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门]哈尔滨市松北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哈尔滨市松北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哈尔滨市松北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牢牢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倍增发展目标和区委提出的“好字当头,力求快速发展;稳字捉住,力求奋发有为”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圆满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建设“三个最适宜”新城区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经济好中求快,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迈上了新台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1%、11.2%、16.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8亿元,增长3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进1.73亿元,增长32.4%。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9.4:47.1:43.5调整到8.6:46.8:44.6,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产业基础进一步增强。实现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增长10.4%。其中,规模产业总量占全部产业的60%,3家企业销售收进超亿元。农机装备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农机装备业实现销售收进15亿元,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到10家。园区经济活力初步显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园区”、“欧美亚高科技园区”和“对青山产业园区”全部列进哈大齐产业走廊。“对青山产业园区”争取到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和资金支持,被省里确定为重点区。截至2008年底,三个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引进企业55荚冬协议投资额65亿元。园区经济逐步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亮点。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22.08亿元,增长16.6%。实现旅游总收进1.7亿元,增长35%。太阳岛风景区魅力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第二十届雪博会更加光彩夺目。首届“松北文化旅游美食节”反响热猎冬龙江第一村、龙华渔村、世茂大道餐饮一条街已成为我市新的特色餐饮集中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推进,累计建设“农家店”27户。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启动建设。银行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中国建行哈尔滨松北支行落户我区。买通和拓宽融资渠道,全年共融资21.3亿元,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贷款1750万元,为企业争取各类发展资金12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进区企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产量达到14.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7.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46万亩耕地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农业生产基地达到10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16个。加强畜牧园区建设和产品质量监管,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3%。农民人均纯收进6018元,增长13.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进,投资1510万元新建通村公路9.83公里,改建危桥2座,使我区通村公路改造总里程达248公里,提前两年全面实现高等级路面村村通,为群众买通了致富路。投资1000万元,实施饮水工程32处,解决了1.4万人安全饮水题目。改造泥草房1070户,逾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探索信息惠农新途径,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数字电视信息化平台建设。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及时调整招商引资重点。好易通、倍丰农资等一批地区总部项目,哈烟厂、润恒物流、绿地团体等行业领头雁和税源项目落户我区。引进国外独资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全年引进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协议引资额108.24亿元,实际到位额31.35亿元。坚持“招落并举,强化服务”,努力突破制约瓶颈,15个往年签约项目顺爽利地,10个项目开工建设。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实现出口460.8万美元。大项目建设形成新增长点。牢牢围绕增加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全区2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7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良好增势,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积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区22家科技企业获得支持资金1400万元。专利申请量增长378.6%,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建立企校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二)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土地瓶颈题目得到有效缓解。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土地瓶颈题目得到有效缓解。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6平方公里,挂牌出让国有土地数目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供地速度和供地量位居全市前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认真执行《城乡规划法》,编制完成松北大道两侧土地利用规划、松浦大桥江北引桥周边地区、市政府周边地区及太阳岛西区等重点地区规划。完成建设投资41亿元,大力推进跨江桥和区域主干道路网建设。哈伊公路松北段拓宽改造工程敷设管线6700米,土方回填5万立方米。棚改项目进展顺利,房屋拆迁2270户、30万平方米,拆迁速度快,群众比较稳定。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投资17.1亿元,开发总面积达128.56万平方米。保利、绿地、世茂等全国著名地产企业开发的一批优质住宅小区相继启动建设。第二届房展会效果明显,全年销售面积达64.69万平方米。建设市场治理进一步加强,全年无质量、安全事故。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7亿元,太阳岛西区堤防工程和呼兰河三家子堤防改造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前进堤扩建段应急消险加固工程高标准完成,松北堤防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城区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管交接更加规范有序,新建路桥等重点工程及绿化日常养护治理落到实处。坚持“养事不养人”,160公顷绿化养护,231万平方米道路、广场保洁、清冰雪、灯饰亮化等设施管护全部实现市场化运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街路全覆盖。投资2000万元,安装路灯1500盏,三环路、西宁路、松北一路等主要街路全部打亮,松北大道被评为全市“最佳灯饰街路”。在全年*综合评选中,松北区始终排名第一。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拆除私建滥建2万余平方米,一支队伍综合执法经验在全市推广。松北整洁、有序的城区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投资6300万元,新增绿地561.9公顷,新增树木34万株,绿化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之首。建设了金河湾湿地公园,“一湖三岛”改造全面完成。集乐2万吨污水处理厂进进试运行阶段,松浦10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松北主城区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大集中供热推进力度,常盛源、世纪花园等一批小区的供热题目得到妥善解决,新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持之以恒实施绿色清冰雪,受到群众赞誉。(三)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积极开展惠民行动,14项惠民实事全面完成。省市区三级财政共投进资金1.6亿元,从学、劳、病、住、弱和宜居环境等6个方面,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题目,使更多群众亲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扶贫济困工作更加扎实。全区实现就业5800余人,培训4400余人,均增长10%。2.3万人外出务工,实现打工收进1.98亿元。扶持下岗失业职员和失地农民成功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2万元。上海英展电子秤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困难群体就业题目得到妥善解决。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40元进步到300元,实现应保尽保,城区低保户和残疾人医保实现免费。农村低保从每人每年800元进步到960元。在全市率先实施新的农村医疗救助办法,扩大了救助人群。进一步进步“五保”老人生活标准,启动建设区级敬老服务中心。区财政困难群体救助和灾难救助支出达250.5万元。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led照明文化体育、人口计划生养等项工作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成效明显,全区中小学辍学率大幅度降低。教学质量稳步进步,重点高中升学率和高考升学率分别由建区初的9.2%和51.2%进步到17.5%和73.6%。投进资金2000余万元,高标准完玉成部D级中小学危房改造。投资650万元,加强教育教学设备建设。新建寄宿制校舍5000平方米,基本离别冬季靠火炉取热的学习环境。文化事业有了新发展,组建了“冰雪文化艺术研究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6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两个社区被评为全市体育示范社区。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火把传递任务。卫生防疫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7000平方米区卫生防疫服务中心全面竣工。加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力度,联合哈医大四院投资400万元建设的6000平方米二级甲等医院即将投进使用。完成了哈医大四院松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初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题目。农村常住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初步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题目。我区继获省级卫生区称号后,又进进省级卫生先进区行列。人口和计划生养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符合政策生养率达到99.2%。(四)精神文明、*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深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群众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进步。“建文明城区,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活动成效明显,太阳岛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单位,40余个单位被评为省市区文明单位。在36个村建立农家书屋或专用阅报栏,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区直机关“漂书”活动全面启动,为促进全社会更加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征兵工作。双拥工作再创佳绩,2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深进开展普法活动,举办法律广场、法律大集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7场,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进度快、局势稳,选出的干部结构好、素质高的良好效果。“平安松北”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刑事发案持续下降,6个社区、26个村和178个屯实现无案件、无火灾、无犯罪、无群体性事件。强化安全治理,剔除道路交通事故,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亡人事故记录。实行领导包案、包镇制度,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一大批重点疑难案件得到有效调处和稳控。进一步畅通和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形成了依法有序诉访的良好局面。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有了新的进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视和区政协的*监视,主动报告和通报工作,办理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95件,答复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广泛开展法律咨询和专家论证,决策的*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进步,处理各种复杂题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审批服务时限由国家规定的总计1873个工作日压缩到659个工作日。创立了首席代表制、一审一核制、窗口终审制等七种审批服务模式,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大力建设节约型政府,车改实现全覆盖,累计节省资金4000余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无纸化办公,累计节省资金45万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纠正。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工作富有成效,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一年来,统计物价、民族宗教、侨务、档案舆志、保密信息、残联老龄等项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各位代表,过往一年,松北的发展碰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区政府牢牢把握区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坚持高水平开发建设理念不动摇、坚持全面完成区人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市政府倍增发展目标的决心不动摇,牢牢依靠干部职工,顶住压力,不受干扰,集中精力,埋头苦干,使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社会实现*稳定,rmt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税务、规划、国土、工商、环保、房产、质量技术监视、审计等驻区单位和进区企业配合帮助的结果,工作报告《哈尔滨市松北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松北发展的同道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题目,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产业总量小,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少,产业经济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二是商贸流通业发展不足,缺少龙头、领军企业,与建设中心城区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还不够完善,融资渠道还不宽,投资水平有待进一步进步。四是政府职能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全区发展软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上述题目,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新一年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心和省市重要部署,hardness tester加快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市政府提出的倍增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区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国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保民生的政策措施,省市也迅速对扩大内需、加快大项目建设进行了部署。省委提出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争取更大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市委市政府也确定了实施十项工程,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都为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蕴躲着很多发展机遇。从我区来看,随着过江通道建设不断加快,松北再次成为焦点,广大投资者对松北未来发展形成良好预期,也必将带来新一轮投资*;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继续扩大和蔓延以及严重的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区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我们原来设想的承接沿海地带梯度转移项目难度加大,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始终把松北置于全省、全市发展的大格式中往审阅,放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松北提出的发展要求上往谋划,牢牢捉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紧跟国家、省市政策导向,深进挖掘自身潜能,在确保现有国家投资项目不减、不缓、尽快开工的同时,努力争取多落项目、落大项目。以大项目建设的超常规推进,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使全区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三个最适宜”新城区,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心、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按照区委提出的“好字当头,力求快速发展;稳字捉住,力求奋发有为”的总体要求,把2009年确定为大项目建设年,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硬支撑,把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后劲;进一步突生产业培育,实现富民强区;进一步突出农村改革发展,确保农民增收;进一步突出城乡功能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城区;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同比增长35%;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进实现1.95亿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进6439元,同比增长7%。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09年重点做好三方面12项工作:(一)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努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1、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民收进稳定增长为目标,把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确保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鼓励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组织和个人投资效益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开展土地规模经营。2009年,全区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000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全区46万亩耕地通过无公害认证的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全市无公害农作物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先行区。推进农业标准化、良种化,良种化率达到90%。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优质粮播种面积达到90%以上,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500亩,生产基地达到12个,棚室生产园区达到7个,新增绿色和有机农产品10个。加快畜牧强区建设,新建养殖小区2-3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55%。加强疫病防控,健全和完善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和建设力度。积极承接省农垦农工商一体化战略转移项目,全面推进以乳品项目为核心的系列化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场镇共建”新局面。推动东金团体、宏伟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竞争能力和带户功能。进一步壮大粮、乳、肉等食品产业,打造滨宝大米、对青烤鹅、东金玉米、东金葡萄等绿色食品着名品牌,努力建设全市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步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屯规划编制力度。制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到2011年,基本实现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5%。投资1800万元,实施饮水工程,解决45个村屯、2.37万人安全饮水题目。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主街硬化率达到100%。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新增沼气试验池50个。加大农村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完成泥草房改造1000户。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2、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打造哈大齐产业走廊建设区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支柱、上风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亿元,加快对青山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由目前的2.2平方公里扩展到7平方公里,实现“六通一平”,打造多功能园区。协调东北高速团体完成哈大高速公路对青山互通口建设,使园区直通哈大高速公路,促进园区加快发展。继续完善东北亚、欧美亚园区配套建设,满足现有企业生产生活需求,为大项目建设提供空间。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重点建设松北区国家级生物产业园。强力推进绿环生物降解制品股份公司总部项目的引进,加快高强度生物全降解新型材料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扶持嘉宝生物科技、博元生物等生物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带动全区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打造生物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烟草产业集群建设。以东北亚园区为依托,打造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加快推进好易通、哈烟厂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九州通、四十九所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东金沃尔等12个项目增产、增效,圣达模具等2个项目投产、达产。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积极争取省市科技创新资金,加大区级财政科技投进,支持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品研发机制。
3、着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推动服务业晋档升级、壮大规模。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松北金融商贸区、天龙商贸大市场建设,启动绿舆志华商厦建设,加快引进沃尔玛超市,进一步壮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完善便民贸易网络,建成一批治理规范、功能齐全的社区贸易服务中心。继续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达到32户。推进旅游业优化升级。以省、市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冰城夏都”旅游胜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业优化升级。以太阳岛为龙头,突出松北冰雪游、避暑游、生态游、乡村游品牌形象。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太阳岛游客中心。进一步完烧公阳岛大旅游体系,开发新城区观光游。推进全国总工会劳模接待中心建设。2009年,旅游总收进增长30%以上。突出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我区区位和生态上风,大力宣传、推广交通便利、环境优良、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城区形象,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团体的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营运总部等分支机构落户松北,带动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扩大经济总量。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倍丰农资、省农电调毒?幽等总部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物流平台。按照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打造辐射全市和全省北部地区的物流平台。加快推进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九州通医药物流项目和以邮政服务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建设。积极建立区域金融体系。大力争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落户松北。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发展壮大投资团体。增强我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扶持功能,全年力争发放扶持贷款2300万元,解决企业生产活动资金难题目;主动帮助企业申请省、市不同行业各类扶持资金1500万元。
4、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发展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以新“三资”为重点,继续保持松北招商引资强劲势头,全年协议引资额120亿元,实际到位额33亿元。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更加重视招商项目的规划与策划工作,围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开发、储备一批上风项目,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国内外着名企业推介和宣传。进一步进步项目质量。更加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率大、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切实增加区级财源,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落商”服务环境。更加重视“落商”环节,理顺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进落实工作,实现“招”与“落”无缝对接,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5、着力推进城区建设与治理。以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和城市品位为重点,高出发点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年城市建设投资36.45亿元。抓好城建重点工程,打造松北房地产品牌。全力配合省市推进哈齐城际铁路、哈尔滨北站和松浦大桥、三环西桥建设。加快推进哈伊公路松北段拓宽改造工程、四环与世茂大道立交桥工程及其他重点项目的市政配套工程。继续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快保利水韵长滩小区二期、松浦花园、世茂滨江三期等一批优质住宅小区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叫响“生态松北,适宜人居”品牌形象。投资6000万元,完成太阳岛西区堤防二期工程和呼兰河堤防工程建设。进一步进步城区治理水平。继续深化城区治理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对管养企业的监视考核,不断进步治理层次和水平。继续开展建设干净城市行动,城区市容环境卫生保持全市领先。坚持绿色清冰雪。推进亮化、美化工程。完善一支队伍综合执法,进一步降低执法本钱,进步执法效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加大投进,增建环保设施,提升松北生态环境上风。加快10万吨松浦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主体工程。推进松北区域内河整治,力争在三年内全部贯通。启动建设2个垃圾处理场,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构筑绿化新体系,新增绿化面积100公顷。(二)高度重视民生,努力构建*社会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题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惠民行动,为群众办好十二个方面27件实事,推进*社会建设。
1、努力扩大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技能促进就业、以市场导向就业、以政策扶持就业、以帮扶安置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人。对“零就业”家庭实行托底式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成员动态为零。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失业金发放率达到100%。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构筑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倡导社会互助,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2、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继续加大投进,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推进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整合学校4所。引进名师及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偏远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引进名校,鼓励合作办学。启动松北教师之家住宅项目,改善教师生活居住条件;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以省博物馆等为重点的文化设施建设。整合太阳岛文化展馆,形成文化长廊。举办“松北·太阳岛冰雪文化论坛”。加至公益性文化事业投进,新建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果断取缔黑网吧。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进步体育设施覆盖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水质安全监测,进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引进哈医大四院,投资10亿元,启动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园林型医院。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新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100%。稳定低生养水平,进步出生人口素质。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符合政策生养率达到95%以上。积极向上争取,努力增加公交线路,逐步形成城乡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3、深化“平安松北”建设。进一步下移重心,强化街、镇基层平安基础工作,健全完善维护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公循分局指挥平台,完善全区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减少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减少重大群体性事件,让群众有充分的安全感。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体系、安全文化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双基”工作体系,果断遏制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着力解决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危害民生的突出题目。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深进推进基层“调访一体化”建设,推进源头治访。建立信访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疑难案件调处有新突破。同时,继续做好民族宗教、民兵和预备役、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三)切实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任务,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进步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公信力高、执行力强、工作作风硬、群众信得过的政府。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步服务能力。区政府工作职员要以即将开展的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学习、教育和培训。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配套改革。开发建审项目审批系统,实现建审项目审批监视一体化。增设服务中心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与网上视频监视一体化治理。
2、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遵循法律至上原则,把政府的各项工作严格规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碰到的各种新矛盾、新题目。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新机制。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视、政协的*监视、公众的社会监视和媒体的*监视。
3、狠抓工作落实,进步政府执行力。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区政府全体工作职员要认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做到接受任务不讲价钱,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面对任务,主动靠前,勇担责任,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努力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对定下的事,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落实责任,严明纪律。建立行政问责制,推行政府绩效治理。
4、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坚持以德谋政、以廉立身,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各项规定,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构建预防、监视、自律和惩办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发生。进一步加大对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规划审批和农村“三资”等重点领域和环节*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政府各类资金、经费的审批和监管,防止违法违规使用。认真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各位代表,2009年是松北建区五周年,将是我们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的一年。面对光荣艰巨的任务,展看美好灿烂的远景,我们布满信心。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切实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三个最适宜”现代文明城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庆60周年!hardness tester来源地址:上海英展电子秤上海英展电子秤tem plateName=end.htm&newsID=efedcd46 8800a5打算要孩子的夫妻一定要科学孕育我们的下一代!
第二篇:中共哈尔滨市松北区委员会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中共哈尔滨市松北区委员会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北区行政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办
法》的通知
各党组,各直属党委(工委),区直各部、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现将《松北区行政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哈尔滨市松北区委办公室
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5月18日
松北区行政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临聘人员管理,本着既考虑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合理控制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党政群机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财政补助类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临聘人员系指上述机关或单位为完成所承担职责任务,在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上临时聘用的非在编人员。
第二章 使用临聘人员工作程序
第四条 全区临时聘用人员的使用按“用人单位申请、编制部门审核、人事部门审批、人才交流中心承办、财政部门集中支付”的程序进行办理。
第五条 凡有下列情况的单位或部门,可向区编制部门提交使用临聘人员的书面申请。
(一)由于本部门、本单位编制偏少,编内人员确实难以完成现有工作任务的;
(二)由于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现有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要,需引进特殊人才的;
(三)由于职责任务增加,编制调整不及时,急需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
(四)由于特殊、临时任务经区党政联席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同意,需短期内增加工作人员的。
第六条 各部门在提交使用临聘人员的书面申请后,由区编制部门依据用人单位承担现有职能、正式人员配备及工作量情况,对用人理由进行调查和核实,提出是否同意使用临聘人员的意见。由区人事部门根据编办意见,对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条件进行审核后,报部门分管区级领导、主管人事工作区级领导及区长审定。
第七条 具体招聘工作由区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实施。用人单位持区人事部门
批复向区人才交流中心提交临聘人员的岗位、条件和聘期等基本情况,由人才交流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殊稀缺人才除外)或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推荐。
第八条 由区人才交流中心会同用人单位组织对被推荐的待聘人员进行笔试、面试和考核。对初步人选经一个月试用,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
第九条 人员正式聘用后,用人单位凭人事部门签发的五联单,在一周内与被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到区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合同鉴证,到区人事部门进行工资审批,到区财政部门办理工资支付手续,到后勤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事宜。
第三章 聘用条件及合同的管理
第十条 临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具有拟聘职位所需学历、专业技术条件,胜任所承担工作;
(三)身体健康,经体检确认无重大疾病者。
第十一条 合同的管理
(一)合同期限聘用人员依据岗位需要和工作性质,可将聘用人员分为长期和短期(阶段性工作需要)两种,一次签订聘用合同最长期限为一年,合同续签的前提条件是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对已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合同自行解除。
(二)合同管理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临聘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一式三份,本人、用人单位和区人才交流中心各执一份。
(三)合同的解除和续聘
第十三条 临聘人员因合同到期不再续签或提前解聘的,用人单位应于临聘人员离岗前五个工作日内到区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合同到期后继续聘用的,在到期后五个工作日内,到区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履行续签手续及备案。办理续签手续,需向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提供上一个聘期的考察材料。
第四章 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临聘人员的日常管理由用人单位负责。用人单位根据工作性质参照同类在编人员的管理方式对临聘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 临聘人员的考核由用人单位和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共同完成。用人单位负责对临聘人员试用期考核、平时考核及季度考核。各用人单位按照《临聘人员绩效考核纪实簿》的填写要求,每月由所在科室对临聘人员进行考核,每季度由所在单位对临聘人员进行考核,并填写季度考核登记表,上报区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审批,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季度绩效工资;区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临聘人员的半年及考核测评。对临聘人员较多的单位,连续两次测评均为后10%的人员予以辞退;对临聘人员较少的单位,两次测评结果均为“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对有投诉反映全年累计两次以上者,经调查属实,立即中止和同。
第十六条 为加强对临聘人员的自身诚信建设,提高我区临聘人员的自身约束能力,保证临聘人员在松北区工作期间能够尽职尽责,临聘人员管理办公室将对临聘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形成材料建立档案,当临聘人员调离本岗位时,将其在我区的工作情况及主要优缺点反映给有关部门及新的用人单位。
第五章 工资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 临聘人员实行经费预算管理。用人单位要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区里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对临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各项保险等内
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经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区财政部门备案。临聘人员的工资体系由岗位工资、区龄津贴及季度绩效奖金构成。其中岗位工资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特殊稀缺人才岗位,具体工资标准为管理岗位700元,专业技术岗位800元,特殊稀缺人才岗位根据实际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确定工资标准;区龄津贴按进区时间长短,区龄每增加一年,月工资上浮20元;季度绩效工资按考核结果分为三个档次发放,即“优秀”500元,“良好”400元,“合格”300元(上述标准视区财政收入状况及阶段性工作难易程度实行浮动)。同时,按国家规定,为相关临聘人员缴纳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金,对于考核优秀的临聘人员,区委、区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十八条 区财政部门根据区人事部门核定的工资标准,为用人单位在部门预算中安排临聘人员经费。各用人单位不得改变经费用途、不得截留。
第六章 违规责任
第十九条 除区里统一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准用预算外经费为临聘人员发放各种津贴、补贴。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将按相关财务规定追究部门主要领导责任。第二十条 对未经审批擅自使用临聘人员的单位,财政部门不予核拨临聘人员业务经费,不予支付临聘人员工资及享受区里各项福利待遇;用人单位自行解决的,由财政审计部门追查经费来源,并按违反财经纪律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规定已擅自聘用的临聘人员,用人单位必须限期自行清退,对本规定实施后未经审批继续聘用的,要对违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第二十二条 临聘人员合同的终止、变更,必须上报区人事部门履行相关手续,对未经同意,用人单位自行变更合同或擅自调换人员的,一律无效,并收回临聘人员指标,对部门领导予以通报批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经营类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参照本办法施行。具体实施方案报区人事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区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7年6月1日起试行。
第三篇:2012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7日在哈尔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上 市长 林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五年,是超越自我、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十三届人大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4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五年年均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年均增长12.8%。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是2006年的2.6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3亿元,增长30.5%,是2006年的2.5倍。金融、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49亿元。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8.4亿元,年均增长18.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4.1:35.8:50.1调整为10.5:38.8:50.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4.6%提高到54.4%。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5%,水、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17.8%和11.7%。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惠民力度持续加大,向市民承诺的280个惠民行动项目件件落实,累计投入871.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比上年增长14.1%,五年年均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8元,比上年增长19.8%,是2006年的2.18倍。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3.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得到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居民全部饮用磨盘山水,103万户居民用上清洁安全天然气,集中供热普及率由61%提高到7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4%提高到75%,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无到有,处理率达80%。累计更新公交车辆3200余台,开辟调整公交线路74条,农村客运班车通村率达10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公平进一步显现,累计创建标准化学校400余所、资助贫困学生62万人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农合统筹区域内住院政策性报销比例达7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251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哈尔滨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安装健身路径6500件。成功举办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接近收尾,国有净资产总额比2006年翻两番。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完成80%。市政府组成部门由49个精简到42个,下放和取消管理权限85项。财税、金融、文化、水务等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8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9%。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9亿美元、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资金到位206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4%和34.2%。“哈洽会”、“冰洽会”等招商平台作用凸显,华南城、国际农业博览中心等102个招商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摩根大通、东亚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入驻我市。哈尔滨与以色列合作取得突破,“哈以基金”在国企战略投资、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三优”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展明显,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4件,制定政府规章92件。“五五”普法圆满完成。社会管理成效明显,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下降61.5%,信访形势有所好转,万人刑事发案率在副省级城市中保持最低。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力资源、统计、审计、气象、人防、地震、档案、国防教育和双拥及民兵预备役、地方志、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特别是市委确定“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以来,我们认真组织、强力推进,哈尔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是城市空间迅速拓展,“一江居中、两岸繁荣”迈出新步伐。通过建设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工业新城、群力、哈西、哈东等新城区,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县域延伸,使哈尔滨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家批复。科技创新城累计开发9.6平方公里,134个研发项目入驻园区,37个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新城开发35平方公里,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3户,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宾西、利民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哈西、群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宜居新区。
二是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预计2011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12亿元,是2006年的3.7倍。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大项目1833个,完成投资3788亿元。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累计完成2635亿元,年均增长34.9%,投资增幅连续4年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总量排名由第14位晋升至第8位。民间投资拉动力增强,累计完成4759.3亿元,年均增长33%,占全部投资比重由47%提高到50.3%。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持续提速增效。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五年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由100亿元提高到26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超过21%。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75.7%提高到83.1%。以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值由876亿元增加到2452亿元,年均增长22.9%。
四是强县战略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2011年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1亿元,年均增长30.3%。县域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双城食品、五常医药、依兰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突破280亿斤,“旱改水”、“粮改菜”和“粮牧换位”成效显著。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水资源供给和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持续提高。
五是冰雪和湿地旅游引领作用突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冰雪旅游持续上层次、上规模,哈尔滨冰雪节已成为国际冰雪旅游盛会,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冬季最热旅游城市”。立足保护开发利用松花江湿地资源,制定出台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形成了以旅游业为牵动、服务业配套发展、实实在在增加百姓收入的新的产业体系,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哈尔滨夏季旅游迅速升温,成为全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旅游总收入完成4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是2006年的2.7倍,占GDP比重由8.2%提高到11.5%。
六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乡载体功能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累计完成投资2700亿元以上。路桥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新改建各类道路667条、桥涵121座,维修道路3686条(段)。松浦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西桥、阳明滩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依兰松花江大桥顺利推进。新建哈阿快速干道,打通长江路,拓宽改造哈五路、哈双北路、东巨路等出城口道路,绕城高速全线建成,中山路、机场路、文昌高架桥、征仪跨线桥等交通干道贯通城区,地铁1号线、哈西客站等工程进展顺利,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镇全部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公路通村率达100%。
七是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得到加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启动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污染治理,干流出境水质主要污染物下降21%。“三沟一河”整治取得成果,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基本实现污水全线收集和集中处理,阿什河清淤工程全面展开,部分城区段实现污水截流。完成双琦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一期工程。累计拆炉并网、限期治理超标排放燃煤锅炉3360台。环卫作业投入大幅增加,城区道路清扫和清冰雪机械化率、水冲洗率明显提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战役”,城乡卫生环境和市容面貌显著改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累计造林2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5%。
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取得重大进展,累计拆迁改造棚户区1235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9万套,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2.4亿元、廉租住房补贴1.9亿元,实物配租廉租住房8777套。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22亿元。农村住房砖瓦化率由78.9%提高到89.3%。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
九是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新战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惠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落实,“政风建设年”成果明显,“超越自我、执政为民”深入人心,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成为工作主流,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氛围初步形成。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创业型试点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届政府扎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哈部队、武警官兵和中省直驻哈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关心、支持哈尔滨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增速慢仍然是我市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的要求非常迫切。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做强工业、提升农业、发展服务业的力度仍需加大。三是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育不充分、开放度偏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五是城市功能还不完备,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六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七是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铺张浪费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今后五年及2012年工作建议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形势的基础上,绘就了“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历史机遇,凝神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哈尔滨,在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超越自我,坚定不移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团结一心、乘势而上,为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
未来五年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四大形象标志”是:老城展现欧陆风情新貌、新城拔地而起、城乡一体化明显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群众福祉的“四大民生指标”是: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解决住房问题、社会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多年积累的群体性突出矛盾基本解决。按照这个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我们要:
——着力实施惠民工程,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针对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推进惠民行动,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力争到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左右,比2011年翻一番,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城区四环路内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全面完成。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取得实效,提前实现农民增收100亿元目标。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区和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城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投入力度,文化体育设施遍布城乡社区。
——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是省委提出的要求,更是哈尔滨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哈尔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有基础、有潜力,也有现实差距。我们必须在拉开城市骨架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一批功能性强、承载力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提升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抢抓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契机,规划建设空港物流经济区。切实做好哈大客专、哈齐客专配套工程建设,力促哈佳、哈牡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确保哈西客站按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改造哈尔滨既有火车站,建成松北火车站,加快推进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和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完成内陆港搬迁扩建,同步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力争五年后,基本形成服务全省、辐射东北、联通国内外的大流通格局。持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和配套能力,开通地铁1号线,启动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加快推进新滨洲桥、滨北公铁两用桥等跨江通道建设,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配套建设松北、哈南、群力、哈西、哈东等新区市政道路。推进北国水城建设,建成江北百公里滨江景观大道,松江避暑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水、电、气、热管网升级改造,完善备用水源、气源、热源,确保城市拓展和日常运行需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5%、91%和85%以上。持续提升城市产业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综合体、高端商务区等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华南城、国际农业博览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打下基础。
——着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所在。必须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建设不放松,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重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高新技术改造、资本市场运作、信息化武装、现代化管理等手段,大幅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力,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强化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尽快将其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社区服务等新兴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金融、物流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0%和16%。充分利用哈尔滨适合发展云计算有利条件,加快引进并做大云计算企业,争取成为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力争在国际国内分工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抓好大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城研发区已签约开工的100多个项目,产业区LED等高科技项目,确保在三、五年内建成投用,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工业新城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新型装备制造业,确保五年建设100平方公里,新增产值2000亿元以上。利民开发区建成医药产业园,宾西开发区实现加快发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快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力争到2016年,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超过300亿斤。县域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县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向配套扩张,粮食由食品加工向化工产品加工拓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牵动力持续提高。农村城镇化稳步推进,一批特色突出的小城镇初步建成,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提前实现百万农民进城镇。
——着力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生存发展和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必须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力促文化产业大开发的大好时机,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实施“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明显提升全市人民文明素质。凸显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大气、神气、洋气城市风格,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征和时代气息的特色文化品牌。把“哈夏”音乐会打造成全国一流和国际性的音乐盛会。扶持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书刊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出版、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6%。把平房动漫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动漫网络游戏产业聚集地,群力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品贸易园区,哈师大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打造成全市新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确保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城乡规划展览馆、职工文化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并良性运营,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标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筑有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不活、开放度偏低是制约哈尔滨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以更大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力争用五年时间,国有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探索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方式的新型投融资体制,筹建文化、旅游、环保、医药等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有地区优势、联接全国的综合性产权要素市场,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大宗物资交易市场及期货市场。新增上市企业15至20户。加快农村综合改革,逐步确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完成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启动“三供一业”试点,加快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物业管理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非公经济比重超过60%。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沿边开发开放中发挥作用,打造对俄开放枢纽,争创中俄合作示范城市。力争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5%和10%以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资金到位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各位代表!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开局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力求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上有新突破,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有新举措,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在备足后劲、打牢基础上有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有新成效的总体要求,结合落实“十二五”规划,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3.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2%和4%、0.4%、0.74%。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工业经济上不去,哈尔滨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全面振兴就无法实现。必须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今年重点抓好哈药总厂优化调整改造、东轻超大规格铝板带材等重大技改项目100个,启动实施兵装集团地源热泵、富霖芯片等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投达产项目50个,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
抓好大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小而散”是影响我市项目落地、产业集聚的一大弊端。必须坚持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用地节约、要素集聚,加快园区整合步伐,在推进26个市级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率先发展经开区、高新区、宾西、利民4个国家级开发区,力争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工业新城今年确保50个项目开工建设、60个项目签约入驻,完成投资200亿元。科技创新城新开发4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0亿元,确保新开工项目面积80万平方米,50个项目竣工投产。利民开发区重点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力争竣工投产项目10个,完成投资20亿元。宾西开发区力争2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40亿元。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对哈电、哈飞、东安、东轻等中直省属企业服务力度,为其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条件。健全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将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服务和监控范围。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资金导向作用,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深入实施“骨干企业扶持工程”,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培育和打造一批带动作用大、支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45户,规模以上企业1000户。培育名牌产品,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重点领域和企业节能降耗,将监控范围扩大到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重污染行业退出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依法淘汰水泥、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抓好锅炉窑炉、电机系统等重大节能项目10个,实施中煤龙化等重点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工程28项。
(二)以现代农业建设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越是形势好,我们越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产能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市郊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示范项目,确保整理土地33.5万亩,新增耕地4800亩,新建基本农田21.5万亩。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松花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重点堤防险工弱段和10座病险水库消险加固任务,启动运粮河及阿什河东风镇堤防建设。提高现代化大农机装备能力,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5%,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力争实现产值18亿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提高科教兴农水平。优化种植业结构,增水稻、稳玉米、减大豆,保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推进“旱改水”扩稻工程,新建水稻节水核心示范区14处,新增水田80万亩。落实“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搞好五常万亩设施蔬菜园区建设。
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的关键举措。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拓展农业市场需求和增收空间,引导和服务农民直面市场,把利润更多地留给农民。做大做强稻米、乳品等10大产业链,新建续建投资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业项目12个,市级龙头企业增加到130家。农业产业化带动基地面积2200万亩以上,参与农户92万户。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突出抓好10大牧业龙头企业和30个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投资超亿元畜产品加工企业5个。加强合作社、协会、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深入实施“百镇提档升级、二十镇试点引领、六镇示范样板工程”,重点加快双城、宾县等卫星城和五常、尚志等次中心城市建设,抓好新发、团结等国家级小城镇试点。提高农民创业致富本领,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8万人。加快新农村建设,建成示范村20个,建设高标准绿化村屯100个。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加大扶贫力度,全面推进新一轮65个村整村扶贫开发。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3处,解决33.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大中型沼气项目4个、年产万吨秸秆固化项目5处。
(三)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旅游业是拉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财政和群众收入的朝阳产业,更是哈尔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我们要抢抓中俄两国互办“旅游年”活动契机,进一步做好“冰、雪、山、水”旅游文章,全面提升“冰城夏都”旅游品牌。冰雪游重点启动四季冰雪乐园等新项目,提档升级冰雪大世界等传统项目。湿地游重点推进道外滨江湿地、太阳岛东部湿地旅游景区、狗岛湿地休闲运动场和伏尔加庄园二期等项目,加快发展赛艇、帆船等高层次旅游项目,启动松江避暑城起步区建设。深度挖掘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文化、红色、农业、工业、乡村旅游资源,搞好规划布局、产品开发和旅游名镇建设。针对旅游市场需求,加大旅游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加强行业管理,提高高端旅游设施配套水平,加快构建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0%。
大力发展金融业。规范发展创业投资、工业投资、城建投资等国有投融资平台,增强重大项目投融资能力。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力争花旗、渣打等银行入驻我市。支持哈尔滨银行做大做强。启动城郊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继续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群力、松北金融商务区建设。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范围和规模,加快组建城市发展基金,做大做强哈以基金。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积极发展物流业。重点推进华南城、双城果蔬绿色有机净菜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哈尔滨内陆港异地扩建。积极谋划空港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重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研究出台物流业专项扶持意见。确保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着力培育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推进哈南“中国云谷”和松北“云飞扬”基地建设。积极推广信息服务在农业、物流、安防、交通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抓好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提档升级会展业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办好“哈洽会”、“冰雪节”等传统品牌展会和节庆活动,加快建设国际农业博览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确保会展业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优化城市商圈布局,加快改造南岗、道里、道外、香坊等传统商圈,构建松北、哈南、群力、哈西等新商圈。落实国家和省“稳价保供”政策,突出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作用,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四)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突出规划在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编制好城市生态绿道系统、快速公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控详规划、修详规划覆盖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建设地块,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市功能空间布局规划有效衔接。认真执行《哈尔滨城乡规划条例》,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持续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重点启动建设王岗、一苗圃高架桥等南部联络线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7条、桥涵15座,完成保健路、八区地道桥续建工程,大中修一批城区破损道路。继续推进江北百公里滨江景观大道建设,确保呼口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搞好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和群力新区公交、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地铁1号线一期力争年底前实现试通车,二期工程和哈西客站地铁联络线建设加快推进。启动花园街保护街区、东西轴线景观大道和空港大道新区联络空间等区域综合改造。改造建设哈亚公路阿城至尚志段等2条国省干线公路,新建续建哈成公路二期等5条城市出口路和京哈高速南沙大街等4个互通立交出口。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00公里。
加强和改进城市常态化管理。管理好城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就没有高质量的环境。今年我们要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使市容更整洁、出行更顺畅、景观更宜人。加大市容环境建设管理力度,升级改造旧有居民庭院1027个、社区休闲健身广场20个,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50座,成立社区物业服务站121个,维修老旧住宅1000万平方米,实现老旧住宅物业管理全覆盖。规范路边停车,新建社会停车场30处,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继续新增大容量绿色环保公交车300台,更新300台,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园中村环境以及架空线缆和牌匾广告,综合整治中山路二期、群力新区沿江景观线,高标准做好松花江两岸、湿地岸线及主城区夜景灯饰亮化。加强对磨盘山、西泉眼等城市水源地保护。加快群力西区集中供热等热源项目建设,改造老旧管网276公里,拆并一批小锅炉。开展地下管线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安全运行。健全管理、作业、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完善建管交接制度,加快城管“数字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按照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园林城市目标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三沟”治理完成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整治、清水水源工程和信义沟双线截流。阿什河治理完成污水截流和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4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和市区段生态景观建设。松花江干流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三类标准。松北水网体系开挖渠道45.1公里,新建桥梁30座。推进植树造林和城区绿化,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新增城区绿地200公顷。启动江北区域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园区建设,推进双琦废弃资源利用示范厂改扩建和餐厨废弃油脂综合处置厂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治理水土流失36万亩,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60个。
(五)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牵动,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内生动力。必须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根本问题,密切跟踪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新动向,加快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推进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投融资五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1.6亿元。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全年专利申请量增长20%。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技术联合体为依托,重点抓好发电设备、汽车制造、新媒体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铝镁合金加工、优质动物疫苗等高新技术产业链。鼓励、支持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全年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00个以上。加快光学电流互感器、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产业化进程。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
强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交流渠道,完善互访机制,深化合作内涵。高质量办好第四届“哈科会”。加快建设对俄科技合作产学研技术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对俄科技合作中心。抓好“哈以孵化器”建设,促其在哈尔滨与以色列科技合作中发挥示范效应。
(六)以开展“项目落实服务年”活动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大项目是打基础、攒后劲、惠民生、促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持续不断上项目,才会实现哈尔滨新跨越。加大项目保障服务力度,强化推进措施和谋划手段,确保今年市重点项目开工300项、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新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500个。继续跟踪重大经贸活动签约成果,提高合同履约率和项目开工率。
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哈洽会”等经贸平台作用,加强与世界500强等重点企业对接,采取捆绑式招商、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全面推进与港澳台、欧美、日韩、东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经济联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把握国家沿边开放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开发机遇,加快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哈尔滨段建设,办好对俄出口商品展等展会,支持对俄贸易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准入门槛,实行非禁即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强的企业,新建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个。鼓励扶持微小企业加快发展。
(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拓展惠民的深度和广度
解决安居问题,既是群众所盼,也是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的、紧迫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在注重质量和公平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确保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9万套,为1.5万户群众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改造农村泥草房6万户、300万平方米,新建农房480万平方米。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让群众有业可就才能增加百姓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指导援助,加强农民工劳动保障。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担保等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
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支撑。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未转非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扩大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受益面,资助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和60周岁以上老人参保参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新农合统筹区域内政策性报销比率75%以上。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残疾人康复治疗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逐步扩大支付项目。实现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1000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教育问题事关孩子成长、事关千家万户,老百姓最为关切。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尽最大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中小学校4所,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0所,新改建公办幼儿园78所。实施校舍、校车、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工程,为孩子们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4个,启动建设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办好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建立健全入学和助学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让群众方便实惠就医,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3所市直医院、4所区县医院和10个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从今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市直医疗机构建设。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启动国家级“电子病历”试点,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继续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哈尔滨音乐厅和城乡规划展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哈尔滨大剧院主体封顶、职工文化中心完成配套工程。加快建设平房动漫、印刷出版等6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冰上舞蹈杂技创作演出等4大基地。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高水平办好第31届“哈夏”音乐会。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安装健身路径1600件。全力实施八区体育场综合改造工程。
(八)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建设和谐稳定幸福家园
社会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强城乡社区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协商议事机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构建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新建住宅、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居委会组建工作。各区县(市)都要做出具体规划,加快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2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建立综合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强化维稳信息分析和社会矛盾排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制,做到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充分依靠法治力量和法律手段调处社会矛盾,加强法律援助。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构建现代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和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城市。严抓严管交通、消防、生产安全,坚决遏制重大恶性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哈尔滨”创建活动,创新和完善现代城市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加强网络监管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化隐蔽战线斗争。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塑造哈尔滨文明发展的良好形象。在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同时,组织开展“百家文明单位助百村”共建联建活动,建设一批文明村镇示范点。
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国防教育和双拥及民兵预备役、统计、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注重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使政府工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坚持把解放思想的着力点放在超越自我上,教育和引导广大公务员认清差距、找准问题,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落后思想,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和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坚持把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放在“忘我”工作上,广泛弘扬路桥精神、环卫精神、交警精神和公仆精神,敢于担当重任、破解难题、突破创新。积极倡导“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的实干精神,以真抓实干、有诺必践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取信于企业、取信于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合强大动力。
(二)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切实增强抓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手段研究和推动工作,努力掌控产业发展、园区建设、项目招商以及各类经济谈判的主动权。完善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切实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更多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切实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做到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妥善处置。切实强化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行政复议等领域改革力度,提高政府化解行政争议能力。
(四)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把政风建设作为优化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强化“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理念,巩固和扩大“政风建设年”成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企业行政审批“一表制”,推行“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协同会审、联合踏勘、统一收费、限时办结”审批模式,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
(五)扎实推进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政府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公务员教育和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完善反腐倡廉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目标宏伟、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2014年哈尔滨市中考松北区二模数学试卷_哈考网
松北区2014年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
(二)数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
“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涂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2的相反数是()
11(A)2(B)(C)(D)2 2
22.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为1.24×103克/厘米3,将1.24×103用小数表示为()
(A)0.000124(B)0.0124(C)一0.00124(D)0.0012
4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a2
12(B)2a3b5ab(C)3a2a23(D)2a4
4.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D)
5.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20cm2(B)20cm2(C)10cm2(D)5cm2
6.如图,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EC⊥EF,G(第6题图)
7.甲、乙两盒中各放入分别写有数字1,2,3的三张卡片,每张卡片除数字外其他完全相同.从甲盒中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再从乙盒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摸出的两张卡片
2114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概率是()(A)(B)(C)(D)9939
数学试卷第1页(共4页)
9.在半径为13的⊙O中,弦AB∥CD,弦AB和CD的距离为7,若AB=24,则CD的长
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第10题图)2x
1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x12.因式分解:x3xy2=.13.分式方程
3的解为.
xx
1x2 >0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
x1<0
15.某药品原价每盒25元,两次降价后每盒16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16.10,则a2b2014_____________.17.反比例函数y
k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的一个交点x
是(1,k),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矩形纸片ABCD中,AB=3cm,BC=4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与C重合,设折痕为EF,则重叠部分△AEF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8题图)
19.有一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的值是7,可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
是12,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6,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3,依次继续下去…,第2014次输出的结果是.20.如图,Rt△ABC中,∠C=90º,BD=CD=2,∠ADB=3∠ABD,则AD=_____________.A
(第19题图)
三、解答题(其中21~24题各6分,25~26题各8分,27~28题各10分,共计60分)21.(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m21m2,其中m=-2cos30º+tan45º.
)(1)
m22m1m2mm
22.(本题6分)
图①、图②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每个网格中标注了5个格点.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其内部已标
(第22题图)注的格点只有3个;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正方形,使其内部已标注的格点只有3个,且边长为无理数. 23.(本题6分)
甲、乙两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初中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
乙校成绩扇形统计图 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第23题图)
图
1甲校成绩统计表分 8分 9分 10分 分数
图
2⑴ 请将甲校成绩统计表和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⑵ 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较好.
24.(本题6分)
如图,小明在教学楼上的窗口A看地面上的B、C两个花坛,测得俯角∠EAB=30°,俯角∠EAC=45°.已知教学楼基点D与点C、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C两花坛之间的距离为6m.求窗口A到地面的高度AD.(结果保留根号)
(第24题图)25.(本题8分)
如图1,Rt△ABC中,∠ACB=90°,AB=5,BC=3,点D在边AB的延长线上,BD=3,过点D作DE⊥AB,与边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以DE为直径作⊙O交AE于点F.(1)求⊙O的半径及圆心O到弦EF的距离;(2)连接CD,交⊙O于点G(如图2).求证:点G是CD的中点.
(第25题图)
26.(本题8分)
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在开展活动,调查快餐营养情况.他们从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获取了一份快餐的信息(如图).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碳水化合物占快餐总质量的40%,求这份快餐所含蛋白质的质量;
(2)若这份快餐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百分比的和不高于质量的最大值. ...85%,求其中所含碳水化合物.....27.(本题10分)
(第26题图)
已知抛物线y1x2mxn(n0)与直线y=x交于两点A、B,与y轴交于点C,2OA=OB,BC∥x轴.(1)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D、E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两个动点(点E在点D的右上方),DE,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设点D的横坐标为t,△EDF的面积为s,把s表示为t的函数,并求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再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G,试问能不能适当选择点D的位置,使EG=DF?如果能,求出此时点D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第27
如图,等边△ABC中,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D=CE,连接并延长BE、CD,交点为P,并使BG = CF,直线GA、BF交于点Q,过点A作AH⊥BF交BF延长线于H.(1)如图(1),求证:∠GAH=∠BPC+30º;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D为AB中点,试探究线段QD与线段QC的数
Q 量关系,并加以证明.Q A
图1
C
(第28题图)
C
G
图2
第五篇: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跃动数字记录城市奋进足音
2011-01-28 09:52:16来源: 哈尔滨日报
【专题】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时期是哈尔滨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污染减排指标提前1年实现目标。
数字见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17.8亿元:2010年,哈尔滨市总投入达317.8亿元,超计划完成60项惠民行动项目,是上年的近两倍。
●10.8万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1万人。
●42个项目:去年,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力度加大,启动棚改拆迁项目42个,拆迁面积518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3.3万户,竣工31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万户;改造农村泥草房4.3万户,我市成为国家首批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
●91.2%: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五七工”、“家属工”参保工作全面完成,新农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1.2%、95.5%和94.5%。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20张床:城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0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提高到60%。
“三大战役”促城市面貌改善
【述说】
2010年,针对哈尔滨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在改善交通环境和市容卫生环境工作中,集中力量实施了以路桥建设和违章建筑拆扒、裸土地面集中整治以及清理牌匾广告、扮靓城市为重点的环境整治“三大战役”。同时,依法严格治理交通环境,在路桥等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时期基本保障了道路畅通。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建立垃圾收运新体系,城市管理效率明显提升。
【数字成绩】
新增绿地800公顷
“三大战役”中,哈尔滨市完成裸土地面硬化、绿化铺装513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02万株,新增绿地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
改造旧庭院2640个
为使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面貌明显改观,去年我市拆除违章建筑8万多平方米,清理各类广告牌匾9700余块,改造旧有居民庭院2640个。
道路水冲洗作业率20%以上
哈尔滨市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76亿元,购置清扫保洁设备617台(套),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和水冲洗作业率均达到20%以上。清运沿河垃圾12万吨
全面启动“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工程,清运沿河垃圾12万吨,取缔污染企业14户,铺设截污管线43.9公里,“三沟”污水全部实现截流,“三沟一河”环境卫生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
十一五:12个增长数据彰显综合实力增强
过去5年哈尔滨的发展值得肯定。《政府工作报告》共用了12个增长数据,显示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结构调整获得优化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665.9亿元
预计“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796.4亿元增加到3665.9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790美元增加到5583美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98亿元增加到238.1亿元,年均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772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488.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年均增长17.6%。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从861亿元增加到1904.3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718亿元增加到2042亿元,年均增长23.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1.7%提高到53%,连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深化发展动力增强
过去的5年,哈尔滨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制全面启动,政府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以及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利用外资27.1亿美元
过去5年间,哈尔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7.1亿美元,年均增长16.2%;累计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1546亿元,年均增长38%;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63.7亿美元,年均增长15.6%;对外交往取得新进展,累计与25个国家的30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新战略实施开局良好
去年,哈尔滨市确定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全市支撑新战略实施的500个重点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完成投资1092.8亿元,实施新战略元年,开局良好。
北跃:松浦大桥提前6个月通车
“北跃”战略推进迅速,松浦大桥提前半年竣工通车;科技创新城创新园和产业园启动基础设施建设,39个研发和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北国水城”骨干工程量完成14.9%,哈尔滨市被国家确定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南拓:哈南工业新城新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
“南拓”战略全面展开,哈南工业新城投入建设资金80亿元,新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209个工业项目开(复)工。
中兴:新建改造202条道路
“中兴”战略成果显著,新建改造长江路、铁路街、友谊西路等道路202条,建设文昌高架桥、征仪路跨线桥等各类桥涵57座,维修道路500条(段),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0%。
强县:县域经济总量破1000亿元
“强县”战略逐步显效,县域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0.6亿元。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
教育均衡发展卫生体制改革深化
去年,哈尔滨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展,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了第30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我市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2亿元改造危房校舍
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两基”目标顺利实现;投入近2亿元,完成部分学校危房校舍加固改造;150所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公
助学校改制全部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8%,新农合参合率达99.1%,106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我市安装健身路径1300件(套),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33%。
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去年,哈尔滨市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大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加大,项目投资规模、层次质量、建设速度前所未有。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126.6亿
预计去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26.6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达42.5%。
项目建设用地24.15平方公里
项目建设提速年,大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加大,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审批全部纳入“绿色通道”,争取项目建设用地24.15平方公里,接近“十一五”时期前4年的总和。
融资平台贷款422亿元
2010年,哈尔滨市与各类金融机构签署授信额度1155亿元,“哈投”、“城投”、“水投”、“哈西”等融资平台落实贷款合同4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8亿元。
利用外资7亿美元
去年,哈尔滨市项目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517.2亿元,分别增长15.7%和40%。
2760亿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
从2006年到2010年,哈尔滨人明显感觉,这5年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告提到,“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60.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使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载体功能日臻完善。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7%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地铁一号线、哈西客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松北、群力、哈西等新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磨盘山供水、天然气置换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完成。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6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7%。市区环境空气质量2级及2级以上天数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标准。松花江出境水质主要污染指标累计下降12.8%。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新改建农村公
路1.4万公里,是“十五”时期的11倍,高等级路面农村公路通乡、通村率实现100%。
坚持惠民行动促进民生改善城市发展
哈尔滨市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惠民行动,促进重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7557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65元增加到17557元,比2005年增长7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006元增加到8020元,比2005年翻一番。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2.1平方米,农村砖瓦化率达87.6%,累计改造棚户区1089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1151万平方米。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96.7万平方米,新增廉租房受益户13998户,为6732户家庭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2.2亿元。我市还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并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
2010完美收官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紧紧围绕“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