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工俭学是培养师生勤俭节约意识
陈家坝镇中心小学 2011年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勤工俭学是培养师生勤俭节约意识,解决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始终这么认为,勤工俭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办学经费和职工福利的有力补充,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后劲与潜力的重要指标。在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勤工俭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勤工俭学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后勤人员组成。领导小组成员重视勤工俭学工作,充分认识勤工俭学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分析了学校现状,认真布置了2011年勤工俭学的工作,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加强管理,取得成效
1、加强学校财物管理,签订物品包保责任书。
我校校园校舍规模大,学生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所以,我们认为有效地管理,有效地使用物品,就是节约资产,就是增加资金。为此,我们加强了学校的物品管理。全年桌椅和物品保管使用完好率达96%以上。
2、加强节约管理,签订节约能源责任书。
水电费的开支是学校经费支出的一个大的项目,跑冒滴漏现象也是学校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经常会看到,小学生用完水不关水龙头现象,走廊的灯有人开没人关的现象等等。为节约水电能源,我们本学期将学校的各个水龙头,各楼层走廊的灯及各班级、各办公室的灯具都进行了责任分解,每周由值周教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或批评教育。跑冒滴漏浪费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对用水、用电我们还采取了限制使用的措施,水电费与去年同比节省了600余元。
3、拓宽创收渠道,增强学校“造血”功能。(1)办好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收旧利废,创收资金。学校整理废旧物资处理,卖破烂创收 资金归学校所有。
(3)老师自己动手修剪树木、除草,清理垃圾,搬运办公用品、教学器材等,节约资金500余元。
(4)办公纸张实行循环使用,用废的纸张背面继续使用,节约资金,用于教学。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在勤工俭学方面,我校今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收效不明显,尽管我们想了一些办法,作了一些工作,但大部分师生认识还不到位。今后还需加强此方面工作。
陈家坝镇中心小学 2012、1、5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安阳市钢城小学张振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凡有卓越成就的人生活上都是勤俭节约的。像包拯为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毛泽东曾住在十分简陋的西柏坡平房指挥了中国的三大战役;范仲淹不贪图富贵享受,寄宿庙宇求学;他们认识生活的艰难,因而懂得奋斗的意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已刻不容缓。作为班主任,我在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勤俭习惯养成的主要环境。由于家长们的疼爱,有的孩子在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某些品行出现了畸形,包括勤俭的习惯。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充分利用诸如家长学校、家长会、给家长的公开信、家访等方式提醒家长: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子女的榜样,父母是勤俭方面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勤俭品质的教育首先在于家长的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勤俭的习惯。
世界著名艺术大师贝多芬也曾经讲过:“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钱。”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在经济上放任孩子,而是从小要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做到“五个一”: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分钱。
二、结合国情利用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机会,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告
诫学生:改革开放虽然使祖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富裕的国家比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的。我们的资源也不是用之不尽的。勤俭节约是建设国家最起码的要求,浪费是一种犯罪。当然,勤俭节约并不是“死抠”,该用则用。如购买学习必需的文具、积极向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奉献爱心等,从而引导学生认清享乐与合理消费之间的区别。
三、从小事着手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性教育。第一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二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第三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关注小节,关心集体,负起责任。如: 室外或课外活动等时间,教室应及时关灯、关电扇、关饮水机,从自己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字、一粒粮食做起,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教育学生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四、召开“比学习、比贡献,不比吃穿”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们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故事,也谈了自己在新形势下应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的重要意义。一位学生在发言中说:“一个人脑子的容量是有限的,吃穿方面的事想得多了,学习方面的事自然就想得少了。”为了让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在学生心中扎根,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几位家长谈自己童年的艰辛学习生活,勉励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该勤俭节约、珍惜光阴、努力学习。通过座谈,学生不但了解了父辈童年时代学习、生活的艰辛,也逐步形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我曾为学生写下:“好读书,不能读书;不好好读书,后悔一生”的赠言。
五、利用数学课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例如:全国人民每人每天节约一
分钱,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每天就可以节约一千多万元,每年就可以节约40多亿元,用这些钱足可建成一个“上海宝钢”,用这些钱就可建成4000个容纳百万只规模的养鸡场,用这些钱就可建八座容纳4000人的大学、300多座容纳400人的中专,用这些钱还可以„„。通过这些惊人的数字,使他们要懂得“聚沙成塔,滴水成海”的道理。
我们要教育学生真正把勤俭节约看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良好的教养,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节约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因为只有真正明白我们的国情的人才会感受到节约那份沉甸甸的分量;节约是一种境界,只有以节约为美德,以节约为光荣的人才会真正感到节约对人的心灵的真正的滋养。”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仅有勤俭节约的意识还不够,只喊“浪费可耻”也不行,全体师生必须付诸行动,形成勤俭节约的氛围,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就是勤劳和简朴,指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珍惜劳动成果,有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要自己动手创造早财富。诸葛亮说过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美德。”这不是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中华民族自身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食,便念庄稼之艰难;每一衣,便思纺织之辛苦。”勤俭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负责。让勤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避免生活中许多资源浪费的行为,其实只是举手之劳,生活告诉了我们:节约不是省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中国是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倡导勤俭节约,孔夫子把“勤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入基本的道德准则。周恩来和革命家们勤俭节约的故事众所周知,成为美谈,影响至今。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人忘了优良美德。晴朗的日子,教室总开着灯;凉爽的天气,电扇竟还运转着;洗手间的水龙头滴滴答答的躺着水,来来往往的人视若无睹;饭盒还剩一大半饭菜。。。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不愁吃穿,经济富裕了,科技发达了,难道那样就以熄灭“勤俭”明灯了吗?如果每天少开一个小时,日积月累可以生写多少电,供贫困孩子上学?如果我们伸手拧紧水龙头,日积月累可以省下多少吨水?可以让多少缺水地区输入多少水?如果我们“粒粒皆辛苦”,又有多少人吃上饭?„„
勤俭,是生命的呼唤。祖国未来的蓝图,需要我们描绘,民族的理想更需要我们实现,建设新时代过程中,更应该有我们的实际行动。
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平时少用塑料袋,用过的水尽量保存下来利用„„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抵不过高级饭店十分钟耗掉的资源。但只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米做起,人人付出一点点、一举手、一投足,水滴也能汇成大海,不是吗?
山东潍坊昌邑市围子小学六年级:李芳菲
第四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刘乐彤。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就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在当代,雷锋叔叔把钱一点一点地节约下来,损献给灾区,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努力工作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的衣服补了又补,也不舍得买,他勤俭节约的故事人人皆知,成为美谈。他们都是我们勤俭节约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高尚的品质。
现在,在同学中,有许多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而奢侈浪费。例如:水龙头的长流水,教室里人走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有可以用的书包,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等。曾经我也是个奢侈的人,如果饭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就会拒绝吃饭,但自从我看了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后,我深深明白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高尚的品格,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所以,同学们,当人们看见水哗哗的流泪,请想想世界水资源的缺乏,当你们准备将一大碗饭菜倒掉时,请想想贫困地区的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当你们拿着钱走向小卖部时,请想想,这些零食包含了你父母的多少血汗……
让我们杜绝奢侈浪费,学会勤俭节约吧!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第五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教案
上蒜一小:张晋芬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懂得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3、养成生活接见,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期间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新的学期又来到了,我看到好多同学又背着新书包来学了,你买了新书包了吗?
2、调查班级中购买新的学习用品的情况。
3、小结:看来,有些同学的旧书包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又买来新的书包,有些同学虽然书包旧了,但是还坚持使用。这就是勤俭节约的表现。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是个人的良好道德表现。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导入:你听说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吗?结合课文的第一节,让学生介绍以下“南京路上好八连”
2、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1)解放初期,好八连是如何做到勤俭节约的?
(2)改革开放以后,好八连勤俭节约的美德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提问:时代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有些同学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你就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4、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相机进行板书:
生活节俭
1、勤俭节约是美德不比吃穿
不浪费钱物
5、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做起,你今后准备怎样做呢?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完成书后“议一议”,使学生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2)完成书后“辩一辩”,加深学生对“节约”和“浪费”的认识。
(3)“考考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怎么办?
A、你的球鞋脱胶了。
B 春游到了,同学们都在商量带什么食品做午餐。
C、你整理房间时,发现家里有许多费旧报纸。
D、妈妈给你5元钱买早饭,可是你只有花了2元,还有3元。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课外延伸:布置体验作业:
(1)书后练习“做一做”
(2)调查实践:新年刚刚过去,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怎么支配这些钱呢?在班级中开展一个“压岁钱怎么花”的中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