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仁山小学简介
双峰县花门镇仁山小学简介
仁山小学创办于1952年,至今已有六十五年历史,是一所完全小学,服务区域包括仁山、青和、中平三个村及邵东衡阳部分村组。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2014年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县教育局投资一百多万元新建了一幢教学楼,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现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计划征地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劳技室等六大功能室,还配备了科学实验室和藏书5800余册的图书室,每间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进完备的硬件设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目前在校学生205人,共有6个教学班级。现有专任教师12人。专任教师的任职资格合格率为100%,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地处双峰、邵东、衡阳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村民尊师重教,办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深厚,为当地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从本校走出的校友中,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甚众,原娄底地区行署专员赵世荣、中南工大化工系主任赵瑞云教授均曾就读于本校,真可谓人杰地灵。
追求目标: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具体而言,理念,即概念、观点、观念或思想及其价值追求的集合体,理念就是一整套概念体系或观念体系。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管理之魂”。
办学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以校为家;育学生,爱学生,视若己生。
管理模式:内强管理(规范化管理),外树形象(公信教育形象)。管理措施: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职责有考核,考核有奖惩。办学策略: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即:立德树人,造就“敬业型、学习性、服务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现在,学校正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学校而不懈努力,仁山小学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仁山小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0)
近年来,我校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和内涵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广泛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仁山小学的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常规管理等还不平衡。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新实践模式,整合有限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学校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课时计划的监控与落实;
二、基本原则
1、多点互动性原则。争取与其他学校实行办学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深度发掘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经验分享作用,让有限的办学资源成为各个学校交流共进的平台,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2、任务驱动性原则。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常规性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自主发展的创造性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与奖励绩效挂钩的原则,全面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
3、系统整合性原则。仁山小学将实行领导包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严格落实车费和生活补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各科教学质量,使其达到均衡发展的预期效果。
三、实施要求
1、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更精彩。实施每学校巡视制度,以此真正带动管理互动、教研联动和课程走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在保证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程,适时举行“才艺展示”活动,要求做到规定动作有特色,自选动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有组长、副组长,其他各校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校德育、教学、安全、素质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对全体教职工的吃、住、行实行统一管理。
四、具体措施
1、以发展促均衡。各校要定期开展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将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模式;要强化我校办学评估考核工作,树立积极向上发展的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向薄弱项目倾斜的力度,加快我校发展的速度,提高薄弱学校发展的程度,规范各校内部管理,缩小各校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2、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持久均衡。严格执行每年公用经费的50%用于各校的财务制度,重点放在充实教学设备和文化环境建设上,使各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艺体器材以及其它必要的教学设施达到建设标准,以基本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努力均衡配置师资力量。针对目前仁山小学的师资状况,请求上级解决仁山小学的教师配置,确保村小教师编制配备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特别是音、体、美、科技实验、及计算机教师要尽量配齐。进一步优化岗位配置,逐步做到综合学科教师专职化。加强艺术类教师的师资力量,深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4、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关注管理的细节,重视过程落实,为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努力营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青年教师要努力具备创新意识,自加压力,树立更高追求目标。
5、全面实施课程计划,推广集体备课。加强对学校的课堂调研,组织教师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学校课程实施水平,不断增强教师课程实施意识。积极开展学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举行教师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努力搭建教师成长与展示的舞台。
6、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坚持以教育科研统领教学工作,认真探索“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教研、解决即成果”的教科研新思路,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拓宽教育视野,汲取课改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和评价。继续编制《工作日志》,《工作日志》要以课程教学工作为重点,开展日常工作纪实,并以此作为过程督导的参考依据之一。落实有关交流换岗教师的政策待遇,加强对学校工作推进的管理、指导、督查、评价和考核。
2、注重交流和总结。建立学校管理情况的展示交流和互动研讨机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推广优秀经验,做到一学月一小结、一学期一评估、每学年一总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确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3、保证投入和支持。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支持力度,创造条件保证轮岗走教教师的生活待遇。各校点要积极挖掘资源,关心好交流换岗人员,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篇:关庙山小学简介
关庙山小学简介
关庙山小学由问安镇原4所村小于2010年合并而成,因位于素有“北有半坡、南有关庙”之称的关庙山遗址而命名。现校舍座落于问安集镇问安大道125号,由原问安二中改建而成,学生均来自距问安镇中心3.5千米以外的15个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资源整合大大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得以状大,师资水平得以提高。校园占地总面积270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89平方米,学生体育活动场所8000平方米,建有250米环形跑道操场。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556名学生,57名教职员工。
近两年来,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想”的办学宗旨,坚持“ 养文明之气、造优质之校、育和谐之才 ”的办学理念,带领老师恪守“励志、笃学、陶情、健体 ”的校训,传承“勤奋、持恒、合作、反思”的教风,铸就了“和乐共事 求实创新 ”的校风,学校两年来先后被授予枝江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科技节先进单位”、“千名教师访万家先进单位”、“教育行风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后勤保障先进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夯基础、逐步改善教育设施。
学校建有设施齐全的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室等,实现了班班通和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了一人一机。学校图书阅览室藏书丰富,拥有图书17935册。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科学教学器材齐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美丽如画,寝室温馨似家,餐厅方便快捷,各功能室设施齐全,操作规范,学生坐上了升降式课桌椅,饮上了健康爽口的纯净水。也难怪家长们都感叹:“我们农村的娃也赶上城里娃的生活了啊!”
固根本、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两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的交流学习,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参加各级培训,立足校本,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形成了教学教研一体化机制,建立了学习型、科研型、自主发展型的优秀教师群体,3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市级教育教学骨干,有7人次在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有30多人次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发表或获奖,初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抓关键、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入手,通过强化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体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科技节活动和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获奖。
今天,学校美丽如画,寝室温馨似家,餐厅方便快捷,各功能室设施齐全,操作规范。学生坐上了升降式课桌椅,饮上了健康爽口的纯净水。也难怪家长们都感叹:“我们农村的娃也赶上城里娃的生活了啊!”
朝气蓬勃的关庙山小学,正以开拓奋进的气势,追逐着更新更高的目标,书写着更加光辉灿烂的篇章。
2013年3月12日
第三篇:凌山小学简介
东阿县大桥镇凌山小学简介
大桥镇凌山小学位于大桥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华里处,始建于1968年10月,是一所管理规范,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齐备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现占地5699平方米,2001年借危改东风,新建砖混结构楼板房24间,建筑面积853平方米。2013年在建教室12间,建筑面积356余平方米。操场面积2761平方米,花池占地面积659平方米。学校配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门卫室等。固定资产达80余万元。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辐射周边11个自然村,在校生400余人,其中幼儿园三个教学班在园人数140人,小学部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260人,在校教职工21人,其中门卫2人,小学部教师14人,幼儿园教师5人。小学部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4人。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7人。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不形成了具有该校办学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发展特色,全面育人 办学宗旨:争一流,创名校,规范加特色
校训:团结奋进,求真务实
校风:文明活泼,勤奋创新
教风:敬业爱岗,严谨文明:
学风:勤奋好学,不断进取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2001年学校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先后连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平安和谐示范单位”。2011年学校被评为“县级平安和谐校园”现在的凌山小学正迎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大踏步地向“市级规范化学校”迈进。
第四篇:四坪山小学简介
四坪山小学简介
四坪山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352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二层,约四百多平方米,平房三十五间,操场约九百多平方米。学校服务于周边七个行政村,人口约三千八百多人。学校领导事业心强,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安教乐教,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学校共有八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三百余人,教职工共二十人。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全体教职工敬业乐业,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师德强校”的新路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校长牛建富的带领下,教学工作有序发展,各项工作有声有色,近年来,学校以“24字教学”模式的开展为教学核心,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而构建成书香墨浓、文明和谐的校园。四坪山小学曾多次受到市、镇两级教育部门的表彰。
多年的风雨历程,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学校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四坪山小学全体师生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学校辉煌!
第五篇:仁辅中学简介
仁辅中学简介
仁辅中学简介
1993年,江苏省全面推开初高中分流的中小学体制改革,无锡市第二中学这所江南百年名校,也面临初中剥离的形势。关心母校发展的一些老校友们提出建议,为确保高中的优质生源,保留初中教师队伍,由校友会承办民办中学。于是,在改制后的第二年(1994年),经审批,无锡市民办仁辅中学建校招生。
取名“仁辅”,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二中的前身是私立仁辅中学,学校创办者以繁荣无锡的文化教育为己任,他们不谋私利,筹措资金,延聘名师,开辟了无锡教育的一片新天地。七十多年后,民办学校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又一次亮
相锡城,作为一个新型的办学主体,学习前人的高风亮节,为社会多办好事、善事,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道德追求,经校友会提议,新办的学校取名“仁辅”。
“仁辅”两字,取自论语“以文会友,以友仁辅”。仁,是中国传统的治国方略,也是国民一贯追求的道德取向。校友会希望,民办仁辅中学能够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德治校,励精图治,办出成绩,办出水平,重振当年仁辅中学的雄风。
民办仁辅的建校得到广大校友的支持,北京、上海、南京校友会纷纷发来贺电、贺信。三八届校友、香港著名实业家唐宏源先生先后捐赠数拾万港元,赞助校舍建设和添置教学设备。德高望重的老校友李永锡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为建校出力奔走,多方沟通。他们为仁辅的创办,出力出资,功不可没。
“仁辅”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首任董事长由校友会会长黄宁一同志担任。首届董事会成员17人,为便于工作,设立常务董事会,黄俊卿同志、夏秀英同志被推选为副董事长。首任校长胡锡栋同志,第二任校长李振权同志,第三任校长周建平同志,第四任校长黄民南同志,第五任校长田胜龙同志。现任董事长周建平同志。
二十年,历史长河中的瞬间,但仁辅却实现了时空的跨跃。
1994年,仁辅在校学生180名。今天,来自全市数十所小学的近1200名优秀学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多年来坚持八轨制,不盲目扩招,努力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精品学校。
1994年,全校教师仅16名,全部向二中借用。今天,已形成了一个本科率接近100%、职称比例合理、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优质师资群体。这个师资群体和谐稳定、刻苦钻研;这个师资群体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个师资群体已有18位老师被评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
和学科带头人。
1994年,作为一所初创的民办中学,仁辅未被认知。今天,仁辅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求实的学风,成为广大小学毕业生理想的求学场所。民办仁辅中学先后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学校党支部被评为无锡市教育系统凝心聚力先进党组织。学校团委被评为无锡市五四红旗团委。
二十年,不懈探索。我们坚信:“路就在脚下,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定能成功”。仁辅坚持“传承道德文明,弘扬先进文化,培养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开展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政治上能自辨,道德上能自律,学习上能自强,行为上能自控,生活上能自理”。自强不息成为仁辅师生的灵魂。
二十年,辛勤耕耘。仁辅教师,严谨善教,求真务实;仁辅学生,勤奋学习,善于思索,追求真知,勇于创新,在各项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历届毕业生绝大部分达到重点高中录取线。仁辅毕业生,一大批就读于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南大等著名高校。
二十年,仁辅巨变。办学初期,租借二中的校舍。仁辅教职工从零开始,艰苦创业,三次征土35亩,2000年57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2003年又建成72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2008年学校建成了包括25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喷泉莲池等景点。今天,仁辅拥有了设施完善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教室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校园里喷泉池沼,鸟语花香。仁辅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仁辅坚持“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我们倡导“正直、严谨、挚爱、奉献”的教风。正直为师之魂,严谨为教之范,挚爱为师之情,奉献为师之品。仁辅坚持以这样的指导思想建设自己的师资群体。我们倡导“明道进德,励志图强”的
校风,鼓励全体师生明做人处事之道、明求学执教之道,立远大志向,建报国伟业。师风的导引,校风的熏陶,仁辅学生逐步养成了“勤学求索,务实创新”的学风,他们在这片沃土中健康地成长。
1998年,仁辅建立直属党支部,李振权同志担任第一任书记,现有党员24名。全体党员事事争先,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2003年,无锡市第二中学更名为无锡市仁辅高级中学,校名改了,与民办仁辅中学的关系依然密切,在无锡老百姓的心目中,一个是大仁辅,一个是小仁辅,似乎两个仁辅本来就是一家人。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民办仁辅探索和艰辛交织,发展与奋进辉映,结出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仁辅的前景将更加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