积肥气。左胁肋症块气滞血瘀之病证。之病证临床表现有病史长、病机复杂的特点,用桂枝 当归 5-10g;10g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此药对时尚需加入相应方药,效果更佳。适用于血虚挟寒证。代赭石 党参 30g,浓汁频频灌服。代赭石得蜈蚣 白芥子 1-3g;5-10g 搜风涤痰,对疑难党参之使,药力直趋于下,功擅利产达生,适用痼疾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风痰挟瘀之头痛,痰瘀于气虚难。此药对虽可预防难产之用,预产期前阻络之痛风、腰腿痛、中风、面瘫、淋巴结肿大、一周服药,连服一周,能缩短产程。慢性腰肌劳损。黄耆 茯苓皮 15-20g;30g 黄耆得茯苓皮之威灵仙 地龙 10g 既清外侵风湿热之邪,又除使,功擅益气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水肿证。内蕴瘀血之患,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之石膏 牛膝(先煎)30g;10g 石膏得牛膝之使,病。功擅引胃火下行,适用于胃热牙痛。患者虽无脘黄连 木香 3-6g;5-8g 治痢。腹拒按,但大便数日未解,此因腑气不通,加槟
三、相使药对 榔、大黄,有助于胃热下泄。
石膏 升麻(先煎)30-45g;5-10g 石膏得升附子 磁石 10-30g;30g(均先煎30分钟)附麻之使,功擅升清胃火,适用于胃经郁火之牙痛。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 无热上之弊,适用于阳虚浮火上越之证。
茯苓 桂枝 15-30g;3-5g 只治里不治表。茯四、十八反、十九畏药对 苓得桂枝之使,功擅温阳涤饮,适用于痰饮病。
饴糖 桂枝 30-60g;5-10g 饴糖得桂枝之使,海藻 甘草 10-15g;3-5g 消瘿瘤、瘰ㄌㄧˋ,功擅甘温建中,缓急止痛。适用于中虚脘痛之病适用于甲状腺囊肿、项淋巴结结核。加昆布、黄证。药脂,效果更佳。
甘遂 甘草 煎服1.5-3g、吞服0.6-0.9g;3-5g 石菖蒲 郁金 鲜者10-15g;5-10g 菖蒲得郁逐饮泄水、适用于痰饮留于胃肠。此药对服后出金之使,开窗之力益宏,适用于湿温病痰浊蒙敝现腹泄、应中病即止。心包、杂病惊痫、失眠等神态失常病证。人参 五灵脂 别直参3g浓煎、先饮汁、再食 渣,病轻用红参5g;10g包煎 益气祛瘀。适于血瘀痼疾
第三篇:中药药对与配伍总结1
中药药对配伍
第一章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主治风寒表实无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主治喘咳气逆,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透表热。主治肺热咳喘。
4.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主治风寒表虚有汗。5.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主治寒饮咳喘日久。
二. 辛凉解表药
1.蝉蜕配胖大海:清宣肺气,开咽利音力强。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2.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善治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3.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4.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主治少阳寒热往来。
第二章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配知母: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2.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3.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4.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5.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2.黄连配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3.黄连配半夏,栝楼: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
1.槟榔配常山:两药相合,寒热并施,相反相成,既有较强的祛痰截疟之功,又可减少常山涌吐之副作用,善治疟疾久发不止。
第十一章 止血药 1.大蓟配小蓟:合用效力增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2.白及配三七:两药相合,止行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瘀。可治各种出血,内服外用皆宜。
3.白及配乌贼骨:两药相合,不仅止血力强,且促进溃疡愈合。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效佳。
4.蒲黄配五灵脂:无论生用或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5.艾叶配阿胶: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带下属血虚有寒之证。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1.川芎配柴胡,香附: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证可投。
2.郁金配石菖蒲: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3.郁金配白矾:具较强的去除心经痰热之力。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证。
4.牛膝配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力强,且善走下焦。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 1.旋覆花配代赭石:寒温并用,降肺胃之逆气力强。治气逆呕恶,喘息效佳。
第十四章 安神药
一. 重镇安神药
1.磁石配朱砂:重镇安神力增。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第十七章 补虚药
一. 补气药
1.人参配附子: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代赭石 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2.人参配蛤蚧: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煎 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病证。
3.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鲜芦根 鲜竹叶 60g;30g生津清热,止渴。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煎后代渴常用。茶、温热病后期。4.黄芪配柴胡,升麻:补中益气,升阳举甘草 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陷。为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诸证所常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用。期。
5.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金银花 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适用四肢挛急疼痛。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 垂盆草 各30g/day 清热解 毒,活血消肿。
中药药对190种 天癸子 土贝母 各10g 清热解读、消 目录 肿散结。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一、相须药对A..................................................鱼腥草 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
二、相须药对B..................................................嗽);30g/tid(肺痈患者), R: d0 ` y“ ~'
三、相反药对...................................................d% @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痈病。
(二)寒热相反药对...............................................虎杖 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三)升降相反药对...............................................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四)润燥相反药对...............................................黄连 黄芩 3g(吞服)、5~10g(煎服);(五)散敛相反药对...............................................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六)其它相反药对...............................................血证。专治肺胃热盛。
四、相使药对...................................................黄连 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
五、十八反、十九畏药对.........................................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 证、不寐。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 知母 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一、相须药对A 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 鲜生地 各30g 清热养阴,适药对 名称 剂量 适应症 其他
用于温病中后期。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麻黄 桂枝 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赤芍 丹皮 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风寒表实证。
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仅适用于血瘀热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之轻证。表证。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皂荚 明矾1g;0.5g [减肥、祛痰、降辛夷 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1.服2.药用于鼻渊病。
期长,3.需3个月以上。
葱白 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需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者。服后避风
鲜茅根 茅花 30g;5~10g 清热、止血、菊花 桑叶 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生津,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表证。不伤阴,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
大黄 芒硝 生用10g;后下冲入10g 藿香 佩兰 各10g 化湿解暑,适用于阳明之燥热实证。为祛邪之重剂,只湿困脾胃、暑湿中阻之病症。
宜暂用,中病即止。藿香 猪胆汁 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石膏 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通窍,适用于鼻渊病。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适用周方能消去病根。1 生姜 枳实 各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 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 牡蛎 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è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 僵蚕 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 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
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
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
长于止痛。
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
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槟榔 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
药力峻猛。
小茴香 沈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
药力和缓。
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鸡内金 三棱 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桃仁 红花 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五灵脂 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泽兰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乳香 没药 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水蛭(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麦芽 谷芽 10~15g(炒用)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款冬 紫菀 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牡蛎 玄参30g(生用);15g软坚散结、消匿瘰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瘰廮证。
威灵仙 制半夏
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桂枝 黄耆 5~10g;10~15g 补益卫阳之虚、中气不足,适用于血痹、中虚挟寒之脘痛病证。有温阳补中之效。
桂枝 人参 5~10g;10~30g 通阳补气、宣阳化阴,适用于营卫不和虚寒证。
生姜 大枣 3~6g;10~30g 在表可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在里则温补脾胃;适用于风寒、风湿表虚证及中虚脘痛。
熟地 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 白芍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当归 丹参 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内金 白朮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蜈蚣 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附子 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麦冬 天冬 各10g 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何首乌 仙灵脾 10~15g(2~3个月)平补肾中阴阳、生精强身,可用于精子异常之不孕证。
益智仁 补骨脂 各10g 收涩、温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泄、劳淋。
蛤蚧 紫河车 1~1.5g;1.5~3g 补益肺肾,适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哮喘久嗽之病证,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
菟丝子 杞子 各10~15g平补肾中阴阳,适用于肾精不足证。
山茱萸 山药 10~15g;10g 益肾涩精,适用于男子肾虚遗精、女子肾虚带下。以不热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点。仙灵脾 仙茅 各10g 3 i)i' b” o;~/ h-i9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和蛇床子、石楠叶药对相比,2.药性较缓。3.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比,4.均有补肾助阳之用,5.彼药对温补柔润,6.此药对温补燥烈。
蛇床子 石楠叶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2.药性较峻。宜暂用,4.不5.宜久服,6.久用宜加苁蓉、锁阳温润之药物。
肉苁蓉 巴戟天 补肾助阳,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优,适用于肾虚证。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均有补肾助阳之用,此药对温补柔润,彼药对温补燥烈。
覆盆子 紫石英 10g;10~15g 暖宫补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寒证。
鹿角 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益肾助阳、温通督脉、填补精血,适用于肾督阳虚病证。须防伤阴之弊。
二、相须药对B 药对名称 剂量 适应症 其他
紫河车 鹿角 5g;3g 填补精血,温补肾督。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阴虚有火者禁用
赤石脂 禹余粮 10-20g 涩肠,固崩漏、带下,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 仅供收涩之用,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木蝴蝶 凤凰衣 3g;5g 润咽喉,开音。适用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
硼砂 乌梅 1-2g;5g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 升麻 3-8g 升举阳气。适用于气陷证
槟榔 常山 10g(常山酒蒸炒熟)截疟,并能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疟有呕吐之弊。适用于湿疟。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较好。
槟榔 南瓜子 30g;30-60g 杀虫,适用于蛔虫、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临卧一次,次日早 晨再服一次为宜。
莱菔子10g 益气消积化痰。有补不碍邪,消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脾虚食积气滞、肺虚痰气阻塞之喘咳。
白芍 赤芍 无 养血祛瘀,柔肝泄肝,适用于阴亏挟瘀之胁痛。
楮实 丹参 10g 纠正心律,既能补肾养血,以填不足之阴,又能活血通络,以疏络脉之瘀,有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适用于老年心律不齐。
生地 地骨皮 10-15g;10g 补肾滋阴,凉血调经,有滋其不足,清其有余,适用于阴虚血热型的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少之病证。
锁阳 忍冬藤 10g;10-15g 滋阴清热通络,有滋肾润燥不恋邪,清热通络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肾虚挟热之痿证。
龟板 铁扫帚 15g;30g 益肾清湿热,有祛邪不伤正,滋阴不恋邪之优。适用于慢性肾炎正虚邪实型。
鹿角霜 地鳖虫 6g;10-15g 温补肾阳,祛瘀止痛之力 甚宏,适用于肾亏挟瘀之腰痛。用此药对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
鳖甲 穿山甲 鳖甲先煎15g;10g 消症除积聚,适用于症块积聚病。
续断 川山膝 10-15g;8-12g 补肝肾,祛瘀通经,适用于肾亏挟之腰痛、闭经病证。
桑寄生 丝瓜络 无 补肝肾,通脉络,有补而不滞,通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肾虚络脉不和之腰腿痛病证。
阿胶 黄连 10-15g;黄连吞服1-2g,煎3-5g 育阴清热,水火既济,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之功,适用于水亏火炽所致不寐。
阿胶 石膏 10-15g;15-20g 养阴润肺,清热润燥,适用于温燥客肺之病证。
(二)寒热相反药对
石膏 麻黄 肺热轻者3:1;肺热重者5:1 宣肺止咳,清热定喘,有宣肺止喘无蕴热之弊,清肺泻热无冰伏之优,适用于肺热咳喘病证。
石膏 桂枝 10-30g先煎;5-10g 一在表祛风清热、无温通助邪、寒凉抑遏之弊;二在里既能清热降逆,又能温化水饮。适用于风湿热病、胃热挟寒饮病。
羚羊角 桂枝 0.3-1研末吞服;3-4.5g 清郁闭之热结,散外来之寒邪,适用于寒热夹杂之痹病。羚羊角可用10倍山羊角代用煎服。
大黄 附子 寒实便秘、关格病大便秘者,生大黄后下5-10g,;10g 温通大便,利尿泌浊,有温阳不助邪,通便不伤正之妙,适用于寒实便秘或肾阳不足,湿浊上泛之关格病。关格病大便通者以制大黄易生大黄10g
黄连 吴萸 6:1 清泄肝火。黄连配吴萸,能直达肝经,以防格拒;吴萸伍黄连,能发挥止痛、引热下行之特长,又避药物之热性,适用于肝火郁结之胁痛。
龟板 鹿角 以熬膏为宜,各5g开水冲服 阴阳两补,生精血,强精骨,适用于阴阳两亏之痿证。每日加别直参2g效果更佳。脾胃运化力弱者慎服。
瓜蒌 薤白 10g 宣畅气机,消除痰浊,适用于痰浊阻滞,阳气不通之胸痹。
黄连 干姜 5g 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有清热不恋湿,祛湿不助热之妙,适用于湿热互结之呕吐。加黄芩、吴萸效果更佳。
黄芩 制半夏 8-10g;10g 辛开苦降,清热降逆止痢,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呕吐、下痢证。常加用黄连、厚朴增其辛开苦降之功。
黄连 制半夏 黄连吞服3g,煎服3-5g;10g 清热降逆,消痞止痛,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胸痹。常加用黄芩、干姜之类,疗效更佳。
(三)升降相反药对
肉桂 黄连 1:10 辛开苦降,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有「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妙,适用于心肾失交之不寐。此类病人应忌烟酒辛辣之物,服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根除。
柴胡 黄芩 8-10g;10g 和解少阳,有解表又清,升沟又降浊之妙,适用于少阳经寒热或少阳经发热。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发热,效果尚佳。
柴胡 制半夏 外感5-10g、内伤2-5g;10g 一在外感病中能解表清里;二在内伤杂病中能升清降浊。
佩兰 钩藤 10g(新鲜者加倍);10-15g后下 降肝阳,升清阳,有升清不助阳上越,降肝不恋浊之妙。适用于肝阳挟湿浊之头痛。
白蒺藜 骨碎补 10g 沈降补肾不碍疏
大黄 桃仁 酒炒10g;10g 大黄得桃仁之使,功擅祛瘀攻积,适用于血瘀实证。
栀子 豆豉 10g 栀子得豆豉之使,清热除烦之功尤胜,适用于胸中郁热证。患者挟有痰涎,服后可能出现呕吐。
鸡内金 柴胡 8-10g;2g 鸡内金得柴胡之使,功擅消肝经症瘕,适用于肝积肥气。左胁肋症块之病证临床表现有病史长、病机复杂的特点,用此药对时尚需加入相应方药,效果更佳。
代赭石 党参 30g,浓汁频频灌服。代赭石得党参之使,药力直趋于下,功擅利产达生,适用于气虚难。此药对虽可预防难产之用,预产期前一周服药,连服一周,能缩短产程。
黄耆 茯苓皮 15-20g;30g 黄耆得茯苓皮之使,功擅益气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水肿证。
石膏 牛膝(先煎)30g;10g 石膏得牛膝之使,功擅引胃火下行,适用于胃热牙痛。患者虽无脘腹拒按,但大便数日未解,此因腑气不通,加槟榔、大黄,有助于胃热下泄。
石膏 升麻(先煎)30-45g;5-10g 石膏得升麻之使,功擅升清胃火,适用于胃经郁火之牙痛。五、十八反、十九畏药对
海藻 甘草 10-15g;3-5g 消瘿瘤、瘰疬,适用于甲状腺囊肿、项淋巴结结核。加昆布、黄药脂,效果更佳。
甘遂 甘草 煎服1.5-3g、吞服0.6-0.9g;3-5g 逐饮泄水、适用于痰饮留于胃肠。此药对服后出现腹泄、应中病即止。
人参 五灵脂 别直参3g浓煎、先饮汁、再食渣,病轻用红参5g;10g包煎 益气祛瘀。适于血瘀痼疾。
第四篇:论药家鑫案
论药家鑫案
摘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我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声誉。药家鑫事件虽属偶发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所反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关键词:教训,人性善,道德意识,法律平等
引言
前段时间,李启铭肇事之后撂出的“我爸是李刚”,这句极端嚣张之言,曾激起公众舆论的喧嚣;而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伤女服务员,过度荒诞的“撞人补8刀”的恶劣行径,则超越了公众容忍的底线,“飞扬跋扈”、“惨无人道”,每一顶帽子扣在这位大三学生身上,都恰如其分。眼下的众人,不单是义愤填膺,而是恨不能“群起而攻之”了。
我们似乎又见到了导致人性极度扭曲的权钱附体或护佑。肇事者所驾驶的车辆系其私家车,其家境殷实。是什么让一个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对鲜活的生命如此漠然?又是什么让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水准和对法律的敬畏感?难道仅仅是“财富”和“权力”吗?当然不是。甚嚣尘上的权钱崇拜与无视法律的尊严难逃干系。
一定意义上讲,恰恰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如此“富二代”或“官二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土壤。比如,是银行VIP,就可以插队没商量;是官员子女,招聘条件就可能“看人下菜碟儿”„„“用钱摆平”和“用权摆平”的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可糟糕的是,众人不仅是审丑疲劳、见怪不怪,甚至也在向“丑”靠近,期冀靠“钱”与“权”拥有法外特权。不得不承认,一种社会心理真正相信什么,崇尚什么,一个拥有了“流行因素”的个体就会应验什么。“撞人补8刀”案中的肇事者,正是如此。
而我们的执法者,面对权贵阶层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常显得底气不足。回首以往诸多公共事件,真正激怒众人的,也许并非是顾名思义的案件本身,也不一定是当事人悲惨的命运。而是一个权贵人员凭借金钱或权力为所欲为,凌驾于法律与规则之上,敢想也敢做,东窗事发后竟能冠冕堂皇地使出若干招数,或“出钱私了”、或“声明道歉”,来逃避或减轻法律制裁,而且最终成功了。西安大学生“撞人补8刀”案结果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财富和权力人人畸形追逐、公众看不清定刑依据与量刑标准、司法常对权贵法外开恩的最终指向,是一个社会规则、道德及人心的溃疡。而我们的困境则在于:面对一再被洞穿的底线,面对无力收拾的野性,面对天天呼号的法律平等,我们如何修复,又拿什么修复?
案件评论
一 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价值取向——积极救助伤者的生命是肇事者的法定义务
刑法里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也就是被告人在案发时主观上没有直接的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故意,交通肇事罪则定罪较轻,正因为是犯罪人主观上是过失,刑法才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较轻刑罚,同时,交通肇事后积极救助伤者是也最为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者事后,最为迫切的法定义务,必须积极履行救人生命的法定义务。
刑法规定肇事逃逸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隐藏受害人,使受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最高可判死刑。足以见证刑法对肇事者不积极救助致伤者死亡的严厉打击的态度。
而本案中,被告人药家鑫的行为,可谓令人发指,交通肇事后下车不但没有积极救助伤者,反而挥刀刺向可怜的伤者,试想药家鑫当时他怎么就下的了毒手。伤者是自己的同类,是人命,不是物呀?据法庭调查,被告人连刺8刀将伤者刺死,驾车逃窜。这种严重漠视他人生命,漠视自己的同类,缺乏起码的人性良知的心里,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一个没受过一点教育的普通民众,起码也知道助人为乐,救助有困难的他人的道理,“大学生”药家鑫却反人性的反常识性剥夺他们生命,这是典型的故意杀人罪,一点不含糊。
据被告人在庭审现场交代,自己害怕受害人难缠,听说农民难缠,害怕陷入无休止的赔偿纠纷中,一闪念就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剪刀刺向伤者,认为刺死了伤者就不用无休止的赔偿了。
药家鑫此类驾车的侥幸者大错特错了,交通肇事后不去积极救助伤者,救人性命,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直至走向黑暗的铁窗生活,若逃逸致人死亡,恶性的案件还会受到刑法处以死刑的制裁。
好好清醒清醒吧,药家鑫之类驾车肇事后不去积极救助痛苦呻吟的人命的丧心病狂们,敬畏他人性命,就是敬畏自己的性命,漠视他人的性命,法律也会毫不留情的剥夺你的性命。
二 刑法中的死刑难题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有罪行的,可以判处被告人相应刑罚,刑法没有规定的罪行,不得判处被告人刑法规定以外的刑法。刑法规定了:故意杀人的判死刑,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故意杀死伤者案件事实清楚,公诉人出示的各项证据确实充分,认定故意杀人罪,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
药家鑫=大学生=21岁的年轻人,根据刑法规定剥夺一个被告人生命的同时,我们惋惜,还是恐惧?毕竟我们也在也在根据刑法合法杀人。人们会说古往今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他这是自作自受,活该。
那能不能我们给自己的同类这样一个年轻人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留下他的性命,让他在铁窗内度过漫长的几十年的赎罪生活,等到将来不惑之年,甚至花甲之年改造完全了,出狱了,重新做人。笔者注意到庭审中的一个细节:被告人药家鑫在做最后陈述时,失声痛哭,颤抖的声音的一再表示愿意替死者赡养老人,照顾孩子,愿意赔偿赎罪,这一刻药家鑫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一个杀人犯面临的可能被判死刑的恐惧后怕中发出的忏悔声音。父母给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我们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同类的他人的性命?这不仅仅是问给我们自己,也问给药家鑫,假如当初挥刀那一刹那间转而善待自己同类的性命,将会是另一种境地。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此得到印证。
然而,当我们想到死于非命的受害人的不幸遭遇,死者同样是活生生的年轻生命,而且是正在哺育两岁幼子的母亲,一位平凡的女子,死于非命怎能不痛心?一起普通交通肇事,受伤医治好了,继续生活也可以,但被告人药家鑫没有给这位不幸的女子一条活路。死者父母,丈夫,孩子,亲人,平凡的农民的家庭幸福被破灭,就在被告人的一转念之间狼性行为造成的终生悲剧,正如死者丈夫庭审所说,孩子永远的失去的母爱,这一生都无法弥补,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被告人杀了人,我们根据刑法规定合法杀掉杀人者,正义就实现了吗?我们是在实现正义?还是在延续杀人者悲剧——被告人被判死刑后的家庭悲剧?这样子,算一下,就会有两个家庭的悲剧。
三 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罪刑法定,杀人偿命,毫无疑问,我们等待法庭的公正判决,等待正义的到来。政府学校组织近400名大专院校在校大学生来旁听此案,此番的苦心不明自言,我们大学生年轻人一定要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从内心里敬畏生命,要像怀有在人间做了恶事就会下地狱受惩罚的一样恐惧心理,去敬畏生命,才能不至于再造成悲剧的重演,有了对爱他们生命,就像爱自己性命一样的意识,才会在发生了类似的交通肇事后,第一反应是救助人命,而不是产生草菅人命的禽兽恶念。
同样的国内几十家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此案的全国性公开审理,该案绝对会对今后交通肇事后必须积极第一时间救助人命,做出警世的教育,所有驾车的人们有着对人命关天的朴素的敬畏生命的意识,悲剧才会不会重演。最后为死者默哀,生者要牢记交通肇事后第一时间积极救助人命这一常识。
药家鑫不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发表时间:2011-3-26 15:55:00 阅读次数:286 所属分类:未分类 2011年3月23日上午9点45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药家鑫当庭下跪哭诉悔罪,辩护律师以自首和“激情杀人”为其辩护,要求从轻处罚。检察院则认为,药家鑫因开车肇事撞人,又持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检察机关认为药家鑫虽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庭审结束时法官宣布经合议庭合议后将择日宣判。
一时间,社会各界对药家鑫案的判决结果议论纷纷,笔者浏览了网上公众的发言和相关媒体的报道,觉得大多数人认为药家鑫必须得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否则难消民恨,难除后患。对此,我也做了一些思考,这起案件到底怎样定性判处怎样的刑罚才是合适的呢?结合笔者的执业经验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我认为该案以死缓结案是恰当的。在阐释我的理由之前,我想说几点:
国家制定刑法的功能是什么?刑法的两大功能: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主要是指国家创制、适用与执行刑罚所可能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它强调刑罚适用的外在表现。国家制定刑法的目的又是什么?主要是预防犯罪,其次是惩罚犯罪。它强调刑罚适用的内在属性。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彰显刑法对社会最后一道保护底线的作用。我们看待一个刑事案件的时候,不能仅仅带着一个单纯、原始的刑罚观点看待社会发展中的犯罪问题,我们应该想到一个刑罚的适用对社会、对受害者及对加害者产生的整体影响,否则,国家也没有必要设立检察公诉机关主动揭发打击犯罪,任由我们自己解决罢了。
我一直以为,法律的真正武器不是从重处罚、杀一儆百,而是运用完善的法律,对每一个社会发展中发生的案件都公正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任何一个案件的审判都不能被媒体绑架,更不能被民间舆论所倾轧。
我认为药家鑫案判处死缓是恰当的,理由如下:
一,通过对自首前后药家鑫的行为表现可知,大学生药家鑫的杀人行为,动机来自于对先前过失行为后果的逃避,并非事先预谋,本想以不为人知的结果摆脱“农村人的纠缠”,他是在恐惧、恐慌之中选择了一个更错的方式解决已经犯下的错误,但比起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来说,主观故意突然了许多,这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讲似乎可以考虑他的鲁莽,主观恶性没有到恶极的程度。
二,药家鑫的自首情节一般应当予以考虑。虽然法律规定了“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但法律规定的“可以”不能理解为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应理解为一般情况下应当照此办理。自首是犯罪后行为人的悔改表现之一,这种悔改表现并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还要付诸实际行动。刑罚的目的根本在于预防犯罪,自首犯本身就是犯罪人中人身危险性较小的一类犯罪人。我国司法实践中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除对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外,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都是实行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使其改恶从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真正愿意悔改的犯罪分子,如果我们轻易杀之,对个人对社会都没有好处,很容易滋生以暴制暴、以血还血、同态复仇的土壤,对生命敬畏与尊重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阻力。
三,对药家鑫判处死缓符合刑法的制定目的。用死缓带来的终身苦役的强度足以改变药家鑫决意再犯罪的心灵。死刑立即执行确实具有威慑作用,可以让社会看到酣畅淋漓的隆重的集体谋杀行为带来的快感,但其作用又非常有限。我们可以轻易杀掉一个愿意悔过自新的药家鑫,但是,我们通过这个行为给药家鑫的家人朋友,给受害者的家人,给我们整个社会又带来了什么?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的对象为“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罪大,指犯罪行为以及后果极其严重,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它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非罪大,不杀;恶极,指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特别大,它体现的是犯罪的主观过错程度,非恶极,不杀;只有同时具备罪大与恶极,才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凡可杀可不杀的,一律不能杀,否则就是错杀。我以为药家鑫的犯罪行为即使达到“罪大”底线,尚未达到“恶极”的地步。适用死缓,2年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的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同时,死缓的适用终身剥夺了罪犯的政治权利。对药家鑫适用死缓可以达到预防犯罪与惩罚犯罪的双重目的。
四,彻底摒弃媒体定罪和舆论审判。现在的媒体常常充当无冕法院的角色,法官还没有说话,律师甚至还没有辩护,哪个人该定何罪判什么刑罚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似乎都一清二白,这是很可怕的一种现象。媒体报道只能针对事实本身,不能对事件的性质作出论断,否则偏离了媒体报道尊重事实真相的本质。同时,民间充溢的“杀人偿命”思想依然深厚,中国国民普遍从众的心理,在面对与普通民众通常判断不一致的法院判决时,民众更多愿意相信感觉而不是权威的法律,这需要法律人秉持心中的法律正义之剑,无畏而立。
五,近年来一系列案件事实也可以看到药家鑫案判处死缓的影子。2009年付某在课堂上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当堂砍死,付某在庭审中仍然不悔罪,但考虑到其有自首情节和先前良好表现,本着惩罚与教育的精神以死缓结案。付某在课堂上用刀将老师砍死的行为性质恶劣程度可以想见。“我爸是李刚案”的凶手更是被法院以在校园内发生交通肇事罪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年。这些案件的危害性与药家鑫案相比孰轻孰重,大家很清楚,在高举保障人权和尊重生命旗帜的今天,恐怕不会也不应该对药家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综上,考虑到药家鑫是初犯、自首、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等一系列因素来看,对药家鑫处以死缓符合罪刑法定精神,但尚达不到对药家鑫动用死刑立即执行的地步。
药家鑫事件更多的是一场社会悲剧
药家鑫事件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表明我们的制度和社会,出现了某种“神经症性紊乱”。健全的人性与制度的腐败从来就不共戴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人的生命和尊严,危机就隐藏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中,如宜黄事件等种种强拆悲剧、赵作海冤案、跨省追捕等。一些部门在制定法律、政策的时候,往往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留给自己的是权利和无责任。权力出了问题,聚敛财富并按亲疏远近分配资源,就会撕裂社会的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它们又把其效应“传导”给人性,使人性出现大规模的败坏。权力紊乱让社会变得疯狂
论者石勇认为,权力的神经症性紊乱传导到社会上,只能让一个社会变得疯狂。2010年,“我爸是李刚!”成为经典名言。“官二代”、“富二代”飙车撞人构成当代奇观。这些现象表明,权力和金钱在社会上已经牢固地确立起主宰性的意识形态,穷人在遭受羞辱。贫富悬殊必然埋下冲突的种子。但在具有很大风险的时候,冲突不会冒出社会的地表,而是会以“潜规则”盛行、社会泄愤、诚信缺失、疯狂拜金等形式出现。它们构成了替代性的发泄渠道
药家鑫事件还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事件不过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不受制约的权力和疯狂的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观察一下社会心理就是,焦虑、怨恨、冷漠、恐惧、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弥漫于中国社会。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人性的残忍和暴虐,便随时等待机会发泄。正是在以上背景下,有了撞人后又杀农妇的西安大学生药家鑫的残忍。包括前几年的马加爵、邱兴华都是这号人物。
二、从“药家鑫们”看人性教育缺失
“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据留言人的资料显示,如此的话语竟然来自一个大学生——药家鑫同门师妹李颖。这番冷血“雷语”,短时间内在网络疯传,并发酵为公共话题,引发社会深层次的思考。
作为一位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女大学生,我们难以想象,为何会说出如此暴戾、冷血的话!药家鑫漠视生命,捅杀无辜受害者,本是十恶不赦的犯罪行径,但这位女大学生竟大放厥词,力挺药家鑫,不知深重地放言“我要是他,我也捅„„”李大学生的是非观念、人性美丑完全颠倒错乱了。
诚然,她是药家鑫的同门师妹,说话可能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让价值判断扭曲。但是,纵览药家鑫杀人案件,不难发现,药家鑫的极端残暴行为,李颖的极端言论,并非仅仅是个案。一言以蔽之,他们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除了李颖力挺外,他的同学片面地认为药一贯温良、品学兼优,是个“好人”;律师将其凶残辩护为“激情杀人”;更有某专家声称“药家鑫捅八刀是习惯性弹钢琴动作”等。一个药家鑫的背后站着更多的“药家鑫们”,事件所折射出的问题,就已经不是药家鑫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每一个药家鑫就会直接对应着一个甚至是多个张妙。
如果再外延一下,我们发现漠视生命的各种版本并不乏见:
2009年“杭州飙车案”发生时,“官二代”同伴围在死者身前嬉笑的场景灼痛了公众的眼睛; 2010年,广东河源数名中学生在校园外的一条小巷里将一名流浪汉活活打死;
2010年,李启铭在校园内将两名女生撞成一死一伤后,嚣张冷漠地喊出“我爸是李刚”; 2011年4月13日,湘乡市发生一起肇事司机有二次碾人行为交通事故造成一儿童被压死; 2011年5月8日,重庆市忠县交通肇事司机将一女乞丐撞伤后逃逸,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又返回原地将伤者压死;
2011年5月7日在福州市仓山区百花洲东路的非机动车道上,车号为“闽A2F209”的司机将一名小女孩撞倒之后下车查看,上车之后倒车碾过小女孩的后背,造成小女孩死亡;
„„ 所有这些,无不折射出中国当下社会一部分人们对生命逝去的茫然与冷漠。
三、人性教育,势在必行
(一)人性教育的含义
人性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原点。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把生命、人性教育视为原点可谓正本清源。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而“药家鑫们”,缺失的恰恰是对生命的敬畏。
(二)产生的原因
1、过分倚重知识传授
当今中国教育的全部与“真谛”,仍然是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非判断标准、价值观念的教育却是缺失的,当然也包括对敬畏生命教育的缺失等。
2、人性教育处于教育序列边缘状态
在当前中国社会,人格发展、道德发展在教育序列中,一直就处在边缘状态。教育行为完全绕着分数和就业率转。高等教育道德教育缺位已成不争的事实,过度的逐名夺利之心打破了本应有的校园宁静,学生争名夺利之风日盛。特别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渐出现了“功利下移”现象。以前还只是大
三、大四的面临就业的学生不能安心于书本、安心于课堂,而现在连刚进校的大学生,就在考虑如何就业、如何赚钱,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仅仅是获得文凭,成为缺乏基本道德观的“就业机器”。而高校不遏制这一趋势反而自降门槛和职业教育学院“争生意”、比高下,于是乎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依据,这也导致学校顾不上进行德育甚至是人性教育!
3、长久以来对生命教育课的忽视
家长只要求孩子考重点、上名校;老师只要求学生考高分、出成绩;社会也只会追捧所谓的中考、高考状元,没有人真正在乎他们的人格教育,在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最后,这种忽视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药家鑫撞人后杀人,他的师妹发表毫无人性的言论,不过都是这种教育缺失的具体体现而已。
4、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长期的应试教育压抑人性,剥夺了学生的青春,学生不能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不能使学生得到在此年龄应该得到的人性教育。在“药家鑫案件”中,央视采访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家李玫瑾说“药家鑫杀人是弹钢琴的习惯动作”,虽说夸大其词,但是从一个角度也说明药家鑫受机械灌输式的应试教育迫害之重。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都是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结果。而一个连对自己或者是他人生命都缺乏尊重的人,无论他钢琴弹得多好,学业多么优秀,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总之,人性教育,势在必行。唯有将缺失的人性教育重新补上,他们的人格才会健全,才能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能有益于他人和社会,最起码不会像药家鑫一样危害他人和社会。那么,到底谁来给“药家鑫们”补上人性教育这一课呢?唯有家长、学校和社会。
与此同时,国家也应该倡导一种精神,引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性教育,应该倡导“仁爱”“理性”“自然”的思想
人性教育,需要倡导“仁爱”“理性”“自然”的人性教育理念。
第一,倡导“仁爱”的教育理念。孔子曾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他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认为其他的一切具体的道德标准都是由“仁”衍生而来。这种仁爱的根本含义又可以理解为爱人,根据爱的对象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表现在爱父母亲人方面就是孝悌,而表现在爱朋友他人方面就是忠恕。当前,爱父母亲人的孝悌大多数还是可以做的,但是对他人的做到忠恕就难了。试想,假如这个接受高等教育的药家鑫能够尚且保留一丝的忠恕,主动承认错误,将被害人送到医院,那么还会有这场悲剧么?
第二,倡导“理性”的教育理念。汉徐干在《中论·治学》中说:“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人与一般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会思考。可以说学会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会思考,由着自己的性子,且不说“哈韩”“哈日”的追星一族,单就说网上迅速蹿红的“芙蓉姐姐”而论,如此一个极度自恋的女人竟然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实在是不可想象。
如何改变这种滑稽且尴尬的境遇,摆在高校面前。当前的学校要教会学生冷静思考,教会学生判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事假恶丑,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断矫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位。
第三,倡导自然教育理念。辞海中,“自”有自己、己身和原始之貌之意;“然”有“是”和“如是”之说。“自然”就是事物原始的外在形式及其内在固有本质,具有原生型和发展性。高等教育应引领人性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而不能违背人性发展的规律。
第五篇:药管总结
第一章
1、药事:是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有关的事。
2、药事管理:系指药事行政,即药事的治理、管理和执行事务。
3、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必须加强药事管理。
(2)加强药事管理,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
(3)加强药事管理,增强本国医药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
4、药事管理的特点: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时效性、综合性。
5、药事管理是药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章
1、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药品分类,根据安全有效,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OTC,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6、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医疗机构制剂不得上市销售。
7、药品是特殊商品的特点:
(1)生命关联性。
(2)高质量性。
(3)公共福利性。
(4)高度的专业性。
(5)品种多、产量有限。
8、基本药物的概念从比较抽象到比较具体,其要点是:
(1)本药物是满足绝大多数民众基本医疗卫生需要的最必需的药物。
(2)选择哪些药物为基本药物应因地制宜。
(3)基本药物应按照遴选原则,认真筛选确定。
(4)基本药物数量有限。
9、药品监督管理:又称药政管理,是指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药品、药事组织、药事活动、药品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也包括司法、检察机关和药事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对管理药品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监督。
10、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类型:抽查性检验、评价性检验、仲裁性检验、国家检定。
11、抽查性检查:是由国家的药品检验机构,根据药品监督管理计划,对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进行抽查检验。
12、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13、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
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第三章
1、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2、药房药师的专业性功能:是药品的使用控制。
(1)调配处方。
(2)提供专业的意见。
(3)选择贮存的药品。
3、4、范围执业。
第五章
1、《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于2001年2月28日通过并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002年8月4日国务院第360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于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2、药品管理法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
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
3、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人员条件
(2)、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条件
(3)、质量控制条件
(4)、规章制度条件
除此之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策略,防止重复建设。
4、委托生产药品的规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
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5、接受委托生产药品的,受托方必须是持有与其受托生产的药品相应的《药品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疫苗、血液制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药
品,不得委托生产。
6、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2)、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
(3)、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4)、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78、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申办人应向拟办企业所在县级以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9、经营企业销售药品的规定:经营企业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并准确说明用法、用量和
注意事项;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
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药品
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10、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
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
在市场销售。
11、假药:(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其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1
2(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
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13、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为劣药。
14: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15、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所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制剂的标签和说明书应符
合《药品管理法》第六章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16、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
17、生产、销售假药须负的法律责任:
(1)、没收假药和违法所得
(2)、并处罚款:药品货值金额2-5倍
(3)、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4)、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5)、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18、生产、销售劣药须负的法律责任:
(1)、没收假药和违法所得
(2)、并处罚款:药品货值金额1-3倍
(3)、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19、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章
1、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2、药品注册分类:中药和天然药物注册、化学药品注册、生物制品注册(治疗用生物制品
注册、预防用生物制品注册)。
4、GLP是《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5、GCP是《药物临床你质量管理规范》。
6、GLP适用于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第七章
7、特殊管理的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8、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二重性:这些药品在防止疾病,维护人们健康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具有不可否认的医疗和科学价值。但是这让几类药品各有独特的毒副作用,若管理不当、滥
用或流入非法渠道,将会严重影响服用者个人健康,并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9、麻醉药品:一般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品,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
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10、精神药品:一般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
性的药品。
11、药物依赖性:是由于周期性地或连续的用药而产生的,人体对于药品心理上的,或生理
上的,或兼而有之的一种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
应。
12、药物滥用:是指人们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是一
种悖于社会常规的非医疗用药。
第八章1、2、3、中药保护品种的等级划分: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分别为30、20、10年,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为7年。
第九章——第十二章
1、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3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实行GMP的意义:WHO提出的GMP制度是药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等各种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可靠的办法。(保证质量、降低差错)
5、GMP的中心指导思想:任何药品的质量形成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6、厂房洁净室区的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7、物料是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8、物料的储存规定:待检、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
910、验证是证明任何程序、成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1、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
12、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13、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14、GSP是基本精神: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15、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6、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17、政府指导价:依照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18、医疗机构药剂科的任务:
(1)、药品供应管理 ;
(2)、调剂与制剂 ;
(3)、药品质量管理 ;
(4)、临床药学 ;
(5)、科研与教学
19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是《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CP是《药物临床你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