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5: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

第一篇: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

玉山县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有效实现我县农业产业化“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着力建设现代高效农业,根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本奖补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按照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打造亮点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水平,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我县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在粮食、油茶、果业、蔬菜、畜禽、花卉苗木、农业观光、特种水产等主导产业中形成“一大产业一个以上龙头”的良好经营格局。

二、奖补范围

1、贷款贴息;

2、冷链物流建设;

3、规模经营;

4、农业高效技术;

5、品牌建设;

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7、土地流转;

8、其他奖补。

三、奖补标准

1、贷款贴息。为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1

加大技术改进投入,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规范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扶持行为,县级财政每年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和财政实际预算安排定量资金用于贴息,当年节余结转下年安排。财政资金贴息范围主要是产业化企业用于企业本身生产扩能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科研开发、原料农产品基地建设及发展定单农业的贴息。扶持项目贴息额度:对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含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县级或县级以下农业企业,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贴息金额在贴息上限内按年度5%的贴息率据实计算,贴息期限为上年9月21日至当年9月20日。已享受其他类别或部、省级支农项目扶持的,不再同时享受贴息

2、冷链物流建设。我县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根据冷链物流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目前发展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据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和多种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政府引导资金支持的对象为: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补贴标准为实际投入的20%以下。

3、企业晋级。从 2012 年起,农业企业新晋级为农业产业化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新晋级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新晋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新晋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于成功组建农业企业集团公司的给予一定的扶持。

4、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创名牌、创名优产品。对获得国优(名牌)和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的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 5 万元和 3 万元的奖励。

5、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对获得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地标志认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有资格申报相关单位、协会等)分别一次性给予 2 万元、4万元、5 万元和 5万元的奖励。对以上认证的产品标志有效使用超过5年以上的(含5年),一次性再奖1万元(以前已奖补的不再奖补,未有效使用的不奖补)。

6、对2012起获得农产品出口许可证且出口创汇达 500 万美元或纳税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自建基地500亩以上,给予 5 万元的奖励。

7、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科技项目开发、申报科技成果。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药剂实验示范,根据情况以“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扶持,经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并在全县推广达面积2000亩以上、效果明显的给予适当补贴:新品种项目每项一次性奖励3000元,新技术项目每项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获得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认证或被考核认定为国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 5万元和 3万元的奖励。

8、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对自建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监测站(室),并正常开展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仪器设备总额的 5%且不超过 5 万元给予奖励。

9、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自营生产基地。从 2012 年起,对自营农作物种植面积新达到 1000 亩以上、林业基地面积新达到 5 万亩以上、水产养殖面积新达到 500亩以上、年牲畜出栏量新达到2000头以上、家禽年出笼量新达到2万羽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给予 2 万元的奖励。

10、鼓励投资设施农业项目,其新建钢架大棚(20#以上镀锌钢管建设的标准大棚)50亩以上的,在建成运行第十二个月,经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按每亩100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在玉紫线周边投资设施农业项目的,在上述奖补标准基础上再奖补200元/亩),补贴面积以棚架覆盖面积进行计算。对设施大棚中智能化设备,可按投入总额的10%给予补贴奖励。

11、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运作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获省、市、县级示范社称号的,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0.5万元资金奖励,获得市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按省级示范合作社的标准给予奖励(不重复)。

12、对新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MS18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等的企业给予2万元奖励。

13、信江河两岸周边500米内建立畜禽控养区,控养区内不再审核新建畜禽养殖场。对已建立的畜禽养殖场(户)严格控制养殖规模,促其对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整顿,对信江河两岸的畜禽养殖场特别是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厌氧沼气池,根据其投资规模补贴10%,或最高补贴1万元。

14、对从事农业种植业、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业主(包括专业合作社),新增规模流转农用地300亩以上且流转年限在5年以上的。

在经营活动满12个月后,经验收,按每亩100元一次性给予土地租金补贴。对玉紫线周围1000米以内发展葡萄、美国提子、马家柚、草莓、杨梅、西瓜、花卉苗木、茶叶、观光油菜等作物的,集中连片达1000亩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村给予每亩再补贴50元的土地租赁费或奖金。

15、继续对各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考评,凡在考评中获得全县一、二、三名的乡镇,分别给予3万、2万、1万的奖励。

四、配合省市农产品参展工作,充分展示我县农业发展精品,每年安排15万元参加省、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博览会。

五、为确保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每年安排15万元办公经费。

六、农业产业化专项奖补资金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

第二篇:现代高效农业考察报告

现代高效农业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外地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市高效农业发展质态,11月8日—11日,市委常委、秘书长田洪同志率领县区分管领导和部分农口部门负责人,赴**省学习考察,本人有幸一起同行。

一、考察活动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活动以学习**现代农业、农业产业

化发展情况为主题。考察期间,大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先后考察了从化友生园林有限公司、从化大丘生态农庄、从化田心蔬菜园、番禺农业科学研究所、**东升菜场、汕头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汕头白沙畜禽原种研究所、汕头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科研机构。同时,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看到了都市农业的光明前景,目睹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惊人成就。通过考察,大家既有深刻的直观感受,又增加了理性认识;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触动,又学习借鉴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既看到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和不足,又增添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注重科研创新。我们所考察的几个地区,无不在新品种开发上不遗余力。例如:汕头市蔬菜原种研究所和畜禽原种研究所分别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长期专注于新品种的开发和培育,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蔬菜原种研究所培育出四十多个蔬菜新品种,畜禽原种研究所在保护好狮头鹅品种的基础上,相继培育出灰羽狮头鹅、白羽狮头鹅和白沙鸭等优良品种。

大丘生态农庄自1997年起,致力于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经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先后培育出三代“大丘”牌火龙果。产品味美多汁,甜酸可口,果肉滑嫩,口感极佳,被誉为“中国最香甜的火龙果”。加强农产品品种创新,是**省现代农业能够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关键。

二是设施装备先进。**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番禺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了自动化控制中心,装备有气温控制系统、自动化室外活动式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通风系统和喷淋喷雾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同时,还从以色列引进了全电脑自动化控制灌溉施肥系统,通过施肥泵根据可编程控制器上设置的滴灌施肥程序,自动向灌溉系统加入肥料,实现了水、肥管理精确可控和光、温可调的智能化管理。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大棚采用无土基质和自动化控制营养液滴灌的肥水管理模式进行现代规模生产。

三是经营理念超前。近年来,**省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使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变为集生产、销售、展示、科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园区,成为旅游业的新宠。走进从化宝趣玫瑰园,三百多种玫瑰花让我们置身于鲜花的海洋,大红色的超极红、红边黄底的阿班斯、白色的坦尼克、粉黄色的香槟、粉红色的伊甸园、桃红色的水蜜桃王等赏心悦目;充满欧洲风情的花仙子广场、使人震撼的万朵玫瑰墙、世界上最长的玫瑰长廊和见证爱情的心连心玫瑰结,让人流连忘返。这已不完全是农业生产基地,而是游人纷至沓来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四是坚持标准生产。标准化生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源头。为保证产品质量,东升农场专门设立产品质量化验检测中心,对每一批生产的蔬菜进行检验检测。同时,公司坚持标准化生产,先后制定了包括选种、育苗、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芥兰、甜玉米等15项无公害蔬菜企业标准和4项绿色食品生产规程。

五是政府大力扶持。为做大做强万亩鲜切花生产示范基地,从化市不遗余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基地内的水利排灌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机耕路网、有线电视设施等农田标准化基础设施,以及基地内公用变电房、保鲜冷库、包装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科研展示中心等公共设施,统一由政府负责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整合各类投入资金,不断加大对花卉龙头企业、出口企业、科技创新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它们加快发展。

三、思考和启示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实施“三新”工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多我转,堵缺补淡,以优取胜”的理念,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能力。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目前。我市高(来源:

第三篇:长沙望城区专利奖补实施办法

长沙市望城区专利奖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发明创造,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促进专利运用,加强专利保护和管理,加快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进步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专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设立专利补助和奖励资金,专利奖补资金在年初财政预算知识产权专项中列支。

第二章 专利资金适用范围

第三条 专利资金适用范围:

(一)专利补助;

(二)专利奖励。

第三章 专利补助

第四条 申请专利补助应具备的条件:

(一)申请人为本区登记注册、纳税的企事业单位和本区居民,且专利申请人用于申请专利的通讯地址在本区;

(二)申请补助的专利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专利权属明确;

(三)申请专利补助应自专利授权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五条 专利授权补助标准:

(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按10000元/件标准补助;

(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按800元/件标准补助;

(三)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按500元/件标准补助;

(四)申请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专利的,按上述标准执行;

(五)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和巴黎公约途径提出的国外专利申请,在国外完成国家(地区)公布或正式获得授权的,每件补助2万元(同一专利在多个国家、地区公布或授权的只补助一次);

(六)申请人可以向不同层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申请专利补助,专利补助可重复享受。

(七)望城经开区内企业(个人)已享受望城经开区专利补助的,不重复享受区内其他专利补助。

第六条 同一补助对象每年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七条 申请专利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区知识产权局提供下列验证材料。

(一)长沙市望城区专利补助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企业法人登记证、社团登记证、个人身份证或居住证明材料;

(三)专利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PCT补助的应提供国际检索报告(或国际审查报告)。

第四章 专利奖励

第八条 设立长沙市望城区专利奖,授予在专利创造和运用中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本区专利权人、发明人。专利奖设专利金奖和专利优秀奖(外观设计专利不得参评),每两年评选一次,设专利金奖1名、专利优秀奖2名,由区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专利金奖奖金10万元,专利优秀奖奖金5万元。获得专利奖的单位,应当将奖金按不少于40%的比例奖励获奖项目专利发明人。

第九条 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给予10万元配套奖励;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给予6万元配套奖励;对获得湖南省专利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配套奖励。获得配套奖励的单位,应当将奖金按不少于40%的比例奖励获奖项目专利发明人。

第十条 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每年评选不超过3家知识产权转化示范企业。要求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经营状况良好,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至少合法实施1件发明专利(授权日在两年以内,专利必须维持有效状态,无相关知识产权纠纷),且专利是本产业或技术领域的关键或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水平在产业中处领先地位,每家给予5万元奖励。

第十一条 对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并获得第三方认证的单位给予5万元奖励。

第十二条 对运用知识产权创业并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每个企业给予2万元奖励。

第十三条 对当年专利申请总量超过50件(含50件),且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的单位给予2万元奖励。

第十四条 对新产品进行专利布局及预警分析,并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专利布局及预警分析报告,经审核质量较高或者具有行业参考及推广价值的单位给予2万至5万元奖励。

第十五条 对本企业的专利无效诉讼应诉的奖励2万元;本企业对侵权企业提出专利诉讼的奖励2万元;本企业对被诉专利侵权应诉且胜诉的奖励2万元,均以收到法院或者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为准。

第十六条 申报奖励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区知识产权局提供下列验证材料。

(一)长沙市望城区专利奖励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企业法人登记证、社团登记证、个人身份证或居住证明材料;

(三)专利证书、获奖证书、认定文件、分析报告、诉讼文书等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其它证明材料。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区知识产权局依照本办法,对申请单位或个人报送材料进行审查,办理专利补助、奖励。

第十八条 专利补助、专利奖励实行公示制度,正式补助(奖励)前在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补助(奖励)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向区知识产权局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区知识产权局不予受理。

第十九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书面的异议材料及必要的证明文件,并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印章。区知识产权局对异议材料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并作出处理意见,报区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条 凡在申请专利奖补资金中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区知识产权局将全额追回已补助和奖励的款项,并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自2017年9月8日施行。

第四篇: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居为了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的号召,立足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规格实施,全力打造长三角森林生态旅游第一站,发展现代高效旅游观光设施农业,我居借助于镇党委、镇政府在我居搭建的平台,主要做了这样几点服务,在此,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个回报。

一、搞好土地流转服务。我居农业户 531户,农业人口 1284人,土地总面积3115亩,其中耕地面积2880亩,我们在位于江界河南,富康路两侧共流转土地面积400亩,涉及农户46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1000元。针对农民土地流出后,劳动力何去何从,我居一是通过劳务输出,动员一些有能力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过动员已输出劳动力110人;二是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动员一些劳力到就近企业打工,已输出劳力350人;三是无能力外出或不愿外出打工的我居主动与招引来的老板衍接,按排他们就近打工,这样使土地流出的农民失地不失业,有事做;同时让这些劳力在自家门口就可打工,在眼前就可学到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技术。我们通过算帐对比。如:四组金元存家原有土地面积18.4亩流出,流转金得18400元,加上夫妇外出打工可收入30000元,合计可收入48400元。

二、搞好“三通”服务。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共投入资金500万元,一是修建了道路长400米,确保园区内机械作业、农副产品运输车辆、旅游观光游客能进能出,出入方便,畅通无阻;二是修筑沟渠长400米,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拉建线路长450米,确保用电需求;四是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品味,营造绿化带长1000米。

三、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产前基础设施到位和市场预测服务;二是产中技术上门服务,作为园区在我居,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为招引老板负责,我们将会根据老板需要主动邀请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随时上门服务。三是产后销售服务。我们将根据园区行业发展需求,一是利用我居自身农民经纪人,提供信息;二是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开办网站,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将信息进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老板,让他们有求必应,确保老板招得来,留得住,让老板在我们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希望,大有作为。

以上回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石阡县紧紧围绕省第五轮“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试验”主题,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始终遵循山地经济规律,以现代高效为路径依托,以园区引领为推动载体,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瓶颈,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坐山吃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靠山,着力念好“山字经”、唱好“龙头戏”、打好“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2014年10月,在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中,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

一、依托自然禀赋,“以山聚财”探新路

(一)产业进山、产品出山,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结合山区实际,确定以茶叶、林业、烤烟、蛋鸡养殖为主导,大力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居全省第二,建成茶叶初、精加工厂84个,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22家,“石阡苔茶”先后荣获“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企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为造林主体,以先植后补、非林地林木确权、林权证抵押贷款及森林政策性保险等为具体抓手,快速推进生态大县建设。两年来,申请实施造林补贴面积1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5%,获国开行林权抵押贷款1.64亿元。种植烤烟4.6万亩、中药材5万亩、水蜜桃2.2万亩、养殖蛋鸡140万羽,年产值分别达1.3亿元、2.5亿元、0.34亿元、2.2 亿元。

(二)园区环山、基地绕山,打造农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带区、以区带业、以业带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山地种出“摇钱树”,生出“金元宝”。围绕茶、果、药分别以规模化的基地、专业化的管护、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打造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园区11.5万亩,先后建成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青阳现代烟草园区、石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汤山现代农业展示和观光示范园区、聚凤油茶园区、白沙羊角山茶叶园区、大沙坝食用菌园区等9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进行重点打造。

(三)投入强山、基础壮山,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农业要发展,基础要先行。石阡县通过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水利(饮水安全)、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农业机械、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石漠化治理、通村油路、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茶、烟、畜等重点园区公路116.78公里,实现了产业区全面通公路,重点园区全面通油(砼)路;投入10.65亿元夯实水利基础建设,投入1.32亿元完成土地整治4.4万亩,投入1000余万元提升重点产业园区供电保障能力。农业基础实现全面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游客上山、农民下山,助推农旅深度融合。农村发展,关键在促农增收。石阡县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把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打造成石阡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依托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打造成展示石阡民族文化的形象窗口和精品景点;成功举办两届五德桃花节和龙塘采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游园采果、休闲养生、体验农事,全面带活了园区及周边餐饮等服务业发展。通过推动农业园区转型发展、标准化接待、特色服务,走出了一条量、质并举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不仅转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借山聚财的“农旅融合”效应日益凸显。

(五)保障护山、机制助山,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石阡立足县情,在山地现代农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围绕“三个万元”工程和“1112”扶贫增收计划,在强化项目推进保障和机制助推上下功夫,探索并建立了政策扶持、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服务、农作物保险等一系列发展的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生态茶产业建设安排意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案》、《支农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等,为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快速有序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山地农业求变,“五重五强”促转型

山是石阡农民群众的“金饭碗”,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是石阡特色,也是石阡优势。该县充分吃透中央、省、市精神,认真研究县情、农情,着力在“五重五强”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山地农业的“规模化、多元化、集约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一)重土地流转强化园区带动促规模化。通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创新土地经营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一条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之路。一是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成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积极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根据流转的土地划分为若干承包单元,同价流转给有意愿、有实力发展产业的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县级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和群众推选出的监事会和理事会,负责土地纠纷调解和村委提留管理费、保险金监督。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摞荒地流转:召开群众会,引导农户将摞荒地向村委会流转,村委会再同价流转给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村委会按支付租金,前三年农户可以在自己流转出来的土地上套种花生、中药材、红薯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获得收入,并可获得每亩200元的管理费。产业(园)流转:按照“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企业(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采用农户入股的方式,农户将自己种植的茶叶(油茶)、经果林、中药材等产业(产业园)流转给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又参与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管理、收成,农户按月获得“薪金”,年底参与分红。村委会根据当年效率分配利润,农户占自己流转产业面积总利润的82%,村级提留总利润的15%,预留3%作为风险金;村级提留总利润的15%,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由村监事会和理事会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三是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对大户50亩以上、家庭农场100亩以上、专业合作社和企业200亩以上,且流转年限10年以上的,流转面积、定植时间、流转依据报县茶叶局和县园区办备案,对手续齐备、合法、管理到位的专属基地,按200元/亩进行政策补助,每年扶持1次,连续扶持2年。

(二)重主体培育强化产业推动促多元化。着力破解“小农一统天下”的困局,有效缓解了农业“小规模与大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一是建立产业企业发展体系。立足提升传统农民、转化失地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引导转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招商引资新上一批、借助外力挂靠一批产业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的企业发展体系。二是拓展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民”的方式,实现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完善家庭农场认定机制。出台了《石阡县家庭农场认定及管理办法》,把家庭农场划分为坝地种植型、山地种植型、畜牧养殖型、水产养殖型和种养综合型五类,按照农户申请、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初审、县农牧科技局组织农经、农技(畜牧、水产)等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的程序,分别提出认定的规模经营标准。目前,该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9个,社员9万人,注册资金近12亿元,带动产业化基地11.5万亩,认定家庭农场21家,其中市级9家。

(三)重融资渠道强化资金拉动促集约化。通过“国开行小额农贷”、“三权抵押”和信用乡镇创建,在破解农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实施“开行小额农贷”提升产业发展实力。该县抢抓“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的政策机遇,获得国开行“十二五”期间20亿元扶贫贷款授信,并发放首批2.5亿元的贷款扶持茶产业发展,省扶贫办为此贴息。开创了一个“开行小额农贷”的石阡模式(即,地方政府是组织推动者,国开行贵州分行是贷款人,县国资公司是借款人,县泉都担保公司是担保人,农户、合作社及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是用款人,省扶贫办对贷款贴息)。二是创新农村“三权抵押”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积极创新农村“三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所有权>)贷款工作。在铜仁市率先开展以非林地确权颁证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即将农户非林地上的茶园、核桃、野生油茶、中药材、果园等进行确权颁证,作为金融机构向农业生产者放贷的有效抵押物。截至目前,全县现已完成9.14万亩非林地确权,获得抵押贷款1.64元元。三是探索信用乡镇融资增强产业发展引力。以创建信用乡镇为“钥匙”,为农业产业发展打开一条融资绿色通道,落实“区别对待,信用优先”政策,让守信群众分享到信用创建的红利。既提高了支农资金的配置速度和效率,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又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和农村金融部门运营的安全性。目前,全县共创建信用乡镇6个,信用村103个,评定信用农户87069户,落实贷款总额21亿元。

(四)重质量安全强化科技驱动促科学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形成由点到面、逐层扩散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模式。一是加强装备设施建设。在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广并建设设施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温湿调控等先进设施设备。推广应用的现代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装备水平。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省农科院专家在示范区开展覆黑膜移栽、套种对比等试验,探索以科技手段解决茶叶发展技术难题,全面推进烤烟“井窖式”移栽。提倡发展生态、循环、有机农业,通过农牧结合、立体种养、间作套种和资源循环利用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仅省农科院在龙塘高效苔茶示范园区就推广实施重大科研项目2个,引进先进适用技术13项,取得创新成果2项,获专利7项。三是注重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开展“三品”认证和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贵州大学、省茶科所共同在园区开展绿色防控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茶区推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安装“黄板”、杀虫灯等物理、生物综合防控设施,实现核心区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坚持农残零容忍。积极研发“苔茶绿色生态蛋”,并申请国家专利和有机生态品牌认定等等。

(五)重资源统筹强化机制促动促专业化。坚持创新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整合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形成全县抱团发展,团结齐心的氛围。一是建立资源要素整合机制。立足山地特色、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将园区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扶贫生态移民等工程结合起来,形成帮扶园区发展的新合力,一大批以园区为依托,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正在加快形成。二是建立领办联营产业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改非、退休干部领办产业,发挥其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带领园区群众投入农业产业。支持乡、村干部以合股、独资及干部出资金、信息或技术,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等方式投入农业产。三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实施农技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派100名科技干部到贵州大学培训基地培训、深造。建立政府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金和企业人才奖励基金,鼓励、支持企业采取自主培养、联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战略眼光的农村经纪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农技人员工作在一线,职称评定在一线的考核评定机制。

三、几点启示

石阡立足山地特色,探索以山养山、以山聚财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山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探出了富有石阡特色的新路径,颇具启示意义。

(一)立足自然禀赋是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山曾是石阡农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石阡始终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立足“山”字做文章,创造了“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模式,把山地劣势转化为山地特色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引领,围绕山地特色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一条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

(二)夯实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山区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依存度很高,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石阡通过财政投一点、银行贷一点、项目整合一点、引导社会投一点“四个一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整合水利(饮水安全)、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石漠化治理、通村油路、退耕还林等项目,用活国家开发银行支农贷款,全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服务体,实现产业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实现全面提升,把影响山区农业发展的“晴雨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效提升了山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三)坚持园区引领是实现路径。产业规模化、园区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石阡围绕茶叶(油茶)、林业、烤烟、蛋鸡养殖、中药材、经果林等主导优势产业,将政策、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现代农业发展要素聚集起来,合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农业产业园区9个,规划面积11.5万亩(其中3个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重点建设,3个市级示范园区平台、3个县级示范园区平台),以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四)强化科技支撑是发展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石阡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和科技支农体系建设,以破除制约主导产业的科技瓶颈为突破口,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以科技手段破解了茶叶发展技术难题。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示范区开展覆黑膜移栽、套种对比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强化对茶叶等产业示范园区生态有机认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培育经营主体是活力之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石阡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破除农民分散、竞争无序的小农经济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规范合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市场;鼓励和引导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户向农业企业转变,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过渡。目前,全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153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9个,社员9万余人,认定家庭农场21家,其中市级家庭农场9家,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下载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玉山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