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胜镇创建和谐乡镇实践报告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创建和谐乡镇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十一五”以来,自从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广西,为了了解和谐社会的实践在基层开展情况,做了本次调查。
调查内容
龙胜镇经济发展概况
龙胜镇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距桂林市85公里,全镇总面积330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4个居委会,总人口3.1万多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龙胜镇原以水稻为主,后来在龙胜镇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抓住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勇于奋斗,使龙胜镇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开创了工农业并驾齐全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龙胜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兴镇为宗旨,以工业示范带为龙头,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本地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开创以外资企业为龙头,个体私营企业为后盾的工业架构。进一步把资源优势改为经济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龙胜镇以水电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0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18125万元,同比增长23%;增加值6133万元,同比增长28%;工业企业销售产值17079万元,同比增长26%。农村经济也得到持续发展,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11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3.4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231元,同比增长25.1%;农民人均收入达2780元,比上年增长12.14%;人均有粮达到487公斤,比同年增长44.94%,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取得上面的成绩不但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有一个和谐奋进的领导班子
在调查中,镇党委清楚的认识到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乡镇领导班子则担负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其地位突出,责任重大,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乡镇的实践中,应积极构建和谐乡镇领导班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龙胜镇党委把建设团结、和谐、务实、为民的党政领导班子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围绕“思想和谐是灵魂,行动和谐是保证,关系和
谐是抓手,和谐发展是目标”这一要求,全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经过努力,使镇党政班子成为坦诚相待、荣辱与共、互敬互谅、推进发展的战斗团体。
坚持把提高政治素质作为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基础,形成和谐统一的领导思想。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镇党委积极运用中心组学习、报告会、理论研讨、培训辅导、个人自学以及到党建工作联系点讲党课等办法,促使班子成员自觉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重要文献,增强党性意识、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二是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在班子中加强党纪党规教育,要求成员之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自觉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一把手”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激发“副职”领导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班子的团结,营造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和谐局面。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龙胜当先锋”主题教育,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条线工作和挂联村工作周例会,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四是加强廉政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共同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使领导班子成员形成了统一的领导思想,凝聚成强大的领导力量。
二、龙胜镇政府积极建设和谐乡镇
构建和谐乡镇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龙胜镇政府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1、新农村建设方面强化大局意识,追求共同目标。龙胜镇政府着力抓好每年的为民办实事工作。2008年,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包括龙胜镇小学在内的县属几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毛竹低改、扩种”项目,龙胜镇完成毛竹低改4879亩,完成量占任务的82.04%。大力进行农村沼气池建设,扶持农村建立文化图书室,同时实施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工程,创建文明卫生村屯。龙胜镇为使为民办实事工程落到实处,采用了“项目工程问责制度”,每个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针对性联系具体事物,联系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联系村组长为首问负责人。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双洞村双洞屯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该屯成立了理事会,并到先进乡镇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以便改良创新。
2、农业方面强化服务职能,坚持服务三农。镇政府在按照全县对农业的发展的总体布局的指导下,努力挖掘自身农业特色。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发展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
品种。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各村屯技术人员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户、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搭起桥梁;四是加强农业执法工作力度,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推广农作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此外,镇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到群众中间,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真挚的情感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3、工业方面强化工业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
龙胜镇的工业经济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2007年末全镇现有企业88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07家,从业人员2422人,营业收入完成28149万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707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6426万元;总产值完成252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12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521万元;增加值完成6133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3204万元;上交税金1897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510万元。2008年6月,共有25家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中规模企业达到9家,投资累计达到20586万元。
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范围沿拐江至双洞、勒黄至茅寨两个第二产业经济带,已初步形成都坪工业和茅寨竹木加工两个集中区。在两个工业带上新引进的银水河水泥磨厂、龙铨金属制品厂、林森木业有限公司已经竣工投产,还完成了日升超细滑石粉厂、湘桂加油站、118福利滑石制品厂等技改项目。其中,在以都坪为中心的工业示范带,相继建成了天泽滑石粉厂、118粉厂、福龙粉厂、二轻粉厂、金马木材厂、仰寨木材厂等。目前龙胜镇正在编制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将朝着新技术、新材料,无污染的方向前进。
4、科技、环保方面坚持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班子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稳健发展。通过党政班子带头,强化管理,端正了部分干部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及工作方式,使全体干部克服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思想,强化了发展、进取、创新的观念,促进了龙胜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2007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强村工程”,组织开展“和谐村级党组织”创建,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影响力工程”和“双创一建”活动,高质量完成了村“两委会”换届和市镇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按照“适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积极培植了
梅花鹿、孔雀、山龟养殖基地和年上市10万头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及罗汉果种植基地。
第二篇:龙源口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技术报告
龙源口镇墩上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龙源口镇墩上村是龙源口镇政府的所在地,位于永新县南端,距县城16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650余户,总人口3300余人(其中村庄农业户数405户,街道居民户数245户;农业人口1800余人,居民人口1500)。镇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400余亩,林地面积约9000余亩,境域呈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丘陵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龙源口镇墩上村依托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步伐,改变了原来“种田糊口”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化为发展特色农业、商业营运为主导的新型地方经济。该村投入40余万元建立规模达5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投产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民从事秋延后蔬菜种植。2005年在墩上村试种绿色大米并取得成攻,2007年在墩上村建立连片达500亩的绿色大米基地,已经省、市验收合格,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墩上村小城镇建设格局不断拉大,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商业发展迅速,集镇建设日益显现,永新县南路的物流、商业中心将被确立。
三、积极推进省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1龙源口镇墩上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重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随着特色农业及商业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内的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如禁捕、禁猎和封山等措施,为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龙源口镇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坚决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据环保部门调查,辖区范围内无重点工业污染源,且对第三产业的环境管理实行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几十年未出现重大污染事故和任何重大生态破坏事件,而且出台并执行了系列封山育山、禁捕禁猎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资源。
三是龙源口镇墩上村为策应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建成八十余个垃圾箱,一个垃圾填埋场,聘请了6名保洁人员,负责整个墟场及所有街道和所自然村落的卫生清扫,所有垃圾进行填埋。将建成一个容积100余立方米的集中供气的沼气池,收集的垃圾分类后,将果皮、秸杆等投入到沼气池内发酵。垃圾处理场地,经环保部门认定,选址合理,不会出现二次污染。墟场和村庄环境整洁,农村垃圾基本实行综合利用,化作基肥还
田,“白色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是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杜绝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思想教育,在群众中开展“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活动,强化“环境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责任意识,目前,全村上下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越来越高。
四、创建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经济水平情况
1、根据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龙源口镇墩上村村民人均年纯收4123元,(详见统计部门证明材料)。
(二)环境卫生情况
2、墩上村民的生活饮用水指标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标准,合格率为95%。
3、龙源口镇墩上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三)污染控制情况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详见环保部门证明材料)。
(四)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
7、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2%,(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8、农膜回收率达85%,(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9、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97.8%,(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龙源口镇暂无规模化养殖场,(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五)可持续发展情况
11、龙源口镇墩上村地处山区,拥有保存完整的大片森林,是全县主要林区,辖区内森林覆盖率7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详见林业部门证明材料)。
1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达35%,(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3、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县水平,(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4、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墩上村积极推广有机肥的施用,土壤的有机肥的含量逐年上升,(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六)公众参与情况
15、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100%,(详见环保部门证明材料)。
五、结论
当地村党支部、村委在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中领导重视,组
织有力,狠抓落实,在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达到了《江西省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的各项条件和考核指标,符合省级生态村的申报要求,但是仍需不断巩固成果,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第三篇:龙胜实习报告
首饰设计之游龙胜梯田实习报告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9-1班
姓名:李秋月
学号:3090103115
指导老师:汤迪亚
9月10日上午九点,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龙胜的大巴,开始了我们的为期2天的实习。大巴慢慢地驶出了市区,越来越接近龙胜,道路越来越弯,山也越来越高,树木也越来越密,当然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一切都是那么地越来越美丽。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景区的门口,本来我还以为已经到了,结果被告知我们需要再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于是,我们充充地吃了干粮,当作午餐,就开始了我们的观梯田之路。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很开心。不管路途有多艰难,我们都没有人叫苦。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逐渐可以看到远处的梯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当我们终于爬到观景点时,那远处的梯田尽收眼底,甚是壮观,尽管当时已经有很多稻子已经收割了,但是依然不减梯田的美丽风光。我们微笑,我们拍照,尽情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洗礼。
我们越过一个一个的山头,从山脚爬到山顶,又从山顶下到山脚,接着又往山上走去,只为了能更好地领略这梯田的美丽风光。终于,导游指着对面半山腰上的木楼说,今天那就是我们的落脚地。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就能走到那里,好歇一歇。可是,明明就在眼前的木楼,却要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又上又下,才能走到。
在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身着民族服饰的瑶家妇女,正在田里收割稻子,我正奇怪着为什么只有女人出来做农活,导游就说了:在红瑶里,都是女主外男主内的,这是他们的风俗。原来,在这美丽的瑶乡大寨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路上,我们还看见了骡子,驮着重重的货物,一步一步地走着这山路,不辞劳苦。这里,是多么原始的地方啊!无论城市变得怎样的嚣闹吵杂,这里的人们永远都保留着那宁静质朴的生活,那么简单,那么与世无争。
我们到了木楼客栈,各个都累得筋疲力尽,只等着做好的农家饭上桌了。一开饭,我们就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起来,完全把淑女抛在了脑后,但是,我们很快乐,很快乐。晚饭后,我抵挡不住困意,早早地就洗洗睡了,为的是明天早上能起早,看那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
第2天早上5点半,我们就抹黑起床了,这时,天还蒙蒙亮,隐约能看见山路,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看日出的心情,我们一起向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出发了。天渐渐地变亮了,我们的心情,那个激动啊,生怕不能及时地赶到目的地,错过了最美的时刻。终于,我们及时地赶到了。哇,那个美啊,太阳还没有伸出头来,天空那边已经亮堂堂了,这边山那边山的梯田,雾气缭绕,更是一幅美丽图画。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夺目,不是能用言语能够形容的。总之,这代表了瑶乡人的希望。
看过日出,回木楼吃了独具特色的竹筒饭,便开始返回的路。一路上,我们跟随着导游,观看了龙胜梯田的著名景点,七星伴月,西山韶乐,千层梯田,金佛顶景观等等,我们还走进了金竹壮寨,黄洛瑶寨长发村等。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这两天龙胜梯田之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大寨风情,将带给我不可磨灭的记忆。
第四篇:龙池镇2010和谐创建工作总结
龙池镇2010和谐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和谐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研,明确工作思路
把明确目标方向、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作为和谐创建的首要任务。通过广泛学习、深入调研、加强理论研究与探索,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我镇实际相结合,充分借鉴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创建工作思路。主要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以万众一心、共建和谐为主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形成党政群团、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措施,建立推进机制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和谐创建工作纳入全镇总体发展目标,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镇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镇党委对和谐创建工作强力支持,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和谐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由宣传统战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各部门普遍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配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二是实行分工责任制。确定了各类创建活动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进行了责任分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开展督查督导工作,推动了和谐创建向纵深发展。
三、突出重点,实现合力推进
创建实践中,着力突出三大工作重点。一是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行政、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在解决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问题等方面办了大量实事。二是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谐创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团等,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组织开展了专家报告会、和谐理论宣传面对面等活动,加强了理论研究与宣传。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四大创建”,取得良好成效。
四、营造氛围,提升宣传效果
一是和谐理念深入人心。把和谐创建作为全镇各单位加强管理、树立形象、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工作开展上融入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在实现内部和谐基础上,突出强化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推进和谐创建、确保取得实效 的中坚力量。在基层群众这个层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舆论造势、典型引导、实践教育,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使和谐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是促进了“三最”问题的解决。解决“三最”问题、让群众满意,始终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和落脚点,是衡量创建成效的根本标准。从当前我镇社会发展情况看,一批功能性、服务型项目正在扎实推进当中。君逸家园项目、郭疃村迁村并点项目、龙海路沿街改造项目正在逐步深化,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一批污水治理、水利建设、供水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城乡道路等新项目陆续开工,共计投入污染治理180万元,完成道路投资320万元,园林绿化630万元。一批群众上学、就医、住房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今年以来,投资1540万元的龙池中心小学主教学楼建成招生;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100%。
三是涌现出一批典型和亮点。宣传推广了一批体现和谐精神的人物典型、集体典型和经验典型。人物典型方面,集中学习龙北村支部书记魏永杰同志,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先进做法,集体典型方面,广泛宣传了昌邑青碱制盐有限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企业的典型。经验典型方面,充分推广镇综治维稳中心找准和谐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典型各具特色,为和谐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了 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0年,我镇和谐创建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群众满意的标准,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于清理消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福利,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和谐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龙池镇委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庆安县久胜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情况汇报
庆安县久胜镇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情况汇报
庆安县久胜镇地处呼兰河中上游,幅员137平方公里,位于县境西北部,三面环庆安县城,西北隔呼兰河与绥化市北林区接壤,呼兰河、格木克河横贯南北,水草肥美,风景秀丽,是闻名北方的鱼米之乡,素有“呼兰河畔塞北小江南”之美誉。镇政府距县城9公里,哈佳铁路、鸡讷公路穿境而过,镇内4条公路会同生态农业观光环线交错如织,交通便利。全镇辖7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6,439户、24,511人, 拥有耕地15.86万亩,全部为水田,是庆安县绿色食品发源地、全国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绿色食品之乡,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试点乡镇、“绥庆北”高标准农田项目和国家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乡镇。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381万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28元,增长16%,位居全县首位。
近三年来,全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实施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精神,按县委提出的“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四大建设,打造一县三区”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定位于抓好发展、抓好增收、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抓好精神文明创建上,以人为本,举全镇之智、全民之力加快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其主要标志为:财税总额逐年攀升、引资引项成果收
一、以一带四,为创建绿色经济文明乡镇提供强大动力 “以一带四”,就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居民素质现状,准确定位创建文明乡镇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环境支撑、文化支撑和制度保障。
1、突出特色, 兴镇富民,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几年来,我们以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为原则,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群众精神文明境界,为镇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大上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立足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全镇引资引项成果丰硕,仅2009年引资总额达2,090.4万元,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8大类64家,以双洁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忠波米业等为龙头的米业企业有效进行了规模整合,合力开发高端食品,延伸了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水稻产业迅猛发展,在第五届中国黑龙江庆安绿色食品节和三年的哈洽会上得到了消费者和专家的一致青睐,其中小九九鸡蛋和金稻穗稻鸭米还被评为庆安县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最具发展潜力产品。二是强力推进“五路”聚财,加快富民增收步伐。绿色产业上,大力实施水田标准化生产,全力推进省级科技园区“绥庆北”200万亩水田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按县委“十百千”科技示范区建设要求,建成县级高标准水稻科技示范园区2个、乡级科技示范区7个、村级科技示范田72块,亩产800公斤、700公斤、600公斤的水稻
县城新环线;三是庆发路至一号路、于广跃、鸡讷公路小环线。四点:即确定刘围子、王公围子、王成明、杜围子等4个新农村建设重点屯),营造出生态、整洁、宜居、健康的生态人居环境。其中,道路交通建设上,推进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改造,硬化通屯路142.1公里,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打造了3条集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新农村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标准化观光环线;基础设施建设上,建设硬质边沟35,414延长米,设臵过沟桥 1,230座,安装铁栅栏 15,160延长米、铁大门793扇、路灯185盏, 新建垃圾箱 194个、砖花坛21个、卫生厕所512个,维修道路12,400延长米、桥涵12座;村屯绿化建设上,加强了以杨树为主,柳树为辅的周边绿化,以榆树墙为主,点缀云杉、樘槭等风景树的街道绿化,共补植护屯林21,990株、栽植榆树墙420,000株18,000延长米、栽植柳树1,790株、云杉2,810株、银中杨7,500株、樘槭1,500株,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绿化风格;泥草房改造上,积极向上争取补贴改造资金,抓两头带中间,目前共改造泥草房24栋48户;自来水建设上,示范引导,循序渐进,铺装庆发路沿线4个屯418户自来水主管线22,000延长米,提高了农户的饮水安全。
3、强化载体,营造氛围,提高文化生活品味
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人的智能、技能充分发挥的有效形式,文明乡镇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形式,是促进人的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和发挥劳动者素质
定规划,强化了督办检查机制,对每年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村屯、具体人员,重点事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跟踪问效,做到了办一件成一件,件件有回音,积小胜为大胜。二是健全多方投入机制。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一块”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即财政投一块,在财力十分吃紧的情况下,镇政府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确保不影响绿色经济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的开展;向上争一块,每年都尽力向上级部门争取一定扶持资金;招商引一块,镇村每年建设资金有40%以上来自招商资;社会集一块,加强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村民管理工作,鼓励能人助建和大户帮建村屯公益事业,我镇久杨村卢家屯的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能人助建方式完成的。三是健全规范管理机制。我们制定了《久胜镇镇村管理暂行条例》、《久胜镇村屯街道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结合庆安县农村“三个十”创评活动考核细则,把“三个十”创评活动与村屯干部政绩联系起来,与农民利益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争创“十化”文明村,争当“十星”文明户的喜人局面。
二、固本强基,综合提升民主化管理及建设水平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及日常管护相结合,大力推进村务党务公开和规范化管理,大力推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群众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的主人,自觉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大道。
201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