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风中的余香
(题目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开篇点题,第一时间传达主题信息,同时使用对比和比喻等手法,生动有文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比喻恰当,生动形象,照应题目,及时扣题)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叙事简洁明了,长短句配合,问句等句式灵活使用,有感染力。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的议论抒情,更是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单独成段,点题醒目自然,与上文配合有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的感觉)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边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
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夹叙夹议,深情演绎,感染力很强)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联系社会,学以致用)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照应题目,总结点题)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德国默克尔最近显然未能躲过一场**:由于她在得知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以希望这场**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开篇无应试习气)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拉登确应惩处,但不能“十分”高兴。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理性的声音”。)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防长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地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将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继续泡汤。(见解深刻,积累丰厚
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主题登场,自然天成)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笔锋一转,到华夏)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对国运之关怀,情深)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理掩埋的时候,又是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责任感)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再次点题,有个性,又中规中矩)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有气度)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是社会的良心。
试卷评语:
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深刻,这就是!一个中学生放眼世界,回眸历史,关注现实,不偏不倚,着重分析“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何等可贵!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着对某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这是一个有大关怀的学生。
第二篇:2013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3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更重要的事
(一)原题回放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二、【专家点评】
上海交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刘慧认为,作为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今年高考作文题仍然给了考生很大发挥空间。从题目类型来看,今年与前几年类似,都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成文。从题目内容来说,这次的题目与2008年上海卷作文“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处,引导学生不只关注自己,更关注他们、关注社会。考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全面诠释自己的观点。因为这道题目中存在转折关系,考生可以选择着重写转折部分。比如,自己埋头干活没错,但不时也要抬头看天,仰望星空,拓宽视野;人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该思考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每个人除了要灌满自己这条小河,也该思考如何汇入社会这条大河。
(三)、优秀作文
201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更重要的事
从小,父母和亲戚们都非常关心我的学业、成绩。当我因名列前茅而得到一份份父母赠送的小礼物时,当我因成绩好而被老师和同学称赞时,我一度认为,学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然而,直到半年前我才发现……
那天傍晚我的心情低落,满脑子都是被划了一道道叉叉的试卷。那鲜艳的红色否定了我的努力,让我从被人羡慕的天堂跌落到了深渊谷底。
回到家,母亲在客厅布菜,父亲笑着摸着我的头,叫我赶紧入座吃饭。我沉默地拿出这次的成绩单递给他们,忐忑地等待着责骂的到来。犹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作业也不做。等到期末成绩出来后,母亲拿起鸡毛杆子就往我身上招呼,疼得我眼泪直掉。自此之后,我发奋学习,就是为了躲避这种疼痛。没想到这次很可能又要往事重演了。
“傻盯着面前的菜看什么,吃呀!”母亲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的手有些发软,对疼痛的恐惧让我浑身提不起劲。
“这是怎么了?他爸,赶紧的……”
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味道钻入我的鼻孔,我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你终于醒了,真是快吓死妈妈了——来,喝口水,肯定渴了吧。”妈妈端着一杯温水温柔地照顾着我,爸爸也请假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这种温情的生活我似乎总觉得离我的世界特别遥远——妈妈不
是应该痛骂我这次成绩的下降吗?爸爸不是应该站在妈妈那边,沉默地不帮我吗?
“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医生说你受了刺激。”面对着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次我成绩下滑了,没考好……”
“就为这?”爸爸听了后皱紧了眉头。
“……你们不打我吗?”我心虚地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成成都是大人了,我们怎么会打你。”妈妈不解地看着我。“可是,小时候你们打得可狠了。那会我成绩一下降你们就骂我,成绩好就送我东西。还有同学们也是,我成绩好的时候就说我聪明,这次成绩出来却理都不理我……”我破罐子破摔,决心把自己的委屈都哭出来。
“阿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看,胡老师听到你的话眼睛都红了。我们不理你,是怕你敏感,觉得我们在笑话你。你别生气啊。”我吃惊地看着同桌的到来。他的身后是班主任胡老师。
“成成,小时候打你是怕你学坏,现在你长大了,我们从来都是以你为傲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你快不快乐……”感受着他们的关怀,我眼泪又掉了下来:其实,我知道在我的潜意识里,别人能够爱我、关心我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第三篇:2014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高中语文老师的资源,大家分享一下,学弟学妹们加油哦。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
直面不自由(69分)
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间,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观点,倡导自由与平等。正是这场运动激发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甚至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种种革新。到了现在,几乎人人都认识到了自己有各种自由的权利,并且积极地选择自己想要走的人生道路,增加社会的多元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人难道是完全自由的吗?自由的限度又在哪里?我们固然能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可我们选择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过好人生,用小的自由来实现最大的不自由。
人不自由的原因或许有两点。首先就是我们承担的责任。萨特说过,人必定是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我们没有要求来到这个世界上,凡是自由的,就要为自己一切的行为负责,承担责任无疑是不易的,就像穿过沙漠,各人的方法道路或许不同,但终究无人得以逃脱。其次,人的不自由还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大了说,人终有一死,且在生命中不会一帆风顺,这些都是个人无力控制的。往小了说,我们的家庭也是生来就既定了的,或贫或富,或高尚或卑微,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穿越“沙漠”。
这样想来,人的引以为傲的“自由”实在是太渺小了,甘地领导了印度独立革命,为的是什么?让几亿人能真切地体会到自然的人有多不自由吗?当然不是,我们对“自由”的争取,对自由的珍视,别有一番意义在其中,因为即使人终有一死,即使有无限的沙漠必须穿越,他在其中作出过了不小的努力,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到,即使他常常觉得身边是无尽的黑暗,他也不孤独,不绝望。因为生活就像一股激流,开辟他的道路,穿过乱山碎石之间,人的力量固然无法胜天,那又为什么一定要“胜天”呢?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自由加以珍视,便能创造出自己的“激流”,对“不自由”的困难悲剧化作自由的积极“搏斗”。史铁生写到生死时更有意思,他说,上帝在创造生命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如果在艰难时想到前面有个长长的假期在等着你,不是会很安慰吗?正是这样对不自由的调侃和直面,使得他在走人生之路时更加乐观,也更加自由。
不自由不是悲剧,而是对自由的注解,使人对自由加一份珍视,加一份热爱。直面不自由,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
吾行吾道,虽远必至(68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身于沙漠,周遭是波澜起伏的沙海,漫天黄沙高傲地席卷一切,抹平一切来访者的足迹,好像从未有人来过。是振长策疾驰,是亦步亦趋彳亍,是日夜兼程早日穿越,还是且行且思谨慎独步征途,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可以自由挑选,但无论如何,你必须穿越。
这是多么大的困境!我们掌握了过程的自由,却又被决定了起点与终点。从眼前的高考,到人生纷至而来的成败、兴衰、荣辱皆只可尽人事以面对,不可期天意而逃避,甚至整个人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难免生死人灭,穿越人生这片沙漠,我们向死而生。
然而,我们却被上帝赋予了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道路的权力。我梦见过西西弗斯,他受天惩,推石至山顶却终将滑落,但就在他徒劳无获走下山时,他却给我欣赏他信手捕捉的一叶蝴蝶。这里蕴藏着人类全部的幸福。客观上,我们必须同唐僧一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修其正果,必须直面人世的不公,社会的阴暗,生命的困顿,在天不在我。主观上,是卑贱的生存哲学,还是高扬的生命意志,则在我不在天。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沉吟,有所深思,有所经历,有所创造,有所使命,有所理想,有所践行,有所超越,即便是撞向铁幕的鸡蛋,也能有其价值。
孔子以木车的激情穿越沙漠,他不是不知道乱世春秋一切已不可为,但他仍怀着古典的崇高勇往直前;老子以老牛的散淡穿越沙漠,他深知无法唤醒甜寐于月光流转的苍生,仍旧以牧笛吹起晚岚。张载说:“士人臣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却认为,只要是心怀着慧(惠)世济世之心,纵对黑暗之时局一无所念,却也不怍于父母授来的身体发肤,方孝孺深知其对燕王铮亮佩剑的弱小,却仍旧傲然于君王前玉碎,决不伏身于残暴下瓦全,他难以不选择失败的结局,但却用选择穿越沙漠道路和方式的仅有的自由向历史交了答卷。行走在天地间,我们都是旅行着的陌生人,从远方来,到远方去,天下无处不为逆旅,人世无所不为考验,但,作为这宇宙的朝拜者,我们在不自由中仍有过程和态度的自由。我们仍可在黑暗中保有那宝贵的尊严。
祸福贫贵,天作主,我说了不算。一身正气,我作主,天说了不算。
沙漠即在前方(68分)
眼前是黄沙弥漫,身后是退无可退,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沙漠。当然,你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
这就是如今我们每个人的写照,人生只有往前这一个选择,唯一机动的是各人穿过人生这片沙漠的途径与方法。即以非自由之身拥有自由的选择,这是社会的法则。
放大了说人生也好,放小了说一段比赛也好,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不自由”,如规则,如规律。规则不可违,规律不可破。若是人生想退便退,随时可回到十八年华重做人生重要抉择,那这个世界岂不乱了套?这就是规律。若是赛跑途中由火箭送至终点的“第一名”也算冠军,这本来人类体能的竞赛还有何意义?这就是规则。
这样的“不自由”让我们及我们所在的社会更有序更公平,以更好地实现接下来的“自由”。是的,我们依然拥有自由,当你做人生抉择时,没有人规定你的抉择是什么;当你面对苦难时,更没有人教你该如何度过;当你面对辉煌时,没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处理。
苦难如文革十年,如何度过?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周炼霞文革时被迫害一只眼瞎,便托人刻了两枚章,一枚上写着“一目了然”,如此调侃,如此励志,她是这样度过了文革。而大作家老舍却不堪折磨抱石投湖自尽,如此惋惜,如此可叹,他是这样度过了文革,也提前度过了人生。文革就好比必经的沙漠,二人身处其位已无可选择,而方式却可变,苦难如斯又如何呢?挺一挺笑着便过来了,过来之后便得以颐养天年,九十多岁才去世。软一软哭着也过去了,提前过去,却仍是一个昏暗的结尾。
这儿的“自由”,便决定了当你穿过沙漠时看到的是一片可爱的绿洲,还是因怕吃苦走短路而看到的另一片更黑更干的沙漠。
当然人生也并非只有“苦难”这个沙漠,辉煌也是沙漠,你是如司马光一般淡然处之并写下《训俭示康》以提醒后辈,还是如现如今的高官一般大肆炫耀落得“双规”下场?天生聪慧也是沙漠,你是如曾经的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一样终归于默默无闻,还是像十三岁上清华的“范书恺”一样拥有才智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与处事能力,前景光明?
方式也好,道路也罢,这“不自由”中的“自由”却决定了你最终的结果。
我说我并不想要自由,此话不假,因为有些“不自由”保证了我的权利及义务更好地施行;我说我想要自由,此话当真,因为这些“自由”也决定了我的人生。
沙漠即在眼前,非自由之身的人们啊,抓紧手中的自由的权利,向前穿过沙漠吧!
自由的囚徒(65分)
少时,父母常让我尊敬爷爷,因为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仅此原因自然难以说服我。我更多将敬意流于表面,未曾刻入心头。
懂事后,见爷爷的时间少了。我也放下担子,因不必佯装尊敬而舒心许多。深刻的沟通随着我的长大,愈来愈少。
高中后,时常困顿。学业负担重;初中好友疏远;与新学校格格不入。长大看似更加自由,实则成长中的我似在沙漠中穿行,时刻被流沙、狂风、酷热与严寒侵扰,无处可逃。但很可惜,没有别的选择。现实的生活与余华《活着》中的故事无二,我只有穿越这片沙漠才能或者,青春期的迷茫与不自由感让我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
晚饭后例常下楼取来报纸,却惊喜地在信箱中发现了一封信。上面用苍劲的字体写着“孙儿亲启”。
心中文字我仍记得一些。
“……你与父母谈及你的不自由,我深有体味,我们皆是不自由囚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爷爷曾是哈军工的优秀毕业生,即将踏上无限光明的道路。可孙儿,海军士兵要在船舷上屹立不倒,而我却有先天平足的缺陷。所以我无法成为战场上的士兵,那时于一个从初生开始便梦想上战场的兵来说,是耻辱。”
读到此,似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大概是泪干后的印记。“……但又怎样呢?我无法逃离这困境,若是逃避,倒真是士兵的耻!我的确不自由地必须突破这困境,穿过这困境,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自由的囚徒。人生的枷锁无法困住你以至你不可以用他去达到目的。摆脱困境,孙儿,我相信你勿做弱者!”
爷爷后来做了地图海图测绘工作,也算以别样方法突破了困境。读罢信件的我,颇有感触,也心生敬意。但我不认为那是如同我所经历的一样无边的沙漠。我甚至自大地认为,我的无奈与不自由,胜过爷爷的故事。我试图穿越沙漠却没有方法,于是我不想再尝试
直到近日,我从父母口中听说爷爷骨折,便去看望他。当他解开绑带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并不平足。爷爷编了故事来愚弄我!
我气愤地回了家,却在与父亲的争吵中如梦初醒: 爷爷被拒绝仅仅因为出身是地主。我的惊讶远超愧怍,他的无奈我难以悟透。
之后故事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我也找寻到力量,也正满怀信心地在纸上落笔。
人生伊始,便是囚徒。我们必须选择挣脱。但我们有千种方式争脱,正如千奇百怪的人生路。实则我只有自由,我们也始终自由没有人选择坐着等死,我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自由地挣脱沉重的枷锁!我,将为我,也为敬爱的爷爷走出沙漠。
独舞者(65分)
你有可能出生在一个并不属于你的时代,有可能你的思想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思想准则,有可能你因受本我意识的冲动而创造了一个新流派……但若你是一位艺术家,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还恰巧具备了以上的任一条件,那你周围便已是一片荒野。
只有很少数的艺术家逃脱了这种无人道的遭遇,大多数的经历者即便有少许支持者、密友,他们都只能给予少量宽慰。
自小被宠为神童的莫扎特长大后到处碰壁,因为愚昧的奥地利国王说过:“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需要听指令,能为我们光宗耀祖的奴仆。”莫扎特不得不每天穿着绣金背心,搽着香粉按照皇帝的指令谱写一些轻浮如阉伶歌手法利内尔的女高音的宫廷轻歌剧,还要忍受教主的迫害,因为他有荣誉。最终他忍无可忍的与大教主决裂,离开了这被束缚的国土,挣脱了宫廷,远离了萨尔斯堡。
他以为他终于自由了,可他正面对着更加贫乏荒漠,得罪了主教这意味着他之后生活的永远艰辛,甚至是死亡。
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过“我绝不会再回去,我的人格对于我或对于你都是至上的,我必须穿越荒野,哪怕最后是用我的性命来交换,但是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选择来追随我的本能灵感。”
他拼命的教学、接活、创作,生活的相当窘迫,柔情的他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慰藉的机遇都很少,他仿佛被与他人隔离开,被迫成为“独创才”。
可他选择将内心的痛苦隐藏,将欢乐与眼泪融合把神坛的歌声传送给热爱他的人们。那是苦难之蚌孕育出来的珍珠,却从不夹杂暴怒与怨愤的迹象。
若不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无妨。
躲在冷冷清清的病床上的莫扎特喃喃自语道:“……现在,开始夜的咏叹调……”然后轻轻合上了双眼,挣脱了时间的束缚,回到了大天使的身边,而此时,威登歌剧院中金碧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华美艳丽,名流们流光溢彩,《魔笛》的首演盛况空前。
他才是一颗耀眼的超新星,只是他身处宫廷教会勾连的黑洞,吞没了他那璀璨的明辉,他却以极差的姿态行走在他的白夜中,别人的荒野是他的舞台,而他是一位挑战的独舞者。
乌云试图掩盖太阳的光辉,可那混浊的阴霾却使太阳那远射的光明更加圣洁。
经历的苦难与挫折固然不堪回首,但若为超越者,我愿视其为一场仲夏夜之梦。
第四篇:2015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人人如蛋,又有何患?
村上春树说:“面对体制的高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蛋。”的确,在这渺渺的大千世界中,面对个体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们何其微小,就如一只只脆弱的蛋,但即使卑微脆弱如蛋,也总有坚硬的壳和内里的柔软,而这也正是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林则徐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座右铭就是外壳与内里的糅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欲拯救晚清,有着不畏权贵胁迫的心志与风骨,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与普世关怀,在虎门上空浓烈的烟雾中,它们一举喷发而出,使他的人生充满光辉的色彩,也使其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坚硬与柔软,个人取向如何对待,关系到个人价值,也意味着自我和谐与否。老子称赞水的造化之德:“天下莫柔软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刚柔并济,朴元相击,成就了道家的和谐之道。
上善若水,但历史上却也存在以“不和谐”闻名的人物,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他的三哭即是疯狂与软弱的碰撞。有谁会为素不相识的闺中小姐哭丧?有谁会不循礼法与嫂嫂告别?又有谁会在司马昭欲与之联姻时大醉六十天?他的疯狂是一层更加坚硬,也更加脆弱的壳。魏晋禅代,礼法败坏,他用壳控诉世道的不堪和他的激愤,内里却守护着顺循人性与真善美的“真礼教”,——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重意义上的和谐吗?为自我信念而抵抗外在强力,偏激之余却是真性情,是遵自我意识发出的选择的决绝与托念,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人生一世,变幻无常,佛偈说人有八苦,我们这一只只脆弱的蛋,其实每个人都有阮籍的影子,壳与软弱,不过是为理想而战的风骨,与对某些事物的守护和情怀的偏影。我们何尝不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面对巨石的压力和不公的命运,去反抗,去冲击,用脆弱的壳守护心中的软弱,进而真正成为自己,成为和谐之中的一片涟漪?一次次迈向山巅的沉重步伐,又何尝不是被生活所激发出的硬气?看似每步都一样,其实每一步都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境界。
坚守信念,保有本心,柔软与坚硬之中,也可以散发不一样的光彩。
得分:69分 高分启示
文章开篇以村上春树的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紧扣材料“坚硬与柔软”,契合“和谐”,即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充分占有写作素材,从林则徐的“风骨”与“关怀”,到老子的“水”刚柔并济成就和谐之“道”,到阮籍“三哭”至刚托出至柔、以至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再到西西弗斯以“脆弱之壳”守护内心“软弱”„„有详略、有事例、有引用,涵盖中外,莫不新鲜又贴切,集中诠释着材料的内涵。当然,仅此人会说不过是罗列,还有堆砌之嫌,然作者手段不凡,并没囿于此处,能够深入挖掘“阮籍三哭”,对素材能够步步深入、逐层分析,核心价值“坚守人生信念、实现自我价值”,渐行渐清晰。最后以“人生如蛋,又有何患”收束点题,余味无穷。
行中庸之道
人心中总有一些坚硬,同时,也必会有些柔软,如何处理对待,关乎如何构建出和谐的内心。
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大命题,并贯穿了中国前后五千年的历史。中庸并非单纯地平凡于人世之间,在面对内心的坚硬与柔软时,则选择逃避。正相反,我们所应做的是在坚硬与柔软之间寻求平衡点,不做一味坚硬的偏执之人,也不做一味柔软的优柔寡断之人,以自己正确的认知与态度保持平衡,从而缔造和谐的自我。我们自然无法全面地参透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圣人,但我们可尽量地靠近“中庸之道”,来帮助自己修身养性,达到坚硬与柔软的相对平衡。
以德报怨,可乎?我们一味地用内心的柔软来面对,或者直接逃避这些恶意,可以吗?这自然是不好的。孔夫子在数千年前便给出了答案——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我们自身正直向上的品格作为坚硬的一面去面对怨恨,而用自己的德来报答对方的德行。一味的忍让与宽厚并非是行中庸之道,孔夫子推崇的,便是把握好内心的坚硬与柔软,以恰当的方式来处事。我们若是一味地偏向柔软,那不是君子,而是懦夫。但同时,若一直偏执于坚硬的一面,又有失人情味。自古便有儿子因父亲偷羊养家反将其状告上庭的故事,这便是一味偏于坚硬,不以柔软中和,导致了忽视亲情的情况,儿子并未寻求到坚硬与柔软的平衡点,以直报怨,纵使有了大公无私的美名,却失了重要的亲情,无法造就和谐的内心。而行中庸之道,妥善处理这其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好柔软与坚硬的平衡,方可造就平和的心灵。
所谓中庸之道,并非指宽恕社会中不美好的一面,而是以内心中的正直品格来面对、来处理。我们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这个社会的黑暗,这个社会的种种不足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但我们又不敢在不公发生时站出来指出,只因一时的怯懦而逼迫自己安于平凡。这并非行中庸之道,而是没有处理好内心的平衡,在不公发生时过于柔软,又在不公发生后放马后炮,从而展现自己内心坚硬的一面,这种矛盾的心态又如何来造就和谐的自我?中庸的真正含义不在于一味的宽厚,或一味的坚持,前者过了便是怯懦,后者过了便是一种劣行的偏执。
正确处理好坚硬与柔软的关系,在社会中的黑暗面浮出水面时敢于指出,美好之面展现时学习回报,行中庸之道,锻炼出自己和谐的内心。
得分:68分 高分启示
以“中庸之道”入题,似乎老生常谈,不能给人以期待。然作者娓娓道来,硬是说出了一番不同凡响之语。文章之始扣紧材料,准确定位“处理”二者关系、“构建”和谐内心。接着分析“中庸之道”与寻求内心平衡的路径。对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分析和论述,如醍醐灌顶,深刻而又精辟的点明了把握好内心的“坚硬与柔软”恰当处事的道理。又以“子揭父短”的反例印证“硬”有余而失衡。不仅如此,文章最大亮点当在第四段,结合当今社会弊端,揭示“中庸之道”的两种错误认识,有着现实的警示意义,也是纠偏和解决问题路径之一。可见,写作时应充分利用素材,能够对素材进行挖掘与分析,既深刻又透彻,事半而功倍。
百炼钢与绕指柔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坚硬如百炼钢,柔软如绕指柔,二者看似对立,却亦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构成辩证统一,而如何对待这两者正是构建更和谐的自我的关键。
或许是理智或许是坚持,人心中的坚硬在一定环境可有如利剑般的力量;而人心中的柔软,譬如柔情,譬如避让,亦可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用。人本便是各种矛盾的集结体,坚硬与柔软便是其中之一,若要造就和谐的自我,二者不可或缺。
人们,青年人尤是,应当铭记不失刚硬。向来被打上柔软标签的女性间亦有冷硬的理性思考的居里夫人,及怀有家国之思的坚硬情怀的李清照。将范围扩大,由“孔融让梨”的传统美德故事便可看出人们对谦让的柔软的赞美。社会上亦存在各式各样的“规则”,迫使人们屈从。然而此时更不应失了坚硬之心,正如北大才女刘媛媛于演讲中所言,“我们不是为了社会,而是为了改造社会。”坚硬如百炼钢般的心使我们得以从碌碌无为融于背景中跳出,构建出一个能够有所成就与贡献的自己。然而与之相对的,柔软亦是不可或缺。我们并非追求不撞南墙不回头或是偏激待事的自我,失去情感的人亦与机器无异。孟子求仁,所以成其圣,他所提出的治国之策自非一味放纵人民,然而其仁爱之心却成就了其自我的和谐,由是对周围亦造成了极大影响,由其弟子传承至今日。人心中自有柔软处,而适当助长心中柔软更能成其大,达到大爱之境。
坚硬与柔软二者兼具而不可以过度压制其中一方,二者达成一定的平衡方能使自我达到和谐而不过度。然而“度”的掌握对于人们来说亦是难关。若要把握好一个“度”,最基础的一点便在于认清自我。毕竟把握自己心中的坚硬与柔软的平衡与和谐,“自我”才是主体。或通过静,亦或是通过思,反思自己的行事与心态可为一鉴,助我们认清自己,方可有所改进,把握平衡。
百炼钢亦能化为绕指柔,反之亦然。仅有了解自我以把握心中坚硬与柔软的平衡,方能造就和谐的自我,由此亦能对社会造成良性的影响。
得分:67分 高分启示
开篇引入材料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紧扣作文命题材料,揭示题意,这是作文迅速入题的一种方式。然后,全文紧承“坚硬”“柔软”两端,时时呼应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第三段着眼于时下青年角度,逐层深入,以臻大爱之境,材料充分而又恰当,内容鲜活而有针对,不失为文章之亮点。文章又一亮点在于“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形象与贴切,作者时时处处呼应,反复探讨二者关系之时,也是在寻求内心“平衡与和谐”之法,巧妙解开了读者的疑窦。此外,从反向角度分析与论述,也使论证能够避片面趋全面、摒极端而辨正,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鲜花之城
人心中总有些坚硬的东西,如城墙般抵挡伤害与纷扰;也有些柔软的东西,如苗圃中的鲜花,给整座城市增添几抹亮色。而唯有充满花香的坚固城池——鲜花之城,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毅力。历史上,有太多的铮铮铁骨的硬汉,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坚硬化为一往无前的气势,大破数十万秦军;长山子龙赵云一杆红缨,坚硬变成孤注一掷的胆识,曹军中杀个来回。他们都是将心中坚硬发扬的大无畏者,擎着坚硬的盾牌,无畏荆棘困阻。
如此说来,果敢无畏的希特勒也应是值得歌颂的吗?此论大谬矣。于项羽、赵云身上,除却坚硬的城墙,仍能嗅到鲜花的芬芳,而对希特勒而言,城墙后只有一片寂寥与荒凉。项羽有兄弟,有虞姬,有乌骓,赵云有轻抚怀中阿斗的柔情,这皆是他们心中那些柔软的东西,而正是这鲜花,才使这硬汉们成就和谐的自我。心中的柔软,是温情,是牵挂,它让坚硬的城中,传出人性的花香。
柔软,绝不能被看待为懦弱,相反,它更能激发心灵的力量。搜救东方之星的潜水员将氧气嘴递给生还者后,不幸被暗流卷走,黑暗、疲惫、沉重、缺氧,危难之际,对家人的牵挂浮上心头,心中的柔软却化作坚毅的力量与信念,助他逃出生天。正视自己心中柔软之处,悉心呵护,终有一日,它将爆发出强大的能量,造就和谐的自我。
无独有偶,钱钟书与杨绛携手数十载春秋,抗战、文革,坚毅的确存在于他们心中,但更为人羡慕的,是两人对心中柔软——对方的对待,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互相扶持、毫无怨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在人生边上》,我们看到的是两人在城池中快乐幸福地培育花朵,花香四溢,两人也成就了更为和谐的自我。
当然,话说回来,坚硬与柔软皆是我们要正视对待、发扬呵护了,摒弃柔软之处的是莽夫而非硬汉,而抛却坚硬之处的也只会是个老好人,为世人不耻。造一座鲜花之城吧,以心中的坚硬堆筑城墙,以心中的柔软培育鲜花。当城起花开之时,我们便有理由相信,那高高悬挂的“和谐的自我”的旗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戏言。
得分:65分 高分启示
作者不满足于材料分析与思辨说理,把二者以“鲜花之城”之喻曲折道出,那正是人们内心和谐、温情四溢、柔软的地方。先以项羽、赵云的“意志与毅力”辉映“坚硬”,巧妙又贴切;然后通过对希特勒“无畏”的追问,对比项、赵与希特勒之间的不同之处,自然引出犹如花香四溢的人性之“柔软”来;紧接着以鲜活的“东方之星”实例,揭示“‘柔软’不是懦弱,相反更能激发心灵的力量”的道理。最后以钱钟书与杨绛夫妇例证“柔软”能造就和谐的自我,铸就人生的“鲜花之城”,坚毅不乏温情。篇末作结,揭示“鲜花之城”寓意,生动又委婉。
柔软也是勇敢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坚硬和柔软,他们原是一对互相平等的好兄弟,却因人的选择而反目成仇。现代成功学中,坚强才是王道,一切皆为实用出发,坚硬便借此迅速成长,而柔软则愈发弱小。当人们偶尔低头,发现的却是坚硬而沉重不堪的内心。
不可否认,坚强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失的成分,但在人们眼中,柔软却成了一种示弱这种思想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了人生唯一的风向标。古仁人之心也渐渐走远,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放弃了柔软,也就再也无非听见心灵的交响乐。生活中的景物不再是心灵的震撼,而只是一个个“与我无关”的身外之物,过眼云烟,转身即忘。人的感性伴随着柔软一起沉寂在心底的保险箱中,永不开启。
而反观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感性就如同他们的个性一样清晰可辨。龚自珍既有豪迈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又有细腻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数之不尽的千古佳句就如流水般涌出纸面,扑向我们。这种感性力量的传递,唯独只有卸下坚硬的外甲,用柔软而真诚的心去感受,才如此触手可得。
古人治国,不也正是这个道理。
秦始皇虽然吞并六国,称霸四方,但强硬而残酷的治国手段,只能使得人民的生活生不如死,从而揭竿起义。最终万世霸业的泡影只能在其短命而亡的结局中破灭。而宋高祖的杯酒释兵权和文家治国、轻武重文的策略,使国家安泰,百姓康定,文人墨客自由地抒发真志;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减政放权,听从了老百姓的心声,用柔软温和却又是最有效的治国方针,与民休息,轻税薄赋,造就了大唐盛业。
依我看来,柔软并不代表着一个人的弱小,相反,他象征着一个人敢于抒发情感的勇气。而历史也告诉我们,柔弱恰恰是人最需要保护的宝贵情感。没有柔软,就无法用感性去感受生命的珍贵、景色的美好;没有柔软,就无法生活在令人愉悦的友好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以坚硬示人,碰撞摩擦不绝于耳;没有柔软,就无法听见别人的心声,了解他人的心事;没有柔软……这个世界将无法想象。
也许会有人说,弱肉强食的现代社会不容得柔软的存在。我说:那就由我们迈出这伟大的第一步吧!柔软也是勇敢。
得分:64分 高分启示 文章着力于“柔软”,较为新颖独特。作者从常规思维入手,探寻人们心目中“坚硬”渐趋强化、“柔软”逐步流失的历程;再论及放弃“柔软”后“感性”的沉寂,以龚自珍、陶渊明、李白的诗句印证“感性”的力量以“柔软”方可触及的道理。接着作者思接千载,以此延展至“治国”,以秦始皇和宋太祖、唐太宗的实例,从反面和正面论证“强硬”灭亡、“温和”兴国的道理,揭示二者与“治国”之关系。第七段作者赋予“柔软”以新意:“象征敢于抒发情感的勇气”,点明题意;然后通过排比,揭示没有了“柔软”,那么“生命”、“社会”、与人“交流”都将“无法想象”的结局。篇末点题,柔中带刚,重申“柔软也是勇敢”的题意。
刚柔并济
萨松说:“我的心中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猛虎不免坚硬,而蔷薇不免柔软,二者结合起来,方为丰满和谐的自我。
人性总存在两面性,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刚如辛弃疾,“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其怀才不遇的激愤,渴望报国的强烈愿望,其至刚让人敬仰,也不免叹惋其声尽力竭却得不到回应。柔如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其缠绵悱恻的哀怨,至柔让人感动,也不免遗憾其软弱漂泊的人生。
因而人若只表现出刚,或只表现出柔,便总是有缺憾,仿佛戏剧中单面的人物,这样的人无法活出生命的和谐与完满。
刚柔并济方能塑造人性的丰满和谐。一代将军聂荣臻,他指挥作战毫不含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将军”。但当他发现两名失散的日本女童时,便将其带入军中抚养,择机归还日本。其柔情一面感动着我。他的刚柔并济不仅成就了他的峥嵘一生,也为后人树立了良好典范。与此相反,张飞虽忠勇,武力过人,但刚几乎占据了他生命的全部。他醉酒斥责将领,并因此召(招)来杀身之祸。他的人生是不完满的,至刚夺去了他本可以多彩的生命历程。可见,刚柔并济方能造就和谐的自我。
然而,在不同的境遇下,人应展现那至刚的一面或至柔的一面。在面对自己理想追求之时,毫不犹豫,毫不妥协。路遥说:“即使没有月亮,我的心中仍是一片皎洁。”无论身处于什么环境,路遥永远坚守内心的一方净土,保持人性的本意。此至刚维护了他生命的完满,成就了他的人生。
在面对民族危亡之时,毫不屈服,勇敢地捍卫民族尊严。鲁迅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那个“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黑暗社会中,面对麻木不仁的国民,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发出“救救孩子”的呼。此至刚彰显其生命的高度,人格的高度。
在面对令人敬畏的生命或是崇高的爱情时,不侵犯,以柔应对。杨绛在疯狂的“文革”中,依然精心呵护那爱情之花,在斗室中等待着与钱钟书的重逢。其至柔守护了如人所期待的东西。
然而,回望古今,有人不敬畏生命,选择以凶暴的一面结束他人的生命。有人以至刚的一面和大自然抵抗,结果自食其果,正如那长江中的大船,因船长的刚猛以船速与十二级风速相抗,只能令人悲哀。在不适当的境遇里,用错了刚或柔,只会使人的生命不和谐,带来悲剧。
猛虎细嗅蔷薇,刚柔并济,方能造就和谐自我。
得分:63分 高分启示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是余光中译的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句子。说的是人性的两面,细心的小作者敏锐地找到了这个契合点,并以此喻切入,点出人性的“刚”与“柔”两面,认为二者结合方臻和谐。作者用素材说话,辛弃疾与李清照、聂荣臻与张飞,详略得当、正反自如。但话并没有说完。小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作为非常时期“不同的境遇”之下,往往还需要“至刚”与“至柔”才能和谐完满人生的,于是,作者列举路遥、鲁迅的言行,钱、杨的爱情呵护,是为“至刚”、“至柔”的正例;又在第8段联系现实,指出错用“至刚”“至柔”的后果,是为反例补笔。最后,全文再引诗句,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
别用“坚硬”刺伤“柔软”
人来人去,车行车往,在这忙碌的甚至不容你驻足小憩的环境中,也许需要一些“坚硬”来保证正常的社会交往;于我而言,这“坚硬”是一种几乎倔强到偏执的自我保护。可笑的是,我竟然会用这种对己保护来刺伤心中拼命坚守的柔软。
掀起尘封的往事,我总会看到心酸的场景。“其实一个人挺好的。”高中三年,我无数次的在心中如是说,无论是在打开家门前的那一刻,还是在与母亲争吵的那一秒。这已然成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必不可少的伎俩。
我知道母亲的辛苦,离异,一个人来上海打拼,将我接来上海上学,事无巨细,家中的一针一线都是她亲手置办的。但我却不认为母亲知道我的辛苦,我沉默着想去做好家务替她分忧,而她却总是“吹毛求疵”般的挑剔、斥责。望着她念念有词的唇,我总是想,也许是把一天的愤怒、工作的烦琐全都发泄在我的身上了吧。于是争吵接踵而至,每次都会以一方的摔门而出而告终。久而久之,我竟将这当成了一种日常,一种不过和在学校与同学们交往一样的日常。是的,只要心中足够坚硬,不露任何破绽,是的……
然而那名为亲情的春阳终究还是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步入高三,学业愈发的匆忙,当我撑不住病倒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母亲的憔悴而又略显焦虑的面庞。
“你发烧了,今天我请假,你好好休息。”母亲说着便要拿手探我的额头。我却急忙转过头去吱唔了一声,因为在那一刻我怎敢让她知道泪水已经打湿了我的眼眶。
是啊,我有怎么会忘记曾经看着母亲的背影暗暗发誓不让她这么疲惫,我又怎么会忘记曾经自己告诉自己为了母亲一定要坚强。
现在,我坚强了,但却用所谓的“坚强”不断的刺伤原本心中拼命要守护的温暖。母亲替我盖好被子,转身便要走出去了,我心中突然涌起强烈的悸动,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毫不犹豫,我猛的坐了起来,哽咽而又坚定的喊出了三年间我几乎没有唤过的字:“妈!”说罢,泪水夺眶而出……
人心中总有为了生存而坚硬的东西,它们或是自我保护与刀枪不入,但请不要忘记,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守护我们心中的柔软,这柔软,便是庇护我们一路成长的亲情。千万不要用“坚硬”刺伤“柔软”,这样才能成为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的和谐的自我。
得分:61分 高分启示
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舐犊情深、孩子眷恋父母,这些都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用自己朴实的笔触,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情感历程,叛逆、防护、争吵,这些都是坚硬的表象。终于,一次生病、一个契机,母亲的眷眷情,唤醒了孩子拳拳心。“亲情的春阳终究还是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比喻,也是作者把命题材料合理统一的高度概括。篇末议论,既明示了文题的寓意,又阐发了主旨、抒发了情感,精炼而又准确。
(聂剑平、戴传伟供稿)
第五篇: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2011年上海语文作文题材料为: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孙浩东
上海市大同中学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显然未能躲过一场**: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以希望这场**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开篇无应试习气)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拉登确应惩处,但不能“十分”高兴。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理性的声音”。)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地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将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继续泡汤。(见解深刻,积累丰厚)
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主题登场,自然天成)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笔锋一转,到华夏)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对国运之关怀,情深)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理掩埋的时候,又是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责任感)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再次点题,有个性,又中规中矩)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有气度)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
是社会的良心。(说得太好了)
简评: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深刻,这就是!一个中学生放眼世界,回眸历史,关注现实,不偏不倚,着重分析“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何等可贵!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着对某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这是一个有大关怀的学生。读罢文章,我真高兴!我们的下一代有人!
时间过去了
唐俊超
复旦附中
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是什么带走了他们?我想,大概是时间。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早已化为一缕青魂潜藏在人们的想象与记忆中;横扫欧洲、心志与阿尔卑斯齐高的拿破仑,终不免在故乡的土地上沉睡。不论秦皇汉武,还是凯撒亚历山大,所有的伟业都在时间的冲蚀之下归为一片虚无。(有误,拿破仑故乡是科西嘉,葬于巴黎荣军院。)
是的,一定是时间。自然赋予我们躯体,使我们能尽情地享受物质的快乐;但自然同时给予了我们限制,当身体的机能走向衰败时,也就是生命走向尽头时,曾经的功名伟业也随之离去,消解在茫茫历史长河里,留给后人一句无奈的感叹:俱往矣!
时间过去了,冲走一切功名利禄。(论“会过去”)
时间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因为我分明看到,在时间的激流间,有几块礁石屹然伫立。(比喻好)
那是牛顿,他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石;那是麦克斯韦,他的电磁理论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建构了坚实的基础;那是毕达哥拉斯,是笛卡尔,是沈括,是徐光启„„他们的成就,没有在时间的冲刷下消逝,反而在岁月的风尘中历久弥新。
时间过去了,却带不走科学的力量,理性的启蒙。
在那块礁石上,放着一枚戒指,上面写着:“一切都不会过去。”那是一位智者的名言。
我想到陶潜与鲁迅。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致仕归家,过起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只为自己心中的一亩三分地;鲁迅深感民族的危难,弃医从文,用带刺的笔写下血一样的文字,为了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前者坚守,后者激进,相同的是对内心神圣道德的捍卫,对精神崇高的向往。
时间过去了,带不走对善的执着追求。(分科学文学两层论“不会过去”)曹操去了,我们依然从演绎的字里行间对他进行反复解读,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个曹操;拿破仑去了,他留下一个让后人不断评说的背影。时间远没有那么可怕,在时间的彼岸,生命与生命在此时完成了对接与延续。不变的是对真善美的执着渴求,这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论历史的长河怎样奔腾,我们总要呐喊:
时间,纵使你脚下已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让我成为第一千零一名!时间的长河依然在这么奔腾,冲走一些,冲不走一些,不舍昼夜。
简评:一切在时间中发生,消失,永恒。本文从“时间”切入,用“激流间礁石屹然伫立”的形象,将抽象的理性思考物象化。文章照顾到两个方面,没有惯用的套语,运用诗意的语言,透露出内心的追求。这不是仅靠华美的词语能达到的境界。
潮汐的馈赠
何璇
复旦附中
虚幻与现实的边缘,过去与现代的疆界,两枚不同的戒指,铭刻着两句不同的箴言。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当战火的硝烟在历史的长河弥漫,一个王朝终于覆盖了另一个王朝的遗迹。终于,胜利者的荣耀取代了失败者的落魄,那些陈旧的楼宇终究属于破败的过去。在时代的阴影下被迫前进的人类,使新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智慧,我们在发展中凝视着前方的道路,而不得不放弃堆积如山的过去。对于腐朽的执念无益于未来的前行,这是在无尽的奔走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是的,一切都会过去。正如苏轼的幸与不幸,李白的遇与不遇,在千百年后的今日,那些人生中的潮汐,大起大落的悲欢,最终都成为一卷卷束之高阁的古书,代表过去。(讲“会过去”,生动)然而,那些在骨血中奔腾的记忆,却又如此清晰而难以替代。属于古老的传统是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萌芽,无论那些日新月异的高楼如何拔地而起,在岁月的流逝中,某些东西却磐石般坚定不移。它们不曾离去,它们也永远不会过去。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最终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难以察觉的深深痕迹。飧宴最终散去,伤痕亦终会愈合,但是那关于幸福或者悲痛的情感,却永远蛰伏在心底,如同灾难过后无数家庭中将永远缺席的座位,那成为了永恒。(讲“不会过去”,深刻)
潮汐的起落是大海的呼吸,海浪的到来为沙滩带来深色的阴影。当海岸恢复平静,潮水最终散去,一切仿佛未曾发生,一切也似乎都已经过去。然而,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透露了海水的秘密。它们是潮汐的馈赠,在潮水退去后,是唯一过不去的过去。正如我们无法抓住指缝间溜走的沙砾,我们无法阻止悄然溜走的时间——每一刻都是下一秒的过去,眼中所见的世界也无时无刻都在翻新。然而,有些东西却又不会轻易被忘记,他们是关于过去的回忆,却又恰恰成为未来的助力。(隽永,既华且深)
李清照在经历人生巨变后作下哀婉动人的名篇,那是关于回忆过不去的情;爱迪生在无数次的试验后终于照亮世界,那是关于失败难以忘却的经验;中国在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终于在摸索中逐渐展开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画卷,那是现在与过去共同谱写的一张关于未来的蓝图。(此段大可不必,但我知道应试的苦衷)
时间会过去,一如潮水终会退去。然而岁月在生命中的痕迹会被铭记,历史在民族中的镌刻也永远不会被遗弃。潮汐虽然退去,却留下贝壳和沙滩,一同等待下一场潮汐。
简评:潮汐馈赠我们什么?一看标题,就有非读下去的冲动。大潮是汹涌的,退去后,无声无息,但它又悄悄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这就是潮汐的馈赠!最后一段用抒情的笔调,总结了两个方面,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直面
张雪滢 上海交大附中
大卫的铭文说:一切都会过去。这是他直面过去而获得的战胜苦难的勇气;契诃夫的铭文说: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他洞悉人生冷暖后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呼喊。
在我看来,直面远没有经历那么简单。直面的力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后世都是大有裨益的。(切入)
巴老在日暮之年,并没有把时间留给颐养天年,而是通过《随想录》反思自己。他回忆了文革时期那段惨痛的历史,没有对时代加以苛责,而是将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在自己本已“伤痕累累”的心灵上再撒了一把盐。“一切都会过去”并非是人们苟且过活,为自己所处的逆境加以粉饰与安慰的借口;而更应该像巴老这样,让这“都会过去”并且“都已过去”的历史在自己的身上留下永恒的价值,直面的力量造就非凡的气度和价值。(直面“会过去”与“不会过去”。不过,巴老是直面时代的。)
同样经历过文革的季羡林,也在之后写下了《牛棚杂忆》。与巴老不同的是,他没有对个人有太多的苛责,而是通过一种温和的反思,去警醒世人不要重蹈覆辙,以史为鉴。“一切都不会过去”并非是失意者用来压抑自己而永远郁郁寡欢,而是通过对过去逼真的叙述,用“血与泪的代价”,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钟声。
大卫、契诃夫也好,巴老、季老也罢;他们对“一切会否过去”的探索与追问,力量之源便在于他们对真相的直面。“一句真话的分量比整个世界的力量还重”,这是索尔仁尼琴的名言;“诚实的力量甚于热血”,这是柯夫的警句。
在直面真相之上,一定需要一个温暖而光明的人性路径作为指引。“这个世界其实挺冷的,所以需要一团火”,这是迟子建的话。其实无论是“会过去”的物质现实,或是“永远不会过去”的精神影响,让身处逆境或遭遇黑暗中的人们有一个温暖的去处才是终极目的。迟子建的《白雪乌鸦》,还原了一百多年前哈尔滨的那场鼠灾,这让我想起了那部曾获诺奖的作品《鼠疫》,她同加缪一般,用真实的笔写下了面对灾难时人的恶与贪欲,以此复苏人性的温暖和善良。(丰富)
可是当今的文坛,正如余杰批判的那样:不是没有“大师”和“大师之作”,而是缺少真实的生活感受和说真话的勇气。有的只是沉迷于郭敬明式的深度梦呓中,或是频繁沦陷于为权利的歌唱颂歌中。(识见高)
我想: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偏离贾平凹所言的文学的“大道”——对真实和心中某种价值的坚守。直面和直面之上温暖人性的指引,让“无论会否过去”的一切,纯正美好。(文章如“银瓶乍破水浆迸”,乃积累之功)
简评:从“直面”人生切入,将“会过去”与“不会过去”合在一起写,把主题确定为“说真话”,大胆,有创意。在短短一篇文章中,列举了大量人物、作品、名言、事件,并发表了独到见解,难能!
这,是一种选择
严奕辰
上海市育才中学
得知小布什卸任后的职业是一名农民时,我惊讶了。
可当我深入了解到他生活的内容:每天为马洗澡、管理农作物、躺在草垛上看星星时,我笑了。
我读懂了他的选择。
的确,正如两句铭文所说的那样:“一切都会过去”而“一切都不会过去”。它们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让一切“过去”抑或是“留下”,关键在选择。小布什任期结束后,选择了华丽转身。任职期间的“一切”荣誉、镁光灯、无穷的非议“都会过去”,可是剩下的“一切”——历练、质朴以及悠长的平和,却“不会过去”„„(故事夺人眼球)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塑造了一个虚荣的玛蒂尔德的形象。可当她弄丢了那条珍贵的项链后,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偿还——数十年如一日地与疲惫贫困打交道。那种生活一定痛苦而难以忍耐,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这十年的人生?她的道德并没有格外高尚,她虚荣的劣根性或许依旧存在,但正是一个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文末,命运的车轮与她开了个大玩笑:那条弄丢的项链是个赝品。我猜想她会错愕,可最终会吁出一口长长的气,感叹一切的结束。她,选择了让“一切过去”。(旧例新用。对“虚荣的劣根性”的批评,不妥)近来,热门的“中国达人秀”又涌现出一对感人的“蜘蛛侠”夫妻。节目热播,他们也收获了不少的知名度。可生活拮据的他们,对所有的捐助一概不收,每天依旧推着小车去摆摊,每天依旧在收摊后去公园唱歌,每天依旧积极地生活。他们知道,贫穷是他们的财富。因为贫穷,他们才能活得自在、轻松,梦想也少了更多重量。突如其来的捐助,会让这样简单的快乐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选择了让一切留下。(能关心社会。应再写一两句来扣题。比如:他们让荣誉过去,把生活留下。)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处处存在。黑心商家选择让道德“过去”,却“留下”了媒体的报道,市民的恶评;不法分子选择让法律“过去”,却“留下”斑斑劣迹与一身囚衣„„(反例,一笔带过)
那么,或许我们还可以这么选择:让生活中的一半苦痛、挫折与悲伤“过去”,换来愉悦与幸福;让生活中的另一半苦痛、挫折与悲伤“留下”,成为我们一路上的警示。
是啊!这么看来: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都不会过去!
简评:三个小故事,别具一格。与模式作文大相径庭。自然,动情。开头没有一句套语;结尾没有过多分析,呼应标题,抓住要点。给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