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

时间:2019-05-15 14:4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

第一篇: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

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 2008-5-14 19:00:00 | By: 华子 ]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最有价值的是人才,是什么人才呢,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一个真正的创新实践者每一次在创新的时候都忘不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也忘不了创新,这样的人,我想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人才。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在21世纪里面,我们需要认真读书的同学,但是我们更需要创新实践的人才。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最有价值的是人才,是什么人才呢,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我想我这个演讲有一个很大的假设就是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与20世纪、19世纪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21世纪有几个很重大的革命发生。在21世纪我们更多的工作是靠我们脑力的创造,是靠平等的竞争,已经没有国界的差别,世界被铲为平地,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合作或者竞争,而他们都可以接触到、使用到、共享到同样的信息。不像过去,谁能独占信息他就能对另一个人或者对那个公司发挥相当大的价值。

今天的信息是因为共享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潜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平等地竞争,他们会积极地去获取自己的信息,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们期望自己工作的公司采取的不再是控制式的管理,而是放权式的管理。因为在21世纪,一个人他是靠自己的脑力创造财富,他很聪明很有创意,他跟全世界每一个人平等地竞争,然后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信息,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在一个不公平的控制下做一个公司的齿轮。每个人都会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他希望自己到一个公司工作,这个公司能够放权地让每一个员工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呢,21世纪什么都改变得非常快。你才认为说某某一个技术或者某某一个公司是很火热的,忽然一个新的技术或者一个新的公司已经出来了。这都是因为互联网,每个国家,每个领域之间的边界因此在不断地消除,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一起工作,竞争和合作。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21世纪需要的不再是19、20世纪听话,没有自己意见,努力有毅力的所谓的蓝领或者白领工人,更需要的是我的演讲要谈到的7种人。

1.创新实践者——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 but useful innovation。

这7种人中的第1种是创新实践者。在今天谈到的所有人时,我都会引用一句我认为很好的话。那么第一句话是谁说得呢,是我说的。这句话跟创新有关,待会还会谈到。我想说的是在21世纪真正有价值的人是能够创新的人。他不是一个只会使用别人的方法做事情的人,他不是那种只会听话做事情的一颗棋子,一个齿轮。因为,在如今的竞争之下,一个公司唯一可以延续的竞争优势就是它的创新。任何东西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模仿,只有创新很难被模仿。而创新一旦被模仿,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地创新。所以一批有生命力的能够持续创新的员工是唯一能够带给企业持续竞争力的财富。

你们可能会说,李开复是不是要讲Google,讲其他科技公司要学计算机科

学,要做最高深的研究这才是创新呢?其实不是的。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就是这些每一个不同领域的创新,让每一个工作变得多彩多姿。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美国加州101公路硅谷段上开车,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广告牌。整个广告牌上面没有公司名也没有任何广告词,只简简单单刷着“(在„e‟的数列中所能找到的第一个十位数质数).com”。很多在硅谷工作的聪明人开车看到了这个广告,他们回家就会去算,有些用计算机来算,有些用数学方法来推算,算出来答案以后登陆这个网站一看,发现另外有一个更难的题目。然后他们再做了这道题目,又会到达另外一个网站,就着样做了一个题目又一个题目,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网站,这个网站就是Google的招聘网站。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看到,在Google这样一个创新的公司,它的创新其实远远不止在于一个工程部门。你可以看到招聘,市场都是充满了创意的。

关于创新还有一点要注意的,21世纪的创新必须实时、实践。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的存在,每个公司的步伐都非常快。如果你花很多的时候去做一些验证,一些用户调查,再花一两年的时间才把一个东西编出来再做测试,一个产品四五年做出来以后很可能已经过时了。所以在这21世纪,光做一个创新者是不够的,要做一个创新实践者。这就回答了我上面那句话: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but useful innovation。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要做有用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记得我在SCI公司的时候,曾经犯过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只想到创新,没有想到实践。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酷的三维浏览器,今天可能都还没有人在使用。当时,我们每次演示的时候,观众的下巴都会掉下来,说:哇,怎么会做这么酷的一个东西!但是我们忘记了这么酷的东西却是没有市场的。最后结果是相当的失败,让我也有了一个很惨痛的经验,尤其是当我看到一百多名员工失去他们工作的时候,让我下了一个决心,就是上面这句话。

我们虽然要创新,但是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做有用的事情而创新。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人才,他们有些创新,有些实践,有些左脑发达,有些右脑发达。但是那些真正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我想他们不仅是创新者,也是实践者,比如说爱迪生,比尔盖茨,Larry 和Sergey,都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真正的创新实践者每一次在创新的时候都忘不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也忘不了创新,这样的人,我想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人才。

2.跨领域合成者——What matters is not analysis but synthesis。

第2点呢,我想非常需要的是跨领域合成者。刚才听到了竺可桢学院,它本身是多学科的,强化班也是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这点确实也是非常符合了所谓的合成者。相信在中国的未来,在全世界的未来,我们更需要的人才不只是那些把一个学科学得非常非常深的,而是那些把自己学科学好,同时能够与其他领域做一个跨领域结合的人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是世界上有1000种知识,这个知识本身你可以学得很深,但是两个人的知识通过交叉碰撞又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三个人的碰撞就能产生十亿个组合。

以计算机为例,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又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合成,你可能对用户界面或者可用度测试会有一些贡献。所以,很多新的领域的产生,都是靠过去的两种学科所交叉碰撞出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把一门学科学得太深了,可能会去钻牛角尖,反而失去创新实践的机会。真正重要的不是analysis,不是要分析得很深,而是synthesis,怎么样有合成的机会。所以,对各位同学我的建议就是,当然读好你的专业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要考虑下是否还有别的什么专业是你有兴趣的。这两个专业最新的思想能不能结合起来,做一些即有创意又可以实践的东西,这可能是最有成长空间的一些机会。

3.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第3种最需要的人是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这句话来自Daniel Goleman的《EQ》这本书。《EQ》这本书谈到情商和智商的一些差别,还有哪个比较重要。他做了一个研究,找了几千个企业的领导者。他研究是什么因素让这些非常优秀的领导者和普通的领导者有所区别。他研究的结论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IQ,而是比IQ要更重要9倍的EQ,即情商。情商包括了怎样与人合作,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自觉,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管理,也包括了和别人团结合作以及社交的一些能力。EQ的重要性在21世纪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21世纪,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需要跨领域的合成。比如说你学的是心理学,你要跟学计算机的人合作才能做得出用户界面。跨领域的合作,跨国度的合作,跨语言的合作,这些都是必须要的。所以,过去也许在很多的环境里面,你作为一个孤僻自傲的天才会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这个情况现在已经在大大地改变了。

过去,我曾在我的人才观里提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与过去的工业社会很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信息社会最好的一个人才,一个程序员、一个科学家,可能比普通人生产力好个3倍、5倍、10倍或者20倍甚至更多。但是我想在这里补充的一句话就是说,即使他在技术方面好个多少倍,如果他是一个孤僻自傲、不能合作,甚至引起团队无法工作的人,那么他对这个团队,反而是一个负面的效果。当我们做管理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如果你要建立一个非常健康的团队,不管是在Google工作还是未来的Google Camp,一定要在每个人很客观高情商地愿意与他人合作,尊敬别人的前提之下,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尤其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情商和合作是那么重要的世纪里面。所以,我对各位同学的建议是,在你可以抓住的每一个机会里,多参与社团工作,多建立一些与人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参与社团项目,或是暑期工作的机会。让自己除了读书之外,多做一个能够与人团结、合作、客观、尊敬别人、聆听别人的一个高情商的学生。

4.高效能沟通者——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第4种人是高效能的沟通者。一个人如果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自己,他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这句话其实相当的有道理。我想在座很多理工科的同学

以前可能认为只要有思想就够了,不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只有思想不能沟通,其实你是没有思想的。这句话其实并没有夸张,在21世纪全世界都是信息的前提下,很好的信息传播渠道还是经过人。人怎么传播信息的,靠沟通。一个人他的沟通能力很好,他可以把一个很难懂的信息很好地传播给别人。一个人沟通能力很差,他就无法传播信息,因此别人可能看不起他,认为他没有思想。所以沟通能力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这种沟通的能力怎么得到呢,我可以给同学们几个很好的建议。你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你的听众,你要知道你的听众在想什么,听众从你的讲话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即What‟s in it for you。还有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用说教,而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当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要先想好你主要要传达的Message是什么,用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5.热爱工作者——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第5种非常需要的人才是热爱工作者。因为在全球被铲平之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够做一个工作是你非常热爱的,那么你可能在睡觉、洗澡、吃饭时都在想你的工作。你可能就会更有热情去做你的工作。你不认为你的工作是一个枯燥的事情,而是可以享受的事情。所有就有这么一句话,有一天有个美国朋友到我的办公室来说你们的孔夫子实在是太聪明了。我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你看他讲的这句话多有道理啊: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我就跟他说谢谢你夸奖我们的孔夫子,不过我实在想不起来孔夫子说了这句话。

后来当天开车回家的时候我才想到可能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但是今天看起来,我认为可能这句英文的翻译还更贴切一些,在21世纪更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因为如果你真的很爱你的工作,你就不是在工作了,你是在享受了。如果你是在享受的话,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乐意去做更多的工作。到了星期五可能不想回家,到了星期天可能就想来上班了。那么你想比别人做得差可能都很困难。

我们能看到的是,如果你能找到你的最爱,你的一生都会过得比较快乐。所以各位同学,如果你们还没找到你们的最爱,我的建议是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去尝试不同的事情。然后要理解你的专业和你的工作不见得是完全一样的。要多做咨询,了解有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作你毕业后可以从中选择。如果你在一个你喜欢的专业里面呢,珍惜它,好好地去找一份未来相应的工作。如果是在一个可以选择的十字路口,比如说考研,出国等等,这个时候你要好好地去选一个你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且也许把刚才谈到的跨领域合作的概念借鉴过来。并不是说我过去学的是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我就要从文科转到理科。也许你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跨越的台阶。如果你不喜欢你的专业呢,你也可以在这个专业里面尽量找一个大专业里面的小专业,也许是你比较喜欢的;或者你可以在一个你认为你比较喜欢的专业和你现在不喜欢的专业之间的交叉学科找一些机会。所以不管怎么样,最后能够找到你爱的事情,你就能发挥你的潜力,成为21世纪需要的热爱工作者。

6.积极主动者——In a few hundred years ,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those historians will see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 people will have a choice.They will have to manage themselves。

第6种是积极主动者。这句话是Peter Drucker所说的。他说几百年之后,历史学家回顾今天,他们会说这个世纪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互联网,而是人有了选择。有了选择就要积极主动,然后需要管理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就是我们从工业社会转变到现在的信息社会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一个积极主动者他对自己的一切一定要负责,因为如果你自己不在乎,没有别人会比你更在乎,没有人会比你更知道你想做什么。在来到大学之前,一切都是消极,由父母来决定的。进入大学之后,要开始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其实也是一种决定,这个决定就是让自己走入一个消极而不是积极的方向。

在我出书的时候许多人喜欢让我把他们的座右铭写在书上,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也会尽量配合,但是有一句话我绝对是不写的,这句话就是沉默是金。因为在今天的环境里面,每个人需要合适地推销自己,让别人知道你的成果。因为如果你不表达,那其实别人就会认为你没有思想。当然,在适当的环境里,你才能做适当的表达,并不是要你抢别人的机会,也不是要你过分地做一个出头鸟。但是,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有一些思想一定要表达出来。

在这个21世纪里,每个人都有想法,都有信息。那些最有信息或者最有想法的人可能会得到很多或者更多的注意。比如说在这次成立Google Camp的时候,工作人员有一天来找我说我们这个Google Camp有一些想法你觉得怎么样?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的就是我在全国20多个高校做巡回演讲的时候在那些学校见到了一些非常积极主动的同学。我就跟他说,你去下面四个学校见见曾经主持我办的活动的同学吧,因为我认为他们是积极主动的,是符合Google Camp的精神的。我认为他们会给你很多想法,也许他们会成为我们的Google Camp的骨干。所以,如果你们在想,怎么挑到这四个学校的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做巡回演讲的时候这是四个让我感触最深最积极主动的学校,最优秀的同学。所以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今天在Google Camp成立的时候发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当时有这么一批积极主动的同学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在浙大成立这个Google Camp。积极主动者,他并不只是积极地等待机会,他还需要积极地把握机会,为自己创造机会。这点可能是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员工最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地方。前一阵我们在中国差不多招了三十多个员工,工作了三四个月。有一天我们在聚会,他们就问我说:开复,你对我们这三十个刚开始的关门弟子有什么建议没有。我的回答是:从技术方面,从对公司的理想、价值观认同以及努力方面,我都非常非常的满意。但是,如果要讲一点我希望你们未来可以做的更好的,我希望你们未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要提出你们的想法。

7.乐观向上者——The glass is half full or half empty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re pouring in or out

最后我想讲的是乐观向上者。这句话来自美国的一个喜剧演员Bill Cosby,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常说一杯水是一半满的还是一半空的,其实要看你是继续把水注进杯子里,还是把水从杯子里面倒出去。如果你在继续注水的话,你会期望着水位上升;如果你在倒水的话,你会想到很快杯子就会空掉了。其实这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你会总告诉自己未来会更好。台湾有位企业家叫做张忠谋,他是台基电的董事长,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些很有哲理的话。他有个朋友请他提几个字挂在墙上。然后张忠谋就跟他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是我随便帮你写几个字,然后他就写了“常想一二”这四个字。他朋友说什么叫“常想一二”呢。然后张忠谋就告诉他说,你没有听过吗?我们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要告诉你常想那剩下那一二比较如意的事情。他说他从小就看了很多大人物的传记,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成功者都是受苦受难的。然后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正面的思考,通过“常想一二”,他们能够超越苦难。苦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生命中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

所以这些成功者在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和勇气是最重要的。人生的如意或不如意,更重要的不是取决于人生的际遇而是思想的瞬间。所以,人生的真正品质取决于你有没有“常想一二”这种乐观的思维方式,观点反而比这个事实更重要。这是他很有哲理的一篇文章,我想你用Google可以搜索得到。

其实在21世纪,还有很多其他的理由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因为21世纪是一个更实时善变的环境,我们尝试的事情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失败。我们都听到说Google很酷,有一个20%的Project,每一个人都有20%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统计,我想一定会发现,这个20%自己想做的Project绝大多数一定是失败的。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客观地说我学到了一个Lesson有助于我做下一个项目时,那你很快就会处于一个非常沮丧的心态。所以Google公司不但不惩罚失败,还鼓励每个人客观地从失败中爬起来。我们要有一种心态,要认为挫折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当我回顾我一生的职业生涯,我想我学到最多的绝对不是来源于我的成功。反而是我在读博士的时候被评为最坏的老师,在一个公司做了一个很酷的技术却没有用,导致公司被卖掉、员工失业等等失败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超过了我在语音识别或者其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所以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失败的时候,让自己过渡好每一个痛苦的时期。然后要能有正面的思想,要站起来,要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从错误中学习。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在21世纪里面,我们需要认真读书的同学,但是我们更需要创新实践的人才。我们需要每一科的专才,但是我们更需要跨领域合成者。我们需要高智商的人,但是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我们需要每一个学生能够高效能地理解,但是未来你们更需要高效能地沟通。

毕业后,当然要找一个热门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热爱你的工作。不要再继续做一个只会被动听话的学生,而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学生。不要只是做一个小心翼翼的人,而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第二篇:企业激励人才最实用的七种方法

企业激励人才最实用的七种方法

1、信任激励法

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的基本信任做润滑剂,不然,社会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运转。信任是加速人体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自信比努力更为重要。信任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领导干部对群众信任体现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上;对下属的信任则体现在平等待人、尊重下属的劳动、职权和意见上,这种信任体现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而且还表现在放手使用上。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显出一个:“诚”字; 魏征从谏如流,得益于唐太宗的一个“信”字;这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充分信任上。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放手使用,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时甚至还可超水平的发挥,取得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

2、职务激励法

一个德才兼备、会管理、善用人、能够开辟一个部门新局面的可造就之才。就应把握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及时地提拔重用,以免打击了“千里马”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单位的领导就是要有识才的慧眼,千万不能因领导者自身的私利,而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压制和埋没人才只能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蒙受损失。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作为领导一定要有“有胆识虎龙,无私辨良才”的胆识,求才,用才,惜才,育才;给虎以深水,而非误陷深潭,给虎以深山,而非逼入平地,使“虎龙”各尽其能,各展其技,这才能齐聚本地贤士、广纳八方英才。对于在实践检验中确属“真金”者,要及时地给任务压担子,引入竟争和激励机制,形成“优秀干部有成就感,平庸干部有压力感,不称职干部有危机感”的良性循环。

职务激励要按照党的组织原则程序,对后备干部给予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要坚持党委会集体研就制度,防止干部任用上的“一个人说了算”。

3、知识激励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的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干部对伍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变“一时一地”的学习,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对单位一般员工可采取自学和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对各类人才也可以进行脱产学习、参观考察,进党校高等院校深造等激励措施,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人才也应掌握必要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能够理用因特网获的各类信息(本单位也应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情报网络),各级各类人才只有在“专”和“博”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活动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使其能够成为“T”型或“A”人才,也才能适应时代对干部队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知识激励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4、情感激励法

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人的情感可分为利它主义情感、好胜情感、享乐主义情感等类型,这也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断地满足群众、满足各类人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这也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多关心群众的生活,敢于勇于说真话、动真情办实事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要关心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一般员工和各类人才的情绪控制力和心理调节力。

对于它们产生的事业上的挫折、感情上波折、家庭上裂痕等各中“疑难病症”,要给予及时“治疗”和梳导,绕弯子,解扣子,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人我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团结融洽的同志氛围、朋友氛围、家庭氛围;以切实培养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本单位的归属感。

5、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所谓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目标和起点之间隔着坎坷和荆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能用奋斗去同统一;困难,会使弱者望而却步,却使强者更家斗志昂然;远大目标不会象黄莺一样歌唱着向我们飞来,却要我们象雄鹰一样勇猛地向它飞去。只有不懈地奋斗,才可以飞到光辉的顶峰。

在目标激励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大目标与小目标,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群众目标,理想与现实,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目标考核和评价上,要按照德、能、勤、绩标准对人才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定性、定量、定级,做到“刚性”规范,奖罚分明。

6、荣誉激励法

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光荣、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都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对各级各类人才来说激励还要以精神激励为主,因为这可以体现人对尊重的需要。在荣誉激励中还要注重对集体的鼓励,以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团对精神。

7、行为激励法

人的情感总受行动的支配,而人的激励又将反过来支配人的行动。我们所说的行为激励就是以目对象富有情感的行为情感来激励它人,从而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我们常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目种典型人物的行为,能够激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就像一面旗帜,引导人门的行动。

第三篇:李开复给学生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7种人才

李开复给学生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7种人才

北京时间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辞职,结束其为期四年的任期。以下是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最有价值的是人才,是什么人才呢,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我想我这个演讲有一个很大的假设就是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与20世纪、19世纪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21世纪有几个很重大的革命发生。在21世纪我们更多的工作是靠我们脑力的创造,是靠平等的竞争,已经没有国界的差别,世界被铲为平地,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合作或者竞争,而他们都可以接触到、使用到、共享到同样的信息。不像过去,谁能独占信息他就能对另一个人或者对那个公司发挥相当大的价值。

今天的信息是因为共享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潜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平等地竞争,他们会积极地去获取自己的信息,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们期望自己工作的公司采取的不再是控制式的管理,而是放权式的管理。因为在21世纪,一个人他是靠自己的脑力创造财富,他很聪明很有创意,他跟全世界每一个人平等地竞争,然后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信息,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在一个不公平的控制下做一个公司的齿轮。每个人都会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他希望自己到一个公司工作,这个公司能够放权地让每一个员工做自己的事情。

还有呢,21世纪什么都改变得非常快。你才认为说某某一个技术或者某某一个公司是很火热的,忽然一个新的技术或者一个新的公司已经出来了。这都是因为互联网,每个国家,每个领域之间的边界因此在不断地消除,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一起工作,竞争和合作。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21世纪需要的不再是19、20世纪听话,没有自己意见,努力有毅力的所谓的蓝领或者白领工人,更需要的是我的演讲要谈到的7种人。

创新实践者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 but useful innovation。

这7种人中的第1种是创新实践者。在今天谈到的所有人时,我都会引用一句我认为很好的话。那么第一句话是谁说得呢,是我说的。这句话跟创新有关,待会还会谈到。我想说的是在21世纪真正有价值的人是能够创新的人。他不是一个只会使用别人的方法做事情的人,他不是那种只会听话做事情的一颗棋子,一个齿轮。因为,在如今的竞争之下,一个公司唯一可以延续的竞争优势就是它的创新。任何东西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模仿,只有创新很难被模仿。而创新一旦被模仿,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地创新。所以一批有生命力的能够持续创新的员工是唯一能够带给企业持续竞争力的财富。

你们可能会说,李开复是不是要讲Google,讲其他科技公司要学计算机科学,要做最高深的研究这才是创新呢?其实不是的。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就是这些每一个不同领域的创新,让每一个工作变得多彩多姿。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美国加州101公路硅谷段上开车,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广告牌。整个广告牌上面没有公司名也没有任何广告词,只简简单单刷着(在e的数列中所能找到的第一个十位数质数).com。

很多在硅谷工作的聪明人开车看到了这个广告,他们回家就会去算,有些用计算机来算,有

些用数学方法来推算,算出来答案以后登陆这个网站一看,发现另外有一个更难的题目。然后他们再做了这道题目,又会到达另外一个网站,就着样做了一个题目又一个题目,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网站,这个网站就是Google的招聘网站。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看到,在Google这样一个创新的公司,它的创新其实远远不止在于一个工程部门。你可以看到招聘,市场都是充满了创意的。

关于创新还有一点要注意的,21世纪的创新必须实时、实践。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的存在,每个公司的步伐都非常快。如果你花很多的时候去做一些验证,一些用户调查,再花一两年的时间才把一个东西编出来再做测试,一个产品四五年做出来以后很可能已经过时了。所以在这21世纪,光做一个创新者是不够的,要做一个创新实践者。这就回答了我上面那句话: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but useful innovation。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要做有用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记得我在SCI公司的时候,曾经犯过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只想到创新,没有想到实践。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酷的三维浏览器,今天可能都还没有人在使用。当时,我们每次演示的时候,观众的下巴都会掉下来,说:哇,怎么会做这么酷的一个东西!但是我们忘记了这么酷的东西却是没有市场的。最后结果是相当的失败,让我也有了一个很惨痛的经验,尤其是当我看到一百多名员工失去他们工作的时候,让我下了一个决心,就是上面这句话。

我们虽然要创新,但是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做有用的事情而创新。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人才,他们有些创新,有些实践,有些左脑发达,有些右脑发达。但是那些真正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我想他们不仅是创新者,也是实践者,比如说爱迪生,比尔盖茨,Larry 和Sergey,都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真正的创新实践者每一次在创新的时候都忘不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也忘不了创新,这样的人,我想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人才。

跨领域合成者What matters is not analysis but synthesis。

第2点呢,我想非常需要的是跨领域合成者。刚才听到了竺可桢学院,它本身是多学科的,强化班也是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这点确实也是非常符合了所谓的合成者。相信在中国的未来,在全世界的未来,我们更需要的人才不只是那些把一个学科学得非常非常深的,而是那些把自己学科学好,同时能够与其他领域做一个跨领域结合的人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是世界上有1000种知识,这个知识本身你可以学得很深,但是两个人的知识通过交叉碰撞又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三个人的碰撞就能产生十亿个组合。

以计算机为例,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又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合成,你可能对用户界面或者可用度测试会有一些贡献。所以,很多新的领域的产生,都是靠过去的两种学科所交叉碰撞出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把一门学科学得太深了,可能会去钻牛角尖,反而失去创新实践的机会。真正重要的不是analysis,不是要分析得很深,而是synthesis,怎么样有合成的机会。

所以,对各位同学我的建议就是,当然读好你的专业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要考虑下是否还有别的什么专业是你有兴趣的。这两个专业最新的思想能不能结合起来,做一些即有创意又可以实践的东西,这可能是最有成长空间的一些机会。

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第3种最需要的人是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这句话来自Daniel Goleman的《EQ》这本书。

《EQ》这本书谈到情商和智商的一些差别,还有哪个比较重要。他做了一个研究,找了几千个企业的领导者。他研究是什么因素让这些非常优秀的领导者和普通的领导者有所区别。他研究的结论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IQ,而是比IQ要更重要9倍的EQ,即情商。

情商包括了怎样与人合作,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自觉,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管理,也包括了和别人团结合作以及社交的一些能力。EQ的重要性在21世纪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21世纪,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需要跨领域的合成。比如说你学的是心理学,你要跟学计算机的人合作才能做得出用户界面。跨领域的合作,跨国度的合作,跨语言的合作,这些都是必须要的。所以,过去也许在很多的环境里面,你作为一个孤僻自傲的天才会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这个情况现在已经在大大地改变了。

过去,我曾在我的人才观里提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与过去的工业社会很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信息社会最好的一个人才,一个程序员、一个科学家,可能比普通人生产力好个3倍、5倍、10倍或者20倍甚至更多。但是我想在这里补充的一句话就是说,即使他在技术方面好个多少倍,如果他是一个孤僻自傲、不能合作,甚至引起团队无法工作的人,那么他对这个团队,反而是一个负面的效果。

当我们做管理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如果你要建立一个非常健康的团队,不管是在Google工作还是未来的Google Camp,一定要在每个人很客观高情商地愿意与他人合作,尊敬别人的前提之下,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尤其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情商和合作是那么重要的世纪里面。所以,我对各位同学的建议是,在你可以抓住的每一个机会里,多参与社团工作,多建立一些与人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参与社团项目,或是暑期工作的机会。让自己除了读书之外,多做一个能够与人团结、合作、客观、尊敬别人、聆听别人的一个高情商的学生。

高效能沟通者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

第4种人是高效能的沟通者。一个人如果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自己,他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这句话其实相当的有道理。我想在座很多理工科的同学以前可能认为只要有思想就够了,不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只有思想不能沟通,其实你是没有思想的。这句话其实并没有夸张,在21世纪全世界都是信息的前提下,很好的信息传播渠道还是经过人。人怎么传播信息的,靠沟通。一个人他的沟通能力很好,他可以把一个很难懂的信息很好地传播给别人。一个人沟通能力很差,他就无法传播信息,因此别人可能看不起他,认为他没有思想。所以沟通能力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这种沟通的能力怎么得到呢,我可以给同学们几个很好的建议。你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你的听众,你要知道你的听众在想什么,听众从你的讲话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即Whats in it for

you。还有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用说教,而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当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要先想好你主要要传达的Message是什么,用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热爱工作者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第5种非常需要的人才是热爱工作者。因为在全球被铲平之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够做一个工作是你非常热爱的,那么你可能在睡觉、洗澡、吃饭时都在想你的工作。你可能就会更有热情去做你的工作。你不认为你的工作是一个枯燥的事情,而是可以享受的事情。所有就有这么一句话,有一天有个美国朋友到我的办公室来说你们的孔夫子实在是太聪明了。我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你看他讲的这句话多有道理啊: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我就跟他说谢谢你夸奖我们的孔夫子,不过我实在想不起来孔夫子说了这句话。

后来当天开车回家的时候我才想到可能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但是今天看起来,我认为可能这句英文的翻译还更贴切一些,在21世纪更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因为如果你真的很爱你的工作,你就不是在工作了,你是在享受了。如果你是在享受的话,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乐意去做更多的工作。到了星期五可能不想回家,到了星期天可能就想来上班了。那么你想比别人做得差可能都很困难。

我们能看到的是,如果你能找到你的最爱,你的一生都会过得比较快乐。所以各位同学,如果你们还没找到你们的最爱,我的建议是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去尝试不同的事情。然后要理解你的专业和你的工作不见得是完全一样的。要多做咨询,了解有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作你毕业后可以从中选择。如果你在一个你喜欢的专业里面呢,珍惜它,好好地去找一份未来相应的工作。

如果是在一个可以选择的十字路口,比如说考研,出国等等,这个时候你要好好地去选一个你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且也许把刚才谈到的跨领域合作的概念借鉴过来。并不是说我过去学的是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我就要从文科转到理科。也许你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跨越的台阶。如果你不喜欢你的专业呢,你也可以在这个专业里面尽量找一个大专业里面的小专业,也许是你比较喜欢的;或者你可以在一个你认为你比较喜欢的专业和你现在不喜欢的专业之间的交叉学科找一些机会。所以不管怎么样,最后能够找到你爱的事情,你就能发挥你的潜力,成为21世纪需要的热爱工作者。

积极主动者In a few hundred years ,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those historians will see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 people will have a choice.They will have to manage themselves。

第6种是积极主动者。这句话是Peter Drucker所说的。他说几百年之后,历史学家回顾今天,他们会说这个世纪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互联网,而是人有了选择。有了选择就要积极主动,然后需要管理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就是我们从工业社会转变到现在的信息社会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一个积极主动者他对自己的一切一定要负责,因为如果你自己不在乎,没有别人会比你更在乎,没有人会比你更知道你想做什么。在来到大学之前,一切都是消极,由父母来决定的。进入大学之后,要开始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其实也是一种决定,这个决定就是让自己走入一个消极而不是积极的方向。

在我出书的时候许多人喜欢让我把他们的座右铭写在书上,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也会尽量配合,但是有一句话我绝对是不写的,这句话就是沉默是金。因为在今天的环境里面,每个人需要合适地推销自己,让别人知道你的成果。因为如果你不表达,那其实别人就会认为你没有思想。当然,在适当的环境里,你才能做适当的表达,并不是要你抢别人的机会,也不是要你过分地做一个出头鸟。但是,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有一些思想一定要表达出来。

在这个21世纪里,每个人都有想法,都有信息。那些最有信息或者最有想法的人可能会得到很多或者更多的注意。比如说在这次成立Google Camp的时候,工作人员有一天来找我说我们这个Google Camp有一些想法你觉得怎么样?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的就是我在全国20多个高校做巡回演讲的时候在那些学校见到了一些非常积极主动的同学。

我就跟他说,你去下面四个学校见见曾经主持我办的活动的同学吧,因为我认为他们是积极主动的,是符合Google Camp的精神的。我认为他们会给你很多想法,也许他们会成为我们的Google Camp的骨干。所以,如果你们在想,怎么挑到这四个学校的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做巡回演讲的时候这是四个让我感触最深最积极主动的学校,最优秀的同学。所以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今天在Google Camp成立的时候发生的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当时有这么一批积极主动的同学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在浙大成立这个Google Camp。积极主动者,他并不只是积极地等待机会,他还需要积极地把握机会,为自己创造机会。这点可能是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员工最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地方。前一阵我们在中国差不多招了三十多个员工,工作了三四个月。有一天我们在聚会,他们就问我说:开复,你对我们这三十个刚开始的关门弟子有什么建议没有。我的回答是:从技术方面,从对公司的理想、价值观认同以及努力方面,我都非常非常的满意。但是,如果要讲一点我希望你们未来可以做的更好的,我希望你们未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要提出你们的想法。

乐观向上者The glass is half full or half empty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re pouring in or out

最后我想讲的是乐观向上者。这句话来自美国的一个喜剧演员Bill Cosby,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常说一杯水是一半满的还是一半空的,其实要看你是继续把水注进杯子里,还是把水从杯子里面倒出去。如果你在继续注水的话,你会期望着水位上升;如果你在倒水的话,你会想到很快杯子就会空掉了。其实这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你会总告诉自己未来会更好。台湾有位企业家叫做张忠谋,他是台基电的董事长,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些很有哲理的话。

他有个朋友请他提几个字挂在墙上。然后张忠谋就跟他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是我随便帮你写几个字,然后他就写了常想一二这四个字。他朋友说什么叫常想一二呢。然后张忠谋就告诉他说,你没有听过吗?我们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要告诉你常想那剩下那一二比较如意的事情。他说他从小就看了很多大人物的传记,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成功者都是受苦受难的。

然后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正面的思考,通过常想一二,他们能够超越苦难。苦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生命中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

所以这些成功者在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和勇气是最重要的。人生的如意或不如意,更重要的不是取决于人生的际遇而是思想的瞬间。所以,人生的真正品质取决于你有没有常想一二这种乐观的思维方式,观点反而比这个事实更重要。这是他很有哲理的一篇文章,我想你用Google可以搜索得到。

其实在21世纪,还有很多其他的理由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因为21世纪是一个更实时善变的环境,我们尝试的事情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失败。我们都听到说Google很酷,有一个20%的Project,每一个人都有20%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统计,我想一定会发现,这个20%自己想做的Project绝大多数一定是失败的。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客观地说我学到了一个Lesson有助于我做下一个项目时,那你很快就会处于一个非常沮丧的心态。所以Google公司不但不惩罚失败,还鼓励每个人客观地从失败中爬起来。我们要有一种心态,要认为挫折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当我回顾我一生的职业生涯,我想我学到最多的绝对不是来源于我的成功。反而是我在读博士的时候被评为最坏的老师,在一个公司做了一个很酷的技术却没有用,导致公司被卖掉、员工失业等等失败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超过了我在语音识别或者其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所以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失败的时候,让自己过渡好每一个痛苦的时期。然后要能有正面的思想,要站起来,要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从错误中学习。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在21世纪里面,我们需要认真读书的同学,但是我们更需要创新实践的人才。我们需要每一科的专才,但是我们更需要跨领域合成者。我们需要高智商的人,但是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我们需要每一个学生能够高效能地理解,但是未来你们更需要高效能地沟通。

毕业后,当然要找一个热门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热爱你的工作。不要再继续做一个只会被动听话的学生,而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学生。不要只是做一个小心翼翼的人,而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第四篇:李开复——人才的标准

摘要: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实录——与清华、北大同学、陈章良校长的对话 对话——你是人才吗?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实录——与清华、北大同学、陈章良校长的对话)

人才的标准

主持人(张蔚):我想先问问现场的观众有哪些认为自己是人才的,能不能给我举一下手?全都是人才,我们今天太幸运了,能不能用简短的三句话跟我说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人才?再举一下手,这位先生,比较简短的回答,我帮你拿。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做事很认真,第二我很有独创能力,第三我跟同事合作的方法很好。

主持人:所以你是个人才。观众:是。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你。还有哪位观众朋友,这位小伙子。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是因为我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因为我现在学了两个专业。另外我觉得我和同学和同事们相处能力尤其和他们沟通的能力不错,另外我觉得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主持人:跟他有点儿像啊。观众:是大概吧。

主持人:谢谢谢谢。有没有哪位女同学觉得自己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觉得我做事比较细心,第二我觉得我比较有合作精神,最后一条就是说我比较好学。

主持人:比较好学勤学,谢谢谢谢。还有没有哪位观众朋友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为什么你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主要是从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我的同事从我的上级反馈中得到的,他们一致认为我是个人才。第二方面我认为我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我得到的知识背景很广泛,我知识背景技术性很强;第二我做事很认真负责,我有责任心;第三我注意团队精神,我注意和人的沟通和协作,就是这样。

主持人:他分了两大点,然后第二点有三小点,给他鼓励一下,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还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们的观众中很多人都是人才。

主持人:比如说出一个,你觉得最是人才最佩服的人才? 观众:我觉得比尔?盖茨。

主持人:比尔?盖茨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才? 观众:我是他的崇拜者,我本人对李开复先生比较崇拜。主持人:那你觉得他是人才吗?

观众:从技术背景的角度来讲以及从跨国企业领袖的角度讲,我认为李开复先生是今天在座的人才之一。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话里面好像有点儿保留,不是特别肯定的。

观众:在座的今天我感觉有些跟李开复先生是同一个技术背景或者同一个教育背景的人,比如我今天说李开复先生是唯一的话,就贬低了其他人才的存在,所以我只能说李开复先生是之一。

主持人:比较公正,谢谢你公正的评价谢谢。其实咱们自己说自己是不是人才还不够,我今天特意为大家请了一位专家,他是华人公认的人才,他还为人才方面的问题特别给我们的青年学者写过一封信,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屏幕。我们有请微软公司的副总裁,比尔?盖茨的七人智囊团之一的李开复先生入场,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李开复:你好谢谢。

主持人:刚才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很多都认为他们是人才,你听了他们的回答你觉得他们是人才吗?

李开复:我觉得他们都是人才,因为他们的回答正是我们在微软重视的,非常重要的几点都讲出来了。包括了团队精神,包括了刻苦,包括了对专业的有非常深的理解,还包括了知道怎么样和别人合作,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要是你们微软现在正好有空缺的话,他们哪一位来应聘你是不是都准备聘他们? 李开复:每一位来我想都有希望,但是要看我们的空缺要看我们专业的需求,我们真的非常希望在中国办研究院的时候能够雇佣更多的人员,不幸的是我们不能够每一位我们想要雇佣的都能雇佣。

主持人:好欢迎您入场。李开复:好的。

主持人:来请坐。刚才我们的观众朋友很多都认为他们自己是人才,我倒想问问您,您觉得自己是人才吗?

李开复:是啊。主持人:为什么?

李开复:我觉得我在计算机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了我同事的认可,我认为我在产品和研究方面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结果。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个人才的?有没有一个槛有一天突然觉得啊我成才了。李开复:如果说有一刹那让我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可能就是看到我的语音识别结果的一刹那。主持人:特别兴奋? 李开复:是的。

主持人:心咚咚地在跳。

李开复:对,没错。

主持人:我发现刚才我问您您是不是人才的时候,您的回答特别自信。

李开复:对,我是人才。

主持人:那么您从小都是这么自信的吗?

李开复:我从小都是很自信,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智商、对自己的一些思维和别人做一个比较,所以我在做比较的过程觉得自己还算比较优秀。

主持人:那么我想问刚才我问的这个问题你是不是人才,别人问过你吗? 李开复:没有问过。

主持人:没有问过,第一次回答就这么肯定?

李开复:第一次回答就这么肯定,和观众们回答的一样肯定。

主持人:刚才我其实问到这边有一位观众知不知道您,他说他其实很崇拜您,我问他您是不是人才的时候他很保留客观做了一个评论,您听到了吗?

李开复:我听到了可是我没有听到保留,我听到的是他认为在座有很多人才,要说我超过这边的人是不公平的,这点我非常同意。因为我想在座很多同学将来成就都有可能超过我,潜力都有可能超过我,要说我是这边最好的一个人才,我想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主持人:看来他非常了解您了。李开复:也许我非常了解他。主持人:你们俩认识吗? 李开复:不认识。主持人:我以为你们俩认识,要不要握一下手认识一下这位新的朋友? 李开复:好啊。

中外人才差异

主持人:我知道当时比尔?盖茨选你到中国来建立微软研究院,其实让你做的就是来挑人选人,来为微软搜罗中国最好的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那时候在那之前你有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人才市场了解吗?

李开复:刚开始来的时候感觉中国的大学生的水平和外国是有一些差别。主持人:在哪儿?

李开复:应该说在他们对技术的理解有些差别,但是每一年来我发现这边的技术都非常快速。所以我对中国未来在科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非常正面的一个看法,那时候微软在中国做研究院,我是非来不可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除了在技术方面您能察觉到中国的学生跟美国的学生有所不同还有没有其它方面?比如说在思维方面,您觉得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李开复:思维方面有不同的。中国的学生比较踏实,中国的学生学的基础课程、数学统计都非常好,美国学生有时候比较偷懒。但是相对来说,美国学生比较有创意。主持人:当你到中国来开始挑选这些人才的时候,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开复: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些人对我们有点误解。

主持人:什么样的误解?

李开复:会认为微软来中国挖人才了,这些人为微软工作就不为中国工作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很不幸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已经澄清了。主持人:这么多的学生你怎么样来挑选他们?

李开复:这个其实比较困难的。我们真的很想雇很多学生,但是因为名额有限。主持人:当时你有多少名额? 李开复:当时我有30个名额。主持人:那挺多的了。

李开复:但是一千人申请。

主持人:您在中国转了一圈以后跟比尔?盖茨说,中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我要60个名额,我相信微软一定出得起这笔钱,大家相信吗?

李开复:如果你去问比尔?盖茨,他会告诉你我们中国研究院的智商是非常非常高的,他常在公司说这个话。

主持人:智商都非常高。但您有没有看走眼过?

李开复:我没有看走眼过。但是有一些文化方面的差别,让我经历了一段学习的过程。主持人:什么差别?

李开复:什么差别,在美国的交谈方式比较直截了当。有一位我们雇佣的副研究员,他非常优秀,可是有时候我和他讲话他会尽量猜测里面有没有语外之意。

主持人:比如说?

李开复:比如说他要出差,我说可以坐飞机或者火车,他就猜我是不是要他坐火车的意思。主持人:那您当时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开复:我是给他一个选择。

主持人:没有指向性其实?

李开复:没有指向性。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以后,我想一方面我要做一个调整。另外一方面我和我们的副研究员开了一次会,告诉大家我讲话就是这么直截了当,如果你猜测我有什么别的意思,直接问我,我有别的意思我告诉你就是了。

主持人:网上有个观众也是在问李开复先生这么富有才华,是一个人才,为什么去美国呢?干嘛不回来在中国、为我们的民族企业做点儿事?

李开复:我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够回到中国再继续我的事业,是不是民族企业我不敢保证。主持人:但是您也希望再回到中国来。

李开复:确实是这样。身为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能够为中国做点儿事情,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想起我还会记得在我有生之日能够为中国人做一点事情。

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主持人:谢谢他。我们在网上为您征集了两位特别想去微软工作的中国的学生,我想请您在现场给我们面试一下,让我们看看看您是怎么挑人才,好吗?

李开复:可以的。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先来看其中一位同学,一个介绍他的短片。我发现他已经开始记笔记了,这位就是骆永华同学,让我们给他一些鼓励好吗?你好,怎么样,我想问问,你现在紧张吗? 骆永华:有一点。

主持人:有一点紧张,昨天晚上知道今天要来参加这个节目睡好了吗? 骆永华:睡得挺好,因为前几天睡得太早了。

主持人:所以想今天参加节目,好好休息一下是吗?我看你的精神面貌还是不错的今天,一会儿加油。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短片。你好,这位就是张敏同学。张敏:大家好。

主持人:我看到你眼睛里都有眼泪。

张敏:刚才看到自己说的一段话,中间经历过很多日子,想起来自己和我的同学们还有学生们在一起的日子非常的感动,一个是很高兴,另外也是非常感谢他们,也感谢自己的努力。主持人:被自己和自己的日子感动了。张敏:对对对,我是一个比较感性化的人。主持人:我还以为你上场紧张得要哭。

张敏:没有没有,不会的。

主持人:欢迎你上场。这个自己拿过去,大家给他一些鼓励。李开复:张敏你好。

主持人:等他们都落座,我也就坐在这儿。今天李开复先生是他们两个人的评委,我们大家就是他们三个人的评委,在游戏开始之前让我来先说一下游戏规则,今天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给您每人五分钟的时间。第二就是,今天您只有一个录取的名额,所以您一定要在他们两个当中选一个。好吗?那就请您开始。

李开复:好的。永华我们先聊聊,你是读经济学和计算机的是吗?

骆永华:我本科的时候学的是计算机,同时修了经济学双学士,在还是在计算机系读研。李开复:既然你对计算机和网络和经济学都有一些看法。我想知道一下,你对现在网络是个泡沫有什么看法?

骆永华:我觉得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话,我记不清他是谁了不好意思。他说就像啤酒,啤酒肯定是有泡沫,但是啤酒不是泡沫,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网络前段时间是有过热的地方,但是不能说网络本身就是泡沫,而且网络现在处于一种低潮期,我想它已经掉到它的一种正常状态之下,它还会有起来的那一天。另外我想网络的未来,其实我们不能只看网络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所受的欢迎程度来看,只要我们想想,比如说大家现在是不是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利用网络的成份是不是也越来越多,那我们就能够相信网络的未来是十分美好。我们不能对它寄希望于太高,就像一年前或者两年前那样。

李开复:你讲的还是蛮有道理。我想知道如果你碰到这么一个情况,有两个工作,一个待遇是很好的,另外一个是你非常热爱的工作,但是待遇很差,你会怎么样看这个问题?

骆永华:我会选择后面一个工作。而且事实上我觉得前面,虽然我没有正式工作过,但是我前面也遇到过或大或小这样的选择,基本上我都会选择后一个。

李开复:可不可以给我一个例子,做这个抉择?

骆永华:比如说我曾经面临两个活儿,一个活儿我基本上不用每天工作,可能一个月做一段时间提供一些咨询的意见就可以了,而且收入也很高。另外一个活儿,我可能需要能每天都拼命去工作,然后必须有很大的热情,而且得承担很多责任,可能是责任的最后承担者,甚至有很多风险,但是那个活儿是我所喜欢的,就是因为它很困难,所以给我带来一种责任,给我的挑战很厉害。我相信做这样一个活儿,如果做完做成功的话,我有很大的成就感。另外对于我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所以我选择了后面的,而不是前面的。李开复:不过在微软可能两个都会得到。主持人:做一下广告现在。李开复:会下棋或者打牌吗? 骆永华:下棋。

李开复:围棋会下吗?

骆永华:围棋会下,不过好久没下了。

李开复:别担心,不是要跟你下棋。现在你知道国际象棋计算机已经超过人类,为什么你认为围棋现在还没做出来超过人类?

骆永华: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围棋的子太多了,当数量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复杂性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往上增长,超乎想象。李开复:象棋你的选择有多少? 骆永华:下象棋?

李开复:每一步有多复杂大约?

骆永华:你说的国际象棋吗?国际象棋我没下。李开复:象棋,中国象棋也行。

骆永华:选择?

李开复:每一轮我下我有多少选择?因为你说复杂度,复杂度就是有多少选择。骆永华:大概跟它的棋子数,我方的棋子数减去4乘上3。李开复:不用这么仔细。骆永华:几十个的意思。

李开复:围棋,围棋大约有多少?不用算这么仔细。

骆永华:围棋的话选择我没法定量说,当时理论上,当时所有的空我都是可以下。李开复:所以大约几百个? 骆永华:对。

李开复:所以它们复杂度应该是几十和几百的差别是吗?

骆永华:对,但是我觉得除了量的差别,还一种有质的差别。因为你当复杂程度到一定量以后,或者说你要判断那些棋子到了一定量以后,你可能不仅仅是做精确的那种计算,还要做一些模糊的判断,你要判断那里面“势”的问题,而“势”这种东西我觉得是计算机很难做到的。

李开复:不容易算。

主持人:李先生您的时间不多,可能还能再问他一个问题。李开复:再问一个问题,看过我给中国学生写的一封信? 骆永华:很早以前看过。

李开复: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对里面我的一些想法有没有一件是您特别同意的?或者一件特别不同意的?

骆永华:我觉得你提到的希望中国学生要诚实要正直,我觉得这是我特别同意的。但是往往比如说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应聘的学生这么说的时候,总会让人感觉好像不太真实了一点。可能我比较喜欢从商业角度来看待一些问题,我觉得人生也要把它当作一种大生意的话,你跟很多人都在做长期的合作,你必须考虑长期的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一种权衡。你如果做了不诚实的事情或者不够正直的话,也许你短期内能够获得很多利益,但你长期是会失去很多朋友,会失去更大的商业利益。另外在人生这个事情上,利益不仅仅是商业利益这么简单,比如说一个朋友给我带来的快乐,家庭给我带来的快乐,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这些我把它们看得比商业利益更重要。李开复:好,谢谢。

主持人:张敏已经迫不急待了吧,请开始。

李开复:张敏你刚刚说希望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做些什么事情,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你对到外企工作觉得有没有矛盾?

张敏:我觉得应该说,就这样笼统地来说应该是没有特别大的冲突,我非常同意您刚才说的你去哪里做,主要在于你做什么样性质的工作,而且你做的这个工作将会为什么样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李开复:但是如果今天微软开了一个秘密的开发机构,我们做的不和中国人分享,那你的想法有改变吗?

张敏:这个利益并不仅仅在于它做出之后来成果跟什么人共享,最主要的是说在它中间开发的过程中,我觉得是整个一个科研的环境。我一直觉得微软是一个很好的科研环境,如果说中国其它的科研团体,比如说高校还有科研机构都能够从上面看到现在人们在做什么、什么东西是我们值得去做的,而且有很多东西去做。我觉得这个首先就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可以学到很多事情,将来有别的方法回报社会,而且相互之间的交流,总是会有的。

李开复:有道理,对。如果你做一个课题的时候,你发现你知道的比老师还多,这个这时候你感觉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怎么办?

张敏:首先就是说学生不能够要求老师在每一点都和自己知道的一样多,也许不一定是老师,即使是一个了解现在知识在某一方面知识不如你的人,也一样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第二如果老师真是没有特别多的指导作用,现在可以说科学是没有很大的国界,其实我们有很多途径和很多的同行还有其它各个角度上面的老师进行交流,如果说老师对你有很好的指导。

李开复:但是具体的他懂得不多,你怎么样去获取你需要的知识?

张敏:首先我想在我自己选择,并且得到老师的一定肯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在这个方向查找,我现在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一些,比说如会议或者杂志或者一些最牛的人,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对这些方向是怎么评价的。如果我不是非常了解的话,我会用最快的时间把他们提出来的想法,有可能的话会能实现,没有可能的话会认真思考一下。

李开复:但是你想知道的这些东西,假如说张亚勤博士是最有权威的一个人,你想知道的这个问题,你查了他的论文里面都没有回答,但是你确定他知道,那你怎么办? 张敏:我想我会非常高兴,而且非常谦虚地向他写一封E—mail请教。李开复:今天为什么决定上这个节目?

张敏:首先我想因为是开复博士您的个人魅力,其次人才这个话题真是非常能够吸引我。平常和我周围的同学也会常有些讨论。

李开复:有没有想到如果今天表现不好或许我今天选了永华而没有选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张敏: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能来到这儿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不止坐到这里。刚才大家谈到什么样是人才,包括您和您自己的经历,包括永华同学他刚才一些的想法,这些首先给我很多启示,而且我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是自己没有做到最好的话,那么我可以继续努力。

李开复:问你一个跟计算机有点儿关系的问题。今天如果你有一千个苹果,有十个箱子,那么现在我要把一千个苹果放进十个箱子里面,放了完之后,我希望不管永华同学跟我要多少苹果,我都可以整箱整箱给他,这个问题有解吗?

张敏:相当于每一个箱子里面该放多少苹果,这个很确定。李开复:那么你会怎么样决定每个箱子该放多少个苹果? 张敏: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解的。李开复:有没有什么灵感?

张敏:我不知道这个灵感,可能计算机和01比较敏感吧,我会非常直觉地把它分成偶数或者奇数或者质数,就是说任何一个数,如果不是质数的话,它可以有两个数或者更多的数加起来,我简单是这样想。

李开复:简单,有些部份不简单。你说跟01有关,这个部份听起来蛮有道理。数目不都是01,我们能不能用01产生一些灵感,箱子能代表01吗?我想如果说我拿到一个苹果面对一个箱子,我是否把这个苹果放到这个箱子里面,这个是01的选择。我把苹果放到第一个箱子,这就是一个1,要一个苹果就可以给你了。第二个箱子是不是可以放两个苹果? 张敏:这个2是不是代表某一个数目?

李开复:我们做二进位。

张敏:这个意思。二进制我直觉上面觉得还是不够的,因为只有十个箱子,如果只是按照二进制好像有点儿问题。

李开复:没关系没关系,我想你的思路是对的。

骆永华:我想说一下我对这个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这个箱子在放苹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是一个两个、四个、八个这么放进去,最后的判断是不是是2的10次方或者2的11次方减1,和你说的总数比。

李开复:这是一个可解的方法没错。张敏,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我有一叠扑克牌里面有52张牌,我抽两张牌出来随意抽,这两张牌一黑一红的概率是多少?

张敏:一叠扑克牌,52张抽两张,一红一黑的概率,应该是抽出第一张牌的概率是50%。李开复:50%是黑或是红是吗?

张敏:对对。当第一张确定,第二张抽出的概率就不一样了。李开复:不一样吗?

张敏: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剩下的牌红的和黑的个数是不一样。李开复:所以觉得不好算是吗?是一个复杂的分数是吗? 张敏:但是不会非常复杂。李开复:没关系没关系。主持人:结束了吗?

李开复:结束了。

主持人:大家鼓励一下这两位同学。你先坐在这里,我们先跟观众朋友们交流一下,您先不要您的把谜底说出来?我想问一下刚才观众朋友听了他们的回答,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如果您是李开复您愿意选谁?

观众:我要是李开复我可能会选清华大学这边这个男生。主持人:骆永华? 观众:骆永华。主持人:大家好像都太不赞同。

观众:我知道大家不太赞同,如果有足够的名额的话两个人都可以选,两个人都是人才。我觉得如果给他一些尖锐课题的话,他可以做长久的研究。而这位女士可能更适合于做普及研究,更普通的研究。我认为微软是追求非常尖端科学的,所以他更倾向于,如果只有一个名额的,可能会更倾向于他。

主持人:同意吗?有没有不同意的。这位男同学。

观众:我觉得清华的这个女生表现很好,第一个我觉得开复问的问题不公平。

主持人:为什么不公平?

观众:问这位男生的问题都是很容易回答,都是很哲学的,人生这样的问题。但是问这位女同学的时候,他问的问题特别具体,我觉得是第一个不公平,可能造成了紧张。主持人:那个是不是你师姐? 观众:我师妹。

主持人:我就听出他这个话里有话,所以你觉得他问的问题不公平,但是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问?

观众:开复这样问是有道理。主持人:不公平但是有道理。

观众:对,我不知道我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开复可能觉得女生在有些问题上反应比较慢一点。主持人:您是这么觉得吗? 李开复:当然不是。

主持人:理解错了,你认为女生是不是在有些问题上反应比较慢?

观众:我觉得可能吧,概率比较大一点。但是是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很长期的研究,很多问题,他不需要一种机智,我需要告诉你这个问题立刻解出来,并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等一下我来问一下李先生,您为什么这样问他们两个问题?我也听出来了,当您问骆永华同学的时候问题好像比较宏观,一会儿娱乐也有,生活也有事业也有了。当问张敏的时候,好像问的问题都非常具体,您为什么这么问?

李开复:我认为每一个人做面试的时候,问的问题都要根据这个人来决定。主持人:您怎么根据他们来决定问这些问题?

李开复:我听永华对经济学有兴趣,在学经济,所以我问了这方面的课题。我听张敏对中国的信息企业很有抱负,所以我从这个地方着手,数学和机智的问题两个都有问,棋牌的问题就是数学的问题。

主持人:请坐,还有没有哪位观众愿意告诉我你想选谁? 观众:我认为骆永华更适合于面试。

主持人:等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观众:因为这是人的能力表现的方向不一样,骆永华他在面试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包括棋牌的问题,他其实回答得不是很好,但是他能够很聪明地把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面试者,但是我觉得开复先生肯定能够明白他这个问题里面有很多漏洞。主持人:他说的对吗?

李开复:说得对。

主持人:看来你应该上去面试。

观众:因为我以前是下棋的,所以我对这方面有一点研究,所以我一听就能够听出来。主持人:你觉得他更适合面试,张敏更适合干吗?

观众:张敏更适合于向一个领导去表现她的能力。主持人:这是什么意思?

观众:也就是说她更适合于那一些不是创造性的工作,当然这是分工不同。主持人:为什么你觉得她适合做不是创造性的工作?

观众:因为她显得有些紧张。

主持人:紧张的人就没有创造性?

观众:最起码在我感觉来讲,有很多问题的创造性灵感是来源于一瞬间,他在紧张的时候,如果有相当大的工作压力的时候,她不会急中生智。骆永华就不一样,他可能从另外一个方面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主持人:你是哪个学校的?

观众:我是北大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变成了北大清华之争了,你这么一说。

观众:不是不是,如果我是一个领导的话,看我需要招聘什么样人才,这个人需要在什么样工作岗位,我会选择他们中间不同的人。主持人:如果你是李开复,你会招他们谁?

观众:关键就是我空缺的职位在什么地方,如果说是做一个项目管理的话,我会招骆永华。如果我要是一个其它的工作,我就不知道。

主持人:还是骆永华,我听出来了,谢谢你谢谢。还有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你想选谁,有没有女观众我想看看,这位小姐。刚才很多男观众都觉得,好像女观众又缺乏创造力又只会向领导汇报,我想听听这位女观众的说法。

观众:首先我不知道李开复博士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不能完全决定他到底会选谁。

主持人:你等一下,我想问一下李先生,你在考核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一个底,你到底要选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我的假设是一个助理研究员,做研究工作的,但是刚入公司的人。观众:如果只有一个名额非要决定的话,我觉得张敏比较好一些。主持人:为什么?先告诉我你是哪个学校的? 观众:我是清华的。

主持人:有点儿像大专辩论,今天的会场。

观众:我觉得张敏刚才的问题,大家觉得可能不是特别理想,没有一下子蹦出来一个结果。但是我觉得他完全可以,根据张敏的反应来看出,她还是比较有那种实力和那种机智去做一个比较基础的研究。

主持人:对张敏听起来很了解。

观众:是。因为微软研究院做这个工作,它是研究院,它不完全是公司,所以他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也很需要这方面的素质,不完全是机智,或者是反应要快什么。当然我觉得北大这个同学表现得很好,有一点我觉得他很不错,他自己有一个想法,很客气很礼貌地提出来,跟张敏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他做了一个回答,这是一个表现机会,可以说是,但是他很礼貌做得很不错。

主持人:所以北大的男生还是挺有风度的。

观众:是。其实他们都是各自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我觉得都蛮不错。

主持人:好,谢谢。我倒想在这个现场看看到底有多少学生是北大清华来的,今天是不是没有别的学校的学生,北大的学生有多少举手给我看看,清华的学生,还有一些是从别的学校来的,哪个学校来的?大点儿声。

观众:中科院。

主持人:还有呢。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社科院、北方工业大学。我发现最后一排有很多公正的观众在这儿,我要让你们来说说你们挑谁?

观众: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助理研究员职位的话,我肯定会选第一骆永华。主持人:为什么?

观众:因为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显得很机智有灵感。主持人:张敏呢?

观众:说得不客气的话,她回答问题不够干脆,太拖泥带水了。我觉得这位男同学适合于做开发方面的工作,女同学适合于做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她的思维可能更加深一点儿,不是那么快,而北大那位同学的思维比较快一点。主持人:到底选谁?

观众:要选的话我会选清华的这位同学,张敏。主持人:简短地告诉我为什么?

观众:因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说,感觉这位女同学思维比较严密比较严谨,而这位男同学可能比较灵活。

主持人:这个原因让你做了这个决定?

观众:对。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你。我们东西对照一下,哪位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刚才,西安交大这里。观众:我可能也会选择那位女同学,因为我觉得那个男生敢说,他那个问题想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敢说。

主持人:这样好不好?

观众:这样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习惯。主持人:为什么?

观众:我觉得还是应该考虑成熟以后,特别是他解决象棋围棋那个问题,想得题不是特别清楚。

主持人: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情况之中,你确实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你又想不出,但是李开复先生就坐在你对面,两个眼睛直盯着看着你,你怎么办?

观众:我可能会一步给他讲讲我的思路,解释思路,而不是马上给出一个结论。主持人:李先生您是更重视结论,还是更重视他的思路?

李开复:我所有的问题,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错误的答案,而是看应征人的思路。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在我们让您做出评价之前,我知道这儿坐着您两位非常熟悉的战友,他们一定特别了解您,所以我要听听他们知不知道你要选谁,张亚勤先生你先说。

张亚勤:这位男同学反应相当得敏捷,知识面也比较广,对于网络是不是泡沫回答得很好。女同学沟通能力相当得强,我可以考虑让你做我们的公关经理,男同学也是相当聪明的,我也考虑他做研究院的学生。

主持人:他还是想把两边都安抚一下,然后打击他们,我听出来了谢谢你请坐。沈先生呢?我先问问您是不是跟李开复的意见经常都一致,所以他也会选你选择的这位同学? 沈向洋:大多数的情况下。

主持人:我想你是不是也要选择张敏同学? 沈向洋:这样问好象不大对。

主持人:我推理一下您会选谁?

沈向洋:通常北大清华的学生我都很喜欢,但是其它学校的学生我也很喜欢。就他们两个人来讲的话,如果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讲的话,我大概觉得北大这个学生可能会稍微强一点,反应相对来讲快一点。

主持人:所以您是比较倾向于北大的骆永华同学。沈向洋:我是稍微比较倾向一点。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了小小的分歧。在谜底揭开之前我想先问问李先生,刚才听到我们北大清华两个学校的学生争得不亦乐乎,你坐在那儿有什么感觉?

李开复:我的感觉是北大清华的同学们都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因为你属于某个学校,让你做了歪曲了你的判断,你应该怎么决定,还是应该就事论事再做判断,这样才是一个做事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在您谜底揭开之前,我想问问这两位同学,你们可以分享一下这个话筒,你们俩觉得他会选你吗?张敏先说。

张敏:我觉得今天的表现能够表现出我的想法方面的感觉来。

主持人:所以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很满意的,所以觉得他应该选你。

张敏:我想如果是二选一的答案的话大家都会比较希望自己能够中选。

主持人:我现在再给你一个机会,说一句话,最后一句话,告诉他为什么他应该选你,一句话。

张敏:如果我对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暂时不够精通,我想清华的教育给与我一个能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学会这一门知识,而且很好地应用。主持人:骆永华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骆永华:也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主持人:不满意什么地方。

骆永华:张亚勤博士提到我在回答象棋那个问题上面不够坦诚,我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面试者是这么认为我的话,那我觉得他不应该选择我。主持人:你想不想他选你。

骆永华:我当然想了。

主持人:那我再给你一个机会,说一句话来最后说服一下他一定要选你?

骆永华:我想我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有很广泛的兴趣,而且能够比较快的接触一个新的领域,能够去想解决方案,而且我比较能够吃苦,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拼命投入力量。面对任何一个新事情的时候,我都能够很快地去适应它,然后把它做好。主持人:现在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请您给我们揭开谜底。

李开复:好的,我首先要声明我们在微软,我知道招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八个小时的过程,所以今天如果说某一个人过了关,只是过了20关的第一关。我认为永华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绝顶聪明的人,非常有热情、非常主动,他会是一个思路非常快、非常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人,而且对自己非常有自信。我觉得你可以进步的地方,不要那么急躁,有些事想清楚,知道的是知道的,不知道是不知道的,表达可以更坦诚地表达。主持人:您刚才用了五个非常来形容他,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客观? 李开复:不会的,我看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得出来。主持人:是吗? 李开复:是的。

主持人:那我们现场肯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您认为他们是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有什么特征?

李开复:他非常有自信,自信的人通常是非常聪明的,他回答问题答得非常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急躁了,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才。主持人:聪明和绝顶聪明的区别在哪儿呢?聪明是感觉吗

李开复:聪明是三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绝顶聪明是一百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他是,他是的。

主持人:我们现场正好一百个人。

李开复:这个不太公平,现场很多是一百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人,不公平。主持人:接着来。李开复:对于张敏的话,我对她的感觉,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非常成熟、有灵气、有非常好的人品,是我可以百分之百可以信任的一个人。我在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上曾经说,所有的事情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一个人的人品。

主持人:但是您从哪个方面察觉出她的人品非常好,她的哪句话让你这样觉得?

李开复:她的回答非常诚恳,当我问到她对老师的事情,她虽然自己会去找张亚勤博士,问该怎么做研究,但是她还是非常尊敬她的老师,这个我是很佩服的。主持人:可是您只用了三个非常来形容她,比骆永华少俩。李开复:我们打分不是靠非常。主持人:接着来。

李开复:另外,我觉得张敏和人合作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如果我有张敏这样一个同事或者员工,或者老板或者老师,会让我觉得和她工作非常舒服,她周围的人会特别喜欢和她一起工作。

主持人:你觉得永华在这方面会有问题吗?

李开复:我觉得永华稍微急躁一点儿,他抢着回答张敏问题的时候还是蛮有礼貌的,应该是可造之才,但是在这几个方面不如张敏。对张敏来说需要加强的是在数学和计算机统计学方面的一些学科,我想你可能学的计算机更接近语言用户界面这方面,做计算机其实需要有对数学和统计学很强的一些知识,我建议你在这方面再加强,这些都是可以学的知识。主持人:评价完毕了,你们觉得他公平吗?

骆永华:我觉得他观察得很仔细,对我们俩都有很深的剖析。

张敏:我觉得开复博士说的的确是我在以后两年的博士生涯里面的确要非常认真去做的,而且我觉得非常好、非常好。

主持人:不是因为在你们两个当中挑一个吧,你们俩才这么赞同他的吧。

张敏:不是。我想做一个博士首先就应该具有这样子良好的理论基础,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也是我会努力的。

主持人:其实勇于反驳也是一种素质啊?

张敏:如果说得是不对的,我一定会提出我的意见。主持人:好的,请您现在给我们正式揭开这个谜底。

李开复:如果今天永华他没有急躁地回答那个围棋问题的话,我会倾向于选他。但是因为他急躁回答那个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做一个面试,我会出很多其它的题目,看看这个急躁是一时的表现,还是他的缺点。如果只是一时急于得到我的赞赏,那么我想这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他占了上风。如果今天假设他这个急躁是需要学习,将来还需要再进步的问题的话,我觉得张敏更表达了。一个做研究员需要的谦虚、深思、努力、合作精神让人感觉非常好的一个人品。所以在真正的面试,我想我会在两个再花很多时间去问的,但是今天如果说你只给我五分钟,我比较倾向于张敏。主持人:看来还是张亚勤猜对了。李开复:我可以再补充一句话吗? 主持人:可以。

李开复:我会要求那位穿条条衣服衬衫的先生来微软面试。

主持人:哪一位?这一位请站起来,他刚才说什么了吸引你的注意力?

李开复: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表示他这个人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数学和计算机的问题有很好的理解,并且他对这两位的分析我觉得也非常正确。所以如果今天是这三位做面试的话,我可能倾向于他。

主持人:看来一句话就可以定乾坤。刚才大家都记住了他说什么了吗?没有,那你再给我们重复一遍,你刚才到底说了什么? 观众:主要一点就是对于象棋问题,以我的知识基础做了一个评价。虽然我跟骆永华比较熟悉,而且我们关系很好,但是这个问题我知道我是肯定会提出来的,作为朋友之间我们对于任何问题上只要有分歧我们都是会把它辩个清楚,这样对我们都有帮助。主持人:所以你没有怕他会不高兴?

观众:对,这是肯定的。第二方面,我强调了这一点,对于不同的人才,你需要招聘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两点来讲的话,我对我自己还是相对满意的。我对自己不满意的一点,我觉得我回答的问题给后面的人造成了一个误导。

主持人:什么误导?

观众:骆永华他并非不诚实不正直,而是他拿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李开复博士讲的话,他稍微有些急躁,但是他回答的问题绝对是他思考之后,在他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判断之后才说出来的。而且他说的关于象棋问题解答的时候,只考虑了一步的解决方案也是正确的,下棋不是这样的,下棋要考虑后面,你只考虑到以后的三步和你考虑到以后的四步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所以你害了他。观众:这一点上我一直很内疚。主持人:你怎么弥补一下给他?

观众:作为一个面试者的话,我如果对后面继续给他面试的人这样简单说的话会影响他能不能通过面试的。因为我发现后面的人受到这个影响之后,造成一些我认为,我开始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大家都误解了。

主持人:李先生听了他这一番话对他是不是有更深刻的印象? 李开复:我还是认为我的第一个印象仍然是正确的。

主持人:今天李开复先生在全场的观众之中选择了你,你觉得自豪吗? 观众:我觉得李开复先生需要更多地了解我。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这个演播现场还有一位观众特别紧张,因为他是这两位学生,也是这位学生的老师,现在就让我请出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先生。你刚才在场外已经听了很长时间了,对自己的学生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陈章良:挺出色,挺不错的。主持人:出色在哪儿?

陈章良:一个是我觉得对刚才开复讲的几个问题,特别是有一个问题,他回答得很迅速很快。第二个是在抢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不应该他答。适当情况下越位一点点是有好处,这对做研究来说有一种冲劲,这种冲劲也许是错的。但是做研究过程中大量的工作是错的,只有在错中间慢慢找到正确的东西。

主持人:你觉得今天清华这位同学呢?

陈章良:我觉得她很朴实,让我们觉得很有水平,表达能力很强,感觉很吸引人。好多位都挑我们清华的同学,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说我要挑研究生的话,按今天这么短时间挑的话,我还会挑北大这位学生。因为我觉得他的这个能力有助于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别在独立开展一个工作,这个能力很强。主持人:以前见过他吗?面对面? 陈章良:没有,没见过。

主持人:第一次见面觉得他怎么样?

陈章良:非常的人才。主持人:你觉得他呢?

李开复:我觉得陈校长特别平易近人,如果我是学生,一定特别喜欢这个导师。陈章良:可能是因为这个误会了我,他穿西装,我今天穿这个。

主持人:为什么你今天穿这个呢?

陈章良: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导播小姐,来以前我是穿西装的,在那儿开会,说通知你必须要穿一个有颜色的T恤,为了穿T恤必须穿牛仔裤,必须穿牛仔裤必须穿运动鞋,这也是我喜欢的。这么一来一看的话,开复穿得这么正经八百,然后校长又穿成这样子,我觉得非常得有意思,所以我们今天倒过来了。

李开复:平时倒过来的。在微软我穿的像这样的,他在北大可能穿这样的。

主持人:人才的供方和人才的求方坐到了一起,在我们深入讨论之前我想还是请观众朋友一起来参与。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觉得人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等一会儿我请两位分别,不能互相看,分别写出这些。观众朋友选出的一些素质里哪一些你们是认为最重要的,头三点排序好吗?

观众:第一个精神就是一个创新的精神;第二个需要一个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第三个需要超越自我,勇于学习的精神。主持人:勇于学习。观众:学习新鲜的事物。主持人:学习的精神。

观众:六个字三点,第一个是正直,第二个是执着,第三个是热情。

观众:我觉得还有两点:积极主动,另外还要有充分的自信。我觉得应该有危机感,我觉得还应该有谦虚、思维缜密。我觉得还应该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要敢于面对失败。主持人:其实也就是忍受力,你还有别的要补充吗?

观众:现在应聘的时候,经常要看到这个人的工作经验。知识的储备,我觉得还有善于和敢于表达自我,也就是沟通能力。观众:我再补充一点,懂得休息。

主持人:用这个蓝笔,你用那个黑笔,不要互相看好吗? 李开复:不会。

主持人:我觉得我有点儿做老师的感觉,请你们分别写下来然后排序好吗?你是非常了解李先生的对不对?

张亚勤:应该说是。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说说他会写哪几点你觉得?

张亚勤:他会写人品、智慧和创新,如果要选四个的话,还有团队精神。

主持人:请坐,谢谢。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你觉得他们俩分别会选什么?因为这很重要,咱们看人才的供和求,他们能不能接轨,让北大的学生选,北大的学生愿意举手吗? 观众:如果让我选的话,我肯定选五点,然后就是德智体美劳。

主持人:好了,现在我们就揭开谜底,请你们把这个纸拿起来,让我们看一下,先看李先生的: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陈老师、陈校长的:创新、执着、自信,完全不一样。李开复:因为我们的工作内容不一样。陈章良:对呀,工作内容不一样。

主持人:但是你们一个是人才的供方,一个是人才的求方,这中间好像岔了。李开复:不奇怪,当然不奇怪。

主持人:为什么?

李开复:我们还是可以用很多北大的学生。

主持人:那么您选的第一条是人品,为什么人品是所有的能力里面最重要的一点?

李开复:我们公司的精神就是,我们雇佣最好的人,但是我们完全信任他们,让他们来把握将来他们和公司的方向。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人品有了问题,我们绝对不会考虑他。主持人:您为什么没选人品?人品不重要吗?

陈章良:人品非常重要。

主持人:而且您是老师,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人品。

陈章良:人品很重要。判断一个人值得不值得信赖,人品应该是第一位。但是我现在关键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干活儿,很多人品非常好的人但是是个笨蛋,而笨蛋在手下的话,一堆笨蛋这是不行的。

主持人:要是人品不好创造力很好呢? 陈章良:有这个问题。

主持人:倒过来那怎么办?

陈章良:创造力很好人品不好那么社会会淘汰他的,这个问题不是太大,因为社会最终会淘汰他。但是一群人品很好的人创造力很低的话就要了命,但是你现在手里有一个项目急需要完成,有一群人品很好的人但是您都觉得他们不够聪明,反而有一个人他很聪明能够把这个项目完成,但是唯一一点就是他的人品有点儿不行,我还是重视这个具有非常冲动的、很有创造力的这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有希望可以培养,人品这个事情,一次两次的挫折,三次四次的挫折,逐渐会告诉自己做人不这么做。我还有一个教养,还有一个教育的希望。

主持人:我看您在点头啊!李开复:我部份同意。

主持人:说不同意的地方。

李开复:不同意其实是一个学校和企业的差别。我认为在微软公司,一个人进入公司,我们给他那么大的空间,那么信任他,人品出了问题我们绝对不能考虑这样一个员工。但是站在陈老师的角度,我想如果他有信心可以教一个人人品,那么这个人在他的带领下人品学好了,本来又很创新,又很有智慧,再来微软辛勤工作,我们不是特别开心吗? 陈章良:典型的资本家。

主持人:微软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难道不能把人教好吗?

李开复:人品或许可以改变,但是这不是微软这个公司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像陈老师这样的老师能够教他们人品。

主持人:人品应该谁负责?

李开复:人品我觉得其实是学校负责,是非常合理的。

陈章良:不对不对。学校、家人、父母,人品跟学校没有多大直接相关,人品是从他出生懂事一直到死都在学习的一个过程,在任何一个生活阶段都在学习人品。所以它不光光是学校的事,但我们老师没有培养出很好人品的人,不能说所有的学生人品都很好。父母亲影响他的人品,社会影响他的人品,到您公司去,您的行为影响他的人品。但是我说的创造力是很难很难的,因为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一生中具备不具备这种创造力,不是随便可以教出来的。主持人:您觉得创造力重要吗?

李开复:创造力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智慧更重要。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可以选择什么时候该创新,什么时候该利用前人的结果,他更有弹性能够做一个选择性。有些人他可能觉得自己很有创新,但是创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有用。我宁肯雇一个有智慧的人,然后教他怎么去创新。就像我宁肯雇一个人品很好的人,然后让他去培养其它方面的知识。

陈章良:但是创新的能力能被教会吗?创新本身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重要的还是从小一种培养的。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自己做什么事,他头脑一直有这种创新,而这种创新跟刚才开复讲的智慧是一定相关的,创造力和智慧本身在某种含义上是相同。主持人:所以你们达成了共同点。您觉得创新也是可以培养的吗?

李开复:我觉得创新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六个事情都是可以培养的。我认为人品的培养是最困难的,智慧的培养也许也是一样的困难,另外几个我觉得都是可以培养。

主持人:您第三个选择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与他人工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李开复: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做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管做研究开发或者合作的项目,都是多位同事一起想办法,如果这个时候大家都彼此竞争,我自己做自己的,不告诉你我做什么,愿意帮助你。这个时候也许六个人都会做出六个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儿都没有用,我们的团队精神的意思,团队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是最终的成功。

主持人:你为什么没有选团队精神?

陈章良:团队精神在公司在一个群体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司、一个群体,我们看在什么场合里面来谈这个事。比如说研究数学的陈景润,他做的是一个人的工作,他一张纸、一根笔、一个人,在这时候强调的团队,你说陈景润的团队是怎么样的?

主持人:当您培养您学生的时候,如果不特别培养他们这些能力,他们会不会觉得走到市场上会有力不从心呢?

陈章良:有这个问题,但是团队精神跟自己在家庭长大和学校,很多情况不是我们能教他们的。事实上一个家庭,自己对父母亲的关系、对亲戚的关系、在学校里面对同学的关系,在一个宿舍里面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个团队的精神在里面。

主持人:我听有些人说北大的学生出去不太合群,跟你有没有联系?

陈章良:不应该说是我教出来的,历史上就这样。他们考进北大每个人都觉得我很牛,另外一个人觉得我也很牛,所以每一个人都很牛。谁最牛?那么多都是高考状元,都是班上第一名第二名上北大,面对这些北大非常牛的学生,怎么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出团队精神?怎么能够要求他们有团队精神呢?

李开复:团队精神,我基本上同意是可以培养的一件事情。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前提,第一:这个人有很好的人品;第二个刚才我们谈到的竞争的问题;我还是有一点对中国的大学生有一点保留有一点看法。主持人:怎么说?

李开复:我认为竞争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总是在想我以前都第一名,现在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他考第二名,我为什么是第三名?我怎么能够超越他?或者我们北大怎么超越清华?或者我们计算机系怎么超越电机系?再不然就是我们这个球队怎么打败那个球队?我想竞争力可以是一个很健康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它是一个不是你赢就是我输这样情况的话,可能会有负面的效果,造成一个人甚至人品都可能出了问题。因为可能你为了要赢,不择手段不是帮助自己赢,而是去让别人输,这些作为是很要不得的。

主持人: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一定只是在中国的大学生里面有,美国的大学生也很厉害,哈佛的学生特别不服斯坦福的学生。

李开复:我们的微软公司不就是这样。

陈章良:微软公司首先先把对手杀掉,然后成为最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如果说因为从生意、从商业学习,为什么NBA那么伟大?就是挑出第一名,谁拿NBA的杯,我们现在足球我们希望,能够踢出国门,能够走出国门,我们也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当然恶性的竞争是不对的。

主持人:你觉得微软是恶性竞争吗?

陈章良:不,我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微软今天成为第一位有它的伟大之点,盖茨所写的《未来的世界》怎么样,里面充满着竞争。所以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求竞争、竞争中求合作,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同样我想每一位同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想,我怎么能比以前的我做得更好,这个才是一个良性的竞争。在团队精神这方面,我觉得从学生的供方和作为企业学生的求方之间,还是有一个错位、有一个脱节。

李开复:我们和学校评估的差别最大的一个地方是:在学校老师希望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到了微软以后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排序,我们对每一个人希望他能够,希望他很诚实地列出来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后在六个月或者一年以后看到他做到这个工作没有。而这个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我要和我的团队一起做出来这个工作。

陈章良:但是个性化的发展我一直很看中,如果大家一模一样这一定是死的。社会的多元性跟生物的多元性是一样的,只要没有多元性的生物,进化一定是出问题的。

主持人:您为什么选择了执着和自信作为您另外两条非常重要的能力?执着是什么意思? 李开复:就是认定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方向的话,你能够很执着地去实现它,别半途而废。由于执着必须要有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说,你一个要有能力,第二个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自信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可以启发他的自信的。如果我有一个员工他很有智慧可是没有自信,我可以帮助他培养自信。但是他如果很有自信没有智慧,我就没办法了。那么在微软有两个很出名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执着的例子,就是比尔?盖茨要做Windows NT,做了第一个版本不成功,第二个版本不成功,第三个版本还不挣钱,但是大家都跟他说这个东西真的还要做下去吗?我们对这个软件市场,我们真的这么重视吗?他说一定要做下去,因为我确信这个是对的,把理由解释给大家听。非常有智慧、非常有自信的、非常执着的,今天这个Windows 2000成为我们最大的一个产品,但是执着不应该是盲目的执着。另外一个例子,比尔?盖茨先生的例子,他在94年、95年错过了Internet这个机会,他那时候下的赌注就是互动电视会是很重要的,但是他看到了Internet来临。他第一个感觉是Internet不知道怎么挣钱,我还是别去碰。但是看到了广大用户这么需要这个东西,他有一天觉悟了,他觉得说我错了,我不再执着下去,这个Internet是非常重要的,我承认错误,我不再执着,我改变初衷,我们从明天开始,你们这三个产品部门不要做了,开始做Internet产品,所以转移了整个公司的方向。所以我想说的是说执着和自信是很重要的,但是它们背后应该不是一个盲目地执着和自信,是要有一个像比尔?盖茨这么有智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执着,什么时候该有自信,什么时候应该该承认错误。

陈章良:如果这个前提存在的话,那我也同意这两个蛮重要的,好,谢谢你。

主持人:我们看到供与求双方确实是有一些脱节的地方,你们有什么话要跟他们要说?向我示意一下,这位先生。

关于大学生创业

观众:我想请问两位先生,就是说您对两位大学生创业怎么看?还有就是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毕业的那些学生的创业行为?

李开复: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去争取工作的机会,比如说打工的机会。但是对于放弃自己的学业,去开公司,基本上我是反对这个事情的。因为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你创一个公司,你的目的是要帮助用户制造有价值的东西,做这么一件事情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很能够轻易成功的。当然比尔.盖茨先生、迈克.戴尔是有这么成功的例子。但是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经过打工去学习,毕业以后去一些有名的公司,学习他们的办法。因为人生是很长的过程,不必觉得20岁、30岁就一定创有要自己创业,有自己的公司。可以在学习更多经验之后,更有成功的可能。当然创业还有一点就是,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会成功的,而且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会失败。如果一个学生要创业,不管是早创业、晚创业,他要抱着有从失败中学习得到建设性的想法的一个做法,这样他才能够越做越好。

陈章良:我支持他的这些观点,就是学生在学期间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学习好了以后,在某一个点上的时候他自己会去创业。但有一点,人又是多元性的,别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可以创业,但是应当有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很奇特的,一百个中间它一定会有一个群体。就像我们做生命科学的,十的五次方的生命中,一定会有一个突变体,这很奇怪。一百个人中间,你会看到一个人他的头脑、他的想法和我们可能不太一样,而这个人应该鼓励他。如果他真是非常想停止一年两年我要去创业,但我失败了,你应该允许他回来。另一方面,有时候就业和学习并不能两全,有学生这么问怎么办?我总是这句话,我说你想明白没有,如果你想明白了,说OK,你觉得可以休学创业,你不后悔就是执着,你别后悔。那么你想好了可以,一年以后再回来,他想好了。

李开复:你会邀请一个专家来看看他这个项目合理吗? 观众:有。

主持人:下次邀请李先生到你那儿去。

陈章良:我们经常,我们有过这个例子,两个学生创业的时候,他的项目非常好,香港老板给了钱。在这之前我们把这个项目交给了专家看,专家在上面写了内容,里面的评语认为其差无比、毫无道理的。然后我也把这两个学生叫来了,说我不懂计算机,但是你的被计算机专家评估成其差无比。然后不服,那计算机专家简直一钱不值,那个知识实在不行,然后我们还是要创业,两个学生还是出去了,还是继续做。起码到现在为止没看到他失败。

李开复:我觉得重点就是说这个专家是不是真的专家,如果他是一个真的专家,我建议陈校长应该听专家的意见,不要让这两个学生荒废了他们的学业。但如果专家本身的资格有问题的话,那可能另当别论,那我建议应该找另外的专家。我觉得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要珍惜自己的大学时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时候自己很天真地认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老是觉得这些专家都不懂,但是也许他们觉得不懂的专家其实不是专家。

陈章良:开复,我插一下。我觉得不妨能够允许若干学生做一点创新的工作,我是这个意思。但我刚才已经说了学校是不鼓励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坚决不鼓励,如果这样。

主持人:他们两个人找到共同点了。这位同学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叫童之磊,在大学毕业之后,还是在毕业之中创建了易得方舟,还在就读当中创造易得方舟,还在就读之中就创建了易得方舟这个公司,可是这个公司运行得好像并不是特别一帆风顺,现在他在另外一家网站做网站的总裁是吧。

童之磊:对对,为什么我们会出来创业呢?我自己有一个体会,看美国这种IT领域上的丰碑型企业,像惠普、微软包括像后来的雅虎、戴尔这样的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像比尔?盖茨一样,他们的学位都是没有拿到的。主持人:所以他们是你的典范?

童之磊:对,我觉得创业是怎么一件事情,创业这件事情,从风险投资角度来讲高风险高回报。你真正创造一个不朽的丰碑,那么很多人一定要去创业。创业这个要求我觉得是非常高的,对这个人的要求应该有三点,第一点,这个人一定要有创业的激情和理念。我记得王峻涛先生讲过一句话,他跟我说,你什么时候去创业?当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不是你的女朋友,而想到一个创业的想法,魂牵梦绕你睡不着觉的时候,一定要去创业;第二点,你要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说你不做这件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会遗憾,那么你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情。第三点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团队。

主持人:你觉得你这三点都做到了吗?

童之磊:易得方舟刚刚创业的时候我相信我有这三个条件,但是后面的条件我觉得,是这三个要素当中,有一个要素其实没有像我想像的实现。主持人:哪一点?

童之磊:团队。

李开复:易得方舟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型,可以挣

第五篇:我国哪些城市最需要IT人才

我国哪些城市最需要IT人才

无忧指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占去了IT业的大部分需求份额。

除去传统的京、沪、深和穗这几个热门城市外,成都、大连、杭州也在2007年成为IT职位需求很热的城市。对于新增加的城市,调查报告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分析。

成都与IT产业有关的从业人员达20万人,中芯国际、英特尔等公司都在成都选址办厂。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认为,由于成都市政府对电子产业支持力度非常大,出台了许多很有吸引力的政策法规;成都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半导体配套产业初具规模;西部地区物产富饶,水力电力资源丰富;西部高校众多,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这一切都为成都IT产业的崛起营造了一个优良环境。

大连的IT业以软件为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连软件园。大连软件园以面向日韩等北亚地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业务为产业方向,在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IT咨询、IT教育与培训、BPO、数据处理等产品和服务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园内,通用电气、IBM、戴尔、松下、索尼、SAP、埃森哲等16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其在中国和东北亚的软件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或业务流程外包处理中心,欧姆龙、CSK、阿尔派、FTS、日中技研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设立了其在中国或亚洲地区的研发中心,东软、中软、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面向日韩等北亚地区市场的出口基地。

杭州也是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同时又是7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杭州软件产业经济总量在全国11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已经居第四位。杭州软件产业以专业应用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为主,在金融证券、财务、纺织印染和服装CAD、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杭州的软件企业以民营为主,这些民营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和创新的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下载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最需要七种人才——李开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拔尖人才世纪材料

    第二篇: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事迹材料 以人为本情相依人格魅力铸校魂 第×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现年39岁,中国共产党员,双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曾......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精选合集]

     21世纪需要的七种人才1开复(GOOGLE中国区总裁):很久没有被学生打分了,今天是很多年来第一次,有机会学生来给我打分,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如果我们回归过去......

    现代人才应有的七种能力

    现代人才应有的七种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这是对现代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是辩证地看问题(不走极端)的能力。辩证地看待取和舍、付出与回报、好与坏、对与错。 学习能力——......

    面试时最表现的七种能力

    面试时最该秀的七种能力最近来向阳生涯咨询的案例中,有不少是在求职面试时受挫的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基本相似,大部分人在找工作时比较盲目被动,投出简历后接到面试邀约,不做面试......

    知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

    知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你们招大学生会招什么样的,关键这个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摩托罗拉北亚中心高校关系经理毛萍摩托罗拉从去年开始就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战略,把校园作为我......

    组织部需要的人才

    组织部需要的人才: 因为其大致工作室是: (一)熟悉掌握全院团组织的基本情况,了解基层团组织的活动、组织生活、团总支委员情况;(二)严格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团员证的注册和管理工作,做......

    企业需要的人才

    机械类高职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行业与地域差别越来越大, 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高职的生存与发展。地方高职如何主动适......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一.考试的定义 1.对学习情况和知识技能给予考查 2.考试只是考查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有笔试口试或现在作业等方式. 3.由此可见考试并不局限于笔试.考试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