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5:4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篇: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

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

为改善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群众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实现贫困人口持续、快速、稳定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针对该地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状况

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镇,南至延安市宜川县集义镇,包括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米脂、榆阳、延川、延长、宜川、黄龙、宝塔等13个县(区)、95个乡镇、2362个行政村,总人口112.7万人。该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育滞后,人均耕地不足1亩。“十一五”末,16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仍有31.3万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7.8%。陕北洛河峡谷地带包括延安市甘泉、富县、洛川、黄陵4县20个乡镇、323个行政村,19.3万人。自然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增收缓慢。“十一五”末,16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4.3万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2.3%。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将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住房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以扩大城镇规模,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重点镇建设规划,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统筹兼顾、体现特色”的原则,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和类型,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4坚持资源整合,联合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使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实施范围及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

1黄河沿岸土石山区(95个乡镇)。

府谷县6个乡镇:府谷镇、孤山镇、黄甫镇、麻镇、清水镇、武家庄镇;

神木县4个乡镇:贺川镇、马镇、万镇、沙峁镇;

佳县13个乡镇:朱家坬镇、佳芦镇、木头峪乡、坑镇、螅镇、店镇、大佛寺乡、康家港乡、通镇、刘国具乡、朱官寨镇、金明寺乡、乌镇;

吴堡县4个乡镇:岔上镇、寇家塬镇、郭家沟乡、宋家川镇;

绥德县4个乡镇:枣林坪镇、义合镇、定仙焉镇、吉镇;

清涧县5个乡镇:玉家河镇、高杰村镇、双庙河乡、解家沟镇、石盘乡;

米脂县7个乡镇:印斗镇、银州镇、石沟镇、桃镇、杨家沟镇、桥河岔乡、沙店镇;榆阳区8个乡镇:古塔镇、大河塔镇、镇川镇、麻黄梁镇、鱼河镇、青云镇、清泉镇、鱼河峁镇;

延川县10个乡镇:延川镇、永坪镇、贾家坪镇、禹居镇、文安驿镇、马家河乡、杨家圪坮镇、延水关镇、土岗乡、关庄镇;

延长县9个乡镇:郑庄镇、郭旗乡、黑家堡镇、七里村镇、安沟乡、张家滩镇、交口镇、雷赤镇、罗子山镇;

宜川县9个乡镇:丹州镇、交里乡、秋林镇、牛家佃乡、云岩镇、阁楼镇、壶口镇、英旺乡、集义镇;

黄龙县7个乡镇:石堡镇、三岔乡、界头庙镇、白马滩镇、圪台乡、瓦子街镇、崾先乡;宝塔区9个乡镇:蟠龙镇、梁村乡、姚店镇、冯庄乡、青化砭镇、甘谷驿镇、南泥湾镇、麻洞川乡、临镇。

2洛河峡谷地带(20个乡镇)。

甘泉县6个乡镇:桥镇、下寺湾镇、石门乡、城关镇、劳山乡、道镇;

富县5个乡镇:茶坊镇、牛武镇、张村驿镇、直罗镇、张家湾镇;

洛川县5个乡镇:凤栖镇、永乡、交口河镇、杨舒乡、朱牛乡;

黄陵县4个乡镇:桥山镇、店头镇、双龙镇、阿党镇。

(二)搬迁任务。

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2011-2020年计划搬迁安置4.95万户1983万人,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搬迁安置11.9万人,平均每年搬迁2.38万人,榆林市每年搬迁1.43万人,延安市每年搬迁0.95万人。

1黄河沿岸土石山区。

2011-2020年规划搬迁4.25万户17.03万人,其中榆林市11.94万人,延安市5.09万人。“十二五”期间共搬迁10.22万人,其中府谷县1.32万人、神木县0.48万人、佳县

1.86万人、吴堡县0.54万人、绥德县0.48万人、清涧县0.9万人、米脂县0.96万人、榆阳区0.62万人、延川县0.66万人、延长县1.08万人、宜川县0.38万人、黄龙县0.33万人、宝塔区0.6万人。

2洛河峡谷地带。

2011-2020年规划搬迁0.7万户2.8万人,“十二五”期间共搬迁168万人, 其中甘泉县0.48万人、富县0.43万人、洛川县0.24万人、黄陵县0.53万人。

(三)具体目标。

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努力实现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生活质量有提高的目标。一是贫困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二是每个中心村有1—2项主导产业,每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红枣主产区人均红枣种植面积达到2亩以上,农场安置的群众人均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2亩,现代农业园区安置的群众户均15—2亩高标准设施大棚,果区户均2亩以上果园,工业园区和进城落户群众做到有业安置。三是安置区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当地城镇水平。四是搬迁户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与城市均等化。五是项目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稳步提高。六是搬迁户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搬迁到工业园区和城镇的群众收入达到当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搬迁到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农场或农业园区群众的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四、安置方式

(一)进城落户定居及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

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进城落户定居,结合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民在城镇或工业园集中居住。10年计划安置7.64万人,占安置总数的38.6%。

(二)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集中安置。

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沿公路或川道地区的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10年计划安置8.95万人,占安置总数的45.1%。

(三)农场和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安置。

以国有农场和规划建设的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积极推动土地流转,置换土地权属,建设城镇化移民新区。十年计划安置1.81万人,占安置总数的9.1%。

(四)旅游景区集中安置。

结合宜川壶口瀑布、神木西津寺、佳县白云山道观和清涧袁家沟、宝塔区南泥湾等旅游景区建设,集中安置搬迁户。10年计划安置0.83万人,占安置总数的4.2%。

(五)五保户安置。

农村五保对象不再重新建房,统一纳入民政集中供养机构安置。10年计划安置06万人,占安置总数的3%。

五、建设内容

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建设6部分,各项目建设标准按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一)房屋建设项目。

房屋建设项目包括在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农场、工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建设房屋。搬迁安置规模在100户以上的属于集中安置,其他方式的搬迁安置属于分散安置。移民搬迁应结合城乡统筹发展,以集中安置为主,对分散安置从严审批,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原则上按2000人以上规模建设。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巷道硬化、村组道路、人畜饮水、电力、新能源等。

(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项目。

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项目包括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环境整治、学校、卫生室、警务室、文化室、活动广场、阵地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等。

(四)产业开发项目。

产业开发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基地在内的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项目扶持、良种良法引进、技术推广、市场体系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等。

(五)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

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包括农民创业及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等。

(六)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小流域治理、村庄绿化、退耕还林(草)工程等。

六、投资概算及补助标准

(一)投资概算。

规划概算总投资107.5亿元,其中房屋建设项目投资55.7亿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投资51.8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64.51亿元,其中房屋建设项目投资33.44亿元,占51.8%,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和生态建设等项目投资31.07亿元,占48.2%。

(二)补助标准。

1集中安置点住房按每户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三种类型建设,搬迁户按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标准选定户型,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4万元建房费用。省级财政每户补助1.5万元,市、县财政补助1.5万元,其余资金通过整合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试点、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治理等项目资金统筹解决。2经审核批准,集中安置点建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住户,超出面积费用由搬迁户负担,最大面积不超过125平方米。

3分散安置搬迁户的建房资金,财政按每户3万元的标准补助,补助资金省上承担50%,市、县承担50%。

4特困户由政府免费提供住房,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安排解决。

5搬迁安置的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原则上纳入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不再重复建房。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建设任务重,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抓好项目规划和实施。省上成立的陕北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和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指导。市、县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搬迁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搬迁任务。要按照统一规划、资源整合的原则,实施综合配套,提高建设水平。

(二)搞好产业开发,加快搬迁户增收步伐。各有关市、县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移民新村主导产业,优先将信贷资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等用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等。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实现集中规模经营,增加搬迁户收入。

(三)完善配套政策,促进项目建设。省级相关部门和市、县两级政府要研究制定土地权属置换、宅基地审批、新村规划、房屋设计、子女上学、户口迁移、社会保障和农民就业创业相关配套政策,减免有关费用,减轻群众负担。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加大对搬迁户和迁入地群众的扶持力度,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四)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各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指导、督促与检查工作,年度计划任务下达后,要逐级做好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工作。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资金监管与审计工作,推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附件:1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分类表

2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年度任务分解表3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资金投入表

第二篇: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查报告

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

2011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启动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的开局之年。3月24日,省政府在靖边县举行了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启动仪式,正式启动陕北农村发展史上的伟大工程,让白于山区广大群众彻底告别“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艰苦生存环境。

一、陕北白于山区基本情况

陕北白于山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全省集中连片的三大贫困区域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就地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成效差,返贫机率很高。此区域涉及榆林市的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个县和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四个县,共90个乡镇,其中榆林市47个乡镇,延安市43个乡镇。“十二五”期间需搬迁安置6.23万户、26.8万人,其中榆林市20万人,延安市6.8万人,具体为定边县9万人、靖边县5.7万人、横山县3万人、子洲县2.3万人、吴起县1.25万人、志丹县3.25万人、安塞县0.59万人、子长县1.74万人。平均每年搬迁安置5.37万人,其中榆林市每年4万人,延安市每年1.37万人。

二、白于山区群众的生存环境

1、白于山区海拔高,地下水资源埋藏深,白于山阻挡南来温热气流,这里十年九旱、降雨稀少,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以暴雨为主;受地质条件影响,水源中氟含量多在10毫克/升以上,最高达33.7毫克/升(国标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饮用水氟含量不得大于l •O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等其他指标也严重超标,是我省群众吃水最困难的地区。

2、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山区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3、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建费用大,成本高。

4、贫困面广,按省上规定的2000元贫困标准,8县90个乡镇有贫困人口48.8万人,占8县总人口的51%,覆盖面广。

5、靠天吃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地居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在4亩左右,但土地质量差,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原始的“人背驴驮” 的耕种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缺乏稳定长效的收入来源。

三、搬迁工作目前进展情况

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是一项惠民工程,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为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积极筹谋,大力协助,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工作开展。

1、成立组织机构。省级相关部门成立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两市和各县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市扶贫办建立了处(科)室抓点示范和派驻督导员制度,定期下乡到县,了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各级政府都将移民搬迁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抽调专人,充实力量,确保工程推进中有人抓、有人管。

2、确定移民搬迁对象,合理选择安置地。各地根据省上下达的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人口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档案,了解群众的搬迁意向,安塞县严格按照“户主申请、群众评议、村委会初审、张榜公布、乡镇审核、扶贫办审批”等工作程序,坚持“五优先”(即家庭最穷、生存条件最差、居住最边远、住房最烂、搬迁迫切的贫困户)的原则确定搬迁对象;靖边县结合群众意愿,采取就近集中安置、集镇即集镇周边安置、县城安置、财政集中供养安置等四种方式,不同的安置方式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和建设标准;定边县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按照“人下山、林上山、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确定迁入地。

3、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地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依照省市移民搬迁计划要求,结合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制订了《2011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明确了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的总体思路,确保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能致富,为有序推进扶贫搬迁工作指明了方向。

4、多方筹措搬迁资金。“十二五”期间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计划投资139.77亿元,资金投入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省级财政投入资金20亿元,市级财政投资22.55亿元,县级财政投资38.54亿元,部门投资35.36亿元,群众自筹23.32亿元。搬迁的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补助3800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合计不低于1500元;每户宅基地整理费省级财政补助1000元;特困户每户再补助1万元,特困户比例控制在搬迁户总数的10%以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级财政补助2300元。在严格执行省、市建房补助的基础上,安塞县进一步实行“1+2”建房补助政策,每搬迁一户补助1万元,每人再补助2000元。吴旗县也实行了“1+2+5”补助政策,即每户补助1万元,每人增加补助2000元,每户按进度奖励5000元。各县根据自身财力情况,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多方资金,着力解决扶贫移民搬迁资金问题。

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在搬迁资金管理上,各级政府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认真实施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规范运作程序。在加强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管理同时,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与审计,推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度,实施建房补助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直接补助到户,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杜绝了滞留、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

四、调研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

2011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计划,全省累计总投资27亿,其中省市县共落实财政资金16.2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34万户、6.01万人;建房面积126.4万平方米;建设移民安置点128个,其中:县城7个、重点集镇28个、农村新型社区11个、中心村(安置点)77个、现代农业园区3个、特殊人群安置点2个。搬迁任务确定后,各县遵循“统一规划,分年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任务分解到乡镇,对移民安置点的住房、就业、资金等问题进行具体实施和落实。在八个县中,定边县搬迁任务量最大,2011年计划搬迁2万人,占全部搬迁任务的33.3%。

1、从搬迁人员现状及生产生活状态看:目前留守在家里的人员文化程度最高的是初中文化,年龄以45岁以上居多,没有什么技术特长,在家以种植玉米、豆子、洋芋等传统作物为主,畜禽养殖方面以养羊、家禽、毛驴为主,农闲时出去打零工,主要在建筑行业。据子长县李家岔镇介绍,有的空壳村原来800-900人,现在只有20-30人,有九成人外出,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打工赚钱。

2、从搬迁意愿看:说心里话,群众都愿意搬迁。陕北白于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解决的大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水保局、扶贫办积极落实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但是目前部分工程已到使用年限,滲漏老化现象普遍。子洲县马岔乡蒙山村领导介绍,他们村2009年的引水工程,因水位下降,估计五年后将出现干涸;现在家里只剩下年龄大的人,泵坏了想修理都没人抬。对于省政府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白于山区群众打心眼里愿意积极配合和支持。定边县杨井镇秦湾村搬迁83户415人,群众积极支持搬迁工作。一方面本地有油,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群众对生活期望提高,同时土地面积大,养羊效益好,收入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现在居住的土窑洞比较危险,每年修理五、六次;还有吃水困难,每次到3公里外拉水,1立方30元,搬迁后群众的居住、吃水困难都能得到解决。

3、从新建住房承受能力看:若村里经济条件允许,搬迁地离居住地1公里左右,集体搬迁可以实现,群众有建房承受能力。像横山县双城乡王梁村,有176户居民,搬迁116户,搬迁户达到66%。新建房房基为本村土地,住房每户三间平房110平方米,需7-8万元,农户首付1.3万元,多数农民可以接受;搬迁后,坡地种苜蓿、造林,平地建大棚发展蔬菜、种粮。新居住地有农户入股的养猪场、肉联厂,每户在肉联厂或养猪场都能打工挣钱,年底都有可观的入股分红收入。但是,在部分经济条件差的村,有些父母愿意让孩子住进新建房,自己住原地。

4、从住房结构看:白于山区群众多数喜欢住窑洞或平房独院,不太愿意住楼房,主要是饲养牲畜方便,避免了邻里矛盾,也符合农户生活习惯。

5、从最关注的问题看:有八成人关注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户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了土地起码吃饭有保障。在调查中子洲县水地湾乡野狐峁村的农户不愿意搬迁,县上规划他们村要搬到6公里外的后湾村,因征地只能满足居住,没有耕地,村民要回家种地,困难很大,生活和生存都成问题。因此,部分群众持观望态度,等待政府政策进一步明确。子洲县马岔镇是本县最边远的镇,有些村搬迁到那里后没有土地。村民们认为市政府应统一规划,最好在榆林、靖边、定边、横山大片沙漠上治沙建田,给他们每人2亩地就行,有地种农民就能安心生活。

五、存在的问题

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但是由于搬迁工作涉及面广,实施时间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设用地紧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县城周围或重点镇、中心社区为移民搬迁审批面积大些的土地比较困难,加之县城周边土地价格过高,所以统一征用土地集中安置移民搬迁比较困难。

2、土地审批手续复杂。目前土地上报的手续复杂,报批流程多,涉及部门多,没有土地批复就无法动工,这样直接影响了移民建设的进程。定边县截止今年7月中旬,还有77.25%的土地正在市土地部门审批中。

3、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大。最希望搬迁的是夫妻双方在外经商或打工的群体,平时在外打工照顾子女上学,农忙时再回家种地。因日常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生活,包括供子女上学、租房等需要花费,因此搬迁中的自筹资金对他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子长县搬迁户若搬迁到县城,住房面积80平方米,含地皮共需12万元,按每户4人计算,减去建房补助,群众自筹部分需要8万元多;定边县杨井镇搬迁户的住房面积为120平方米,需13万元,群众自筹需要9万元。自筹资金数额之大,对于主要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4、农民离开生养地方难。部分农户发展的苹果、养畜等产业已形成规模,不愿放弃;有的农户退耕还林还草、粮食直补等依附土地的补助随搬迁离开而不复存在,经济损失使农户不愿承担;还有的老人对于进城,没有信心,感情上也不愿离开故土。

5、部分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像房屋产权不明晰问题,群众是否有产权?还是只有居住权?搬迁后,原来土地怎么办?是农户继续耕种,还是五年后政府统一管理?这些关系到农户切实利益问题,各级政府需要明确,使群众了解搬迁政策,支持搬迁工作。

六、意见和建议

在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解决移民资金困难问题。对于不能按期付清自筹资金的农户,确因家庭困难,政府可以以搬迁户房子为抵押,每户贷款3-5万元,逐年偿还,以缓解群众的生活压力。

2、加大培训力度。在规划设计上,要大力发展既有区域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群众有一技之长,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也为以后几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好各部门的衔接工作。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涉及单位多,范围广,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土地审批、资金、建房等方面,互相衔接,不推诿,确确实实地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4、迁出地封山育林。这个政策要逐步实施,一是改善白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退耕还林还草,全面恢复植被,提高土壤涵养水分。二是做好迁出群众生活和生存的安置工作,全面帮助他们解决好迁入地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安心、放心地生活下去。

5、政策要明确,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些政策该明确的不能含糊不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群众有异议的问题,要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使群众有信心相信政府办实事的目的和能力。如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进城,好多地方政策不明确,激励力度不够。要进一步明确并加大对搬迁户进城的优惠力度,搬迁群众的待遇不能低于同城居民的标准。

6、移民搬迁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改善白于山区群众生活和生存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所以各地应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全面权衡当地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每一项工作,切不可急于政绩,搞一些面子工作,把民生问题抛在脑后。要做到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稳扎稳打,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

7、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加快步伐。目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进城后户口很难落在城市,子女上学、医保等政策很难落实,严重地阻碍农村人口进城愿望的实现。

签发:李忠义

核稿:刘志勇

撰稿:陈小云 沈晓梅 郭博

第三篇:榆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开发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榆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开发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建环保组

按照安排,我们对榆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开发与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形成了共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沿黄土石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陕西省三大特困区域之一,涉及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6个县,均属革命老区县,其中佳县、吴堡、绥德和清涧四县还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片区。该区北起府谷墙头镇,南至清涧县双庙河乡,南北400多公里,东西15公里。(其中:府谷、佳县、吴堡三县县城坐落在黄河边上。)共包括44个乡、镇、办事处、1167个行政村、1293个自然村。涉及13.2万户、46.41万人口,其中:常住户6.15万户、常住人口21.6万人。总劳力21万个,其中从事农业劳力9.8万个。规划区总土地面积3696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8万亩,人均1亩多。

该区属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1℃,年平均降水420-510mm左右,无霜期150-170天。气象灾害严重,有干旱、洪灾、冰雹、霜冻等类型,其中以干旱发生最多,威胁最重,基本上是十年九旱。该区沟壑纵横,沟壑密度为4.5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四河四川均由该区注入黄河,由于雨季集中,水蚀、重力侵蚀强烈,年侵蚀模数为2-3万吨/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该区土壤贫瘠,俗称“石山戴土帽,胶泥夹石砲”,且黄河沿线大多是石崖峡谷,有些地段无人居住,沿线400余公里仅有96村3万多人居住。

该区域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农业以种植红枣、洋芋、糜谷、杂豆和养殖为主,其中红枣面积70.2万亩,洋芋种植面积10.4万亩,糜谷11.2万亩,杂豆21万亩,家畜存栏55万头(只);区域内有企业1327个,其中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504个,资源开发企业823个,企业吸纳劳动力2.2万个。区域内有乡镇中学20所,布点小学92所,教师总人数2241人,在校学生总数12544人。有乡镇卫生院44个,村卫生室933个,取得职业资格的医师746人。2011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144.8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72.4亿元,林业22.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43.2亿元,其他6.4亿元。乡镇财政收入8.11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沿黄土石山区的开发与建设工作,成立了沿黄土石山区开发建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制定了沿黄土石山区开发与建设规划,开工建设了沿黄公路。通过连续不断的扶持,该区域红枣主导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现有挂果红枣面积55万亩,正常年景产鲜枣30.3万吨,仅红枣人均纯收入可达1900元左右,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县乡道路有所好转,出境通往山西公路四条,44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99%的村通了电,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民收入结构有所变化,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外出务工明显增多,据调查统计,该区域外出务工劳力11.2万个,劳均收入过万元。社会事业有了一定发展,村村通电视、电话信号,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建起了移动通讯基站。

二、沿黄土石山区开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差。该区域林木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人口密度高达124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2.65亩,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并且,土壤肥力低下,土地瘠薄,降雨量小,粮食产量低。仅有草地30.3万亩,羊子存栏14.9万只,户均只有1.1只。人居环境差,交通不便,有5.6万人需要搬迁而找不到合适安居地点。

(二)基础设施落后。该区公路总里程6144.2公里,其中:柏油(水泥)路1355.6公里,砂石路3594公里,有507个村无砂石路,占总村数的42%,其中:382个村不通大车,占总村数的32%。现有生产大车4262辆,三、四轮8360辆,摩托车2.37万辆。从2009年起修建的沿黄公路,至今没有完成,严重制约沿黄山区的经济发展。人畜饮水困难,一些乡村饮用高氟水。据统计,尚有407村9.6万人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有水地6.13万亩,因设施老化、损坏,现在80%以上已经起旱。农村学校数量少,教学设施不齐全,有少数孩子因上学路途遥远而辍学。乡村医疗点少,多数以卖药为主,大多不具备医治条件,群众看病难,因病致贫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区域贫困面大。沿黄6县除神木、府谷两县外,其余4县均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我市列入吕梁山片区的核心区。现有贫困村139个,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1%。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2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45.2%。贫困人口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占63.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23.6%,收入低而不稳,极易返贫,因病、因灾返贫人口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32.4%。

(四)矿产资源缺乏。该区域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差,仅在吴堡、佳县探明有煤、煤层气、盐岩、浊氟石、磷矿等外,其他地方基本没什么资源,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因而,沿黄一些乡镇的领导对发展经济、改变面貌缺乏信心。

(五)劳动者素质低。在18-40岁的青壮年劳力15.9万人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仅占2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文盲率高达8.5%。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劳动力技能低下,只能依靠重体力劳动微薄的收入为生,劳务输出稳定难、收入低的问题相当突出。当地群众对政治形势、方针政策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强,扩大再生产能力弱。

三、加快沿黄土石山区开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充分认识沿黄土石山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发展机遇,高度重视沿黄土石山区的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发展,推进扶贫攻坚,推进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对于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发展具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规划,成为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可能享受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可以争取得到中省更多的投资,这对于改善基础设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扶贫攻坚规划与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西省支持榆林跨越发展以及榆林市振兴南部战略举措等多重扶持政策叠加,对于加快区域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动力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机遇;三

是区域内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特色产业日益壮大,积累了一定物质基础,干部群众形成了加快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共同意愿,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对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可见,沿黄土石山区加快发展,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以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为目标,坚持生态化建设,城镇化带动,产业化支撑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将榆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打造成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经济跨越的引领区、生态建设的示范区、民生发展的先行区。

2、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沿黄土石山区建设规划的落实

市政府已制定了沿黄土石山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了分两步走的目标任务,2015年要使沿黄土石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事业率先发展,基础设施实现跨越,扶贫攻坚取得突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20年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得到保障;返贫率和贫困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就业充分,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区域协作机制全面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实现。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狠抓规划的落实工作。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责。沿黄土石山区开发建设,应由市政府牵头,各县人民政府负责,充分发挥各县的主体作用,推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区域开发成效作为考核贫困区域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县上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抓好规划落实。其次,要落实部门分工。市沿黄办要强化职能作用,加大组织协调工作力度。市发改委、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加强协作,合力推进规划实施。特别是要全力做好与国家部委片区牵头单位的衔接和协调工作,积极落实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抓好规划实施。第三,要完善考评体系。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绩效考核。由市考核办牵头,发改、扶贫、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片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县乡领导干部,要追究责任;对在区域开发中表现突出的县乡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

3、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针对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内各地在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条件、发展方向等。要按照“三带、三区”的思路,创新发展,全力提高发展水平。

“三带”:①全力抓主导产业建设,形成沿黄红枣产业带。沿黄是红枣的优势产区,要象延安抓洛川苹果一样,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抓质量,抓品牌,提升红枣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榆林要策划、整合、推出红枣品牌,形成统一的拳头产品。②尽快完成沿黄公路建设,并依托南北大通道,建设红枣市场,形成红枣产品开发经销带。沿黄公路建设对带动沿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争取资金,提高等级,早日贯通。③精心规划,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形成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带。重点开发黄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宗教文化和红

色革命文化五大主题旅游组团。主要包括:佳县白云山道观、东方红纪念园,绥德扶苏墓、佳县木头峪民俗文化村,清涧袁家沟、毛泽东诗词园诞生地,吴堡毛主席东渡黄河旧址,府洲古城,神木二郎山等。特别应在开通沿黄公路的基础上重视对黄河峡谷、黄河漂流、古村镇、红枣生态、历史古渡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并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打造“黄土神韵、黄河神韵”新品牌,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利用旅游业带动发展农家乐、手工等特色产业,力争将绥德石雕、清涧石板画、佳县手工地毯、陕北剪纸等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三区”:①近岸区,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每个县重点抓好1-2个重点乡镇,每个乡镇重点抓好1-2个中心村,扶持建设以红枣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培植农民红枣专业合作社。使全市红枣形成产业化经营和统一的品牌化经营格局。②远岸区,依托区域产业基础,重点扶持烤炉和保鲜库建设,推广栽培、烘干、加工等技术,提高红枣的抗灾能力。③工矿区,要围绕服务工业企业后勤需求,加大务工技能培训,加大特色种养业的发展,使山地苹果、高原红葱、优质蚕桑得到发展。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继续实行市内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沿黄贫困县的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实行富裕县与贫困县结对帮扶制度;二是实行项目倾斜,统筹安排,将扶贫、以工代赈、农村“五通”、民生“八大”工程、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向沿黄贫困县倾斜,资金捆绑使用;三是结合土地制度和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沿黄地区对土地、林权流转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形成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应;四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沿黄地区贫困农户优先纳入享受该项政策的范围;五是对沿黄地区农户优先享受“两项制度”衔接的有关政策,并且做到低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六是对于开发空间较大,产业明晰的沿黄地区贫困村,优先纳入国家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范围进行扶持。七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以国家革命老区振兴板块扶贫试验示范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外,市上应设立扶贫开发专项资金配套实施,各县区视财力状况落实配套资金的同时,要动员、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为开发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赠款捐资,为建设家乡做贡献。

5、要搞好资源配置,支持沿黄地区经济发展

要整合地下矿产资源,实行资源配置市域一体化,外配置、内开发一起抓。对有地下资源的县,要加快开发力度和进度;对没有资源的县,市上应配置资源上项目,使南北均衡发展。可以先搞一些试点,带动沿黄土石山区的经济发展。

6、有计划地推进移民搬迁

对于那些人居环境很差,经济发展潜力不大的村庄,要分期分批地实行移民搬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将移民搬迁与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吸纳、园区承载、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体安置等多种形式进行移民搬迁。重点抓好三种类型的移民搬迁:一是扶贫移民搬迁。主要针对农民生活贫困、增收困难、人居环境差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搬迁。二是生态移民搬迁。对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因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威胁和负重影响地区的居民进行搬迁。三是避灾移民搬迁。对地质活动频繁,洪水、滑坡、泥石流、崩

塌等自然灾害严重,生产生活用地受到威胁,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居民进行搬迁。

第四篇: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开发试点项目规划报告

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开发试点项目规划

报告

(2011-2015年)

延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0年十二月

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开发试点项目规划报告

(2011-2015年)

一、基本情况

1、区域状况

(1)延川县辖8镇6乡,346个行政村705个自然村,总户数4.4万户,总人口1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总土地面积198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58076亩,其中基本农田187402亩,总劳动力71681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59859人。

(2)延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2009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2.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413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3亿元,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延川县是革命老区县,毛泽东曾率领红军几经延川,召开重要会议,扭转了陕北战局。延川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内贫困村集中连片,截至2009年底仍有3.8万低收入人口。延川县国家林业局命名的“ 中国红枣之乡”。天赐红枣富地,延川红枣久负盛名,清道光年间就有百里成林之说。

2、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1)目前已累计发展到38.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8.5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产值达到2亿元,农民人均红枣收入达1380元。红枣产业覆盖贫困户9400户、贫困人口3.3万人,贫困户人均红枣收入达1100元。延川红枣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目前全县已有红枣品种50多个,分为鲜食、制干和兼用品种三大类,主要品种为狗头枣、条枣、大木枣、脆枣、团圆枣、梨枣、骏枣、赞皇大枣等10多个优良品种叫响国内外市场。

(2)为了提高红枣生产附加值,实行产业化推进,我县的锦春、资航、宏达、兴盛、延黄、巨金等6个红枣加工企业,通过扩规模、上设备、引技术、出精品,逐步发展壮大。现年红枣加工生产能力已达到1.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多亿元,税利2900多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吸纳贫困人口600个,使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500万元。

(3)在市场建设上,主要实行“农户﹢协会﹢公司”的销售模式。目前,已组建5个红枣专业合作社,开设6个省外销售窗口,建成3个红枣专业市场,培育红枣经纪人156人。延川仅靠红枣红枣专业合作社,年可销售1.5万吨,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

(4)当前,全县发展红枣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群众投入困难,县政府财力不足,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红枣科技应用水平较低,是制约红枣产业开发的“瓶颈”,严重困扰延川红枣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1)项目区自然条件是红枣的优生区。

延川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年日照时数2558小时,无霜期172天,常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红枣生长,项目区距 远离城镇,污染较小,优良的环境条件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优生区。境内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温差大,属红枣最佳优生区。

(2)项目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优良的品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延川有红枣栽培历史已有几百年,百年以上的红枣随处可见。经过长期的栽培,已有独具特色的栽培品种,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红枣因其适应性强,易成活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欢。近年来,红枣价格稳中有升,群众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营销意识都有了进一步的高。

(3)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红枣产业。

县委、县政府为大力发展红枣产业,采取有利于发展红枣产业政策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促进了红枣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4)红枣产业发展的市场优势。

红枣用途广泛,国际、国内市场一直销路旺盛。一些红枣龙头企业所生产的红枣系列产品部分获得出口证书,目前红枣已出口美国、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境内外市供不应求。红枣是我国出口的传统商品,也是国际干果市场上一项重要的大宗商品,市场销路和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规划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1、总体思路

延川县委、县政府为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明确提出“规模化 建设、产业化推进、市场化经营”的红枣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全县上下抓枣,村村户户有枣,干部群众人人懂枣,农民脱贫致富靠枣”的号召,突出抓好红枣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加工企业、科技推广应用和营销市场建设,提高红枣产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依托当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加快发展区域优良品种,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2)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原则。以对低产园逐步改造,同时新建一批优质高效的红枣科技示范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快红枣基地建设步伐。

(3)坚持规模化与效益化优先原则。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区域发展,科学管理,规模经营,效益优先。

(4)坚持标准化与市场导向原则。以科技为支撑,推广应用优质红枣丰产栽培技术与山地微灌技术等科研成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优势品种。

(5)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实施产业带动战略,积极发展红枣加工业,打造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产业化水平。

(6)坚持贫困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和拓展“基地+协会+农户”、承包经营、农民合作经营等多种组织形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经营模式,努力使贫困群众从 中受益。

四、规划目标任务及投资

1、项目建设任务(1)基地建设。①新发展枣园2万亩。②低产园改造3万亩。(2)扶持加工企业。

①扶持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公司,建1000吨冷藏库一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购臵制冷设备2套;实施红枣深加工项目一个,新建生产厂房、库房等建筑3000平方米,购臵红枣浓缩生产设备一套,配套水、电、暖工程。

②扶持延安资航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建800吨冷藏库一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购臵制冷设备2套;实施红枣深加工项目一个,新建生产厂房、库房等建筑2000平方米,购臵红枣姜汤粉生产设备一套,配套水、电、暖工程。

(3)科技推广及应用。

①扩大繁育苗圃建设面积500亩。②培训枣农17000人次。

③红枣新技术研发。研发红枣抗裂果技术、优质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山地微灌等三项技术,研发枣茶、枣粉等两个新产品。

④新建普通烤炉170座。⑤新建自动化烤炉10座。(4)营销网络建设。①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②建设红枣专业市场5个。③建设红枣信息网络平台10个。

2、项目投资

(1)基地建设。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330万元、地方配套110万元、自筹资金6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600万元。

(2)扶持加工企业。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地方配套1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500万元。

(3)科技推广及应用。总投资82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70万元、自筹资金75万元、申请国家投资675万元。

(4)营销网络建设。总投资25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675万元。

项目总投资317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400万元,占总投资的12.6万元;地方配套270万元,占总投资的8.5万元;自筹资金475万元,占总投资的15万元;申请国家投资2025万元,占总投资的63.9万元。

五、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2011年底,项目收益6450万元,当年投资全部回收。项目建成后,到2015年底,项目收益25302万元,投资全部回收,实现产值50000万元,可实现利税8500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5000元。

2、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把红枣主导产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在同等重要位臵,实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构建“和谐延川,魅力延川,富裕延川”提供了重要保证。

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当地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省加速实现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有重大意义。良好的生态条件又能够为投资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项目的实施,贫困户人均红枣纯收入可达4200元,使 0.8万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3、生态效益。

红枣基地实施后,红枣面积增加,可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枣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提高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县上成立延川县陕北红枣产业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有扶贫办、枣业局、财政局、林业局、农行、信用社、科技局及各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并研究解决红枣产业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多元化投资渠道,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尽其力”的原则,整合各 类资金,集中投入实用。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保证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3、技术保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聘请专家、现场培训和外出学习的多种培训方式,学习掌握新的管理技术,特别在品种、整地、育苗栽植、修剪、施肥供水、保花保果、防治病虫、烘烤技术“八大环节”上要有新的突破,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群众参与。群众既是项目的受益者,又是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投工投劳,积极发展红枣产也。

第五篇: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

关于印发《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陕政发〔2011〕13号、2011年3月17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已经2010年第2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白于山区是我省主要贫困地区之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实施白于山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作出积极贡献。

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

为了切实实施好白于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工程,促进贫困群众持续较快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针对白于山区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白于山区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城镇吸纳、工农业园区承载、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切实搞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出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3.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一次规划,分年实施。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和类型。坚持区别对待的政策,优惠政策优先向贫困户倾斜。5.坚持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项目村贫困户全部纳入搬迁范围,相对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

6.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确保移民新村建一个、成一个,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

(一)搬迁任务。2011-2020年共搬迁安置39.2万人,“十二五”期间搬迁安置6.23万户、26.8万人,其中榆林市20万人,延安市6.8万人,具体为定边县9万人、靖边县5.7万人、横山县3万人、子洲县2.3万人、吴起县1.25万人、志丹县3.25万人、安塞县0.59万人、子长县1.74万人。平均每年搬迁安置5.37万人,其中榆林市每年4万人,延安市每年1.37万人。

(二)实施范围。白于山区移民搬迁项目共涉及8个县90个乡镇,其中榆林市47个乡镇,延安市43个乡镇。

定边县19个乡镇:贺圈、红柳沟、砖井、安边、郝滩、白湾子、油房庄、纪畔、王盘山、姬塬、武峁子、杨井、学庄、黄湾、新安边、张崾先、白马崾先、樊学、冯地坑;

靖边县17个乡镇:东坑、天赐湾、五里湾、席麻湾、大路沟、龙洲、高家沟、新城、青阳岔、小河、镇靖、宁条梁、周河、杨米涧、王渠则、乔沟湾、中山涧;

横山县6个乡镇:高镇、韩岔、南塔、双城、艾好峁、石窑沟;

子洲县5个乡镇:马岔、槐树岔、水地湾、高坪、李孝河;

吴起县12个乡镇:周湾、长城、五谷城、薛岔、白豹、长官庙、庙沟、王洼子、铁边城、新寨、吴仓堡、吴起;

志丹县12个乡镇:永宁、吴堡、杏河、双河、金丁、旦

八、义正、张渠、纸坊、候市、保安、顺宁;

安塞县9个乡镇:化子坪、镰刀湾、王家湾、西河口、沿河湾、招安、真武洞、砖窑湾、高桥;

子长县10个乡镇:史家畔、栾家坪、马家砭、涧峪岔、热寺湾、余家坪、李家岔、南沟岔、寺湾、安定。

(三)具体目标。通过实施移民搬迁项目,努力实现白于山区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目标。一是贫困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左右。二是每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安置的群众每户有1.5-2亩设施农业大棚。三是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四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是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搬迁到城镇的群众收入力争达到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搬迁到中心村或园区群众的收入水平力争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安置方式、安置地选址和建设内容

(一)安置方式。

1.进城落户定居及县城、小城镇集中安置。对有条件进城的搬迁户,鼓励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城落户定居,转换农民身份。利用发展县城及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进入县城、小城镇集镇居住。进城落户及县城、小集镇计划安置7.98万人,占总安置数的30%,主要从事二、三产业等服务业或现代农业。

2.中心村集中安置。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沿公路或川道地区的村庄,将零星分散的自然村整合归并,建设中心村集中安置。中心村计划安置10.7万人,占安置总数的40%。

3.现代农业园区安置。以榆林现代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通过土地置换,对北部风沙滩区的国有农林场进行开发,建农业设施大棚,采取群众自建、政府补助或政府、公司建设,搬迁户租用的方式,每户保证1-2个设施大棚。政府在城镇或园区建设公租房由搬迁户租住,或采取搬迁户建房、政府补助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现代农业园区计划安置6.71万人,占安置总数的25%。4.五保户和特殊人群安置。农村五保户采取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特困人员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建免租金周转房,房屋产权归集体所有,由当地村委会统一集中安置。五保户及特殊人群安置1.44万人,占安置总数的5%。

(二)安置地选址。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教育、医疗条件较好,具备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开发前景,能为搬迁户提供可开发的立地条件;符合抗震设防和防灾减灾要求,无地裂、滑坡,不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

(三)建设内容。

移民搬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农户住房建设、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生态建设五部分,各项目建设标准按相关行业标准执行。1.农户住房建设项目包括在城镇、中心村、现代农业园区、国有农林场等建设房屋以及旧房改造等。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新村巷道硬化、通村道路、村组道路、人畜饮水、电力、新能源、村容村貌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等。

3.产业开发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基地在内的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项目扶持、技术推广和市场体系建设等。

4.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包括农民创业及实用技术培训、雨露计划、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等。

5.生态建设项目包括小流域治理、基本农田改造、封山禁牧、草场改良、植树造林、新村绿化等。

四、投资概算、补助标准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十二五”期间,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规划概算投资139.77亿元。按区域分:榆林市投资117.46亿元,占84%;延安市投资22.31亿元,占16%。按建设内容分:搬迁户住房建设投资57.83亿元,占41.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8亿元,占25.1%;产业开发投资27.81亿元,占19.9%;搬迁户能力培训投资6.85亿元,占4.9%;生态建设投资12.2亿元,占8.7%。

(二)补助标准。参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和现行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标准,确定白于山区移民建房补助标准。即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上补助财政扶贫资金3800元,每户宅基地整理费补助1000元,特困户每户再补助1万元,特困户比例控制在搬迁户总数的10%以内。每搬迁一人,市、县财政配套合计不低于1500元。进城落户的搬迁户,享受全省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相关优惠政策。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级财政补助2300元。

(三)资金筹措。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计划总投资139.77亿元,其中省上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市级财政投入22.55亿元,县级财政投入38.54亿元,部门投入资金35.36亿元,群众自筹23.32亿元。2011年,省上和榆林、神木、靖边以及神华集团各安排4亿元,定边县安排2亿元,横山县安排1亿元,子洲县安排0.2亿元,延安市及相关县结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项目安排资金5.09亿元,从2012年起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好项目规划实施。省上成立移民搬迁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省级各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优先向白于山区倾斜。市、县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搬迁进度,鼓励提前完成搬迁任务。要按照统一规划、资源整合的原则,实施综合配套,提高建设水平。

(二)搞好产业开发,加快搬迁户增收步伐。各有关市、县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移民新村主导产业,优先将信贷资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等用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等。特别是要加快榆林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实现集中规模经营,增加搬迁户收入。

(三)落实优惠政策,促进项目建设。各级政府要制订白于山区项目建设优惠政策,减轻群众负担,为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相关部门要在宅基地审批、新村规划、房屋设计、建材供应、子女上学、户口迁移、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方便。同时,要鼓励移民户从事二、三产业等服务行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移民户脱贫致富步伐。

(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各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指导、督促与检查工作,计划任务下达后,要逐级做好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工作。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资金监管与审计工作,推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建房补助资金由县上通过“一卡(折)通”直接补助到户,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下载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