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民政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5 16:0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民政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民政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4民政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0日在三河乡第17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

王清秀

各位代表

我受三河乡人民政府委托,向三河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做民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乡民政办在县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三河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围绕县民政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办好事,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使民政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全面完成,为构建新三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救灾救济工作

乡民政办以保民生、促稳定为己任,对遭受各种灾害的群众实行分类救助。

1、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坚持“本人申请、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式、公开发放”的程序,全年共救助631户,2534人,金额11.9万元,衣被60件。

2、“7.20”洪灾。灾情就是命令,及时报灾、核灾、救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年共救助房屋受灾户15户,56人,发放救灾资金0.5万元。

3、火灾。接到火灾报告后,民政办及时报告,争取资金、衣被,全年共发放资金0.6万元、衣被20件,4户,20人。

4、医疗救助。对农村部门群众因病返贫,想方设法为他们争取大病医疗救助,全年共救助104户,补助金额18.793万元。

(二)农村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

1、自从实行农村低保工作以来,我们按照政策规定,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全乡共有享受对象662户,890人。其中:农村低保643户,863人;城镇低保19户,2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08.1557万元,其中农村100.9022万元,城镇7.2535万元。

2、努力做好分散五保工作。对全乡分散五保户46户,52人进行家庭走访,为进一步营造敬老氛围,共享和谐成果,全年共发放五保资金19.567万元。

(三)优抚工作。

为有效密切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长期以来,民政办把优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1、全乡现有重点优抚对象88人,发放金额37.9788万元;

2、烈士子女3人,发放资金0.468万元;

3、60岁以上退伍士兵老年生活补贴20人,发放资金1.32万元;

4、现有农村义务兵12人,优抚金按每人每年3500元的标准,于年底全部兑现。

(四)老年工作。

认真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全乡上下形成养老敬老的氛围。认真执行老年人优惠政策,90岁以上老年人10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共发放金额1.2万元,确保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慈善工作。

开展了“一日捐”活动、庐山“4.20”地震募捐活动,共组织资金0.485万元。通过各种渠道使3名流浪人员回到了亲人身边,2名外流人员返回了故乡。

一年来,我乡民政办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是工作经费几乎为零,无法开展工作。二是解决的困难资金少,很难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群众工作路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作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惠民生、强服务、促和谐、保稳定”的要求,努力做到作风朴实、工作扎实、服务真是。

1、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灾害社会救助能力,建立有效的灾情收集、报告制度,切实做好春荒期间受灾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制定春荒救助方案。

2、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为重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的衔接,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的录入和维护工作,严格申报程序。

3、解决好优抚对象“三难”问题。重点抓好退伍士兵的社会保险工作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

4、开展好80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工作,做到不重不漏,落实好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

各位代表:民政工作面宽量大,事无巨细,随着群众路线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后工作是困难也是希望,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获也是给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温情带给群众,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建设和谐、平安新三河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民政工作报告

民 政 工 作 报 告

(征求意见稿)

——XXXX年X月XX日在XXX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XX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2013民政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民政工作情况

2013年,我镇民政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县民政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职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在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XX中的重要地位。

一、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我镇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13年9月底全面铺开。在镇委、镇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工作指导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精心组织策划,严 1 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各个阶段的工作。至11月底,我镇45个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顺利实现了按期换届、优化结构、确保稳定、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本次换届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员172人,其中村委会主任45人、副主任58人和委员69人;推选产生村民代表1821人。从总体来看,我镇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结果比较理想,进一步选好配强了村委会的领导班子,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完善城乡救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继续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保障工作。2013年起,我镇对低保对象的新增、调整和注销实行网上上报审批,进一步明确了申报程序、申报时限和受理人员职责;做好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对象、困难群众等人员的补贴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全镇发放各类困难对象补贴补助资金611余万元,惠及1900余名困难对象;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0余人次;规范应急救灾、临时救助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扶贫救济送温暖活动,及时做好意外受灾户的灾情上报和慰问工作,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18余万元,发放救灾棉被140条;发放过渡性困难救助资金11万余元;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6人,完成了60岁以上338位老年人享受养老金待遇发放的认证工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32403人,基金征缴58.6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0%,报销医疗费1169万元。

三、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推进。扎实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双拥创建。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做好医疗保障工作。2013年,全镇共发放优抚补助资金140余万元,惠及烈属、复退军人、现役军人、老党员262人。大力推进无亲属管理散 葬烈士墓的迁移和有亲属管理但经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烈士墓的迁移和修缮工作。同时把春节、八一建军节作为拥军优属活动日,由镇领导、驻村干部上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为复退军人、军烈属营造一个“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社会氛围。

四、推动坟墓生态化改造,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今年以来,我镇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一是开展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工作,构建殡葬管理长效机制。在全镇6个社区建立社区殡葬服务窗口,提供遗体火化、丧事办理、骨灰安葬等一条龙信息服务;45个村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各村驻村干部担任网格责任人,具体负责本辖区丧事活动、青山白化的巡查监管和信息反馈,并落实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具体工作。二是禁新改旧治理青山白化。针对“三沿五区”重点地段特别是XXX省道沿线地段视线内的坟墓,按照“坟圈改绿、坟背覆土、留有坟坦、四周植树”的标准进行整改,全年共整治坟墓XX座,并全部通过市、县验收。三是加快推进生态化公墓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为主、市场化为辅,启动建设XX社区XX村生态公墓及XX社区XX村生态公墓,其余生态化公墓也在加紧规划建设之中。

五、整合社区资源,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2013年,我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6125人,占总人口的17.5%,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2013年,我镇整合提升原XX敬老院、星光老年之家,结合XX精品社区建设,改造完成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市级居家养老示范点,在试点社区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模式,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并逐步向全镇推广。

2014年民政工作总体思路和任务

今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民政职能,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幸福社区建设为重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及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加大幸福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力度,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提高民主自治水平,使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成为提供公共服务、反应诉求和有序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统筹整合社区资金、信息、场所、人才等要素,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对镇内农村特困村民进行生活现状调查,将符合低保享受条件的村民纳入低保范畴,并严格低保审批程序,新增低保对象一律实行公示制,对不符合条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依靠人情入保,靠关系入保等不良风气的发生。同时,对所有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时进行生活现状调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孤儿及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在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基础上,将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纳入基本生活费发放范围。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医疗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孤儿及困境儿童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和优抚对象保障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分类别、分层次、重点保障、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以“禁新改旧”为重点,全面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深化“禁新改旧”治理工作。一方面坚决禁止新建私坟,这是治理的 前提。要全面依法实施骨灰安放跟踪管理,从源头治理青山白化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坟墓的生态化改造,对现有的坟墓采取能改则改、应迁则迁的方法,逐步治理青山白化。二是加大生态公墓建设力度。以社区为延伸,形成“1+X”公墓建设模式。加强公墓建设标准和公墓价格监管,切实解决“死不起”问题。

四、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模式。科学规划布局,抓紧制定养老机构布点规划,充分利用“转并联”后闲置的学校、村办公楼以及各类活动中心等设施资源,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改造完成XX社区、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常性地做好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各种惠老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以优质服务为重点,推进民政队伍自身建设。加强民政自身建设,着力培养民政干部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的工作责任,树立心诚心善的职业道德,争做“亲民、亲贫、亲访”的三亲干部,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的,为群众服好务的文明窗口。同时加强镇、社区(村)两级民政干部自身的业务能力培训,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各位代表,2014年的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和决定,积极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民政工作报告

2011年高峰乡民政工作总结

王小梅

一年来,我乡民政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乡人大监督下,在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在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职责,紧紧围绕乡党委、乡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一年全乡共支付各种民政救助经费301.8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3.5万元; 救灾救助及各种人员定补69.8万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村,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一、一年来年民政工作回顾

(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1、规范村务公开制度。

2011年,我乡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经验,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办法,做到村务财务经常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所有村委会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足额落实村组干部报酬以及办公经费。

2、创建社区全覆盖。

2010年是农村社区全覆盖年。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应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有组织、有原则地进行,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体现自治的民主性;二是坚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开展自治,体现自治的有序性;三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自治,体现自治的政治性;四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体现自治的广泛性,使社区居民自治步入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三大机制进一步完善

1、突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乡低保核查制度,推进动态管理。城乡低保坚持“退一进一”,实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坚持“先核查,后扩面”的原则,改进了农村低保全面核查评议评审制度和农村低保对象评议评审工作程序,由乡镇负责审核,乡镇驻村干部负责入户调查和日常管理,村委会负责民主评议和公示,民政、纪检、财会部门负责全程指导和监督,确保低保工作全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完成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今年是全省的低保宣传年,我们把低保提标当做一项政治性任务来抓。我乡城乡低保、农村一保提标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经过各村张贴2-3条宣传标语,深入调查,逐户核实,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市区审批,全乡农村低保人数已达到393户1350人,保障比例达到(全乡农业人口的)16.97%,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由189元提高到208元,月人均补助标准由125元提高到144元;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月人均补助标准由53.74元提高到58.82元。保障人数由原来的388户1350人增加到393户1350人,保障面达到17%。月人均58.82元,月补助标准分别为:一类对象107元,110人,二类对象77元、247人,三类对象62元、588人,四类对象30元,405人。一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03.5万元。五保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由去年的1728元提高到2157元,现有五保供养对象48户,54人,月供养金9639元。一年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11.5668万元。

三是规范完善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通过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范围,健全救助体系,拓宽资金来源,进一步简化救助手续,确保救助的及时性,切实提高了救助水平,成效明显。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继续资助城乡低保、优抚对象中的特困群众和农村一保及其他贫困人员“参合”,对有慢性病就诊证的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门诊救助。积极探索将事后救助为主拓展到事后、事中救助并重,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救助并重发展,极大增强了救助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救助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救助需求。群众反响强烈,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一年累计共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8.39万元,救助人数1300人次,并为全乡54名五保全数缴纳农村农村合作医疗费用3240元。此外,临时救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意见》,积极主动为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救急救难,化解社会矛盾,彰显社会救助公平合理,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社会和谐。初步建立困难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系机制,一年期间按要求及时发放农村五保、城乡低保物价临时补贴7.92万元,惠及1450人。

四是全力做好孤儿救助工作。对农村散居孤儿按照年人均3600元给予救助,一年来全乡孤儿的生活情况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救助。

2、大力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一是完善救灾应急机制。重点做好乡村灾情信息队伍建设、乡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减灾示范村建设和救灾物资储备条件改善等工作,切实提高民政部门履行报灾、核灾、救灾责任的能力。面对灾情,做到“四个第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核实灾情、指导救灾,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调拨救灾资金和物资。

二是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年来,高峰乡共发放救灾面粉22万斤,解决了1700户,6500人缺粮生活困难问题,全乡无因灾外流乞讨现象。争取棉被300床,棉衣250件。自“5.12”汶川地震以后,就我乡农户的危旧房屋改造,采取干部包户责任制和对口帮扶责任制,实行“销号式”管理,定时间、定任务、定资金、定责任、定措施,对恢复重建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倒计时督导。2011年危旧房改造110户,累计资109.6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我乡进一步落实农村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制度,及时,准确申报灾情,解决灾情问题。

3、狠抓落实,着力提升优抚安置军休工作水平。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做好中央和省两次提标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全乡共有优抚对象34名,全年抚恤补助资金109360元,一年总共为34名优抚对象通过“一折统”兑现抚恤金36.98万元,义务兵优待金7.9万元。二是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优抚医疗减免、优抚医疗补助均在定点医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并同步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同时加强与乡医疗机构的协调,在乡各医疗机构设置现役军人、优抚对象优先窗口,有力地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4、老龄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组织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扎实做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各村组建了老年腰鼓队,老年舞蹈队,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乡政府和各村建立老年协会,定期安排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和老年人生活困难需求的排解。一年来的高峰乡发展有目共睹,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工作思路的开拓创新,得益于发展机遇的及时把握,得益于效能建设的大力实施,得益于民政系统上下同仁的作风转变。一年的努力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前景,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政事业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关键时刻,这是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庄严职责和崇高使命。但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乡贫困面大,需要救助的困难户和老弱病残人员还很多;二是民政工作业务量大,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三是由于主客观原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情不够,对各种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具体。

二、2012年民政工作总体思路和打算

2011年全区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认真贯彻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结合“十二五”规划,紧紧抓住高峰乡洋芋产业建设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新为主题,以民生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和应急救灾能力,着力拓展公共事务管理和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着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和社区建设,着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和待遇,着力加强民政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积极推进全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按照以上总体思路和要求,2012年要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抓好优抚工作。优抚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安宁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按时兑现各种优抚对象补助金。努力抓好优抚优惠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 “安居工程”,适时开展全区优抚对象住房情况调查摸底,利用灾后重建、挤入当地危房改造计划等契机,努力帮助在乡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属解决住房困难。积极推进维稳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解困力度,从根本上减少矛盾和上访现象的发生,维护复退军人的稳定大局。

(二)继续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努力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加强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根据省市区要求,按照《条例》,进一步完善乡村救灾应急预案,加大乡村一级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力度,加强对村级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指导。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逐步提高应急救援和保障基本生活的能力。认真做好新灾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增强我区备灾、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增强救灾款物使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积极主动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建立健全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减灾救灾志愿服务。认真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力争今年成功申报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继续开展好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5“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有关单位,适时开展防灾演练,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在开展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时,坚持公开、公平、公证的原则,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并逐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疏通低保监督渠道,并实现低保档案信息化管理。

(四)继续抓好老龄工作。经常性地做好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各种惠老政策,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抓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有关优惠政策,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我们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乡人大监督下,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民政工作,继续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为民的核心内涵,全面履行“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切实做到对群众满怀真情,对工作充满热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好我乡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努力推动我乡的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

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民政工作,表彰先进单位,交流工作经验,把握“十二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矗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近日,市委钟书记、市政府曾市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全市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会前,廖凯波副市长多次听取全市民政工作汇报,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今天又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0年在赶超发展中取得新成效,“十一五”目标圆满完成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争得应有地位的发力年。全市民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服务年为主线,争先进位,奋起赶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前不久结束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代表全市民政系统荣获2010全省民政工作综合先进单位。

(一)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城乡低保分别实现第六次和第三次提标,市城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其它县(市、山)均不低于每人每月245元,农村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提标后,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66.66元和120.66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标准。2010年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7134户9610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2273.73万元,人均月补助193.88元;农村低保对象68146户17115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7655.51万元,人均月补助85.88元,均超额完成盛市民生工程制定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低保金发放专项治理活动,专项治理期间取消低保对象4883户11631人,占全市低保对象总人数的4.36%,并形成了入户核查、评审听证等八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管理,有效杜绝“关系保”和“人情保”。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王治坤副司长率队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医疗救助体系拓展延伸,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社区四级定点医院救助体系,全市共设立98家定点医院,简化办事程序,实现在院直补,使医前救助得到落实。全市实施医疗救助40.14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1.36亿元。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集中、分散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1860/1260元提高到1920/1320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23460名,其中集中供养1994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庐山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提高供养标准,集中、分散供养标准率先达到每人每年2400/2160元。城乡精减退职生活困难老职工救济标准由每人每月200/160元提高到225/185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按照每人每月300元全面落实,部分县区已按每人每月600元落实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全年实施临时救助461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61.72万元。

(二)有效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

坚持减灾与救灾并重,应急与常态并举,转变救灾工作方式,应急救助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增设市减灾备灾中心为常设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共计2300余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制订《九江市民政局应对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修订和完善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广泛开展减灾宣传和应急救灾演练,全民减灾救灾意识得到增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滨兴街道向湖社区和都昌县都昌镇芙蓉社区荣获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10年,我市先后遭遇低温冷冻、洪涝和风雹自然灾害,共造成190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47万人,累计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市局先后28次下派救灾工作组,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下拨救灾资金8131.9万元及各类生活物资,全面落实因灾死亡人员抚慰金制度,有力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1873户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1013户农村困难群众新建(重建、维修)住房任务。

(三)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政策待遇

双拥创建卓有成效,将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纳入全市“六城同创”的总体部署,设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出台实施意见,分解工作任务,广泛动员发动,举全市之力推进。双拥工作实现由单一活动向多样形式、实物拥军向科技拥军、政府独唱到社会合唱的大转变,市本级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浔阳区、庐山区、修水县、瑞昌市分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实行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生活待遇“一卡通”发放,确保按时足额到位;全面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机制,提高医疗救助效果;加强优抚数据审核工作,对不符合条件但已享受带病回乡补助的退伍军人,及享受双重或多重抚恤生活补助的对象进行自查清理;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协调解决了2006—2008年三城区城镇义务兵(双调)优待金;较好完成了烈士纪念建筑物维修改造任务;成立部分退役人员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帮助部分军队退役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维护涉军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自谋职业与岗位安置、考试与考核“三个相结合”的办法,市直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得到妥善安置;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免费为2009年冬季157名市直城镇退役士兵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广泛收集招聘退役士兵信息,推荐退役士兵上岗就业。落实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逐步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出色完成驰援九江抗洪抢险部队等60余批次1.5万人次军供保障任务,受到部队官兵好评。

(四)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储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三院”建设和管理,在连续四年新(改、扩)建198所“三院”的基础上,2010年又新(改、扩)建24所,新增建筑面积92645平方米、新增床位3465张。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人员待遇,将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庐山区、永修县、彭泽县、瑞昌市等地还为敬老院工作人员解决了社保问题。扎实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14所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敬老院,个数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瑞昌市民政局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县马回岭镇敬老院、永修县中心敬老院、修水县溪口镇中心敬老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都昌县左里镇敬老院院长袁国初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容量,全市公办机构床位17586人,在院养老14723人,其中代养674人;民办机构床位1288人,在院养老856人,其中代养719人。市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加紧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抓紧内外装修。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出台指导意见,召开现场会,向全市铺开。目前,各地基本建有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养老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加强福利企业年检和服务,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全市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511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创建无障碍城市,取得明显成效。慈善捐助在健全组织网络的基础上,围绕“爱满人间”主题品牌,扎实开展安老助孤、助医、助学、助困、赈灾等项目救助,全年募集善款物资折价1600余万元,发放救助金1397.06万元,受助对象2967人次,工作报告《2011年民政工作报告》。仅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就达831.10万元,居全省设区市首位。目前,全市慈善冠名基金及协议捐赠总量达6100万元。福利彩票发行总量大幅提升,逼近亿元大关,达9672.01万元,比2009年增长1783.61万元,增幅为22.61%,为社会福利事业筹集公益金3071.65万元。

(五)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城镇社区强化功能,大力推进民政工作八进社区,将民政职能下移到社区,措施落实到社区,服务惠及群众,提升了社区自治、服务和教育功能。农村社区主动对接和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启动环鄱阳湖区域内100个示范点建设。全省100个农村精品社区中,我市占27个,总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一。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对接互动活动,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促进城乡社区协同发展。加强“难点村”治理,率先在全省建立“四个一”联动机制,72个“难点村”治理成效明显,成功治理67个,9个取得初步成效,并在全拾难点村”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社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指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市民政局分别荣获全国、全拾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市老年护理院分别荣获全国、全拾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另有11个社会组织被评为“全省先进社会组织”;认真开展社会组织“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社会团体收取会费行为。科学审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和管理范围,共青城设县级市申报成功;开展城建项目命名调研活动,拟制了《九江市2009—2013市城区地名总体规划方案》、《九江市地名管理办法》;完善地名数据库,率先在全省建立区划地名网站和设置旅游交通地名导航屏;联合市综治办出台《九江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办法》,巩固扩大平安边界创建成果。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加强殡葬管理综合执法,出台《九江市殡葬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巩固市城区殡葬陋习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快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全面落实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积极开展殡葬行业“文明窗口单位”创建活动,率先在全省启动“殡葬优质服务月”活动,严格收费管理,优化殡葬服务。瑞昌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采取日常救助与联合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和改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严格落实市城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开展联合救助行动8次,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320人。规范婚姻登记机关管理,全市乡镇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瑞昌市荣获“全国婚姻登记示范机关”。收养登记规范有序,全市依法办理收养登记62例,合格率达100%。

(六)着力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服务大局要求,把握争先进位要义,谋求为民服务实效,取得初步成效。创新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岗位责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社工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民政工作力量。强力推进民政宣传,市、县两级指定专(兼)职信息员,制定激励机制,强力推进宣传工作。全年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用稿件500余篇(幅),其中,调研性文章10余篇,《人民日报》3篇,《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二版头条10篇,为民政工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市局被省厅评为民政宣传先进单位。同时,依法行政、计划财务、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各地创新思维,深化改革,打造了不少新亮点。修水县因“院”制宜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全县敬老院年收入突破400万元;武宁县坚持“六条原则”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瑞昌市“以奖代补”全面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成为全省典范;永修县“三个结合”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灾民安置小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安县转变作风凝心聚力,一举攻下殡葬设施建设空白县这个“老大难”;九江县倡导“六心”服务,把养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温馨家园。都昌县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成为全省首家“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湖口县党政领导带头,举全力推进敬老院项目建设,全县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彭泽县实行三项工作机制,建设服务型机关,推进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星子县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面提升了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共青城市创新福彩发行方式,拓宽发行渠道,福彩销售总量大幅增长;浔阳区搭建爱心平台,设立“爱心超市”,拓展了为民解困的新模式;庐山区“三社(社区、社团、社工)互动、城乡一体”,构建形成了社会工作覆盖到户的组织网络;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企业改制中变包袱为财富,投资100余万元打造了畔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亮点;庐山管理局设立“民生保障基金”,推行适度普惠福利制度,大力改善民生。除此之外,各地还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希望认真总结,互相借鉴,协同推进,共同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各地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得益于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真抓实干和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工作取得好成效、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这五年,民生保障水平实现大提高。民政专项资金投入持续大幅度增加,中央、盛市财政安排的资金总量由2005年的1.9亿元增至2010年的6.19亿元,增长了3.26倍。各县(市、区、山)民政专项资金也大幅增加,为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公共财政支撑。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优抚安置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民政对象救助水平和补助标准大幅提高。服务种类、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7亿元,农村低保资金4.5亿元,医疗救助资金3.2亿元,救灾救济款2.6亿元,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这五年,民政项目建设实现大繁荣。新建了市救助站、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和共青城、修水、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利中心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打造了一批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公益性墓地、军休服务站等亮点项目,实施了一系列助医、助学、助老、助孤等慈善项目,其中,仅全市新(改、扩)建“三院”就达216所,投入资金3.6亿元。民政项目建设的大繁荣,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这五年,民政改革创新实现大突破。率先探索推广了“中心+村落”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第一块“实验田”;率先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同步结算制度,救助方式实现新突破,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率先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突击联合行动和日常管理相衔接的工作格局,并在全国业务会议上交流经验;创造性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连续四年在全省综治考评中名列单项第一,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率先建立民政信息宣传培训、奖励和考评机制,稿件质量和数量遥居设区市民政局榜首,连年被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评为信息宣传先进单位。这五年,民政队伍建设实现大发展。各级民政干部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大力弘扬“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光荣传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安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树立了民政新形象,涌现了“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朱零、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标兵柏政、全省十佳基层民政工作者曹德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得到了民政服务对象和社会的充分认可。总结“十一五”,我们有许多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一是只有坚持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确保民政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才能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才能确保民政对象的各项权益落到实处;四是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拓宽民政事业发展思路,保持生机和活力;五是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形成广大群众关注、理解和支持民政事业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2011民政工作报告

2011民政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民政工作,表彰先进单位,交流工作经验,把握“十二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矗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近日,市委钟书记、市政府曾市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全市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2011民政工作报告。会前,廖凯波副市长多次听取全市民政工作汇报,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今天又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0年在赶超发展中取得新成效,“十一五”目标圆满完成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争得应有地位的发力年。全市民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服务年为主线,争先进位,奋起赶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前不久结束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代表全市民政系统荣获2010全省民政工作综合先进单位。

(一)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城乡低保分别实现第六次和第三次提标,市城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其它县(市、山)均不低于每人每月245元,农村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提标后,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66.66元和120.66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标准。2010年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7134户9610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2273.73万元,人均月补助193.88元;农村低保对象68146户17115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7655.51万元,人均月补助85.88元,均超额完成盛市民生工程制定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低保金发放专项治理活动,专项治理期间取消低保对象4883户11631人,占全市低保对象总人数的4.36%,并形成了入户核查、评审听证等八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管理,有效杜绝“关系保”和“人情保”。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王治坤副司长率队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医疗救助体系拓展延伸,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社区四级定点医院救助体系,全市共设立98家定点医院,简化办事程序,实现在院直补,使医前救助得到落实。全市实施医疗救助40.14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1.36亿元。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集中、分散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1860/1260元提高到1920/1320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23460名,其中集中供养1994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庐山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提高供养标准,集中、分散供养标准率先达到每人每年2400/2160元。城乡精减退职生活困难老职工救济标准由每人每月200/160元提高到225/185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按照每人每月300元全面落实,部分县区已按每人每月600元落实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全年实施临时救助461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61.72万元。

(二)有效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

坚持减灾与救灾并重,应急与常态并举,转变救灾工作方式,应急救助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增设市减灾备灾中心为常设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共计2300余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制订《九江市民政局应对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修订和完善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广泛开展减灾宣传和应急救灾演练,全民减灾救灾意识得到增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滨兴街道向湖社区和都昌县都昌镇芙蓉社区荣获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10年,我市先后遭遇低温冷冻、洪涝和风雹自然灾害,共造成190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47万人,累计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市局先后28次下派救灾工作组,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下拨救灾资金8131.9万元及各类生活物资,全面落实因灾死亡人员抚慰金制度,有力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1873户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1013户农村困难群众新建(重建、维修)住房任务。

(三)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政策待遇

双拥创建卓有成效,将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纳入全市“六城同创”的总体部署,设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出台实施意见,分解工作任务,广泛动员发动,举全市之力推进。双拥工作实现由单一活动向多样形式、实物拥军向科技拥军、政府独唱到社会合唱的大转变,市本级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 “六连冠”,浔阳区、庐山区、修水县、瑞昌市分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实行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生活待遇“一卡-通”发放,确保按时足额到位;全面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机制,提高医疗救助效果;加强优抚数据审核工作,对不符合条件但已享受带病回乡补助的退伍军人,及享受双重或多重抚恤生活补助的对象进行自查清理;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协调解决了2006—2008年三城区城镇义务兵(双调)优待金;较好完成了烈士纪念建筑物维修改造任务;成立部分退役人员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帮助部分军队退役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维护涉军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自谋职业与岗位安置、考试与考核“三个相结合”的办法,市直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得到妥善安置;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免费为2009年冬季157名市直城镇退役士兵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广泛收集招聘退役士兵信息,推荐退役士兵上岗就业,工作报告《2011民政工作报告》。落实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逐步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出色完成驰援九江抗洪抢险部队等60余批次1.5万人次军供保障任务,受到部队官兵好评。

(四)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储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三院”建设和管理,在连续四年新(改、扩)建198所“三院”的基础上,2010年又新(改、扩)建24所,新增建筑面积92645平方米、新增床位3465张。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人员待遇,将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庐山区、永修县、彭泽县、瑞昌市等地还为敬老院工作人员解决了社保问题。扎实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14所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敬老院,个数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瑞昌市民政局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县马回岭镇敬老院、永修县中心敬老院、修水县溪口镇中心敬老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都昌县左里镇敬老院院长袁国初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容量,全市公办机构床位17586人,在院养老14723人,其中代养674人;民办机构床位1288人,在院养老856人,其中代养719人。市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加紧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正在抓紧内外装修。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出台指导意见,召开现场会,向全市铺开。目前,各地基本建有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养老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加强福利企业年检和服务,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全市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511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创建无障碍城市,取得明显成效。慈善捐助在健全组织网络的基础上,围绕“爱满人间”主题品牌,扎实开展安老助孤、助医、助学、助困、赈灾等项目救助,全年募集善款物资折价1600余万元,发放救助金1397.06万元,受助对象2967人次。仅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就达831.10万元,居全省设区市首位。目前,全市慈善冠名基金及协议捐赠总量达6100万元。福利彩票发行总量大幅提升,逼近亿元大关,达9672.01万元,比2009年增长1783.61万元,增幅为22.61%,为社会福利事业筹集公益金3071.65万元。

(五)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城镇社区强化功能,大力推进民政工作八进社区,将民政职能下移到社区,措施落实到社区,服务惠及群众,提升了社区自治、服务和教育功能。农村社区主动对接和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启动环鄱阳湖区域内100个示范点建设。全省100个农村精品社区中,我市占27个,总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一。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对接互动活动,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促进城乡社区协同发展。加强“难点村”治理,率先在全省建立“四个一”联动机制,72个“难点村”治理成效明显,成功治理67个,9个取得初步成效,并在全拾难点村”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社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指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市民政局分别荣获全国、全拾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市老年护理院分别荣获全国、全拾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另有11个社会组织被评为“全省先进社会组织”;认真开展社会组织“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社会团体收取会费行为。科学审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和管理范围,共青城设县级市申报成功;开展城建项目命名调研活动,拟制了《九江市2009—2013市城区地名总体规划方案》、《九江市地名管理办法》;完善地名数据库,率先在全省建立区划地名网站和设置旅游交通地名导航屏;联合市综治办出台《九江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办法》,巩固扩大平安边界创建成果。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加强殡葬管理综合执法,出台《九江市殡葬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巩固市城区殡葬陋习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快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全面落实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积极开展殡葬行业“文明窗口单位”创建活动,率先在全省启动“殡葬优质服务月”活动,严格收费管理,优化殡葬服务。瑞昌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采取日常救助与联合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和改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严格落实市城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开展联合救助行动8次,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320人。规范婚姻登记机关管理,全市乡镇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瑞昌市荣获“全国婚姻登记示范机关”。收养登记规范有序,全市依法办理收养登记62例,合格率达100%。

(六)着力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服务大局要求,把握争先进位要义,谋求为民服务实效,取得初步成效。创新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岗位责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社工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民政工作力量。强力推进民政宣传,市、县两级指定专(兼)职信息员,制定激励机制,强力推进宣传工作。全年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用稿件500余篇(幅),其中,调研性文章10余篇,《人民日报》3篇,《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二版头条10篇,为民政工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市局被省厅评为民政宣传先进单位。同时,依法行政、计划财务、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下载2014民政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民政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旺隆镇人民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我镇第六届四次会议以来社会事务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敬请各位代表审议和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0年民政工作回......

    民政公共服务工作报告

    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2013年至今,全市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91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131个,极大的提高了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民政公共服......

    民政工作报告(本站推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努力推动全镇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 ──在XX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镇政府副镇长李晓鹏 (2011年8月20日)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XX镇第十七届人民政......

    乡镇民政工作报告 (5篇)

    乡镇民政工作报告一、乡镇民政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一)工作地位与肩负的职责极不相称乡镇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

    民政所2工作报告

    --民政所--年工作总结 2--年,韭园镇民政所在县民政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大 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县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乡镇政府十二五民政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同志们:在三月初春和风中,全国人民迎来了万众瞩目的“两会”。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和美好日子里,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文章标题: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材料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全面推进民政工作发展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全市民政工作,表彰在民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

    民政局局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20xx年全市民政工作回顾伴随着国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