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乡镇简介
规划乡镇简介
土坪镇概况
概况
土坪镇在正安县正南,辖区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6853人、11750户,是一个地域较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比例较大及社会、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边远乡镇。
近年来,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逐渐形成了以烤烟生产为支柱产业,走畜牧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绿色产业、现代种养业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土坪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提高。但仍存在发展缓慢、制度不健全、分布不均衡等不足。
需要帮扶项目类别分类
1、教育
土坪镇虽然是正安的交通要道,但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辖区内教学楼普遍是破旧房屋、安全隐患突出,软硬件的投入、师资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受条件及资金的限制严重滞后,失学救助更因地方人均年收入普遍低下而救助不力。
2、医疗卫生
受地域面积大,人口相对分散的制约,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卫生所的建设滞后,给群众就医、治疗造成障碍,造成治疗不及时,常常耽误病情。计生优质服务的宣传不能及时做到到边到底,医护人员不能常常交流、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3、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土坪镇还存在过半的行政村公路建设投入不力,造成群众只能靠肩挑背扛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必备物质的运输,给群众生产、生活、致富奔小康造成了严重阻碍,还有近60%的群众未能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4、畜牧养殖
由于科技人才匮乏,给良种选配、科学喂养、病害疫情防治等不及时,仍靠传统的养殖饲养方式进行饲养,发展缓慢,效益不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
5、农林种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伊始,深入探索、思考不足,未能寻求到一条行之有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挖掘,探索出一条切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和溪镇概况及需帮扶项目
简介
和溪镇新建于1992年,位于正安县城南面,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107。17′--107。30′,北纬28。24′--28。38′。东连格林镇,北邻瑞溪镇,西接小雅镇,南靠土坪镇和流渡镇。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河麻溪,海拔625米。全镇管辖桑坝、楠木、凤山、杉木坪、大坎、青龙、和溪、马鞍、米粮、艳山10个村,116个村民组,8315户,共37401人。耕地面积26786亩,其中田15040亩,土11746亩,是正安县产粮区之一,2003年粮食产量达17507.2吨,油菜产量2283吨,2003年争取资金11.51万元完成了96口农村沼气池及35个配套改厕工程建设。
帮扶项目简介
积贫积弱的和溪,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下,虽一直努力紧随时代步伐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且在有限时间内使全镇经济取得质的飞跃,但应看到,由于资金匮乏、技术短缺等方面的原因,该镇的许多工作仍存在瓶颈殛待解决:
一、教育状况
现有教学校(点)28个,其中独立初中1间,镇完小1间,村完小5间,一般完小7间,教学点14个,在校生4369人,毛入学率111.4%;由于正值人口高峰,学生人数普遍增多,与此对应的则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与教师年龄的老化,及配套设施的短缺。现存问题主要有:
1、师资水平:教师225人,其中初中81人,大专以上学历67人,合格率82.7%,小学教师144人,中师以上学历130人,不合格14人,合格率90.3%。目前该镇教师缺编86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教师工资过低、有经验的教师不愿留校;另一方面则因为教师年龄过高,知识老化,对新形势下的课程传授缺乏领悟力。
2、学校配套的实验器材、设备等有待补充和完备。新课改实施对学生素质提出新要求,实践能力在新课改中占据更大比例,为培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合格学生,学校急需配备大量实验资料、设备。
二、医疗卫生事业
为缓解群众就医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认真实施“卫Ⅷ”项目,重新选址新建镇卫生院,扩大医疗规模,充分完善部分医疗功能,基本满足群众要求。但由于资金来源的渠道狭窄及群众有病不愿医治的心理,致使卫生院器械、药品补充不力,限制了服务领域的拓宽。与此同时,卫生院医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但因进修门路过窄,致使相关医学人员知识很难得以更新。
三、畜牧养殖
近年来,该镇已投入小额扶贫信贷资金800万元,新建畜牧品改点6个;引进外二元杂交良种繁仔猪300头;发展养殖大户450户;新改建畜禽圈舍508间;发展1136亩优质畜草。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仍未形成规模养殖,产业化效应未曾凸显。
四、农田水利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镇党委、政府争取资金30万元实施了川心、青龙、艳山、兴龙、回龙、张飞、楠木等地的公路改造维修,累计近50公里,争取12.5万元实施龙台人饮工程,启动艳山、青龙、楠木、凤山四个村办公楼修建,筹集15万元修建杉木坪村办公楼,同时维修水堰15公里,还争取义教工程项目200多万元投资镇中学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现均已完工,新建镇畜牧站、村建所办公楼。交通和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时尚有部分村组公路仍需进一步扩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需维修兴建,囿于经济原因,这些问题一直未曾得到完美解决。
谢坝仡佬族苗族乡
概况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始建于1987年10月,1992年“建并撒”时,合并原来的谢坝、上关、马南三个乡为现在的民族乡,是遵义市的8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县城东南面,距县城76公里,地处东经107°30′—107°38′北纬28°9′—28°20′。东接凤岗,南邻湄潭,西靠绥阳,北连流渡、市坪,总面积96.7平方公里,湄汶公路从北到南横贯谢坝,是正安、湄潭、凤岗三县的经济连结点。乡政府所在地东礼村阁上组,海拔900米,是谢坝土特产交易的集散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辖6个村(原3个管理区、16个行政村、123个村民组)、39个村民组、3270户、14260人,其中少数民族9839人。谢坝河从北至南横贯谢坝,是洪渡河的发源地,水质特异,特产“娃娃鱼”、“冈鳅”;山林覆盖面积居全县前列,林中大脚菇、金针菇等野生菌类俯拾皆是;特异的喀斯特地形和高山深谷是何首乌、金银花、五蓓子等野生药材滋生的好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情和地域特色注定了谢坝乡是农业乡,群众要想富,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而谢坝高山、半高山气候正是发展烤烟的好地方;土地肥沃,盛产洋芋(亩产4000斤,个大淀粉含量高,办有东礼村淀粉加工厂);草坡草地面积广,是畜牧业发展的理想牧场;从未受现代化工业大发展侵蚀的处女地,是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沃土。少、边、穷的乡情,百业待兴。扶贫项目信息
1、无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的平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无法承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不便捷,是经济发展的桎梏瓶颈;局限于沿湄汶公路两侧交易农产品,致使农村集贸市场的不规范,使地方特产流通仅局限于本乡,无法和相邻县、乡市场接轨,老区和农产品中心集散地的优势未能较好的发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差,抗拒洪涝干旱能力低,除沿河两岸旱涝保收外,高山半高山地区基本上是十年种来九年不得收,属靠天吃饭的原始种植方式;农民对病虫害,洪涝灾害,冰雹袭击等突发性的灾害,无法及时预知并采取相应措施,致使每次受灾均相当严重。同时,受灾后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自救能力低,基本上靠救济生活。
2、对外信息封闭,是乡域经济滞后的病根。畜牧业发展方面:谢坝的畜牧业发展正以迅猛的势头赶超邻县乡镇,但却在良种选配、购进仔猪上找不到市场,致使农民有钱没处使,有圈没猪养;乡村级畜牧兽医技术偏低,兽用药品的缺乏,致使猪病无良医,生猪病难防;在科学养殖上找不到方法,致使今年喂猪明年卖,无法当年见效益。交通的不发达,致使猪好难卖好价钱。烤烟发展方面:近两年乡党委、政府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烤烟调优,烟农由普遍发展型向能手型调整。但烟农的整体文化素质仍偏低,仍属经验种植型,离科学技术种植型烟农尚有较大差距,导致抗拒烟叶病虫害能力低,每年有10%左右的烟叶遭受病虫害,严重挫伤烟农烤烟生产积极性。边远落后,信息闭塞,烟叶辅导员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烤烟生产新技术,一些新技术新种植方法无法及时的传播到烟农手上,使生产技术无明显性提高,技术含量低,中上等烟所占比例低,和云南等优质烤烟生产省市有较大差距,仍处于烤烟发达地区初级生产阶段。产业化结构调整方面:当前谢坝乡农业农村种植模式仍沿袭传统的粮油生产,种粮只为解决一年一家人的口粮,种油菜只为解决一年的食盐钱,无意识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产业,无意识对生产产值差进行预算,按今年的粮油烟价格算,好田年产粮油600元至800元,年产烤烟1000元至1500元。对本乡本土的土壤土质、气候认识不深,无法结合市场发展野生菌(例如沿海地区对野生菌类供不应求),野生中药材,该项尚属空白。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一对夫妇准许生育两个孩子),导致农村人口快速膨胀,西部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潜伏危机,无法及时的输出劳动力,给全乡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定带来隐患。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将农村中
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这就需要向农民提供就业创业的相关服务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技术、法律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为其提供相关法律常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文教卫生事业的落后。文化教育方面:正值“两基”攻坚关键年,各项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质量的恶补,仍无法弥补长时期以来文化教育落后带来的弊病,最少有3代人仍处于知识贫乏边沿,无法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仅靠扫盲和农教培训带来的效果胜微)。教师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文化成绩低,考入大专院校的少(各大专院校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支边计划不失为一种解决的好方法)。医疗卫生方面:乡、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陈旧,医疗器械不健全,医药物品不齐备,无法为群众提供健康保障。致使伤风感冒湄潭跑,大病小病上遵义的舟车劳顿。村民居住环境差,人畜同住,人畜同厕,导致乙肝、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肆虐(沼气池建设在部分地方的兴起,是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和溪镇
简介 和溪镇新建于1992年,位于正安县城南面,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107。17′--107。30′,北纬28。24′--28。38′。东连格林镇,北邻瑞溪镇,西接小雅镇,南靠土坪镇和流渡镇。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河麻溪,海拔625米。全镇管辖桑坝、楠木、凤山、杉木坪、大坎、青龙、和溪、马鞍、米粮、艳山10个村,116个村民组,8315户,共37401人。耕地面积26786亩,其中田15040亩,土11746亩,是正安县产粮区之一,2003年粮食产量达17507.2吨,油菜产量2283吨,2003年争取资金11.51万元完成了96口农村沼气池及35个配套改厕工程建设。帮扶项目简介 积贫积弱的和溪,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下,虽一直努力紧随时代步伐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且在有限时间内使全镇经济取得质的飞跃,但应看到,由于资金匮乏、技术短缺等方面的原因,该镇的许多工作仍存在瓶颈殛待解决:
一、教育状况现有教学校(点)28个,其中独立初中1间,镇完小1间,村完小5间,一般完小7间,教学点14个,在校生4369人,毛入学率111.4%;由于正值人口高峰,学生人数普遍增多,与此对应的则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与教师年龄的老化,及配套设施的短缺。现存问题主要有:
1、师资水平:教师225人,其中初中81人,大专以上学历67人,合格率82.7%,小学教师144人,中师以上学历130人,不合格14人,合格率90.3%。目前该镇教师缺编86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教师工资过低、有经验的教师不愿留校;另一方面则因为教师年龄过高,知识老化,对新形势下的课程传授缺乏领悟力。
2、学校配套的实验器材、设备等有待补充和完备。新课改实施对学生素质提出新要求,实践能力在新课改中占据更大比例,为培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合格学生,学校急需配备大量实验资料、设备。
二、医疗卫生事业为缓解群众就医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认真实施“卫Ⅷ”项目,重新选址新建镇卫生院,扩大医疗规模,充分完善部分医疗功能,基本满足群众要求。但由于资金来源的渠道狭窄及群众有病不愿医治的心理,致使卫生院器械、药品补充不力,限制了服务领域的拓宽。与此同时,卫生院医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但因进修门路过窄,致使相关医学人员知识很难得以更新。
三、畜牧养殖近年来,该镇已投入小额扶贫信贷资金800万元,新建畜牧品改点6个;引进外二元杂交良种繁仔猪300头;发展养殖大户450户;新改建畜禽圈舍508间;发展1136亩优质畜草。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仍未形成规模养殖,产业化效应未曾凸
显。
四、农田水利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镇党委、政府争取资金30万元实施了川心、青龙、艳山、兴龙、回龙、张飞、楠木等地的公路改造维修,累计近50公里,争取12.5万元实施龙台人饮工程,启动艳山、青龙、楠木、凤山四个村办公楼修建,筹集15万元修建杉木坪村办公楼,同时维修水堰15公里,还争取义教工程项目200多万元投资镇中学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现均已完工,新建镇畜牧站、村建所办公楼。交通和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时尚有部分村组公路仍需进一步扩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需维修兴建,囿于经济原因,这些问题一直未曾得到完美解决。
市坪仡佬族苗族乡
简介 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新建于1992年,地处黔北高原正安县南部,距县城88公里。东毗凤冈县土溪镇和新建乡,南接本县谢坝乡,西临流渡镇,北靠中观镇和务川县黄都镇。幅员110.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境内多丘陵小平坝,属典型漏斗式喀斯特岩溶地貌,有耕地12062亩。全乡辖4个行政村58个村民组,有4528户20512人,87.2%为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市坪乡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盛产马铃署、茶叶、辣椒、大蒜。山本药材有天麻、银花、桔梗、白芍、黄柏、杜仲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代号角的吹响,市坪乡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经营逐步走向市场化。大力发展山本药材,年发展天麻200亩,银花300余亩,在大量栽培经营和有效管护吐香坝、和姆溪2000余亩茶园的同时,于2002-2003年新发展苦丁茶3500多亩。此外,还充分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发展烤烟高效农业。2002年实现均价445元/担,2003年实现均价461元/担,居全县前列。由于水资源贫乏,防洪排涝功能差,天干成灾、洪涝为害,市坪乡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低下。2000年,在省直扶贫工作队支持下,市坪乡争取资金3万元对凉风洞排洪渠道进行治理;2001-2002年,争取市县水利部门投资171万元对刀塘坝水库坝体和杨家湾等山塘进行除险加固;争取市县有关部门投资200万元对石观音、格思坝、韩家湾等水毁河道进行有效治理,恢复历年水毁良田2300余亩。恢复杨家湾、大路槽、大窝沟、何家寨等地防渗干渠10.78米,增强集水灌溉能力。近年来,共实施坡改梯4700余亩、国土整治1120余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且有所增加。近三年来,共建沼气池500余口,实施退耕还林(草)5921.6亩、荒山造林15700亩,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需帮扶项目简介
一、教育状况市坪乡现有民族中学1所,在校学生1178人,毛入学率101.59%;小学9所,在校学生3727人,入学率9
8.99%,其中女童入学率98.31%。由于正值人口高峰,学生人数普遍增多,与此对应的则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与教师年龄的老化,及配套设施的短缺。现存问题主要有:
1、师资极为匮乏,且教师年龄老化严重。以民族中学为例,在校学生1178人,配套教师仅51人,且3人为今年刚刚分配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与知识传授甚为不便。究其根由,一方面因为教师工资过低、有经验的教师不愿留校;另一方面则因为教师年龄过大、知识老化,对新形势下的课程传授缺乏领悟力。
2、学校配套的实验器材、设施、药品等有待补充和完备。新课改实施对学生素质提出新要求,实践能力在新课改中占据更大比例,为培育适应新形
势、新要求的合格学生,学校急需配备大量实验资料、设备。
二、医疗卫生事业由于资金来源的渠道狭窄及群众有病不愿医治的心理,致使卫生院器械、药品补充不力,限制了服务领域的拓宽。与此同时,卫生院医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但因进修门路过窄,致使相关医学人员知识很难得以更新。
三、畜牧养殖近年来,市坪乡已投入小额扶贫信贷资金50万元,新建畜牧品改点6个;引进外二元杂交良种繁仔猪120头;发展养殖大户110户;新改建畜禽圈舍96间;发展500余亩优质畜草。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仍未形成规模养殖,产业化效应未曾凸显。
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尚有部分村组公路仍需进一步扩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需维修兴建,囿于经济原因,这些问题一直未曾得到完美解决。
十、土坪镇
概况 土坪镇在正安县正南,辖区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6853人、11750户,是一个地域较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比例较大及社会、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边远乡镇。近年来,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逐渐形成了以烤烟生产为支柱产业,走畜牧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绿色产业、现代种养业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土坪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提高。但仍存在发展缓慢、制度不健全、分布不均衡等不足。需要帮扶项目类别分类
1、教育土坪镇虽然是正安的交通要道,但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辖区内教学楼普遍是破旧房屋、安全隐患突出,软硬件的投入、师资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受条件及资金的限制严重滞后,失学救助更因地方人均年收入普遍低下而救助不力。
2、医疗卫生受地域面积大,人口相对分散的制约,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卫生所的建设滞后,给群众就医、治疗造成障碍,造成治疗不及时,常常耽误病情。计生优质服务的宣传不能及时做到到边到底,医护人员不能常常交流、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3、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土坪镇还存在过半的行政村公路建设投入不力,造成群众只能靠肩挑背扛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必备物质的运输,给群众生产、生活、致富奔小康造成了严重阻碍,还有近60%的群众未能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4、畜牧养殖由于科技人才匮乏,给良种选配、科学喂养、病害疫情防治等不及时,仍靠传统的养殖饲养方式进行饲养,发展缓慢,效益不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
5、农林种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伊始,深入探索、思考不足,未能寻求到一条行之有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挖掘,探索出一条切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篇:乡镇敬老院简介
乡镇敬老院简介
乡镇是“中国之乡”、“山东省首批中心镇”,地处“三县(区)八(乡)镇”交界处,道路纵贯南北,全镇辖56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余人,耕地面积51040亩。2008年全镇国民生产总产值52890万地,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乡镇敬老院位于乡镇驻地、道路西侧,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9047平方米,建筑面积3386平方米,现有居住房屋186间。全镇共有农村供养对象385人,入院老人186人,分散供养199人,工作人员19人。
近年来,乡镇敬老院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花园式建设,人性化管理”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以院为家、文明办院、敬老爱业”的办院理念,使敬老院条件不断改善,服务不断提高,切实保障了敬老院稳步健康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乡镇敬老院通过实施“扶老工程”项目,先后维修新建住房137间,加大了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力度,新上了取暖锅炉、房间内配备了暖气和电视机,娱乐室设有跑步机、台球、麻将、象棋等,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同时健全制度抓服务,依院养院促发展,该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积极开展院民参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成立了六个有院民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即“院务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检查评比委员会、老人委员会”。使敬老院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为切实改善院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在县民政局的积极协调下乡镇敬老院得到了“财政困难县敬老院改扩建项目”65万元,用于建设敬老院老年公寓楼,新公寓楼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将和老公寓楼连成一体。建成后可再容纳90位老人入住,入院率将达到70%以上。下一步还需要上级给予40万元资金的扶持,用于房间内配备电视、电话、低柜、衣橱、沙发、床、洗浴设施和生活用品,以及院内路面硬化,建设老年人健身娱乐场地。
乡镇敬老院将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让院民生活舒心,居住安心,娱乐开心,安享晚年,为乡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再立新功。
2011年2月
第三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xx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1956年改称xx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地域面积9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9%,林木蓄积量10.54万立方米。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有小
(一)型水库座,小
(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目前全乡种植面积2000余亩;楠竹生产: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xx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xx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红军长征期间贺龙所部的途经之地。而今,作为投资总额达26亿元的省重点工程大伏潭水电站坝区所在,总长570米的大坝大桥横跨沅水,宝岛木洲在沅水河中平坦如镜,洲上绿树成荫,景色迷人,上游库区常年蓄水位129米,是旅游观光、假日休闲垂钓的绝佳场所。
第四篇:乡镇简介121119
夏庄路
临沭街道前称夏庄公社,位于县境中部,为县政府所在地。现有自然村54个,人口10.6万。327国道、225省道从西北交叉通过。人口密度992人/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为低山丘陵,南为平原。东北境为苍马山旅游区,苍源河流经镇境中部,北有凌山头中型水库。有鲁东南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桑蚕业规模生产,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史丹利、康田化肥、雷华塑编等为镇内重点企业。名胜古迹有苍山迭翠、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李蒿科古槐和古墓葬、井店居古遗址等。荣获 “全国重点镇”等荣誉称号。
郑山路
郑山街道位于县境西部,现有自然村67个,人口7.1万。境内有225省道、327国道通过,是持续快速发展的鲁东南经济强镇。工业经济形成了机械制造、生物化工、复混肥生产、金属制管、条柳编工艺品和食品加工六大产业,现有企业168家,规模以上企业28家。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镇”、“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镇”、“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白旄路
白旄镇位于县境西部,现有自然村32个,人口4.3万。白旄镇西傍沭河,素有“柳编之都”、“板栗之乡”之美称,系省级生态环境优美乡镇,境内金滩栗海旅游风景区风景怡人。白旄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以盛产白柳、板栗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白柳条集散成交地,白柳、板栗面积分别达到3万亩、2万亩。柳编企业产值过百万元的75家,过千万元的10家。柳制工艺品已总计30类5万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云路
青云镇位于县境西北部,素有“白柳之乡”的美誉。现有自然村50个,人口5万。225省道纵贯全镇南北,长深高速从北部经过。全镇有3万多人长年从事柳制品生产加工,拥有肉鸡、肉鸭、猪、牛等特色养殖专业村11个,肉禽存栏量达到140余万头(只)。柳编加工业和矿石加工业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境内共有各类企业79家,其中柳制品加工出口企业68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21家,年出口交货值8000多万美元,是全市外经外贸重点乡镇。矿石加工业年产值3亿多元。
玉山路
玉山镇位于县境东北部,现有自然村66个,人口7万。即将通车的长(春)深(圳)高速贯穿全境。玉山属低山丘陵乡镇,境内山清水秀,山泉迭瀑、果茶飘香,有玉山、民子山、青龙山、凤凰山等大小山头72座。地下水符合优质矿泉水各项指标,产有玉山山泉。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区”冠山仙境旅游区,还有玉圣园景区、手植千年龙凤古柏、齐鲁会盟遗址、孔子登临处、圣母祠、圣母洞、奎星阁等多处景观。先后荣获“山东十大旅游名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
蛟龙路
蛟龙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9公里,现有自然村44个,人口5.3万。327国道横贯东西。镇政府驻地蛟龙汪,明初,奉、白、邓等姓于土坝东立村。坝西有河弯曲盘绕似游龙,河
沟日久冲成潭,人称卧龙潭,取村名蛟龙湾,后改为蛟龙汪。镇辖地1941年为临沭县蛟龙区。1984年5月设蛟龙镇。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西系丘陵,东为小平原,西部有龙潭水库。境内有后利城古遗址,后石门头古墓和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纪念地。有家具制造、酿酒、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大兴路
大兴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为鲁东南门户。现有自然村65个,人口6.5万。大兴镇有悠久的人文历史,镇域南部羽山,为东夷文化名山,著名的“舜殛鲧于羽山”的故事世代流传。大兴镇自清康熙年间建镇,取“大吉利、兴国安邦”之意,300多年来一直是驰名鲁苏边界的商贸重镇。为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中心城镇、山东省肉牛改良示范乡镇。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经国家地质勘探局勘探,榴辉岩储量达10亿吨以上。农副资源副足,有春山茶叶和新武食脯等名优农产品。
石门路
石门镇位于县境南部,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是鲁南苏北重镇之一。现有自然村49个,人口5.3万。S225省道南北纵贯全境。石门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即设镇治。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千亩原生态园林场,“古郯八景”之一的“石门夜雨”,被誉为北方漓江的“沭河古道”位于境内,马陵古道、老虎崖、箭眼石等古迹更是闻名遐迩。已探明有十几种矿藏,其中重晶石储量1.5亿吨,石英石1.2亿吨。石门镇物产丰富,是临沭县小麦、花生、红薯、烤烟的主要产区。又是鲁东南畜牧强镇。荣获淮海名镇,山东省新型乡镇等称号。
曹庄路
曹庄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现有自然村32个,人口4.7万。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回族最多。境内中部为丘岭,南部岌山与马陵山相接,东西部为平原。分沂入沭水道和黄白总干渠穿境而过。镇内有重晶石、金刚石、页岩、红陶土等矿产资源。世界著名的“常林钻石”就出在境内常林村。故有“钻石之乡”之称。曹庄镇文化底蕴深厚。清嘉庆年间,曹庄进士吴步韩写有“曹庄八景”诗,已载入史册。此外尚有明、清时代所建“吴氏宗祠及连环古宅一条街,朱村贞节牌坊、张贺清真寺等文化遗址。
店头路
店头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临沭县城10公里,属平原地带。现有自然村45个,人口5.2万。有少数民族2000余人,以回民居多。225省道纵贯镇境中部,北靠临沂至临沭铁路。明朝初年,万、张、陈等姓徙此立村定居。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泛滥,唯村北高岗处幸存几家坊店,人们居此避难,后居民在此高岗处重建村庄,取名店头。形成了机械铸造、化工、复合肥、农产品深加工、纺织、皮革、饲料等七大优势支柱产业,以及桑蚕、烤烟、速生丰产林、特色养殖、花卉、脱毒马铃薯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有“鲁南铸造第一镇”的称号。
第五篇:乡镇党委书记简介
乡镇党委书记简介
陈贵,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四川邛崃人,199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鹤山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李波扬,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四川成都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寿安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任洪涛,男,汉族,1972年6月出生,四川南部人,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西来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黄江河,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大塘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吴孟贤,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四川崇州人,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成佳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刘继立,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朝阳湖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李文光,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9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大兴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陈心学,男,汉族,1959年8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甘溪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王文贵,男,汉族,1964年7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复兴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团主席。
黎平,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白云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团主席。
黄富文,男,汉族,1967年7月出生,四川蒲江人,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光明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团主席。
熊伟,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四川邛崃人,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6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现任长秋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