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

时间:2019-05-15 14: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

第一篇: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

The robots is important in our life or no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humans' future development.Others, however, think that robots are a dangerous invention that c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society.For centuries, people have fantasized that someday robots could have intelligence like mankind and work as faithful servants.Today this dream has come true in many fields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es.However, the issue of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robots can be deemed as beneficial as detrimental.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robots bring about an array of positive aspects, such as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low work risk.First, the workload that could take months to finish by manual labour could be done flawlessly by robots in minutes, which allows individuals to be involved in other activities.Second,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robots could do dangerous jobs instead of people in high risk businesses like mining and construction;therefore, people’s safety can be ensure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On the other hand,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hold an opposite opinion, asserting there are numerous demerits which should not be neglected.To begin with, people lose jobs when machines take their places, especially in the mass production industry such as automobile business.In factories of the famous car company Ford, almost every step of car making is done by giant robots that work faster with higher reliability and precision.As a consequence, employees will suffer great pressure resulting from layoff.Admittedly, there are indeed some occupations that robots might perform much better than human beings, but they cannot work in a flexible way as people do, and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make corresponding changes once 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s.Therefore human beings’ supervision tends to become imperative.Taking all factors into account, robots have many merits that make our life easier and more convenient, but the demeri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as workers may suffer from unemployment stress.

第二篇:《尚书》读后感

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对此书的兴趣一直不减。有朋友问我,《尚书》不是很难读吗?你怎么看得津津有味?难道你全都能理解吗?我摇摇头,对他说,并非我古文很好,而因为难易是相对的,古人曾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尚书》文辞尽管古奥,但是如果你对照着注释,仔细思索,反复诵读,还是能够粗粗地读通一部分的。正如古

人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理解。著名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在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尚书》之后叹道:我只读懂了一半的《尚书》。

长期以来《尚书》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着重于义理训诂。而一些史学家则将其当作史书看待,正如“六经皆史”的口号,虽不至于“六经注我”的程度,也成了他们研究中国历史的必备材料。

其中也有一些是不能直接用作史料的,古文经部分引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过今文经中的《周书》诸浩则珍贵无比,基本上可以当作信史征用。经过千百年无数人的考证,依然根基稳固,另外,它的可信程度在不断的出土青铜器佐证下,得到进一步确认。比如《利簋》就能证明《牧誓》“甲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朝”的记载是正确的。

更为可贵的是它们(包括《费誓》《吕刑》《秦誓》等)记载了西周尤其是周初重要的历史事件,成为了可靠的第一手文献材料。华夏族千年一贯的民族心理(比如儒学等)几乎都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社会大变革中找到回溯点。

许倬云先生曾说:“有关西周的史料,比之商代及春秋都远为贫乏。”(《西周史》前言)要了解西周时代,必须读《尚书》。甚至可以说,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也必须读《尚书》。

第三篇:尚书名句

《尚书》名句赏析 《尚书》名句赏析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儒家列入“六经”,又称《书经》。内容包括虞、夏书二篇,商书五篇和周书十九篇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时代跨度颇大,内容相当丰富。

《尚书》所载多为政府文告,主上誓言,君王命令和贵族诫词。《尚书》文字古奥,文风质直古朴,文体自成一家,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几个部分,是古代散文体式的早期形态。它的一大思想特点是重视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对后代深有影响。

1、诗言志,歌永言(1),声依永,律和声.(《尚书 虞书 舜典》)【注释】(1)永:咏,意思是吟唱。【解读】

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

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虞书 大禹谟》)【解读】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3、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夏书 五子之歌》)【解读】

当初,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候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皇祖大禹的训诫,于是,作了《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4、德日新,万邦惟怀(1)。志自满,九族乃离(2)。(《尚书 商书 仲虺之诰》)【注释】(1)万邦:指周边国家(2)九族:古代关于九族有两种说法,其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二指从高祖至玄孙凡九族。【解读】

德行日日更新,万国归附;如果骄傲自满,亲戚也会疏离。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1)(《尚书 商书 太甲中》)【注释】(1)逭:(huan)逃避 【解读】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亦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 商书 说命中》)【解读】

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

《左传 襄公十一年》中这句话演化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

7、不役耳目,百度惟贞(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周书 旅獒》)【注释】(1)百度,做事的标准。贞:正,适当 【解读】

不被歌舞女色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戏弄人就丧德,戏弄物就丧志。

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开通了周边诸国与外族的通道。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向朝廷进贡了獒犬。周召公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专门写了篇《旅獒》,劝诫武王要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召公认为,有德行的人不会轻慢戏弄他人。如果轻慢戏弄了官吏,他们便不会尽心,轻慢戏弄了百姓,他们便不会尽力,至于迷恋和沉溺于所喜好的或者新奇的事物,这不但耗费精力,而且会令人丧失志向,召公称为“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8、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周书 旅獒》)【解读】

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

召公的话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功可成,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9、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周书 蔡仲之命》)【解读】

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它只佑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是归附仁爱之主。做善事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走向**。

10、必有忍,其乃有济(1);有容,德乃大。(《尚书 周书 君陈》)【注释】(1)济:成。【解读】

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民族英雄林则徐送给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写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为做人心胸要宽广,你看那大海,汇集了所有的河川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伟大,所以说做人要能够听取。

1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注释】 选自《尚书· 尧典》。克:能,能够。俊:才智。德:美德,道德。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睦:和睦。平:分辨。章:彰明。百姓:百生。协:协和。万邦:众民族。【译文】

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赏析】

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试想,如果家族和睦,国家上下一致和睦,团结一心,肯定社会呈现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注释】 选自《尚书· 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庸:用。滔:通“慆”,怠慢。象恭:外表好象恭敬。【译文】

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赏析】

这句话是尧帝对共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荐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 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 选拔人才态度。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这句话为后人经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稽:考证,验证。弗询之谋:不询问众人的谋略。庸:用。【译文】

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赏析】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译文】

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赏析】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中》 【译文】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赏析】

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 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成功。

若网在纲,有条而紊。【注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紊:乱。若:像,好像。【译文】

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赏析】

这句话是盘庚责备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傲慢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用“网”“纲”作比喻,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尊卑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规矩。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尊卑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我们现在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注释】 选自《尚书·旅獒》。仞:八尺为一仞。亏:缺少。篑:盛土的竹器。【译文】

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赏析】

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注释】 选自《尚书· 周官》。允:诚信,信实。怀:归向。【译文】

用公心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赏析】

《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认真工作,谨慎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除去私欲,位尊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修养恭敬勤俭美德,不可行使诈伪,此赢得人民的信任。做到这些,人民才会心悦诚服。勉励官员兢兢业业,勤劳政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白不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注释】不义:违反正义的事。毙:死。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典 故】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称“庄公”,一个称“共叔段”。

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可是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爱他的母亲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

郑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后,力劝庄公,说:“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势力已经很强了,再这样下去,您的王位会被他篡取的!”

庄公听了,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果真,共叔段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将郑国的西、北部边境招于自己门下,直至廪延。同时,他在不停地修筑城池、屯田积兵,并让其母亲姜氏里应外合,攻下郑都。

庄公早有防备,趁共叔段进军郑都时,出奇兵攻其窝穴。长久受共叔段压迫的农民们也参与战斗,使共叔段兵败,逃亡他处,而庄公出军追杀,最后使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译文】 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注释】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释 义】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释 义】就是想给你一个人定罪,总是会找到理由的,比喻纯属瞎扯的理由。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释 义】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释 义】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释 义】推举人才,在外,不避开自己的仇人,在内,不避开自己的亲人。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释 义】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的祸患。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释义】“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译文】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译文】就是人做善事积德,获得别人心中的好感就像登山一样难,而做坏事,就像山崩塌一样的快,一瞬间就可以毁掉一个人。战国策名句

众庶成强,增积成山。《战国策·东周策》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战国策·秦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战国策·赵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无有继者在乎。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战国策·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战国策·燕策》

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战国策·燕策》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策》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戚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战国策·秦策》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大庭广众——以敞大众。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反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字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己,以为畏狐也。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 《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反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

高枕无忧 《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 《战国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

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1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著名的鸿门宴故事。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鸣;鸟叫。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释义】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释义】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原意说小麻雀不知道大雁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释义】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释义】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释义】固:本来。或:有的人。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释义】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释义】人只要有毅力,“勤”字当头,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释义】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释义】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释义】者:人;竟:终于;成:成功。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释义】经历了强烈的风之后才知道哪些草强健

气温低的年份最能发现什么植物凋谢得晚,最耐寒。寓意:经历恶劣环境的考验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释义】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释义】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释义】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解 释: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释义】对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能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释义】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里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释义】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形容社会风气好。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释义】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释义】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释义】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释义】士:男人。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悦:即喜欢、欣赏的意思。悦已:就是使自己高兴。意为,自己心 爱的人。容:作动词用,修饰、打扮。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为欣赏自己,自己心爱的人(这里专指男人)而妆扮自己,使得自己更显得容光焕发。男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效死。语出《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后来,他变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认不出自己,但几次刺赵襄子,都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因为他是义士而没有杀他。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原来范、中行氏并不是豫让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国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来报答。

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释义】萧萧:风声。易水:古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兮:呵。不复还:不再回来。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释义】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典故】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释义】 腐:臭;枢:门轴;蠹d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第四篇:尚书

1.《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属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相传由孔子编选。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相传孔子删定,终成三百篇。

3.《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定,记事简洁。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作者为鲁国史官左丘明。它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6.《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7.《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8.《战国策》又称《国策》,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9.《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写成,共20篇,反映其以礼治国的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10.《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仁政的思想,共7篇。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11.《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子无为的思想,共81章。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12.《庄子》又称《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33篇。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13.《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由吕不韦门人编写,160篇。“一字千金”即来源于此。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国相国。

14.《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纪传文学的典范,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

15.《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1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18.《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音,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19.《离骚》第一篇长篇抒情诗,作者屈原,成为“骚体”的滥觞。

20.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也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21.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第一部笔记小说,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形式生动活泼,文笔简洁凝练。

22.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作者不详,战国时成书。

23.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

24.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代陆羽著。

25.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著作——《永乐大典》,由明代解缙编。

26.兰陵笑笑生所作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7.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28.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9.《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合称“明代四大奇书”。

30.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谈鬼写狐的表现方式,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丑恶,赞美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爱情。

31.《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丰碑,这本书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对以后讽刺小说的创作影响很大。1 9 15 16 25 33 13

人有时候做事情 不为做给任何人 你做了 一个人看到 影响一个人 一群人看到 影响一群人 这就为你的未来积累了无形的财富没有绝对的合不合适 但你要记得 在可以选择的时候 在有余地的时候 不要把自己逼上绝路 虽然有时候背水一战会让你柳暗花明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一直以为,QQ隐身了别人就找不到我.现在知道了,没有用的.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无论在哪里,都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我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AK枪法,还有,那瓶82年的马爹利和发哥给的牙签...都深深的出卖了我....神啊,救救我吧!~!xiaoshuai00625@163.com密码ayumi00625 你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夏雪,你读的第一所学校叫什么名字,哈金专 uc

第一年 纸 婚

第二年 棉 婚

第三年 皮 婚

第四年 麻 婚

第五年 木 婚

第六年 铁 婚

第七年 毛 婚

第八年 铜 婚

第九年 陶 器 婚

第十年 锡 婚

第十一年 钢 婚

第十二年 丝 绸 婚

第十三年 花 边 婚

第十四年 象 牙 婚

第十五年 水 晶 婚

第二十年 瓷 器 婚

第二十五年 银 婚

第三十年 珍 珠 婚

第三十五年 玛 瑙 婚

第四十年 红宝石婚

第四十五年 蓝宝石婚

第五十年 金 婚

第五十五年 祖母绿婚

第六十年 金刚石婚

第七十五年 钻石婚

买福利彩票,就是买的一种希望!中大奖是一种梦想,中小奖是十分开心、高兴,就是不中奖投入也不多,就当是参与了一项社会公益活动,献出了一份爱心,为弱势群体做一份贡献。” 晓帅00625,ayumi00625@163.com密码 xiaqing00625

我们就将迈进2007年。站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或许许多人都会回顾,会总结在这一年当中所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对我而言,我的06年是和司法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每回头望去,司考带给我的迷惘与疲惫,痛苦与快乐,都齐齐涌上心头。

为司考而忙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也正因为有了司考,我的200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作为2006年司考的通过者,许多人会问我经验。我觉得,因为禀赋有差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在我着手准备司考的时候,也曾经读过一些司考过关经验谈,其中有几篇介绍了如何在4个月或更短时间通过司考。当时就觉得对我不适用。我相信对大部分人都不适用,特别是许多人边工作边复习,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很难有良好的复习效果。由于我属于基础比较薄弱,记忆力也不好的那种,之所以能通过司考正是因为我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我从3月份开始准备,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空闲时间,因为我们课少,每天至少保证6、7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到了暑假,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而且从我周围同学的情况看,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效果是非常好的。

关于考试用书,我用的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北京万国学校主编的《司法考试专题讲座》和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重点法条》。特别是万国学校的专题讲座系列,对于我们理清脉络非常关键。我第一遍复习看的是《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该书内容详尽面面俱到,但是废话也连篇累牍。我建议大家不要看这套书的国际私法,国际私法比较简单只看万国就可应付考试。直到5月初,我才把三本书浏览了一遍,让我绝望的是我发现自己脑子里一片混沌,什么也没有记住。感觉这两个月自己都做了无用功。之后我又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仔细研读了万国的专题讲座。看完之后就感觉一下子明朗了好多。也掌握了好多知识点。之后再去看那三本大书,就能够剔除废话,比第一遍看快多了也有效率多了。关于重点法条,我个人觉得作用不大,如果有时间,还是应该把一些重点科目的法条都通读一遍,尤其是一些最新的司法解释,考试很有可能涉及。

此外,我还有一些切身体会,总结了一下,有如下几点:

1.不要盲目做题,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现在有许多司考的模拟题充斥市面、良莠难分难度更不能和司考相提并论。我也买了很多题来做,但是很不理想,觉得做完之后并没有提高反而使我没有太多时间研究真题。而真题一定是要仔细研究的!不但要做真题,而且要把重点放在答案分析上,答案分析非常详尽,延展性很强,看了之后会获益不少。

2.并不是所有的法条都重要。今年第一卷大家普遍都做的不好,好多人都觉得题目出的偏难怪,其实我觉得这是因为题目变灵活了。而这也可能就是今后司考命题的趋势。像诸如环境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必然也会结合实际来出题,单纯考试法条的可能性很小,而我却花了很长时间记忆法条,浪费了时间也磨损了精力,却收效甚微。

司考过关经验

3.要懂得放弃。比如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内容相当庞杂,考点分散,分值不高而且很难拿分。像今年的经济法题目很偏很怪,我几乎没有得分。我的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还有行政法,历年的考试行政法都很难拿分,即使是行政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感觉行政法很难。通过做以前的真题和今年的考试我发现,行政法的试题,总是一部分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能做对;而另一部分很难,极少有人能做对。即使是看着答案的解释都有可能想不明白。像这样难度的试题,还是放弃为妙。所以应该对复习时间做合理分配,正所谓“司考是一门放弃的艺术”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战术上的安排或许有更好的效果。

4.司考大纲新增部分一定要重视。因为很晚才拿到大纲增补本,而复习也已接近尾声,所以并没有对06年大纲新增对分给予重视。结果吃了大亏,考试考察了许多新增内容,我也因此失掉了很多分。

5.复习千万不可图快,要保证质量。司考复习比的不是速度,最重要的塌实,要静下心来,不要听别人讲他复习了多少多少轮。只要牢固掌握知识点了,即使只复习了一轮又有何妨呢。

6.千万不能只看重点。从来没有人说过司法考试只考重点。事实上司考总有些题目考得出其不意,因为它可以考察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复习一定要全面。但这并不是说把所有内容都记得清清楚楚,把法条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事实上,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许多知识点只要有印象即可做对题。所以建议大家花一些时间多看看法条。最好买一本法律法规汇编,经常翻阅一下。

关于考试的经验,想说的也就这么多。其实提及司考感慨良多又何止三言两语可以说完。对于通过司考我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因为我付出了,努力了。这也是我理应得到的。司考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最后,我想用李建伟老师为万国专题讲座作序时曾引用过的一段话来勉励即将踏上司考路的同志们,这段话也曾深深打动过我:从少年时代起,我就从心底里不喜欢法学,而且,直至今日我也不把它视为科学。我的爱好最终还是历史,特别是哲学方面;我最初的大学时光完全只奉献给了这两个情人,除了她们我不想任何东西,我不能想象没有他们去生活。我那时已获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以便作为一个哲学教师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你看!我和你的母亲相识了。它使我去考虑一种专业,它可以比哲学快一些带来职位和收入。这时我草率但又坚定地决定由心爱的哲学转向另人生厌的法学,它并未使我多久不开心,因为我很快知道,我一定要赢得她的欢心;于是,我的孜孜不倦,我的由于纯粹义务而生的激奋勇气,使我在两年后就已升到了讲座的席位;我的强制、紧迫和生计科学通过著文立说而丰富,并由此获得了一个立足点。由此立足点开始,我突然成名并且极为幸运地出人头地,而且在同时代的人那里赢得了响亮的证明;我的人生已是有所作为。

第五篇:尚书读书报告

舜时期刑罚制度与刑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最近,我阅读了《尚书》中《舜典》的部分内容,虽然现在仍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儒学巨著的内涵,但是它还是扩充了我的见闻,特别是上古时期的重要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使我在原有基础上,对它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舜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虽然这些事迹的真伪还有待考论,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位上古明君谦虚仁爱,智慧坚毅的形象的崇敬与向往之情。掩卷沉思,这部分里最令我感兴趣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这一时期时期的刑罚制度与刑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周、秦、汉、唐的影响。3.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启示。

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最近一段时间,我重点选择第一点进行了相关探索和扩展阅读。这篇读书汇报将要重点分析的,是与当时刑罚相关的这样一处:“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象以典刑”:《尚书正义》中对此的解释是:“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我的理解是,舜帝把刑罚条例以成文法形式保留下来,使对罪犯治罪有法可依,这一点很好地传承了下去,西周穆王所作《吕刑》,秦朝的《秦律》等,都遵循了“象以典刑”的治法原则,我以为这一点虽看似不起眼,但是如果史料记载属实的话,那么舜(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期的五刑之器,应当是比汉莫拉比法典(公元前1791年或前1790年)要早的成文法。在这里还要提出的是,《尚书》本身就是一本记述历史和与其相关的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著作,若说中国历代对史料的记载与保存的重视和成果与《尚书》本身的存在有不可忽视的联系,我想应该不会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流宥五刑”: 《尚书正义》中对此的解释是:“宥,宽也。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以作为治官事之刑。”看其解释似乎是对于官员,就用流放代替五刑。但是后文又有“鞭作官刑”,可见对待官员还是要用刑罚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是用流放之刑来代替“墨,劓,剕,宫,大辟”这五刑,而且对象不仅限于官员,还应包括平民。至于五刑是从夏朝才开始有,还是从上古时期就有了,到了舜帝时予以废除,到了夏朝又兴起,我认为还有待考证。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读出这和后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同的意味,后人总在缅怀尧舜禹的无为盛世,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君王仁怀天下”,不能做到“陟罚臧否无有异同”。研究儒学的著作越来越多,信奉仁爱与公平的贤者却越来越少。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后,世家大族的特权固然受到了打击,但那些学优入仕的士人又成了新的特权阶层。“王子犯法与庶

民同罪”几乎就是千百年来平名百姓的一个美好而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所以汉人作传唐人作疏的《尚书正义》,会把“流宥五刑”解释为“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以作为治官事之刑。”也就在意料之中,舜的胸襟不是儒生通过死读书可以学到的。

“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是对刑罚的具体解释,《尚书正义》对此的解释是“扑,榎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金,黄金。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眚,过。灾,害。肆,缓。贼,杀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怙奸自终,当刑杀之。”重点在误伤无罪,死不悔改的再判死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舜典》中的舜帝似乎是一个很喜欢感叹的人,在这里他又发出了感情微妙的叹息,对犯罪的官员和民众既要利用刑罚,又不能滥施刑罚,要慎重再慎重啊。读到这里,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陈涉起义时说的一段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所周知,如果秦始皇的刑罚不是那样的严苛,秦帝国绝不会这么早覆灭,正如唐太宗一直牢记于心的“载舟覆舟”一样。但是舜帝之所以境界独高,并不仅在于他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而在于他似乎不仅仅是以统治为目的实行仁政,而是在发自内心地体恤民情的基础上制定了这样的量刑准则——见舜帝对皋陶的褒奖:“刑期于无刑”,可见他制定刑罚的目的和我国的战争观“战争的目的是停止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在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的社会环境下发表境界如此之高的感慨的上古帝王,令我非常钦佩与感动。

总而言之,在舜帝时期,刑罚思想有:有法可依,以刑辅政,刑罚公平,刑不尚苛。刑罚制度具体见上文。

刑罚的具体制度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被更改,使其更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刑罚思想的传承则略有不同,前两点被后人很好地保留了下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连续性作出了贡献,使华夏子孙可以更好地了解神州发展历史,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后两点则在社会历史的种种因素下令人惋惜地被抛弃了,不过我以为对当今社会而言,重视这两点仍大有益处。同样,当今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办法,我以为不妨也向《尚书》中一探究竟。(字数1940)

参考书目: 《尚书》(春秋·孔丘)

《尚书正义》(传:汉·孔安国,疏:唐·孔颖达)《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下载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尚书蕴 机器人 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尚书七号使用教程

    尚书七号使用教程尚书七号使用教程,ORC文字识别,将书籍文章、报纸表格扫描到电脑,转换成可编辑的文本、Excel、Word 生活、工作中,手上经常有很多书籍、报纸或者打印好的表格、......

    机器人小学作文

    机器人小学作文 篇1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家都很好奇,我们三年级的时候了解过《电脑住宅》,没有学过什么《机器人住宅》,而我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住宅。首先,......

    写机器人作文

    写机器人作文 篇1 如果我成为了科学家,我想发明一种特制机器人保姆机器人。在许许多多的家庭里,大人们因为工作太忙碌了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许多小孩子不仅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而......

    机器人小学作文

    机器人小学作文 篇1 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高科技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从科技的探索一步一步地踏进我们的生活。科学家已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现在......

    机器人想象作文

    【精选】机器人想象作文9篇机器人想象作文 篇1 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到了未来,这里的保姆机器人随处可见。使用广泛的保姆机器人到底能帮我们什么忙呢?人类的生......

    机器人小学作文

    【热门】机器人小学作文三篇机器人小学作文 篇1 我不知道怎门回事,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我两眼一黑,醒来时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恩?这是哪?只见四周都是机器人,我被关在了......

    写机器人作文

    写机器人作文4篇写机器人作文 篇1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明了一种机器人-----多功能机器人。这样更方便一些。如果,要吃早饭,就叫机器人出来。把菜谱拿出来。告诉他我要吃哪总菜,......

    机器人小学作文

    实用的机器人小学作文9篇机器人小学作文 篇1 妈妈出国去旅游,过了二个月回来,给我带回了一个礼物。我兴高采烈的打开礼物一看,是一个女机器人,我开心的说谢谢妈妈。这个机器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