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十一五计划规划

时间:2019-05-15 15:5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十一五计划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十一五计划规划》。

第一篇:镇十一五计划规划

镇十一五计划规划

镇“十一五”计划规划

一、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镇地处205国道边,位于永安市北部,北距三明30公里,南距永安16公里,与泉三高速公路莘口、益口两个互通口相距10到15公里。

区域人口状况: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万亩;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80人。

资源状况:鹰厦铁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纵贯境内,沙溪河流经集镇南北方向,水电装机容量7140千瓦,用材林面积4.3万亩,毛竹林面积达6.8万亩,蓄积量大、生产效益突出,是三明市十佳毛竹乡镇、三明市30个重点工业乡镇之

一、省级园林式乡镇、中国贡鸡第一镇。

历史背景:**历史悠久,古名为贡堡,距今已有1264年的历史(先有**后有永安);**文物古迹众多,目前镇内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大宗祠、正顺庙、古井、张若谷墓、福兴桥等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宋朝李纲盛赞为“小武夷”的拼榈山;**历史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出过2名探花,16名进士,13名举人,24名贡生,3名理学家,宋朝新科探花陈瓘、明代琴谱大师杨表正、近代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李宝焌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基础现状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区位优势,抓产业、调结构、抓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步发展。2005年,全镇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0万元(现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5756万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0万元。

(一)企业项目发展现状:

全镇现拥有水东工业和**电站坝头两个工业集中区,拥有个私企业29家,纺织工业型企业4家,轻工企业3家,竹木加工型企业6家,食品加工型企业3家,资源型企业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共安排地方劳动力就业人,年人均工资收入元,并逐步形成了以田龙纺织染整、京朋纺织、兴龙纺织、东泰纺织、嘉泰新包装材料、福源公司为主的轻纺产业集群。在重点企业项目中,▲田龙纺织染整有限公司,自2001年3月兴建以来现已累计完成投资2588万元,形成年加工针织坯布1000吨,染整坯布3000万米、浆纱500吨的生产规模,2004年公司实现产值14000万元,利税590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283人。▲京朋纺织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面积46亩,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自2003初动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680万元,引进前纺和后纺1.6万纱锭设备,并于2004年下半年投入生产,现已安排地方就业85人,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500多万元。▲东泰染织项目是今年4月份新引进的一个纺织染整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花色新颖的绒类织物、经编间隔织物、工业用布、鞋用面料、产业用布等。自动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累计投资1875万元人民币,完成厂房新建、整理,供电线路、设备的架设、安装,并投入试生产。▲嘉泰新包装材料项目是2004年年底在三明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的环保型生产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纸塑基材、铝塑基材、即时贴等产品。自2004年年底动工建设以来,该项目累计投资1750万元,完成部分生产设备的安装,并于今年8月份投入试生产。▲融燕禽业饲料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禽选育、种苗孵化、饲料生产、家禽养殖、禽肉加工以及疫病防治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现拥有孵化、饲料生产、种禽培育、禽肉加工4个分厂,存栏优良种禽5万套,年生产饲料2万吨、孵化禽苗800万羽、加工禽肉制品3000吨,年创企业产值5000多万元。公司还通过“三赊一保”的公司 农户方式发展养贡鸡产业,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贡鸡产业特色,带动**及周边地区农户发展养鸡业500户。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畜禽、笋竹、果蔬、水产”是**镇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行“公司 农户 基地”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了水面搞养殖、地上种果蔬、山坡养鸡禽、高山种林竹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格局。

◆在畜禽业方面:重点以发养鸡业为主,2000年3月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贡鸡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养鸡业主要以山地、果园、竹林放养为主,目前全镇15个村有900多户农户从事养鸡业,占农业人口户数的45以上,年出栏贡鸡500多万只,年可创产值6000多万元,贡鸡品种主要有三黄、麻鸡、永安贡、土麻、乌骨鸡等,2004年依托融燕公司成功选育出A04肉鸡新品种。目前贡鸡

销售已遍及福建全省,及上海、广东、浙江、湖南、河南等地。

◆在果蔬业方面:全镇现有7个果蔬种植专业村,水果种植主要以西瓜、香瓜为主,年种植量达4000多亩,年产量达6000多吨,目前正朝礼品西瓜种植方向发展;蔬菜种植主要以飞桥莴苣、大白菜、鸡爪椒等,年种植量可达3500多亩,仅西瓜和蔬菜两项每年可为**农民带来近2000万元的产值收入。

◆在林竹业方面:全镇现有用材林面积4.3万亩,毛竹林面积达6.8万亩,中小径竹亩。毛竹林主要以发展笋竹两用林为主,目前全镇年产毛竹万根,春笋吨,冬笋吨,加工清水笋吨、香辣笋包。同时,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权发(换)证工作基本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期间共明晰商品林产权面积11.11万亩(占应明析产权面积的95.2),并积极组建各种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益,目前已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总协会1个,专业协会6个,组建林业合作社林场4个,全市第一个家庭合作社林场就出自我镇红安村。通过实施林改,在明晰林地所有权的基础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两收,2004年,全镇村集体在林业方面的收入达万元,农民人均增收元。

◆在水产业方面:**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库湾,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库湾立体综合养殖项目(水里养鱼、水上养鸭、山上养鸡、养猪),目前全镇水面养鱼面积已发展到500多亩,年产鱼吨。

(三)小城镇建设现状:

现已完成集镇6.5平方公里范围的数字化测绘地形图、205国道沿线环境景观规划和水东工业集中区建设控制性规划;水东工业集中区已完成集镇周边一期1150亩工业用地的开发,**电站坝头工业区已完成100亩面积开发,入住企业26家;全镇新村建设户(占总户数的),总面积平方米,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员1670人,占全镇人口总量的18,其中从事第三产业人员790人;全镇90的村完成乡村道路硬化;15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电话入户率达,完成集镇205国道2.5公里路灯建设。

三、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积极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经济总量目标。到2010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60000万元,年均增长20;工业总产值55000万元,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000万元,年均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0万元,年均增长8;实现农业总产值万元,年均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

2、对外贸易目标。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其中出口总额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

3、人民生活水平目标。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2005年增长元,年均增长。

4、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镇年末总人口达到万人,年均增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镇内二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土地、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区域布局

围绕“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全镇区位与资源特点,遵循市场规律,强化政府推动职能,逐步形成一条景观带、一个公园、二处经济开发区、二片住宅区、三个旅游开发区、四大特色农业片的“一、一、二、二、三、四”区域布局框架。

◆一条示范带:即在**205国道12公里范围内实施高标准的景观示范带。

◆一个公园:即镇政府边怡川文体休闲公园。

◆二处经济开发区:水东205国道沿线的经济建设区和水西**至永安第二通道沿线经济发展区。

◆二片住宅区:水东片205国道沿线的商业住宅区和老城住房规划改造区。

◆三个旅游开发区:南山下白鹭洲、拼榈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区、集镇古文化旅游开发区、鲤鱼岛“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区。

◆四大特色农业片:郊区农田果蔬种植片、山坡家禽养殖片、高山林竹种植片、库区水面水产养殖片。

(四)发展重点

1、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镇是农业大镇,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镇富。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要按照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发展“四大特色片”的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实施“绿色、无公害”品牌这一战略,在城效田地,要重点抓好6000亩优质西甜瓜和蔬菜等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在半山坡上,要继续抓好四大养殖基地和八大养殖专业村以发展贡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依托融燕公司力量,提纯复壮贡鸡品种,重点通过实施“公司 基地 农户”和“三赊一包”养殖模式面,推广A04童子鸡的养殖,力争2010年养殖规模达到万只;在高山上,要抓住林改后林农管山积极性高涨的机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林竹专业合作和服务组织,组织引导好林农对林地、竹山实施优质、高效经营,力争2010年全镇林竹业人均收入达元,比2005年增加元;在库区水面上,要突出发展水产养殖业,力争到2010年,全镇各类水产出产量达吨。进一步形成水面养水产、地上种果蔬、山坡养鸡禽、高山种林竹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格局,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抓好融燕禽业、鑫龙食品等等“农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作,“十一”期间,融燕公司重点要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10年组建集团公司,注册三个实业公司,实现存栏种禽10万套、年生产饲料5万吨、年孵化禽苗1500万羽、年出栏优质肉鸡400万羽、年加工肉鸡3000吨,年创产值上亿元,带动农户4000户以上;鑫龙食品公司要在变季节生产为常年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笋制品加工的品质,打响公司品牌,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同时,围绕畜禽、笋竹、果蔬、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在现有的基础上,力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项目,并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十一五”期间,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大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劳动力转移网络,抓好劳动力就业的岗前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力度,争取全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量达到。

四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认真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试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以工业区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更没有现代化。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率先突破。“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两个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并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的引进开发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是要抓好205国道沿线水东经济区的建设。这一经济区重点要抓好水东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以工业区的建设带动经济区的发展。集中区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已完成集镇周边一期1150亩工业用地的开发和总规划面积为1824亩的二期工程规划编制,并先后引进26家企业,年创企业总产值3.02亿元,实现税收850多万元。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镇乡联手、镇村联营、镇企业联动的“滚动”开发战略,力争投资6000万元,新开发三期工业用地2000亩,并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工作,加大宣传引资力度,到2010年争取新上项目30个,年创产值25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安排地方劳动力就业1250人。

二是要抓好**至永安市区第二通道沿线水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至永安市区第二通道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在抓好水西电站坝头工业区招商引资的同时,提前做好第二通道沿线**区域内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划,发展**水西经济开发区,力争到2010年,成为续水东区后的第二大经济发展区。

三是要全力抓好新上重点项目和在建、续建、扩建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镇要抓好一批新上项目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嘉泰新材料包装、东泰纺织染整、福源公司、京朋纺织、田龙纺织染整等一批上规模带动能力强的新建、续建、扩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产,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十一五”期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创新招商理念,围绕我镇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搞好项目策划,论证、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事关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建立项目编制、洽谈、签约、实施全过程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落实招商引资政策,走出镇门、分区域、带指标、引资金、引项目。通过扩大招商引资,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3、以提高经济载体功能为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推动我镇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突出精品、突出特色、突出格调,着重抓好“一条景观带、一个公园、两个住宅区、三个旅游开发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载体功能。

一是要搞好“一条景观示范带”,即要抓好205国道**12公里界内路边两旁景观示范带的建设。要以永安与三明开展城市联盟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色,做好12公里范围的环境美化规划,重点建设北部与三明交界处高标准的环境绿化景观和标志性建筑物;结合园木贯新村点新村大门的建设,对**电站原有景观进行改造;结合**水东工业区的开发,设计建设工业区入口的环境景观带;做好205国道6.5公里范围内标准路灯建设,同时,在国道两边的荒地改种绿麻小径竹或是速生丰产林。

二是要建设一个公园,即怡川文体休闲公园。目前已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多方筹资,分期改造建设,使之成为集镇居民文体休闲活动中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三是要搞好两个住宅区建设,即搞好205国道东侧水东段的商业住宅区和老城住房规划改造区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好205国道东侧1500米商业住宅区,争取到2010年新建商业住宅建筑面积5.5万平米,行政办公及公共设施用地3万平方米,并配套道路、绿化及文化娱乐设施,加上水东工业集中区中建设的标准厂房,形成205国道沿线立面新颖、造型现代的建筑群;老城区,要实施以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古民居为重点的旧城改造,抓好仿古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及旧城道路的亮化、美化工作。同时,对原有的贡鸡市场和集贸市场进行改造、扩建,改变墟日农户占道经营状况。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是要强化三个旅游区的开发。一方面要以现有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古文化历史及文物的挖掘、保护、开发力度,提升古镇品味,发展古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竹洲电站建成后形成10里平湖造就的生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南山下白鹭洲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壮大鲤鱼岛“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和档次。

第二篇:天台镇十一五规划总结

天台镇“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和“十二五”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计划 执行情况及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镇人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安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计划预期目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截止2009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0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29.6万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比2005年增加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元,比2005年增加 元。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实施了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00万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形式了林业、油茶、铁观音茶叶、药材四个特色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开始起步,以矿业开发为主的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逐步提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汽车运输物流、医疗器械贸易产业逐步成为镇域主体财源。

民营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9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 户,私营企业发展到28户,在推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共引进晶品贸易、晟泽生物科技、宜兴生物科技等“总部经济”3个,实现税收600多万元,引进方正电机、欣宏机械、裕丰冶金、顺达电子厂、荣利源服装厂、万志宇电子厂、萍宇电子厂等一批企业落户区工业园和天台集镇。开放领域逐步扩大,初步形成了以浙江、福建、广东为核心的招商区域。四年来,全镇实际利用镇外资金4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在镇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协调交通、水利、发改委、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跑资金,要项目。一是全新修乡道、村道65公里,村村通公路达到92%,并新建了桥梁8座,解决了群众行路行车难的问题。二是向上争取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对鱼龙小

(一)型水库坝体进行除险加固,并从镇财政拿出30多万元对鱼龙渠道及其他各村非鱼龙渠道进行维修;三是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20万元新建了2226平方米的天台镇卫生院住院部,提高了我镇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四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建了天台山敬老院和天台光荣院院舍,建筑面积分别为1800多平方米和1300多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天台中学、天台小学两幢主体教学楼,投资近30万元兴建了流田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筹资47万元建设天台山中学学生宿舍工程和筹资40万

元建设的天台山中心小学综合楼,均已投入使用。五是协助全镇的各中小学化解了380多万元的普九债务。六是新建沼气池500座。完成了塘溪、流田等4个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总的说来,“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工业立镇、项目强镇、科教兴镇”战略,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探索出一条具有镇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 “十二五”期间 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一、面临的发展机遇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东中西互拉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为后发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产业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和对贫困地区政策性扶持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我镇天台镇位于宜春市袁州区西部边陲,与“五乡一市”相邻相连(东与飞剑潭、慈化;西与萍乡东源乡;南与竹亭、辽市;北

与水江相连),系袁州区的西北经济、文化中心集镇。“十一五”以来,我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抓经济、促发展的经验日益丰富,驾驭和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这为我镇在“十二五”期间抢占发展机遇,开创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与先进地区、周边发达镇区相比,我镇在经济增长质量、支柱产业和企业整体素质、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

一是镇域经济增长速度慢,镇域可用财力不足,调控能力弱,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占比小、层次不高,没有形成明显优势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链;工业经济总量少、规模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第三产业整体素质较低,集群效应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财政贡献率低。

三是税源结构不均衡,工业型、生产型企业少,支柱产业没有形成,较大的、相对稳定的税源少;地税收入偏低,镇级财政收入不足。

四是发展经济意识不足。干部群众思想懒散,观念陈旧,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和商业竞争意识不足,创业欲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

低,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思想观念、体制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面对上述问题,我镇必须立足镇域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应对各方面的挑战,以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

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全力加速镇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提速、增效、进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第三产业规模化和环境生态化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统筹兼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天台”。

二、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全面推进镇域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第三产业规模化和环境生态化建设,促进镇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工业立镇”战略,以顺达电子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生产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提升改造传统工业,强化自主发展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项目兴镇”战略,以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扩大招商引资,推动民营经济上档次、扩规模。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和谐天台。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镇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6

取得进展;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天台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指标是:

全镇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一产1.4亿元、二产4.4亿元、三产1.7亿元,比重调整为19:58:23。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均递增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年均递增11.5%。

城镇化水平达到34.6%。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5%。

第四部分 “十二五”期间 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一)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与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逐步提升产业化水平。

培强壮大龙头企业。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强化基地建设,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培育一批种养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组织和企业,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高水平、高档次发展,积极研究龙头与基地、农户接轨机制,带动产业升级。重点支持建设以双洪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种植业,谋划和运作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

深化主导产业建设。畜牧产业,以猪、羊养殖为主,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不断调整畜禽品种结构,到“十二五”末全镇猪饲养量达到 万口,羊饲养量达到1万只,同时不断加大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力度,提高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蔬菜产业,以大棚蔬菜为主攻方向,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林果产业,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实施,加强林木管护,保护工程效果,加快林果后续产业谋划运作,抓好重点种植区域的规模发展,到 “十二五”末,优质果品面积达到5000亩。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按照构建节约型、高效型、稳定型农业发展思路,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水利设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抓住国家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各类农业开发项目,加大农业投入,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抓好农业设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工作,保鲜储运和科学饲养技术,依靠科技改造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农业信息、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工程建设,完善畜禽防疫检疫服务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科技、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服务专业化、系列化。

(二)坚持“工业立镇”,推进工业化进程

大力实施“工业立镇”战略,通过体制创新和园区推动,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工业发展由弱到强的跨越,形成支柱产业,迅速提升工业经济总量。

加强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坚持“立镇工业化”,突出抓好创业园区规划,完成创业园区内道路建设和水电配套工程,努力为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建设平台。按照“集中、集群、集聚”的发展思路,引导同连行业企业主相关配套产业集中片发展,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发展,努力打造袁州区西北部经济集聚区,增强园区的带动效应,到“十二五”未,入园企业达20家。

培植建设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以区工业园区为依托,扩大招商引资,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项目。通过培植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发挥其在资

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骨干企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企业,促使全镇工业化进程健康推进。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壮大服务业规模,加快推进现代规模服务业。

壮大物流业规模。以“三水线”公路为纽带,逐步扩大我镇人流、物流量,构建起联通宜春城区、萍乡、周边乡镇商贸物流格局。立足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城镇专业商贸市场,积极引导流通业功能结构、网络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初步实现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物流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产业化政策和投资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梯次推进的大项目。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努力将重点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不断加大生产型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重点抓好拟投资2亿元的集镇新区建设和投资1亿元的铁观音茶叶基地建设。

完善项目招商机制。突出抓好能源、电子产品加工、医药物流、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招商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促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要继续实行领导包联责任制,加快项目进度,确保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医药物流、电子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项目的运作和实施,力争每年完成1个投资上千万元、3个投资上百万元的项目,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亿元以上,持续稳定地拉动镇域经济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建设和发展全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惠农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提高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水平,稳步解决低收入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认真搞好乡村整体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活跃农村文化,改善落后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文明生态村 11

建设,创造和谐宜居环境。到“十二五”期末,全镇50%的行政村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十二五”期间,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抓,按照中心镇要求,坚持新旧集镇一体化发展;立足现有资源,充分挖掘潜在优势,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辐射带动力,全力建设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环境优美的新集镇,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科技发达、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型中心镇。坚持产业兴镇,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以业兴城、以城拓业”。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提升城镇发展活力。完善进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聚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集镇人口比例。“十一五”末,全镇城镇化率要达到30%。

四、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交通、电力、通信基础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全镇路网、电网、通信电视网络建设,注重网络设施功能的发挥和提升,为物资、信息、电力传输提供方便、快捷的载体。公路建设,重点是构建网状硬化道路格局,提高乡村道路与三水线干线的关联度。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完成集镇新区道路建设,迎宾大道建设,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化全面完

工。通讯产业,重点强化干线网络建设,扩大装机容量,拓展农村用户,积极发展以家庭为主的互联网络终端用户。进一步扩大农村覆盖面。电力事业,完成城镇电网改造,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和质量。

加快发展科教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和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普九教育成果,继续调整小学布局,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研究制定和认真落实科技人才的各种激励政策,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艺术资源,营造具有天台城特色文化氛围,加大对文化公用事业的扶持力度,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文化、体育设施陈旧和严重不足的状况,开展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文体事业,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有益的休闲、娱乐和学习场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配套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多层次需求。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和医药市场,合理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

设,稳定和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有效防治各类传染性疾病。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层次分明的卫生服务体系。提倡优生优育,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改善基层服务条件,加快建立健全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服务体系,巩固低生育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与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制度的落实,并做好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工作。进一步拓展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探索并建立农村养老、优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广泛开辟就业、再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五、深化各项改革,推进体制创新

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核心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政府运行机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四项职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行政执法行为,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加强

机关效能建设,实施行政公开,继续推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行政监督机制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项目、服务客商、服务发展的水平。

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强化财政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编制、集中支付管理、政府统一采购等财政改革,建立严格、科学、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保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天台城镇 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高效、清洁、可持续”的生产和发展方式,倡导“节俭、绿色”的文明生活和消费方式,建立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管理,严格整顿矿业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一大四小”等项目工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保护生态植被。“十二五”末,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5%,依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强化环保监测,改善环境质量,抓好废物、废液、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规范社会行为,强化诚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安全。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增强基层组织排调能力,推进依法治访进程,狠抓信访苗头排查化解,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第三篇: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平定

——平定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6日

近五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 “四个第一”发展理念,致力实现“四个打造”战略目标,立足平定实际,按照“抓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发展、抓项目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抓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三抓三促进”工作思路,全镇上下精诚团结,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团结一致,狠抓“六六工程”及十三个重点项目落实。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和2010年工作任务,实现了我镇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五年来,全镇各项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2.7 %;农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1780.8万元,同比增长12.6%。国税完成638.1万元,同比增长96.8%,荣获全市第一名;地税完成582.7万元,同比增长26%;农业两税完成112万元,同比增长148.9%,非税收入完成467万元,同比增长 8%,各项税费分别超额完成任务。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5年来,共引进项目39个,其中化州市绿色生命公司投资1亿多元,已成功开发出多个绿色中药产品;化州市立华矿业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年上税额逐年上升,2010年上税达300万元;粤能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年上税达80多万元;岭下阳坑石场投资500多万元,年上税达50 多万元;化州市新强建筑材料公司投资600多万元现已成功投产,预计投产后年上税将达100万元。

2、工业发展呈现可喜局面。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1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01.7%。蓬利工业园区计划开发面积3000亩,现已开发面积1000亩。并成功引进15间企业进入园区落户,其中投资200多万元的蓬利灯饰厂、投资300万元的蓬利加油站、投资180万元的鸿利矿业公司、投资150万元的刨花厂、投资100万元的蓬利磨粉厂、投资70万元的蓬利制衣厂以及投资50万元的蓬利沙砖厂等一批上规模企业已相继投入生产运营。蓬利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魅力,加快转型升级,为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中心镇建设全面推进。我镇扎实推进广东省中心镇建设,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城镇规划进一步扩大。实施“东扩西拓、南移北展”四区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的模式,成功开发东门垅、宝塘坡、竹根围、福善车、清草滩、白甲坡、樟木湾等小区。相继引入平定、京华、福临、方圆、丽霆、鹏兴、南海、建勇等一批房地产公司,对土地实施储备管理,集约开发。五年来新征土地700余亩,拆迁安置农户350户近1500人,城镇面积由5年前的2.3平方公里提高到5.8平方公里,街道由5年前的12条增加到现在的38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7个,其中电梯公寓5座,城镇人口由5年前的1.7万增加到现在的3.8万。二是旧城改造取得新突破。积极营造招商引资氛围,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先引进京华商贸房地产公司投资3900万元兴建高19层,集商贸、住宅一体化的化北地标性建筑——京华商贸城;福临房地产公司投资8600万元,兴建四幢高18层的花园公寓;方圆房地产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四幢高八层的高尚住宅楼。2010年8月份,又引进南海房产开发公司成功落实征地60多亩,抓住“三旧”改造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即将启动建设环城北路。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旧城人居环境,实现平定人民盼望多年的愿望。三是城镇品位显著提升。举全镇之力投入400多万元建成粤西镇级规模最大的影剧院;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从东门桥到镇政府1200米的沿江防洪大堤;投入120多万元实施街道硬底化建设;投入200万元对平定客运站实行升级改造;投入90多万元建成垃圾处理场;投入70多万元普及街道路灯安装。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圩镇事务管理所。加强了城监、园林、环卫、路灯、消防等城镇管理,深入开展“城 乡清洁”工程整治,对街道市容市貌和市场摆卖秩序进行了重点治理,有效杜绝了圩镇赃、乱、差现象,大大提升了城镇品位。截止2010年底止,全镇城区街道实现了亮化和美化。四是镇级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我镇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商贸、餐饮、旅业等服务业发展迅猛,在支持壮大原来的服务业基础上,又相继引进800万元新建东城、中泰、富美三家商贸宾馆,各种商贸活动繁忙,车流、人流、物流繁荣兴旺,第三产业总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8%.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五年来,我镇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建成了1.6万亩化橘红种植、1.2万亩蚕桑种植、7万亩速生林种植、5千亩南药种植、3千亩香蕉种植以及3千亩水产养殖等“五种一养”基地。农业购销渠道不断畅通,尤其是化橘红产品畅销国内外,自2009年我市举办首届“中国(化州)化橘红洽谈会”以来,化橘红更是名扬四海,外地客商纷纷进来洽谈收购及合作事宜,产品供不应求。实现农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3585元,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生产组织化日趋提高。五年来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达1亿多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以化橘红种植合作社为龙 4 头的农民合作社已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橘红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引领我镇农业向纵深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2006年仅有红榄大坝一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现已发展了大坡、大岭、塘岸、山口坡、岭下、马力和蓬利粤桂新村等10个新农村。其中,岭下、马力和蓬利等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蓬利粤桂新村新征地80亩,按照“宜居宜商、居住商贸一体化”的标准规划,致力构建两广开展边贸活动新平台,增强两广商贸活动和交流合作,推动两广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全镇推进新农村工作提供了很好示范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59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硬底化乡村公路138公里,乡道硬底化通达率100%;修建陂坝5座,维修水利13公里,改造电网150千米,程控电话普及率100%。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更加文明稳定。

——农村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村两委主职双述职双汇报制度”、“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等制度逐步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春节前基本完成了2011年“两委”换届工作任务,两委换届平稳过渡,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达95%以上,农村 各项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镇委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健全学习制度,促进学习型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干部队伍的迅速形成。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镇委因人善任,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大胆任用 “双带”能力强的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对镇直部门的用人也打破论资排辈以及条条框框陋习,建立 “善于发展者上、不善于发展者让、阻碍发展者下”的用人机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有为必有位”的政绩观,使全镇上下紧密团结、充满生机活力。

——制定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五年来,镇委、镇政府落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制定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促使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管理、有落实,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落实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镇实行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捆绑,按岗定责,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干部创业干事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确保了干部工资福利足额定时发放。

——建立村情档案制度。全体镇村干部按照驻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片的村(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使干部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也为镇委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投入900多万元完成全镇23间面上小学教学楼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圣古中学学生 饭堂,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平定中学科学楼;2010年全镇上大专本科分数线学生108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高考任务。中考升化一中64人,升茂名一中4人,名列全市第三名。小考升化一中22人,连续五年名列全市第一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区文化全面开花,影剧院大型文艺节目不断上演,社区网健康发展,农家书屋全面普及,农村文化广场扎实推进,2010年购买了一批体育健身器材,成功举办了茂名市体育三下乡活动,在化州市第五届体育运动会中,我镇拔河项目勇夺全市冠军,全镇金牌总数、综合成绩荣获全市第四名。

——农民健康更加保障。全镇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卫生站建设有效推进,“一村一站”全面普及。投资600多万元新建的平定卫生院综合大楼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农民看病难问题进一步解决。

——惠农工程深入民心。五年来,我镇认真落实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种粮直补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

——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推进。“十一五”以来,镇直机关部门基本实现了电子化服务;计生办实施信息数据网络化录 7 入管理,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双到”帮扶工作卓有成效,“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普及,殡改工作扎实推进,征兵工作再续辉煌,连续16年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征兵任务。战胜了“克格比、派比安和灿都”等自然灾害,全面夺取了救灾复产工作胜利。我镇在2009年召开了万人现场执法大会基础上,2010年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0多万元,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治安监控系统,在全镇人口集中路段共安装了32个电子监控视频,加大了治安监控打击力度,有效打击和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促使全年治安发案率明显下降。同时,全镇切实开展大下访、大排查活动,确保平定社会大局稳定,全镇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各项工作卓有成效。这是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里,请让我再次代表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向一贯关心支持我镇各项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回顾过去,我们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一是农副产品购销渠道不畅,深加工产业链未形成,现代农业发展 8 速度和建设规模还不够理想。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还不够,矿产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三是镇级执政资源短缺,镇级政府难以运转。四是是农村集体经济依薄弱。五是信访维稳工作还待加强。

----“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设想

镇委、镇政府 “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化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四个第一”、“四个打造”的宏伟目标,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按照“抓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发展、抓项目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抓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三抓三促进”的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我镇财政收入、城镇面积、城镇人口分别增加三分之一的“三个跨越”,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奋斗目标是: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6.5亿元,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年增长5%;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年增长8%。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全镇上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五中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各项工作全局,凝心聚力谋好局,奋勇争先开好头,鼓足实劲迈好步,把工业做大,农业做强,第三产业做优,为实现我镇“十二 五”计划目标打好基础。围绕以上目标任务,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一、坚持“两园一带”为载体,着力壮大工业企业经济。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抓招商,一心一意为招商。以“两园一带”(蓬利工业园、山口坡工业园和S285线工业带)为载体,充分发挥园区作用,着力把工业经济做大。一是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制度。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牢固树立不发展是落后,发展太慢也是落后的理念,集中精神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同时抓好城镇治安环境和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保洁工程,营造宜居宜商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二是继续抓好蓬利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三通一平”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园区魅力,增强园区集聚能力,发挥园区经济辐射力;千方百计重新盘活山口坡工业园区,使该园区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三是建设S285线翰堂至新华工业带,在巩固现有的工业企业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一批无污染、效益好的企业落户该工业带,推动我镇经济长足发展。四是发展壮大钛矿产业。加大依法采矿、治矿力度,理顺矿农关系,促使钛矿资源得到依法有序开采。五是支持发展竹木器加工产业。扶持壮大一批手工编织企业,树立自主品牌,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二、坚持“五种一养”为统领,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民生为本,着力抓好惠民工程。要把民生事业作为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建设“五区一线”产业带。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益为基础,扎实推动农业“五区一线”进程。以绿色生命公司为中心,以积田、马力、旺垌、低坡、陆赠、翰堂、那宾、蓬利等村委会为辐射,建设2万亩化橘红生产区;以下双为中心,以香山、东岸、上双、岭下、大车、旺竹为辐射建设万亩南药生产区;以水田、坡地为主,全镇建设3万亩蚕桑生产区;以山岭丘地为主,全镇建设7万亩速生丰产林生产区;以低洼鱼塘为主,建设万亩水产养殖区。以化橘红长廊为依托,建设千亩化橘红产业线。以此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夯实品牌战略基础。积极鼓励农业集中连片开发,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探索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三统一”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化橘红产业为龙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创建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镇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抓住保洁工程实施契机,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提升农村生活品位,重点建好蓬利粤桂新村、马力新村和那宾少数民族新村示范点,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三、坚持城镇建设为中心,着力谋划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实施 “东扩西拓南移北展建设战略”。四区联动,全方位扩充,大手笔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城乡一体新格局。要举全镇人民之力,集全镇人民之智,成全镇人民之业。紧紧抓住X620绕镇改线工程建设契机,高标准规划樟木湾小区建设,致力打造平定城南新景。全面开发白甲坡小区、青草滩小区和那文生态小区。发挥城镇辐射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城区面积扩大三分之

一、城区人口增加三分之一的目标。

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全面完成S285线平定至合江、县道那岭线和县道新西线公路扩改进程,启动X620绕镇改线工程,五年内再新建乡村水泥硬底化道路40公里以上。规划建设平文线和平播线经平定圩路段的改线工作,全面改造环城北路建设,努力建设平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三是加快推进公寓式住宅楼建设。全面建成京华商贸城、福临花园和方圆商住楼群,改善人居环境,更新经营城市理念,发挥圩镇事务所职能,不断提高平定城镇品位。

四是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强客运站管理和加快货运站场建设。探索开发特色旅游业和建设平定特色商业步行街,增强中心镇商贸集聚能力,推动平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四、坚持以稳定为重,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各项中心工作要围绕“七抓七确保” 扎实开展,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确保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在茂名市一类镇水平;二是抓好殡改工作,确保稳步推进,决不挂黄牌;三是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深化农业布局和林业改革,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四是抓好“双到”帮 12 扶工作,确保贫困村早日本康致富。五是抓好抓好人大、政协以及工、青、妇、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确保各种作用发挥明显;六是抓好科教文体卫工作,推动“五六”普法教育,确保全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七是抓好群众矛盾的化解工作,逐渐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信访机制,坚定不移地落实信访包案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坚持创新党建模式,着力提高党的执政力。抓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坚持创新党建模式,着力提高党的执政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今年,在继续全力推进十三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以下“十件民生实事”。

1、全面启动X620线绕镇改线项目建设;

2、实施县道新(新华)西(西山)线扩改项目建设;

3、实施县道那(那务)岭(岭下)线扩改项目建设;

4、加快推进蓬利粤桂新村建设项目建设;

5、动工建设环城北路改造项目;

6、高位推进樟木湾小区开发项目建设;

7、新植化橘红3000亩项目;

8、新植南药2000亩项目;

9、实施农业宗合开发5000亩项目建设;

10、筹建望宝玲饮水项目。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单位;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贴身”服务,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转变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

——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禁超标配备公务用车,严禁公款旅游。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和完善首问负责制,加大机关作风测评力度,促进机关作风好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沟通和协商,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重大事项要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健全惩防体系。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切实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预警机制。加强 14 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强化干部管理。以村级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村级两委干部配置,重点配强村支部书记。全镇进一步健全绩效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决不让默默奉献的老实人吃亏,决不让碌碌无为的钻营者得到好处。加强镇干部管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强化镇中层干部职能,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促进全镇各部门工作平衡发展。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目标实现,重在落实。加快平定镇经济社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全镇人民的殷切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平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镇“十一五”规划思路(草案)

镇“十一五”规划思路(草案)

镇“十一五”规划思路(草案)

一、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贡川镇地处205国道边,位于永安市北部,北距三明30公里,南距永安16公里,与泉三高速公路莘口、益口两个互通口相距10到15公里。

◆区域人口状况: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万亩;下辖15个

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80人。好范文版权所有

◆资源状况:鹰厦铁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纵贯境内,沙溪河流经集镇南北方向,水电装机容量7140千瓦,用材林面积4.3万亩,毛竹林面积达6.8万亩,蓄积量大、生产效益突出,是三明市十佳毛竹乡镇、三明市30个重点工业乡镇之

一、省级园林式乡镇、中国贡鸡第一镇。

◆历史背景:贡川历史悠久,古名为贡堡,距今已有1264年的历史(先有贡川后有永安);贡川文物古迹众多,目前镇内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大宗祠、正顺庙、古井、张若谷墓、福兴桥等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宋朝李纲盛赞为“小武夷”的拼榈山;贡川历史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出过2名探花,16名进士,13名举人,24名贡生,3名理学家,宋朝新科探花陈瓘、明代琴谱大师杨表正、近代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李宝焌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基础现状

近年来,贡川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区位优势,抓产业、调结构、抓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步发展。2005年,全镇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100万元(现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5756万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0万元。

(一)企业项目发展现状:

全镇现拥有水东工业和贡川电站坝头两个工业集中区,拥有个私企业29家,纺织工业型企业4家,轻工企业3家,竹木加工型企业6家,食品加工型企业3家,资源型企业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共安排地方劳动力就业人,年人均工资收入元,并逐步形成了以田龙纺织染整、京朋纺织、兴龙纺织、东泰纺织、嘉泰新包装材料、福源公司为主的轻纺产业集群。在重点企业项目中,▲田龙纺织染整有限公司,自2001年3月兴建以来现已累计完成投资2588万元,形成年加工针织坯布1000吨,染整坯布3000万米、浆纱500吨的生产规模,2004年公司实现产值14000万元,利税590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283人。▲京朋纺织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面积46亩,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自2003初动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680万元,引进前纺和后纺1.6万纱锭设备,并于2004年下半年投入生产,现已安排地方就业85人,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500多万元。▲东泰染织项目是今年4月份新引进的一个纺织染整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花色新颖的绒类织物、经编间隔织物、工业用布、鞋用面料、产业用布等。自动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累计投资1875万元人民币,完成厂房新建、整理,供电线路、设备的架设、安装,并投入试生产。▲嘉泰新包装材料项目是2004年年底在三明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的环保型生产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纸塑基材、铝塑基材、即时贴等产品。自2004年年底动工建设以来,该项目累计投资1750万元,完成部分生产设备的安装,并于今年8月份投入试生产。▲融燕禽业饲料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禽选育、种苗孵化、饲料生产、家禽养殖、禽肉加工以及疫病防治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现拥有孵化、饲料生产、种禽培育、禽肉加工4个分厂,存栏优良种禽5万套,年生产饲料2万吨、孵化禽苗800万羽、加工禽肉制品3000吨,年创企业产值5000多万元。公司还通过“三赊一保”的公司 农户方式发展养贡鸡产业,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贡鸡产业特色,带动贡川及周边地区农户发展养鸡业500户。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畜禽、笋竹、果蔬、水产”是贡川镇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行“公司 农户 基地”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了水面搞养殖、地上种果蔬、山坡养鸡禽、高山种林竹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格局。

◆在畜禽业方面:重点以发养鸡业为主,2000年3月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贡鸡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养鸡业主要以山地、果园、竹林放养为主,目前全镇15个村有900多户农户从事养鸡业,占农业人口户数的45以上,年出栏贡鸡500多万只,年可创产值6000多万元,贡鸡品种主要有

第五篇:资源镇“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资源镇“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资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效控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全镇经济快速增长

2010年,全镇财政收入达1018万元,比上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4518元,比上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业总产值达1.89亿元,增长8.55%;工业总产值4.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9918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镇经济总量有了明显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二、城乡统筹开局良好,民营经济势头发展迅猛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着力抓好了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两大亮点,使全镇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工作中,一是做到放 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全方位培植民营经济大户与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二是下大气力抓好招商引资。根据招商引资任务,动员全镇力量搞招商,并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实行严格的奖惩责任制,并确定招商引资目标,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使五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新上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个,200万元以上2 个,共引进资金7020 万元。

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切实做到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措施落实、示范引导、政策优惠等五个到位,促进了全镇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继续发展浦田、石溪、石溪头、马家、官洞、文洞等村的红提种植,五年来不断新增红提种植面积,截止2010年底,全镇红提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继续抓好西红柿、金银花、毛竹和“三木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全镇金银花、“三木”药材、毛竹等经济作物已达10多万亩。使我镇农业形成了粮食生产稳定,红提、西瓜、西红柿、三木药材等高效农业齐头并进的好局面。二是养殖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镇肉产品总量为1748吨,同比增长6%,水产品总量为254吨,同比增长5%,规模养殖场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三是名优水果种殖面积6396亩,名特优水果种殖面积已占种殖总面积的48%以上。四是劳务输出业。我镇共有劳动力18899人,转移劳动力8315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44%。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同时,我们还重点抓了基础设施建设。2 五年来,新建屯级公路13公里,改扩建屯级公路75公里,村屯硬化道路30公里,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920多万元。人饮安全、马家防洪堤及水利冬修等水利工程共投入资金42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村防汛抗旱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四、坚持工业核心化战略,奏响发展最强音

(一)加快融资平台建设,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创优环境,搭建工业发展的平台,加快重大项目进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原有重大工业项目领导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又充实了力量,多次召开有上级领导、重大工业项目领导小组人员和企业参加的协调会议,拓宽融资渠道,促成重大项目上马。同时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竹木加工、矿产、建材化工等产业不断壮大,商贸餐饮、交通通信、保险等行业稳步发展。特别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垃圾处理场、天门山景区观光索道、城北大市场、城步冲限价房、及一部分县直单位办公楼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资龙二级公路征地、拆迁等工作全部完成;总投资3047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773万元的资江码头顺利完工。招商融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新一轮的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力扶持优势企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还大力扶持优势 3 企业提档升级。重点是围绕“资源镇鑫鑫矿业有限公司”、“资源县俊龙创新竹木有限公司”和“资源县鑫汇瓷业有限公司石规里瓷土矿”等骨干企业,帮助他们通过企业改制、技改扩建、招商引资等方式扩大再生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塑造集群品牌,积极引导他们做大做强。

(三)积极培育有利于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成长发育的土壤和气候,促使他们尽快地发展壮大。针对部分民营企业主反映地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现状,我镇在切实保护群众正当权益的同时,对那些无理阻工闹事、非法越级上访的人和事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了投资商的合法利益。同时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老百姓知法、懂法、自觉遵纪守法,进一步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以环境的大优化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发展,资源县桂林五排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资源县资源镇祥顺达针织厂、资源县万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资源县都扬电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也逐步地壮大起来。

五、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010年,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勘界面积37.7万亩,二榜面积36.5万亩,三榜面积34.2万亩,打证面积33.2万亩。

六、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泛开展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村级教育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了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加强中小 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巩固率均达100%。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土地管理、村庄规化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了镇村两级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整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面貌和干部作风有了新的变化。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五年来为边远山区农村农户安装调试3526套户,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用户任务完成率100%,文化广播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2010年,全镇出生婴儿536人,计划生育率91.98%,四项手术627例,取得了全县计生工作二等奖的好成绩。强化了村级基础工作和村民自治工作。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稳定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全镇城市低保对象445户/730人、农村低保对象2429户/3420人全部享受低保待遇;农村160户五保户全部纳入五保保养范围,2010年年发放救济大米5万斤、棉被735床、服装2800套,累计救济灾民和困难群众48210,大病重病救助人数26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款42.8万元。参保人数逐年增长,新农合参合率达98%。五年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00人,帮助1750名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和自主创业。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356户;解决了66套廉租住房。着眼平安创建,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我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的主旨,坚持标本兼治,完 5 善监管体系,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监管,有效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采矿、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在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强化了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每年坚持开展10次常规性检查,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五年来全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稳步推进综治工作,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十一五”以来,资源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创建“平安资源镇”活动为契机,在“五五普法”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依法治镇的进程,为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我镇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思路,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通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镇的信访工作基本上杜绝了赴省进京上访,到县去市的信访人次较2008年降低了90%。强化对矿山、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的监督,发现问题毫不留情,严格处罚,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及时化解各种有上访苗头的不稳定因素。正确恰当有效地处置了“涉军群体”、“被辞民办教师”、“资龙公路被征地农民”等群体性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禁毒禁赌工作,与村(居)、镇直各单位层层签订了禁赌禁毒责任状,进行宣传教育,出重拳打击涉赌涉毒行为,圆满完成了禁毒禁赌工作。目前全镇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6 老百姓的安全感大大提升。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产业调整、招商引资、道路建设、卫生整治、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相当沉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现代农业建设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措施还很不健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运用效率仍然很低,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还不够理想;三是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高,工作做大争先的意识还不强,工作中全盘考虑问题的能力不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多、调动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加以重点解决。

资源镇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4日

下载镇十一五计划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十一五计划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规划

    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图书馆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全院师生提供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所需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资源的任务。本馆紧密配合学院的建设与发......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百科名片“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目录[隐藏][编辑本段]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

    “十一五”规划

    第二讲 辉煌的“十一五”规划今天我们这个讲座的题目是:辉煌的“十一五”规划。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我们要讲的是“十一五”,所以,这一讲的关键词就是......

    十一五规划

    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全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同志主......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

    枫亭镇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枫亭镇“十五”期间工作总结中共枫亭镇委员会、枫亭镇人民政府“十五”期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学习贯......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石牌镇“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

    “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关键的五年,抓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石牌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