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贾 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大自然灾害频频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年4月青海玉树大地震,7月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我省永顺、龙山、新化、桑植、石门等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遭到严重的旱、涝灾害,损失十分惨重,作为一名从事扶贫工作多年、对贫困地区农民充满深厚感情的人来说,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如何做好灾后的扶贫工作,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灾民的手中,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和探索。
一、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三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特别严重。如2008年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冰雪灾害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62.3亿元;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受灾群众达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今年上半年据统计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2.5亿人(次),死亡3514人,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全国多个贫困县都坐落在这些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41个县中有1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四川29个重灾县中有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甘肃8个重灾县中有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陕西4个重灾县中有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抗灾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导下,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大力帮扶下,灾后重建和扶贫工作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02—2007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820万人减少到1479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5825万人减少到2841万人。我省在新世纪开局的十年之中,扶贫工作取得了的成绩,2009年全省低收入贫困人口下将到165万人,44个重点县和比照县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883元、467元、2520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150%、252%和59%。但是灾害的频发,使多年的扶贫成果毁于一旦,已经脱贫或刚刚走上富裕道路的农民又重返贫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打硬仗打持久仗的思想准备,高质量完成各项扶贫开发任务,努力开创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二、认真总结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如何做好扶贫开发和灾后重建工作各地都有成功经验,主要是:
1、领导高度重视是成功的关键。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灾后农村恢复重建,要注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尊重农民意愿,以群众自建为主,实行政府补助、社会帮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温家宝总理多次深入灾区考察指导,并指出:要把抗灾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受灾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回良玉副总理在灾区考察时指出:今后扶贫工作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推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工作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和扶贫工作的结合,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工作结合,进一步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完成扶贫开发各项任务。各级灾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领导指示,充分认识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的重要性,成后今后扶贫工作的指路明灯,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关键。
2、多部门协作多机构参与是成功的保证。无论是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大地震,还是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给当地社会经济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灾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部门进行重建外,还组织中国妇联及其他国际多边机构、民间组织和国外援助组织积极参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快速、有效的成就。为扶贫开发工作开创了“实现多部门合作的态势和机制”。
3、灾区农民积极自救、自力更生、群策群力是成功的动力。贫困地区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干旱地区、岩溶地区和高原地区,历来就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据统计,灾害发生率是其他地区的5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是贫困地区农民发生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迅速恢复重建、恢复生产是灾民内心最强烈的渴望。灾后各地群众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和帮助下,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工作,自力更生,群策群力,村帮村,邻帮邻,户帮户,洪水中多救一人是一人,旱情中多浇一棵苗是一棵苗,在时间上和灾情赛跑,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
三、对我省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有效结合的建议 湖南地处中国中部,既是多灾多难的省份,也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全省现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8个省级贫困县,截止到2008年底,这38个县有国土面积9.12万平方公里,人口1954万人,分别占全省相应数的41.8%和28.9%。进入新世纪后,通过实施《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到2007年底,全省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5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7%,低收入贫困人口168万人,占全国的4.6%。这些人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干旱地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是他们贫困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如何做好我省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有效结合,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借鉴别的省份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始探索:
1、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扶贫工作与创新理念有机的结合。扶贫要有开发的理念。灾后重建要有求长远的生存,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丰富和拓展扶贫开发的内涵。二是扶贫工作要与规划编制有机结合。国务院扶贫办正在着手编制《(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全省扶贫系统也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要求编制《扶贫开发纲要》。对贫困地区灾后的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都有长远的规划和统一的部署。要相互协作,有机结合,才能使《规划》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扶贫开发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扶贫开发要与政策措施有机结合。如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结合,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等等。
2、要用灾后采取的特殊措施实施帮扶。严重的自然灾害是近年来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特殊措施,使受灾地区迅速恢复重建,采取特殊措施实施扶贫,各地要认真落实,当前要做好:一是把因灾返贫的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要列入新阶段扶贫战略重点区域,编制和实施5-10年的扶贫与发展规划。二是中央和省的扶贫资金要加大对受灾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管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发动群众编制好贫困村参与式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充分发挥扶贫领导小组的协调及规划整和资源的平台作用,采取果断措施,贯彻落实。四是在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双重效果。五是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灾后恢复重建与预防贫困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工作重点、阶段性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做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虽说路还很长,任务也很艰巨,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扶贫扶贫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开拓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扶贫工作尤其是灾后重建的扶贫工作的步伐一定会更快、更坚实,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湖南省扶贫办机关党委副处长)
第二篇: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材料
王茹云,女,中共党员,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甘肃省财会学校,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秦许乡副乡长。
2012年5月10日的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撕裂了秦许秀美的山山水水,撕裂了无数人的心,秦许大地遭受重创,满目疮痍的大地和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然而坚韧顽强的秦许人民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生命壮歌,以大无畏的气概在废墟之中缔造了“万众一心、抗灾自救、恢复重建”的秦许精神。在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群体和优秀儿女,演绎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其中也不乏在无名战线和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奉献者,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但他们无私奉献的汗水浇灌了秦许灾后的这块热土。王茹云就是在恢复重建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在平凡的身影中折射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默默无闻图奉献,辛勤耕耘留芬芳。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到抗洪救灾第一线
洪水肆虐之后,秦许乡桥上村面目全非,无电无水,通讯中断,灾民最缺的是饮用水和食物,而更需要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给予他们信心!做为乡党委成员,王茹云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无比的爱心,无言地行为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从帮灶到安抚群众;从防病
清淤到灾情调查;从抢修基础设施到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她没有踏踏实实地睡觉,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饭菜,详实的桥上村灾情资料出来了;3公里水毁村道陆续修复了;100余亩的秋杂粮抢栽抢种面积落实了。她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群众由衷地说:“有王乡长这样的干部领着,我们没啥说的,政府又为我们想起的这样细致周到。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搞好恢复重建,少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把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2012年6月,刚从救灾第一线撤回的王茹云又匆匆奔赴新的战场,她要把抗洪救灾的一个重大措施——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灾后恢复重建给秦许人民注入了一剂抗灾强心针,乡村干部这一次肩负重任出发了,王茹云同志主动要求前往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桥上村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涉及群众利益广,稍有闪失就会使国家利益受损,群众产生强烈意见。这些问题并没有吓倒她,她也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积极投身于基层,扎根于群众,采取集中入户,地毯式排查,三榜公示定案三步走的措施,踏遍桥上村6个自然村,她和乡村社干部如期完成核实任务。共确定重建户84户,加固维修户156户,给群众和政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在这份满意的答卷中却浸透了王茹云同志
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了把灾后重建政策落到实处,把这项惠及灾民的阳光工程办好、办实,王茹云从不叫苦叫累,作为副乡长,她从不计个人得失,经常牺牲节假日,忘我工作,不辞辛劳,这其中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每同志们关心地问她:“你这么辛苦,身体受得了吗?”但她总是默不作声,只是微微一笑,好像永不知疲倦,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目前已到9月中旬,眼看到灾后重建竣工之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既要督促进度,按时入住,又要按时拨付建设资金。”工作量之大,责任之重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却毫不畏惧,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弃对丈夫和儿子的照顾关怀,不分昼夜忘我工作,把灾后重建的大事放在第一位。领导曾有几次善意的提出把这些工作让别人分担一部分,都被她拒绝他。她说:“辛苦一点没关系,请领导放心,就是不睡觉,我也要按时保质保量地督促按时完成重建任务!”
把党员的形象树立在群众当中
王茹云是个平凡的人,但她的思想却并不简单,他的案头常摆入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一般年青人感到过时而索然无趣的大部头哲学著作,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品味针对时局的各种新方针、新政策,这些貌似无味的文字在她眼里就象风味各异的一道道大菜,时常被她记在心里。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于党员的称号,她有着简单而质朴的理解“先锋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是一名普通党员的根本!”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认真扎实的作风,为秦许乡广大干部树了一面旗帜。
“当政策的宣传员,当百姓的传话简”是她这个党员桥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她始终以维护大局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总可以看到她不厌其烦的给群众宣传上级政策,和群众探讨政策。碰上某些所谓的“钉子户”,她不是使用简单粗暴方法强迫群众接受,而是放下干部架子,对这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他们交朋结友,认真解答疑问,把政策用浅显易懂的解说讲透,解开百姓心里的团,当个明白人,使工作顺利开展。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还是在恢复重建的大潮中,王茹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的艰难时期,总是不怕困难,自高奋勇地战斗在一线和最基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再建一个新秦许的奋斗目标,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漫山遍野绿如菌,春风化雨润无声。在秦许的17各村,当黄墙红瓦的住宅映入我们眼帘时,抹不去的是王茹云辛勤耕耘的身影,一个又一个的神圣使命让她再一次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第三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为例
【摘要】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安排十分重要,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指导灾后用地布局的关键。我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经验较少,且几乎没有文献对这方面做出论述,所以本文将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中总结经验和问题,重点阐述重建规划与常规规划不同的部分,对其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规划 汶川地震
1.概述
1.1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1.1.1 应急规划
与常规规划有很大不同的是,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期为3年,主要是指导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应急性安置要再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可能等规划慢慢编制完成后再全面展开。另外,规划编制十分迅速,比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只用了2个月就编制完成。
1.1.2 重点突出
重建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点突出。规划要重视灾毁耕地的复垦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规划指导灾后重建,所以重建规划必须重点突出,不可能有时间考虑到方方面面。
1.1.3 注重衔接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是在灾害发生后突然新生出来的,并且又是其他各项规划的基础,因此,与其他各项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至关重要。
1.1.4 跨行政区联合规划
灾害发生一般是跨越行政区域,因此重建规划的编制也就有多个省政府联合编制。例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由四川、山西、甘肃三省联合编制完成的。
1.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步骤
1.2.1 开展土地利用变化调查分析
掌握灾害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通过土地灾毁情况调查,根据土地灾后的承载能力变化来安排用地。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要摸清地震引起的,以及地震引发的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耕地压覆、损毁、塌陷、淹没、农田基础设施破坏等情况和耕地灭失情况;摸清城镇、村庄、工况、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受损情况,并与震前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2.2 提出重建用地规模安排方案
要提出合理的用地规模,必须先区分恢复重建与正常发展、过渡性安置与永久性安置、就地重建与异地重建之间的关系。重点要根据需要安置的受灾人口,安排安置用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工况和交通、水里等基础设施主要按照部门需求进行安排,既要考虑尽可能恢复重建原有的各项基础设施,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又要考虑适当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1.2.3 提出重建用地布局指导原则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还要有建设用地布局指导原则。比如安置用地要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避开危险区,尽量占用废弃地、空旷地,不占或哨站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的破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与各项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最后确定各项用地的具体布局。
1.2.4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分别对规划目标、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减缓环境负面影响的建议措施,比如对受损土地分类处理等,这样才能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
2.1 规划要以人为本
重建规划的特殊性要求其在规划的时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定要发挥灾区人民的主题意识。同时,根据灾区特点,把人地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和谐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重视物质的重建,更要重视文化和精神家园的重建,所以重建规划与普通规划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物质规划。
2.2 特事特办,启动用地审批快速通道
灾后重建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并且时间紧迫,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及时、高效的用地服务。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多项应急措施和特殊支持政策,保障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的用地需求,一是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提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急需用地,启动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具体措施包括:对于灾区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抢险救灾设施和应急安置、医疗、卫生防疫等急需使用的土地,可根据需要先行使用,使用结束后恢复原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不许补办用地手续。
2.3 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汶川地震对灾区的大量耕地、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村庄造成了严重的毁坏,国土资源部在对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中,应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的力度,加大对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编制规划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各项灾后恢复和重建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临时用地、安置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在平整和清理场地时要注意剥离耕作层,安置房的地面尽量采用铺砖后覆盖薄层水泥的硬化地面,为将来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创造有利条件。
2.4 启动土地快速调查和权属确认程序
为了切实维护灾区群众的土地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灾后要对土地登记资料尽量进行抢救恢复,并且在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时,要现场完成被征地的产权调查和确认工作,对因灾损毁的城镇居民住宅用地,也应在拆除和重建前,现场完成对原居民土地权益的调查和确认。
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
3.1 时间紧迫,缺乏经验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国家没有法律法规专门对灾后重建进行规范和指导,导致规划的编制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编制的进程。虽然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经验较少,但如果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对规划进行指导的话,相信规划的编制也可以进行的更加顺利和有凭有据。
3.2 利益纠纷不好解决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破坏,各类土地的地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土
地登记相关资料也受到破坏,加之人员伤亡造成部分土地权利人灭失,尽管有关部门在灾后立即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但如何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保护原有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个人建议与思考
4.1 建立统一协调衔接的规划体系
我国许多部门规划自称体系,分类口径、数据、标准规范常常互不兼容,这也对灾后重建的规划造成了影响。灾后重建规划只是应急规划,是对灾后重建工作作出的指导,在重建工作完成之后,灾后重建规划如何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的问题。只有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我们才能把各方规划都衔接起来,做到灾后重建规划在很好的指导了灾后重建工作后还能完美的与其他规划协调。
4.2 以城乡统筹为背景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
现在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乡统筹是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灾后重建也是城乡统筹的一个契机。由于农民不愿变迁,利益纠纷等原因,有些农地或城市边缘地区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那么在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就可以将城乡统筹的因素考虑进去,通过灾后重建来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
4.3 鼓励全民参与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与常规规划不同的是,全民参与对规划的实施非常重要。常规规划的公众参与一般强调的是公众对规划编制的意见的听证,而重建规划不仅需要在编制阶段大量听取灾区人民的意愿,更是要再规划实施的阶段号召社会各界和灾区人民的全体动员,以此来更快更好的推进灾后重建的工作。
4.4 利益纠纷问题
灾害发生后,必然会引起利益的纠纷,比如房屋的倒塌,产权的灭失等等。我认为如何解决好灾后重建中的利益纠纷,也应该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重新安排用地布局时,如何做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既给灾民一个交代,又要考虑到整个片区的重建与发展。这一问题从我国现阶段来看,经验十分缺乏。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我们要建设完善的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对利益纠纷的处理作出明确的安排,才能在处理纠纷的时候有凭有据。
4.5 常规规划的作用
灾后重建并不单单只依靠重建规划,我认为在进行常规规划的编制时,也应该充分调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灾害多发片区,未雨绸缪,避免到灾害发生的时候措手不及。在常规规划编制中加入对灾害的考虑,也可以使得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与其更好的协调。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国土自发[2008]119号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何志强《中国土地》2008年08期 《国土部解读灾后重建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等》中国发展门户网
《黄鹤图谈四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部
第四篇:灾后重建先进事迹
舍家忘我女支书
一心为民抓重建
——记XX县XX乡XX村支部书记XXX先进事迹
个 人 简 历
XXX:女,中共党员,汉族,高中文化,生于1969年4月,现年43岁,住达县XX乡XX村5组。达县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X县第十七届党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七届人大代表,X县XX乡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党代表,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
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任达县XX乡XXX村妇女主任; 1991年至2011年任达县XX乡XX村妇女主任; 2002年至2004年任达县XX乡XX村妇女主任兼第五村民小组小组长;
2004年至2010年任达县XX乡XX村副主任兼妇女主任; 2010年10月至今任达县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
先 进 事 迹
XXX:不仅仅是在XX村,人人歌功颂德,就是在整个XX乡,也可以说是个人称人赞的能人,甚至就是在XX周边邻近乡镇,也可以说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她的出名并非能歌擅舞,也非有财有势,更非神仙通灵,而是因为她不仅是达县XX乡建乡以来的第一位女支部书记,而且还是XX村百姓心中的好领导,同志心中的好帮手,领导心中能够信任的人……
一、拿旗帜,当先锋,做党的模范标兵:组织审核的人,不
2010年底的4850元,行政村的可用整理资金也由负债十几万元跃升到存款2余万元。
(二)抗洪抢险,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2011年9月16日,突如其来的“9.18”百年不遇特大洪灾,导致了滨临巴河的XX村1社、9社、3社、8社、12社受灾,共涉及300余户良田受灾,156户房屋进水,73户房屋垮塌或不程度受损,256人无家可归。XX乡党委、政府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灾情预警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抗灾抢险救援预案,同时通知各沿河村、社及时准备抢险物资,撤离预警线下居住群众并安全转移农户重要物资。此时,正值送高考后进校的XX村党支部书记XXX同志在接到险情命令后,还没来得及将儿子周培硕送进校园的她立马购买了返程的车票,返乡参加并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9月17日晚20点过,刚刚返回乡上的XXX书记下车之后,顶着晕车的痛苦,没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连手包都没放下便投入了群众转移工作,一口气跑完了全村涉及农户转移的3个社94户家庭。看到急剧上涨的洪水,何书记心急如焚;面对漆黑的夜晚、小雨、湿滑的小路和丛生的杂草,何书记一手撑伞,一手执电,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不顾疲劳,连续奋战16个小时,将全村的94户家庭、348人及时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域,确保了该村在“9.18”特大洪灾中无一人伤亡的可喜成绩。在连续奋战“9.18”特大洪灾的30余个小时中,身为支部书记的XXX同志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而座阵指挥,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拒不参与任何一次抢险。作为指挥员,手机便是她传达各
作负总责,同时还积极引导,对受灾特别严重、特别困难的群众慰问送温暖等活动、帮助和支持他们参与灾后重建。从选址规划、开工建设到主体竣工,XXX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白天抓重建,晚上审图纸、看规划,谋发展、思建设。在灾后重建开展以来的半年多时间,对规划建设一窍不通的她硬是咀烂了几本关于规划建设的书,成为了我乡关于规划建设方面的“土专家”。
二、拿尺子,裁帽子,做组织的忠诚卫士:百姓公认的人,错不了!
在2010年的9月,XX乡党委本着“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的标准,在全乡通过“公推、一审、二定、三评、四直选”的办法,一举将XX村的副主任XXX推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全村支部的领头羊。
上任之后的何书记,在组织的关怀和百姓的支持下,深受党委、政府启迪,大施才能,拓展抱负,按照“有才、有德、有大局观念和有能为百姓谋利守清贫”的四有标准选人用人,坚持自荐自评、百姓公推公评、组织审评的办法,对全村的五条线干部和社组干部进行严格定标准、拉尺子统一考核选拔。通过“公开竞评”、“赛场识马”,该村的五条线干部和社组干部一下子被换下了将近半数,但也选出组织心中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公仆,百姓心中想满意的领头带路人。该村的副主任周延志、民兵连长周延孝、三社社长刘强、四社社长王成忠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通过此方法,XXX同志在该村建立了一个团结、务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委”班子,带领
万,共有4万,便为其在聚居点内集起了一套60平米的小居房。1社的赵云明,家庭经济本就困难,加之这次特大洪灾,使得家里更是一贫如洗。XXX同志自是明白,灾后重建一展开,便主动到他家中慰问、了解情况,及时与XX信用社取得联系,说明该户家中情况,并说服丈夫周勇出面为其家中担保,向信用社贷款4万,确保他也能和其他家庭一样,能交得起款,住得上安置点的新房。“要不是何书记,象有周芝秀、罗显银等和我这样的家庭,一共有五、六户,可能要一直要住在那垮垮房子里头。”
感激地说。
“何书记是个好书记”。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灾后重建,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特殊关键时期,XXX同志对工作总是那么一丝不苟,待人总是那么真诚,对党和政府总是那么忠诚,对群众总是那么全心全意。在抗洪抢险里,她救人无数;在清淤过程中,她不娇不柔,多次在几尺厚的淤泥中跪陷下去,感动得村主任XXX为其落泪;在灾后重建上,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日照当头,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背影在工地上推进度、查安全、验质量。一旦有空歇时间就和同事们探讨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从开展灾后重建以来,从未停止过。“跟着这样的领导人干,我们有劲,我们打心眼里佩服”XX村的党员干部一致表示。
“XXX是个好书记,却是个不负责任的妻子、媳妇和母亲”,XXX的丈夫XX说。自XXX同志与XX村5组XX同志结婚以来,XXX同志一直在村上工作,一心为民的XXX同志把她仅有的精力倾其所有地奉献给了人民群众,把家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自己的丈夫XX。“我患了十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本就不能干
第五篇:灾后重建方案
通县[2010]19号
中共通化县委
通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通化县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委办局,县政府各局办、直属事业单位,聚鑫经济开发区,各人民团体:
现将《通化县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通化县委
通化县人民政府 2010年8月17日
通化县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实施方案(试行)
为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根据省、市关于洪涝灾害恢复重建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组织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切实依靠群众,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迅速开展抗灾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努力让灾区群众的生活比受灾前还要好,灾区的环境还要有新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原则;坚持科学重建、规划先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
三、目标任务
利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各项恢复重建任务。
(一)水毁房屋重建和新农村环境恢复。
1、水毁房屋重建工作。对水毁房屋重建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包保。县级领导负责包保受灾较重村的水毁房屋重建工作,包保部门负责具体协调、指导、服务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房屋的重建和维修房屋任务。
主要任务: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原则,把所有应该纳入重建和维修的水毁房屋全部纳入包保计划,确保户户有包保,全面2
完成水毁房屋的重建维修任务,入冬前所有受灾群众都能有房住、温暖过冬。一般每个重建户建设面积不得超过60平方米。9月末前,完成倒塌房屋重建和损坏房屋修复,10月初搬进新居。
2、新农村环境恢复工作。
主要任务:对全县新农村环境建设损毁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各乡镇、村的情况进行登记;在充分征求受灾乡镇、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恢复工作方案,明确建设标准、进度安排、补助政策等具体事宜;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包保力度,集中力量抓好新农村环境建设恢复工作。10月末前,受灾乡镇、村的新农村环境建设要恢复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责任人:许福明、王昕
责任单位:新农办、民政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移民办、交通运输局、聚鑫经济开发区、各乡镇
完成时限:2010年10月末前
(二)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1、水利设施恢复。按照“谁主建谁修复”的原则,由移民、国土、发改、农业、财政等部门为投资主体建设的水毁工程由上述部门组织修复,其他水毁工程由县乡两级分类负责。堤防工程、蓄水灌溉工程、饮水工程,由县级组织实施;除以上项目外,其它水毁水利设施,由财政补贴乡镇实施。
主要任务:制定全县灾后水利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对经常发生险情的地段,要提高设计和建设标准。蝲蛄河城区重点段采取100年一遇标准,浑江干流30年一遇标准,乡镇主要河流一律采用20年一遇标准,其它小流域按原设计标准。城区蝲蛄河堤防、饮水工程要在2010年11月末前完成。抓紧抢修损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
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对主要河流河道进行疏通,堤坝进行恢复,确保入冬前主要河道堤防基本成型,明年主汛期前基本完成所有水毁水利工程修复。
责任人:于泓
责任单位:水电局、移民办、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住建局、国土局、聚鑫经济开发区、各乡镇
总体完成时限:2011年6月末前
2、交通设施恢复。全力抓好恢复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县水毁公路和桥涵的重建工作。国省干线恢复重建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主,同时负责县道恒孤线、乡道正英线(含四棚至头棚段)、干曙线的恢复重建;其它通乡、通村农村公路,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恢复重建。
主要任务:制定全县灾后交通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立即着手对全县水毁公路、桥涵重建进行规划设计、立项申报。今年必须完成的公路交通等水毁工程,要在8月末前完成设计审批工作。要抓紧抢修损毁公路和桥涵,对通乡、通村水毁桥梁由县财政和交通运输部门全额投资并组织实施,其余桥梁建设由乡镇政府负责,交通运输部门按政策给予补贴。所有水毁公路路基、桥涵、防护工程要在2010年11月10日前全部完成,路面工程要在2011年10月1日前全部完成。
责任人:于泓
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国土局、聚鑫经济开发区、各乡镇
总体完成时限:2011年10月末前
3、县城基础设施恢复。
主要任务:科学制定县城供水、供气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更4
加注重防灾避险措施,提高抗灾能力;抓紧抢修通快饮水湾湾川水毁段,检修自来水净化设备,尽快恢复县城正常供水。
责任人:于泓
责任单位:住建局、水电局、交通运输局、聚鑫经济开发区、快大茂镇
完成时限:2010年10月末前
4、供电、通讯设施恢复。
主要任务:对水毁供电、通讯设施进行重建,确保灾区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对全县供电、通讯设施进行全面整修加固,提升保障能力。
责任人:于泓
责任单位:供电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各乡镇 完成时限:2010年10月末前
(三)农牧业抗灾自救。
1、全面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灾区各类农业生产设施,完成积水农田排水和绝收地块补种,完成园艺特产受损棚室、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和受灾地块深松整地作业。旱田绝收地块要抓紧灾后抢种,改种速生早熟叶菜类蔬菜,8月20日前种完。受损棚室尽快进行秋茬蔬菜育苗,争取秋季抢种一茬蔬菜。
2、做好灾区及周边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工作。
3、做好水毁耕地的复垦整理。对能够复垦整理的耕地尽快组织开展复垦整理,年底前恢复耕种能力;对因灾不能复垦、全部或部分失去耕地的农民救助问题,制定具体政策意见。
责任人:王昕
责任单位:农牧局、林业局、水电局、畜牧业服务中心、聚鑫经济开发区、各乡镇
完成时限:2010年10月末前
(四)受灾工商企业恢复生产。
帮助受灾企业迅速恢复生产;鼓励受灾严重企业进入相应工业园区重建或异地搬迁;对洪灾给企业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治理;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促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责任人:姜信成
责任单位:经济局、安监局、科技局、国土局、质监局 完成时限:2010年10月末前
(五)卫生防疫。
做好灾区环境清理和饮水安全工作,做好传染病防治,加强救灾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尽快恢复灾区正常医疗卫生秩序。
责任人:吴思志、孙相立
责任单位:卫生局、药监局、爱卫办 完成时限:2010年9月末前
(六)环境应急管理。
加强对主要江河湖泊水环境、饮用水源地的监测,严密监测水质情况;迅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特别是各类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危险废物等危险物品的存放保管情况,确保不被冲入江河;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严格的环境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和处置预案。
责任人:孙相立 责任单位:环保局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末前
(七)灾后保险理赔。
各保险机构要全面启动重大灾害查勘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机制,全力开展查勘理赔服务工作。依法及时做好对参保企业和居民6 的赔付,保障受灾企业和居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保险资金赔付。对涉及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相关保险公司要组织专家开展灾害定点观测和灾害评估。
责任人:于泓
责任单位:各保险企业、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 完成时限:2010年9月末前
(八)资金筹集。
县直各部门要及时掌握国家、省关于抗洪救灾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了解相关信息,筹划申报灾后重建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和筹集资金;财政局负责筹措2000万元救灾启动资金。
责任人:姜信成
责任单位:县直各部门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末前
四、灾后重建政策
(一)倒塌房屋重建优惠政策。
1、重建户每户由国家补助2万元,县里补助1-2万元,60平方米以上补助4万元,60平方米以下按实际需要补助。原住房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保证重建房45平方米;45平方米至60平方米还建原面积;超出60平方米部分,由建房户自己承担。
2、村屯整体搬迁要经过全体村民大会讨论,所有村民都同意方可实施。对村屯整体搬迁的,每户由县里补助3万元。重建房屋面积由建房者自己决定,新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由相关部门负责。
3、购置房屋户由乡镇把关,购置房屋的价值相当于4万元,超出部分,由购房户自己承担。
4、投奔子女或亲属户,要将旧房宅基地收回,与村写好协议书7
后,由国家补贴2万元,补贴资金交给投奔子女或亲属户。
5、对自有林木的建房户,平均给予5立方米人工林采伐指标;没有林木的建房户,由村负责协调有林户,以出售活立木的方式解决。林业部门减免育林费、设计费等相关费用,减免政策由建房户享受。
(二)危房修复重建优惠政策。
1、修复房屋户,由乡镇协调民政、住建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评定损害等级,分别给予1000——3000元补助。
2、水毁房屋局部倒塌维修户,按实际维修房屋需要资金给予补助。如个人要求重建,经乡镇批准,只享受国家补助2万元。
(三)农村基础设施重建修复优惠政策。新农村基础设施重建修复由乡镇、村负责,按照实施工程项目所需资金,由新农办负责核实统计,报县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县里予以适当补贴。
(四)水毁交通设施重建政策。对国省干线公路抢通工程由交通运输部门全额投资,对需抢通的农村公路水毁桥梁(不可再利用或冲断)给予小桥1万元/座、大中桥梁2万元/座的抢险补助。对水毁公路桥涵重建,按新建农村公路桥涵投资政策补贴。
(五)水毁水利工程重建政策。对乡镇负责实施的项目,按完成实物工程量进行补助。对实施坝前压柳、堤顶植树工程,县政府予以全额补贴。
(六)其它政策规定。
1、水毁倒塌重建户和维修户的名单要在村里张榜公示,对群众举报的,由新农办、民政局、乡镇村组成联合调查组,重新调查核实。
2、已享受政府建房补助,所建房屋转让或出售他人,原旧房没有拆除,又遭遇水毁倒塌的,不享受补助。
3、乡镇对县级以上政府的救灾款和本乡镇筹集的救灾款要设专户管理,对受灾户的救灾补助款,要由包保单位监督、管理、使用。对按实际需要补助受灾户的结余款,要用于乡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凡必须收取的税费项目,须经全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方可收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了全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并按照工作职责成立了11个工作组。各乡镇、聚鑫经济开发区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确保恢复重建工作按期保质完成。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乡镇、聚鑫经济开发区要立即着手研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和落实本地的恢复重建工作,8月25日前报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相关技术服务、指导。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要开辟恢复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实施。
(三)积极争取项目。各部门要从全县角度统筹考虑,积极向上申报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高防洪防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向上申报重大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四)严格资金监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制定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使用灾后重建各类资金,防止和杜绝发生贪污、挤占、挪用和浪费等问题,确保公开透明和资金安全。要严格9
控制和压缩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车辆购置及运行等一般性支出。年底前,除极特殊情况外,对县直各部门一律不再追加经费,集中资金确保抗洪救灾的需要。同时,对急需拨付的救灾资金,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拨付。
(五)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及时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鼓舞和激励各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自力更生、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共同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胜利。
附件:洪灾水毁房屋重建包保任务表
主题词:灾后重建△ 实施方案 试行 通知
中共通化县委办公室 2010年8月17日印发
(共印2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