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相思无用
夜已深沉,深秋的冷雨仍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独坐在窗前,看雨珠在窗台上跳跃,仿佛一群不知忧愁的小精灵在欢快的舞着。玻璃窗上渐渐起雾,朦胧了窗外的黑暗。随手在这片雾气上轻轻划着,凝成水珠的雾气蜿蜓滑落,才惊觉玻璃窗上已写满你的名,反反复复,重重叠叠,一如我纷乱的心。
赤足踩在冰冷的地上,每一步都是彻骨的寒意,却无法冷却想你而沸腾的思绪,泡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没有加糖,也没有伴侣,从你离开后,便喜欢上在这样的无法成眠的寂寂长夜喝这种苦苦的清咖啡。落了单的咖啡仿佛我落寞的心,浓得化不开的苦涩里更有那痛彻心扉的相思!
还记得你第一次牵我的手,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我以为你温暖的怀抱会是我安全的避风港,我以为你阳光般的笑容会始终为我而灿烂!
曾经虔诚地在佛前祈求:今生,让我做你最爱的女孩。佛却没有理会我的祷告,是否红尘世中太多的爱恨纠葛痴情薄幸让佛也深感厌倦?
秋天还没来临,你的爱却已匆匆凋落,我的眼泪我的憔悴都无法挽留你离去的脚步。我不愿相信曾经这样温柔呵护我的男孩会如此绝情地离去而没有给我任何的理由,我哭着问你为什么,你却冷漠地挂断了电话,不再理会我的伤心的绝望!
以为在你的天空可以做一颗永远的星子,当你的爱已不再时,才悲哀地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颗流星,一个匆匆的过客。你不会知道,当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时,那短暂的辉煌是如何燃尽它一生的灿烂。
从此,每个下雨的日子便都会牵挂劝着我莫名的心痛。
关掉灯,任无际的黑暗将我淹没,咖啡的热气透过杯子温暖着我的手,闭上眼睛,幻想着你就坐在我身边,将我冰冷的手围在你温暖的掌心中为我取暖。可心中空荡荡的痛提醒着我,这只是个幻想!
打开录音机,郑中基的声音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缓缓流淌,“夜深人静,寂寞来袭,以我孤独的身体,挡不住渴望你的心,谈何容易,从此分离。。。。”
泪,终于滑落。
天知道我说不在乎你说得有多辛苦。
以为逃离了有你的城市,时间总有一天会让一切都云淡风清。思念却是一把刻骨的刀,将你眼,你的唇,你的笑,你的吻。。。你的一切一切,一丝一缕细细刻下,我无力挣扎更无处可逃。每次午夜梦回,缠绕心间挥之不去的,便是这份锥心的疼痛。
“相思无用,相思无用,对我是一种太昂贵的痛,我一腔真情义,总要有个人愿意懂。
。。。”
此刻,你那边的城市是否也有秋雨正在淅沥?你的臂弯中又会枕着谁人的温柔和甜蜜?
在你心底尘封的角落里,是否仍有最初的那一场雨,和那个曾经一身白裙撞入你眸底的女孩?
如果人真的有前世来生的轮回,我愿意在佛前跪求五百年,只求来生能在茫茫人海中再次与你相逢,希望来生我能做你满意的女孩,让你所有的柔情只为我一个停留。
我的一腔真情义,只愿你能真的懂。。。。
第二篇:成功例子--------------无用
1、优秀青年教师李有翔个人成长经历
1999年我从南京师范专科学校电化教育专业毕业,被分配至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原名:南京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从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六年。2005年9月,很荣幸的被评为南京市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回顾一下几年来的成长过程,与大家共勉。作为一名电化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小学,刚工作的前两年,教过除了音乐以外所
有的小学科。直到2000年,省市都有文件对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了要求,校长对这学科
很重视,自筹资金改造了机房,后来又新建了一个机房。我才开始担任四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区里也渐渐有了信息技术的教研活动,当我们区教研员问谁愿意执教公开课的时候,我第一个报了名。当时想法非常简单,我就觉得我当了近两年老师,到底能不能上好一节课
自己都不知道,想试试看。就这样我执教了我们区历史上第一节信息技术研讨课。对我个人
而言,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心里没有底,非常的紧张,为了能把课上好,只好一遍又一
遍的磨课,先请校内其它学科的老教师帮着备课,再请学校领导听试讲,再让教研员帮着听
课,连续几周都是在这种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中渡过,现在想想正是因为这一遍又一遍的磨课,对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有了这第一节,后面就有第二节,6年来我执教的各
级研讨课共有10节。通过不断的磨炼,自己的教学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只关注技能的传授,到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力求创造完美无缺的课堂效果,到让课堂成为学生发
展的天地。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能有这么多执教公开课的机会,要特别感谢我们区教研员姚卫东老师,从2002年起,他
就一直坚持双周在本区搞教研活动,从不间断。为了让我们这些又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电教
员的学校“忙人”能来参加活动,姚老师帮我们顶住了很多来自学校的压力。同时姚老师也
积极帮我们争取执教市级公开课的机会,我们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能获得开设市级研讨课的机会。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通过不断参与教学研究,经历了从不知道什么是好课到主动研究怎样能把课上的更好这样一个过程。每次上完研讨课自己都觉得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2003年,经过姚老师的推荐,我有很荣幸的加入了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作为中心组成员,有机会从市教研员那里领会最新的精神、获取最新的信息,有机会向中心组内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有机会去听一些老师的试讲,感觉对自己的提高特别有帮助。陈平老师对我也特别关心,也曾经专门找我谈过心,为我的发展指明方向。在中心组的工作上,陈老师放手让我们实践,把很多重要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给我们。在中心组,我有机会去听全市各区县老师的教研课(包括试讲),有机会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有机会加入到南京信息技术教育讲师团,给南京市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参与到这样一些工作中,就要求自己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得扎扎实实进行实践。我发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欠缺。为弥补这一不足,我曾经为一个讲座中知识点的定义在网上搜索了几百页的相关资料,仔细研究,曾经到利用周末时间到书城,在很少有人问津的教育理论书籍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工作锻炼,感觉自己的收获特别多。特别是去听一些老师的试讲,虽然自己课也不是上的多么出色,还跑去对别人的课指手画脚,现在想来挺汗颜的。不过,我是抱着一颗很真诚的心,属于那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就算言语上有得罪,想必大家也能谅解。这种听课,和参加普通的教研活动不太一样,在听
课过程中,要听、要记,关键还要想。既能吸取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注意发现不足(其实平时参加教研活动也应该这样,但是往往做的还不到位)。
通过这些活动的磨练,2004年9月,我被评为建邺区第三届学科教学带头人,2004年底参加南京市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
2005年,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从教材方案的制定,到具体每一课的创作,从教材方案的调整到自己负责部分教材的审定。使自己能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认识了信息技术教学。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觉得特别幸运的是从校长到区、市教研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信息技术教师如果能认真参加每次教研活动,争取从每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益。认真做好平时每节课的教学,一定能有所有所发展。
2、我叫李先洪,于1999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校,被分配到同安小学校工作至今。
第一年是在村小任教一年级,班里只有22个孩子,但课程却很多,语文、数学、思品、体育,且担任班主任,每天只有一节空堂时间,感觉很累。当看到“老教师们的尽心尽职”,当想到毕业时的憧憬,当看到孩子们的快乐,知识的积累时,我坚持了下来。每天在不停地忙碌着,当教学遇到困难时,就请教前辈,并做好教学反思,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坚持了一学年,所教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平时的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由于工作上的努力,获得的成绩,和学校撤并,第二学年我便调至中心校。来到这个“大家庭”,压力更大了,学校的管理更严了,虽只教一个班的语文,带班主任工作,但班额增大,却感觉更累了。只有尽快适应班级,适应学校,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此我认真学习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积极询问前辈,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我很快的适应了中心校的管理。
可新的问题是如何搞好教学,而这一年又是“注提”实验,只有边学边教,学习前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实验方法。
在课余,我认真学习“实验”的要求,实验方法,实验措施,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我积极参加学习区“注提”实验讲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认真听取专家的讲座,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地反思、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还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课,以此来促进自己的成长。
除了勤学实践,还有就是实干。“注提”实验要求拼音直呼,每分钟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为此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是必须要有所保证的。除了课堂上的叫,还有课后的辅导。因为要求高,所以每天不过关的学生也多,卡片不够用,我就写了不少的卡片,叫过关学生教,自己也亲自教,中午,下午放学,不断地辅导,训练,那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着实累人,不过“阳光总在风雨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顺利通过了学校的测试,使本班的实验,我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拼音教学的顺利,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绩,让我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我的进取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教学环节。
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我要求严格。
1、要学会整理书包,学习用具,给书包好书皮,作业本填好每一栏,2、是书写,每天坚持书写字帖,做到工整书写,作业本整洁,不乱涂乱画,3、做好课前预习,勾出生子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并要求学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4、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5、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6、做完作业检查的习惯,7、写日记的习惯,8、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
在教学方面,我更加严谨。
抓住课改之风,我认真学习课改理念,课改教学方式方法,认真听取专家讲座,吸取经验,改变自己落后的教学模式,努力实践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了解本班学生的基础上,我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充分发掘教材因素,备好课,课堂上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课改的经验,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自我探究学习等教学,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课后做好反思总结,认真辅导,批改作业,充分利用
好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正是课改让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业绩也凸显了出来,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作为班主任,我关心每一位孩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关爱下快乐地学习,成长。我积极与家长们交流谈心,与他们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得到他们的支持,有利于我开展好班主任工作。
闲暇之余,我认真学习课改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反思总结,撰写经验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获奖。
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学历提升,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通过自学,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参加了汉语言本科学历进修,也已顺利毕业。
现在我还在教师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前面的路还很长,学习的知识还很多,我努力使自己由工作型教师转变为学习型教师,在教科研道路上有所成就。下面是我的教学成果和荣誉:
2002年3月 论文《三结合促进农村拼音教学》区二等奖,市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三等奖
2002年10月 论文《浅谈师爱的传递方法》市三等奖
2003年9月 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省三等奖
2004年12月 论文《浅谈“注提”实验教改中的错别字问题》市三等奖 2005年10月 论文《善意的谎言》区二等奖,“三话育人”课题二等奖 2007年3月论文《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探微》市三等奖 成都市“十五”课题“三话育人”课题一等奖
2007年12月 论文《浅谈课堂教师的提问》区三等奖
2008年9月论文《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省二等奖
2009年7月 论文《刍议农村小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市二等奖
2003年11月 “三话育人”课题第一届赛课二等奖
2005年10月 区课堂大赛二等奖
2003年4月 同安街办“优秀团员”
2003年9月 同安街办“优秀教师”
2003年11月 区“注提实验”“先进教师”
2005年4月 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006年9月10日 同安街办“先进教师”
2007年9月 同安街办“优秀教师”
2007年区第二届骨干教师
第三篇:读书是否无用作文
读书是否无用作文
9月1日,是许多大学开学的日子。在新生忙着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农村,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5年前,只读完小学的父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好赚钱,便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去年,玲玲考上了三本,她觉得不理想,决定复读,与父亲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谈判”之后,得到了父亲的同意。
复读一年,她终于考上自己中意的成都某高校本科。然而,父亲再次反对她读大学。他认为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可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拿去做首付买房子,或者开个店做生意都比上大学合算。而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得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玲玲却不这么想,她认为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摘自2013年9月1日《成都商报》,有删改)观点
一、知识就是力量
读书是否无用,不在于是否能够通过所学的知识赚到更多的钱,重要的是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是通过读书和学习获得的。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目光短浅的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其实读书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可以提高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要想在社会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真读书、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二、应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
作为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
由于年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是难免的。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逐渐长大,学会了独立思考,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也日渐成熟,所以,无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家长都应该大力支持,不能横加阻拦,要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三、读书的价值是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将来有好的前程,也不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功利意识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中,一切东西都去用金钱衡量,即使提升自身素质的读书也要看划不划算。有些人把读书当成了改变命运的途径,这就使读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其实,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完善自我。时文链接
不读大学等同于“读书无用”吗 杨耕身
离9月7日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玲玲(化名)依然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玲玲父亲反对女儿读大学,一是认为这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4年至少赚8万,加上支付的上大学费用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二是不想让女儿受伤——如果女儿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她肯定会觉得很痛苦,他不想让女儿“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原点”。
同样作为即将报到的大学新生的父亲,我希望玲玲能够如愿进入她心仪已久的大学校园。我的理由很简单:其一,对孩子而言,这是她愿意做的事情;其二,我固执地认为,大学仍旧是目前看来最适宜于学习的场所,换言之,尽管学习是伴随终身的事情,但大学期间的学习无疑是不可替代的训练、经验或记忆;其三,尽管我从来不迷信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如果没有知识,或许我们将蒙昧得连命运是什么都无从得知。尽管如此,但我并不试图以此来说服玲玲的父亲放弃他的“道理”。
实用或现实主义作为读书的一种定位或目标,实在谈不上大错,而这是玲玲父亲全部的道理所在。在玲玲与其父亲的僵持过程中,或许最终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仍旧希望玲玲能够如愿。她应当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国家应当有相应的机制,以保障玲玲们的入学权利。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此事无疑能有一个最好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仍必须直面一个问题:不读大学等同于“读书无用”吗?在玲玲事件中,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据:1万多名网友在参与大成网专题调查投票时,“71网友赞成不读”。
一方面,不读大学显然不能等同于“读书无用”,毕竟玲玲已完成高中学业,这是需要舆论厘清的。而另一方面,我之所以一直对所谓的网络民调保持本能的警惕,正是因为一些调查本身的似是而非,结论的模棱两可。在玲玲上大学这件事上,真的有逾七成网民站在玲玲的父亲一边吗?当我点开大成网的调查,发现该调查仅提供了三种选择:一,赞同,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二,不赞同,多读书受益无穷;三,在哪里都可以学习,看自己。但我想知道的是,其中“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是对上大学的反对吗?而“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可作为对在大学学习的不同意见吗?然而相关报道径自将此两条目的投票,视为对玲玲不读大学的支持。这无疑是充满误导以及让人遗憾的结果。
我们今天的大学不论是体制还是教育本身,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总觉得,可怕的不是玲玲父亲对“读书无用论”执拗的认识,而是某种舆情不明所以的推波助澜。在谈到“读书无用”的问题时,有人同样引用另一个来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上万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但这可以拿来作为“读书无用论”的证据吗?事实上,论者往往主动地忽略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比如在中青报的调查中,尽管34.7的人后悔上大学,但是当问到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时,其中60.1的人表示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玲玲们或许不一定非得上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如果说承认现行大学教育存在许多有待改良的地方,仍不失为对大学教育的一种期待,那么警惕“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则是因为它根本是一种反智主义的动向。无疑,这种反智情绪,不应当得到散播。
第四篇:多读无用之书
多读无用之书——与陈平原教授对话
时间:2012年8月17日 作者:吴永熹 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
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
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五篇: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