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5:5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

第一篇: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

协调发展铸就强村

——关于县乡村加快发展奔小康的调查与思考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尤其是 “两免三补”政策实施后,农业和农村工作又一次发生历史性重大变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用小康示范村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最近,围绕这一课题,我们深入到++++村,就该村加快发展奔小康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思路对、集体强、村民富,++村已成为++县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头雁”

++县++++村现有5个自然屯,360户农户,1530口人,9778亩耕地,28名党员。近年来,按照县乡总体发展战略,村党支部领导全村党员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依托龙头搞开发,顺应市场上项目,协调发展种养业,依靠科技奔富路”的发展思路,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加快了小康村建设步伐。2004年,村集体积累达到503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7元,打造了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第一村。一是以结构调整为增收手段,实现了向全县人均收入首富村的跨越。近几年,++村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调优、调高、调强”优势产业项目为目标,形成了多业并举调结构、多路进财促增收的良好局面。万寿菊、瓜菜、制种成为特色种植业发展的当家品种;奶牛、黄牛、生猪、绵山羊打造了畜牧专业化发展格局。在2004年全村农民5437元的人均收入中,特色种植业占55%,畜牧业占30%,劳务经济和其他收入占15 %。二是以服务于民为根 1

本宗旨,形成了全村党员干部高效廉洁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村党员干部坚持以服务为先、以服务为重,让利于民、取信于民,积极变常规的管理为示范、服务和引导,实现了工作职能的根本转变。全村干群和睦、人气旺盛,全村上下呈现出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合力快速奔小康的喜人局面。三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优塑了文明向上的强村形象。++村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村委会为执行机构、党支部为保证监督机构的公开民主议事制度深得民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得以顺利落实。通乡、通屯5.5公里路面全部达到了硬化标准,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电话,“五好家庭”、“十星户”、“好媳妇”、“好青年”评比活动,增强了村民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意识,端正了村风、民风。

二、抓调整、讲民主、搞服务,++村用激情和创新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是瞄准市场选准优势项目,用产业结构调整铸就强村经济。++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紧扣市场需求,依托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在特色种植业上,++村立足产业化开发,结合全村喷灌设备齐全的优势,依托德胜乡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筛选、引进和开发了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万寿菊、商品瓜菜、玉米制种和瓜菜制种4个主导产业。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2004年,++村发展玉米制种4000亩,农民实现纯收入300万元;发展万寿菊3000亩,农民实现纯收入90万元;发展瓜菜制种1000亩,农民实现纯收入60万元;发展商品瓜菜500亩,农民实现纯收入30万元。在畜牧业上,近几年来,++村立足专业村屯建设,以奶牛为主导品种,均衡发展黄牛、生猪、绵山羊三个养殖项目。2004年,通过买繁结合,奶牛存栏达到100头,黄牛饲养量达到500头;坚持做到规划、模式、标准、进料和出工“五统一”,生猪出栏达到6500头;

绵山羊饲养总量达到1500只。通过发展畜牧业,农民实现纯收入254万元。在劳务经济上,把劳务输出上升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由村集体组织,全力推进。在外部输出上,转移劳动力120人,实现增收48万元;在内部转移上,通过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特色绿色经济作物,为本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务工增收机会,实现就地转移18人,增收18万元。同时,村办面粉厂、木材加工厂和铁业加工厂吸收安置了15名富余劳动力增收4.5万元。

二是创新思维谋发展,探索创建了“村集体+中介组织”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村立足转变村干部工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先致富群众后搞集体创收的原则,超前大胆探索创建了“村集体+中介组织”的运作模式,初步构建了面向市场、充当农户与企业的中介、村集体微利创收的发展格局。他们以村党支部一个口径对外,紧扣市场需求,依托内外埠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联系发展高效特色项目。分别与县种子公司、德胜乡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望奎景丰公司、内蒙古大民种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他们的生产基地。村集体作为中介,这些企业与村集体签订合同,村集体以股份合作形式与农户签订合同,既保证企业能够收到保质保量的农产品,又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服务,使高效特色种植业项目成为定单农业,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出击市场的风险性,使农民发展高效种植业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4年,全村万寿菊、商品瓜菜和玉米、瓜菜制种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到85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94%,仅此一项,使农民实现纯收入480万元,人均3137元;企业支付的中介服务费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的“双重”增收。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增收水平。++人把实施科技

兴农战略作为加快小康示范村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来抓,加快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增强了全村经济发展活力。主要做法是:靠强化培训着力提升村民科技素质。以科技培训为先导,通过采取聘请专家讲座、举办农民学校、参观对比试验现场等措施,加快了村民由体力型、经验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年培训农民达到900人次,确保了生产过程标准化。全村有30多个村民获得了“农民技术员”称号,几乎每户都有一名种、养“明白人”。靠引进科技项目带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村紧紧依托我县与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开展的“院县共建”活动,积极争取,引进开发了“303”早土豆、白萝卜等多个特色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与这两所院校挂靠联营,使这两所院校在++村辟建了实验室和试验田,而且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来这里实习,++村已成为这两所院校的试验和实习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又与县种子公司建立了玉米制种项目合作,亩纯效益750元以上。靠创建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示范引带。对于村民不敢发展的新项目,由村上的党员和干部领办示范园区进行试验,摸索经验和技术,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为农户规模发展趟路子。2000年引进的万寿菊种植项目,由于技术含量和标准要求相对较高,种植面积较少,村干部带头在示范园区试种了150亩,率先垂范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使万寿菊种植面积在2004年发展到3000亩,纯收入90多万元,成为了++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是坚持公开民主议事机制,让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贯穿于“和谐++”建设始终。++村立足“建设美好家园、共绘小康蓝图”,仅年初以来通过一事一议等手段筹资104万元,筹劳9500个。自来水入户340户,程控电话入户280户。建成标准化村屯道路6条,8000延长米。新增喷灌面积5000亩,农田基本建设旱涝保收面积达到总

面积的55%。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村的公益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多年来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和完善了民主与集中、公开透明的村民议事机制。科学掌握民主与集中的尺度。采取代表议事制度,全村每10户选举一个代表,对当年所议要实施的项目,首先由村民代表征求所代表的农户的意见,在认定可行的情况下,适时召开表决大会,达到一半以上的村民同意后才能形成决议。坚持公开透明。对村民关心的财务收支等热点问题,在全村设立了6个站点进行张榜公布和接受监督。对重大工程项目,他们坚持做到了“六公开”和“四保证”,即公开工程建设预算、公开筹资方式标准、公开资金使用、公开建设标准、公开决算报告和公开工程竣工验收结果,保证资金用工及时到位、保证工程质量、保证竣完工时间和保证工程效益。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中,由村民选出民主理财组织,真正做到了村民事,村民管,村民干。

三、做法好、典型硬、启示多,++村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协调发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好经验,值得在全县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大力推广

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建设小康村的工作重心和标准如何确立和定位,已经成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需要认真破解的紧要问题。调查中我们感到,++村的发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一是建设小康示范村,关键在于以协调发展为理念,科学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强调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同步进步深刻说明,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才能抓住小康村的建设的要领,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只有解决了思路性问题,才能具备大发展、快发展的基础,才会引领村级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建设小康示范村,关键在于贯彻以

人为本的思想,用好带头人、好班子引领群众创业兴业奔小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村真正的财富是拥有一个敢闯敢试、廉洁务实、一心为民的好支书,拥有一个讲团结、讲民主、讲奉献的好班子。这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三是建设小康示范村,关键在于以强化示范服务为核心,加快工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两免三补”政策实施后,为有效破解“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工作职能向哪里转”,村级的工作职能转换在“多予、少取、放活”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示范服务成为主要职责。就++村来说,无论是抓产业、用科技,还是搞劳务、办实体,党员干部示范服务的身影无处不在。四是建设小康示范村,关键在于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激发各方快发展、奔小康的创造力,联手搞创收,闯市场,奔富路。实践告诉我们,只要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农民就会听从号召、服从组织,农村“一事一议”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加快发展奔小康就会形成不可阻挡的巨大合力。

第二篇:铸就强军魂,共圆中国梦

铸就强军魂,共圆中国梦

忆往昔,沧桑坎坷,壮怀激烈;展未来,雄姿英发,报国情更浓。让我们铸就强军之魂,中国梦,国人共圆„„

——题记

曾几何时,在东方神奇的土地上,你美丽的容颜悄然绽放,然而一声炮响,黑暗来袭,列强的铁蹄践踏了你的身躯,丧权辱国的条约接踵而至,一次次大屠杀让你鲜血淋漓„„这一切激起了华夏儿女心中的血性,我们开始反抗!可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结果如何呢?失败了,都失败了。若我们有强盛的武力,强大的军队,又怎容外族的铁骑欺我辱我?强国,必强军。

看今日之中国,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坦克尖端武器的出现,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升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世界见证着中国由弱到强坚不可摧的进程。一个腾飞的中国闪耀在世界的东方。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华夏儿女坚贞不屈的信念,是披荆斩棘、无坚不摧的军魂!

强军梦,是中国梦实现的坚实臂膀。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历史也用血色的教训警示我们:强军才能强国!

再观今日之世界,和平的局面下又有多少地区在战火漫天?资源丰富的叙利亚不也是饱受掠夺?

强军,时代在呼唤,世界在呼唤。

强大如美利坚,也依旧重视全面提升军力建设,构建陆军一体化训练环境;俄罗斯完成了军队结构改革;英军组建了联合部队司令部;各种高端科技被应用于武备。时代需求我们变强,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实力屹立在世界的尖端。

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强军方能强国。中国南海那一串串珍珠般耀眼的岛屿还插着别国的旗帜,邻国的挑衅愈发猖獗。我们呼吁和平却不代表我们软弱可欺。强大的军队,傲人的武力才是和平的保证,否则和平就是虚渺的乌托邦,是水中月、镜中花。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风华正茂的我们肩负着厚重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勿忘国耻,勿忘本分,用我们的激情点燃青春,用我们的卓越成就使命,高擎国家复兴的信念,坚守梦想,报效国家,努力让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待看那雄狮怒吼威振世界!

待看我中华儿女奋发前行,深扬华夏国威!铭记中国梦,振我国威!

第三篇: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来龙镇张大庄村典型事迹材料

来龙镇张大庄村位于来龙镇东南,南与保安乡接壤,兴张路横穿腹部。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由河滨、尖湖和大庄三个自然村庄合并而成,因张姓居多,取名张大庄。近年来,张大庄村党支部一班人齐心协力,围绕农民所想所盼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公仆心凝聚民心,多办实事取信于民,得到群众拥护。村、支两委在书记张先宁同志的带领下,张大庄村的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出色完成。

强化领导班子 健全基层组织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张大庄村“两委”班子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科学发展观,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团结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使张大庄村甩掉了“落后”帽子。在工作中,“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为老百姓办实事,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2008年底,张大庄村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张大庄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党总支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强调理论学习理清发展思路

理论是指导工作科学开展的前提,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只有高中文化的张先宁书记多年来没有放弃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他时常告诫支部一班人: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主要靠我们这一级贯彻落实,缺乏理论知识,思路不清晰,就会走弯路,带来损失。为此,他把理论学习作为理清工作思路的前提。村、支两委经常利用上级配备的远程教育设施,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技术。村、支两委还自发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等相关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开创性做好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张书记提出了“借助优势,主攻三产,形成支柱,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张大庄村、支两委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作风民主,依法行政,同时,他又心系百姓,办事公道,用科学的思路引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张大庄村的工农业发展始终走在全镇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村干部明确的发展思路,了解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张大庄村处于来龙镇和保安乡接壤处,交通便利,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工农业的理想场所。张大庄村干部始终把带领农民创业致富放在首要地位。村、支两委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村级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保持环境优美 争创平安村居

长期以来,党总支十分重视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村里的企业无“三废”。村舍布局统一规划,整齐美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

全面推进富民强村,促进科学发展

张大庄村的农业项目主要有养牛厂和即将开工的养猪厂,这两个项目都是规模化养殖,带动本村其他小规模养殖户致富。工业项目主要是来料加工项目。一是地毯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承包给私人经营,正常用工20人左右。二是针织针织服装厂,总投资上百万,主要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用工人数达50人,工人平均工资达1000元/月。三是村部的纽扣厂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加工项目,虽然规模小,但经济效益很高,为本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创新发展项目。四是板厂,这个项目是最近刚投资兴建的,厂址设在原村校,该厂设施齐全,规模较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显著。村里根据上级要求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创业培训,让有意向创业的村民能够得到指导帮助。除了形成规模的企业,张大庄村还有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所进行的经营活动。

庄村干部积极引导农民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机制,通过科学开发自然资源、盘活存量集体资产、依法经营土地资产、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等形式,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第四篇:强人治村——山东青州王村调查报告

强人治村

——山东青州王村调查报告

● 张世勇

一、远近闻名的大姜生产专业村

王村所在的东夏镇,号称大姜生产第一大镇。东夏镇南靠胶济铁路,北依济青高速公路,西临东红高速公路,309国道、羊临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王村家家种植大姜,是青州市久负盛名的以大姜生产专业村。王村现有186户,人口750人,耕地面积883亩,其中大姜种植面积795亩,人均种植大姜1.06亩,全村仅种植大姜一项,人均收入2万余元,大姜价格在3~5元的年份,大面积种植的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村民普遍反映,种植大姜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经济条件。种植大姜是王村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王村很少有人远出打工,初、高中毕业没有继续学业的年青人大多在附近的五金加工厂打工,最远也是到临近的青州市或者潍坊市,村子里没有去过省会济南的大有人在。这也是山东半岛整个农村的普遍情况。王村有20几家洗姜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姜市场,洗姜厂为村里的妇女提供了打工的场所。村干部给我们讲,在他们这里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王村农民的农副业的发展走过一条曲折的路。80年代末期村里就有人种植银耳,之后是养肉鸡,1992年之后村里几乎家家养鸡,后来由于市场和技术的原因,肉鸡养殖逐渐退潮。养鸡风潮之后,又有村民带动种植菜葫芦,初加工后成为葫芦丝出口日本,也是由于市场原因,又走向了萧条。在此之后,村里有人开始种植大姜,刚开始不成规模,个别家庭种上几分地,在附近的市场上零售。之前的这些农副业都是农民通过亲戚朋友,传帮学习而发展起来的,完全在无组织的状态自发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简单的技术可以靠亲朋间的传帮带得来,规模较小时市场也不成为问题,缺乏市场远见的农户一窝蜂跟上之后,必然又遇到“多收了三五斗”的市场困境,更具灾难性的是一旦发生严重的疫情和病虫害,在基层政府无作为的情况下农户只能干瞪眼而血本无归。

王村的大姜种植没有走以前的老路。王村农民开始种大姜的时候,县乡政府正开始着力推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政府的主导下,新的栽培技术,新品种引进,邀请农业专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在上级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压力之下,村委会对于发展大姜种植做了充分的考察。无论是气候还是土质,当地都比较适合大姜种植,最为重要的是大姜和蔬菜水果相比有储藏优势,用地窖储存可以保证到1年多不变质,当遇到价格低迷时,有缓冲的余地。认定了大姜种植之后,村委会多次资助组织农户去安丘学习大姜种植。但当时村民仍有顾虑,以前的几次经济作物种植失败的阴影尚未散去,大姜种植仍然是小打小闹,不仅种植面积小,而 且露天种植,这与大棚种植的产量每亩相差4000斤以上。在动员无效的情况下,村委会先是动员几家农户示范种植大棚姜,然后又以每亩大棚姜补助500元的办法鼓励村民种植大棚姜,村委会还出面跑农行,争取小额贷款,解决种姜的资金问题。由于分田到户之后,土地按生产队时的组进行分配的,因为地质差别,各家分得的地不仅分散而且每块地面积很小,零碎而分散的地块,种植大棚姜很不经济。村委会于是进行了分田到户之后的第一次土地大调整(详见后土地调整)。大姜种植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村民又面临卖姜难的问题。以前小打小闹时尚可以在附近的集市上找到市场,村委会于是决定在村子里建立大姜市场。要建立市场就必须先有洗姜厂,第一个洗姜厂在村委会鼓励和支持下由村民合伙建立的,村委同时还注册了大姜商标,通过网络发布市场信息。两年多时间村里的工贸区已经有了20多家洗姜厂,每家洗姜厂都长期住有收购商,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将大姜卖掉。

附近的村庄农民也普遍种植大姜,以王村的大姜市场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姜生产基地。在青州市,除了临近市区的村庄趋向城市化之外,其他的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种植瓜菜、果品、花卉、菜葫芦等经济作物。东夏镇东临的谭坊镇,是江北有名的瓜菜之乡,南临的黄楼镇是花卉名镇。在青州乃至整个山东半岛,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基层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成功和彻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东基层政府的强势,基层政权行政能力高效率。王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基层政府 主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我通常所听到的逼民致富和诱民致富的故事,基层政府积极行政并不是那么荒诞。

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的经济生产又退回到了小农经济的老路上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家独户的小农直接面对市场,在信息不对称及农民缺乏组织的情况下,小农式的经济生产异常脆弱,农户自发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具有盲目性,而且风险很高。人民公社制度解体20多年来,各种现代性的制度因素不断的向农村渗透,特别是市场化和与之伴随的各种意识形态不断的消解和异化着各种乡土传统,而基于权利与责任的现代契约性合作观念尚未建立起来。农民虽然从人民公社的强势管制中解放了出来,但也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村庄伦理道德约束不断弱化,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超出家户之外的合作难以达成,成为目前乡村治理和乡村秩序再造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组织,这一在中国现代化叙事中的建构起来的行政性组织,成为农民唯一可以选择的组织,虽然基层的政府的强势和积极行政也会出现负面效应。

山东的乡村工业相当发达,许多村庄以小五金加工厂为主要特色,还有从人民公社时的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大型集体企业。村民为我们讲起这里为什么小五金加工厂众多的原因时说到,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一任省委书记由于向其他省的拖拉机厂购买拖拉机受挫,于是要求山东省的每个地区都要建立自己的拖拉机厂,从而带动了当时许多村庄的社队企业加工五金配件,当时社队企业培养 的技术骨干现在大都成为小五金加工厂的老板,与王村相邻的南于村就是以小五金加工厂众多而闻名。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收入比较稳定的经济作物生产,使得这里的农民得到了充分的就业,村庄依然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村庄仍然是村民“生与斯,终与斯”的社区,村庄的公共生活对于村民来说尤其重要,村庄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社区。与中西部农村相比,像王村这样完整意义上的村庄在整个山东半岛具有代表性。山东半岛农村的这一特点,使得这里的村治过程与中西部地区的“流动的村庄”具有明显不同。

村庄的产业结构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村治状况的一个因素。在王村大姜产业发展过程中,村委会的权力得到了强化,在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容易产生矛盾的因素被抑制,村庄内部的各种因素被调动进而得到重组。

二:村庄治理

1.土地调整:强势村委VS“刁民”

土地问题向来是乡村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在集体资源较少的村庄里,村集体有没有机动地,村级集体管理土地特别是调整土地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村级组织的行政权力效能,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过程在土地问题上集中呈现出来。在许多农村地区,自从分田到户之后土地一直没有进行过调整,造成了有的家庭人多地少,而有的却人少地多,村庄之内人均占有土地不平等的情况,因这种情况出现了许多土地纠纷。土地二轮承包重新确权之后,“增人不 增地,减人不减地,三十年不变”国家政策,在一些农村地区更加重了这种矛盾。而这样的在山东半岛这样相对来说人口稠密,可耕地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成功,特色农业发达的地方,农民主要向土地要生产力,土地经营的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占有较高比重的地方,土地调整显得尤其重要。据我们的调查,山东青州的村庄都留有机动地,面对僵化的国家政策,村级组织对于土地的管理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一般都能够对土地经常进行调整,有的村庄还能做到每年调整土地。如前所述,对王村这样的以特色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庄来说,土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家庭收入。分田到户时王村并没有将所有地分到户里,王村集体留有机动地,不仅避免了僵化的土地政策造成的负面后果,为以后调整土地留下了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土地调整,村级组织的权力得到了体现和强化。

在王村一直保持着每年一调地,随着各家各户人口的增减,土地多退少补。除每年的土地小调整之外,王村还有三次大的土地调整,在这三次土地调整过程中,出现了村干部眼中的“刁民”,在村干部的眼里,所谓“刁民”就是不顾村庄整体利益村民,而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就是那些反对调地的“钉子户”。为了发展大棚姜,村委决定对全村的土地进行大调整,打破村民小组界限,化零为整,使各家各户分得的土地连片。这样的想法甚得民心,但有三个困难,一是全村的土地质量有地级差别,简单的面积均分并不能达到公平;二是土地二轮延包还没过几年,调整土地违背了“三十年不变”的 土地政策;三是,有的村民在地里种有果树等长效农作物,调整土地必然会极大的损害到这部分人的利益,这部分人往往成为土地调整中的的“订子户”。王村调整土地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讲清楚调整土地的必要性,征求村民意见,绝大多村民都同意调整土地,并在同意调地的材料上签了字。村里专门组成有30名村民代表参加的调地委员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一起吃大锅饭,将地质不同的地块评定等级,等级差的用加大面积的办法补上,划片搭配,用抓阄的办法重新分配土地,同时将所有私人打的机井用赎买的办法收归村集体。土地级差的问题好解决,国家的土地政策也可以暂且放在一边,最大的难题在于每个村民小组里都出现了一两个“刁民”,拿着二轮土地延包的合同拒绝调地,有的甚至发生了冲突。现任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给我们讲了土地调整中村委会如何治理“刁民”。

最为顽固的是两户种水果的村民。一户种葡萄的村民,当众扬言谁要调他的地他就用铁锨铲掉谁的头。此村民是村里一个老党员老村主任的儿子,兄弟众多,仗着父亲的余威有侍无恐。在村干部的眼里这就是十足的“刁民”,村委先召开座谈会讲理,说服他要以村集体的大局为重,并动员其父亲以老党员老村干部的身份说服其儿子,眼看着霜降就要到了,分到他的葡萄地的两户村民要种小麦。村委会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向这位村民下了最后通谍,要求其在霜降10天之前将其葡萄地清理干净,否则村里将动用铲车强制其退田。如此这般软硬兼施,种葡萄的村民只好屈服,在霜降之前 清理了自己的葡萄地,并得到了村里的补偿。还有一户种桃树的村民,重新分地抓阄时没有抓到自己的原来的地,村委会使尽办法,这户村民就是不愿意调地,村委会最后用铲车将其果树铲掉。这户村民事后将村委会以违反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名义告上了法庭,按照村干部的说法,由于其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书遗失而败诉,果园的损失也没有得到补偿。土地调整是当时上级政府在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下的一项具体措施,这户农民的败诉显然有镇政府的行政力量介入。在王村所在的镇的其他村庄,镇政府向有些工作难做的村庄派了工作组,而即使这样,有的村调地成功了,有的村至今尚未对土地进行大调整。王村的成功自有其特殊的地方。

这一次土地调整之后,还有比较大的土地调整,一次是为了建立大姜市场,洗姜厂需要土地。在这次土地调整中,村里原有的机动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委先给需要调整土地农户开会,摆道理,希望大家从大局出发,耕地被占用的农户用村里的机动地进行置换,不想再种地的村里每年每亩给400~500元的补偿。由于当时的大姜价格不甚理想,当时有接近1/3的农户的20亩地用补偿金的办法得到了解决。这次调整土地相当的顺利,没有一家反对的。第三此调整土地是村里进行新一次乡村规划时,要建新楼区。这时又出现了两家“钉子户”坚决不愿调地,村委会做说服工作,在一次谈判会上,村支书在一气之下发火,当着众人摔了茶杯,并说了许多狠话,威胁如果不服从村委的决定,村里会掐了他家的电,填掉地里的井(因为机井的所有权在村集体)。在这样的威胁下不愿调地的两户村 民只好屈服。给我们讲这些故事时,村支书说,农村里矛盾多,要办成一件事情,什么办法好使就用什么办法,在我们村老实人决不吃亏,像那些“刁民”必须使用硬办法,遇到“刁民”时还是强力措施管用,“三声大娘,不如一句骂娘话”,这就叫做“庄户政策”。这位村支书坦言在其他事情上就曾经揍过几个这样的“刁民”。

王村土地调整的过程,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关于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思考。如果王村没有一个行政权力强大的村委会,没有村支书这样的强势人物,如果没有上级政府的支持,王村的土地调整不可能成功。王村土地调整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强力的村委会及村支书这样的强势人物。结构性的因素在于乡村两级政府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利益关联。强有力村级组织的在碰到“刁民”时,敢于“顶风违法”办事,动用暴力措施,如果我们联想到国家政策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强调,以及社会舆论在土地问题上对基层政府的妖魔化叙述,王村的土地调整过程如果脱离了村庄的场域,又会成为一个乡村两级政府联合起来侵犯农民权益的故事。然而,遇到这样的“刁民”,基层政府不这样又能如何?

贺雪峰教授在《土地调整与村庄建设》一文中讲到荆门农村的“土地调整”之困,显现出不同地区基层政府行政效能的差别。在荆门农村,由于一个农户的反对,使得有利于大多数村民的土地调整告黄,导致村庄治理的困局和村庄建设的无望。面对的同样是不顾集体利益的“刁民”,在荆门农村基层组织政府害怕出人命而屈服,而在山东青州由于基层政府的强势力量,“刁民”只好吃哑巴 亏。当代的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像荆门农村一样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日益个体化,农民的村庄集体认同日益消弱,受到各种现代性因素的影响,农民日益走向原子化。如贺雪峰教授在上文中所说,国家自上而下的各种政策、制度和法律又与各地农村的实践相脱节,农民在村庄层面无法达到共同利益认同,村庄秩序再造和村庄建设难上加难。在农民超出家户之外缺乏认同单位,单家独户的小农无法达成合作的情况下,村委会的行政效能,成为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最后一根稻草。试想一下,如果王村土地调整过程的“刁民”如果出现现在“人民公社”时期,在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道德话语下,他所面临的将不会是仅仅被毁掉果树了。这又会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村庄中缺乏了集体主义的道德舆论和农民对村组等的认同,而又没有相应的制度性约束力量,个别农户的自私行为越来越不可遏制,各种“刁民”由是产生。“三句大娘,不如一句骂娘话”,面对这样的“刁民”,基层政府只有用各种权力技术和策略,软硬兼施,有时候甚至会采取违法的暴力措施。这样的“庄户政策”在乡村治理中虽然不合法,但在某种程度上说难道不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呢?

王村在第一次土地调整过程中,村委会成功的治理了“刁民”,而第二次第三次的土地调整相对就比较顺利了,村级组织的行政能力得到了加强,对于以后的村庄治理和村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村庄生活凸现强势村委会 乡村规划

70年代末王村就就开始了乡村规划,到最近的一次已经是第四次。第一次村庄规划决定了现在的村庄布局。第一次乡村规划以前,村子里的房子盖的相当乱,村子里几乎没有直通的大街道,到处都是死胡同,建新房子的只好“插花”。乡村规划是上级政府的统一政策,当时人民公社还没有解体,公社里派下工作组,坐阵指挥乡村规划。按照规划蓝图,扒房子,建房子,新建的房子五户一连,周围是胡同和大街。新房子必须统一样式,按照整个村庄的规划蓝图建造,除宅基地面积大小相同外,最重要的是限制高度,以遏制建房竞争。随着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善,接下来的两次规划设计了新的房屋样式,统一长宽,统一高度。最近一次乡村规划从2004年开始,村委会设计了高标准的楼房。按照村干部的说法,在农村盖房子是主要的支出项目,为了赶潮流,房子样式从锁皮厅到平房,基本上十年就得翻新一次,这样重复建房重复投资,既浪费又增加了家庭负担。这几年村民种姜,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家庭积蓄有十万元以上的是普遍情况,这样的经济状况,是村里统一规划楼房的前提。从2004年开始村里人要建新房的必须按照规划来办。

当然,统一建楼房这样涉及每户村民重大利益的事情,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当时提出这样的想法时95%的村民反对,村委会通过组织村民到其他村庄去参观,找经济实力雄厚的村民带头,号召村民报名,先报名的村民先挑选位置。在具体建房的过程中,新规划的楼区的老住户,如果不想建新房,村里用周转房安置。周转房的来 源有个:一是村里将长期在外居住的村民的房子转租过来,二是按照一户一宅政策,已经建了新房的村民必须将老宅基地上的房子拆除,如果面相尚好,可以以1000~到2000元的价格转让给村集体。这样的安置办法沿用了第一次乡村规划时的做法。现在盖楼房和人民公社后期第一次乡村规划时一样,也是村里统一建设,不过不是小组之内的互助,而是招标工程队统一建设,村里有专人负责新楼房建设工程,虽然其不属于村委委员,但村干部戏称其为“基建处长”。由于村务繁忙,编制内的四个村委委员根本忙不过来,像“基建处长”这样的编外人员还有好几个,电工,给自来水汲水的管水员,另外还有自来水的抄表员。由于村里需要的公共事业比较多,村里经常从附近的劳动力市场上雇用临时工。

王村这第一次乡村规划是第一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结果,在陕西关中平原叫做“整村整田”,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山东至少是在青州,这样的乡村规划一直延续了下来,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抑制住了建房竞争中的竞相比高,而在关中农村激烈的住房竞争引发了村治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更为严重的是在豫北的安阳农村建房竞争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高、大,空”的住房使得农民在经济上不堪重负,一层房子建到4.5米,以至于当地农民呼吁政府来管一管,不然房子再建高了有坍塌的危险。现在村里有解放后不同时期乡村规划中建设的三代房子。王村这样的乡村规划在山东青州平原地区的农村比较普遍,乡村规划的政策的持久和有效的执行,再次说明了当地农村基层政府行政能力的强势。山东这样传统文化气息比较浓郁地区,不存在建房竞争的情况,颇令我们惊奇。可以对此进行解释的一个理由是乡村规划政策顺利、持久的推行。也就是说,并不是村民的心理不存在建房竞争的动力,而是乡村规划政策而有效的推行,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村庄传统。

山东半岛平原地区农村,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村庄的空间布局大都比较集中和紧促,这与荆门半丘陵地区村庄依湾子而散居的三家村村庄空间布局十分不同。也正是在这样的村庄里统一的乡村规划才成为可能。在这种聚居性的村庄里,一个行政村往往就是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人情网络,一个熟人社会。而在荆门农村,散居的三家村式聚落结构,一个一千人左右的村庄经常占到方圆几华里的面积,行政村一般都是建国之后的一种行政设置,而建立在湾子基础上的村民小组才是一个自然村,一个基本的人情网络,一个熟人社会。聚居型的村庄相对来说会有更多公共事业来做,比如自来水,村内道路等等,而在那些散居型的村庄这些事情可以不在考虑之列。聚集型的村庄里人们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而且矛盾也会更多。对于荆门农村来说,村民小组这一基本的人情网络在村庄治理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一个村民小组里,出自本组之内的村民小组长,与本组的联接更加紧密,他本人的利益和本组其他村民的利益紧密相连的,村民小组长起到了连接基本的人情网络和行政性建制的村级政权的作用,村民小组长的设置才显得尤其有必要,取消村民小组长对于荆门地区的农村的公共事业供给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而像王村这样的村庄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取 消村民小组长之后,王村现在只有四个村干部,但他们仍然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非常了解,村务处理中也不存在什么障碍。而在荆门那样散居的村庄里,由于长期以来村庄范围内公共生活的缺乏,不同组之间村民的交往淡化了许多,熟识程度也大不如那些聚居型的村庄。我们在荆门农村调查时,碰到一起纠纷调解,曾经当了十几年妇女主任的治保主任竟然不知道当时人的名字,而在在王村当我们拿着村里的户口簿,了解村里的通婚情况时,村会计兼文书,对于每家的情况如数家珍。如此明显的差别,除了村干部个人工作责任心的问题之外,是否和村庄的空间结构有关系呢?荆门农村的高度原子化是否可以在村庄的空间结构中找到原因呢?村庄空间结构对于村庄性质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家子”与修族谱

王村是一个杂姓村,除了王姓之外,还有李姓、贾姓、鞠姓和郭姓。王姓和和李姓虽然占人口多数,但王姓又分为三个王,李姓分为二李,祖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地方迁居而来。所以王村没有那一姓在村子里拥有姓氏优势。在王村,村民普遍有五服内的认同,村民俗称“一家子”,关中的“户族”,豫北的“门子”比较相似。王村原来有四个村民小组,一个姓以一个村民小组为主,姓氏之间有明显的地域界限。那家有红白公事“一家子”的人都要来帮忙,过年节时,在“一家子”的范围内要互相串门,给长辈拜年。王村兄弟之间的关系相当好,所谓“兄弟不和外人欺”,与外姓有了矛盾,兄弟之间和堂兄弟都会“上急”。民间借贷一般都找 兄弟,种姜的先期投入比较大,兄弟以及堂兄弟之间互相资助,村里的二十几家洗姜厂,有1/3是兄弟合伙投资。村内的“一家子”之间很少有争斗的事情发生,用村民的话说:“穷时奸,饿时吵”,在生活尚不富裕的时候,村里吵架、打仗的事情比较多,这十几年来,大家种姜都发了财,直接的冲突比较少了,如果有竞争的话,那也是比谁挣钱多。我们访问一个贾姓老人时,问他村里有没有家族之间的争斗,他说没有,但他随后又说我们姓贾的都比较有钱,现在在村里买楼房的20多家之中,有三分之一是我们姓贾的,言外之意很明显的表达了同姓氏之间的认同和竞争心里。在好事上“一家子”之内有一定的行动能力,而在坏事上的行动能力比较弱(这样的判断似乎与“兄弟不和外人欺”的说法相矛盾,这里的问题是除了在一个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中,除了农民行动单位的村庄内生力量之外,村级政权作为一种力量,它的行政能力以及政治威慑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至少在王村村委会在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笼罩性的力量。详见后续论述),“一家子”可以看作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支持网络。下举二例:

例一:

有一王村民带儿子上青州买书,不幸遇到车祸,父亲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者买通了交警,事情处理的很不公平。事情传到了村里,王姓“一家子”的人帮忙处理后事,再得知处理不公平之后,所有在家的年青人一起到青州找肇事者理论,无奈肇事者有黑色势力撑腰,且打点了政府部门,此事只好不了了之。例二:

一李姓村民一家三口误食了农药,临近“一家子”里的亲属兄弟人闻讯之后,赶紧将这一家人送到了医院,这一家人在住院期间,“一家子”里的亲属轮流去照顾。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老人说,像这样的事情无论发生在那个“一家子”,都会这样做。

以上这两个例子,给我们形象的表达了“上急”另外一方面含义。

虽然王姓和李姓占有人口的大多数,由于王姓分为三个王,李姓为二李,其中只有一个李姓近几年修了族谱,贾姓也修有族谱。这个李姓和贾姓是村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前面说过贾姓买楼房的居多,而修族谱的李姓在20家洗姜厂中占了多数。修家谱的李姓又将族谱一式三份分别保存在三个房支的长辈手里。贾姓是王村最早修族谱的,已经有十几年了。贾姓的族谱颇有意思,分为两种,一种是“史谱”,一种是“族谱”。“史谱”主要记载了族内人的出生和死亡的时间和极房支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关于死亡的人,要记载死亡的原因,特别是病因,这样有利于考察家族的疾病史,房支关系主要记载了“九宗五服”,这样就可以知道谁和谁的关系最近,在白公事时“五服”之内的人必须去送殡,而喜事时“九宗”之内的人都要帮忙。

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急事”和“好事”,“一家子”的人义不容辞,但我们访问过的人中,几乎都说到,在以前“接宗拉派”破坏性很大,而现在的“一家子”不牵涉村政。“一家子”的人在好 事上能够合作和相互帮助,为什么没有在村政中发生作用呢,这一点让人颇为迷惑。

红白公事

王村人的将红白喜事称为红白公事,此一“公”字颇有些含义蕴涵其中。“公”一方面表达了红白事是“一家子”表达人情往来的家族公事,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是整个村庄的公事,村委会也参与了红白公事的操办。村里谁家有红事时,村委会的成员都要前去祝贺上礼,婚庆典礼上,“一家子”里的长辈代表“一家子”祝贺辞,村委会中必须有一名成员代表村委会祝贺辞。白公事中村委会介入的就更深入了,整个青州从7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火葬,到现在为止已经非常彻底,骨灰盒深埋地下,不留坟头,并没有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装在棺材里,再砌坟头埋葬,可见村庄的行政工作对于村民生活介入之深。村里专门四个人代表村委专门处理村里的白公事。每次的白公事由“内柜”和“外柜”管理,“内柜”的由“一家子”里年长会经事的人来担任,“外柜”由村里的治丧代表担任。所谓“柜”实际上是“帐房”的意思,“内柜”负责记收本族内亲属的慰问金,“外柜”记收外姓人的慰问金,丧事的支出由“内柜”和“外柜”的管事人共同商量。“外柜”除了一位主管之外,还有三个人,一人负责报丧和抬“棺”(实际上是骨灰盒),两人负责刨坟。村委会每次丧事要为这四人支付一定报酬。王村办丧事绝没有什么排场可讲,从推行火葬开始,就不准请吹鼓班,搭台子唱戏更不可能,这几年由于影碟机和音响的进入农村,丧事时可以租用专 门的音像设备放哀乐。

“文艺宣传队”

人民公社时期的文艺宣传队,在当时的农村起到了宣传国家政策,对农村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作用,同时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改革开放后,农民婚丧时放电影、请吹鼓班、唱戏则是村庄生活中仅有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笔者儿时的记忆中,村里有人家结婚或者办丧事,笔者最为关心的是会不会放电影,如果事主家里还算宽裕有能力请上一场电影,不知道会给笔者带来多少欢欣。当时很少人家有电视,偶尔看上一场这样的电影,是仅有的文化娱乐。王村的红白公事提倡节俭,放电影,请吹鼓班,搭台子唱戏都在禁止之列。由于村里还有些集体收入,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村委会组织了“文艺宣传队”,主要由中老妇女组成的秧歌队,村委会购置了锣鼓、二胡和秧歌队的服装,每年过年都举行大型的演出,农闲时的晚上村民敲锣打鼓,扭扭秧歌,自娱自乐。村委会在控制了红白事中的攀比的同时,抑制了村庄的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村委会主导下建立的“文艺宣传队”又填补了村庄文化娱乐生活的空白。大姜种植需要的劳动力投入比较高,与江汉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农村相比,这里的农民闲暇时间非常少,我们在村里调查时,根本没有看到有打麻将的现象,地下六合彩更是闻所未闻。中午时分,经常可以看到村民在树下面打扑克,或者下象棋。王村人说,打麻将在这里是政府严禁的活动

“老人屋” 王村的兄弟关系既然那么好,照我们一般的设想这里的不存在老人赡养的问题。我们的调查多少还是让我们有些意外。王村的老人普遍与儿子分开过,儿子成婚后既分家,多子的家庭则渐次分家,从小的习惯已经不再保持,等到所有都成家之后,父母轮留在几个儿子家里居住,而且分灶吃饭,“双飞”或者“单飞”的老人成为村庄里游居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许多老人赡养问题,能够自食其力的老人的生活尚有保证,老人年迈失去了劳动力时或者一旦生病,就会出现几个儿子都不愿管的情况。一个有三个儿子的老人,在身体健康时每年在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不幸得了重病之后,三个儿子都恐怕死在自己家里,老人轮留住的时间从一年缩短到半年,从半年缩短到三个月,最后竟然得一个月搬一次家,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出面才使得这位老人得到了善终。村里面游居的老人太多,搬来搬去实在不方便,村委会将村里的废弃的校舍作为“老人屋”,每月交纳一定的租金给游居的老人居住,最多的时候“老人屋”里住有10对左右的老人。村里的老人对于在儿子家轮流居住和分灶吃饭并没有感到不满,他们的理由是,在儿子家轮流居住体现了对几个儿子的公平,这样媳妇就不会说闲话,年青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不同,吃饭吃不到一块儿。而一旦出现了赡养问题,“一家子”内部不能解决时,他们就会找村委会,村委会一般都能解决,成为这些老人最后的救济。

在以前村委会的调解的纠纷中,儿女不孝的事比较多,而其中又以婆媳矛盾居多,婆媳之间为了三五块钱就可能吵上一架。而这 几年来,种植大姜提高村民的收入,还是那句话说的好,“穷时奸、饿时吵”,现在村里的媳妇大都在洗姜厂打工,一天下来能挣上个二三十元,赡养老人的几百块钱也不那么计较了。在王村老人的地位有明显的下降,老年人说现在的“女财政部长”比较多,而且对于媳妇的行为也多有抱怨。比较庆幸的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老年普遍有一些养老积蓄,实在遇到儿女不孝的问题的时候,如果一家子之内不能解决问题的话,比较有权威的村委会可以为老人主持公道。

3.村庄的公共事业体现村级治权

王村是青州市的典型村,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地区和市里授予各种荣誉奖牌。来到王村,村子的周围的田野里到处是生姜大棚,工贸区洗姜厂林立,宽阔的村庄主干道,特别是20几栋靓丽、气魄的别墅式楼房,非常具有新农村的迹象。我们不是新闻记者,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农业型村庄,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没有可以合法开发的自然资源,何以成为典型?直觉告诉我们这样的村庄必然有一个行政能力强、高效果干的村委班子。接下来的调查,不断的验证了我们的直觉。村委会的行政能力直接体现在村庄公共事业上。

一,水利水电管理

大姜种植对于水利的要求很高,在我们调查时,正遇上大旱,姜地需要十天左右灌一次水,在灌溉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矛盾和问题。这是因为王村在第一次调整土地时将所有的机井,都收归村集体,村里配套好输电线路和水泵后,交给村民使用,灌溉的顺序由村民 自己调节,水泵的维修和水管由共同使用的农户自己解决。由于所有的配套设施都属于集体,即使在灌溉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矛盾,村委会出面很容易解决问题。

王村在1994年就建立水塔,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刚开始时自来水并不收费,后来为了制止自来水滥用,村里安装了水表开始收取水费。水表的安装很科学,由于乡村规划搞得好,村民的房屋都是五户相连,在此基础上,五户安装一个总水表,然后各家各户安装分水表,这样既有利于收取水费,又防止了偷水和意外的损失。自来水的的管理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在我们的调查即将结束的哪天,碰到了一个大为吃惊的事情。一个两年前曾经养过猪的妇女,她在自家猪舍附近的农户接了自来水,最近一次收水费时,查出来她接水管那五户有三千吨水不知所终。经过排查,其他几户认定是养猪妇女的水管漏了水。村支书将这位妇女叫到村委的办公室询问,这位妇女不承认,村支书没说两句就发火了,并大声训斥。后来有人找村支书商量事情,村支书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办公室。村支书发火时还有其他几个村干部在场,他走后,这位妇女向其他的村干部解释的时候竟然委屈的哭了出来。事后我们向村支书问起此事,村支书说那位妇女在耍无赖,他要叫推土机把她家的猪舍给推掉,制制她的邪气。

事情的处理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村支书治村的手段如何强硬,他为何会具有这样“家长”式的做派!王村的二十几家洗姜厂的用电由村里提供,村里专门为工业用电安装了变压器,村里所有的工业和商业用电都比农电收费高出2毛钱,这2毛钱的电费差,作为村里的管理费记入村集体的收入。村集体的另外一项集体收入是向洗姜厂收取土地租金,每平方米每年收取2元钱,这项收入村集体每年可进帐二十多万元。这项不多的集体收入除了支付编外人员的工资外,主要用于举办其他公共事业,比如村街的硬化和亮化。

除了水利配套,自来水之外,村里为了解决村民大姜储存问题,还集中地块修建了100多口姜窖,以成本价卖给村民使用,村民自己挖的井窖不科学不安全,村民下井取姜时经常发生窒息伤亡的事故。村支书给我们讲到,以前挖姜窖要么在自家地头,要么在自己家门前,那家建新房拆迁以后,留下姜窖不管,这样造成村子到处是窟窿和地道,那些挖在房子周围的姜窖给新的村庄建设造成了隐患,在建设新的楼区时,光填埋姜窖就废了不少人力和财力。集体建设的井窖不仅有利于村民的生民财产安全,而且也利于村庄建设,当然这里的村庄建设必须两说。

二,村集体的收入

王村南靠河道,地下沙层很浅,熟土下面一两米就是沙层,沙资源丰富,村集体的收入除了收取洗姜厂占地的级差地租之外和管理费之外,另一项重要的收入就是卖沙。在王村的田地里,有好几个大沙坑,有的甚至大过两个足球场,十几米深。由于地处平原,沙场的地方原来都是可耕地,几个大沙场,占去耕地六七十亩。在 没有建立洗姜厂之前,村里的兴办公共事业的资金主要靠卖沙。村里硬化和亮化的几条主干道的资金主要是卖沙的收入,起土卖沙毁坏耕地,属于县乡政府严禁之列。王村的高标准住宅楼建设起步较早,今年刚赶上新农村建设的,王村立刻被树为市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几乎每天都有附近其他乡镇的干部来参观新楼区,学习王村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殊不知这样高标准的楼房建设,对于王村来说尚存在隐忧。关键的问题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何而来,拿新楼区建设中的道路和水电等设施配套来说,每户村里就得投资3万元左右,而村里每年的要新增二十几户新楼房,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光靠洗姜厂的地租是远远不够的,卖沙又违法,只能偷着卖。虽然村民的普遍比较富裕,但一栋高标准的楼房造价在13万~15万元,一般的家庭投资了楼房之后,没有可能再集资进行公共事业的建设。更何况“十个指头没有一般齐”,有的家庭对于村里统一建高标准楼房,不准盖平房的规定就有所抱怨,然而在新农建设的典型村的荣誉下面,实际上是在村委会的压力下面仅仅是抱怨而已。

在我们调查期间,有机会旁听了镇政府在王村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全镇各个村的支书村主任,讲到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和具体要采取的措施时都不约而同的讲到村庄道路的硬化问题,而其中主要的困难都在资金上。可见要达到“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对于没有相当的集体收入的村庄来说是多么的困难,而基层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为什么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忘记了其他几句话呢? 4.两任村支书

在王村调查,当我们问起村政或者是关于村干部时村民往往都是王顾左右而言它,要么就是三言两语敷衍过去,似乎有一点儿“莫谈国事”的味道。听说山东的农民怕官,但令我们纳闷的是现任的村干部可以不谈,为什么对以前的村干部也三缄其口呢?

王村分田到户以来主要有两任村支书,在青州农村村支书是想当然的一把手。郭书记因村民的上访而被迫辞职,村民都说郭因为不得人心而被哄下台的。郭在任时,主要有三大恶,一是心胸狭窄,容不下村里比他富裕的人,村民要发展农副业,他不让接电,在地里搭棚子都不让,想方设法阻碍村民发展,在郭看来我是一村之长,村里不能出现比我强的人,村民说要不是郭的阻碍他们村早就发展起来了;二是以“抽沙改土”的名义卖沙,建了一个制冰厂,由于项目选择失误,刚建厂投产既告破产,而且在其建制冰厂的过程中收取回扣,贪污公款;三是作风不正,乱搞男女关系,照村民的说法就是村里所有的女人都是他的妾,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是他和同姓一个未出五服的妹妹发生了“爱情”,这种严重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使他众叛亲离。在他任村支书期间,容不下反对意见,有人给他提意见的的话,他要么给别人穿小鞋,要么用暴力恐吓和威胁。村民对他实在是忍无可忍,几位年龄比较大的人(这些人都是被郭百般压制,谋划上访的人中有王姓和李姓,没有郭姓,上访时郭姓的也没有去)在一起商量要哄郭下台,并写了上访材料要求镇查郭的帐,分别动员自己“一家子”的人在上访材料上签字。当地政府将 上访作为重大的治安事件来处理,上访的村民到了镇政府,要求五天之内罢免郭,镇政府想庇护郭,但在村民如此大压力下也没办法,于是让郭辞职,算是给了郭个台阶下。

郭离职之后的两年,一直是镇上下派的人员代理支书,村民说在这两年里,村务管理很乱。后来镇上委任了现任的村支部书记,然后村支部表决通过。现任村支书是退伍军人,复员后一直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照村民的说法他眼光超前,思想开放,兄弟众多。现任村支书当政的几年里王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围绕着大姜种植,进行了三次土地调整。也正是在这三次土地调整过程中,逐渐的确立了威望。现任村支书颇有政治手腕,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团结稳定的村委会班子。他当政近十年,王村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个人获得的荣誉证书就有一打之多,关于村政方民最有价值的是他曾经被评为青州市的优秀人民调解员。关于村庄纠纷的事,他说给我讲三天也说讲不完。他给我们举下面这个例子:

一位李老汉家事多难,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得了癌症不幸去世,二儿子在一次下姜窖时,不幸窒息身亡。二儿子生前投保了人生意外保险。二儿子结婚三年一直没有孩子,夫妻俩关系一直不和,经常吵着要闹离婚,丈夫去世之后,妻子就要马上离婚,娘家来了许多代表,要求分割财产(没有卖出的几顿姜,家具和粮食)和丈夫的保险赔偿,形势明显对李老汉不利。鞠代表村委出面调解,在村委出面的情况下,事情得到了比较公平的解决,双方都没有什 么意见。

现任村支书还给我们讲了他如何管理刁民的例子:

一位王姓村民在附近的劳务市场,雇佣了两位妇女干活,干完一天的活之后,王不但没有给这两位妇女付报酬,而且还将那两位妇女臭骂一顿赶走。这两位妇女的丈夫带了七八个人来村里找王,听村民说这样的事情找村支书肯定能解决,于是便找到村委会。鞠得知这样伤理伤人损害村庄形象的事情之后,村委的几个委员将王找来拳打脚踢教训了一顿,并让王当面道歉,支付所欠的工钱。

他告诉我们在他们村,村民从来没有因家庭纠纷而上过法庭的,家庭不和和不孝顺老人的纠纷只要找到他这里一般都能很好的解决,现在已经有六七年没有人因家庭纠纷来找过他了,一个原因是现在这样的矛盾比较少,另外由于他的强力手段,村民都怕他,如果找了他会挨训斥。在我们与村支书的访谈中,他讲到现在村里的工作相当好做,村民有什么事情都不敢找他,害怕挨训斥。王村的支书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家长式的人物,这样的强势人物好否?坏否?他的权威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强势人物的产生是否有其结构性因素?下面再论。

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村委会的行政权力对于村民生活介入之深。村民建房,婚丧嫁娶,农业生产,村委会的权力可以说无孔不入。村委会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就规范村民建房,以后的历次村庄规划,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当我们问到村民,有没有人建房会违反规定的情况存在,村民说如果有人建房建高了,由于在第 一次乡村规划时,五户相连,一般在这五户之中,基本上都是“一家子”关系血缘关系比较近盖在一起,如果有人建房建违反规定,盖的高了,会触犯众怒,“一家子”的人都会反对。在王村每届村委会中都有专门负责建房规划的干部,长期以来按照规定建房在王村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共识的达成,有村委会积极行政的因素,村庄规划作为一种制度设置,在长时间的推行过程中,不断地内化到村民的意识里,村委会的行政权力又借助“一家子”的道德约束力,将按照规定建房变成了一种地方性的共识。这样的共识,又加强了村委会的行政效力,为新一轮的村庄规划提供了前提条件。建高标准的楼房,由于各家经济状况的不同,有村民有保留意见,但是也只能保留意见而已。村民的婚丧事的办理之中,村委会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村干部必须代表村委会向新人致贺辞,扮演证婚人的角色。村干部参与到村民的婚事办理,这个看似不怎么重要的仪式,反应了村委会作为村庄的正式的权力组织,在村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村庄的农业生产中,村委会所起的重要作用不用赘言,王村发展大姜种植的过程,村委会是一个中心力量,没有村委会的高瞻远瞩,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王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很可能会重蹈覆辙。村委会积极行政,并且行政效能好,在长期的过程中,自然在村庄生活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这种权威充分的体现在两任村支书身上,当然在村民的记忆中,他们的权威产生的效果正好相反。

三 强人治村 在以前关于村治的讨论中,多以村庄社会关联的角度来理解村庄治理的政治社会过程。而对于村级政权组织的讨论较少。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中西部农村村级政权由于各种原因在村庄治理无法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村庄社会结构中内生的力量(包括宗族,小亲族,大社员,钉子户,积极分子)成为理解中西部农村村庄政治社会过程的关键词,而这样的研究路径,很容易将政策研究和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学理性研究结合起来。在村治研究中,从村庄内部的结构性力量来看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能够更深入的研究村庄政治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扩展和精细化,都有利于对中国农村的深刻理解。依照对村治模式的一般理解,村庄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对政策反映的特殊过程与后果构成我们理解村治的关键因素。既然考察村庄对政策的反映过程与后果,就离不开村级政权组织的考量。村级组织作为村庄中唯一的正式权力机构,在家族相对消隐的当代中国农村,村级组织的行政能力、动员能力如何,直接决定了政策过程和后果,村委会行政和动员的过程和机制,也是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对王村的调查,村委会作为村庄正式的权力机构,它所发挥的功能性力量,在村庄政治社会过程中凸现了出来,如果做一点武断的判断的话,它已经成为了村庄一种笼罩性的力量。

我们短短两个星期的调查不是很深入,有一种浅尝辄止的味道。但正是因为短暂,感受才异常的强烈。我们接触到的人和事,不断的向我们表达这样一个信息,在这个村庄里,村委会的行政力量非 常强大。我们的调查经历了一个非常郁闷的时期。如前所述,在我们掌握了村庄的基本情况之后,发现再也无法深入下去了,我们找过村里的老人,退休的乡镇干部,相对两位村支书的情况作比较全面的了解,尽管我们对于调查目的作了充分的说明,但是给村民似乎是被事前交待过一样,一提起村政,他们一律三缄其口。我们似乎掉进了一个“政治气氛”相当严酷的黑洞里。就连现任的村干部,也是总讲一些场面话,他们对我们说想了解村政的情况,村支书可以告诉你们。最后没办法我们之好在现任的村支书那里寻找突破口。由于他工作繁忙,经常去开会,我们一看到他在办公室就去找他。经过对他的访谈我们的疑惑终于有些释然。现任村支书在发展大姜产业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他也将自己作为一村之长来定位,言谈举止之中有一种家长式的作风。

他的权威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从文化地理因素来讲,山东人都喜欢做官,但山东的老百姓都怕官,政府官员在山东人的心目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可以追溯的一个历史因素是山东半岛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要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青州的历史上就发生过好几次屠城。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山东发生了无数次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山东农民对解放军的支持中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对当地民众的动员是多么的有效。解放之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战略位置,政府对当地的控制一直都没有松懈过。官民关系一直都是高压中的治理和被治理的过程中互动,青州人对官员的畏怯,有其历史文化因素的。也许 有人会说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但这种官本位的文化心理,在山东农村社会这方面表现的异常明显,至少在青州农村我们看到的是这样。我们在王村调查时,与一个农民聊天,问到他上高中的儿子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他说学的是文科,我们问到怎么不学理科呢?他说学文科好啊,以后可以做个一官半职,而学理科大不了做个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那来做官风光。如果仅仅以这位农民的说法可能不足以证明当地人的普遍想法,但是我们把他的说法放在当地的语境里来看,联想到我们调查的感受,至少在王村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来看,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而且我们其他几个调研组也向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证据。

仅就当地政府对各项国家政策的执行结果就可以看出,当地人对于基层干部的态度。青州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了计划生育工作,王村人给我们回忆当时政府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时说,计划生育政策触及了灵魂。其言下之意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生育观念。而在当初计划生育政策比较严格的时期,镇里面专门设有计生纠察队,对于逃避节育和计划外怀孕的人施加暴力的事情并不鲜见。火葬的彻底推行又是一例,我们并没有了解到在几十年推行火葬的过程中,究竟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但是从现在王村人的丧葬习惯来看,丧葬这种在村民生活中意义重大的事情,会被改造的如此彻底,着实让我们惊叹。青州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基层政府的高压之下,没有出现过反复,火葬的推行也非常的彻底,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原因是,这些政策都是在人民公社后期 开始推行的,当时农村的政治社会状况,有利于这些政策的顺利执行,而后人民公社时期的历届政府又对此常抓不懈,与村庄规划一样,计划生育和火葬也可以看作当地农村的新传统。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已经再造当地人的生活的同时,基层政府的权威不断地被强化,村干部作为基层政府的代表,其身份上所附着的政府权威,在当地人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显著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国家的设置,我们从村庄的生活中明显感觉到的。

之所以说这里的村干部比较有权威,村委会能够产生一种笼罩性的力量,这与我们在荆门农村看到的情况完全相反。在荆门贺集村调查时,我们旁听过一次纠纷调解,两位村民因为口角而引发打斗,调解主要是商量医药费的支付问题,一位在村里当过十几年妇女主任的治保主任主持这次调解,作为村里的老干部,在整个调解的过程中,没有显示出任何的权威,完全控制不了局面,作为一名村干部没有权力施展的空间,仅仅扮演了一个劝架者的角色。税改之前的荆门农村,农户拖欠农业税费的情况十分的普遍,而在王村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国家免除农业税之后,在缓解干群矛盾的同时,也将村干部施展权力的空间来了个釜底抽薪。荆门农民形容现在的干群关系时说,现在当干部就是当干部的,种地的就是种地的,似乎已经不存在什么关系了。在荆门农村许多村连个正式的办公场所也没有,村干部完全是流动办公,日常的工作只是应付一下镇上的中心任务,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之后,我们至今在荆门农村看不到丝毫的动静,而在在青州根本不会有这样的

情况,村干部不仅每天到村委会上班,而且村务异常的繁忙,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荆门,农民对基层干部的怨气很大,讲起村政毫无顾忌,而在青州,村政是村民极力逃避的话题。王村人说我们村的人都比较厚道老实,即使有什么怨言也是忍气吞声。

其次,乡村关系为村干部的权威提供的支持。在整个青州地区农村,村支书是想当然的一把手,青州市政府要求80%的村级领导要实现一肩挑,村支书的产生一般都是镇政先遴选,然后村支部表决通过,而村委会班子成员的组成则以村支书为核心。这样实践中将村委会选举变成了一个形式。按照当地政府的说法,如此做避免村委会的分裂和矛盾,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畅通。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村民自治的民主理念,但在实践中遏制了两委矛盾,有利于村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在这样的乡村关系中,村委会与国家设想中的自治组织相去甚远,完全成为一级基层政府。而在各种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乡村两级成为了一个行政关系中的利益共同体。为了保持政策的顺利执行,村干部的作为受到了上级政府的庇护和支持,王村前任支书就是一例。而在具体政策实践中,村干部也不可能完全不顾村庄的利益,毕竟他是村庄中的一员,如果其作恶多端,一旦引起村民的普遍反抗,上级政府既想包庇也是包庇不住的。如果村干部比较有政治头脑,还为村里办了一些好事,因为政绩不仅会更加得到上级的支持,其在村庄的权威也会更加牢固。王村现任村支书的家长式做派,正是在这样的基层政治结构中产生的,他对付村内

“刁民”的那种底气,一定程度上就来自于上级政府的支持。王村的两任村支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掌握了权力的村干部有可能变成一个村霸,也有可能造福乡里,这种人格上的差别如何在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尽量避免消极的影响。在村民自治实践的比较好的农村,民主选举又制造了许多的矛盾,不利于村级组织的团结和稳定,实际上造成了村政的混乱。

再次,农业产业调整作为各级政府力行的一项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在与中西部的农村相比,青州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而彻底,成功的原因除了其地理区位上的优势之外,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可以看作是山东半岛农村的一个结构性因素,这里农民的经济收入虽然比不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的相比还是相当高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这里的建筑工大工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左右,小工也有50元,比一般在城市的民工工资还高。青州的许多乡镇都有劳动力市场,民工的来源于全国各地。青州本地的农民很少有远赴外地打工的,在县域的范围内他们就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村庄依然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唯一场所,这里的村庄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那种“流动的村庄”在山东半岛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村庄里村政的各个方面必然都与所有村民发生紧密的关系。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村庄是他们不可能离开的生活场所,即使受到了村干部的压制,也只好忍气吞声,因为毕竟还要在这里生活下去,不到忍无可忍不可能爆

发反抗。稳定的村庄生活,积淀出较强的村庄历史记忆。现任村支书的作风不能说没有其前任村支书的影子,只不过他做了一些好事,在这个过程中得罪了一些人,但并没有失去民心,反而增加了村民对其强力施政风格的敬畏。

王村的村委会是强势的,那么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王村“一家子”的行动能力,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行动单位,作为村庄社会内生的一种力量,他是如何接应村委会这样的一级政权组织呢?王村一个杂姓村,“一家子”之内有那么多好事可以行动起来,操办红白喜事,遇到急事相互体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比家紧密,可以合作办厂,但是在村政上,却不能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劣迹斑斑的前任村支书,可以在任二十几年而无人反抗,恰恰说明了“一家子”并没有起到小亲族的作用,最多只是家族传统的一点遗存,在一些好事上只有具有表示同姓的表达性功能。在王村村内接近25%的村内不同姓之间的通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断上升,老人权威的相对下降,对于不同家族之间的张力也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而村委会作为村庄的正式权力机构抑制了“一家子”的内生力量,现任村支书这样的强势人物一旦进入了村委会,他反而可以借用家族的势力作为一种支持力量。现任村支书不是因为兄弟众多而在村庄中具有了无上权威,而是因为兄弟众多加强了其权威。“穷时间,饿时吵”,经济状况的好转,对于村庄的社会生活也会产生好的影响,一般村民只要专心于农业生产就可以过上比较殷实的日子,那些无谓的争斗没有显得没有多少意义了。王村的村庄政治生态处在一个

比较稳定的状态,以现任村支书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在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村委会占据了一个核心的位置,它的笼罩性力量,成为村民和国家的一个中介。

余论

在王村我们看到了一个强人治理下的善治,强人产生的有地域历史文化的因素,国家政策有力的推行塑造出比较稳定的乡村关系,村级组织在这样的乡村关系结构背景下,拥有了在村庄的权威,从国家的政策执行过程来看,王村人不是直接面对国家的,村委会在国家与农民之间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王村的经济状况,治理状况比不上那些全国有名的明星村,其实它还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不过在王村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明星村的影子。因为王村有一个以村支书为核心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村庄的各项事业能够很好的组织起来。在王村我们似乎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希望。希望就在于有一个能够有效履行其职能的村委会。中央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之后,各路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张。无论是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还是国家与农民政治关系角度,还是统筹城乡发展,重建农村社会的角度,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问题是作为一项实践性的工作,新农村建设必须由基层政府来执行和推动。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干群关系的矛盾,社会舆论都将基层政府和官员妖魔化,取消农业税之后,再加上乡镇体制改革,基层政府特别是村级组织在国家与农民关系中的中介基础被连根拔掉了,基层政府失去了现代民族国

家一级政权的功能,有些地方出现了基层政府职能瘫痪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乡村建设由谁来推动,如何进行新乡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成为热点的同时,我们似乎都忘记了,基层政府,特别是村级组织的重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作者简介:

张世勇,男,1977年8月生,陕西华阴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和乡村治理研究。

第五篇:村庙会调查报告

村庙会调查报告

河北省地处燕赵大地,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河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南部,该县并不是后兴起的县城,而是一座古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战国时期的田光,三国时期的颜良都是该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籍中共最高将领董振堂将军,除此之外,新河县又有很多珍惜的文物出土,如20世纪六十年代出土的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朝双系罐、隋朝五嘴壶,还有大皇庄净业庵的大铜钟、东关十方院的人头幢。

新河县发展到今天,任沿袭保留了许多古代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风俗习惯也有一些相应的变化。我们于2011年2月28到新河县尧头中学实行,在实行期间多次听学生以及当地人提到庙会,从学生的描述中,庙会给我的感觉就像赶集似地,有很多小商法买东西,还有文艺汇演。但是我有些困惑,这和平时的集有什么不同呢?难道每年一次的就叫庙会?定期的就是集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迎来了尧头一年一度的庙会——端午庙会。

庙会当天我们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向当地的老人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情况如下。

尧头村的庙会定在每年的端午节,即农历的的 五月初五。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四,在村西最后一家的西侧有人用白色帆布搭起了一个凉棚,到了晚上,村民活动广场上便传来了有节奏的咚咚打鼓声,据当地老师说,这是表演的人提前预演彩排。这使我对端午庙会更加好奇。

五月初五当天,平静的尧头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很多小商贩聚集到尧头,他们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摆开摊位。这些摊位既有普通的商品,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一些传统工艺的摊位,如写花鸟字画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拿出一个体积不大的盒子,摆开了正式,这盒子打开后是一张桌子,他把用品摆在桌子上,铺开纸,用一只特殊的笔(如长方体印章,扁,沾颜料那侧为海绵质的头)沾了两种颜料在纸上随便一图,一只生动的蝴蝶就画了出来。

在村西的凉棚下,北面的墙壁上已经挂上了一幅神像,长约一米半,宽约70厘米,那神像花绿的脸,面目有些狰狞。神像前有一张摆着贡品、烧香的坛子的桌子,桌子前面有石头围城的火堆,专门用来烧纸。火堆前面又有两个垫子,时不时有人来磕头上香。凉棚两侧内西侧摆着条形的长凳,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奶奶。东侧由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手持小鼓带着三个婆婆,那三个婆婆有人手中拿钵,有人拿锣,伴着小鼓有节奏的敲着,四个人口中念念有词的唱着,应该是祭语。在凉棚的西侧有三堆火塘,也是用砖简易垒成的,最靠西的两个火塘直径越半米,里面烧着纸,有人在旁边不断的加烧纸,在靠近凉棚的这个火塘有些特别,两边分别用一块砖立着,像柱子一样,上面有平放了一块砖,感觉像打开的打门一样,在砖头支撑的空间下,摆着贡菜和酒,酒杯中还插着一只粉色的三角纸旗,在这旁边插一个大的红色三角旗,上面黑字写着“尧头庙会”。

据当地人说,村里面专门有人负责每年的祭祀活动,从前,在庙会的前一天,祭祀人员就要到庙里把神请来,并且负责烧纸接待香客,直到庙会结束那天,昼夜不息。在庙会期间,还会有人捐赠善款、许愿还原。尧头村负责这件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据当地老人说,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古时候,这个地区爆发瘟疫,邻县冀州一个人为了解救老百姓,自己就把所有的瘟疫都吃掉了,以至于脸被涨青涨红,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给他塑像,慢慢的,他也就演变成了神,受后人供奉。于是每年庙会,人们就会前来祈福,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有一个好的收成,祈求全家平安。

发展到今天,尧头庙会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在端午节的早上,负责祭祀的人会在六点之前到庙里去请神,经过一个小仪式后,将神像请出庙,抱神像的人在前,其他人在后,敲着小鼓,打着铜锣,拍着钵,口中唱着。把神安置到事先搭好的凉棚内,以供人供奉拜祭。

庙会除了商业活动、祭祀活动外,还有文艺表演。表演着多为四五十岁的人。先在庙会凉棚前集合,着统一旧式军礼服,组成一个小乐队,每个人手中都有乐器,乐队最前面还有一个指挥,在这个小村里可是相当壮观。乐队中最显眼的就是标有“新河尧头”字样的大鼓,直径约一米半,需要两至四个人敲。乐队在庙会前表演一会儿后就休息一会儿,再次表演时,位置就向村中的广场移动,反复几次,就到了尧头村的广场。此时乐队队员们脱下军礼服,换上了表演服。只看广场舞台上,那一群可爱的大妈,蹦蹦跳跳像小姑娘一样,鲜红的手绢在她们手中灵动的甩着,一点都看不出来她们的年纪来。这些大妈还身着藏族同胞的衣服表演藏族舞。看这些大妈那眼神那动作,不得不让人佩服,其表演艺术魅力已超越了年龄。一时村民们都聚集到此看这场文艺汇演。表演结束后,村民自发的又扭起了大秧歌,伴着现场配乐,瞧!大家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都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恨不得也去扭一个。

艺术家在民间,看那满头花白的老头,敲起鼓来特别带劲,那手腕那眼神,都是那么有渲染力。再看他旁边的两个大爷,在斗钵,两个人像小公鸡一样,平日里刺耳的钵声,现在也成了动听的语言,他们两个又像在辩论似地,你一言我一语,加上生动的肢体动作,真是一种享受啊!这还是我第一次看。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中午,各家敞开大门,都在过堂里摆下桌子招待亲朋好友。本村的学生们也把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带回家去,想必他们的母亲已经准备好一大桌丰盛的食物了吧!整个村庄沉浸在喜悦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尧头村的端午庙会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借这庙会这个契机进行商业活动,庙会期间更是当地人走亲访友的好时机。通过庙会这个机会,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组织庙会的这些人都已经很老了,年轻人多认为烧香拜神是封建迷信,只是看个热闹,对于庙会本身的一些事情并不关心,对于庙会的相关传说也知之甚少。那么,尧头村的庙会还会存在多久?这还是一个问题。

秦来茹 谢燕婉

下载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报告——协调发展,铸就强村(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牛头村调查报告

    中共***村党支部 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和安排, 我作为***村的一位支部书记,经过近段时间的1条入细致调查研究,结合我村实际将调查报告如......

    驻村调查报告

    枝江市司法局驻洪治村工作组入户调查情况报告*市司法局驻**村工作组按照全市“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于3月6日正式开展入户走访活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驻村调查报告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上官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们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下村调查报告

    关于对黎侯镇下村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驻下村工作指导员李韶飞孙晓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意见》(中发„2004‟1号)及县委、县政府提出“......

    村经济调查报告

    村经济调查报告 村经济调查报告1 一、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

    村情调查报告

    兰桥乡红光村村情调查报告2010年9月,我荣幸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怀远县兰桥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进村一个半月,通过走访群众、整理村务材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

    村经济调查报告

    村经济调查报告市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一、基本情况中兴村地处洋河镇区南部2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1149户、5860人,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93户、250人,低保户40户、93人。村有党员......

    “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2014年起,水城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构建基层导向型管理机制,按照“乡镇为主、部门自愿、行政村全覆盖”的原则,精心选派305名县、乡机关干部挂任各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