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外出学习心得
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学生!
2014年5月20日到5月22日,我有幸去罗庄区汤庄小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罗庄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论坛活动,收获颇丰。其中,光耀小学的主父老师对于中年级精读课文教学的讲解让我收获颇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单方面的往容器里灌装应考知识,随意地肢解课文,学生提不起精神,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效,更有甚者就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湮灭了汉语言的无穷魅力。
1、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心向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求知欲及世界观、人生观等在学习问题上反映的综合;其核心是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就是要使学生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持久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学习欲望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造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及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自能学习。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发展,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学习的媒质主动、自能地获取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
力。
3、以读导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精读课文的教学活动以“读”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贯穿“读”:以读导学,并在读中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通过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认知,培养能力。
精读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读书活动,要“以读为本”,即要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让他们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要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读书,进行思考,展开讨论;让学生以读促学,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习。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时,主父老师以一句“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学生!”为结尾,让我感触颇深。假如我是学生,我一定会有一个梦想:假如我是一个老师,那该多好!我一定让我的学生过上最幸福的生活——每天作业少一点,游戏多一点;批评少一点,表扬多一点;压力小一点,闲暇多一点;愁容少一点,快乐多一点;说教少一点,活动多一点;任务少一点,朋友多一点„„让他们和我拥有同样的快乐与梦想!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外出学习心得
外出学习心得
东江源小学 陈园
2017年3月15日到3月17日,我有幸前往赣州市西津路小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赣州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收获颇丰。一个个语文老师的才艺展示让我大开眼界,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深深折服,他们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的课堂步调更是让我自叹不如。通过那三天的学习,我有如下收获:
第一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简洁而实用,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第二教师在“备学生”这一备课环节上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我们都知道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与其说是一种默契,还不如说是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会有学生争着、抢着要回答,并且都很积极配合老师。这与传统教学中的那种点兵点将和气氛冷淡是截然不同的。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第四教师语言优美。导语设计巧妙、风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设计尤为重要,它是衔接各个教学环节的情感纽带。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层层递进。对学生的指导到位,学生课堂生成了不同的见解。郭晶老师把写也融入课堂,让学生拓展练写,学生所写的小诗让听课老师叹为观止。还有大余钟宇薇老师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得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每个环节都给学生设定一定难度的任务,难易程度特别恰当,让学生既能动脑思考去记忆又不会太难,所以使整节课进行得特别顺畅,整节课集欣赏、表现、评价于一体,教师的语言风趣中不乏幽默,使得课堂气氛既生动又活泼,还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总之,做为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第三篇:语文教师外出学习心得
9月18日至19日,在塔城市第五小学举行的2014年辽宁省教育专家“送教进疆”活动,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辽宁教育专家李亚东老师那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都使我有了不少的收获。通过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关注教学理念的改变。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和可操作性。薛连红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李亚东老师幽默的语言,曹彩乐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小的曹彩乐老师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各科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科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味追求“题海战术”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不断创新教学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教育教学。
我们要关注个学科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及研究方法,关注各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重点讲述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强化思想和方法的学习。
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经验,创设学科情境。课程本身要求物理教学中的实验部分再一次加重,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释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我们要处理好新课程教学与未来考试的关系。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一样需要参加选拔性考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目光,在注重学生双基发展的同时,也要一定程度的把握学生的应试能力水平的提高, 打破以中考为风向标的思维模式来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次的学习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留给我的却是一生要学习和追求的,学习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远没有结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些这样的培训,多些这样的学习。本次培训的也意味着我的新课程的开始,让我们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奋发努力吧!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简单的语文教学是有底气的语文教学,绝不是看似什么都训练了而其实什么都没有落实的语文。当前,有些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这样的教学,知识怎能得到内化?技能怎能得到提高?
二、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有错误要及时矫正,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这样的教法是不可取的。实,不是僵硬死板,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使语文教师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三、轻轻松松教语文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师生都感到负担很重。就一堂课而言,不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应当具备的智慧。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去吃透教材,做正确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去超越教材,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增减,才能达到正确地做事情的目的,要有一股探索精神;教师应当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这种热爱体现在一个老师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个老师应当把所从事的事业看成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简单地把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面对外部世界的物质诱惑,要有一种职业的坚守。教师要用自强不息,永不停止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我,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你所面对的学生,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做出榜样。不为世俗的东西所诱惑,在人格上不能“跪着教书”,以自己的对工作和学生的爱心,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要知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的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敬畏而喜欢这个教师。敬畏的原因可能教师的思想魅力,也可能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这个教师有爱心,他对他的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教师要具备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教师的管理能力。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孩子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
我们说教书育人,它的重点还是在育人上,教书的目的还是为人的发展来服务的。纵观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是贯穿着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愿学到学,再到乐意学的过程。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乐学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会和会学的活动。所以,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只注重在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的教学多下功夫,而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比较忽视的做法。相反,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当放在教育的首位,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总在校园里接受教育,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必须要自己独当一面地去面对生活,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和生活的大环境中的发展态势,决定了以后的生活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在效果的大小上,对学生的学习,我想首先要确保有效的学习时间,没有时间的投入不行,投入时间后,就是要保证学有收获,收获越大,效率越高,要保正收获,学生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此前提下,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付出后就能有收获的愉悦感,哪怕是学生错了,学生知道哪儿错了也很好。为学生的学习不断地矫枉过正,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教师的教学最怕的就是唱独角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排斥课堂教学预设,预设是充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预设。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教师首先认识到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思维和思考。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那种师道尊严的脑筋,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营造师生和谐的环境。教师才能向下实施你的教学行为。所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果的。
以上就是我这一个月的学习体会。我认为只有从内心深处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吸取和借鉴专家和同行们的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四篇:语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心得
外出学习心得总结
2018年3月4日,我们一行十余人来到了//////进行了交流学习。针对2018年语文高考考纲和题型变化,来自////////实验中学的//////老师,同与会老师们一起分享了她对考纲变化的理解和各自学校的备考方法。
在交流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这所学校特别重视合作,实验中学的教研组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这样一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想走的远必须要结伴而行。必须依靠团队的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会上,老师针对2018年高考语文题型的变化展开了讨论,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2018年高考题型的变化对所有考生以及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试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阅读量的增加,体现了命题者想要在语文上拉开分差的基本设想,而拉开分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一部分人做不完试题,现在的高考语文阅读部分只注重考阅读理解,题目往往切割得很琐碎,反而忽视了整体把握能力。很少关注阅读速度,并不利于考出真正的阅读水平来。2018年高考语文阅读部分也许会有新思路,适当增加整体感受力,理解力的考查,而不只是技术性的细部分析的小题。此外,阅读题目中“非连续性文本”肯定会成为新宠。这对这一变化,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包括审题的定向性训练,答案的规范性训练。宋霄雪老师谈到她们学校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上做了很多尝试和研究,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请来心理学老师教授学生速读速记一目十行选取重点的阅读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和理想的渗透,让我们大开眼界。
②试题中可能会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语文高考题目特别是作文命题,会适当往理性靠拢,现在作文中提出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传统的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视野不够宽,而且文学的教学也并非就是往审美和情感教育方面靠,而是局限于琐碎的分析,这肯定不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所以类似于“诗人,明月,黄花”这样的作文题目可能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的考试之中。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辩证思考,是我们作文复习的重中之重,以理性思维取代纯文学性作文,是我们后期作文备考的重点。
③试题中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面。虽然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可是并非无迹可寻,认真解读考纲,可以做出针对性复习,避免无效劳动。这一点大庆实验中学多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备考经验,他们对考纲的解读细致入微,甚至细致到研究阅读题的字数已及标准答案的字数,研究用于落实,在平时的出题时严格核对考试范围,做到考点全覆盖,序列化训练,打破高一高二高三界限,建立备课组,将考点训练落实到三年的学习中,并非等到高三才开始考点训练,补充阅读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与纯文学性阅读。试题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我们备考也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在备考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发挥工匠精神,更细致研究考纲,研究考点。
第五篇: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学习心得
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秦皇岛举行的“河北省小学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观摩活动。整个活动流程,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和十位优秀教师的课程,授课教师们创新的教学设计、高效的教学过程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深让我震撼。课堂教学中他们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两天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就把自己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4月15日上午9点30所有听课的教师聆听讲座。老师们求知的热情很高,整个会场上座无虚席。讲座的主体是“英语自然拼读法”。讲座的形式活泼生动,准备相当充分,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Craig的精彩演讲至今仍历历在目。幽默风趣的不仅让远道而来的老师们一扫疲惫,更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相信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解读,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景进行语音拼读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有时候,我们没并没有考虑过创设的情景是不是符合生活实际。这种与生活实际不相符的情景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锻炼是无实际意义的。
在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有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提倡小组互助学习,组与组之间存在竞争,势必导致小组内部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在竞争中整体进步,老师颇为省心。
“亲其师,信其道。”特别关注学生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体面的坐下”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回忆自己的课堂,学生表现不好,此时我不友好的话语或表情是会不由自主的出现的。听了李老师的报告,我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学生幼小的心是极其敏感的,要尽力保护他小小的自信心。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改进,不断完善自我.4月15日上午衡水市育才街小学郭政仙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老师上课的内容为三年级下册Lesson11 What do they eat? 我觉得郭老师的这节课真正是属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的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且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而这一点也正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最欠缺的)郭老师拓展环节的设计非常的逼真形象,我相信郭老师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可以很自然的进行日常口语交际,而我的学生我没有把握。就这一点而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的反思加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争取让学生学得更开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