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读 书名——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为了生存?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或者为了我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去活着。我常常会这样想,人活着,不能只为了生存,人是有意识、有感情的动物,人类创造了世界的美好,就应该懂得去享受这一切的美好,大学毕业了,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为了生计不停地奔波,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了钱,钱又为了什么?我们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为了让我们的享受变得更加安逸,完美,我们才开始了奋斗的生活。
每个人对于活着的目的也许都不一样,至少我不会想的太过复杂,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去生活。享受生活里的各种爱,各种美食,各种快乐,当然还有成就梦想过程中的心酸等等。
个人认为,本书的适读人群为所有有志之士,但是最适合于商界的成功人士去阅读,去学习,然后总结和反思。稻盛和夫的思想对于成功者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战略;对于正在或者正向往奔向成功的后继者,是一种警戒,一种正确的引导。
(我写这篇读后感是从拿到这本书以后从书名到翻开书的第一页,一一往后,边看边写的。总觉得这本书能有很多值得品味和研读的道理,因此,看的时候比较慢,我会反复把一个段子看很多遍,但至今总觉得还是有很多的遗漏。以下是我一一的读后感。)
读 稻盛和夫大事年表——后感
翻开书的第一页,稻盛和夫大事年表给我的感想:
1.从教育孩子方面:一直特别关注当代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问题(我也相信很多为人父为人母的同事都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在我周围也有很多的朋友的兄弟姐妹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也一直特别关注),譬如90后的心理。看了稻盛和夫的求学经历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去深思,到底是学习好重要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很多人会很快选择后者,很多人会选择一样重要,我个人观点:后者最重要。我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未来孩子走向成功大道的根基,而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会做人。家长过分的约束和干预,应试教育的强制化,只会导致孩子的思维僵硬,生活不能独立和自立。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要求孩子拿到更高的学习成绩,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开发孩子后天的智慧和潜力。
2.从经营企业方面:多元化思维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产品的研发和开拓;“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根基,回归到人性与心灵本身来思考危机、转化危机。
3.从自我心里方面:乐观、敢于面对现实,不畏惧失败,一切从实际出发;精神世界的自我升华;品行的修养,意志的历练,生病以后的坦然相待,皈依佛门的大度大安,慈善事业的发展;
感悟一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敬天爱人”,汲取了佛家文化的营养。所谓敬天,我认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对天上神佛的敬爱,而是一种高境界的信仰;爱人,简言之,在企业经营域内,就是爱自己的员工。三聚氰胺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的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核心领导者的品行,道德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作为企业家,虔诚的推崇佛学或者一种正义的信仰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因为佛学里,善良是人性源泉之一,因此我不得不说三鹿集团的领导人不懂得稻盛和夫先生的“敬天爱人”这一经营哲学,也是导致了他们企业的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目前食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行业的危机四伏。而这一隐患的根本性来源是人性的贪婪和信仰的偏失所导致。而中国的现状之一就是全民缺少恒定的信仰(稳恒而坚定)。像刘思奋说的那样“中国文化是一种现世文化~~~只有由现世哲人构筑的一套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一旦时移世易,社会形态发生剧变,就会随同发生坍塌,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和全民素质的发展,更取决于社会高层次精英群体坚守的精神和信仰。三鹿事件就是范例之一。领导者路线、心灵、人格的误导以及品德的修养,就带动了跟随者的盲从,从而毁了企业,影响了全民。因此,在尔虞我诈、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领导人的诚实、信用、社会责任心、道德品行、个人信仰等均息息相关。
无论是佛学,还是宗教,我并不赞同每一个人都要信仰佛教或者宗教,但是我支持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意念里有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正确信仰。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托,也许所谓神人并不存在,但当你寻找到了正确的信仰,你就不会在挫折的路上容易迷失,不会因为过多的贪念而铸成大错,更不会伤及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就像杂志社总编张朋所说的那样,你信奉哪种表达方式并不重要,因为真理是可以被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再回到“人为什么而活着”?为了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变,等等,我认为只要是善良的,不危害社会,不伤及他人幸福健康的,都是一种活着的理念。
感悟二
像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说的那样,稻盛和夫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很多的成功人士在拥有了大量的财富之后,心灵觉得空失,他们一直再去努力地寻找可以弥补这种空失的物质,他们通过慈善事业,各种娱乐活动,试图去寻找,可最终依然觉得缺失。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谓种种,但我认为有一种原因是造成他们缺失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目的的单一低俗贪婪化和过程的急功近利,而这个原因却是即使后来意识到了,也无法再去弥补回来的东西。也许是被金钱与现实的诱惑和驱使下过分地追求利益化,他们从一开始目的中只注重了现实和物质的追求,而缺失了精神境界的追求。因而他们费尽心机手段,甚至昧着良心做着危害社会的事情,最终即使得到了,却感觉不到成功升级的持续快感,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提升。因此稻盛和夫值得中国企业家借鉴和学习的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性的修
为和心智的提升,这也许正可堪称为书中所多次提到的“超脱”。成功的最高境界也许不外乎于一种境界,那就是稻盛和夫书中所提到的“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练出纯净美丽的心灵”。“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稻盛和夫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觉得经典。
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道”。譬如:黄光裕、牛根生
感悟三
企业家经营企业不仅要有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有修行。像无锡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会长曹岫云所说的:“命运不是宿命,因为决定人生的除了命运的法则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法则,就是‘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的‘因果报应的法则’。这条法则可由每个人自己掌控。”因此,大爱,从善~~~我们应该从身边,从每一件事情做起。但现实中,好人不见得有好报,恶人也不见得得到惩罚,这就归结于原因和结果之间往往有一个时间差。个人观点:其实,人们在做一些善事的时候,不要在心里试图去追求种种的回报,反而做了错事,在第一时间究其原因,不断的总结教训,时间久了,因果报应法则也许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体现~~~而每一次的总结和教训,对于自我都是一次质的提升~
稻盛和夫哲学传达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种正义思想的宣扬,而是经过其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大彻大悟的真理、信念、方法。《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精髓,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要细细地读,慢慢的品味,反反复复地去学习,然后去实践,去应用,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完善~~~~~~
自问自答,不断思索
书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
1.把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做人准则当成规范去遵守,经营就不会迷失方向,并
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以心为本——虽然没有比人心更易变、更不可靠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起牢
固的信赖关系,那么也没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东西。
3.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把创新看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并把创新视
为终身的习惯。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进取的热情。没有不断的创新,企业
就不会又持续的发展和进步。稻盛和夫又说这个创造并不仅仅是一种高新技
术的开发,也是一种小进步日积月累成的大进步。因此只要明天比今天做得
好,后天比明天做的好,就是一种成长的大进步。
4.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支出最小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最大和最小。任何的企业家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稻盛和夫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经营
理念,而不是一种吝啬的方法。必要之时购买必需之物,这一理念只是应用
于对外的经营,而不是对员工的苛刻。很多企业家在企业中对待员工也追求
最小化,这样往往会失去人心,企业最终一定要回归到稻盛和夫所主导的经
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任何企业,在提出“经营理念”时,都会主张企业“应
有的理想状态”。但如果其中缺乏能引起员工共鸣的大义名分,这种“理念”
就没有意义了。无论怎样高调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如果它流于形式,不涉及企业员工直接的厉害关系,那么就不能打动全体员工的心。所以,企
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员工获得幸福,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
稻盛经典语录:
1.遭受苦难时,不要憎恨,不要侧身躲避。要从正面接受苦难,努力克服它,这一点非常
重要。
2.成功后能保持谦虚,持续努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磨练灵魂,提升心志。这样就能修炼
出一颗承受和战胜任何考验的纯洁而坚韧的心。如果缺乏坚韧而纯洁的心,那么面对各种经营局面时,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在人生中经受各种考验,塑造一颗正直的、理智的心,对于企业经营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4.中国的企业家们,你们置身于波澜万丈的经营道场之中,不要逃避苦难,成功后不要傲
慢,要从正面接受考验,不懈努力。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各位的心志,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登山———企业的而目标该是怎样的一座山,企业家首先自己要描绘,然后就需要相应的装备和训练。如果用散步的心情和装备去攀登险峻的高山,必然遭遇困难(企业破产)。
6.将17亿股份赠予1.2万员工的“伙伴式经营”的理念。————这一举动,让全体员
工都成为股东,大家作为合作伙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想,营造这样的工作环境很重要,我的想法仅限与此。
7.求利有道,必须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用正当的方法获取利润。另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让自己周围的利害关系者也获得幸福,必须用这样的方法去追求利润。“三方皆好”日本过去商人行商的极致。
8.经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
展做出贡献。任何企业,在提出“经营理念”时,都会主张企业“应有的理想状态”。但如果其中缺乏能引起员工共鸣的大义名分,这种“理念”就没有意义了。无论怎样高调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如果它流于形式,不涉及企业员工直接的厉害关系,那么就不能打动全体员工的心。所以,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员工获得幸福,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
9.想要发展企业,新技术的开发不可或缺,极为重要。即使现时点还没有新技术的萌芽,只要每天都创造新的价值,不断改良改善,这种细小进步的不断积累,就能孕育技术的萌芽。
10.面对经济危机企业生存的战略总结——直面严峻的现实,努力钻研创新,彻底削减成本,尽最大努力克服危机。、11.对于成功者得告诫:日本有句话“胜了仍要系紧头盔”。在贫困和严酷的时代,经营者
们谦虚、不骄傲,能够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富裕和繁荣后,就容易产生松懈自满的情绪,追求奢侈的生活,所以怎样能让成功延续,就看经营者们
能不能重新系紧自己内心的缰绳,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付出与过去相同的努力。要时刻警惕自己心态的变化,要意识到最危险的是骄傲松懈的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去经营企业最为重要(这就和中国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道理)。
第二篇:《人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读 书名——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为了生存?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或者为了我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去活着。我常常会这样想,人活着,不能只为了生存,人是有意识、有感情的动物,人类创造了世界的美好,就应该懂得去享受这一切的美好,大学毕业了,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为了生计不停地奔波,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了钱,钱又为了什么?我们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为了让我们的享受变得更加安逸,完美,我们才开始了奋斗的生活。
每个人对于活着的目的也许都不一样,至少我不会想的太过复杂,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去生活。享受生活里的各种爱,各种美食,各种快乐,当然还有成就梦想过程中的心酸等等。
个人认为,本书的适读人群为所有有志之士,但是最适合于商界的成功人士去阅读,去学习,然后总结和反思。稻盛和夫的思想对于成功者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战略;对于正在或者正向往奔向成功的后继者,是一种警戒,一种正确的引导。
(我写这篇读后感是从拿到这本书以后从书名到翻开书的第一页,一一往后,边看边写的。总觉得这本书能有很多值得品味和研读的道理,因此,看的时候比较慢,我会反复把一个段子看很多遍,但至今总觉得还是有很多的遗漏。以下是我一一的读后感。)
读 稻盛和夫大事年表——后感
翻开书的第一页,稻盛和夫大事年表给我的感想:
1.从教育孩子方面:一直特别关注当代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问题(我也相信很多为人父为人母的同事都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在我周围也有很多的朋友的兄弟姐妹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也一直特别关注),譬如90后的心理。看了稻盛和夫的求学经历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去深思,到底是学习好重要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很多人会很快选择后者,很多人会选择一样重要,我个人观点:后者最重要。我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未来孩子走向成功大道的根基,而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会做人。家长过分的约束和干预,应试教育的强制化,只会导致孩子的思维僵硬,生活不能独立和自立。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要求孩子拿到更高的学习成绩,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开发孩子后天的智慧和潜力。
2.从经营企业方面:多元化思维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产品的研发和开拓;“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根基,回归到人性与心灵本身来思考危机、转化危机。
3.从自我心里方面:乐观、敢于面对现实,不畏惧失败,一切从实际出发;精神世界的自我升华;品行的修养,意志的历练,生病以后的坦然相待,皈依佛门的大度大安,慈善事业的发展;
感悟一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敬天爱人”,汲取了佛家文化的营养。所谓敬天,我认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对天上神佛的敬爱,而是一种高境界的信仰;爱人,简言之,在企业经营域内,就是爱自己的员工。三聚氰胺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的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核心领导者的品行,道德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作为企业家,虔诚的推崇佛学或者一种正义的信仰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因为佛学里,善良是人性源泉之一,因此我不得不说三鹿集团的领导人不懂得稻盛和夫先生的“敬天爱人”这一经营哲学,也是导致了他们企业的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目前食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行业的危机四伏。而这一隐患的根本性来源是人性的贪婪和信仰的偏失所导致。而中国的现状之一就是全民缺少恒定的信仰(稳恒而坚定)。像刘思奋说的那样“中国文化是一种现世文化~~~只有由现世哲人构筑的一套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一旦时移世易,社会形态发生剧变,就会随同发生坍塌,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和全民素质的发展,更取决于社会高层次精英群体坚守的精神和信仰。三鹿事件就是范例之一。领导者路线、心灵、人格的误导以及品德的修养,就带动了跟随者的盲从,从而毁了企业,影响了全民。因此,在尔虞我诈、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领导人的诚实、信用、社会责任心、道德品行、个人信仰等均息息相关。
无论是佛学,还是宗教,我并不赞同每一个人都要信仰佛教或者宗教,但是我支持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意念里有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正确信仰。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托,也许所谓神人并不存在,但当你寻找到了正确的信仰,你就不会在挫折的路上容易迷失,不会因为过多的贪念而铸成大错,更不会伤及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就像杂志社总编张朋所说的那样,你信奉哪种表达方式并不重要,因为真理是可以被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再回到“人为什么而活着”?为了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变,等等,我认为只要是善良的,不危害社会,不伤及他人幸福健康的,都是一种活着的理念。
感悟二
像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说的那样,稻盛和夫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很多的成功人士在拥有了大量的财富之后,心灵觉得空失,他们一直再去努力地寻找可以弥补这种空失的物质,他们通过慈善事业,各种娱乐活动,试图去寻找,可最终依然觉得缺失。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谓种种,但我认为有一种原因是造成他们缺失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目的的单一低俗贪婪化和过程的急功近利,而这个原因却是即使后来意识到了,也无法再去弥补回来的东西。也许是被金钱与现实的诱惑和驱使下过分地追求利益化,他们从一开始目的中只注重了现实和物质的追求,而缺失了精神境界的追求。因而他们费尽心机手段,甚至昧着良心做着危害社会的事情,最终即使得到了,却感觉不到成功升级的持续快感,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提升。因此稻盛和夫值得中国企业家借鉴和学习的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性的修为和心智的提升,这也许正可堪称为书中所多次提到的“超脱”。成功的最高境界也许不外乎于一种境界,那就是稻盛和夫书中所提到的“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练出纯净美丽的心灵”。“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稻盛和夫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觉得经典。
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道”。譬如:黄光裕、牛根生
感悟三
企业家经营企业不仅要有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有修行。像无锡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会长曹岫云所说的:“命运不是宿命,因为决定人生的除了命运的法则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法则,就是‘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的‘因果报应的法则’。这条法则可由每个人自己掌控。”因此,大爱,从善~~~我们应该从身边,从每一件事情做起。但现实中,好人不见得有好报,恶人也不见得得到惩罚,这就归结于原因和结果之间往往有一个时间差。个人观点:其实,人们在做一些善事的时候,不要在心里试图去追求种种的回报,反而做了错事,在第一时间究其原因,不断的总结教训,时间久了,因果报应法则也许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体现~~~而每一次的总结和教训,对于自我都是一次质的提升~
稻盛和夫哲学传达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种正义思想的宣扬,而是经过其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大彻大悟的真理、信念、方法。《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精髓,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要细细地读,慢慢的品味,反反复复地去学习,然后去实践,去应用,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完善~~~~~~
自问自答,不断思索
书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
1.把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做人准则当成规范去遵守,经营就不会迷失方向,并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以心为本——虽然没有比人心更易变、更不可靠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那么也没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东西。
3.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把创新看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并把创新视为终身的习惯。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进取的热情。没有不断的创新,企业就不会又持续的发展和进步。稻盛和夫又说这个创造并不仅仅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开发,也是一种小进步日积月累成的大进步。因此只要明天比今天做得好,后天比明天做的好,就是一种成长的大进步。
4.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支出最小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最大和最小。任何的企业家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稻盛和夫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经营理念,而不是一种吝啬的方法。必要之时购买必需之物,这一理念只是应用于对外的经营,而不是对员工的苛刻。很多企业家在企业中对待员工也追求最小化,这样往往会失去人心,企业最终一定要回归到稻盛和夫所主导的经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任何企业,在提出“经营理念”时,都会主张企业“应有的理想状态”。但如果其中缺乏能引起员工共鸣的大义名分,这种“理念”就没有意义了。无论怎样高调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如果它流于形式,不涉及企业员工直接的厉害关系,那么就不能打动全体员工的心。所以,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员工获得幸福,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
稻盛经典语录:
1.遭受苦难时,不要憎恨,不要侧身躲避。要从正面接受苦难,努力克服它,这一点非常重要。
2.成功后能保持谦虚,持续努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磨练灵魂,提升心志。这样就能修炼出一颗承受和战胜任何考验的纯洁而坚韧的心。如果缺乏坚韧而纯洁的心,那么面对各种经营局面时,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在人生中经受各种考验,塑造一颗正直的、理智的心,对于企业经营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4.中国的企业家们,你们置身于波澜万丈的经营道场之中,不要逃避苦难,成功后不要傲慢,要从正面接受考验,不懈努力。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各位的心志,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登山———企业的而目标该是怎样的一座山,企业家首先自己要描绘,然后就需要相应的装备和训练。如果用散步的心情和装备去攀登险峻的高山,必然遭遇困难(企业破产)。6.将17亿股份赠予1.2万员工的“伙伴式经营”的理念。————这一举动,让全体员工都成为股东,大家作为合作伙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想,营造这样的工作环境很重要,我的想法仅限与此。
7.求利有道,必须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用正当的方法获取利润。另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让自己周围的利害关系者也获得幸福,必须用这样的方法去追求利润。“三方皆好”日本过去商人行商的极致。
8.经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任何企业,在提出“经营理念”时,都会主张企业“应有的理想状态”。但如果其中缺乏能引起员工共鸣的大义名分,这种“理念”就没有意义了。无论怎样高调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如果它流于形式,不涉及企业员工直接的厉害关系,那么就不能打动全体员工的心。所以,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员工获得幸福,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
9.想要发展企业,新技术的开发不可或缺,极为重要。即使现时点还没有新技术的萌芽,只要每天都创造新的价值,不断改良改善,这种细小进步的不断积累,就能孕育技术的萌芽。
10.面对经济危机企业生存的战略总结——直面严峻的现实,努力钻研创新,彻底削减成本,尽最大努力克服危机。、11.对于成功者得告诫:日本有句话“胜了仍要系紧头盔”。在贫困和严酷的时代,经营者们谦虚、不骄傲,能够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富裕和繁荣后,就容易产生松懈自满的情绪,追求奢侈的生活,所以怎样能让成功延续,就看经营者们能不能重新系紧自己内心的缰绳,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付出与过去相同的努力。要时刻警惕自己心态的变化,要意识到最危险的是骄傲松懈的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去经营企业最为重要(这就和中国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道理)。
第三篇: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而活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一次接触到余华的作品——《活着》,简简单单十万余字,仅几个小时就读完,从最初的悠然到之后的凝重,我感觉到心中的压抑,期待着故事能有一个转折,一个让主人公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我一边叹息、一边心痛地读到最后……泪水情不自禁地流落下来。
全书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因嗜赌成性使富足的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却又死于非命,妻子、女儿、女婿、孙子又先后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年老的富贵伴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福贵老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一生故事和人生感言,还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更是一部现代中国的演变史,书中赋予的内涵和哲理太过沉重和复杂。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的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先后经历了亡家、丧妻、失子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遭遇,厄运一次次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而毫不留情,他终于在贫困中觉悟,在经历了人生几乎是所有的劫难之后,终于变成了一个
风烛残年、看淡一切的老人,最终他将一个人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作者用平静的文字追问活着的意义,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对于活着的意义,不同的人对活着的意义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时代的人对其理解也大相径庭。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小时候大人总是灌输要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好学校,这也许是我们对活着的意义的最初启蒙理解;长大后读好大学、找好工作,挣大钱、做大官,事实上也就是追逐名利,这成了对活着意义的“成熟”理解。读完《活着》,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福贵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没有福贵那样悲惨的活着,但我们也都在为生命而活着。《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人懂得,活着就是本钱,活着才能活着。当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还在为物质生活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福贵老人经历了苦难时代人生所有的痛苦,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着人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在历经了那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亲手埋葬六个亲人之后,福贵老人学会了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顽强执着地活着,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福贵是苦难
者,福贵更是一个乐观者。《活着》让人懂得,活着就是本钱,活着才是生命,活着才能活着。无论善恶美丑,人活着的一生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左右,又有太多的东西左右着人的一生。“活着”就要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在福贵面前,今天的我们显得是何其的微小,轻微的挫折就会让我们中的一些人意志消沉、痛苦流涕,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感叹工作的辛劳与不易,感叹命运的不幸,相比于福贵们,我们有资格说我们苦吗?有资格对遭遇的挫折诉苦吗?有资格感叹命运的不济吗?我们不配。当福贵们面对困苦勇往直前时,我们滞步不前,我们还在犹豫彷徨,而他们才是真的勇士,才是中国走向成功的生力军。《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样的品性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才是民族希望之所在。活着的真正意义就是承担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中的责任,于家庭,我们有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于学校,我们有勤勉学习努力进取的责任;于社会,我们有努力工作创造价值的责任。唯有明确目标,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不断奋进,才是我辈活着的真谛,才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之所在。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的书。
第四篇: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各位新同学:
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想就“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话题,与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但我个人认为,有些同志所讲的“顶层”往往还不到顶层,是二、三层甚至四、五层以下的设计。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可能是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到老整整思索一生的顶层问题。
人为什么而活着,本质上是人应该有什么信仰。当今世界上公认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原罪,只有上帝才能拯救自己。伊斯兰教信仰真主,认为今生虔诚信仰真主,后世就是天堂。大乘佛法认为,小乘佛法修度自身,大乘佛法修度众生。
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什么?1945年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毛主席就曾鼓励全党:“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是共产党人心中的“上帝”。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普通劳动大众始终占社会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意愿、意志和力量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最终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信仰人民,这一信仰高尚而光荣,是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而不是社会和历史的虚幻。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为着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默默实现着这一信仰。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最终归宿。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群众觉悟,去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我们就能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这才是顶层和终极的信仰。我们不反对个别同学信奉某种宗教。但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守党章,信仰马克思主义,为着人民。
以私有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本质上是为极少数人服务的,它希望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持有“拯救自己”、“虔诚信仰”、“修度自身”这样的价值理念以为极少数人压迫、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制度的长治久安服务。因此,私有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提倡的价值理念是不一致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是为着全体人民的,它需要共产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提倡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当然,现在一些共产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说一套,做一套,有的甚至贪赃枉法,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一致,相反,这是一些人脱离、背离乃至背叛了党和政府的宗旨所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努力解决党面临的这一严重问题。
前几年,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对话“一篇彻底改变美国同事对毛泽东看法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这是一位赴美创业的华人与其美国同事的对话。这位赴美华人的同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事极不理解,甚至极为反感。这位华人对其美国同事说:“来美国前,我认为美国是个自由世界。但我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美国是个宗教信仰至上的国家。美国人民坚信这片土地是被上帝挑选的,美国人民是首先被上帝挑选的宠儿。为此美国人民自豪骄傲,热爱这个国家。尤其是我看到那些徒步行走的传教者们,穿着朴素简单,吃最简单的食物,他们眼睛里是真诚朴素坚定的,他们让我想起了中国老电影里的共产党员。中国原来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忘我,无私,为了信仰可以承受一切苦难,可以献出生命。不同的是,美国的传教者们是在上帝的指引下,而中国的共产党员们是在共产主义信仰下,更具体地说,在毛的指引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对话,其美国同事回答:“我想我有点被感动,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当其美国同事看了这位赴美华人推荐给他的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英文版后,这位美国人说:“我很震惊。如果你不告诉我这是毛写的,如果我把里面所有共产主义或意识形态字眼去掉,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朗读,我会以为我在聆听上帝宣讲。毛说的这些,和我曾经在教堂听到过的几乎完全一样”;“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毛,我想我开始尊敬他了。我更感谢的是,我突然心变得很开阔了,我觉着整个世界的门在朝我打开,共产主义和毛已经不再是我心里的障碍,我更了解了中国,我非常高兴,我可以拥抱这些,我想就可以拥抱一切。”如果哪位对此感兴趣,可以上网搜寻一下。
在一定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基督、伊斯兰和佛教教义有相通之处。但是,不论是哪种宗教,总是教导信徒放弃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而求诸内心修炼,以达安于现实的苦难;而马克思主义是教导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和变革,运用客观物质力量改变不合理现实,以实现现实幸福。一个是求诸内心,一个是求诸行动,前者是宗教信仰,后者是科学信仰,二者不应混淆。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观,宇宙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无边无际和无始无终的一个特定的时空交叉点上来到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诞生是必然的,而每个人在这个地球上的出生却是必然中的偶然。我们每个个体生命能够作为地球的万灵之长的一分子,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百年左右,这本身就很值得庆幸、骄傲和珍惜了。想通这一点,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就不会皱着眉头过日子。但仅弄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活着是形式,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才是内容。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这才更为重要。要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还应厘清什么是人,即弄清我们现实的人是从哪里来,处于何种状态,会往哪里去,在这世上的百年间应该怎样生活,做些什么,留下点什么。
首先,人是不同于纯粹自然界且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类”存在物。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的产物,是唯一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类”的存在。人是我们现在已知生命的万灵之长,与其他所有动物不同,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吃好、睡好等生理需要,它能逐步地认知并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正因为人是唯一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类”的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劳动为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起步,劳动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只有以劳动为荣,每个人乃至于整个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活着,决不能以不违纪不违法为底线,而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就是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什么是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现行党章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着人民的利益而活着而奋斗,这就是共产党所特有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人民就会永远把他装心上、记下来。
第二,人是由全部社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人总是具体、现实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和每个时代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与活动中。每个单个个人,都有自己特定合理的需求与利益,每个人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整个社会尽可能地帮助使这些必要的需求得以满足。但人类社会有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利益,如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有的国家和群体乃至个体,为了攫取巨额财富或奢靡生活,在拼命地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这就是典型的损他国、损他人、损后人而利己。“每一个”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和由特定社会组成的国家应该要求每一个个人和每个国家都应该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国际民主思想。仅提倡正面的东西而不反对反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就不可能持续和发展,最终则是无法实现的美好的乌托邦。
第三,人主要是指“现在式”存在的人,但也兼指“过去式”和“未来式”存在的人。一方面,我们当代人不能仅把自己当作具体、现实的人,而把“老祖宗”当作抽象、虚幻的人,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人类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代代传承的结果。没有“过去式”的人的浴血奋斗、艰苦创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继续创业的物质基础。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要发扬革命传统,“不忘老祖宗”。从特定意义上说,以“过去式”的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历史,珍惜前人给我们所创造、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决不能“崽卖爷田心不痛”。另一方面,我们当代人也决不能仅把自己当作具体、现实的人,而把子孙后代当作抽象、虚幻的人,这会淡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断子孙路。我们既要在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继续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为后人创造和积累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同时又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重视承接历史。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指一切人更不是其中的少数人。在阶级或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绝大多数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则是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立的。如果以这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为本,就必然会牺牲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一点十分重要。在阶级或有阶级社会里,我们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服务,是为了将来能为一切人和他们的根本利益服务而过渡。当然,这需要一代接一代长期、艰苦的奋斗,而决不能重犯20世纪“大跃进”时急于过渡的错误。
为进一步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让我们对比看看有的人与革命先烈们的不同活法吧。
有的人把活着本身当信仰,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哲学,为了活着甚至不惜作叛徒、汉奸、卖国贼。而曾任中共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蔡和森同志1931年6月间被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出卖,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最后他的四肢被敌人用几个粗大的长钉钉在墙上,敌人还用剌刀把他的胸脯戳得稀烂,他仍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36岁。
有的人把吃好喝好当信条。而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同志和他领导抗联部队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后来,他被叛徒丁守龙出卖、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侵略者丝毫无法理解杨靖宇在完全断绝食物的条件下能坚持抗战一年之多,最终解剖杨靖宇遗体,看到的却是“胃里连饭粒都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破棉絮。牺牲时年仅35岁。
有的人为金钱而活着。而以救国救民、变革社会为己任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出生于有名的富有人家。他当众把自己家族分得的田契全部烧毁,并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后投身革命。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白鑫出卖后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是公正的。凡是个人理想信念行动与历史进步方向相一致的,他的生命就融进了历史,获得了永生;凡是个人的理想信念行动与历史进步方向相悖的,这就是历史的歧路,直至被历史所淘汰。党和新中国永远铭记着蔡和森、杨靖宇和彭湃等同志。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蔡和森、杨靖宇和彭湃同志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出卖他们的叛徒却永远被历史钉上了耻辱柱。
有人贪赃弄权甚至不惜作叛徒、汉奸、卖国贼从而“享受人生”,并认为这些劣迹和罪过将会随着自己的逝去和时间的风尘而变成雪泥鸿爪甚至永远无从知晓。我们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沧桑,一些历史细节将可能会被永远湮没甚至是歪曲篡改,殊不知,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其大略常常无需繁多琐碎的历史细节,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所作所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将无任何可能逃遁历史对其的审视,越是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功过是非,人民和历史会最终将其辨析并记载得清清楚楚。
人为什么而活着?说到底,是个信仰和世界观问题。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权力观、地位观、苦乐观等等。正确的理想是生活光辉灿烂的太阳。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在革命时期一个信仰,勇于牺牲,而在执政和建设时期是另外一种信仰,大捞金钱。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必须破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曾争论了几千年,还会长期争论下去。持人性善者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或向善的,只要唤醒所有人的良知,依靠人的善的本性,就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无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制度来管理。从古到今持人性恶论者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自利,国家设计出严格制度防范人为获取私利危害他人即可;但也有的人认为,既然人的本质是自利,那么作为特定阶级和集团代言人的本质也是自利者,他们在行使权力时亦会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特定利益的政策和法规,以强迫别人执行。因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天然合理、万古长存。这实质是想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引入人类社会并固化。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人就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就是说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性的善恶,这是道德范畴的东西。毛主席早在1943年就指出:“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当作人的特点、特性、特征,只是一个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自然性、动物性等等不是人的特性。人是动物,不是植物、矿物,这是无疑的、无问题的。人是一种什么动物,这就成为问题,几十万年直至资产阶级的费尔巴哈还解答得不正确,只待马克思才正确地答复了这个问题。即说人,它只有一种基本特性——社会性,不应说它有两种基本特性:一是动物性,一是社会性,这样说就不好了,就是二元论,实际就是唯心论”;“自从人脱离猴子那一天起,一切都是社会的,体质、聪明、本能一概是社会的”,“人的五官、百体、聪明、能力本于遗传,人们往往把这叫作先天,以便与出生后的社会熏陶相区别。但人的一切遗传都是社会的,是在几十万年社会生产的结果,不指明这点就要堕入唯心论”。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善还是恶,都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历史至少已有二百万年,人的一些生理特征则是这几百万年其祖先基因遗传的结果,但这都是人们现实社会性或历史社会性的反映。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从来就没有抽象的人性和社会性,而只有具体的人性和社会性;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人性和人的社会性又往往具有阶级性。历史上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关于人性和人本质是什么的看法和观点,基本上是沿着人性的善恶性质和人性异于其他动物的方面特点来思考的。而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把人的本质放在一定的社会中来考察,从而指明了正确的思考路径。人有善恶之分,甚至在一个人的身上既有善又有恶的表现。但这都不是人的本质或天性,而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或体现。所以,我们既不主张性本恶,也不主张性本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之间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们的自私心理,是随着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奴隶社会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社会的诞生而诞生的。这一观念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相当长的时段内,具有它的进步性一面,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它的局限性和腐朽性一面便逐渐充分显现出来。它不是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有的,因而也不会是永恒的。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全面的进步,随着公有制的最终全面的确立,人们的自私心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则必然会最终被消除,这就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否定之否定。现代生物学并没有找到被公认的充分证据,证明人性是天生自私的,就如同人的皮肤色素是遗传而不可改变的一样。观察动物界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动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自私的,恰恰相反,许多动物有很强的群体性和利他性。比如,森林中蚂蚁群遇到火灾时会迅速集结成球,滚过火区,集结在球体表面的蚂蚁都会“壮烈”牺牲。小小的动物蚂蚁尚且如此,我们这一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能如此。我个人认为,人至少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很自私。“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第二种人可能常怀公心,经常考虑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但在公私发生冲突之时,有时可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种人就是具有共产主义品格的人特别是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个人利益,但当公与私发生矛盾时,公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我们那么多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能说这些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吗?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实质是私有制观念的产物,应该说同时也是维护私有制的理论基础。我们决不赞成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成立,至少你无法解释伟大的母爱,也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几千万的先烈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我们的今天幸福生活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作出的壮烈牺牲。决不要小看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正是这一观点,正在强烈地腐蚀部分干部群众;也就是这一观点,把我们的一些人甚至党的高级干部送进了监狱。我们知道,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在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同时,确实有忽略个人利益的现象。但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决不能重蹈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覆辙。
正确的世界观又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承认,世界历史决不会“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而且“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列宁语)。但我们也更加坚信,历史的大道无论怎样曲折,最终必然通向共产主义。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我们更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时的信仰就更显得“金贵”。这时的信仰,就更能识别、考验、锻炼一个人。信仰正确和坚定,就是“真金”,真金不怕火炼。有没有这一信仰,大不一样。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失去了这一信仰,极有可能害人害己。苏东剧变后,一些人完全丧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他们看来,“国将不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垮台是迟早的事。不少人在捞,认为不捞白不捞。信仰的堤坝一旦溃决,牢房的铁门便会打开。
正确的世界观还要求我们必须言行一致。口头上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行动上谋一己私利,这也决不是什么“僵化”、“教条”,在本质上,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脱离、背离甚至是背叛。口头上说一套,行动上另外一套,这是人民群众最为反感的作风。这也是苏共垮台的根本缘由之一。我们必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喜马拉雅山国不丹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GNH)的概念,现在又重新引起不少学者和国家的关注并把它与GDp相并列、相比较。2012年7月8日,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阿瑟·布鲁克斯发表文章指出:“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看似是一群悲惨的可怜虫,事实上,他们也许比那些坐在办公室嘲笑他们的中庸派更加幸福。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固执地坚守信仰。”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信仰和幸福观即幸福指数。但是,同学们,有了坚定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就会有着正确的方向、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襟,就能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历史的责任,激发改造社会和创造世界的激情,为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接受各种困难的磨砺和挑战,浑身从内到外散发出真正的阳刚之气,谱就大写的人生,不会囿于小我而精心构建自己的小人生和小家庭;就会真正能够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苦学多思,深入实践,扎实苦干,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于创造,而不是一曝十寒,知难而退,迷迷茫茫,得过且过;就会有着应有的社会正义与良知,而不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漠视者、旁观者或简单批评者;就会有着更加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把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完满地结合起来,容易聆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实践方向,而不是怨天尤人,自我怜悯,悲观消极,无所事事;就会增强互助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与同学互帮互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不断激发起心中新的求知欲望,并走近普通工农群众,触摸时代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呼唤,而不是封闭温室,沉默寡言,孤陋寡闻或孤芳自赏;就可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使自己成长为党、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材直至栋梁之材。
胡总书记在2012年7月23日作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我们要掂出这一讲话的分量,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决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第五篇: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生活不能总违心的被现实驱使,不能总无奈得被环境威胁,多少有点不服,有点信念,生活才更有意义。你,还有梦吗? 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各位新同学:
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想就“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话题,与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但我个人认为,有些同志所讲的“顶层”往往还不到顶层,是二、三层甚至四、五层以下的设计。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可能是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到老整整思索一生的顶层问题。
人为什么而活着,本质上是人应该有什么信仰。当今世界上公认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原罪,只有上帝才能拯救自己。伊斯兰教信仰真主,认为今生虔诚信仰真主,后世就是天堂。大乘佛法认为,小乘佛法修度自身,大乘佛法修度众生。
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什么?1945年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毛主席就曾鼓励全党:“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是共产党人心中的“上帝”。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普通劳动大众始终占社会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意愿、意志和力量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最终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信仰人民,这一信仰高尚而光荣,是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而不是社会和历史的虚幻。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为着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默默实现着这一信仰。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最终归宿。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群众觉悟,去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我们就能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这才是顶层和终极的信仰。我们不反对个别同学信奉某种宗教。但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守党章,信仰马克思主义,为着人民。
以私有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本质上是为极少数人服务的,它希望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持有“拯救自己”、“虔诚信仰”、“修度自身”这样的价值理念以为极少数人压迫、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制度的长治久安服务。因此,私有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提倡的价值理念是不一致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是为着全体人民的,它需要共产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提倡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当然,现在一些共产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说一套,做一套,有的甚至贪赃枉法,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基本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与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一致,相反,这是一些人脱离、背离乃至背叛了党和政府的宗旨所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努力解决党面临的这一严重问题。
前几年,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对话“一篇彻底改变美国同事对毛泽东看法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这是一位赴美创业的华人与其美国同事的对话。这位赴美华人的同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事极不理解,甚至极为反感。这位华人对其美国同事说:“来美国前,我认为美国是个自由世界。但我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美国是个宗教信仰至上的国家。美国人民坚信这片土地是被上帝挑选的,美国人民是首先被上帝挑选的宠儿。为此美国人民自豪骄傲,热爱这个国家。尤其是我看到那些徒步行走的传教者们,穿着朴素简单,吃最简单的食物,他们眼睛里是真诚朴素坚定的,他们让我想起了中国老电影里的共产党员。中国原来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忘我,无私,为了信仰可以承受一切苦难,可以献出生命。不同的是,美国的传教者们是在上帝的指引下,而中国的共产党员们是在共产主义信仰下,更具体地说,在毛的指引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对话,其美国同事回答:“我想我有点被感动,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当其美国同事看了这位赴美华人推荐给他的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英文版后,这位美国人说:“我很震惊。如果你不告诉我这是毛写的,如果我把里面所有共产主义或意识形态字眼去掉,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朗读,我会以为我在聆听上帝宣讲。毛说的这些,和我曾经在教堂听到过的几乎完全一样”;“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毛,我想我开始尊敬他了。我更感谢的是,我突然心变得很开阔了,我觉着整个世界的门在朝我打开,共产主义和毛已经不再是我心里的障碍,我更了解了中国,我非常高兴,我可以拥抱这些,我想就可以拥抱一切。”如果哪位对此感兴趣,可以上网搜寻一下。
在一定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基督、伊斯兰和佛教教义有相通之处。但是,不论是哪种宗教,总是教导信徒放弃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而求诸内心修炼,以达安于现实的苦难;而马克思主义是教导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和变革,运用客观物质力量改变不合理现实,以实现现实幸福。一个是求诸内心,一个是求诸行动,前者是宗教信仰,后者是科学信仰,二者不应混淆。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观,宇宙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无边无际和无始无终的一个特定的时空交叉点上来到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诞生是必然的,而每个人在这个地球上的出生却是必然中的偶然。我们每个个体生命能够作为地球的万灵之长的一分子,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百年左右,这本身就很值得庆幸、骄傲和珍惜了。想通这一点,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就不会皱着眉头过日子。但仅弄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活着是形式,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才是内容。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这才更为重要。要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还应厘清什么是人,即弄清我们现实的人是从哪里来,处于何种状态,会往哪里去,在这世上的百年间应该怎样生活,做些什么,留下点什么。
首先,人是不同于纯粹自然界且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类”存在物。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的产物,是唯一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类”的存在。人是我们现在已知生命的万灵之长,与其他所有动物不同,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吃好、睡好等生理需要,它能逐步地认知并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正因为人是唯一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类”的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劳动为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起步,劳动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只有以劳动为荣,每个人乃至于整个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活着,决不能以不违纪不违法为底线,而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就是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什么是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现行党章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着人民的利益而活着而奋斗,这就是共产党所特有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人民就会永远把他装心上、记下来。
第二,人是由全部社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人总是具体、现实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和每个时代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与活动中。每个单个个人,都有自己特定合理的需求与利益,每个人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整个社会尽可能地帮助使这些必要的需求得以满足。但人类社会有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利益,如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有的国家和群体乃至个体,为了攫取巨额财富或奢靡生活,在拼命地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这就是典型的损他国、损他人、损后人而利己。“每一个”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和由特定社会组成的国家应该要求每一个个人和每个国家都应该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国际民主思想。仅提倡正面的东西而不反对反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就不可能持续和发展,最终则是无法实现的美好的乌托邦。
第三,人主要是指“现在式”存在的人,但也兼指“过去式”和“未来式”存在的人。一方面,我们当代人不能仅把自己当作具体、现实的人,而把“老祖宗”当作抽象、虚幻的人,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人类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代代传承的结果。没有“过去式”的人的浴血奋斗、艰苦创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继续创业的物质基础。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要发扬革命传统,“不忘老祖宗”。从特定意义上说,以“过去式”的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历史,珍惜前人给我们所创造、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决不能“崽卖爷田心不痛”。另一方面,我们当代人也决不能仅把自己当作具体、现实的人,而把子孙后代当作抽象、虚幻的人,这会淡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断子孙路。我们既要在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继续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为后人创造和积累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同时又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重视承接历史。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指一切人更不是其中的少数人。在阶级或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绝大多数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则是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立的。如果以这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为本,就必然会牺牲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一点十分重要。在阶级或有阶级社会里,我们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服务,是为了将来能为一切人和他们的根本利益服务而过渡。当然,这需要一代接一代长期、艰苦的奋斗,而决不能重犯20世纪“大跃进”时急于过渡的错误。
为进一步弄清人为什么而活着,让我们对比看看有的人与革命先烈们的不同活法吧。
有的人把活着本身当信仰,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哲学,为了活着甚至不惜作叛徒、汉奸、卖国贼。而曾任中共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蔡和森同志1931年6月间被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出卖,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最后他的四肢被敌人用几个粗大的长钉钉在墙上,敌人还用剌刀把他的胸脯戳得稀烂,他仍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36岁。
有的人把吃好喝好当信条。而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同志和他领导抗联部队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后来,他被叛徒丁守龙出卖、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侵略者丝毫无法理解杨靖宇在完全断绝食物的条件下能坚持抗战一年之多,最终解剖杨靖宇遗体,看到的却是“胃里连饭粒都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破棉絮。牺牲时年仅35岁。
有的人为金钱而活着。而以救国救民、变革社会为己任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出生于有名的富有人家。他当众把自己家族分得的田契全部烧毁,并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后投身革命。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白鑫出卖后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是公正的。凡是个人理想信念行动与历史进步方向相一致的,他的生命就融进了历史,获得了永生;凡是个人的理想信念行动与历史进步方向相悖的,这就是历史的歧路,直至被历史所淘汰。党和新中国永远铭记着蔡和森、杨靖宇和彭湃等同志。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蔡和森、杨靖宇和彭湃同志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出卖他们的叛徒却永远被历史钉上了耻辱柱。
有人贪赃弄权甚至不惜作叛徒、汉奸、卖国贼从而“享受人生”,并认为这些劣迹和罪过将会随着自己的逝去和时间的风尘而变成雪泥鸿爪甚至永远无从知晓。我们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沧桑,一些历史细节将可能会被永远湮没甚至是歪曲篡改,殊不知,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其大略常常无需繁多琐碎的历史细节,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所作所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将无任何可能逃遁历史对其的审视,越是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功过是非,人民和历史会最终将其辨析并记载得清清楚楚。
人为什么而活着?说到底,是个信仰和世界观问题。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权力观、地位观、苦乐观等等。正确的理想是生活光辉灿烂的太阳。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在革命时期一个信仰,勇于牺牲,而在执政和建设时期是另外一种信仰,大捞金钱。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必须破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曾争论了几千年,还会长期争论下去。持人性善者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或向善的,只要唤醒所有人的良知,依靠人的善的本性,就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无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制度来管理。从古到今持人性恶论者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自利,国家设计出严格制度防范人为获取私利危害他人即可;但也有的人认为,既然人的本质是自利,那么作为特定阶级和集团代言人的本质也是自利者,他们在行使权力时亦会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特定利益的政策和法规,以强迫别人执行。因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天然合理、万古长存。这实质是想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引入人类社会并固化。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人就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就是说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性的善恶,这是道德范畴的东西。毛主席早在1943年就指出:“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当作人的特点、特性、特征,只是一个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自然性、动物性等等不是人的特性。人是动物,不是植物、矿物,这是无疑的、无问题的。人是一种什么动物,这就成为问题,几十万年直至资产阶级的费尔巴哈还解答得不正确,只待马克思才正确地答复了这个问题。即说人,它只有一种基本特性——社会性,不应说它有两种基本特性:一是动物性,一是社会性,这样说就不好了,就是二元论,实际就是唯心论”;“自从人脱离猴子那一天起,一切都是社会的,体质、聪明、本能一概是社会的”,“人的五官、百体、聪明、能力本于遗传,人们往往把这叫作先天,以便与出生后的社会熏陶相区别。但人的一切遗传都是社会的,是在几十万年社会生产的结果,不指明这点就要堕入唯心论”。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善还是恶,都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历史至少已有二百万年,人的一些生理特征则是这几百万年其祖先基因遗传的结果,但这都是人们现实社会性或历史社会性的反映。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从来就没有抽象的人性和社会性,而只有具体的人性和社会性;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人性和人的社会性又往往具有阶级性。历史上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关于人性和人本质是什么的看法和观点,基本上是沿着人性的善恶性质和人性异于其他动物的方面特点来思考的。而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把人的本质放在一定的社会中来考察,从而指明了正确的思考路径。人有善恶之分,甚至在一个人的身上既有善又有恶的表现。但这都不是人的本质或天性,而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或体现。所以,我们既不主张性本恶,也不主张性本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之间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们的自私心理,是随着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奴隶社会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社会的诞生而诞生的。这一观念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相当长的时段内,具有它的进步性一面,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它的局限性和腐朽性一面便逐渐充分显现出来。它不是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有的,因而也不会是永恒的。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全面的进步,随着公有制的最终全面的确立,人们的自私心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则必然会最终被消除,这就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否定之否定。现代生物学并没有找到被公认的充分证据,证明人性是天生自私的,就如同人的皮肤色素是遗传而不可改变的一样。观察动物界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动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自私的,恰恰相反,许多动物有很强的群体性和利他性。比如,森林中蚂蚁群遇到火灾时会迅速集结成球,滚过火区,集结在球体表面的蚂蚁都会“壮烈”牺牲。小小的动物蚂蚁尚且如此,我们这一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能如此。我个人认为,人至少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很自私。“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第二种人可能常怀公心,经常考虑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但在公私发生冲突之时,有时可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种人就是具有共产主义品格的人特别是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个人利益,但当公与私发生矛盾时,公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我们那么多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能说这些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吗?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实质是私有制观念的产物,应该说同时也是维护私有制的理论基础。我们决不赞成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成立,至少你无法解释伟大的母爱,也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几千万的先烈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我们的今天幸福生活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作出的壮烈牺牲。决不要小看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正是这一观点,正在强烈地腐蚀部分干部群众;也就是这一观点,把我们的一些人甚至党的高级干部送进了监狱。我们知道,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在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同时,确实有忽略个人利益的现象。但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决不能重蹈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覆辙。
正确的世界观又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承认,世界历史决不会“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而且“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列宁语)。但我们也更加坚信,历史的大道无论怎样曲折,最终必然通向共产主义。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我们更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时的信仰就更显得“金贵”。这时的信仰,就更能识别、考验、锻炼一个人。信仰正确和坚定,就是“真金”,真金不怕火炼。有没有这一信仰,大不一样。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失去了这一信仰,极有可能害人害己。苏东剧变后,一些人完全丧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他们看来,“国将不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垮台是迟早的事。不少人在捞,认为不捞白不捞。信仰的堤坝一旦溃决,牢房的铁门便会打开。
正确的世界观还要求我们必须言行一致。口头上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行动上谋一己私利,这也决不是什么“僵化”、“教条”,在本质上,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脱离、背离甚至是背叛。口头上说一套,行动上另外一套,这是人民群众最为反感的作风。这也是苏共垮台的根本缘由之一。我们必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喜马拉雅山国不丹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GNH)的概念,现在又重新引起不少学者和国家的关注并把它与GDP相并列、相比较。XX年7月8日,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阿瑟·布鲁克斯发表文章指出:“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看似是一群悲惨的可怜虫,事实上,他们也许比那些坐在办公室嘲笑他们的中庸派更加幸福。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固执地坚守信仰。”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信仰和幸福观即幸福指数。但是,同学们,有了坚定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就会有着正确的方向、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襟,就能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历史的责任,激发改造社会和创造世界的激情,为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接受各种困难的磨砺和挑战,浑身从内到外散发出真正的阳刚之气,谱就大写的人生,不会囿于小我而精心构建自己的小人生和小家庭;就会真正能够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苦学多思,深入实践,扎实苦干,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于创造,而不是一曝十寒,知难而退,迷迷茫茫,得过且过;就会有着应有的社会正义与良知,而不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漠视者、旁观者或简单批评者;就会有着更加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把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完满地结合起来,容易聆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实践方向,而不是怨天尤人,自我怜悯,悲观消极,无所事事;就会增强互助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与同学互帮互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不断激发起心中新的求知欲望,并走近普通工农群众,触摸时代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呼唤,而不是封闭温室,沉默寡言,孤陋寡闻或孤芳自赏;就可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使自己成长为党、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材直至栋梁之材。
胡总书记在XX年7月23日作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我们要掂出这一讲话的分量,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决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孤老的单车待在自己阴暗的角落,河边的水车年复一年的进行着单一的工作。人们总希望活着,活着就代表着希望,但却往往淡忘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总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默默的,开始有了自己的信念。也许看到了一个人的成功,看到了他的风光,老是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够站在这个或那个巨人的肩膀上。可却没有去想过,即使有一天你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也不是你真正自我,你永远没有没有了潜力。因为你只想走他们走过的道理,却不曾经想着借着他们的背影,走自己的道路,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巨人。即使这条道路布满荆棘,即使这个过程漫长而艰巨,即使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的风生水起,但我们一直坚信昨天很冷,今天也冷,但明天会很温暖。黑暗会被我们的信念冲破,正因为有了信念,我们忘却了寒冬,正因为我们活着,我们有了信念,正因为我们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个的奇迹。再说说我们的感情,感情以它独特的能力让人们为之生死。多情自古空离别,走的只是远去的身影,留下拭去泪水的是自己。在默默的低落山谷中,我们冷漠了,在孤独的空间里,看不到光明。人们开始堕落了,一个牢笼困住了我们的内心,这时我们有了坚强,有了勇气,不断的超越自我,不再仅仅是看到那一个死角,不再仅仅认为只有这一片风景独好,不再去为了一点点小事争抢。我们继续往前走,放下让我们有新的机会寻找,放下更是给了别人一个新的机会。正因为我们放下,我们发现了别处风景的美,记住了放弃也是一种美。我们不再是为什么活,而是活出了漂亮活出了美。人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我们的希望我们的信念我们那难以割舍的情。我们不仅要我自己活,更要为家人活为世界活,播撒我们的正能量,珍惜活着这一份幸运。
人为什么而活着演讲稿
打开自己、保持好奇、拥抱世界
剑桥大学有一位颇有成就的华人,在剑桥大学工作十几年,当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发现他与学院内其他英国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学习三个月,就与英国老师们很熟了,进入了他们的圈子,见面都会熟悉地打招呼。这位华人院士很奇怪,问我怎么会与大家这么熟悉,说他自己这么多年在剑桥,与这些英国老师没有多少交往。这位院士为什么难以进入英国老师们的圈子?我想,是因为华人院士的中国胃。华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顿饭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国老师们多在俱乐部吃饭,吃饭时就是交流聊天的时候,有时一顿晚饭会吃到晚上10点。吃饭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时候。我每到一个新国家新地方,都坚持吃当地的食物。想拥抱世界,要有一个拥抱世界的胃。拥抱世界的胃,帮我很快融入了剑桥大学的教师圈子。
坚守一个习惯,就等于向世界关上了一扇门。开放自己,接纳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乐于交流、分享、连接,力求去理解、接纳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事物,海纳百川,纳入外部的新知识、新感受、新资源和新力量。华人院士的一个中国胃,就使他错过了诸多与同事朋友交流分享连接的机会。
不会理性思考,你就不是人
在哈佛学习期间,我体会到哈佛的自由与奔放。刚到剑桥,感到剑桥太传统,一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积累的学校,清规戒律多,等级色彩重。担心适应不了。随着深入其中,慢慢体会到,这些清规戒律中表现出来的等级森严,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级制,而是一种学术等级,对知识的尊重。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车位,只有院士才有资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会场合,从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识成就上的等级。这些传统,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约定俗成的。剑桥的等级制,是学术等级制,是对知识贡献者的尊重。剑桥大学里对知识贡献高度敬重的氛围,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尔对人的定义,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当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时,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结果,就表现为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知识的发现与创造,使人成其为人,使人类拥有了与动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进。
一个社会之中,什么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从寻常人的回答可看出这个社会的文明层次。当“这个孩子有官相,长大要当官”成为赞美之辞时,当学校的最高权威是行政领导而非专家教授时,这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拥有权力和资源,受大众羡慕。官员是财富分配者和秩序维护者,官员并非知识、财富的创造者,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不会是知识持续突破的社会,也不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之社会。带来新知识者,带来新财富者,这两者被尊崇,则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识创新和经济创新了。未来的制度变革,其实本质就是重新调整社会的价值制度,尊重什么否定什么,以此引导资源的新配置。
从野蛮生长到专业生长
在剑桥,有种做梦的感觉,似乎现在仍沉浸在梦中。我喜欢划赛艇,在波士顿参加过比赛,在日本参赛还得过奖。一天,院长对我说,听说你喜欢划赛艇,你在剑桥当访问学者期间,愿不愿参加赛艇俱乐部?我说好啊。院长就进行了安排,告诉我何时何地去找谁训练。我按照院长的指示去了,没有让我下水划,而是先接受训练。教练训练了我1个半小时,那个累!长期没有这样累过,腿都抽筋了!训练完后,我推着自行车,一拐一拐回宿舍,嘴里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那个舒畅!我从来没有被这样训练过!这训练方法太好了!我跟人说起这事,人说,剑桥有30几个俱乐部,你查一下那个俱乐部的情况。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是“剑桥大学赛艇俱乐部”,有百年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艇队,是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俱乐部。你说,这是不是做梦?
还有,一位老师训练我讲英文。我说,我学的是美国英语,不熟悉英国英语,这老师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语,英国英语的说法是错误的。”那训练办法之独特有效,让我想起《国王的演讲》电影中的办法。从来没有人这样训练过我,我也从来没学得这么快过!
走过一个学院,那是“三一学院”,那是牛顿走过、停留过、在苹果树下休息被掉下来的苹果启发出伟大思想的地方!我现在还在梦中,还没有从梦中缓过劲来!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积累,是人类文明最宝贵财富。从野蛮生长到专业生长,中国正面临大关。
还有以下这些,餐桌上随手记下的王石说的句子。
你不抛弃自己,没有人能抛弃你。
追求完美,允许残缺。
人生60,才是开始。52岁时,我登完珠峰下来说:五十岁是一个成功男人的开始。现在63岁,我感到现在才是一个开始。
人活着为什么?长寿很重要,但你只要活得精彩,长寿不长寿就不重要了。
过去,我的心态是全方位拥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学习,我关心的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开始关心中国文化,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从这传统中来的。选了中国传统哲学课,对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认识。
到哈佛之后,体会到登知识的山峰,比登珠峰难得多。决定放弃原计划的再登珠峰,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登知识的山峰。
哈佛学习,真辛苦!经常在早上3点才做完作业,还睡不着,还得按时去上课,真怕得抑郁症。考试的时候,20分钟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钟时,教室只剩我一个人,还没做完,急着要做完。也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逼自己,死记硬背,不放弃。
总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动脑子。成功了,不用再这么辛苦了。经过哈佛和剑桥,强烈感到,脑子回到了20年前。
剑桥有名的中国人,一个是徐志摩,他写了诗,一想到剑桥,中国人就会想到徐志摩。其实,在剑桥这种人类知识殿堂中,几首诗排不上位子。一个是金庸。金庸82岁到剑桥来读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