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玩味人生的哲人
~-6-10 字数:1806一个宁静的黄昏,夕阳西下。我在窗前合上了余华的《灵魂饭》。我又一次看完了他的一部著作。透过窗户向外望去,窗外的墙上挂着晚霞。我陷入了思索……第一次认识余华,是读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至今这篇小说在我心中留着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这篇作品,透着一种浓浓的人生的味道,一种夹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感触。每读一遍,心里就一次颠簸。于是,我慢慢被余华小说里的那一种特质吸引,使我去读他另外的文字。这一次读的,是他的《灵魂饭》。以前一直以为余华只写小说,而读到这一本他的随笔集时,才知道原来余华的随笔也如此有味。在书中,作为父亲的余华写自己的儿子的童年,又回忆自己的童年,在两个童年、两个时空间里思索、神游。他写他儿子如何与他作对,又追叙自己小时候和父亲作对,已过不惑的他充满感慨。看他倾诉这些故事,想象他怎样在海盐那个农村里生活,会突然有一种莫明的感动,我的心似乎能停在岁月的那个角落,那个他躲他父亲的麦地旁,来体味那一份属于他,确令我觉得相似的情怀!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会觉得相似?余华在书中写道:“我十岁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十岁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读到这里时,我再次涌起一阵感动,对,感动,我不能用别的词语来修饰那种感觉。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也想过长大以后,我现在想长大成人也就是几个春秋后的事,我感到一种悲凉,一种无言的恐惧,一种对时间不可抗拒的畏缩;而在看到余华相同的、更沉重的文字后,这种感觉趋向了感动。我想像余华从一个牙医,在一个几乎被尘世遗忘的地方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位作家,我觉得余华优雅地玩味了人生。我又想起以后自己的人生,感觉心在成熟,也好像在苍老。或许成熟就是苍老,或许。这些感情大概是建立在读余华其他作品的感悟上积淀出来的吧。毫无疑问,余华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但他有太多让人迷惑的作品。我第一次读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往事与刑法》等小说时,简直不知其所云。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何类的小说!也许这是所谓的“先锋派”小说吧!但是,这些似乎飘渺、古怪、迷离的小说,有一种很特质的魅力引导我进入那个意境。别人写小说是造故事,余华写小说是塑意境。他把他在人生中感悟到的一切都直接熔化成了意境,使其似乎能直接从精神上来刺激你,这些小说完全流露了他的内心感受。他的小说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美,让你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感染。余华说他的生活有两个,一个是真实的生活,一个是虚幻的生活。他说两者就像健康和疾病,一个好时一个差,他又说他现实生活平淡,虚幻世界丰富精彩。他的一些作品,着力描写暴力、血腥这类东西。记得有一位评论家对他有一段精辟的简谈:“他的目光从来不屑于注视蔚蓝的天空,却对那些潮湿阴暗的角落孜孜不倦。他的这些作品专注、深入地探究了那些非常态心理,他对这种感受的表现手法和极端刻划令人震惊。”他的这些故事发生从来不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地点。你初读这些故事觉得很迷离光怪,但你细细品味似乎就发现这可能就在你隔壁发生。他与读者建立的是一种突破常规的内心交流、精神接触、情感联系。余华把人的恶性琢磨得很透彻,你读这些作品,就好像在看照妖镜。你发现这些偶发的、无理的、进行时态的、时间地点人物模糊朦胧的文字,散发着一种艺术——虚无和无可名状的美。这些暴力和血腥的场景,他写得极为认真,不精细,却不粗糙。也许这就是“先锋”。至于这种风格,有人喜欢有人反感。至少余华有很多作品是平易近人的,比如我最为推崇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活着》和他的一些阐述他内心观点和评论的随笔等。作为作家,余华在创作的时候把自己当读者,他一直试图去与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甚至觉得被自己笔下的人物吓了一跳。他一直以作家身份思考自己,这从他的作品中屡次提到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对他的影响便知。此外,余华看待事物很透彻,在《灵魂饭》中,《奢侈的厕所》和《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让人感叹。在余华的作品中,从几百字的小短文到十几万字的小说,都很能读出“人”的味道。他的写作是一种自我挖掘与人世洞析,所以我觉得读他的作品很容易感慨。也许作家就是玩转人世百味的高手,也许。由衷地觉得余华是一位哲人,是一位坚忍地思考着的作家,他把他的情感注入到他超一般的小说中,来理解和展望人世间的漫漫生活。读他的小说,就像用放大镜看生活,有
第二篇:哲人赠言作文
1.放弃^_^
放弃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必须学会放弃不适合自己的道路;面对失败,你必须学会放弃懦弱;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骄傲;面对老弱病残,你必须学会放弃冷漠,实施救助……我们只有在困境中放弃沉重的负担,才会拥有必胜的信念。放弃我们必须放弃的、应该放弃的,甚至比拥有更重要。
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奥秘,并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并不是每一滴汗水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明白这点,也许你就会在失败、迷茫、愁闷、面临“心苦”时,找到平衡点,找回自己的人生坐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如果说这种境界,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那我们就学会放弃吧,放弃同样也是另一种美丽。
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但是,不理智的放弃是一种浪费和一种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践踏和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不懂得放弃的人,总将生活中不如意绕在心灵的枝杆上,一生就像北方腊月的浓雾,挥之不去。就这么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弃,于是青春美丽的容颜与悠悠岁月擦肩而过恰如风过竹面,雁过长空,就像苏东坡的一生人生长叹:“事如春梦了无痕”。
懂得放弃的人,是静下心来当一回医生,为自己把脉,重新点燃自信的火把,照亮人生中不如意的症结,然后分析与之失之交臂的差距,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选定一个目标,努力掌握一门专长,多看一些奋发的书籍,开阔视野,荡涤一下容易浮躁的心灵。懂得放弃的人,会对任何事不会太过苛求,竭力用温情、柔情,大度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在荡漾着对生命充满着爱意的氛围中,舒展一下疲惫的心是多么惬意与幸福!
放弃,既是遍历归来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又是对过去诱发深思的路,也是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路。千万朵智慧的灯火灿烂着温柔和明朗的天空,牵出生命音乐般轻柔的翅膀、牵出一生春光明媚的季节。
生活中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有得也有失,拥有一颗达观、开朗的心,就会使平凡暗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那种曾有过的莫名的忧伤和生命的空无,会师一生犹如过客。
学会放弃,让伤心随风而逝,只有快乐相随……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里,留下最美的回忆;
不管昨天拥有晴朗,还是阴霾,学会放弃,你将从自己的明天,获得更新的一轮太阳,获得任你驰骋的更大的一片蓝天!
第三篇:【名人】一代哲人冯友兰
【名人】一代哲人冯友兰.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名人】一代哲人冯友兰
冯友兰从20世纪初开始进入哲学的学术研究领域,其间撰写编纂的中文和英文书籍近40种,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其学术生命之长、论著之丰,在其同辈学人中极为鲜见。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亲历了清末的腐败,民初的军阀割据,国共内战、抗日战争,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渐渐地走向市场经济。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的时代。冯友兰处于这个时代之中,始终一心一意地做着自己的事--把中国哲学发扬光大。
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父亲是清光绪年间戊戌科进士。家境殷富,极重教育,堪称“诗礼人家”。他早年所受教育与大多数中国读书人并无两样,7岁上学,先读《诗经》,次读《论语》《孟子》,再读《大学》《中庸》,从头至尾,反复吟诵。1915年,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教育。当时的北大,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使冯友兰眼界大开,并且深受影响。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交战最激烈的时期之一。一时之间,风云际会,各种思想、流派之间展开了正面的交锋、冲突,中西文化进行了一场全面的较量。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以空前尖锐的形式被提出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大家都在探索中寻求答案。
正是带着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想法,冯友兰于1919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在美求学期间,冯友兰还有幸拜会了莅美访问、讲学的印度学者泰戈尔,共同探讨东西文化的若干问题。
1923年,冯友兰学成回国,先后在开封中州大学、广州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到燕京大学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史,同时还给美国人办的一所华语学校讲授《庄子》,并出版著作《人生哲学》。在这本书中,他持新实在主义观点,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1928年,冯友兰离开燕京大学到清华大学任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并兼任哲学系主任。此间,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问世。在这部著作中,他自称为“释古派”而与胡适的“疑古派”相区别,着力论证了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正统地位。他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称“贞元六书”,他创立的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1948年,冯友兰当选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调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历尽40年的心血完成了他的哲学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长达150余言的哲学巨著,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乃至文化史做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对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冯友兰一生勤勉,著述宏富,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宏扬儒家哲学思想为己任,成为了一位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哲人。
第四篇:值得玩味的二十句话
值得玩味的二十句话
【第一句】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第二句】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
【第三句】不同傻子争辩,否则就搞不清谁是傻子了。
【第四句】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第五句】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第六句】花掉的是钱,是财产;没花掉的是“纸”,是遗产。
【第七句】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
【第八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第九句】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第十句】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得坚强。
【第十一句】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生气时不要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十二句】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最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这世界总有不如你的人,也总有比你强的人,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有的人却没有了脚。
【第十三句】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第十四句】人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于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第十五句】人在的时候,以为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其实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
【第十六句】不闻不问不一定是忘记了,但一定是疏远了,彼此沉默太久就连主动都需要勇气。
【第十七句】不要在心情糟烂差的时候,用决绝的话伤害爱你的人。
【第十八句】不要的东西,再好也是垃圾。
【第十九句】如果你没瞎,就别用耳朵去了解他人。
【第二十句】真正的牛B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患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
第五篇:《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
《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
《理想国》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孔子。虽然《理想国》里思想都是柏拉图本人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观念受苏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写,书中一直把正义作为讨论的对象,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而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遵循着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寻求智慧之路,所以我们读来常常感觉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在辩论。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一先一后,经历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撰写的、记录其言行的《论语》,苏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对古希腊哲学最初探索得以流传的《理想国》。
初中时就通过一些简单渠道听说过《理想国》,心中对“理想国”的定位如莫尔的“乌托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这本书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来源。比起充满幻想的描绘一个理想社会,这本书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那个充满魅力的辩论时代。由于读的不够精细,所以不敢说真正读懂领会了多少东西,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学家们最初一直倡导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逻辑之曲折、言辞之诡秘。曾经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看到那些类似于智者学派的古希腊人热衷于辩论,在田间街头、小巷集市运用各种辩论法则,或谈笑风生,或面红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头土脸的你说我论时,总会对那个诞生最早文明的古国之一,产生无限遐想,所以庆幸在年轻时代还能真正有机会走进书里,走进那个神秘世界。
“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讨论围绕的中心,“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后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一个好的城邦应该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等美德,每个人都是在国家里执行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观点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激发人性里潜在的能力和知识,而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袭。当城邦里的统治者、守卫者、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时,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从城邦类比到个人,认为那是“大”“小”“内”外‘的关系,正义的个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某些政治事务、私人事务上,保持和谐的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行为。
正义永远是快乐的,而不正义反之,王政最好,寡头政治、民主政体、僭主政体都不如以哲学王做统治者更符合正义的定义。针对社会,讨论还涉及了女子教育、儿童的生育与培养等问题,并且含有男女平等的民主辉光,一个国家里也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他们也可以去守卫城邦。“理念”说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他认为哲学王应该成为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因为他可以“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文中“苏格拉底”用船长的譬喻说明一个真正哲学家在城邦的处境。
读到中后部分,我的脑海里似乎才开始勾画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理想国,”可是就他自己来看,“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当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的时候,”城市、国家才能完善,才能成为理想国。同时柏拉图还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似乎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坚持的原则。于是我也深刻的体会了所谓的“日喻”“线喻”和“洞喻,”柏拉图建构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关于国家,非得有哲学王不可,于是柏拉图也极力探讨几何学的重要性,也包括天文学、音乐、体操和辩证法,并且论述了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关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是他心目中创建理想国的思想核心。柏拉图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描绘的理想蓝图,为19世纪的空想主义者提供了蓝本。
一本《理想国》,涉及到了道德、民主、教育、文艺、平等等诸多问题,一系列看似平常的谈话,范畴广泛,信息量大,却又毫无间隙,娓娓道来,整合而连贯。我想,哲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先哲们对它的孜孜以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后来的许多学科就是从哲学分支而来,而是因为它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深邃的思考、对美好的追求,看待事物的态度、缜密的思维方式等等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看待学术问题的不同眼光,无一不需要我们的哲学功底,需要我们与哲人对话,采撷他们思想的丰硕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