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政》读书心得——”我的世界观“
读《我的世界观》有感
“人总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但是,我们真的是白白的走了这一遭吗?有一天,日子会告诉我们: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由于其他的人的付出和劳动,所以每一个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的其他成员,无论工职的高低贵贱,性格是否与我们相投,都通过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间接增益于我们,我们应当感恩于这些事,生活俭朴,积极回馈,从不因自己的身份或财产而偏见和歧视别人,这样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有的人将对个人内在美德和智慧的评价放在外在的财富和成就之上,但有的人则反之。这都是不同的选择,就像有的人选择了“轻于鸿毛”,而有的人则选择了“重于泰山”一样,不同的世界观将引导着不同的社会走向。只希望美德和智慧不要日益成为一种象征着抽象无谓的高贵,而是成为一种引导人们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积极事业的一种无穷的力量。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人可以随心所欲,但心不能随人所欲。我们要自律,更要学会宽容。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诚然,放眼于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宽容这个通行证。宽容是和谐社会的法宝,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要人人都懂得宽容,社会就多一份安宁,多一份欢笑,多一份和谐安定的幸福图景。矛盾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但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宽容别人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释然。而宽容自己则是一种豁达、冷静与理智,宽容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而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古往今来,人们赞美理想,向往理想,追求理想。理想是人们心中的航标,前进的动力。因为有了理想,生命就有意义和盼头;相反,没有理想,就像一只在海上航行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不知如何是好;没有了理想,就像展翅高飞的鸟儿失去了羽翼,还能去翱翔吗。但倘若,我们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当作我们的理想,那就会像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我们都应该这样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粮食,我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我是否永远坚守
在我生活的岗位上?如果我要告诉你什么思想,我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我既然活着,我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我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美丽?我为未来带来了什么?我们要用真、善、美来照亮我们的道路,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要了解,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你是否有着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有,你是否真的全心全意地属于你的国家、你的家庭、你的朋友、甚至你最为接近的亲人?如果没有,你是否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觉正与年俱增呢?你是一个“孤独的旅客”吗?我想,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孤独的旅客”,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才能够避免那种把我们的内心平衡建立在那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保持心境的孤独,才不会那么容易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影响,才能够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为别人而存在着,为这个社会负责。
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尊重如黑夜里的星星,是它给了我们新的希望,燃起生活的信念。漆黑大地,苍茫一片,失败深渊,无力自拔。是尊重、是星星为我们点灯加油,面对道路上的荆棘,我们互相尊重,同甘苦,共患难。如果说黑夜给了我们所有,星星点灯,我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星星闪烁长空,亮出尊重的光芒,有了这束光芒的牵引,尊重自己,从而被人尊重。我们可以欣赏一个人,但不应崇拜任何人,这样会变得麻木。民主的政体,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爱因斯坦看来,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也许这就像美国的总统。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爱因斯坦强调了个人的价值,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而且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只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
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爱因斯坦献身科学研究、探索科学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那种执着、坚韧,犹如宗教徒的信仰一般。他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领悟其极小的一部分,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持啊!一个人做好一天的事很容易,但要用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却是不容易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人必须要有追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不断地挑战,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一直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思政导读读书心得
思政导读读书心得
-《新民主主义论》(1~6)读后感
读了《新民主主义论》本人对该文章颇有了解并有写个人心得体会。现借此文章提出个人对《新民主主义论》其中的几部分的粗略见解。才疏学浅,如有错误,多请见谅。
背景分析:
面对来自国内外党派人士对共产党的怀疑,作为当时具有一定领导性的人物,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及其追随者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并且从根本上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见解,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深刻阐述了近代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建设中国的重大问题,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
作者的政治立场:当时毛泽东是中央的核心人物。具有领导性的关键人物。
一、中国向何去:
在这部分里,为了平息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疑惑,压制这场甚嚣尘上的反共声浪,毛泽东简要说明了中国政治和中国文化的动向问题。毛泽东坚定的认为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有利的抨击了“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狂妄态度,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明了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才能使民族解放,才能摆脱民族的灾难,毛泽东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否定了主观对现实的夸张,并且把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定位于检验真理的尺度。从哲学的观点上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场胜利的革命。
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在这部分里,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的,这让当时中国人民可以清楚透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目的中,毛泽东也简单说明了新中国的“新”在何处,“新”字包括新的政治,新的经济和新的文化。
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将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与此同时,着重强调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由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在这部分里毛泽东更加强调的是新的中国文化,可见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反作用,对一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在思想哲学课上,听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想和作用的,但对于哪个更重要,就没有客观的深入了解,在此就不多提个人观点。
三、中国的历史特点
在这部分的内容中,呼应了前面的“实事求是”,当然,做什么事都得实事求是,否则便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变得毫无意义。如何摸索出中国前进的道路,而不多走弯路,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出发,阐述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新文化,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自古以来,哲学家总是在说明各式各样的世界,但重要的仍然是改造世界。毛泽东基于这两个基本的哲学观点结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及现状,提出了自己对新中华文化的看法,这里毛泽东仍然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的历史奠定了中国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走向。
毛泽东首先指出中国的旧经济、旧政治、旧文化的存在。自周秦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这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是封建政治,中国的经济是封建经济,中国的文化是封建文化,又由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在中国的生长,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今后的走向。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促成了沉重的民族灾难,为了摆脱这样的灾难,将民族引向解放,毛泽东认为就应该针对这些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进行革新,所谓的“革新”就是建立一些与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相反的东西。因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集中体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促进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文化。因此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经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并且强调民主主义是新民主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凡是违背了中国历史特点的革命都是徒劳,都不能将中国引向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光明未来。
四、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是属于世界的革命,又是属于中国的革命,具有同世界革命的普遍性又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式的,是特殊的。从世界革命的角度来看,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的伟大胜利,是一个新的革命方向,引向一个更先进的社会。十月革命表明,如果一个革命发生反帝国主义、反国际资本主义,则革命就不再属于旧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属于新的一种革命,那便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而中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场革命,并且这场革命必须符合中国自身的特殊性。这样的革命是新的,是无产阶级所领导,以在第一阶段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立各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毛泽东说明了所需革命的性质及其特点和革命之所以不被帝国主义所容许的原因。
五、新民主主义政治
毛泽东阐述了为什么革命的阶级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因为他们是人民的死敌,就是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迫害才导致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并且同农民、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组成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也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出自《毛泽东选集-民主主义论》)
这句话说明了革命所建立的社会中民权是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就是为大多数人所有,而非少数的资产阶级和地主专有。
在这里,关于政体问题毛泽东也进行了说明。毛泽东设想通过实行无差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民主集中制。所谓“无差别”就是不分男女,无论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行使权力。并且明确指出国体是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至此毛泽东已描述完一个新民主主义政治的中国,革命建立的中国必须有这样的政治。
六、新民主主义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政治下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之相呼应。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出自《新民主主义论》)
由此可见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不允许具有独有性质的私有企业的存在,并且一些非个人之力所能经营的大企业将有国家经营管理。
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允许农村富农经济的存在坚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道路,决不允许少数资本家和地主操纵国民生计。
以上是中国革命必然建立的经济关系。
第三篇:思政心得
思政学习心得
思政学习是大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堂课,学习思政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感恩他人,在生活中以诚信立世,学会如何赞美他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爱情,也让我们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许多许多的道理。
思政课让我们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诚信在人际交往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不插队等等,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赞美他人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人,以正确的方式赞美他人。对待爱情更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明智的对待爱情。
这期的思政学习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半多了,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思政课,因为高中学的是理科,就已经一年完全没有接触这种课了,原以为会很无聊乏味,上课时发现,思政课其实挺有味的,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它的看法,大学的思政课很有趣,课堂上老师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师生关系像朋友一样,让我觉得挺亲切。
思政课真的很有趣,在这有趣的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第四篇:思政实践心得
思政实践心得
2010年得7月份显得特别的有意义,因为我去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文明洞头行》,这次的活动我不仅自己参加了,而且也参与的组织。说起来还真的是挺丰富,挺有意义的。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体内容如下:
一、小手牵动绿色行
活动对象:洞头当地的小学生(学校)
活动组织者:“绿色洞头行”实践小组
活动时间:活动前期(活动第2天就会开始)具体的活动内容:
1、说服老师和学校领导,同意让小学生作为我们此次活动的小志愿
者,让小朋友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2、大概组织一个15人的小组,与我们的队员一起去捡垃圾
3、向学校的小学生征集一些关于“环保”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征集之后,我们会给绘画优异的小朋友给奖品。征集来的作品会在后面的宣传活动中用到。
4、在小学开展一个小型的交流会,让小学生把自己的关于“环保”的绘画和书法作品送给我们,我们把环保书签和温大的一些刊物送给他们。给我们后面的宣传提供素材。
5、过一周之后再向学校请求给我们安排15个小志愿者,和我们一起去进行大型的宣传活动,帮我们去发传单。
二、绿色行“洞”
活动对象:洞头当地的小学生(学校),游客,旅游局 活动组织者:“绿色洞头行”实践小组
活动时间:活动前中期(小学活动结束之后就进行)具体的活动内容:
1、采集素材;
2、征集照片;
3、作品美化;
4、成果展示,收集祝福语;
5、露天大型“环保知识竞赛”;
三、绿色科研
活动对象:洞头当地的居民 活动组织者:“绿色洞头行”实践小组之水质调查小分队 活动时间:活动全程 具体的活动内容: ① 去洞头的不同地方进行水质的采样,带回学校进行研究分析 ② 对沿江居民进行问卷的调查和采访 ③ 全过程要进行拍摄 ④ 写调查报告,要求严谨,客观公正
四、绿色心情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要去提高我们的一些能了,同样也是要让我们在活动中有一个好心情,所以在岛上生活期间,我们会组织一些娱乐的小活动 具体的活动内容:
① 一起包饺子,聚餐(烧烤)② 篝火晚会(可以邀请一些游客或者当地的居民加入)③ 室内的联谊晚会:游戏,表演 ④ 篮球赛
经过此次的暑期社会活动我学会了很多,也锻炼了很多。从实践中走来,带不回任何精湛的技术,但带回了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收获。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多积累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等。我相信任何的工作都能给我们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在这期间所做虽无大事,但从点滴做起,收获亦非浅。我们深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生命的摇篮,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伴随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年年的暖冬,一次次海啸、飓风、洪水、大旱和遮天蔽日的沙尘暴,还有前些年冬天发生在我们南方的雪灾和冻雨等异常天气,大自然已无时不在向我们提出警告和惩罚。毋庸讳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威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成了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刻不容缓的义务。于是,人类社会现在处于文明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前夜。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党中央在十七大郑重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旗帜,国家环保总局也改名为环保部,国家的一系列的关于生态的鼓励政策,激励着我们展开新一轮生态文明的旅途,在这旅途中有所作为。
洞头自然风光优美。洞头具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的特色,共有7大景区400多个景点,是全省唯一以县域命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与雁荡山、楠溪江相得益彰,构成了温州“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是全国第一座海防军事主题公园。近年来,洞头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先后开发了中普陀寺、望海楼、渔家乐等一批新兴旅游项目。虽然这为洞头的经济带来的发展,但是随之也不可避免的污染了环境。
我们深知温州市洞头县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但要建设好我们温州洞头县的生态环境,仅仅靠政府单位的统筹安排是远远不够的,生态文明的主力军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每一个人行动起来,共同监督社会的环境动态,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环境才会切实的改善。因此,我们将以我们实际行动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呼吁全民环保,配合国家的环保政策一同走在生态之旅的前沿。
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引导正处于发展瓶颈的新农村建设,以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我们大学生,建立本支“生态之旅”的重要目的就是深入体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农村,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村建设。此外,我们将树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己任,踏上生态文明的征程上,让我们青春环保的足迹,踏过温州洞头的大地上,把我们生态文明的种子,洒向温州洞头的每一个角落,让象征生态文明花朵开满大地。生态之旅,我们坚实的前进着,每一年我们都会用我们的行动、用我的心灵诠释爱的奉献!而我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21世纪是海洋世纪,洞头作为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海岛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旅游资源的优势。由于旅游业的推动,洞头县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在GDP节节攀升的同时,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却在不断缺失,加之环保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近海海域污染程度有加重之势,海域环境质量趋于下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要想洞头的旅游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社会各界树立生态环保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控制污染程度的加深,从而进一步促进洞头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将展开关于调查洞头旅游经济和生态环保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大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洞头海洋资源的保护。学会合理利用洞头海洋资源、保护洞头海洋资源,准确定位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并去号召大家保护洞头的海洋资源。
2、切实减少滨海沙地垃圾及海洋污染。
3、通过实地调研,增强队员社会实践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增加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开阔视野,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学会用现有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为走入社会做准备。
5、结合一线调研资料,总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能够为政府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6、投身实践,深入基层,亲临群众,深入了解,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及发展现状,体味农村生活情况,倾听人民群众之呼声,尽可能为农民增收提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
7、初步认识如何进行产业功能区划定以及在这个功能区中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一个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8、积极贯彻党的路线,体验农村生活,融入社会,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并通过实践对团队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升华队员思想,增进政治意识
9、进一步加深对环境保护及其客观规律、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理念及环境保护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10、准备以出色的表现和较高的素质向社会展示了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温州大学的良好风貌。
以上就是我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二对于我本身而言,也是颇有感触,无论是从最开始的制定策划,还是中间的实践过程,对于我自身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曾好几次想要放弃,曾好几次出现危机,最后都是咬着牙过来了。这些也许就是长大所必须要的吧。参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也都有所收获,这也是作为带队的我所感到欣慰的。
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中,我锻炼了自己,我提升了自己。
09教育技术
赵小雨
第五篇:思政实践读书报告
思政实践读书报告
姓名:李辛夷 学号;1510620118 班级;建筑15
一、《我们仨》
1、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主要内容
《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者为读者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3、感想体会
一场关于爱和希望的万里长梦
——读《我们仨》有感
第一次读杨绛先生这本书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是对于亲情的感悟很浅,上了大学,在与故乡分别的数个日日夜夜,才真正体会到了思念的酸楚和回忆的幸福。我抽出空余的时间把这本小书随身携带,重温了杨绛先生对于丈夫和女儿温柔的爱与深沉的思念。
短短的文字,字里行间却都是琐碎而平凡的温暖。书分为三个部分,从我们俩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二部份在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道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钱杨二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分分合合。
书中如是说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他还问我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是愿意的,送一程便又能见到一面,但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有限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无限的乐趣来。饭后溜达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又是“石子”。杨绛先生也描写了许多当时如火如荼的运动,但这并非书的核心,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性与感情上。他们一家人如何在遭遇变故后相依相守,互帮互助才是她永远的主题。她想告诉读者的是,在坚固的亲情面前,狂风暴雨也可以变成和风细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她写着稀松平常的日子,怎样写作,怎样搬家,怎样躲避政治运动,看是平淡,可是平静又何尝不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态度,不求功名不求富贵,拥有过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辛的社会压力,只是靠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即使略带呆板稚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如此普通又如此不普通的63年。
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有才的女”,但在结婚之前她却是不理家务的大小姐,婚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妻子和一位优秀的母亲,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幸福相依之后,一年之内,她接连失去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世间好物不坚守,琉璃易碎彩云散。”从幸福的天堂坠入悲伤的谷底,杨先生将愁肠百结融于手中那支笔,哀愁与追念缓缓泻出,不经意间,看客的眼眶早已湿润,泪,不深,却足以打湿心扉。
“人间不会有童话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远。就像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虑。我们一生坎坷,我们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路,到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寻觅。
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缺少惊心动魄的描述,然而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全书,那安定与无常世事之上的亲情和早已超越了爱情的相濡以沫,已将他们三人紧紧连结在一起,家的意义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忍受着黑发人送白发人的悲恸,杨绛先生在文学中寻找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大概是幸福的,平淡,本真,自在。
二、《巨流河》
1、作者简介 齐邦媛(1924~),女,汉族,辽宁铁岭人,台湾地区以及国民党政界人士齐世英长女,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到台湾,196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贡献。
2、主要内容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2] 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作者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3、感想体会 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读《巨流河》有感 看罢《巨流河》,合上书的瞬间,我看到的是几十万同胞仓皇的沿着雄鸡状的地图逃窜,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从东北出发,顺着黄渤海来到南京,随即浩浩荡荡地沿着秦岭淮河线奔跑,途经汉口湘乡远至重庆,被迫无奈撤退到距离更远的台湾岛,至此终生未能还乡。
这一路上无不伴随着对炮火轰炸的恐惧,亲人离世带来的悲痛,在颠沛流离中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唯一的愿望就是可以拥有一个家,不再四处漂泊,可是国已破,家何在?
这就是《巨流河的世界》齐邦媛以回顾自己一生的方式折射时代的动荡不安,见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从东北的巨流河起辗转来到台湾的哑口海,两条河流至今仍川流不息,不知道她们能否知道两代人心中的痛。战争无情
与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通过访问不同的战争亲历者还原战时的残酷场面不同,齐邦媛笔下的战争,并没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没有通篇的场面描写,所有的细节只是淡淡贯穿于生活当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以为这就是我所经历的生活,一切都发生如此自然,我以为就是那个担惊受怕的小女孩,就是那个父亲的头颅被悬挂在城楼上的小男孩,这让我不寒而栗。本应该享受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孩子们却在如此悲惨的捱过一天天。这种冲击让人有读着读着就不得不停下来歇歇的感觉,屏息凝神,静静地陷入无限的思索之中。真实的生活才更加可怕,真实的文字往往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作者细腻的笔触让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恐惧充斥于字里行间,开出南京,满载着“求生”梦想的火车,让齐先生早早见到了人性的脆弱与黑暗,在书中她这样说:“那些凄厉的哭喊声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渐由文学的阅读扩及到全人类的悲悯的起点。”逃亡沿途所经之处,在齐先生看来都是美丽而难忘的不管是山明水秀的湘乡还是璀璨耀眼的怀远,都代表着短暂的太平与安宁,的确,当然生最大的希望只是活下去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会变得如此美好。弦歌不辍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博览群书,从德国学成归国后一心致力于教育,先担任同泽中学校长后创立国立东北中山大学。漫长的逃亡路上,他总不忘带着近千学生横跨大半个中国,不论何时,只要有荣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不论何时,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和教学仪器前行,父亲在逃难时因此常常无法与家人通行。但在他心中,那近千学生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须带到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去,对许多丧失至亲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读书就是他们回报国家,赶退外敌的最好方式。
国家沦陷,国土日益巨减,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感慨:“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在教育。”和齐世英一样,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教育才是根本,他们倾其全心为下一代人创造尽量稳定的教育环境。外面战火纷纷,教室里依旧书声朗朗。反观当今社会,太平盛世之下,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却越来越少,我自己也是一样,因为不能有效利用大学丰富的课余时间,经常感觉一天过去而自己一无所获。与战火中颠沛流离,每一天存活下来都是奢侈的年代却依旧坚持读书的齐邦媛相比,自觉羞愧。南开臭虫围困,重庆酷热难耐,他们仍旧挑灯夜读不曾懈怠学习丝毫,对困厄中的齐先生来说,文学是她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收获的最大喜悦,不论是撒石灰的童年阶段接触的儿童文学抑或是从雪莱的《云雀之歌》和济慈《夜莺颂》感受到的心灵共鸣,直到未来远赴美国修习文学,一路走来,文学溶于她的血液之中,是安抚幼年战争创伤的有效药剂,或许抗战结束后赴台是她最理想的选择,无关政治立场,十年文革对一个以文字为生命的个体来说所造成的伤害或许远胜于战争。
教育与文学,始终贯穿《巨流河》全书,是两条重要的线索,前者承载的是齐世英那辈人富国强邦的心愿,后者则保存着齐邦媛**中心灵的纯净,让我相信,乱世中总有曙光,胜利在即,弦歌不辍。
文学的力量
在我看来,最让齐先生终生怀念的与其说是故土东北,不如说是重庆沙坪坝上与父母共患难的家。她于东北的情谊更多的是源于父母对东北挥之不去的怀念。那里有母亲在牧草中歌唱的“苏武牧羊”,也有父亲心中渡不去的巨流河。晚年萦绕在齐世英心头的仍旧是那场拉开东北灾难的战役,尽管在书中一再强调“历史不可假设”,行文间无不流露出改写家乡命运的希冀和渡不过巨流河诱使东北沦陷的惋惜。对齐邦媛自己,东北只是她出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记忆中更多的是少不更事漫山遍野奔跑的情景,甚至抗战结束离开川西后,她也只是徘徊于上海北平,在未踏足东北。
但也是在黑土地,奠定了她的文学情怀,“母亲把那苍茫大地的自然景象。虎狼豺豹的威胁,和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给我童年至终生的启发。”
她是幸运的,战火中没有失去学习的机会,在南开求学时更是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指导,终于成长为一位如此优秀的文学家,种种经历造就了她对文学日后终身的坚持,对无政治文学和文学编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知之者,尤必附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首页所述,我想,借读此书之际,重温中国半世纪动荡的历史和饱受摧残的人性,这是现世人们必修的情怀。
“你懂我的痛吗?”把最深的情绪讲出来,耗费了齐先生很大的精力,历时四年,著成《巨流河》。自称“心灵刻满弹痕”的齐先生感觉气绝力竭。读着书,就似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缓慢深沉的讲述她的风云岁月,不轻松,却也平静。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袖王德威在书评中所说:“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