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松坪小学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祥云县大松坪小学血吸虫病
防治培训工作总结
大松坪小学
2014年7月4日祥云县大松坪小学血吸虫病 防治培训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清血防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我校情况进行安全形势分析,通过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加以协调,让家长和学生齐参与,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治疗情况,努力使学校的预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有效。
二、积极预防,注重实效
学校及时制定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教育,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扎实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1、学校通过宣传栏、举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血吸虫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学校要求各班围绕防溺水、预防血吸虫病等内容召开主题班会。各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给全体学生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要求所有家长在假期中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能麻痹大意,做到监管到位,不留安全死角。
5、学校着重从防溺水、防血吸虫病、防传染性疾病、防强对流天气、交通安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的暑假。
6、同时在新学期继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
1、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
2、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
3、开展一次与血防健康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
4、写一篇与血防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
三、结合学科,教育到位
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科文化知识教育的作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反复强调、不断渗透,确保血防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有效。截止目前,学校未发现一例相关病状学生。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学校血防工作是是学校中心工作之一,必须和学校的各项工作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在我校血防教育中,虽然健康教育课早已列入课程表,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未为每一位师生所充分认识,不少人仍存在麻痹轻视的思想。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努力使我校的血防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效。
大松坪小学
2014年7月4日
第二篇:大松坪小学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通海口二小2016年血吸虫病 防治培训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清血防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我校情况进行安全形势分析,通过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加以协调,让家长和学生齐参与,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治疗情况,努力使学校的预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有效。
二、积极预防,注重实效
学校及时制定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教育,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扎实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1、学校通过宣传栏、举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血吸虫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学校要求各班围绕防溺水、预防血吸虫病等内容召开主题班会。各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给全体学生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要求所有家长在假期中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能麻痹大意,做到监管到位,不留安全死角。
5、学校着重从防溺水、防血吸虫病、防传染性疾病、防强对流天气、交通安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的暑假。
6、同时在新学期继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
1、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
2、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
3、开展一次与血防健康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
4、写一篇与血防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
三、结合学科,教育到位
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科文化知识教育的作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反复强调、不断渗透,确保血防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有效。截止目前,学校未发现一例相关病状学生。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学校血防工作是是学校中心工作之一,必须和学校的各项工作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在我校血防教育中,虽然健康教育课早已列入课程表,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未为每一位师生所充分认识,不少人仍存在麻痹轻视的思想。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努力使我校的血防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效。
通海口二小
2016年
第三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主管局的领导下,我站始终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策、联防联控”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管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在工作上突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站2018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站员学习,充分认识血吸虫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年伊始,我站就认真组织站员学习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要求站员牢记为民理念,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态度,高度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性。
二、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要求站员站好自己的岗位,切实履行一名植物检疫员的法律职责。要对一切进、出车辆所运输的苗木、花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消灭带有钉螺植物。全年共检查过往车辆452台,苗木1293棵,花卉502株,未发现一起带有钉螺苗木、花卉。
三、加强对周边区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血防意识。鉴于我站所处的丁香镇是历史上的血吸虫病疫区,我站于2018年6月份对镇周边区域的村、组进行一次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宣传,使群众进一步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并支持我们的检疫工作。血吸虫防治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社会系统工程。今后,我站将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为构建和谐石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叫血吸虫?
答: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人体内了。
二、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答: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雌虫在肠系膜静脉的内管里产卵。卵内含有毛蚴,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个左右,卵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卵要放出毒素,影响健康;卵随血流到肠壁,能使肠壁破溃而进入肠腔内,随大便排除。
含有血吸虫卵的大便污染了水源,在水温大约25℃情况下,经4小时左右虫卵内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遇到钉螺,很快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含有尾蚴的钉螺遇水,尾蚴就不断逸入水中,人、畜下水接触到尾蚴而受感染,这样就得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生存,不断地危害着人民生命与健康。
三、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四、人被感染上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五、什么是疫水?
答: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感染人畜患病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六、什么是钉螺?
答: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它是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螺狮。形状呈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螺壳表面有纵肋,螺旋一般为6~9个,人们俗称“七转半”,主要分布在沟渠(农毛小沟渠为主)水线上下1m的范围内。稻田中钉螺主要分布在进水口和田埂附近,我市除沟田外个别旧水塘及养鱼塘也都发现有钉螺。
七、什么钉螺才会在感染血吸虫病中起作用?
答:同样的钉螺有两种情况:一是未感染的钉螺。另一种是感染钉螺,又称阳性钉螺。后一种钉螺是指血吸虫尾蚴寄生在螺体随时可能逸入水中,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上血吸虫病。
八、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九、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就是想办法预防血吸虫感染,防止人和牲畜得血吸虫病;治,就是治疗已经患血吸虫病的人或畜。
1、避免与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接触。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2、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用药杀;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三是人工捕捉。在具体应用时,应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
3、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粪便沉孵检查等。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或体征,均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用的药物叫吡喹酮,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
十、血吸虫病在我省哪些地方流行?
1924年Faust首次报告仁寿县存在血吸虫病例,其后相继查获病牛和钉螺,至1949年解放,已报告成都平原及其周围17个县流行血吸虫病。建国后,经大规模调查,证实钉螺分布于11个市(州)的 62个县(市、区),隶属岷江、沱江、涪江和安宁河流域。经40多年防治,至今,已有27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个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目前尚有15个县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而且,在20个传播控制县中有8个县近年来由于疫情反复,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
相关信息:
小学阶段相关信息
(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2)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3)了解血吸虫生活简史:通过标本或挂图了解血吸虫的一生,认识钉螺。(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
(5)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中学阶段相关信息
(1)血吸虫: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
(2)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3)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4)了解血吸虫生活史:通过实物标本或挂图,了解钉螺形态和血吸虫的一生。
(5)感染血吸虫病途径:人、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接触疫水10秒钟尾蚴即可侵入皮肤而感染。
(6)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7)控制血吸虫病方法和措施: ①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②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持饮用水卫生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第五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6年,全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中央、省、市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执行党和国家对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各项工作,巩固血防阻断达标成果。现将我镇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方针,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继续全面落实以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治策略,杜绝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生,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成果,建立综合防治长效工作机制。
二、目标任务
(一)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成果,积极建立综合防治长效机制。
(二)积极开展以控制传染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降低和控制危险因素,对血吸虫病病人开展相关治疗,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三)通过调查钉螺范围,在易感地带进行药物灭螺,减少人畜感染危险。开展适宜灭螺技术的研究推广,探索适合我镇特殊环境的灭螺方法。
(四)对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五)加强血防能力建设。村与村之间交流血防工作经验,提高防控能力。(六)巩固血防成果,迎接国家卫计委复核。
三、具体目标任务分解
(一)镇社事中心
同卫生院一起利用逢场进行宣传,利用广播、板报、展板、宣传资料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宣传活动,普及血防知识,使村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安排好春秋两季查灭螺工作。
(二)镇卫生院 1、2015年扩大治疗1100人,全面完成中央、省级项目目标任务,并积极开展晚血病人治疗工作。2、2015年完成查螺80万平方米。3、2015年完成灭螺8万平方米。
4、开展健康教育2万人次。
5、全面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继续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点任务。
6、开展健康教育,对师资、村干部、临床医生、血防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4次。
(三)镇畜牧站
2015年继续加大春、秋两季耕牛血吸虫病查治病力度,全面开展普查,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血吸虫病市场检疫检测工作力度,抓好家畜传染源管理工作,抓好家畜粪便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作。2015年,全镇完成所有耕牛的查病,耕牛圈养率达到100%。
(四)镇农业服务中心
继续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针对钉螺在水域中的分布特点和易复发的特性,将水利血防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加大对用水渠系的清淤和防渗整治力度。2015年计划改造斗农渠5公里,加固堤防2公里,疏掏沟渠130公里(其中支渠10公里,沟渠120公里)。
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等工作,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推广,降低农民接触疫水机率。2015年,全镇计划完成硬化农田渠系5公里,以机代牛15台,农田灭鼠1.1万亩,桔秆还田8500亩。
继续做好我镇农户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各流行村(社区)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增长不低于1.5%,确保全镇总水平达到78%以上;完成市上下达的农村改厕项目工作任务。
(五)镇学校
负责配合市血防站搞好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在小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和有奖血防知识小报比赛,组织学生接受病情普查监督工作,确保儿童无新感染发生。继续推进健康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镇小学生血防知识开课率达到100%,知晓率达到95%以上。
(六)各村(社区)
要积极配合支持镇卫生院的血吸虫病的查治病工作,负责宣传和组织人员查治病。在春、秋两季查灭螺工作中要协调好组与组,村与村边界区域的施药灭螺,解决好灭螺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
进一步提高对血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将血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实事紧抓不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强化《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宣传,坚持依法防治;强化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各流行村(社区)、镇属各部门要认真研究部署2015年的血防工作,统筹规划,细化方案,量化指标,全面落实血防各项措施。
(二)加强督导检查,确保目标实现
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德阳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血防工作春查秋会制度、例会制度、述职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镇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2015年春秋两季组织相关部门对全镇血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各流行村(社区)要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防治意识
3—4月为血防宣传月,各流行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展版、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血吸虫病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增强群众血防意识,提高群众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升防控意识和血防达标参与意识。
(四)加强队伍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血防专业队伍是血防工作正常开展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各流行村(社区)、相关部门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尤其是血防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对血防专业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业精高效的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建立健全血吸虫病防治长效机制,确保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