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总结
东坝镇XX村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村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培育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总体规划,全面梳理,编排了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工作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本村实际不盲从、不胡跨、以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为中心。使“宜居”、“新风”、“惠民”三位一体,一步到位,使我村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全面、有序、有效扎实开展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民生工程
2009年我村投入45万元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实施了如下新农村、文明家园建设:
1、整治杂草丛生共七处,累计面积达4500多平方米,参加人数100多人次。
2、绿化裸露地块共6处,计1800多平方米,参加人数近百人。
3、整治污水沟4处,计长1500米,埋设涵洞2处
450米。
4、取缔散乱堆放杂物146处,拆除危房18间,填埋露天粪坑200个,处理垃圾120吨。
5、新建卫生设施,垃圾箱18个,户厕改造220户。
6、铺设水泥路1000米,水泥路护坡30公里,绿化面积660亩。
7、全年对七处土地共1000多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整治,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加大了产业种植规模调整,增强了农田作物的抗排能力,本年中挖掘、疏浚蓄水塘、坝4500米。
二、发展高效农业
2009年,我村根据旱地、坡岗地、旱改田较多,劳力富余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投资150万元扩大葡萄园规模,竭力提高葡萄的产能,搭建钢架葡萄大棚20亩、钢架葡萄长廊800米,结合绿色南京,低收入农户项目区建设,由村提供树苗,并进行技术指导,栽植桔子600多亩。
在葡萄园基础上,筹建农家乐旅游休闲中心,集会议、餐饮、休闲的主体建筑即将竣工,不久将投入运营,休闲中心配套设施、健身广场、休闲亭、钓鱼台已建成。
今年5月份成立了XX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XX农业公司合作进行了土著菌发酵床养殖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一期工程投入300万元,建鸡舍钢架大棚100个,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平整土地等。现在养鸡合作社年存栏蛋鸡2万羽,年产绿壳鸡蛋约300万枚。目前将进一步提高养鸡场的投入,提高养鸡场现代化程度。
三、发展工业企业
为了提高村集体经济总量,增加村民收入,我村本着无工不富的理念,坚定不移发展工业企业,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凤筑巢,现已引进轮胎翻新企业一家,现已引进轮胎翻新企业一家,且已投入生产,该项目转移劳力16人,带动农民增收9万元。
四、精神文明建设
1、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开设了6次培训班,宣传讲授农业科学技术,包括农业、林业。增设了体育设施:蓝球架、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2、加强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多层次,多途径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工作。
3、大力推进有线电视广播的放装工程,加强宣传力度,实行村组干部包村负责,在原基础上新增有线电视31户,有线广播23户。
五、2010年工作打算
1、特色产业:(1)、以经济林果为基地,以葡萄园为载体,以农家乐旅游休闲中心为亮点,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产业。
(2)、建设茶叶生产基地200亩,拓宽特色产业规模。
2、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一家,类型为食品加工企业,投资100万元以上,力争增收20万元,转移劳动力若干。
3、文明家园生态村的创建:创建文明家园示范村1个,绿色新村3个
4、建设新农村:铺设灰色化道路3公里,铺设村水泥路,当家塘的挖掘清淤工作。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农业部于2005年底开展了21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从5月中旬开始,农业部会同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示范村(场)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以下是具有代表 性的五个典型案例: —————————————————— ■城市郊区村:北京大兴区北蒲洲营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旅游”
北蒲洲营村的规划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该村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 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按照北蒲洲营村生态有机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 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
解读:北蒲洲营村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村,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这也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示范规划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这 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的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工业区、生活区和观光农业区四大板 块。
—————————————————— ■农业产业村:江苏姜堰市河横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
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 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
解读:从河横村规划的特点看,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是最大的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方面,除了河横 村外,还有山
东寿光市三元朱村等。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通过各自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是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必由之路。
—————————————————— ■特色产业村:陕西礼泉县白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礼泉县白村地处苹果产区,农业结构以果业、养殖业为主。该村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该村村域布局分为生产区、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园区。该村推进“一村一品”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以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 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果品村。二是从今年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三是延长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运销服务 组织,扩大果品的销售能力。五是以果业为主开发乡村旅游业,重点开发以农业科技园、“农家乐”和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为主题的都市观光农业圈。
解读:从白村的规划看,以果业为主业的“一村一品”正在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并开始打造一条完 整的产业链条,向深加工业、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延伸,这符合村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但实施“一村一品”要特别注意产品趋同的问题,关键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和指 导,科学引导“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 ■革命老区村: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规划提升红色旅游品牌
韶山村是毛泽东的故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地,地处韶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为此,该村规划以开发红色旅游为主业。该村发展红色旅 游的举措有:组建韶山村旅游服务开发总公司,总公司下设“红杜鹃旅行社”和“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公司”,重点开发“农家乐”餐饮业和观光农业旅游等项目,并 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产
第1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品,打造“韶山村”品牌,进一步整合韶山村旅游资源,提高韶山村旅游的竞争力。解读:国家从2005年开始大力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韶山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包括贫困农村在内的很多老区山区村,要开发形式多样的“农 家乐”项目,可以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贫困山区村:云南曲靖市麒麟区茨营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
茨营村地处贫困山区,是典型的农业村,经济条件落后,能源建设较薄弱。该村规划以“整村推进”的理念,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整村推进”以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沼气工程,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形成以户为单元的“畜-沼-菜(桑、烟、果等)”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村物业服务站;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 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解读: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从茨营村的规划看,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上,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科学规划、整村推进”和“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原则,改善基础设施,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蔬菜、养殖等产业,实现生态富民。
—————————————————— ■做好规划的衔接和监督管理工作
从上述典型案例看,新农村建设规划首先突出了产业规划,主要以富民为目标,同时兼顾全面发展,特别是进行产业布局、村庄布局规划,实行村庄功能分 区,是一个新的规划理念,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规划建设很有现实意义。在借鉴这些案例时,各地还要做好各级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要做到下级规划 服从上级规划,短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总体规划服从战略规划。此外,各地还要在规划的规范管理方面下功夫,要从完善制度和程序着手,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 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考察报告
“十一五”期间,我区总体发展思路是“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国内最发达农村的基本情况,增加对发达农村崛起之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进而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按照地委书记王忠林和行署专员宋希斌的指示精神,我区组织了由地委副书记刘文波带队、地县乡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29人组成的考察团,于4月6日至24日,对9个最发达的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和韩村河村、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进顺村、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和奉化市滕头村、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进行了综合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示范村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9个村的考察,考察团成员一致感到:这些村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精神文明,都已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大大超过了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二十字标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典范。总括起来,这些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总量大。大部分村的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九个村的平均年产值达到45亿元,人均GDP达到40多万元人民币,即5万美元,比人均800美元的总体小康标准高出50多倍。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2005年销售收入甚至超过300亿元,计划到2010年达到500亿元。考察这样的经济总量时,我们有这样的感受:一是各村的发展实实在在,没什么水分,看不出有经济过热或泡沫的成分;二是强大的经济总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充实的物质保障。
(二)产业发达。一路走过、看过,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集
第2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团公司,集团公司都有几十家控股或联系紧密的企业,产值高的达几百亿元,最少的也在几亿元。例如花园村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5家全资和控股公司、5家跨地区企业,涉及医药化工、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十多个行业,特别是集团公司下属的医药化工企业生产出的高科技产品维生素D3居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进顺村组建了江西鄱阳湖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以宾馆饭店服务业为主体,米粉出口、玻璃、文具、彩钢、制衣、环保、包装及物流等多门类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2005年实现总产值16.68亿元,利税6300万元。目前,重点示范村的企业已进入产业、产品结构全面升级阶段,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也正在被股份制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所取代。
(三)农民收入高。九个村的年人均收入平均数超过25000元人民币,即达到了3000美元,大大超过农民纯收入的小康标准。人均纯收入较少的村接近万元,大部分村的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华西村超过12万元,是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的40倍、城镇平均收入水平的13倍,收入最少的人家有50万元以上的存款、100万元以上的资产,该村是全国最早的彩电村、电话村、轿车村、别墅村。
(四)率先城市化。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这些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城市化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村的二、三产业的产值占到总产值的95%以上,村民大多在二、三产业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九星村、花园村和进顺村甚至完全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百分之百的农民都在二、三产业中工作。这些村子的城市化程度可以概括为: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生产生活分区开发,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公共事业服务到家。韩村河村用了一年的时间制定出新村建设整体规划,到2004年底累计投资5.3亿元,按照工业区、生活区、行政区、教育区、娱乐区等不同功能划分出11个小区,建成了581栋别墅楼、21栋公寓式多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全村910户2700多人全部搬进新居,人均住房面积
达到68平方米。村里建成了东西9条路、南北14条街,路面全部硬化。还建成了市场、公园、广场、电信支局、邮政所、影剧院、卫生院、锅炉房等多项配套公共设施。华西村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村庄,其程度已经达到一般中等城市的水平。该村创造性地推出“一分五统”村庄兼并新模式,在近四年内把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通过投资治理形成了今天的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0000多人,并将继续把城市化的波澜向周围扩散开去。进顺村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在繁华市区为本村村民开发出住宅小区“进顺小康家园”,占地面积47067平方米,建筑面积78717平方米,建成住宅554套,大大超过本村419户的需求。小区楼房、户型设计合理、外观漂亮,小区内绿地道路错落、环境优美,同时设有娱乐、休闲、运动场地多处,达到了现代化住宅小区标准。在这个小区居住的村民大部分在城市内企业上班,已经完全城市化了。
(五)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重点示范村的共同特点。在政治文明方面,各村一贯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重点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很好的解决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问题;坚持依法治村,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制定村规民约,按制度办事;全部实施村务公开制度,做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在精神文明方面,毫不放松地抓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美化环境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硬件建设上舍得投入,提高了村子的精神文化品位和村民的文明程度。滕头村拥有各类企业60家,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8.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5300元,进入全国十大名村行列。该村加大投入力度进行环境治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一个田园秀美、景色宜人的现代化村庄。近年,滕头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辟建将军林、全国第第3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一条柑橘观赏林、江南风情园、石刻窗花馆、音乐喷泉广场、盆景园等生态景致20多处,走上了一条以旅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村相继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文明村”等近50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花园村被称为田园中的城镇,因为这里有高科技园区,有白墙蓝边的厂房,有错落别致的住宅别墅小区,有星级宾馆,有影剧院、歌舞厅,还有图书馆、科学趣味馆、儿童游艺场、动物园、游泳池、健身场地。花园村还被称为城镇中的花园,因为在这里条条道路平坦如砥,路旁都是整齐的香樟翠柏和一处处绿茵茵的草坪。新世纪广场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绿地、花草、音乐喷泉和半月形金色长廊让人流连忘返。这里还有休闲公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面对这样的村庄,费孝通老先生欣然命笔:花园村庄,农民乐园。
(六)共同富裕。通过考察,使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这些村庄没有穷人,没有为吃、穿、住发愁的人。这些村庄不但是率先致富的典型,而且更是共同富裕的典范,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设计在这些村庄率先变成了完美的现实。南街村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让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作为准则来坚守,因此,该村也被外界称为“红色亿元村”。该村实行“工资+供给制,供给大于工资”的分配方式,每个人的工资仅占分配比例的30%,而供给部分却高达70%。村民虽然年人均工资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但享受着高达7000元左右的水、电、粮、油、入托、上学、医疗、住房、家用电器等十多项免费待遇。自1993年起,南街村开始兴建高标准的住宅楼,有三室一厅和二室一厅两种户型,新楼内从空调到高档家具、炊具、卫生设施一应俱全,对村民按需分配。孤寡老人住进了“集体公寓”,卫生院免费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由村里负责一切费用,真正做到了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华西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按劳分配,但工资奖金中的80%要作为资本参股,村民拿到手的现金只有20%;二是按需分配,孩子从幼托到中学全部免费,考取大学的孩子另有奖励,老人每月都有六、七百元的退休养老金,所有村民的住房全部由村里分配,大病小病费用全部报销,村里还为每位村民每年提供3000元的村内餐厅就餐补贴,为每个家庭配置一至二辆轿车;三是资本分红,村民参股后享受5%红利分配。由于坚持集体股份占大头、村民户户是股东,从而确保村集体控制村办企业的命脉并有能力投资建设公共福利事业,人人都有财富积累,使得华西村成为农民共同致富的乐园。目前,华西村家家住别墅,面积小的人家有400多平方米,面积大的人家达到600多平方米:家家有存款,资产最少的人家有100多万元,最多的人家1000多万元;家家有小汽车,最少的人家有1辆,最多的人家有3辆。
二、重点示范村的基本经验
纵观重点示范村的发展道路,都是经过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毫不起眼的小村子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现代化村庄。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个卓越超群的好带头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条件。中国老百姓爱唱《东方红》,歌颂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是因为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了新生活。我们所考察过的这些村的村民也亲切地称他们的带头人为菩萨、救星,是因为这些村的带头人为本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使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这些带头人在村内有极高的威信,成为了事实上的农民领袖。在这些带头人身上,集中体现了领袖人物的优秀品质。一是有不甘落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他们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会一心一意谋发展,并以坚强的毅力通过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不遗余力地要把愿望变成现实。二是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懂得“吃透两头”和“两头一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三是有超前的意识和过人的胆识。在“以粮为纲”的60年代,华西村吴仁宝就带领村民偷偷
第4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地办起了五金厂,他那时已经认识到单靠粮食生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富必须办工厂。80年代初全国轰轰烈烈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吴仁宝顶住压力,带领华西村坚持走集体统一经营、大办工业之路,这也是冒着风险干的。四是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带头人的初始文化程度大都只有小学三、四年级,但他们刻苦学习,大部分都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适应了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风雨、见足了世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们在党、村、企领导岗位上游刃有余。五是具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格魅力和甘作奉献的精神。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20多年来累计拿出个人资产2亿多元,为村里兴建基础设施和福利事业,并带领村民把世代只能居住在11个黄土坡上的贫困村,建成了年人约纯收入1.6万元的全国模范村。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把“傻子”精神当作人生信条,每月工资只拿250元。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自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三不”规矩,即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特别是近几年来,他又把按规定应得的5000多万元奖金全部留给了村集体。韩村河村党支部成员在新村规划和建设中集体表示“只要有一户村民没搬进楼房,班子成员绝不住楼!”,带头人田雄最后一个搬进新楼,此事在韩村河村传为佳话。六是都长期工作在村主要领导岗位上。吴仁宝在华西村当了48年的书记,滕头村老书记傅嘉良在村主要领导岗位上干了37年,其他的村带头人担任村主要领导的时间平均在10年左右。是我们党的政策为这些农民领袖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他们长期在这个舞台上,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长期行为。从全国所有发达的村庄看,无一不是靠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时势造英雄。是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农民领袖,使他们在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的历史上树立起不可磨灭的丰碑。英雄造时势。也正是这些农民领袖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带领农民演出了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活剧,创造出了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奇迹。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正是对新农村建设领军人物作用和人才难得的真实写照。
(二)建立发达的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只有伴随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才会有村镇建设的现代化,才会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依靠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这些示范村才率先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归结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发展不动摇。把发展经济、致富村民作为第一要务,不管经历什么样的政治风云变幻,都始终坚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不动摇,一切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用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的话来说,就是“一犁耕到头”。二是都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发展道路。花园村地处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在起步发展阶段,选择了利用山上硬杂木做红木家具的路子,尽管是小作坊生产起步,却因为发挥了资源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为日后产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九星村地处上海市城乡结合部,具有离大城市近的地缘优势,该村抓住建设大上海的机遇,果断实施“以市兴村”战略,把村里仅有的4000亩地全部用来建设市场,依靠市场的繁荣来带动村经济的腾飞,十年造就了上海农村的一个奇迹,昂首登上了上海市316个特色亿元村之首的宝座。改革开放以前,韩村河村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改革开放后,韩村河人在一无资金、二无资源的情况下,把30多名木、瓦匠作为发展的优势资源,组建了建筑队,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集建筑、市政、水利、公路、园林古建、房地产开发和建材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韩建集团。目前集团拥有100多个项目经理部,职工5万人,年创产值30亿元。该村创业带头人、韩建集团董事长田雄深有感慨地说:“韩村河的优势是什么?没什么,只有几个瓦、木匠。没想到瓦、木匠也能成事,还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这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三是坚持与时俱进,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华西村在上世纪
第5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60年代靠人拉肩扛平整土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解决了温饱问题;70—80年代大办工业,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典型,率先实现了小康梦想;90年代以来发展企业集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产业升级,成为城市化的典型,成就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宏基伟业。纵观重点示范村的发展历程,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还经历了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坚持发展决心不动摇,锐意创新,大胆改革,硬是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成功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初,窦店村未分田到户,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由于成为北京市郊区和平原地区农业现代化基地建设试点,使得该村1982年就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全村5200亩地只需约100人的劳动力即可完成,连续多年粮食亩产过吨。尔后又利用剩余劳动力和集体积累办起了肉联厂、奶牛厂、鸡场、服装厂、建筑队和砖瓦厂等企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窦店因此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但自1993年之后的七年,由于未及时随市场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再加上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制度更新步伐跟不上,使得窦店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现象,被称为“失去的7年”。2000年前后,窦店完成了新老班子交替,新班子对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的痼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产业、产品和企业重新进行了整合,提出了 “为牧而农”、以肉牛、奶牛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产业发展方略,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终于走出低谷,踏上了第二次产业振兴之路。2005年该村纯收入达到4158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历史的经验证明: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我们党在付出极其沉重的历史代价之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排除了一系列“左”的、“右”的干扰,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成就了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也是这样,也要排除诸如“刮风”、“跟风”、“一刀
切”等等干扰,最终才能取得成功。在这方面,华西村的实践很能说明问题。该村的老书记吴仁宝说:“我有个体会,华西要说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按中央的精神,根据华西的实际去办,走自己的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央号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刮“分田到户”风的时候,他根据华西村集体积累雄厚、有力量办大事的实际,正确理解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政策,顶住压力,硬是把集体经营坚持了下来。90年代中央提倡“抓大放小”,他正确理解是针对全国普遍现象而言的,至于到了华西这个具体地方,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正如吴仁宝所说:“我们华西当时不是‘抓大放小’,小的企业好的,我们要扶大;大的企业如果不好的,甚至已经到了亏本边缘的,我们就放掉。我们有‘抓大扶小’、有‘抓小扶大’,也有‘放大抓小’。实际上,核心就是以效益为中心。”后来,中央号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倡公有制经济“转制”,华西村也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继续坚持集体经济占大头、农民共同富裕。用吴仁宝的话来说,“如果华西转了,很可能会出现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可能我吴仁宝也会是亿万富翁,但也可能会出现弱势农民,两手空空。所以,从不足的地方来讲,我们华西还没有亿万富翁;从好处来说,华西也没有两手空空,我们是共同富裕”。可以讲,如果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华西村欣欣向荣、共同富裕的今天。总结这种“华西村现象”,还是吴仁宝自己说得好:“中央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搞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也不要搞一个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华西一直不在一个大模式当中,另外有一个模式就叫‘特色’,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四)坚持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实现共同富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追求的“大同世界”,是成千上万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而至今尚未实现的梦想。率先实
第6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现全面小康的这些重点示范村,全部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的实践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展示了光辉的前景。探寻这些村子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和原因,很容易发现,这些村子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了较为雄厚的集体积累,为日后兴办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此后的村办企业大发展中,无论是股份制,还是合作、联营制,他们都尽量做到集体经济占大头、占统治地位。集体经济统治地位的确立,可以统一调配村内土地、人力等资源,低成本地规划、建设工商企业和住宅等民用设施,不断提高经济实力。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又反过来不断为村民谋取更多的福利,不断增强凝聚力,通过工资收入占小头、福利分配和投资公益事业占大头的集体分配政策的调节,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两极分化”,保证了共同富裕这个党的最大政策的实现。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建设文明和谐村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些重点示范村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村既是经济最发达的村,同时又是最文明和谐的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达到了高效率发展、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理想境界。怎样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三个成果一起要,各村都有各自的高招。花园村通过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绿色环保、信息化、教育、企业文化、人才、安全、管理九大工程,不但做到了经济腾飞,而且还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南街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全体职工和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企管、教育、民兵、治安、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受到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村风正、民风好、党风廉,社会治安秩序井然,相继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殊荣。华西村独树一帜,成立了专门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来抓精神文明建设,可谓中国第一、世界首创。该公司通过开办各种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文化、法律、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活动,90年代又编写了鼓励勤劳致富的《十富赞歌》和杜绝不良行为致穷的《十穷戒词》,以此来规范村民的思想行为。同步制定了各种奖励措施:一是检举赌博奖,检举一次得奖金1万元,但这项奖金从来没有人得到过;二是孝敬老人奖,对家中有80岁、90岁、100岁的老人分别给予直系亲属不同的奖金;三是学习文化奖,对学会普通话的人提升一级工资,学会英语的人提升两级工资。村上还成立了专业的文艺宣传队,经常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华西几十年风雨历程,弘扬华西艰苦创业精神,以此激励华西的后人。滕头村制定了“滕头人形象8条标准”,广泛开展“文明村庄文明人”大讨论、开展了重温“老三篇”、知识竞赛、婆媳互夸、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和评选“好党员、好厂长(经理)、好职工、好村民”以及“双文明户”等活动,近20年里全村没有发生封建迷信、赌博、打架、偷盗、超计划生育等现象,成为远近闻名的“四无村”。
大兴安岭地区新农村建设考察团 2006年5月10日
农村经济的特点:
农村经济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小区域的优势资源上的,农村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把培育特色经济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主线。因此,一般不要求村级产业具有所有的产
第7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业,只要拥有部分与其优势相等的产业就可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主导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所以选择正确的主导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农村经济既有一般经济区域所具有的某些共性,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l)自然资源有限且特点鲜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生产活动的基础。相对于国家、省、市来说,村的地貌、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较为单一,自然资源的数量及种类也比较有限,地域特色鲜明。所以在村级主导产业选择和农村经济开发时要注意发展当地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突出个性。但农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是它从属的大区、流域的一部分,对自己本区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自身独立的村级单元内。例如,在流域开发的活动中要实现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从流域全局来考虑,而不能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在农村资源开发中必须树立全局的观点。
(2)经济完全开放且不完整。农村由于受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不足的影响,难以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存在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村级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市场需求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与外界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诸多要素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相互交换,才能保证其再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乡村是最具开放性的经济区域,其主导产业的确定,不仅应考虑自身的资源、需求情况,还应考虑其所在省市甚至于全国的经济资源、需求特点以及全国、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3)现代化产业和传统自然经济并存。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业部门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
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两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农村经济中,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代化产业和传统自然经济并存,并且在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农村经济规模较小,内部市场狭窄,科技力量不足,受资源、市场、信息、资金、科技、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的约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从村级产业结构内部出发,首先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在种植业结构上,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生产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立化。其次,调整农村工业结构。针对农村工业主要以一般加工为主,与城市工业结构雷同,与农业关联度低等问题,应调整其发展方向,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充当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再次,应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改变其发展过于缓慢的局面,其中,创新流通机制,实现农村的农产品及日常用品流通有序化、合理化,采用各种新兴的流通手段及营销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区域经济出发调整村级产业结构。具体做法是:对郊这一城乡结合地区的各村,应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建立副生产基地,搞好菜蓝子工程,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的贸工农一体构,保证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对于丘陵和平川地区的各村,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建立业为主、其它各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立足于本村,面向国内外市场。对于山区的各村,可充分利用草、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以牧业、林业为主,同时发展粮食生产和其它各业的村产业结构体系,走农牧林综合发展的道路。
对于具有某种经济优势的各村,应扬长避短,发挥本村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所谓经济优势,主要是指本村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第8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生产力诸要素和社会关系各方面较之其他村优越的特殊有利条件。各 村在调整产业结构时,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行业,通过优势行业的发展带动其它行业。真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切忌强求一律,搞一个模式。
总之,通过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打破千篇一律的村产业结构的框框,才能使村级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产业结构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有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农村产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不同地区的情况、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而定。这就是说,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形式和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人口、资源禀赋、技术进步、传统消费习惯、收入水平、市场需求变化和外贸结构等,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形成和演变方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二是形成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标准。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和一成不变的具体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包括贸易条件)和技术条件而定。但在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下,应有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兼顾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兼顾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利益;五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
------华西村:强化一产特色,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调高做强二产,特别重视技改投入和引智引才,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优三产,旅游、物流、金融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所占比重大幅上升,总体上做到了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华西充分利用现有的钢铁、纺织工业基础,结合 华西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发展了以棉花、煤炭、铁矿石、化工原料为主体的商贸物流业。今年6月,华西煤炭运销公司在原有张家港煤炭运输码头的 基础上,又在浙江乍浦租用了一个码头,专门用于煤炭仓储运输,不但满足了华西企业的煤炭需求,而且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高标准大容量建设棉花仓储,与省供 销社共建江苏省棉花交易市场,目前仓储量20万吨,年周转量近100万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三,成为国家储备棉基地。利用江阴长江岸线资源,发展化工 仓储,今年以来单月利润接近1000万元,年效益达到1.2亿元,人均利润100万元。
二是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业。“旅游唱好戏、农建保 好底、企业创好利、平安靠内需”,华西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产业调整的先行军,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增加旅游景点,优化旅游环境,华西旅游越叫越响。华西旅行 社已与国内外1600多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参观、考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开辟特色农业游,设计科技 工业游、红色教育游,打造金塔、钟王、鼓王、天安门、幸福园等80多个具有华西特色的旅游景点,融“吃、住、游、娱、购”为一体,旅游业规模逐步壮大。去 年全村旅游经营额达到1.42亿元,今年1-9月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0%。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华西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建设集“生态、观光、科技、绿色”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体系。根据“北有粮仓、南有钱庄、中 有天堂”的总体规划,华西把山北1万多亩土地集中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在成为包括“水果、水稻、水产、蔬菜、花木、苗圃、禽畜”等 品种的优良培育、生产基地。现代农业既为华西提供了大量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又丰富了华西旅游的内涵。
第9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安乐庄村
————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在这一进程中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北京不同于其他省市地区,北京的人文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政治优势等都决定了北京农业必然走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之路,都市农业建设包容于新农村建设中,又融于北京市现代化建设的整体;针对北京特定区域而言,新农村产业建设等同于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发展。1.3安乐庄村新农村产业构成情况
1.3.1主导产业(即第一产业)现有耕地106.2 hm2,设施农业占地52.8 hm2,粮田面积53.4 hm2;全村共有农业户235户,农业人口719人;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经验,村内蔬菜种植面积大,被周边地区称为“菜园子”。全村有蔬菜大棚13.3 hm2,日光温室20 hm2,有7.1hm2日光温室生产区获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全村家家户户几乎都从事蔬菜种植,具有“家中有园,园中有菜”的特点。2006年开始发展民俗旅游,采摘、观光已具一定优势。2006年第一产业收入630万元,来自蔬菜收入占90%。
1.3.2第二、三产业安乐庄村现有企业4家,分别为永峰久诚木业有限公司、工房印刷厂、顺兴祥加油站、顺平高加油站。计有职工94人,年产值2 712万元。其中职工80%为本地劳动力,而非本村劳动力。2006年新建成的清馨满园农业观光园吸引就业40人,永峰久诚观光采摘园吸引就业10人、得甜观光采摘园吸引就业30人。发展观光农业总计带动就业80人,30%为本地农民。
安乐庄村产业构成中一产比重大,二三产业相对薄弱,农民从二三产业中实际增加收入少。由此发展提高一产、促进一产向三产融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以观光、采摘、旅游等为主的产业,进一步增加农业生活、生态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增加就业和可持续增收发展的问题,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更具生命力。
顺义区作为首都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走在北京市的前列。依托经济实力雄厚优势,顺义区新农村建设确立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建设重点。
第一,以打造临空经济功能区为中心,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第二,以重点新城建设为引领,整体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三,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为重点,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
第四,以迎办奥运为契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形成;
第五,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在全区共同努力下,顺义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推出了4种建设模式。第一,城市带动型。在顺义新城、首都机场扩建、现代制造业基地、奥运场馆和新规划范围内,顺义区近年来已经拆迁22个村,2008年以前还有34个村需要整体拆迁,将有近5万人完全融入城市,实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区。第二,升级改造型。一般镇中心所在地的村庄及规划保留、位于镇中心之外、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农户富裕程度较高的村庄,通过整体拆迁、集中建设、就地上楼的方式,建设一批社区化新农村。第三,整理推进型。新城规划区及4个重点镇之外规划保留的村庄,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第四,环境整治型。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相对落后的村,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推出和明确为顺义区新农村建 设深化奠定了基础。
顺义区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应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发展了,其他发展才具物质和经济基础,从而有效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实现村容整洁和推进管理民主。所以顺义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农村产业建设是顺义区当前首位的工作和今后乃至长
第10页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期的重点。
3.2顺义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产业发展重点
顺义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产业发展怎样做才更具时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原则及前提。
首先,顺义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新农村产业发展要立足于现有产业资源升级、提高经济学讲做熟悉的产业最易见效,所以顺义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农村产业关键的措施是鼓励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同时也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开展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及产业培育要体现农业功能定位,使发展具备科学性农业功能已由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为主的“三生”功能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机遇已经成熟。过去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保障和国家安全保障需要,现在是提供生态保障、提供生活服务,“两个反哺”将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三,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产业发展要坚持趋利避害,利于发展制约的趋避即要求调整产业,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如土地制约,其弊是不利传统产业扩大;又是机遇,利于高新产业发展,既可以提高技术含量,又利于效益增长。
由此,顺义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产业建设应大力发展以下产业。
3.2.1设施农业产业包括顺义区农业中传统的蔬菜、水果、经济作物,新兴的特种养殖、花卉等。特别是顺义区已经被批准承办北京市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发展设施农业市场前景良好。
3.2.2出口创汇农业产业顺义区现有蔬菜出口生产667 hm2,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顺义区发展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无公害生产,使顺义的蔬菜、水果、畜牧产品等实现了优质、营养、安全,为顺义区农产品出口外销创造了条件,加以国外巨大的消费需求市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在顺义还有很大空间。
3.2.3加工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在20%以上,顺义区具备资金优势,发挥北京的技术优势与外埠资源优势可以实现很好的结合,可以探索实行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的加工农业产业新格局。
3.2.4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顺义现有土地资源优势,实现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效益最大化。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观光农业发展首先要发挥农业整体作用,既重视发展顺义农业整体绿化、美化、观景效果建设,实现顺义农业整体观光效果,又要加快各地区中、小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增加数量,保证质量,创出顺义区域品牌特色,以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科技优势、交通优势等形成顺义观光农业产业竞争力,利于抢占北京乃至全国的农业生态休闲市场,为农民增收、发展农业服务。
3.2.5技术服务型农业产业京郊农业发展具有科技优势、资金优势、人力优势,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可以开展对外技术服务、通过技术研发、技术输出实现利益增值。通过农业技术优势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开展农业服务。
第11页
共11页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
**2011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工作总结
2011我乡新农村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配合扶贫办、城建局、环保局、交通局、文化局、林业局、农牧局、综治办等部门,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已经圆满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各项任务。
一、公共设施建设
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我乡重点突出文化墙、广场、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在大庄村建设以新农村、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文化墙24幅,面积200㎡;在左家村田永组建设以创先争基层党建为主题的文化墙9幅,面积100㎡。同时,为设计1200㎡的大庄感恩广场配置相关体育健身器材,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2、通过乡党委、乡政府及各界的努力,2011年规划的各种公共设施建设已经或者超额完成。今年在蚂蚱河新村新建村级医疗卫生室一所,使我乡所有行政村均建设完成药品基本完善、人员配置基本齐具的村级卫生室,有力保障了各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基本解决了边远村组看病难的问题。
3、今年**在左家村、蚂蚱河村分别安设太阳能路灯36盏和26盏,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政府协同环保局,在左家村及蚂蚱河村分别绿化达到800㎡和2000㎡;同时,为改善环境卫生,争取县环保局项目支持,新建垃圾填埋场一处;全乡共设置垃圾桶70个,在左家村新建了垃圾集中点2处,并建设了公共卫生间2处。同时,全乡共聘请保洁员8名,负责环境卫生工作。
4、我乡在今年共硬化包括大庄新村、左家村田永组村内道路等村组道路26条,硬化面积共计8200㎡。
二、农户建设
2011我乡在农户建设中围绕农户配套设施圈舍改造、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村容村貌治理三大主题,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完成农户危旧住房改造78户、旧式圈舍拆迁287间,拆迁圈舍面积共计186㎡,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为方便村民通行,结合通乡公路建设,在蚂蚱河村建设便民桥4座,解决了村民过河难、出行难的问题。
2、按照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的要求,**政府积极配合县扶贫办开展各项惠民工作,累计建设完成了:硬化院落292,新建围墙260户,新建大门81户,新建沼气池184座,新建卫生厕所266户,新建圈舍700多平方米,配套太阳灶80台。
3、通过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安全饮水率100﹪,新建房入户率100﹪,电视入户率100﹪。在美化环、树立文明新风的同时方便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三、产业发展
1、围绕杨左河蔬菜基地建设,2011新增以架豆王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借助有利的市场行情,努力使群众增产增收。
2、春夏两季实现核桃树高接换优1200亩,11月完成了全乡核桃综合管护工作。同时大力发展林、药间作套种,药材种植面积达1800亩,有望成为我乡经济的一大支柱。
3、成立了两当县原野特种养殖合作社,仅2011年就出栏200头生态野猪,目前存栏180头,依靠该合作社带动全乡,开展以农户散养为模式的禽畜养殖,全年新增畜禽2500多只/头。
4、新成立的两当县灵之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种植灵芝40亩,计划投资160万,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100户,两年可实现产值350万。
四、精神文明建设
1、我乡在注重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着重建设了廉政、孝感文化墙500多平方米,对宣传我党政策、树立社会新风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让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我乡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及挂牌工作。其中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840户、五好文明家庭260户、平安家庭520户。截止现在,全乡未发生一起突发事件,恶性刑事犯罪案件。2、2011年创办党员和农民科技培训36期,结业584人,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田方式,在群众中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好评。组织了2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基层工作培训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乡在2011年 的新农村规划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善工作措施、发动群众参与、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新兖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申报材料
近几年来,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村两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村的要求,对我村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层层落实,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狠抓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不断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深入开展农村党的“三级联创建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2007年村集体纯收入12万元,人均纯收入7286元。
一、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对照“五好村”标准,按照“好班子、好队伍”的要求,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我村共有党员19名,我村党支部由3人组成,村委会有3人组成,村两委交叉任职达100%,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报告,学习先模人物,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有力地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支部成为领导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识大体,顾大局,依法办理的明白人,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为群众办事的热心人,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培养积极分子两名,作为08年党员发展对象。
二、立足本村实际,发挥优势,确立发展路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我们***共有农业户口126户、人口667人,土地113亩,比较分散,且离村较远,过去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人多地少,经济效益一直不高。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广大村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在村党支部带领支持下,充分发挥本村临城靠厂的优势,大力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使人们的生活、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截止到07年底,我村共有运输专业户26户,贩卖鲜鱼户23户,贩卖干鲜水果户20户,饮食业、门头零售户15户。
2、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利用村办企业改制的机遇,培植扶持一批私营企业,将运输队进行了改制,使之产权明晰,租赁给有关承包人。目前私营经济与集体经济一同进步,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现在本村有200头养猪厂一处、千头种猪厂一处、拔丝厂一处,发展势头都比较好。
三、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健全了村民理财、村民议事、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理财小组等群众组织,村里的重大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首先由党员大会讨论,然后交村民议事会研究,提出意见,最后由党支部集中意见,形成决议,贯彻执行。村里的财务开支,每月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审议,严格审批制度,坚持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及支部成员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
四、充分发挥和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作用
每周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收看两次电视远程教育节目,对群众发家致富,种养技术信息可随时播放。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修通了村中路,安装路灯26盏,路旁挖通了排水沟,彻底解决了群众多年来行路难的大难题,安装电话已达电话村标准,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90%。村集体全部负担村民的合作医疗费,对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生活补助费每人100元。80岁以上老人每人200元春节补助。
六、全村耕种收农作物由村集体负担,不收村民的一切费用
党支部一班人清醒的认识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教育村民现代文
明观念,树立团结互敬、互助和睦相处的家庭文明之风,树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健全了“村规民约”完善依法治村的管理机制,加强“三五”普法教育,建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开展了“勤劳致富,美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把文明之风,吹进每家每户,“十星级文明户”达90%以上,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均达100%。全村没出现一起群众上访、闹事及重大刑事案件,群众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以上,村民政治素质、文明素质普遍提高。
通过村支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五个好”的要求已得到充分落实,班子强了,队伍壮了,制度全了,路子对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们***村两委在2008年中继续开拓进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搞好村庄规划,07年建高层楼2栋,居住60户村民现已居住,08年再延高层住宅楼5层两幢,4500平方米,居住60户村民。修水泥路面500米,面积为2500平方米,路灯12盏。
二、清理下水道1200米。
三、利用两年时间建高层住宅六栋,完成旧村改造工作,全面美化绿化村庄。
四、成立一个以村经济社长为组长的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小组,专门负责个体私营企业的协调、发展,为个体私营企业作好后盾。
五、根据上级精神搞好本村治安工作,创建平安村确保本村稳定。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村两委将一如继往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为我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兖镇***党支部
第五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村距县城4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1485户,6184人,分为 28 个自然村社,以种植蜜柚、芭乐、青枣为主。
二、主要成效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新农村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也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有关工作。
2、加强宣传,使之家喻户晓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山格镇、白楼村今年的重点工作,为使示范村的党员、群众及全镇的党员、干部、群众都知晓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镇、村采取悬挂过街横幅、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大小会议等进行宣传,使党员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目的意义,使其主动配合镇村工作。
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是继续打造农户房屋新风貌。经过摸底,对12户进行风貌打造,其中抹面 3户,刷白4户,造型划线1户,维修刷漆2户,门厅内墙刮白色仿瓷涂料2户。在风貌打造期间镇、村两级
派出专人实地进行监督、工程量测量。
二是加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修建农户15户,受益人口42人,经过半年的努力,居民点场地的勘测、平整工作已结束。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对居民点的电力设施进行改造; 拓宽主干道。投入13万元,对进村主干道1公里路面进行拓宽硬化、绿化;投入10万元,对村庄里乱拦乱建电线、电信、电话进行综合整治;投入32万元拆除废弃建筑物25间、新建公厕18间;投入11万元,对村部办公场地进行维修,增添办公用具。
四是持续抓好蜜柚产业发展。完成总投资25万元的品种改良。①嫁接苹果枣850亩,每亩增收3500元;②嫁接红心、黄肉等蜜柚新品种412亩,每亩增收1500元;种植新品种蜜柚289亩,总投资18万元,每亩增收2000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村容整洁建设。至2015年3月,拟投入180多万元,对进村主干道1.5公里路面进行拓宽硬化、绿化,下厝点整治。拟投入40多万元拆除废弃建筑物18间、空地绿化800平方米。
2、三线整治。至年底拟投入15万元,对村庄里乱拦乱建电线、电信、电话进行综合整治。
4、盘活村集体资产。对三资清理出来的10多亩果园地重新发包,可增加村财4万元左右。
5、投资15万元,准备新成立2个销售、运输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拟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00元。
6、发展大棚蔬菜种植300亩,总投资12万元,每亩增收
7500元。
7、拟投入50多万元,对村部办公场地进行维修,增添办公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