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落实机构职能转变动员会精神
以推进职能转变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部党组研究落实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5 月 17 日 1 版
5月15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学习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上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还听取了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开展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测评三个文件调研起草情况汇报,并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能转变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切实把职能转变工作摆在特别重要位置,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优化职能,进一步强化责任,进一步激发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袁贵仁指出,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着力把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扎实推进,国务院近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作出全面部署,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开弓没有回头箭,坚决打好攻坚战,再次彰显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教育部门职能转变是整个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执政水平和公信力。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凝神聚力抓改革,心无旁骛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袁贵仁强调,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与深化教育改革、改进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紧密结合起来,在巩固近年来职能转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一是抓紧完成本年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继续进行梳理,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项目。认真做好取消达标、评比、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等工作。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进一步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坚持向地方政府放权、向学校放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依法统筹管理和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三是扎实有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评督分离,理顺机关与直属单位职责关系,减少职能交叉。推进直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公益服务质量。四是切实加强简政放权后的监管、监测工作。通过制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等多种手段,有效引导各地各校真正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真正为国家和学生服务。
袁贵仁要求,要转变作风,强化责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推进职能转变的落脚点放到宏观指导、政策制定、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上来,腾出更多精力谋全局、议长远、办大事、抓落实,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学校等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关于国务院机
构职能转变
2013年03月15日 09:32 来源:新华网
关于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该加强的加强,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项目外,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抓紧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
对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需要审批的项目,除涉及其他地区、需要全国统筹安排或需要总量控制的项目以及需要实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外资项目外,在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减少审批后,一律由地方政府审批。对国家采用补助、贴息等方式扶持地方的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项目,国务院部门确定投资方向、原则和标准,具体由地方政府安排,相应加强对地方政府使用扶持资金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二)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事项不设立审批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依法需要实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一律下放地方。
(三)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除依照行政许可法要求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特殊技能的职业、行业需要设立的资质资格许可外,其他资质资格许可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国务院部门依法制定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除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明确规定的外,其他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一律予以取消。
(四)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幅度减少、合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政府,相应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五)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国务院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分别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
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管理。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
(六)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七)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
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民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切实履行责任。
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八)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发展规划制订、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制度机制设计、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等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法制统一、政令畅通。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群众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国务院各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改革,大力推进本系统改革。
(九)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国务院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行方式法治化。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体制。
(十)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提高制度质量。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
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准则。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都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发挥法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政府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引导、教育、督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第三篇:职能转变
**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措施及机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功能。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从转变职能,创新体制入手。
1、解放思想,找准职能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定位逐步明确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执行政策”,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用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推动发展”,就是要围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乡镇经济组织、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服务群众”,就是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农技、民政、社保、就业、文教、卫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促进和谐”,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乡村政权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2、更新观念,加快职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加快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要在更新乡镇干部观念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五强化五摒弃”:一要强化“服从大局”观念,摒弃“本位主义”意识,积极支持改革,跟上全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二要强化“不进则退”观念,摒弃“安于现状”意识,增强不改革就落后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三要强
化“服务为主”观念,摒弃“管理为主”意识,尽快在思想上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四要强化“方便群众”观念,摒弃“自我中心”意识,把思想转变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上来;五要强化“争先创优”的观念,摒弃“得过且过”意识,积极建立一整套对干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3、树立形象,强化服务功能。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上级展开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学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的过程中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塑造“五型”干部,树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学习型”干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是塑造“创新型”干部,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三是塑造“服务型”干部,形成挂牌上岗、热情服务的良好习惯;四是塑造“责任型”干部,形成敢于承诺、勇于负责的良好习惯;五是塑造“廉洁型”干部,形成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良好习惯。
二、搭建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规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1、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着力点,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归并和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土管、林业、医保、计生、就业、农技、信访等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归并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二是选好并完
善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地点选择要方便群众办事,场所设施既要有一定标准,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选派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从机关和站所挑选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到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并持证上岗。四是建立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采取在各行政村设立帮办点、在村小组设立信息员的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切入点,转变服务方法。把围绕群众需求、转变服务方法作为转变乡镇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一时间了解群众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群众需求渠道。将“便民卡”印上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姓名、分管事务、联系电话,并分发到每家每户,让群众清楚什么事情找谁办理。二是借助便民服务大厅收集群众需求。大厅工作人员在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要肩负收集群众需求信息的任务,并做好记录,按职能分工转递给承办人办理。三是依靠村组“信息员”收集群众需求。建立村组“信息员”及时收集信息和报送群众需求制度,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补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利用干部下乡收集群众需求。干部下乡携带《民情日记》,及时记录群众需求,带回后按职能分工转递办理。五是通过民情热线收集群众需求。设立民情热线电话,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对群众的咨询及时答复,对群众的需求及时转交办理。其次,做到公开办事、科学安排、积极主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要在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并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值班长制度。在服务中心设值班长岗位,由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轮流担任值班长,负责协调有关事务、监管工作作风。三是 “集中办理日”制度。每个星期固定一天为集中办理日,实行集中办公,其他时间则根据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干部上门服务制度。在生产特别繁忙季节或对因身体原因办事不方便的群众,免费提供上门服务。
3、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要紧紧围绕责任的落实来进行。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强化“第一接收群众需求信息人”的责任,促其过问到底;二是实行分工负责制,强化职能单位的责任,促其负责到底;三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强化承办人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实行跟踪问效制,强化责任人的落实意识。
三、完善绩效考评,形成有效激励。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1、按照“权责统一、分类考评”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绩
效考评方案。首先是遵循“权责统一”的原则,把干部的工作任务(权)与工作目标(责)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评。一是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不仅要明确工作任务,而且要明确工作目标的完成质量和时限要求,为考评打好基础。二是考评方案的考评标准要与目标责任书完全一致,不能搞成“两张皮”。其次是遵循“分类考评”的原则,按照干部工作的不同岗位区别对待、分类考评。对包村驻点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办实事,且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认可上;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做好接待、办证、咨询和其他服务工作上。
2、按照“群众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公正公平地实施绩效考评。首先是遵循“群众监督”的原则,要在绩效考评中,给群众充分的知情权、评价权。一是对包村驻点干部为群众需求所办的实事,应及时备案登记,以备考评。二是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为群众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应以群众代表民主测评结果为重要依据,进行绩效考评。其次是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要将绩效考评办法、考评程序、考评参与人、考评时间、考评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认可。
3、按照“奖罚分明、任用有别”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兑现绩效奖惩。正确运用绩效考评结果,做到奖惩兑现。一
要奖罚分明。对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给予应得的奖励,对工作任务未达标的干部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并扣除年终考评奖。二要任用有别。对干部的使用要与绩效考评结果严格挂钩,让能干事、干成事的有舞台、有荣誉;让不干事、干不成事的挪位子、无市场。
第四篇:落实第一巡察组巡察动员会精神
落实第一巡察组巡察动员会精神 聚力凝心抓好当前学校各项工作
(2018年4月27日)
同志们:
4月20日,在北票市第七初级中学,召开了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动员会议。第一巡察组***组长代表市委第一巡察组作了重要讲话。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代表教育局党委做了迎接巡察组巡察的工作发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巡察要求上来,统一到教育局迎接巡察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巡察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全力做好迎接巡察的各项工作,通过巡察把我校的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根据市委的具体安排,第一巡察组将从4月20日至6月1日进行为期40天的巡察工作,将定点对教育局、一高中、二高中、三高中进行巡察,并将不定时不定期对城乡各校巡察。
根据***组长的讲话精神及王局长的工作部署,现就积极配合巡察、聚力凝心抓好我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巡察工作
其一、巡察工作是我党的一大创举,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和抓手。巡察工作自上而下,解决了许多重大的问题。这次北票市委按照省委、朝阳市委要求,部署我市首轮巡察工作,并向教育局派驻了第一巡察组,这是北票市委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四个
一是严肃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下班,杜绝迟到、早退、间溜。工作时间不准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不带手机进课堂。严禁在校时间抢红包,逛网店,玩游戏。严禁乱窜办公室。严禁坐着讲课。
二是加强巡视监督,端正工作态度。要从学校班子自身从严要求做起,努力强化政治意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求普通老师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必须做到,而且要做好。要努力围绕巡察要求、巡察重点,搞好自我对照,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绝不拖泥带水,绝不给全校,全市教育抹黑。
三、诚恳接受监督,扎实抓好整改
我们要把这次巡察工作看成一次很好的自我剖析、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机会,看成一次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思想作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我修养的良好机遇,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受监督检查,认真查找问题,扎实抓好整改,通过接受巡察,更好地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广大教师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干净干事、加快发展上来,确保巡察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四、认真查找工作“盲点”,借力推动工作
我们要将日常工作与巡察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对精准扶贫问题、对留守儿童问题,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工作纪律问题,“三乱”问题等,都要拿出切实的工作方案,以此次巡视监督为动力,坚定不移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
第五篇: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乡镇职能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乡镇职能
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乡镇一级基层组织来说,这既是转变职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小村镇是一个撤乡并镇后组建的新建制镇,机构臃肿,人员富余,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催粮要
款、刮宫引产”向“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对此,镇党委、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突出抓了“两个强化”、“三个创新”。
好范文版权所有
坚持“两个强化”,打牢转变职能理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农村改革和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和的比率快速增长,成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镇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全面分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既有发展亮点日益增多,整体工作全面推进的可喜局面,更有发展后劲不足,难点问题不断显现,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干部服务意识不浓等因素。现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都与乡镇职能“错位”、“缺位”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干部,用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干部,尽快实现乡镇职能的转变。
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利用各种会议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全镇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使镇村干部充分认识转变职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只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采用电化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那些埋头苦干、乐于奉献、政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在组织干部观看郑培民、郭秀明等先进人物事迹录相的同时,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生动实际的启迪教育。镇党校把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培训镇村干部的重要内容,集中进行学习教育。三是镇村两级党组织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认真进行对照检查,不断提高镇村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加快转变职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好范文版权所有
强化求真务实精神。一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求真务实、转变职能、做好农村工作上,在全镇积极开展了“基层工作年”活动,引导镇村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和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二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转变作风上。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进行机关作风整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定盘星”,使广大干部用好的作风为群众服务,在服务中创造政绩。三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加快发展上。在组织镇村干部全力抓好优质粮食生产、畜牧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步伐的同时,克服急功近利、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一届人的政绩、几届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坚决杜绝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只讲“现象”、不讲成本的错误行为,努力开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