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5: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第一篇: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历史是蕴含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期综合特征的一种祭奠,有的蕴之于山水之间,有的藏之于市井之中。凡历史河流流逝之所,仅有其足迹之存在。秋雨先生则是以为这种足迹和流逝的一个探险家,没有行舟相伴,没有蹇驴徐行,只有一腔热忱,还有对历史,对历史文化,对岁月沧桑的无限憧憬的一片虔诚,便毫不回头的踏上了这条荒芜的文化之旅,选择了一种比较恰当的姿势,皈依了历史,皈依了自然。

很多人认为: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借中国秀丽俊美的山水吐纳尔而出是秋雨散文的一大特色。但是从散文创作本质上细究起来,却又似乎不太合适,因为真正的散文是“无我”的,那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超越,是一种由心而发思考,所以秋雨散文的特色应该是把自己皈依了中国富丽的自然山水,融入了那蕴含着灵性的千年古刹和陈年残迹之中,从而在“无我”的文化感悟中实现一种纯天然,纯山水的文化思考。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小路上或者人生长途中小憩时的悄声对话或者共同思索,所以作者在鸟撖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自然流泻”出了一种关于人生态度的关注和思考,心态自由,学养丰富,气韵浑厚,裁夺奇崛,使我们在受到巨大文化熏陶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一种从人生格调中自然流泻出来的幽默和洒脱。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湖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平一平那激烈的心跳,理一理那纷乱的思绪,便沿着历史中那些放达的脚步声悄悄的出发了。

一、痛苦的旅程

“任何的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在心理上过着各种年龄相重叠的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失去了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正是这种年龄的重叠使作者敢于冒险游历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敢于在人群之中像顽童一般引吭高歌,也正是这种多种年龄的重叠,使作者在感受春光温柔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出历史中那丝丝冷峻。

从小就习惯了攀登跋涉的脚步是无法停止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很美丽的远方,在他们的心里总是装着对远方长天大地的无限渴念。所以,在作者的整个旅途之中总是有一种声音,一种力量,一种我们听不到的声音,一种我们感觉不到的力量,在不断的告诫着他,在支撑着他,一步一步,行行止止,步履蹒跚的从一个起点走向另一个起点,从一个终点走向另一个终点,一路品味着,一路思索着,……。

作者把一个历史的沉重的思索作为起点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里我么才能找到我们曾经的基点,才能找到支撑我们民族的脊梁,才能找到那种“国破山河碎”的凄凉。所以,在起点上作者就有了一种冷峻,一种可以浸到骨头里的苍凉,在以后的旅途中的情绪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每走过一个地方,每经过一次文化灵性的洗礼,每次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心跳,都如同投身于一种伟大而圣洁的荣光里,自由的高歌,叹息,流泪,佯狂的沿着自己、社会、历史蜿蜒的方向倾斜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结和种种不平静。作者这条旅途似乎没有什么轨迹可循,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却穿透了似现代而又非现代,似文明而又非文明的一个“特区”,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的框定,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模拟,去透射那些蕴藏着灵性的山水古刹,松柏苍苔,残砖碎瓦。就是在这种近乎痴呆的凝视和静默中,人、历史、自然融为了一体,所有的哲辨,所有的参悟,都形成了一种冲动,一种抽搐,游荡于肺腑之间,一旦遇到鬼斧神工的一笔,那积聚很久的文化内涵就会像汩汩山泉奔泻而出,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新的凝视和静默。夕阳西下,断壁残垣,古道阡陌,一个文明的人在深深的记忆中默默的追寻,一双淌着鲜血的双手,一捧泛着猩红的血砂。这是在《道士塔》中引用的一个中国青年送给火烧圆明园的赫尔金勋爵的一封信笺:

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走过柳侯祠里的宁静,踏过阳关雪的凄凉,走在没有噪杂的幽径上,掠过没有尘寰痕迹的白雪,走向人类原始的洞穴,走向一个我们原始的“家”。“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就是异乡吗?所谓的故乡只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的最后一展。”(杨明《我以为有爱》)确实,正是祖先为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片黄土地,所以我们必须要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点化这个所谓的“家”。举头望去,那就是我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和兴奋,但是作者需要做得并不仅是这一点,还有对视,这就是我们原始的“新房”,不知道这里面饱含了多少人之处性本善的博大和深遽,这就是历史对于我们的纪念,而我们却把它远远的仍在了别处,看都不看一眼。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又能够漂泊到哪里去呢?孤独和冷漠组成的元素在我们原始的生命中完成了最基本的使命,是我们在以后的漂泊中逐渐学会了用微笑对待寂寞,用宽容理解放纵,用各种箴言来完成新的建构,把我们的门打开,向着所有的子孙。

作者在《废墟》中这样写道:“没有废墟就没有所谓的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的。”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了,从一个万园之园到一个轰轰烈烈的废墟,可谓是时间之快,空间之快。废墟给人的感觉有时候更像一个悲剧的英雄,所以当人们谈及庞贝古城的时候,总是会感慨一番。主要是因为它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结束了历史,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精神构造,他们用自己的固执昭示岁月的沧桑,用眼泪凸现一个民族或者一段历史的创伤,所以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有那些悲剧的气氛和残缺的美丽,以及毁灭的怜悯。

废墟使用一种对立的特殊形式来表现着人类的形体美与内涵美,把一种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一种皈依大地的美。如果把废墟比作一枚黄叶,土地就是母亲,母亲用微笑鼓励和怂恿了黄叶的创造,同时又收容了这种创造,并且把这种创造转化为一种收获,因为黄叶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哺育了春天,创造了成熟。所以,圆明园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是它的象征价值,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一种力量和召唤。这种力量一旦得到某种召唤就会凝聚起来,把这里转变为敌人的坟场,让那些侵略者在这里跪倒乞求讨饶。如果远年的古铜器皿需要重新抛光,如果汉马王堆的女尸需要重新植皮丰胸,那历史将会颠倒。历史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衰老,一种更替。而圆明园的衰老只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的,老的并且是很厉害,很不恰当,但这种衰老并没有影响它的真善美的存在。有人说,没有皱纹白发的祖母是可怕的,也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而修缮废墟则是对生命的一种严重嘲讽。作者在《废墟》中说道:“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者,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汇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所淘汰。”

废墟作为一种记忆,屹立于荒草之间,散落在各种残砖碎瓦之中。当我们用现代的手段和心情整理着中残碎的记忆时,当我们企图用秀诗来完成某种破碎时,一切火光不见了,一切痕迹不见了,一切记忆消失了,只有一栋栋没有任何“防伪”标示的新房,只有睡梦中那一枕凄冷的泪水。正是这种废墟包存了那些伟大,使登山者的僵体,使漂浮的残骸,在历史和

岁月的长廊中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废墟是一截现代文明面对历史文明的一种心理构建,只有充分的宁静,才有充分的力度,只有充分的沉思才有充分的思考,同样,废墟也只有具有了这种充分的宁静和充分的思考,它才能能独立的面对历史,凝聚力量,昭示未来。

二、沉重的脚步

历史在我们的视野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模拟的负担了,当我们用精粹的目光凝视时间隧道里的天空时,历史却成为了一副满目疮痍的面孔,成为了一脉野拙浑重的乡音了。面对着那些智慧却又滑稽可笑的深情,心里不禁有了一种无法逾越的沉重。

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继承着祖先的目光和眼神伴和在一起的,或许我们应该能够在眼泪滴成的镜面上看到我们自己那种令人疑惑的脸孔。作者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从眼泪浑成的疑惑中挣脱出来,用一种异样的目光审视了历史留下来的那些所谓的“正统”,从我们的思想深处挖掘出了一种隐约的“情愫”,用一种“大天下”的现代意识平衡那些我们一直都认为公正而又极不公正的歪曲,用一颗宽大的心包容了那些眼泪,对历史又宠爱了一次。当我们还在为“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的遇难者抱不平时,当我们在为民族英雄的赫赫伟功拍手叫绝时,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同化中形成了。在这种思维中,过去标榜为真理的轮判成为了谬论,过去被尊为纲目的教条成为了反逆时代的证物,这一切在过去看来似乎是荒谬的论断,它却合乎了现代社会、文化演进的逻辑规律,而产生这种合理又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历史本身的多面化和其进行过程中的多元化。这种复杂的层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思索提供了一个宽阔的空间,让我们用时代、标准、层面等标准去评判,去感受那中处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的一种规范。

作者在审视这个王朝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支点,一个支撑这个王朝的支点,那就是热河山庄,康熙皇帝的“长城”。从这个支点伸延出去,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和力量使这个王朝久盛不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一种转化,一种从形式的宁静到另一种形式的宁静的转化。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搜寻下去,我们找到牵引着这个王朝命运的龙脉,它却被他们的子孙们冷冷的埋在了朔风萧萧、荒凉冷凄的边塞。难道就不怕被掠夺,被冷落吗?或许这也许正是这个王朝的聪明之所在,它是处于一种“危者为安”的逆向思维,最危险的地方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相反,相反地把它放在显耀的地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焉有不败之理。或许正是这种小小聪明使这个王朝危颤颤的走完了封建家族的最后一程。

从历史的框架中摆脱出来,深深的叹息一声,带着清晰而又无可奈何的思索,沿着一条路走了很久很久。茫然抬起头,在发现有很多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鲜活,清晰。

东北就是东北,这是无法用季节的含义所能够改变的,在层层的历史重叠中,在厚厚的文化积淀中,无法掩饰的竟是那些流放者的脚步。一声声呐喊,一声声长叹,经能够把这种痕迹辉映的那样透明,那样清晰。作者在《流放者的脚步》中追寻到了一种痕迹,一种声音,并且在这种追寻中找到了一种苦难的文明,一种野蛮的高尚,也正是这种声音和高尚在这黝黑的土地上孕育了一种真实地创造,为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输入了一种叛逆性的血液(这种血液可能是有江水、湖水、泪水、血水混合而成)。一阵阵驼铃声,一阵阵哀鸣声,一阵阵怒骂声,一阵阵狂笑声,在蓝天与黑土之间筑成了一道“风景”,在异乡的铜镜上映出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在这片幽土上灌注着不朽的流放文化。

“流放”本来是一种刑罚,但在作者的意识中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种形式。有的是相对于那些花样的法律而言的,但在作者目光里却成为了另外一种特性的标示。一种是生,一种是死,它们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很短,短的几乎没有距离,但有时候却也很长,长的无法用距离来计算。生死是不能用距离来衡量的,所以不知有多少人徘徊在生死的边缘上却无法对语,无法相见,只能让思念和梦相牵,用心灵的震动来传递彼此的感恩。生对于死很难,尤其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每天面对着他所看到的和感到的不完整的世界。全部的缺陷和凸凹只能用心灵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化解,这一段时间可能很长到一生,一生痛苦,一生挣扎。而思则简

单了许多,闭了眼睛,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苦难,一切的抑郁,一切的叛逆,就会随着那简单的一闭眼坠入了人类的原始“洞穴”。无论是生还是死,这都不能有流放者自己来选择,从流放的第一步起就注定了这种不公平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又往往是一生的,并且基本上没有翻案的可能,要想解脱,只能走一条路——死。作为一个流放者所能够选择的,只有哀号、狂笑、乞求,但也是这种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用那含蓄的叛逆性的感情方式留下了一种近乎永恒的东西,以至于后来像作者一样的人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重新找回那种流放的痕迹。面对着文明的崩溃,面对着人性的跌荡,那些高贵的灵魂是怎样的呢?作者对这种社会规范和实际标准冲撞而形成的信号进行诠释,而诠释的结果却表明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复苏: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这种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洗涮去了灾难中那些虚浮,把一个个赤裸裸的鲜白的心灵坦露了出来。于是合乎社会规范的那些价值标准坍塌了,坍塌的又是那样自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了一种深刻的反射和映衬。

告别了东北,作者来到了黄州。从一开始作者就是从一种感觉中开始启程的,所以每到了一地方,都会有一种感觉萦绕在他的心间。追古搠今,作者在起伏的情绪中找到了一种感觉,去无法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这首刘邦的《大风歌》中似乎有这种感觉,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似乎也有这种感觉,影影绰绰,缥缥缈缈,根据这种感觉作者完成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和构建,从一个简单的信仰者变成了一个规整的顺从者,并且促成了这种特异感悟的成熟。(作者诠释为:它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我们都很熟悉,但这种熟悉似乎又不太准确,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作者在苏东坡的时代和社会历史中找到了一种影响苏东坡张力外扩的力量。让我们不得不对社会心理底层的探究而感到一种莫名的伟大,而这种伟大的周围却是一个个丑脸和讪笑,一种可能的社会场景似真实一般的闪烁在我们的眼前,一切闪烁的合情合理。一切闪烁的顺乎自然。“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逼到这一步的则是一群小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为了罪孽的化身,然而早就这些小人的则是我们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对于这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进步的这群小人,我们能够给与只有一腔愤慨。面对这也高大的灵魂无法与市井小人做最起码的辩驳,面对这一切得明哲被笨拙呆愚覆盖,面对这一切的可爱变成了邪恶,只要有一点良知的文明人都会作出一种反应:痛恨、抗争、辩驳。也许是这些灵魂太高尚了,高尚的出俗,所以他们一直为尘俗所排斥,使他们无容于社会,无容于历史,一生孤独寂寞仕途坎坷,一生贫困潦倒痛苦不堪,但也是这种出俗使他们在逝去的岁月里留下一张清晰的面孔,在历史长河中击起一尾波澜,真实而又和谐的立存于史册之中。

读这么一位高尚的古人,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是不行的,一旦流出了第一滴眼泪,以后就无法清晰地思考了。眼泪一处,就会失去平衡,失去公正,失去最起码的评判者的资格。虽然眼泪不是衡量一切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标准,但感情一开,历史的公证就成为了歪门邪道,感情一开,就会株连九族,所有的感情社会就会源源不断的蜂拥而来,那时候历史就不再可以成为历史了。

对于感情,人们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也有一种觊觎的心理,恐惧在与它的脆弱性,觊觎在于它的柔韧性,所以人总是用一种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感情。作者在《乡关何处》中把这种感情变现为:一种柔韧性很强的感情。

卸去了脸上忧郁的沉重,卸去那些深奥的目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来去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痕迹:大漠长空,残砖碎瓦;琼楼玉宇,古墓荒冢;把酒言欢,对月当歌;晓风残月,黄钟古卷。

第二篇:余秋雨散文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山居笔记> 酣睡在寒风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记忆里晃动。

那时学校由造反派执掌,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体师生必须出操。其实当时学校早已停课,出完操后什么事也没有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体验掌权威仪的唯一机会。

老师们都是惊弓之鸟,不能不去;像我们这批曾经对抗过造反派、现在已成瓮中鳖而家里又有很多麻烦事的学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几个自称“逍遥派”的同学坚持不出操,任凭高间喇叭千呼万唤依然蒙头睡觉。这很损造反派的脸面,于是在一次会上决定,明天早晨,把这几个人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

第二天果然照此办理,严冬清晨的操场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着几张耸着被窝的床出来了。造反派们一阵喧笑,出操的师生们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难道强迫这些“逍遥派”当众钻出被窝穿衣起床?如果这样做他们也太排场了,简直就像老爷一样。于是造反派头头下令,“就让他们这样躺着示众!”但蒙头大睡算什么示众呢?我们边上操边看着这些床,这边是凛冽的寒风,那边是温暖的被窝,真是让人羡慕死了。造反派头头似乎也觉得情景不对,只得再下一个命令:“示众结束,抬回去!”那些温暖的被窝又乐颠颠地被抬回去了。后来据抬的同学抱怨,这些被抬进抬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从头至尾没有醒过。

由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众,只是发难者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者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个享受。世间的惩罚可分直接伤害和名誉羞辱两种,对前者无可奈何,而对后者,地实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人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常受围攻的人名誉未倒,而那些批判专家劳苦半辈子都未能为自己争来任何好名誉的原因了。

让他们站在寒风中慷慨激昂吧,我们自有温暖的被窝,乐得酣睡。抬来抬去,抬进抬出,辛苦了。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第三篇:张爱玲散文《秋雨》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张爱玲散文《秋雨》,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bai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的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的解读

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文字在她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悯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散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

张爱玲的一生,有辉煌,有落幕,有快乐,有孤独。她笔下的文字,所诠释的都是她的经历。可以说,她的一生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但羡慕的同时又有一点伤痛。

她,出生贵族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虽说,从小母爱不足,但是呢,小小年纪的她,用智慧,赢得了她父亲的喜爱。但也因为她父亲的爱造成了她性格的孤傲,浓烈的恋父情节,更是家庭的环境,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

从她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她的孤傲与自信,她的悲天悯人。她不幸但又令人羡慕的一生。对于张爱玲的小说,我最喜欢的是倾城之恋。还记得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才上初中,那时候的我真的很迷恋她的小说。我从她的文字中,我读到,在**的社会中,她对于一份美好爱情的向往。里面的白流苏就是现实生活中张爱玲的缩影,经历过惨败婚姻的白流苏不愿再相信爱情,也不愿意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卑躬屈膝去博同情,但是,因为范柳原的出现,她再度渴望并相信爱情,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活生生就是现实生活中张爱玲的缩影呀,在动荡的年代,烽火连天的城市里,她渴望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只是结局并不如她笔下白流苏的结局相同而已。

可以说,张爱玲是一朵开在大上海的玫瑰,美丽而让人避而远之,开的绚丽,凋谢迅速,让人痛心。这也造成了世人对于张爱玲的那份同情,当然她的这种性格也造成了后来很多文人对她的抨击。她虽不似林徽因美貌双全,婚姻美满,也不似冰心老人谢婉莹,让人纪念与敬仰,但是,不得不说,她笔记下的文字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真是写照,是她对于人生的真是向往,更是民国时候文学史上的瑰宝。

她的文字,是民国文学史上的巅峰,相比较现在的流水小说,我更爱她的跌宕起伏,更爱她的炽热如火,让人又爱又恨,爱她的悲天悯人,恨她的孤高自赏。

第四篇: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 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要客观地评价余秋雨,就必须从他的作品入手,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的确是当代散文界中的一个闪光点。1.中国历史是鲜明主题 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是余秋雨散文鲜明的主题,“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寻找可以是精细的,也可以是鲁莽的,却都带有情感。一旦寻找到,还需要长久地逼视、追索,并与之默默对话,最后就产生一种责任和关爱,情感愈来愈深,襟怀愈来愈阔,一旦有机会诉诸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 ②显而易见余秋雨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把沉重的文化反思与沧桑的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如余秋雨最初是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阳关雪》,透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余秋雨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阐述了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触摸了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山居笔记·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山居笔记·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可以感受到余秋雨用他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而这些忧患色彩的落脚点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也就是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历史主题,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正视现实,正是因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鲜的散文,是活的散文,是扎根于人心的散文,是能触动忧患意识的散文。2.深刻的文化内涵 纵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发现,余秋雨对几大文明的思考,并没有超出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思考,不过,他确实已经用他的笔传达出了他的思考:文明如何衰落?文明又能否重新更生?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的文明呢?我们中华文明又如何参考别的文明?别的文明衰落了,而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强盛地挺立着,需要吸取些什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孙为它做些什么呢?余秋雨所触及的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等主题,在当代社会里面,可以说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审视的话题,而余秋雨就是在这个重建和审视的过程中用散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这种呼唤,不是空泛的,而是带着实质性内容的;不是粗浅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虚假的,而是诚实的;并且他声言己任,身体力行,为了文化跋山涉水,让目光穿透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对应,艰难地找出自己的支点,苟延残喘,而后又继续他的苦旅。虽然他没有超越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智慧高度,但他尽量在思考里面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和理性剖析来。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历史回顾而已,不仅仅是对文明失落的叹息和探索而已,他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建设,一种建构,他探求的是一个向度,一个目标。《文化苦旅·废墟》是站在现在人们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墟的态度的角度提出了废墟文化,审视了中国文化的断层,阐述了对废墟文化的深邃见解,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狠狠地批判了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两个对待废墟的极端。《文化苦旅·笔墨祭》洞察了中国文人的交点——笔墨文化,揭示了笔墨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提出了文化渗透,呼吁在当代或未来的文化交替中不可只留下文化的根而卷走文化的魂,而应该正视文化,用心去

学习和感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根本上去继承,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可以看出,文化传承,文化人格的呼吁和建构设想,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在他的苦旅行之中总是与现实对应,而且都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考虑的,有其现实意义和文化建设的意义。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无论学者还是普通人。3.“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 “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在《文化苦旅·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和上海的历史等,其实却又是在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应该说《文化苦旅·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当今上海文明又作出的充分肯定。《山居笔记·千年庭院》、《山居笔记·十万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做到寓控制于放纵之中。

4.情与理的融合统一

余秋雨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诗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议论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行者无疆·落伍的疯狂》中先是对纳粹与新纳粹的一番描绘,最后“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突出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中墨尔本海岸的“十二门徒”“长风残照下一个个独立在大海中,宣告着门徒们对师道的忠诚,对友情的挚守,宣告着一切崩坍总有例外„„但这些门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个夜晚在激浪的冲击下终于站不住,冲走一个,在冲走一个„„”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残柱的沧桑,隐约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疑惑,思索友情的可靠性,最后才在“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中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霜冷长河·关于善良》中余秋雨由签名、街市、书房引起关于善良的思考,在“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中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文化苦旅·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可以说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样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结合文章中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这孤落的塔群便是在诉说无奈的悲哀,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哀,从而使讽刺来得更加猛烈,更加深沉。

5.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在《文化苦旅·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文化苦旅·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文化苦旅·道士塔》的叙事有小说化传奇化特点,写了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讲的是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余秋雨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 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抖。” ③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所以在其文化散文中,他会运用一些戏剧效果。如《文化苦旅·道士塔》,余秋雨以历史记载为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组构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进行不可饶恕的文化破坏工作时的细微动作和思想:“他(王道士)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白净。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人物、道具、动作、音响,这是现代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6.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有一种雅致,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力,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事理,同时流动着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又注意运用对偶排比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点染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使语言不装腔作势、生造词语,也不清汤寡水、平淡无味,而是富有张力,富有弹性,富有质感,富有文采。描写月牙泉,“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它是这样的纤廋和婉约。”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不长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宁谧、纤廋、婉约、突兀、浸润等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词语,典雅华丽。余秋雨用词喜爱色彩,也许是受了敦煌壁画的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文字,来突出典雅。如《文化苦旅·莫高窟》:“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那青褐浑厚的色流,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流中很难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了。”《文化苦旅·沙漠隐泉》:“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比喻)水流“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比喻加排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拟人)“他们由由高迈走向苦呤,由苦呤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了几个诗人?”(反问)余秋雨用得最多最好的是排比,如《文化苦旅·白发苏州》:“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 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宏大,极富感染力。余秋雨散文的一些篇目讲究韵律,注意节奏,节奏的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如《文化苦旅·夜雨诗意》、《文化苦旅·三峡》等文章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有些像散文诗。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的散文,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站在社会的边缘上,对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对意味世界的寻找,对民族文化人格的考察和构建,对现实对文学的追求,对历史反思的深度追求,他开创了一种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历史文化散文。除此之外,余秋雨的散文对知识分子文化和当代人文精神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历史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深沉的历史文化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注释: ①余秋雨.出走十五年·文明的碎片自序[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13。②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134。③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都江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6。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韩石山.谁红跟谁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3]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4] 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

第五篇: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艺术特色;文明;文人人格;人文色彩;历史与文化。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他相继又推出了《出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明的碎片》,创造了“文化散文”这一全新的形式,从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葆贬皆有。那么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的散文是什么原因如此引人关注和思考呢?

一、对散文传统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余秋雨散文对于散文传统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适应了文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篇幅上得到了拓展。在散文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古典散文等同于“小品文”,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是它在选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由于传统文体篇幅的束缚,使得散文的发展固定在短小简约的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例如被称为“范文”的杨朔的《荔枝蜜》、《香山红叶》,冰心的《笑》、《小桔灯》等。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从全新的角度透视中国文化,选取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首先从篇幅上,给人的感觉就是磅礴大气、容纳古今、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遥远的绝响》14000余字、《苏东坡突围》有107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近13012余字,《十万进士》26700余字,连《柳侯祠》最短,也有2800余字,这些篇目的特点是字数多、容量大、历时长。情节复杂。两者相较,前者仿佛温文尔雅的“小溪轻流”,而后者则为磅礴壮美的黄河泰山。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挟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烈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

2、从形式上,理性与抒情相结合;从内容上,诗化的语言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①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苏东坡突围》“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3、余秋雨散文创作中的“余氏两难结构”。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超越、是一种内心而发的思考,这种思考带给读者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而这种心灵震

撼的效果,来自于作者内心深处“两难境地”的宣泄。余秋雨在谈到“两难结构”时,以话剧《曹操与杨修》结尾为例,说“如果你写大的东西的时候,要表述出你无法找出结论,但又牵动你感情的部位,不仅牵动你的感情,根据你的体验也能牵动广大读者的感情,但是简单的结论是没有的。”②如在《道士塔》中,他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又如《白发苏州》“我突然有些害怕,怕那个门庭打开,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遗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道士塔》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作者告诉我们“家天下”的制度是民族悲剧的必然产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性动因。而《白发苏州》中作者在思考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在历史紧要关头的回放中,如何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如何面对?这种两难选择绝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而是复杂曲折的,是难于下结论的。“余氏两难结构”,既是他对于人生态度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唤醒了潜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神经,激起了强烈的文化共鸣。

二、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

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三、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四、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运用合理的想象和小说式的虚拟手法,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苏东坡突围》中,描写苏东坡被押解的场景:“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等等,时空阻隔,我们都没有身临其境,也不知道苏东坡当时遭流放时的真实场景,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擦一把脸、喘一口气”,但通过作者合理的想象,细腻传神的描写,让历史再现,使我们更深刻地贴近到苏东坡尴尬的境地和孤苦的内心世界,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作品中还充溢着悲悯的人文情怀。《风雨天一阁》中描写清代女子钱绣芸嫁到范家,却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带着遗憾逝去了。作者写道:“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忧郁的目光„„而是写在那很少有人文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的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在天一阁的整个鸿篇巨制中,作者特意将笔墨濡染了一个封建时代女子的文化渴求,并给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注,这反映了余秋雨悲悯的人文情怀,使人读了仿佛也感觉到了钱绣芸那哀婉的目光,并为之感动、为之叹息,这种悲悯的情怀不仅突出了天一阁的文化价值,而且也增添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五、强调“崇高”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崇高”也是其一真被强调的对象。这与他平时注重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在涉及到美的崇高的问题时,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这种“大”就是美的一种崇高形态。在他的作品中这种美的观念从较多角度被体现了出来。

第一、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现实丑已成为即定的历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第三、在余秋雨的散文当中,他常常以哲人的眼光洞穿历史。他可以不受身观局限而贴近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或置身于历史人物的灵魂深处,让其用最具说服力的事实去说话,使审美者对这些“事实”进行了理性思考后产生的对历史人物高尚情操予以认可并滋生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源于对崇高的体验。在《风雨天一阁》中,作者尽情的叙写了以藏书为乐的范钦和甘愿放弃田产而继承“天一阁”藏书的范大冲。藏书对文化的积累与延续至关重要,因而古往今来颇受有识的士子文人津津乐道与青睐。众所周知,藏书的意义虽大,却没有经济价值可言。而范欣却苦心经营到80岁临终之时。更有甚者,其长子范大冲为了“天一阁”的藏书甘愿放弃了对田产的继承,其魄力不小,勇气可嘉。范大冲的人格、情操也因其得以升华。这种取舍直承历代文人的精神实质,值的讴歌与弘扬。范大冲其人也因其“壮举”而成为美的典型。这篇文章,作者以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使人可信,感人肺腑。它不仅具有了刚健,雄伟的美的实质,而且也能使人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当然,对崇高美的表述在余秋雨的作品中表现甚多,难以穷尽式的罗列。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学、哲学、美学于一身,把高深的历史文化问题融入世俗,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注释】

①、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版 第1页

②百家讲坛余秋雨演讲内容

[参考书目]: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

《山居笔记》余秋雨著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8月版

《霜冷长河》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1999年3月版

《秋雨散文》余秋雨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文明的碎片》余秋雨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

《千年一叹》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2月版

【作家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

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下载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推荐阅读)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识[推荐五篇]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识 摘 要:余秋雨的散文在上个世纪一度成为文坛的主流,余秋雨以厚重的感召力融入笔端,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文化的历史性、主体意识及民族意识,一改文坛长期......

    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合集)

    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运营四班-江涛 学号20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是其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

    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摘要:面对学术传播低效的困境,余秋雨试图把自己的学术思考通过散文传播到大众层面,把学理融于世俗。他的散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品位,具体表现在......

    余秋雨散文解析

    余秋雨散文赏析 发布日期:2013-06-22 15:23 来源:oldq.com.cn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

    谈余秋雨散文

    当代文坛谈到历史文化散文,就不能不说余秋雨。余秋雨当年凭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十分畅销的散文集成为文化散文杰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读《回望两河》有感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