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一部书是李克绍先生的学术代表作
()
A.《胃肠病漫话》
B.《伤寒论串讲》
C.《伤寒解惑论》
D.《伤寒论语释》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九种治学方法。()
A.关于“要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B.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C.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D.关于“要理解寒温之争”
3丁元庆教授认为,《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的哪一项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A.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
B.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C.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D.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4以下哪段话是李克绍先生所说:()
A.“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文疏注。”
B.“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活运用,这是检验学习《伤寒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C.“《伤寒论》言证候不谈病机,述病理而少及生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
D.“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5以下哪段话,是湖北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中对李克绍先生的评价:()
A.“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创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后呼应、逻辑严密;他活泼泼地注疏通解了活泼泼的《伤寒论》。”
D.“先生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先生读书也看前人注解,但决不盲从。”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急性口僻的辨治分析:()
A.口僻发生在面部,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
B.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
C.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口目为僻。
D.将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于急性口僻治疗。
7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分析()
A.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B.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中间环节。
C.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D.提出用葛根芩连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研究方法。
8以下用到桔梗的经方,不是出自《伤寒论》的是
()
A.三物白散
B.桔梗汤
C.排脓散
D.通脉四逆汤加减方
9以下哪首《中医内科学》常用方中没有用到桔梗?()
A.天王补心丹
B.血府逐瘀汤
C.逍遥散
D.沙参补肺汤
10丁元庆老师将桔梗的功效总结为6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B.消食化积
C.宣肺气,化湿邪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D.止惊悸安心神
11关于李克绍先生的《中药辑要》的主要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收录了常用中药487种,辑录的书籍有本草学著作、古今医案集、专科医著等。
B.内容有:医家的用药经验;本草著述有关药性、药效、使用方法、炮制方法的记述;验案。
C.体例规范,结合个人心得体会。
D.有名家、名著,也有当代临床医师发表在杂志上的用药经验。
12以下对玄参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养阴之品
B.是清热要药
C.不可应用于外感病
D.善治风热外感、火热上扰诸病证
13以下对青蒿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清透气分
B.有寒凝之弊
C.善清血分热邪
D.善于除湿、醒脾、化浊、解暑
14以下对白薇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用于阴虚外感风寒
B.清退阴虚之内热
C.能清泻外感之风热
D.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
15以下关于《胃肠病漫话》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全书一共记载了15种脾胃病证及其辨证治疗。
B.《胃肠病漫话》分为七章,全部疾病均以症状命名。
C.收录的方子必须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方。
D.收录的方子都经过历代医家和李老自身临床实践的验证。
16以下关于五更泻的说法,哪一项是的()
A.五更泻是根据泄泻发作的时间特点命名的B.五更泻都属于肾泻
C.五更泻需以四神丸治疗
D.五更泻都属于虚证
17关于脾湿内盛导致的晨起腹泻,以下哪种说法不:()
A.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
B.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
C.大便鸭溏
D.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18关于酒积引起的腹泻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
A.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可泻下正常形质的大便。
B.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C.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
D.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
19关于便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
B.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
C.滋燥养荣方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特别是伴有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D.便秘有实证,也有虚证。
20关于便秘的加减用药规律,下列说法不的是:()
A.热秘:治以黄连、黄芩、山栀苦寒药;
B.寒凝:治以附子、肉桂、硫黄等温通药;
C.气滞:治以槟榔、枳壳、枳实、乌药等开郁导滞药;
D.凡便秘必以大黄、芒硝等泻下药为主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