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

时间:2019-05-14 10:5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

第一篇: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

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祝 列 克(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责任,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汉文同志对去年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要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的责任感

陕北地区是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去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陕北地区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推进陕北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我省 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涉及延安、榆林25个县(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难度大、成本高,就地发展空间非常狭小,采取常规性扶贫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年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把群众搬到公路沿线、中心村和小城镇,才能彻底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陕北地区随着能源资源开发,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更具紧迫性。实施大规模扶贫移民搬迁,使群众由分散居住向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集中,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使农民群众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同时通过移民搬迁与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相结合,把一部分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减少农业人口,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促进人口优化布局和土地资源科学配臵,这既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又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以移民搬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城乡统筹发展带动移民搬迁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依然是靠 天吃饭,大部分地区群众为了生存重复着广种薄收的低水平农业生产,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按照生产与生活并重、住房建设与产业开发并举的思路同步推进,把长期遭受自然灾害、居住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搬出来,一方面可以远离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的侵袭,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因灾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完成好这项惠民工程。

二、认真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实施以来,省政府印发了《陕北移民搬迁安臵若干政策规定》和《陕西省移民搬迁安臵税费优惠政策》,省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对移民搬迁的对象和范围、补助标准、搬迁用地、住房建设、公共设施配套及税费优惠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从执行情况和工作实践来看,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一下。

(一)关于资金筹措问题。从今年起,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移民搬迁建房实行统一的补助标准,集中安臵点搬迁户按户型大小分别承担1万元、2.5万元和4万元建房费 用,其他建房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解决。分散安臵的每户补助3万元,剩余建房资金由搬迁户自筹。关于移民搬迁建房资金,除群众按标准自筹外,省上每年安排5亿元,榆林市安排4亿元,延安市安排2亿元,其余不足部分由各县(区)按搬迁任务筹措解决。省、市两级每年安排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建房补助,并向黄河沿岸各县(区)适当倾斜。各县(区)安排的移民搬迁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在确保足额落实建房资金后,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神华集团每年安排的4亿元资金,用于榆林市各县(区)移民搬迁安臵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建设,由榆林市政府协调落实并安排使用。

(二)关于建设用地问题。为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实施,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保障扶贫移民搬迁建房需求。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节约集约的原则,编制移民搬迁规划并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每户严格控制在0.4亩以内。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认真组织好实施移民搬迁后有复垦条件的旧村庄、旧宅基地的复垦工作,切实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要积极推进陕北治沟造地工作,增加耕地面积,将复垦耕地和沟道造地面积及时上报备案,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省级国土、林业部门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国家对我省扶贫移民搬迁建设 用地给予支持。

(三)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安臵点的总体规划,与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民政、电力等部门在安排农业产业、庄园绿化、防洪工程、道路桥涵、学校、卫生室、“两委会”、电力设施等项目时予以倾斜,合力完成安臵点“六大板块”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安臵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对集中安臵点规划进行技术审核,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房任务。

三、切实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

陕北移民搬迁规划已经确定,相关政策已经出台,搬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监督,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一要强化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省上成立了陕北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和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市、县政府是移民搬迁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级扶贫部门要具体组织实施,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严格按照省上的总体部署推进移民 搬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搞好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党政领导关心重视、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要创新工作思路。陕北是我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众多,各市、县要创新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移民搬迁的投融资平台,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扶贫移民搬迁。各地要结合实际,开拓思路,从盘活土地收益、集中安臵点配建商品房收益中筹措资金,形成省、市、县三级共同投入,部门、群众联合共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格局。

三要强化工作考核。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切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进一步加大对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考核力度,对及时完成任务且成效显著的市、县,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迟缓、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的市、县要进行通报批评,奖优罚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继续实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度,不断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批和管理办法,加大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确保移民搬迁资金安全运行。

同志们,陕北扶贫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两位省长在2011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会上的讲话

两位省长在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会上的讲话

(2011年8月23日,根据录音整理)

赵正永省长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题召开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座谈会。刚才,省扶贫办及定边、靖边、志丹、吴起县就有关情况做了汇报,列克同志提了要求,我都赞同。白于山区地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是我省扶贫开发多年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一直是困扰了我们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发展难题。很早以前,大家已经意识到,要彻底改变该地区的贫困面貌,就应该走扶贫移民搬迁的路子,可是一直苦于不具备实施条件。近些年,在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扶贫开发的经验,所以,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启动这项工作,希望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用十年左右时间长远地根本性地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总的来看,目前这项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初显,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同志们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

展望未来,虽然任务艰巨、工作繁重,但与陕南相比,陕北具有土地广阔、市县财政状况较好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下大气力切出一块蛋糕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就能大幅度地提高这一地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彻底告别吃水难、环境差、收入低的艰苦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视同灾后重建予以高度重视,统筹兼顾,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尤其是今年几个未开工的项目要尽快开工,真正用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

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明确搬迁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提高安置区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这次搬迁不是单纯为了搬迁而搬迁,而是要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建设农民幸福新家园,促进城乡统筹,使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移民搬迁一定要紧密围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开展工作,尤其要下功夫提高安置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首先,要尽可能地做大居住区。过去由于住得分散,我们每年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虽然不少,却只能撒胡椒面,始终达不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从今年起,我们要 调整思路,在建设好30个重点示范镇的同时,尽可能做大搬迁移民安置区,努力使人口集中居住,并将公共服务资金优先投入到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要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刚才吴起县提到,现在许多农村人口搬迁到了县城,这说明农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期望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在建设搬迁移民安置区时,要按照人口聚集、居住区做大、公共服务城市化的思路,参考30个重点镇的规划蓝本,做好移民居住区的规划,在一次性解决好群众住房问题的同时,分步建好幼儿园、中小学、卫生院,以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彻底改变搬迁群众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二、要解决好搬迁后群众的生计问题,确保其能就业、有收入来源

刚才大家在汇报中讲到,将群众搬迁出来以后,利用陕北土地广阔的优势,给每人分配了一定的田地,用于解决群众的生计问题,这非常好。将贫困群众从环境恶劣的地方搬迁出来,只是移民搬迁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群众的后续生活问题。我们要依靠扎扎实实、细致认真的工作,在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产业,着力构建安置区农、副、特、旅游等为主的生产加工产业体系,并利用安置区的医疗、环卫、物业等公共服务岗位,让搬迁群众每家每户都有人就业,使搬迁 群众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为了搞好这方面工作,要在项目减少的情况下,按照总量不减、逐年增加的原则,将农业、水利等方面的资金集中使用,省政府已经下发了整合专项资金的意见,各地要认真执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要分类解决搬迁群众的实际问题,整体改善不同群体的生活状况

目前,农村存在几个典型群体,如生活困难的特困户、五保户,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针对这些群众的不同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妥善安置好他们搬迁后的生活。如特困户、五保户,就可以和养老院建设统筹起来考虑,在逐步提高养老院建设标准,建好农村养老院、城市养老中心后,动员上述人员到养老院居住。对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员,要鼓励他们进城安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也可以使孩子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总之,要认真调查研究各个群体不同的实际情况,统筹各项惠民政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四、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尽可能让群众少出钱、不出钱

省政府最近正在组织研究专门针对陕北移民搬迁的有关政策,并会在审定后下发执行。原则上,陕北移民搬迁政策应和陕南大致相同,要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要求下,让群众少拿钱、甚至不拿钱,尽量不增加群众负担,面积为60、80、100平方米的住宅的具体补助应该和陕南政策一样。按照这样的原则,政府负担的比例会比较大,但经过财政上认真算账后表明,只要我们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多方筹资,便可以承担下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并提高使用效率。省上已将移民搬迁的预算提高到了10亿元,各级财政从今年开始也要逐年增加投入。同时,相关部门要算好账,认真测算各部门筹资分别是多少,全省每年农村教育、城镇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农村供水等方面的投入分别是多少,并将这些资金优先投入到人群聚集的安置区。二是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近期,一些专家给国务院写了份关于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报告,其中建议中有一条提到应该借鉴陕西省的主动避让搬迁的做法,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都做了批示,这说明我们的做法不仅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所以,要借此有利机会,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移民等各类资金的大力支持,光生态移民这块每户就可以得到2.5万元的补助。三是要成立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公司。比照陕南的做法,也要在陕北成立这样一个政府性质的融资平台,省上将给予大力支持,公司运营后,资金不一定增值,但一定要保值,至少做到不亏损,始终保持一定的规模来运转。将来公司每年能贷款20个亿左右,可以提供任务启动所需资金,项目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和群众按成本回购,资金回笼后再投入滚动。陕北现在规划搬迁13000多户,按每户10万元算,就是13亿,因此,启动资金完全没问题。这项工作请汉文和小燕认真筹划一下,尽快把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公司组建起来。四是要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 策。土地增减挂钩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搬出来以后原土地要复耕或造林,以确保耕地总量、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搞开发,使其增值,用增值的资金来解决农民的安置和建房问题。对于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作用。至于土地开发的比例问题,省国土资源厅要具体研究。五是要将搬迁农民安置与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结合起来。要鼓励搬迁农民进城定居,进城后可同等享受市民待遇,要落实分配公租房和廉租房等相关政策。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利用以工代赈、危房改造、农村安居工程等各项政策,尽最大可能减轻农民负担。六是要动员国有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移民搬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与中石油达成共识,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所在地自来水供水工程、文化设施、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同样,我们也要动员其他国有企业积极主动为当地作贡献,参与到新农村、重点镇建设和扶贫移民搬迁中来。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搬迁群众,我们还可以协调慈善基金等机构予以支持。七是要解决好村矿矛盾。要探索形成矿业企业与村子、村民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维护好矿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和谐发展。总之,我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很好地解决搬迁资金的问题。

五、要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为搞好这项工作,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陕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省扶贫办牵头成立办公室,负责抓好工作的具体 落实。下一步,要从领导小组组成部门中抽调干部,在陕北实地办公,专门抓这项工作。各有关市、县政府也要分别成立移民搬迁安置领导机构,负责移民搬迁规划的具体实施。机构成立后,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比如,每一户搬迁群众的详细资料,都要录入微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以便于查实。我相信,只要有一批同志,扎扎实实、专心致志地将这项工作搞上十年,就一定能真真正正地把移民搬迁这项工作做好,这样不仅群众得到了好处,也为党增了光。今后,陕西日报要专门开辟“民生报告”的专版,将包括移民搬迁在内的涉及民生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通报,要在增加群众对政府工作了解的同时,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总之,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任重道远,各市、县都要紧抓不放,决不能有丝毫松懈,要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力争如期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祝列克副省长的讲话

省政府今天召开这次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听取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刚才省扶贫办和有关厅局以及定边、靖边、志丹、吴起县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会儿,正永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开局良好

白于山区是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进一步加快白于山区扶贫开发步伐,加大移民搬迁力度,是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从调研掌握的情况和大家的汇报来看,白于山区扶贫搬迁工作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得力,群众积极参与;二是立足城乡统筹,超前规划布局,安置方式多样;三是围绕改善民生,注重公共服务,同步发展产业;四是强化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管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为全省实施大规模避灾扶贫搬迁开了个好头,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也要看到,当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群众感觉到负担有些重;个别地方在搬迁安置过程中脱离了当地和群众的实际,过分强调宽、大、好,土地的利用率比较低。对这些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很好地研究解决。

二、扎实推进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

按照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我省将用十年时间搬迁392万人,“十二五”期间搬迁268万人,今年计划搬迁6万人。移民搬迁是生产力的大调整,也是扶贫开发的大举措,各地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把好事办好。

(一)以移民搬迁为平台,抓好“四个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将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分散居住的群众集中安置到中心村,建设基础设施到位、配套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二是将移民搬迁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有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安置;三是将移民搬迁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把农民变成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实现增收致富;四是将移民搬迁与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增收致富门路。

(二)以贫困人口为对象,强化政策扶持,真正让搬迁户得到实惠。陕北扶贫移民搬迁政策应与陕南避灾搬迁一致,特别是需要群众负担的那一部分要一致。在搬迁过程中,对五保户、特困户要给予格外的关怀。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尚未涉及到五保户、特困户的搬迁,应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体现社会公平。

(三)尊重群众意愿,规范运作程序,合理确定搬迁安置方式。群众自愿是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对群众意愿做好调查核实。一是在安置方式上尊重群众意愿。对有一技之长、能在城镇稳定就业的,积极引导他们在城镇集中安置;对长期从事种植或养殖业的,采取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就近安置;对有一定科技文化素质、能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在现代农业园区安置。二是在建房方式上尊重群众意愿。对城镇安置的,实行统一建房,群众参与监督管理;对现代农业园区和中心村安置的,原则上统一规划、分户自建,需要统一建设的,必须征得群众同意。

(四)以项目整合为抓手,坚持改善条件与增加收入并重,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存发展条件。扶贫移民搬迁涉及农户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等各个方面,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标准高,单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部门项目资金有机整合、统筹安排,确保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关部门要把管理的项目资金很好地捋一捋,看哪些项目资金能够整合起来,力求效益最大化。

三、切实抓好白于山区扶贫搬迁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加快工作进度。白于山区共规划62个集中安置点,目前还有10个尚未开工。这里入冬早,施工时间有限,建设任务很紧。各县(区)一把手要亲自抓,落实工作责任,尽快开工建设。在建的安置点要加快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上对白于山区搬迁项目的资金计划已下达三个多月,但个别县配套资金还未完全落实,对项目建设造成影响。各县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尽快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真正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

三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各市、县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申报审批,强化检查指导,以市为单位每月向省扶贫办报告项目进展情况。要进一步健全项目资金审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四要及早谋划明年工作。今年仅剩四个月时间,各县要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认真谋划明年工作,抓紧编制明年项目计划,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土地、资金、物资、人力提前到位,为明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同志们,实施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推进陕北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努力完成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目标任务,给省委、省政府和广大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2011赵省长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赵省长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两会”之后除了按部署抓好日常工作外,省上对渭河全线综合治理、重点镇建设、避灾移民搬迁和西咸新区建设等几项重点工作一直是紧抓不放的。今天召开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就是要加快进度,狠抓落实,兑现承诺,尽快让陕南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享受到搬迁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刚才,登记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并代表省政府与陕南三市签订了今年的目标责任书,汉中市和商南县政府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重大意义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从全局和陕南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的深远意义。

一是生态保护层面的意义。我曾经多次讲到,作为领导干部始终要对两个方面怀有敬畏之心,一个是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可懈怠,另一个是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三个“上台阶”,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把长期遭受泥石流和地质灾害威胁的深山区群众搬出来,一方面是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他们过上安心的日子,另一方面要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推动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有媒体在报道我们实施陕南移民搬迁时用了“第一次主动地向大自然低头”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这并不是贬义。因为地质灾害谁也想不到,去年在安康市汉滨区七堰村,看到脚下几百万方的泥石流,我感触很深,这些泥石流瞬息之间埋没了那个村庄的二十多个人,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是脆弱的。所以,把居住在陕南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群众搬迁到宜居的地方,是我们敬畏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陕南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二是扶贫开发层面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出现了转折,由41∶1缩小到3.8∶1。但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3.3∶1来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收入也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9%,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制约了全省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下决心对这三个区域实施整体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不再让这三大区域落后于全省加快发展的洪流,不再让这三大区域的群众游离于全省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状态之外,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的基础支撑。在这方面,我省一些地方已经有了成功实践,比如宝鸡就把“西山”这片集中贫困区作为重点区域,实施“突破西山”战略进行治理,现在这个区域群众的收入水平、生产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

三是经济发展层面的意义。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也是提升陕南地区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南发展,明确了陕南突破的战略,采取了很多措施,近年来陕南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呈现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全省步入发展快车道,尤其是陕北的比重大大增加,陕南经济总量在全省中的比重仍在逐年减少。我把二十年来陕南三市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逐年作了比较,最高时占10%以上,本世纪初降到7%左右,现在大约是4%左右。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秦巴山区深山区的60万户24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加快陕南发展,提升陕南经济在全省的比重和位次,都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是政治责任和社会建设层面的意义。实施陕南地区移民搬迁,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陕南地区的地质灾害和群众生活改善问题,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陕南地区视察,对陕南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给予了特殊关怀,国家部委也十分支持陕南的发展。目前,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已成为全省人民及海内外媒体普遍关注和殷殷期待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兑现承诺,按期完成任务,给全省人民一个交代,给陕南深山区群众一个交代。

二、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这九个字不仅是实施好这个工程的基本原则,还要成为检验和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

第一,一定要搬得出。涉及搬迁的农户大多居住在深山,本身就不富裕,要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确保群众搬得出来,资金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在资金筹措方面,大体有几个渠道,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要按照搬迁群众“不拿钱、少拿钱”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搬迁建房补助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现在是每户3万块钱的补贴标准,到时候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增加到4万块钱,大致是省上拿一半,市县加在一起拿一半。同时要整合各类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用于这项工程建设。对无任何收入来源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要采取政府全额补贴的办法,做到让他们不拿钱。对有收入来源的群众,可根据其家庭人口、收入及对住房面积需求等情况确定拿钱数额。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到陕西省代表团参加讨论时,对我省下决心用10年时间对陕南地区移民进行整体搬迁,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几个部委领导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特别是要结合生态保护、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资金支持。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原则上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引进社会资金。为了加快推进搬迁步伐,省财政和省有色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有限公司”,贷款筹集了60个亿,主要用于解决移民搬迁的启动和周转资金,平均一个市有20个亿左右。需要讲清楚的是,这60个亿是要周转的,而且至少要周转10年,我们要求不赢利,但也不能亏本,资金要封闭运行,回笼使用。各市县在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置方面也要多想想办法。安康宁陕县皇冠镇在这方面探索了一条很好的路子,他们利用企业和社会资金来实施一个镇的移民搬迁,把搬出后的山沟建成旅游景点,现在投资已增加到20多亿,给农民建房子,农民不花钱就有一套宽敞的住房,这是个非常好的典型。另外,在重点镇建设方面,大家去看看天津市的华明镇,这个镇通过对居民点的重新规划布局,利用腾出的土地及土地增值部分实施搬迁,农民不仅不拿钱,而且还根据原来的住房情况基本上给每户农民解决了一套住房和一套经营房。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搬迁”三位一体来实施,对于重点镇、小城镇建设,要求不仅要对镇区进行规划,还要根据各地情况做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建设。允许使用土地增值费用、土地出让金,甚至是商品房开发的增值部分来弥补农民建房资金的不足。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对确实不愿意搬下山的个别农民,绝不要强令搬迁,要把愿意搬的先搬下山,让那些目前不愿意搬的,看到搬下山的农民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后,他会主动要求下山。绝不能为了工作进度违背群众意愿强行推进,这样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把好事办坏了。

第二,一定要稳得住。群众搬下山后,怎么能留得下、稳得住,是需要认真考虑解决的问题。我想,稳得住的关键,就是要让搬迁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多动脑筋、下大力气。一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现在规划的小区里面都有一部分经营用房,可以让一部分移民在居民区里从事第三产业,同时,可以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旅游等产业,通过搞农家乐等方式扩大就业,另外,对于原来土地,只要不是很远且愿意耕种的,还可以继续耕种。二是要提供公益性岗位。社区建设好了,社区的管理服务、敬老院的护理及垃圾清扫等,可以安排移民进入这些岗位,对困难家庭一家至少应该有一个人安排到公益性岗位,这些镇里面都要有考虑安排,当然有些镇的财力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省上也正在研究建立最低保障运转制度,有的镇可以建立镇级财政。三是要加强技能培训,增强搬迁群众的就业能力,鼓励和组织输出劳务,增加移民的工资性收入。对于没有工作岗位和生活来源的,可以安排参加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提高低保水平。

第三,一定要能致富。搬出来后,不仅要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在深山里好,而且要千方百计让他们能够跟其他群众一样尽快致富。首先,要帮助搬迁群众通过就业创业致富。要通过就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等让大家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生活有来源。第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搬迁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从深山区搬出来以后,再去耕种土地或经营林地可能就不方便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引导土地、林地流转,让大户或企业去经营,有条件的也可以集体经营林地,这样搬迁群众不仅多了一份财产性收入,而且可以通过雇工形式增加工资性收入。比如刚才说到的皇冠镇这个地方,企业家把农民搬迁了之后,现在他的两个宾馆服务员主要用的是搬迁群众,这样就做到了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检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关键就是这三个方面,希望大家进一步理清思路,做好工作,尤其是县委书记、县长们要统筹考虑安排,除了省里安排的政策外,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出主意,多想点子,只要你们的办法好,我们就会推广。

三、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加快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进度

第一,要加强领导。对于这项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目前省里和市、县都已经成立了机构,关键是要加强考核,抓好落实。我们讲60万搬迁户,是根据城乡人口比例,根据山地和平原地区的比例认真测定的,但它仍是一个概念数,在工作中必须要具体到一家一户,我们最后是按照搬下山的农民一家一户地来兑现省市的资金。这项工作要跟保障性住房一样,通过简报的形式,一月一次实事求是地公布进度。

第二,要统筹推进。移民搬迁安置是系统性社会工程,一定要有统筹的思路和方法,在推进中必须与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及重点镇建设一并安排。这次搬迁要根据各地实际,在市、县城,就近乡镇和条件好的川道分别建设一批移民集中安置点,按保障性住房对待。要根据搬迁群众的意愿和需要,让想进城安置的就直接进城,想在就近乡镇和川道安置的就就近安置。在安置过程中,不要一家一户去建,要尽可能按照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要求,一批一批地建,特别是要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好,切实通过搬迁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要用好政策。为了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省里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国家在这些方面也有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安排,各地一定要综合运用好政策,整合各类资金,形成政策和资金的合力。对陕南来说,重点镇、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和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都可以结合起来安排部署。对搬迁农民的土地政策要进一步放宽,愿意交的就交,不愿意的可以保留,对于宅基地我们原来定的标准是个参考标准,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提出的陕南移民搬迁虽然是十年总体规划,但实施起来不一定要用十年,因为当时我们考虑一年6万户的时候,还没有考虑到要组建一个公司筹集启动资金,后面我们组建公司,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并且还要周转,所以我想进度应该会更快一些。希望大家顺应广大群众的迫切期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让群众满意。

第四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政府5月6日召开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做好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为我县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实施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我县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移民搬迁安臵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确保移民搬迁安臵工作顺利推进,目标如期实现。一要充分认识移民搬迁安臵的重要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安全隐患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共享各类优良公共资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做出重要决策部署,决定从2011年开始,用10年时间,对陕南地区60万户、文化因素等都需要我们充分考虑;群众搬迁安臵过程中的思想问题、矛盾纠纷都需要我们疏导和化解。因此,各镇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站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全力组织实施好移民搬迁安臵工作。

二、明确任务,全力推进我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移民搬迁安臵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检验标准,全面做好抢险救灾、防灾减灾等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隐患,确保我县突破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加强衔接沟通,吃透上级政策。目前,《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总体规划(2011—2020年)》、《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实施意见(2011—2015年)》以及《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2011年计划安排意见》正在制定过程中,这些政策是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各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坚决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脱节,坚决按政策办事。同时,各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移民政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时,要结合我县实际,在用好、用足上级现有政策的同时,出台一些力所能及地帮助移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措施,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近期,县发改局、

(三)弄清搬迁类型,明确职责分工。根据移民搬迁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主要是对镇驻地及村庄范围内地质活动频繁,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地区进行的移民搬迁,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二是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主要是对长期受洪水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威胁地区进行的移民搬迁,由县水利局牵头。三是扶贫移民搬迁。主要是对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维护成本高,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农民生活贫困、增收困难、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移民搬迁,由县扶贫办牵头。四是生态移民搬迁。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范围内,因群众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威胁和负面影响地区的移民搬迁,由县林业局牵头。五是工程移民搬迁。主要是对库区建设和水库下游范围内,以及铁路、公路、管道运输、高压输变电设施、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建设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威胁的地区实施的移民搬迁,由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工程建设单位按照相关政策具体实施。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移民搬迁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和长远发展,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群众自愿是实施好移民搬迁安臵的关键。在宣传发动上要做到“四到户”,一是工作人员上门到户,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家中,以村为单位逐户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的同时,统一印制宣

(六)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移民进度。为了加快推进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臵,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省财政决定每年拿出29.6亿元用于移民搬迁安臵。但我们也要看到,仅仅靠上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县搬迁安臵户建房总投资约55.66亿元,其中今年约需5.6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房补助资金按省、市县以5:5的比例筹措的要求,我县还有大量资金需配套落实。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上级的配套资金管好用好,另一方面,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计其功”的思路,将以工代赈、土地开发整理、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等涉农项目资金向移民搬迁工程倾斜,进行集中捆绑,统一使用,着力抓好移民搬迁安臵点的住房、交通、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让群众不出钱或少出钱,确保移民搬迁安臵工程顺利实施。

(七)立即投入行动,确保完成任务。省政府确定今年汉中市要完成2.2万户移民搬迁安臵,我县要完成429户1435人,重点搬迁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以及贫困(特困)户和偏远山区的群众。按照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完成户人的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任务,县水利局牵头完成户人的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任务,县扶贫办牵头完成户人的扶贫移民搬迁任务,县林业局牵头完成户人的生态移民搬迁任务。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今年的目标任务,迅速安排部署,立即全面启动,确保在6月底前确定搬迁户、制订搬迁安臵计划,10

三要强化协调服务。实施移民搬迁安臵是一项惠民工程,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对移民搬迁中相关费用实行减免或优惠;各镇要大力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组建义务帮工队为缺劳户重建提供援助;要及时调处化解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场地、道路等矛盾纠纷,确保移民搬迁安臵顺利推进;要组织得力人员帮助搬迁户解决好砖、瓦、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采购、运输中的困难;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群众投诉上访,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要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对在移民搬迁工作中措施不力、工作不实,推进缓慢的部门和镇,要严格实施问责,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县财政、审计等要对移民安臵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发现截留、挪用或贪污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志们,组织实施好移民搬迁安臵,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取得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的全面胜利!

谢谢大家!

第五篇: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查报告

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

2011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启动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的开局之年。3月24日,省政府在靖边县举行了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启动仪式,正式启动陕北农村发展史上的伟大工程,让白于山区广大群众彻底告别“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艰苦生存环境。

一、陕北白于山区基本情况

陕北白于山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全省集中连片的三大贫困区域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就地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成效差,返贫机率很高。此区域涉及榆林市的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个县和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四个县,共90个乡镇,其中榆林市47个乡镇,延安市43个乡镇。“十二五”期间需搬迁安置6.23万户、26.8万人,其中榆林市20万人,延安市6.8万人,具体为定边县9万人、靖边县5.7万人、横山县3万人、子洲县2.3万人、吴起县1.25万人、志丹县3.25万人、安塞县0.59万人、子长县1.74万人。平均每年搬迁安置5.37万人,其中榆林市每年4万人,延安市每年1.37万人。

二、白于山区群众的生存环境

1、白于山区海拔高,地下水资源埋藏深,白于山阻挡南来温热气流,这里十年九旱、降雨稀少,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以暴雨为主;受地质条件影响,水源中氟含量多在10毫克/升以上,最高达33.7毫克/升(国标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饮用水氟含量不得大于l •O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等其他指标也严重超标,是我省群众吃水最困难的地区。

2、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山区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3、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建费用大,成本高。

4、贫困面广,按省上规定的2000元贫困标准,8县90个乡镇有贫困人口48.8万人,占8县总人口的51%,覆盖面广。

5、靠天吃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地居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在4亩左右,但土地质量差,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原始的“人背驴驮” 的耕种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缺乏稳定长效的收入来源。

三、搬迁工作目前进展情况

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是一项惠民工程,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为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积极筹谋,大力协助,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工作开展。

1、成立组织机构。省级相关部门成立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两市和各县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市扶贫办建立了处(科)室抓点示范和派驻督导员制度,定期下乡到县,了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各级政府都将移民搬迁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抽调专人,充实力量,确保工程推进中有人抓、有人管。

2、确定移民搬迁对象,合理选择安置地。各地根据省上下达的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人口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档案,了解群众的搬迁意向,安塞县严格按照“户主申请、群众评议、村委会初审、张榜公布、乡镇审核、扶贫办审批”等工作程序,坚持“五优先”(即家庭最穷、生存条件最差、居住最边远、住房最烂、搬迁迫切的贫困户)的原则确定搬迁对象;靖边县结合群众意愿,采取就近集中安置、集镇即集镇周边安置、县城安置、财政集中供养安置等四种方式,不同的安置方式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和建设标准;定边县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按照“人下山、林上山、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确定迁入地。

3、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地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依照省市移民搬迁计划要求,结合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制订了《2011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明确了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的总体思路,确保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能致富,为有序推进扶贫搬迁工作指明了方向。

4、多方筹措搬迁资金。“十二五”期间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计划投资139.77亿元,资金投入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省级财政投入资金20亿元,市级财政投资22.55亿元,县级财政投资38.54亿元,部门投资35.36亿元,群众自筹23.32亿元。搬迁的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补助3800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合计不低于1500元;每户宅基地整理费省级财政补助1000元;特困户每户再补助1万元,特困户比例控制在搬迁户总数的10%以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个贫困人口,省级财政补助2300元。在严格执行省、市建房补助的基础上,安塞县进一步实行“1+2”建房补助政策,每搬迁一户补助1万元,每人再补助2000元。吴旗县也实行了“1+2+5”补助政策,即每户补助1万元,每人增加补助2000元,每户按进度奖励5000元。各县根据自身财力情况,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多方资金,着力解决扶贫移民搬迁资金问题。

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在搬迁资金管理上,各级政府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认真实施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规范运作程序。在加强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管理同时,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与审计,推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度,实施建房补助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直接补助到户,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杜绝了滞留、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

四、调研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

2011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计划,全省累计总投资27亿,其中省市县共落实财政资金16.2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34万户、6.01万人;建房面积126.4万平方米;建设移民安置点128个,其中:县城7个、重点集镇28个、农村新型社区11个、中心村(安置点)77个、现代农业园区3个、特殊人群安置点2个。搬迁任务确定后,各县遵循“统一规划,分年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任务分解到乡镇,对移民安置点的住房、就业、资金等问题进行具体实施和落实。在八个县中,定边县搬迁任务量最大,2011年计划搬迁2万人,占全部搬迁任务的33.3%。

1、从搬迁人员现状及生产生活状态看:目前留守在家里的人员文化程度最高的是初中文化,年龄以45岁以上居多,没有什么技术特长,在家以种植玉米、豆子、洋芋等传统作物为主,畜禽养殖方面以养羊、家禽、毛驴为主,农闲时出去打零工,主要在建筑行业。据子长县李家岔镇介绍,有的空壳村原来800-900人,现在只有20-30人,有九成人外出,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打工赚钱。

2、从搬迁意愿看:说心里话,群众都愿意搬迁。陕北白于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解决的大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水保局、扶贫办积极落实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但是目前部分工程已到使用年限,滲漏老化现象普遍。子洲县马岔乡蒙山村领导介绍,他们村2009年的引水工程,因水位下降,估计五年后将出现干涸;现在家里只剩下年龄大的人,泵坏了想修理都没人抬。对于省政府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白于山区群众打心眼里愿意积极配合和支持。定边县杨井镇秦湾村搬迁83户415人,群众积极支持搬迁工作。一方面本地有油,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群众对生活期望提高,同时土地面积大,养羊效益好,收入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现在居住的土窑洞比较危险,每年修理五、六次;还有吃水困难,每次到3公里外拉水,1立方30元,搬迁后群众的居住、吃水困难都能得到解决。

3、从新建住房承受能力看:若村里经济条件允许,搬迁地离居住地1公里左右,集体搬迁可以实现,群众有建房承受能力。像横山县双城乡王梁村,有176户居民,搬迁116户,搬迁户达到66%。新建房房基为本村土地,住房每户三间平房110平方米,需7-8万元,农户首付1.3万元,多数农民可以接受;搬迁后,坡地种苜蓿、造林,平地建大棚发展蔬菜、种粮。新居住地有农户入股的养猪场、肉联厂,每户在肉联厂或养猪场都能打工挣钱,年底都有可观的入股分红收入。但是,在部分经济条件差的村,有些父母愿意让孩子住进新建房,自己住原地。

4、从住房结构看:白于山区群众多数喜欢住窑洞或平房独院,不太愿意住楼房,主要是饲养牲畜方便,避免了邻里矛盾,也符合农户生活习惯。

5、从最关注的问题看:有八成人关注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户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了土地起码吃饭有保障。在调查中子洲县水地湾乡野狐峁村的农户不愿意搬迁,县上规划他们村要搬到6公里外的后湾村,因征地只能满足居住,没有耕地,村民要回家种地,困难很大,生活和生存都成问题。因此,部分群众持观望态度,等待政府政策进一步明确。子洲县马岔镇是本县最边远的镇,有些村搬迁到那里后没有土地。村民们认为市政府应统一规划,最好在榆林、靖边、定边、横山大片沙漠上治沙建田,给他们每人2亩地就行,有地种农民就能安心生活。

五、存在的问题

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但是由于搬迁工作涉及面广,实施时间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设用地紧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县城周围或重点镇、中心社区为移民搬迁审批面积大些的土地比较困难,加之县城周边土地价格过高,所以统一征用土地集中安置移民搬迁比较困难。

2、土地审批手续复杂。目前土地上报的手续复杂,报批流程多,涉及部门多,没有土地批复就无法动工,这样直接影响了移民建设的进程。定边县截止今年7月中旬,还有77.25%的土地正在市土地部门审批中。

3、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大。最希望搬迁的是夫妻双方在外经商或打工的群体,平时在外打工照顾子女上学,农忙时再回家种地。因日常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生活,包括供子女上学、租房等需要花费,因此搬迁中的自筹资金对他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子长县搬迁户若搬迁到县城,住房面积80平方米,含地皮共需12万元,按每户4人计算,减去建房补助,群众自筹部分需要8万元多;定边县杨井镇搬迁户的住房面积为120平方米,需13万元,群众自筹需要9万元。自筹资金数额之大,对于主要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4、农民离开生养地方难。部分农户发展的苹果、养畜等产业已形成规模,不愿放弃;有的农户退耕还林还草、粮食直补等依附土地的补助随搬迁离开而不复存在,经济损失使农户不愿承担;还有的老人对于进城,没有信心,感情上也不愿离开故土。

5、部分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像房屋产权不明晰问题,群众是否有产权?还是只有居住权?搬迁后,原来土地怎么办?是农户继续耕种,还是五年后政府统一管理?这些关系到农户切实利益问题,各级政府需要明确,使群众了解搬迁政策,支持搬迁工作。

六、意见和建议

在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解决移民资金困难问题。对于不能按期付清自筹资金的农户,确因家庭困难,政府可以以搬迁户房子为抵押,每户贷款3-5万元,逐年偿还,以缓解群众的生活压力。

2、加大培训力度。在规划设计上,要大力发展既有区域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群众有一技之长,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也为以后几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好各部门的衔接工作。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涉及单位多,范围广,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土地审批、资金、建房等方面,互相衔接,不推诿,确确实实地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4、迁出地封山育林。这个政策要逐步实施,一是改善白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退耕还林还草,全面恢复植被,提高土壤涵养水分。二是做好迁出群众生活和生存的安置工作,全面帮助他们解决好迁入地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安心、放心地生活下去。

5、政策要明确,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些政策该明确的不能含糊不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群众有异议的问题,要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使群众有信心相信政府办实事的目的和能力。如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进城,好多地方政策不明确,激励力度不够。要进一步明确并加大对搬迁户进城的优惠力度,搬迁群众的待遇不能低于同城居民的标准。

6、移民搬迁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改善白于山区群众生活和生存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所以各地应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全面权衡当地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每一项工作,切不可急于政绩,搞一些面子工作,把民生问题抛在脑后。要做到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稳扎稳打,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

7、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加快步伐。目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进城后户口很难落在城市,子女上学、医保等政策很难落实,严重地阻碍农村人口进城愿望的实现。

签发:李忠义

核稿:刘志勇

撰稿:陈小云 沈晓梅 郭博

下载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长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副县长 *** (2008年10月8日) 同志们: 今天,县计划局以工代赈办在**村举行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在此,我代表......

    省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这次年度科技工作会议是在我省“两会”胜利闭幕,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刚才......

    厅长在省财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这次财税会议,既是一年一度的工作大会,更是在全省经济发展处于回升向好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我们集中传达学习了苏荣书记、吴新雄省长对财税工作的重要批示......

    全县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动员大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切实做好移民扶贫搬迁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移民扶贫搬迁工作......

    县长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上的讲话(共5篇)

    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上的讲话县委常委、副县长 ***(2008年10月8日)同志们:今天,县计划局以工代赈办在**村举行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在此,我代表县委......

    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XX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我省安全生产工作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会议,前所未有。尽管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完全遏制......

    常务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同志们: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和大家一起商量我省的档案工作。这些年来,我省的档案工作很有成绩。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

    杜省长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