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经济贸易局关于解决企业改制前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建议(大全)
市政府:
目前,市办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在企业改制期间,由于企业变现资金少,且当时尚未实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使系统内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今年以来,部分退休职工多次上访,要求解决医疗保险问题。
经贸系统现有退休职工2500人。就如何解决好退休职工的医保问题,近期我们与医疗保险部门进行了沟通,根据《霸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第十一条关于“因破产、撤销、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的企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
费的相关规定”有两种办法解决退休职工的医保问题。第一种办法就是一次性缴纳,即:我市上年度平均医疗费用为8000元,退休职工按70岁余命计算10年的费用,每名退休职工
须交纳8万元,2500人共需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金2亿元,此办法难以实施。
第二种办法就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办法,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两种险种。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是:按月交纳退休职工工资总额的7%(每名退休职工人均月金额是403元),报销范围为2.5万元以下;大病统筹金的缴费标准是:每年120元,由单位和个人各负担60元。其报销范围为2.5万元至15万元。标准报销为65%。
按照上述两种医疗保险的缴费情况测算,2500名退休职工月工资总额为12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金按7%计算,每月应缴纳8.4万元,全年共计100.8万元;大病统筹金每人每年120元,每年需30万元,两项合计共需130.8万元(其中个人缴纳15万元)。我们认为此办法可行,请市政府予以研究。
二00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市经济贸易局关于市办工业改制情况的报告
自2000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和市委、市政府[99]86号《关于深化市办工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本着“因企制宜,因厂施策”的原则,克服了较大企业变现难、变现资金少、安置职工难等诸多不利因素,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系统内企业进行改制,为确保三年内国有及集体资产全部退出生产经营领域打下了基础,具体情况如下:
一、改制进度
1.已完成改制的企业
市办工业36家,其中国有12家、集体企业24家,已完成改制的有钢管厂、汽车配件厂、通用机械厂、宏安公司、炭黑厂、水泥厂、标准件厂、一砖厂、物资站、色素厂、轴承厂、兴华商城、压铸件、五金综合厂、一服厂、制鞋厂、橡胶厂、离合器厂、工业公司、工业大楼、塑料厂、建材厂、印刷厂、综合公司、电子厂、鬃毛厂等26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2%;共计安置职工5282人,发放安置费10190.07万元。
2.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
(1).资金基本到位、待安置企业:钻井机厂、化肥厂、车辆厂。
(2).资产正在变现中的企业:灯头厂、二服厂。
上述企业已初步制定了资产的变现、安置方案。相关工作正在进行,近期即可完成。
3.待改制企业:钢球厂(生产正常)、汽车电器厂(资产少)。
二、存在问题
1.随着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二砖厂、三砖厂均属于被逐步取消行业企业,企业资产无法变现。
2.彩钢厂资产全部是银行贷款,已归石家庄华荣公司管理,需请市政府与华荣公司协调解决。
3.灯头厂、二服厂、汽车电器厂、电子厂四家企业资产太少,预计变现资金500万元,而四家企业的1080名职工共需安置费2613万元,(其中:下岗职工975万元,退休职工1638万元)资金缺口高达2113万元。
三、建议
1.二砖、三砖维持目前生产,彩钢等其他企业改制完成后再考虑。
2.根据对钻井机、化肥厂、车辆厂、灯头厂、二服厂、钢球厂、链条厂、电子厂8家企业的测算,钻井机、车辆厂、钢球厂3家企业不考虑退休职工保险金,按确定标准安置下岗职工后剩余资金385万元;灯头厂、二服厂、链条厂、电子厂4家企业按确定标准安置下岗职工后负525万元。以上企业资金统筹使用,安置资金缺口140万元。因此,建议市政府首先把企业变现资金用于安置下岗职工。
2003年是国有集体资产退出生产经营领域的最后一年,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制步伐,力争年底全部完成市办工业的改制任务。
附:企业改制情况表(1--5)
二00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企业改制主要解决的问题--考察提纲2
考察提纲---企业改制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简况
业务范围及资质、生产经营状况
二、财务指标
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净利润
三、改制过程
国企转换民企的阶段(每阶段经历时间等)
四、资产处置情况
不良资产核销、债务重组(债转股、直接融资增资减债、贷改投等)国有产权转让、土地处置等
五、人员安排
身份置换、补偿金、离退休、内退等
六、股本情况
股本来源(身份置换资金、配股)、股权设置(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新企业股本大小)及其回报率、股权管理办法(持股会、信托)等
七、法人治理结构
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公司章程、机构设置等
八、遗留问题处理
九、发展创新(投融资BT施工、产业链)
十、其他:改制方案等相关书面材料
第四篇:企业团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企业团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摘要:如何找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共青团发展的新趋势,是摆在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团组织必须要弄清当前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影响和制约共青团发展建设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企业团组织;共青团工作;团组织建设
一、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回顾近年来我单位团的工作,我们深刻剖析,查找总结出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团组织工作的主要问题,并多次召开团建研究专题会议,对当前企业团组织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企业团组织普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共青团发展的共性问题。
(一)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力度不够
以我单位为例,我们有35岁以下青年近四千人,专职团干部仅有团委书记1人、干事2人,其余76名基层团干部均为兼职人员,按照集团实行的定员定岗工作,基层单位未设立团干部岗位,团干部均被定岗为其他工种。处于“名不正言不顺”境地。相应的,这些单位团的学习活动开展没有影响力,对青工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团员青年对团意识淡薄,对团活动漠不关心,少数基层团支部成为有名无实的“一个人的团支部”。导致基层团组织在单位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给团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致使共青团没有相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没有也不能真正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
(二)团的教育和活动能力降低
由于受社会风气及大环境的影响,企业中青年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传统的团内教育和活动形式的单一化与团员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一定落差,致使团组织活动不能吸引青年参加,即使团组织筹备举办大型集体活动,但由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生产效益为中心,团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在内容、时间、人员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加上大部分基层单位也因为生产任务紧张、人员紧缺等原因,不能抽调青年参与,致使团组织服务青年、教育青年的能力降低。
(三)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在企业基层单位,共青团在带领团员青年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建功立业、贡献力量的工作实质被改变,一些企业的主要党政领导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团组织的重要性,在相当一部分企业里,未按要求贯彻落实团中央规定的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不能够为基层团组织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物质支持,甚至一些基层单位党政认为团干部的设立就是为了撰写各类总结材料、填写各类记录、代替自己学习开会听电话、跑腿办杂事的“秘书”,对团的工作缺乏指导和支持,不能为团组织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导致了团组织牵头举办的一些活动不能顺利得到落实和开展。加上特有的“秘书”身份,一些厂房、车间的团干部很少能接触到单位生产,致使一些单位青年职工对团干部认识片面,认为团干部只会写不会干,没什么实际本领,一定程度上对团干部有所轻视,不愿意加入团的组织。
(四)团干部队伍素质下滑
企业基层团干部大都身兼数职,工作精力相对分散,因此,做团的工作全靠个人的主动和平时的奉献。有的团干部因事务性工作繁忙将团工作停留于表面、停留于应付,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有的团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待遇不相符,不愿意主动开展团的工作,轻视团的岗位;有的团干部整日里忙着填写各类记录,每天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文字性工作,根本就无暇顾及团的工作。导致团干部的积极性下降。素质下滑,更谈不上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实际为共青团的发展建设出主意、想办法,长此以往,这些单位团的工作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团干部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二、对策及建议
综合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如下:
(一)改善企业团组织的工作环境.加强团组织建设
以“党建带团建”,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将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以及待遇等问题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
(二)以服务企业大局为重点,创新开展共青团工作
企业团组织应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促使那些已经开展相当长时间、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共青团工作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
监督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共青团工作品牌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融人企业中心任务,创新开展青年人才工程、青年科技和创新工程,努力创建青年品牌新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以服务青年为根本职责,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企业团组织应当按照“科技兴企”和“人才战略”的要求,突出抓好青年成才工作。在青年中大力倡导学习成才、岗位成才、创业成才的观念,激发青年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尊重青年成才愿望,搭建青年成才舞台,优化青年成才政策,广泛联系、凝聚各类青年人才,扎实做好发现、培养、举荐青年人才的工作,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不断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围绕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发挥青年技术人才优势,培养青年创新创效典型,开展青年技术“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技能水平的普遍提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第五篇:大连市解决厂办大集体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
大连市解决厂办大集体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曹爱华
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白日玲
副市级调研员
于建军
市人社局局长 王范茗
市民政局局长 张国平
市财政局副局长 易
军
市国资委主任 王安栋
市地税局局长
成员:王
宏
市民政局副局长
孙
辉
市财政局副局长
陈吉彦
市国资委副主任 张
瑜
市地税局副局长
汤
冰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由于建军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