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尾山农场简介
尾山农场简介
尾山农场位于世界著名的火山地质公园五大连池境内,拥有土地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22.8万亩,人口10174人,职工3987人,科技人员514人。现有四区一站,场直单位9个,工商运建服及公益事业单位11个,中荷亚麻育种公司一个,各类先进农机具868台套,农机总动力1.8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率98%。农场现已成为国内较大的优质亚麻种子繁育基地,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粮食基地。
靠着“勤俭治场、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尾山精神,尾山农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曾排名总局第七名。2010年全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912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38万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804万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 9570万元,同比增长31%。家庭农场利润7706万元,人均收入12483元。2010年被黑龙江省授予“省和谐机关”荣誉称号。
2011年,尾山农场要以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两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的统一部署,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战略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树立“思维超越、行为跨越、业绩卓越”工作理念,加快推进“三大绿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12268”统筹工作战略,增强“六讲”和“六种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各行业全面提升工作位次,力争实现“一年管局领先、两年管局领军、三年总局领先”奋斗目标。
第二篇:农场简介
篇一:农场简介
重庆景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区统景镇景兴路7号,地理位置优越,滨临有着优美历史传说的御**和温塘河。距机场仅50公里,旅游专线草统二级路将景天至**邻高速的距离缩短为47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企业始建于2007年,公司先后投入上亿元建设农业基地和与景区相关配套设施,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景天生态农业基地占地总面积达1050亩,是以生态观光自采和水果植物认知为特色结合生产、生活和绿色生态,融休闲观光、现代科技、田园景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有效地提高了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面。
经过5年的建设,公司已建成总占地面积达500亩的果树种植基地,品种丰富,其中柑橘园有100亩,包括w麦科特、梨橙、血脐、不知火等多个品种;果桑园有100亩,包括红果二号、大石、白玉王灯多个个丰产优质品种;现有葡萄园80亩,在建50亩,包括巨峰、刺葡萄;新建占地220亩的桃园和李园。建成水域面积达300亩的垂钓区,鱼种有鲤鱼、草鱼、鲫鱼、鲶鱼、花鲢等品种,还有养殖规模达100万只的生态农家鸡养殖场。
基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以优美的园林式景观环境为主,农家自然生态环境为辅,两相结合,精致而不失野趣。果树管理以行间种植绿肥回填的方式施肥,少施或不施化肥,游客可在基地亲手采摘和品尝无污染的新鲜水果,垂钓区所有鱼种喂饲天然青草,绝不添加任何激素和饲料等物质,形成了一个绿色农业产业链。
篇二:新中农场简介
海南省国营新中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1日,地处海南省东部万宁市境内,毗邻琼中县琼海市,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风光优美,土地肥沃,是一个热带资源丰富,建设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国有中型农业企业。
全场现有6个作业区,55个生产队,1个工厂,1所医院,1所中学和7所小学。总人口1.7万多人,其中在岗职工3569人、离退休职工3371人;拥有土地面积26.03万亩,其中橡胶8.39万亩,热带经济作物1.5万亩,农场固定资产净值达18724.5万元。截止2006年,农场累计生产干胶105590.5吨,累计上缴国家税利12265.8万元,国家投资回收率183.2%.新中农场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模范单位”殊荣;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天然橡胶割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富岛强兵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政协经委会、商务厅等部门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管理效益”、“最佳企业创新奖”,被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总局评为“先进党委”、“文明单位标兵”、“优秀企业”、“良好企业”等称号。
自然环境:新中农场四周群山环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场界上的二尖岭海拔804米,为最高点,西北部万泉河一带海拔在105米以下。地貌状况,东部为低山,坡度10——25度,南部为丘陵,坡度8——15度,西部、中部多为丘间小盆地、谷地,坡度在8度左右。土壤多以花岗岩形成的黄色砖红壤为主,土层较厚。年平均气温23.1℃,月平均最高33℃,月平均最低13℃,极端高温37.8℃,极端低温1.5℃。年平均降雨量2650毫米,4——11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9%.场部设于场区东南部,连接海榆东线和海榆中线,牛漏至营根公路通过场部,至万宁市万城镇33公里,至海口市184公里,交通便利。
农场现以种植橡胶为主,共有橡胶8.39万亩,经过产业调整,其他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达到1.5万亩,其中柠檬2302亩,是海南省重要的柠檬产地;槟榔8910亩,是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支柱产品;此外还有胡椒、荔枝、柑橙、杨桃、香蕉、菠萝蜜等经济作物。
版权所有 2007 海南省农垦总局
主办:海南省农垦总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篇三:龙江农场简介
国营龙江农场位于海南省西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地处交通要道,离省会海口市192公里,离白沙县城30公里,距西线高速公路入口27公里。农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龙江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2004年,海南农垦实施改制重组,成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农场同时挂牌成立琼胶基地分公司。
龙江农场是以生产天然橡胶为主,集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为一体,属国有中型一类农业企业。全场拥有土地面积15.7万亩,常住人口1.93万人,在职职工3632人,离退休职工3521人;下辖7个作业区49个生产队,5家二、三产业企业,8所中小学校,1所“一甲”医院。
龙江农场是全国天然橡胶标准化管理示范农场,是海南垦区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的十大农场之一,是海南垦区承担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项目建设的实施单位之一,也是海南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垦6个示范场之一。拥有橡胶种植面积突破8.1万亩,年产干胶突破6000吨,产胶名列海南垦区第二名。截止2007年,该场已累计向国家提供干胶156403吨,累计向国家上缴税利2.3亿元,相当于国家累计投资的4倍。自2004年以来,职工劳均纯收入连续3年达到2万元。
近年来,该场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着眼体制创新,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做强橡胶产业、做精非胶农业,做大小城镇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在橡胶生产上,坚持走科技兴胶之路,在橡胶生产的经营管理领域大胆进行探索实践,创造了一套套强化管理、科学挖掘促增产和高标准建设二代胶园的成功经验。农场率先在海南垦区中试验、推广、应用“三天一刀”、“四天一刀”和“五天一刀”新割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总体水平连续10年被评为海南垦区第一名;生产的“宝岛牌”浓缩天然胶乳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建立起精准施肥信息系统,对橡胶实施配方施肥;橡胶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2002年干胶产量首次突破6000吨,2004年达到6388吨,2005年受严重旱害和特大风灾的影响,干胶总量有较大辐度的减少。橡胶中小苗连续12年株均增粗7厘米以上,2006年达到7.9厘米,居海南农垦首位,2007年再创历史新高,株均增粗达8.8厘米,橡胶中小苗管理被国内外橡胶专家誉为“世界一流”.农场先后被国家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橡胶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等奖”、“天然橡胶新割制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在非胶农业上,形成了以香蕉种植为龙头、以荔枝、龙眼种植为重点,一区一业、一队一品,种养结合、多业并举,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的发展格局。全场非胶农业种养总面积达2.5万亩,香蕉、荔枝、龙眼生产基地被海南省认定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其产品远销全国10余个省市和港、澳地区;香蕉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其中股份制经营的达6000多亩,是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的“香蕉产业升级示范单位”,2006年被农业部农垦局定为标准化农业香蕉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畜牧业形成以养猪养牛为主、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与罗牛山有限公司海牛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兴办起万头pIC商品猪场,全场年饲养生猪头数达2.5万多头、养牛存栏头数2000多头。
在小城镇建设上,建起了一条1.1公里集文化、娱乐、饮食、居住为一体的商业街,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解决劳力500多人,目前,农场正在规划兴建商业第二条街;场部营区内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健身房、门球场、地掷球场、篮球场,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场内修配厂、胶杯厂、车队等二、三级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在文明生态队(村)的建设上,龙江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到2006年,已经完成的23个局级“文明生态队(村)”创建任务,其中14个创建单位被海南农垦总局授予“文明生态队(村)标兵”称号,9个创建单位被授予“文明生态队(村)”称号。
近年来,该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殊荣,被海南省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先进单位”、“管理效益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海南农垦总局评为“优秀企业”、“先进党委”、“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等等。
版权所有 2007 海南省农垦总局
主办:海南省农垦总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第三篇:QQ农场简介
“QQ农场”简介
安居区磨溪镇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于2010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区政府结合磨溪灾后产业恢复重建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而专门设立的孵化基地之一。2011年,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第一批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基地规划面积30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800㎡。截至目前,基地内已规划落实可供大学生创业的场地21处,已入驻遂宁市橙花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兴娅种植有限公司等企业14家,其中3家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11家是大学生以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当地企业或生产养殖基地,涉及特色创意农业、旅游服务业、种养殖业等领域,参与创业的高校毕业生27人,吸纳周边群众330余人进入基地就业,创造经济效益580余万元。
磨溪镇现实版QQ欢乐农场,是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的重要板块,也是探索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一种新模式。农场采用公司化运作,占地面积40亩,农民以地入股,18名大学生村官共同投资20万元参与经营。QQ农场主认领的每块土地约0.2亩,主要种植常规时令蔬菜、瓜果及各种花草,当地群众和大学生村官搞好日常管理,现认领业主已达180余户。农场每年通过自身经营盈利12万余元,盈利按照大学生村官与村民6:4的比例进行效益分配,周边农民通过在农场务工年收入5万余元,带动农场周边村民种植绿色蔬菜
年收入达10余万元。农场的作物都不用任何化肥,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业主可以在上面种植各种农作物、花草,可以自己种植,也可以请人管理,休息时邀上家人、朋友一起来劳动,充分享受劳动的喜悦、丰收的喜悦。大学生村官会对业主进行专业的售后服务,通过电话、QQ等方式把土地的近期情况,农作物的长势详细地进行说明,等到农作物成熟的季节,通知业主前来摘菜,或直接将新鲜的蔬菜送到业主家中。
第四篇:尾山矫正对象管理细则
尾山农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矫正积极性,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工作,强化教育管理效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以及《黑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流程(试行)》规定,结合我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及时的原则,坚持依法、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奖惩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对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为准。
第二章
行政奖励
第四条 对矫正对象的行政奖励包括表扬和记功两种。
第五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的矫正对象可给予表扬:
(一)承认犯罪事实,服从法院判决;
(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课时,成绩良好;
(四)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完成和超额完成规定的时间和任务;
(五)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
(六)综合评议情况居本农场矫正对象的前列。
第六条 给予表扬的人数不得超过当季度末矫正对象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并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的矫正对象可以记功:
(一)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二)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三)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四)有其他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贡献的。
第八条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记功: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四)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五)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三章 行政惩处
第九条 对矫正对象的行政惩处包括警告、记过两种。
第十条 每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警告:
(一)对抗管理教育或故意逃避监督管理的;
(二)不按时汇报情况,不参加社区矫正活动,又不请假的;
(三)不请假一次外出7天(含7天)以内的,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区上服刑的和宣告缓刑的矫正对象,未经批准外出或经商的;
(四)被管制、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擅自离开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区域外出或经商的;
(五)暂予保外就医的矫正对象拒绝配合治疗的;
(六)违反社会公德,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
(七)有其他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行为的。
第十一条 每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记过:
(一)矫正对象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报到期限3天(含3天)以内到指定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报道的;
(二)不请假一次外出7天(不含7天)以上的;
(三)对抗管理教育,情节严重的;
(四)违反社会公德,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无正当理由长期拒绝参加社区矫正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六)保外就医人员故意拖延治疗的;
(七)有其他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到两次警告的应当给予记过。
第四章 奖惩结果的使用
第十二条 行政奖惩情况是评价矫正对象表现,对矫正对象进行申报司法奖惩的主要依据。
第十三条 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1年以上,并受到3次以上表扬或者受到记功奖励的,可以给予呈报减刑。矫正对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不受前款时间限制,应当呈报减刑。
第十四条 矫正对象受到两次记过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或者撤销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一)重新犯罪的;
(二)威胁、报复受害人、司法工作人员的;
(三)发现余罪漏罪的;
(四)其他应当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
第五章 思想汇报制度
第十五条 矫正对象每周(每周五)向尾山农场司法分局报告一次,汇报上周活动情况。报告可以用电话形式,工作人员应当作好记录。
第十六条 矫正对象每月(每月28日前)到尾山农场司法分局汇报一次,并递交书面情况汇报。无书写能力的,可以口头汇报,工作人员应当作好记录。
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视身体状况,经本司法分局同意,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递交书面情况汇报。
第六章 请假、销假制度
第十七条 矫正对象活动范围为尾山农场。
第十八条 矫正对象因医疗、探亲等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农场的,应当经场司法分局批准。
经批准外出的矫正对象,司法分局应当签发外出证明。矫正对象返回时,应当立即报告并销假,同时将证明交回司法分局。
第十九条 矫正对象一次请假不得超过7天。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假期的,最多只能续假一次。
第二十条 矫正对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尾山农场或未按时销假的,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七章 会客制度
第二十一条 矫正对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会见境外人士,应当事先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会见事由向尾山农场司法分局报告,并经北安农垦司法局批准。
第二十二条 矫正对象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及其他非法组织的人员。
第五章 迁居制度
第二十三条 矫正对象迁居或离开尾山农场,应当经尾山农场司法分局和公安局批准。
第二十四条 矫正对象经批准迁居的,应当在批准后7日内向迁入地司法所报到。
第八章 就业制度
第二十五条 矫正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应当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第二十六条 矫正对象在服刑前有工作单位,原单位又愿意接收的,可以在原单位工作。
第二十七条 矫正对象有能力自谋职业的,可以在报告司法所后自谋职业。
第二十八条 矫正对象有就业愿望但没有能力自谋职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
第二十九条 矫正对象就业的,应当向尾山农场司法分局报告。需要在活动范围以外就业的,应当得到尾山农场司法分局的批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尾山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尾山农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五篇:临泽农场情况简介
临泽农场情况简介
临泽农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312国道2786公里处。1957年3月建立了甘肃省地方国营新华镇农场(这就是俗称的新华农场),属省公安厅管辖的劳改农场。1969因战备形势需要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5281部队,转为部队农场。1975年3月,5281部队根据上级批示将新华农场移交给张掖地区,正式纳入甘肃省农垦局管辖,之后成立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临泽农场。1983年甘肃省农垦局改为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后,正式命名为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
临泽农场现占地5.2万亩,其中耕地24000亩,林地3900亩。全场共有人口2500人,有职工1081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52人;管理人员68人。
农场下设12个单独核算单位,其中:农业生产单位六个(五个农业分场、一个酒花分场),服务单位五个(农机站、水管站、供销部、经销公司、基建队),职工医院一所。
农场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农场、分场、生产队管理;两级核算为农场、分场核算。农场机关设置有场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职委办、计划财务部、生产部、组织人事科、保卫科、基建科、特药科。
农场设党委一个,下设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164名,其中正式党员162名,预备党员2名。党员干部102名,占党员总数的62%.临泽农场是一个纯农业企业,主要产品有啤酒花,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优质啤酒花520吨,产值1500万元左右;特药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值800万元左右;啤酒大麦8000亩,年产优质啤酒大麦3000吨,产值480万元;苜蓿草4000亩,年产优质苜蓿草3600吨,产值190万元;其余5000亩为各类制种和林果。啤酒花颗粒加工厂是农场唯一的股份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90型颗粒酒花2000吨。
农场狠抓项目建设,2002—2003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900亩,投资90多万元;2004—2006年累计完成黑河节水灌溉工程项目17800亩,投资2354.8万元;2004—2007年累计完成日圆货款风沙治理项目主体建设工程2433.5亩,投资1717万元。
农场2001年至2007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1789.4万元。其中:投资15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642平方米的高标准轻型钢屋架库房一座和1970平方米的晒场;投资400万元,新建1834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和餐厅及配套工程;投资67万元,新建小型文化健身广场6000平方米;投资883.2万元,新建小康住宅楼16栋,96户;投资185万元,硬化、铺垫场区主干道30.4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资77.4万元;公共设施建设投资26.8万元。
农场通过项目实施和基本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居环境条件更加安逸,职工出行更为方便,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场容场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工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有近40%职工住进了二层小楼,职工家家有了摩托车、电话,人人有了手机,通迅畅通便利。种植户家家有了农机具,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商业网点门类齐全,为职工服务提供了方便。广播电视、体育健身、冬季文体活动等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场务公开,参政议政,职工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教育,干部职工法制意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农场人心稳、精神振,各业兴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