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6: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

第一篇: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

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8日 】 【来源:原材料司】 【字体:大 中 小】

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陷入低迷,钢铁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小幅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2012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71654万吨,同比增长3.1%;产生铁65791万吨,增长3.7%;产钢材(含重复材)95186万吨,增长7.7%,同比增速分别回落4.2、4.7和2.2个百分点。从各地区看,新疆、贵州、福建、吉林、云南、广西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10%;山西、江苏、河北等省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8%和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而天津、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及重庆、湖南等产能集中度较高省市产量下降超过7%。

(二)钢材净出口增速平稳,铁矿石价格近期快速反弹。2012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573万吨,同比增长14%;进口钢材1366万吨,下降12.3%;进口钢坯36万吨,下降43.3%;坯材合计折合净出口粗钢4207万吨,同比增长26.3%,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2012年全国累计进口铁矿石74355万吨,同比增长8.4%,进口均价128.6美元/吨,同比下降35.4美元/吨。月均矿价在10月份跌至年度低点104.9美元/吨后开始回升,特别是近1个多月来,矿价快速反弹,到2013年1月份成交价迅速攀升至150美元/吨以上。

(三)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长材价格跌幅明显。2012年钢材价格水平总体低于上年。尤其是从4月中旬开始,市场出现连续大幅下跌,价格一度跌至1994年水平,12月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点,较年初下降15.2个点,下降12.6%。从产品结构来看,长材(螺纹钢、线材等)价格跌幅大于板材(薄板、中厚板等),长期的“长强板弱”态势有所转变。截止2012年末,三级螺纹钢全国均价为3808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672元/吨;3.0mm热轧均价为4081元/吨,下跌273元/吨。

(四)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钢铁企业库存压力大增。2012年国内钢材社会库存呈持续下降趋势,从2月份开始连续9个月环比下降,至12月末,全国主要钢材市场社会库存1188万吨,比年内最高点下降706万吨,比上年同期也减少了102万吨。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滑将市场供需矛盾压力传导至生产企业,去年钢

铁企业钢材库存一直处于高位,其中7月份达到历史最高点1232万吨,截止2012年11月中旬,钢铁企业库存1064万吨,较2011年同期上升6.1%。

(五)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2012年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利润率几乎为零(只有0.04%)。2012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6584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5055亿元,同比下降2%,增速明显回落。

二、钢铁工业运行存在问题

(一)下游消费需求增幅回落,产能过剩进一步凸显。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6.2%,增速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机械、汽车、家电行业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增幅也有较大回落,钢铁市场需求疲软的态势一直延续,粗钢产能利用率仅达到72%。

(二)矿价走势强于钢价,钢企处于被动地位。2012年9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较上年同期下跌43美元/吨,折合吨材成本下降450元左右,而同期钢材价格跌幅在1200元/吨左右。2012年9月至12月市场回升时,除热轧板、中板涨幅在500元/吨左右外,多数钢材品种涨幅在200元/吨左右,而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在50美元/吨左右,仅铁矿石就使吨材成本增加500元左右。矿价大幅波动使很多企业损失严重,2012年前11个月,首钢集团因产品下跌减利107亿元,原燃料降价仅增利70亿元,合并减利达37亿元。

(三)产业集中度降低,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速不减。2012年以来多数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受市场低迷影响采取了减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需关系,但一些非重点企业却借助低成本优势增产。如前11个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同比下降0.6%,非重点企业增长23.3%,前十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也由48.3%降低到46.1%。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投资同比降低27.8%情况下,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长17.4%。非重点企业占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83.6%,远超重点大中型企业。

三、钢铁行业积极应对挑战

面对行业困境,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引导行业克服困难,行业协会加强组织协调为企业排忧解难,钢铁企业也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有力保障了钢铁工业平稳运行。

(一)坚持以销定产,有效控制产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生产组织。包钢、攀钢通过优先保障重轨等市场销售好、盈利能力高的产品生产,压减中厚板等市场销售不畅的产品,保障生产稳定运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采取控产措施,2012年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6%,对平稳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挖潜降本增效。钢铁企业推进经营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全力压降原辅料库存和成品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增强企业市场适应能力。2012年河北钢铁集团压减各类原辅料库存85万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保障了企业的稳定灵活运营。与此同时,从采购、生产、工艺技术、库存、销售等方面开展全流程挖潜、全系统降本活动。宝钢集团宁波钢铁通过对标挖潜和成本倒逼,使铁水成本连续9个月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推进产品升级,不断开拓市场。部分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瞄准下游行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大投入,积极拓展市场。辽宁省通过组织产需对接活动,为重点钢铁企业和下游用户搭建平台,扩大钢材消费需求;兴澄特钢开发的大规格连铸圆管坯、弹簧钢、帘线钢等一批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武钢通过拓展市场获得33台大型变压器用钢供货权,高磁感取向硅钢首次进入超高压及直流换流变压器制造领域,汽车板首次供货上海大众等高端汽车厂。

(四)狠抓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潜力。河北、山西等地鼓励钢铁企业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领域实施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升级企业技术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部分企业围绕钢铁主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效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沙钢集团通过参股合资等多种方式推进沙钢大物流基地建设,加快钢铁贸易、剪切加工企业集聚入园的步伐。

四、2013年重点工作

2013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在7.5亿吨左右,粗钢表观消费量在7亿吨左右,接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粗钢需求峰值弧顶区(7.7~8.2亿吨),粗钢消费需求增长将趋于平稳。在下游需求未现好转和产能过剩矛盾初步化解前,钢铁企业微利局面难以有效改善。但随着我国矿石需求趋于稳定,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形势将逐渐凸显,铁矿石价格总体将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为保障钢铁工业平稳运行,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加强调研,及时部署,为国家改善宏观调控、制定出台政策提供支持。

一是着力加强规划落实和规范管理。继续推动落实《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并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建议;稳步推进钢铁企业规范工作,争取2013年公告1-2批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

二是着力化解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矛盾。推进山东、河北、云南、江苏等地开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扶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一批过剩产能。适时调整行业准入门槛,逐步将淘汰落后设备及生产线转向淘汰落后企业,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创造和扩大国内钢材需求,消化一批过剩产能。研究适合我国钢铁产能转移的境外投资重点区域,鼓励国内有实力钢铁企业“走出去”,转移一批过剩产能。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支持钢铁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高效生产、节能环保、新材料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委托行业协会对重点工艺技术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开发利用等较为成熟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培训和辅导,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突破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钢材强韧化技术等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围绕产品升级、重点工业技术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加强技术改造力度,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等工作。

四是着力推进高性能钢材推广应用。会同住建部继续加大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范围,在示范城市和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广5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加快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修订,协调推进钢筋生产许可证换发,巩固推广应用成果。积极开展电工钢、船舶用钢上下游合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启动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协调推动标准规范制修订。

五是着力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建设,为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国内企业和海外矿石企业积极参与平台交易。进一步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逐步将钢铁行业规范企业与进口铁矿石流向挂钩,优化铁矿石资源配置。加强铁矿石预警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健全信息监测、咨询、组织网络等系统建设。

第二篇:2011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2年运行展望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受国内宏观调控和欧美债务危机影响,钢铁工业运行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上半年,钢铁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钢材价格震荡上行,出口小幅增长。下半年,尤其是进入4季度,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生产运行各项指标逐月走低,行业运行困难加重。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保持增长,前高后低逐月回落

2011年,全国产粗钢68388万吨,比上年增长7.3%;产生铁62969万吨,增长8.4%;产钢材88258(含重复材)万吨,增长9.9%。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粗钢产量逐月增加,6月份日产量达到全年最高点199.7万吨,相当年产钢7.2亿吨;下半年逐月回落,四季度下降幅度加快,11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66.2万吨,折合年产钢6亿吨,比最高点下降16.8%。

分省区看,位居粗钢产量前三的河北、江苏、山东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9.8%和9.7%,高于全国8.9%的增速,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4.1%、10%和8.3%,合计占42.4%,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而其他中小企业则大幅增长。

分品种看,受投资增速较高拉动,以建筑用材为主的长材比重上升,而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生产用板材的需求增长有限,板材比例下降。2011年长材、板材产量分别为4亿吨和

3.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和8.6%,占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7%和44.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减少1.5个百分点。

(二)钢材价格波动运行,四季度大幅下跌

2011年,钢材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呈现波动运行态势,大部分品种振幅在15%左右,并呈“长强板弱”的格局。二级螺纹钢全国均价为4774元/吨,较去年上涨13.9%;4.75mm热轧均价为4721元/吨,上涨10.3%。分月看,前2个月,由于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涨推高钢材价格小幅上涨。3月市场受加息等紧缩政策和房地产限购令影响回调。4至8月,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格局,钢材价格小幅波动。9月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跌,国内钢材需求减弱,价格加速下跌。10月份跌幅扩大,跌速加快。

11、12月份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钢价继续震荡向下,年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20.5点,比年初的128.3点下跌7.8点,下降6.1%。

(三)钢材出口小幅增长,进口略有下降

欧美债务危机影响继续蔓延,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高通胀的双重压力,全球钢材市场需求萎缩。我国钢材出口较上年小幅增长,总体呈逐月下滑走势。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43万吨,增长15.1%。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下降5.2%。此外,出口钢坯为零,进口钢坯64万吨。将钢坯、钢材折算为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长28%,净出口粗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1%。

虽然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出口难度加大,但钢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品种看,出口板材2658万吨,同比增长7.1%,占出口总量的54.4%。出口棒线材669万吨,增长28.9%,占总量的13.7%。从出口价值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49美元,同比上涨184美元,增长21.3%。

(四)钢材社会库存逐步下降,企业库存增加

受春节和冬季因素影响,2011年前两个月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增长迅速,2月底达到年内最高1890万吨。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增加,3至8月钢材库存逐月下降,8月末降至1384万吨,较年内最高点下降26.6%。9月钢贸商囤货备战“金九银十”,钢材市场却遭遇寒冬,社会库存小幅增长,并持续到10月中旬。此后,贸易商在资金压力较大和对未来看淡的情况下,屯货意愿减弱,钢材市场去库存化启动,钢材库存总量逐步减少。年末,社会钢材库存1290万吨,同比下降4.6%。钢铁企业库存钢材978万吨,同比增长8.9%。

(五)淘汰落后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11年,钢铁工业继续加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按照国家公告的淘汰落后产能名单,预计全年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22万吨,炼钢产能2794万吨。

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烧结、高炉、转炉、轧钢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部分钢铁企业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77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1.7千克标煤,同比下降0.82%;吨钢耗新水3.88立方米,下降5.02%;COD排放2.67万吨,下降11.44%。

(六)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投资额达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行业总投资的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行业总投资的75.5%。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占全行业投资30.6%。

行业固定资产高投资直接导致产能继续扩张。据钢铁协会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实际净增炼钢产能约5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

二、钢铁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下游需求减弱,供需矛盾凸显

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速放缓,我国钢材出口不振,国内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应对国内高企的通胀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建筑、船舶、机械、汽车、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增速也相应放缓,下游需求减弱,钢材消费增速下降。与此同时,钢铁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和生产边际效益因素,主动减产意愿不足,在国内外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过快释放的产能使供需矛盾凸显。在钢铁需求减少后,减产是减少供应量,避免价格大幅下跌,保证行业正常

运行,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平均到岸价163.8美元/吨,同比大幅增长27.1%;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钢铁企业销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2.4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的平均水平。其中10月、11月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47%和0.43%,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钢铁工业在成本大幅上升,产能过快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三)中小企业大幅增产,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

2011年,我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之和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9.2%,较2010年略有上升,比2009年5.4个百分点的增速大幅回落。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行业比重从去年的89.5%降至86.3%,下降了3.2个百分点。2011年,受保障房需求影响,建筑钢材盈利情况好于板材,为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小钢铁企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造成全行业产业集中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展望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从国内情况来看,预计全年GDP增速降至

8.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21%左右。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预计2012年钢材消费增速小幅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6.9亿吨,粗钢产量7.3亿吨,同比增长7%左右。全年钢材出口维持在5000万吨,进口1500万吨左右。铁矿石进口量增至7.3亿吨,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国内钢材价格维持弱势运行,年内高点难以超过2011年高点,钢价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四、保持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钢铁工业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抓住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全面贯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减量化用钢,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兼并重组,强化资源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一)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

钢铁企业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控制生产节奏,规范定价和销售行为,自觉控制产量;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各种费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进口铁矿石代理制,维护正常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渡过难关,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二)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

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稳步开展,发挥兼并重组效应。出台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钢铁工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以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为兼并重组主体,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三)继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供保障。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淘汰落后要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因素。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任务,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

从上下游合作入手,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共同推进产品升级。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各项措施,开展重点省区的试点工作。修订并发布《钢筋混凝土用钢》等生产标准。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建立船舶用钢、家电用钢、电工用钢合作推进机制,重点推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家电用冷轧板和无取向硅钢片等产业化推广应用,促进减量化用钢。

(五)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

完善各种措施,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研究支持已投资境外铁矿项目的政策措施,提高海外铁矿石资源掌控力度,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和建设钢铁厂的支持力度;探索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国家铁矿资源适度发展钢铁工业的模式;跟踪国外铁矿石贸易发展态势,积极稳妥推进铁矿石定价新模式;支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引导钢铁企业、矿石生产商积极参与。

http://.cn/

http://.cn/lines/

http://.cn/cars/

http://.cn/source/

http://.cn/company/

http://.cn/news/

http://.cn/park/

http://.cn/exhibition/

第三篇: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和回升态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经济复苏依靠政策驱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分析

1、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季度增长。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储蓄意愿逐渐下降,消费支出动力明显增强。一季度,占GDP三分之二的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增长3%,拉动当季经济增长

2.1个百分点。私人投资特别是存货投资继续增长,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一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9.7%,表明当前美国经济仍处于无就业复苏的状态。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4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0.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达到73.7,已连续多个月回升。5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达到59.7,已连续10个月超过50点;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5.4,连续5个月超过5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上月的57.7升至63.3。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缓慢,通货膨胀压力温和,为美联储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等影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内。

从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3%的较高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与危机前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失业率依然高企,4、5月份仍高达9.9%和9.7%,这对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形成较强制约;同时,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导致财政风险集聚。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官方预计,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到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到今年底,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90%以上。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这无疑会引起人们对美国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削弱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此外,中小银行倒闭风潮、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家庭财富缩水、以及个人消费和信用卡市场低迷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大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继续呈复苏态势,但动力可能有所减弱。

2、欧元区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企业库存和政府支出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2%,增幅比上季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6%,为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其中,德国经济增长0.2%,增幅与上季持平,已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法国经济增长0.1%,增幅比上季回落0.4个百分点;意大利经济增长0.5%;西班牙经济增长0.1%,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后首次环比增长。受失业

率居高不下和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居民消费支出环比下降0.1%。受市场前景不明朗、产能大量过剩及信贷紧缩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1.1%。这些表明,当前欧元区经济内需动力仍然相当疲弱。从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状况来看,目前主要是欧元区内部PIIGS五国经济复苏乏力。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整个欧元区GDP的35%左右,其债务状况如持续恶化,极有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复苏造成很大拖累,甚至会导致欧元区经济的“二次探底”。4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1%,创近12年来的最高点。5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在4月份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后开始回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4月份,欧元区企业获得贷款量降至两年来新低,环比减少140亿欧元。这些表明,当前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危机、就业市场低迷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欧元区经济复苏。

目前,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仍属可控,这为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其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受企业库存回补、出口形势向好等因素的推动,预计下一阶段欧元区经济仍有望继续增长。但考虑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失业率高企及主要景气指数大幅回落等,欧元区经济仍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3、日本经济复苏快于预期,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

在内外需强劲拉动下,一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2%,增速比上季加快0.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也为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长;折年率增长4.9%,增幅明显高于美国和欧元区。其中,居民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3%,为连续第4个季度正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1%,为连续第2个季度正增长。内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6个百分点。

近期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5月份,家庭消费信心指数升至42.8,为2007年10月以来最高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的53.8升至54.7,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小型企业商业信心指数升至46.7,为2007年以来最高值。目前,日本小型企业雇用人数占日本劳动力市场的70%左右,商业信心指数上升,有助于强化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的预期。4月份,日本失业率升至5.1%,已连续第2个月超过5%。这种无就业增长必然会引致国内需求疲软,加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受就业市场疲弱和通货紧缩等影响,日本政府对其政策退出的考虑将更趋谨慎,很可能会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以刺激其经济持续复苏。但考虑到日本产业外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与创新能力不足、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及欧元贬值对其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放慢。

4、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强劲,经济增幅回落压力明显。

由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总体较好,外债负担较轻,再加上普遍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相关措施,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加快,复苏势头更加明显。一季度,受制造业和农业增长带动,印度经济同比增长8.6%,明显高于去年四季度的6.5%。“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国经济同比分别增长9%、2.9%和11.9%,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经济分别同比增长8.1%、10.1%、5.7%和5.8%,增速均有所加快。

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一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幅已超出正常时期水平,由于在前期危机治理期间注入大量流动性之后,通胀压力与资产泡沫日趋显现。前3个月,印度消费者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两位数,分别高达16.2%、14.9%和14.9%,通

胀风险明显集聚。与此同时,越南、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国的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加大,致使这些国家政府确定的通胀预期目标将很难实现。下一步,如果这些国家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其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出现下滑甚至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二、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展望

目前,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一些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无就业复苏状态,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对消费能力形成较大制约,进而削弱经济复苏动力。在许多国家,银行坏账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泡沫还未完全挤出,新的资产泡沫开始显现,这些都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变数。特别是,近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进一步加重了各方面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教授也警言,希腊债务危机在不少发达经济体中,只是大范围主权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新危机有可能蔓延至美国、日本和英国,这将会打击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鲁比尼预测,一场全球性主权债务危机正在酝酿,世界经济可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为应对这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各国利率都降至历史罕见的低点,虽然这些举措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但也积累了大量的潜在风险:一方面,高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累积了恶性通胀的风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个人消费并没有被真正激活,一旦政府不得已而实施政策“退出战略”,经济复苏进程将可能会因为缺乏驱动因素而出现逆转。一旦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退,经济增长动力就会不足,再度衰退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目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主要还是由政府驱动的,世界经济还没有真正走出危机困境。

还有专家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可能比次贷危机更严重。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着高赤字、高债务的现状,财税货币政策选择空间变小,主权债务危机风险更大。由于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处理不当,则极有可能向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继续渗透和扩散,给复苏中的世界经济造成很大拖累,从而增加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机率。

但也有专家认为,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次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规模不大,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有限,更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只要应对得当,欧洲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确实在上升,目前虽然危机仍在延续当中,但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是微乎其微。主要理由:一是欧洲债务危机主要还是欧洲的问题。欧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大。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4%,欧洲可能仅增长1%左右。二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次贷危机不同,是“次生危机”,而且主权债务与次贷不同,主权债务的债期可延长,对债权国而言只是遭受一部分的损失,而次贷危机可演变成有毒资产,这样就让债权人蒙受很大损失。三是欧盟已推出庞大的救市计划,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问题。欧盟已出台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接下来又开始启动欧盟内部一体化机制改革,以防止危机继续扩大。不久前召开的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最终确定了向深陷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4400亿欧元援助贷款方案,这也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5月联合出台的7500亿欧元欧

洲债务危机救助方案的组成部分。

综合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今后一段时间,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如果应对不当,不排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断的可能性。但考虑到欧盟、IMF和主要西方经济体中央银行已开始联手应对,各主要经济体将会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退出战略,世界经济仍有望继续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据IMF近期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4.2%和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1%和2.6%,日本增长1.9%和2%,欧元区增长1%和1.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6.3%和6.5%,其中印度增长8.8%和8.4%,俄罗斯增长4%和3.3%,巴西增长

5.5%和4.1%。

第四篇:2011—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分析与展望

2011—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分析与展望

在2011年国际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信贷管控比较严格、流动性趋于紧张以及宏观、微观审慎监管进一步改善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注意把控好信贷投放的总量和节奏,克服影子银行、民间借贷和资金外流对存款分流的影响,努力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后续整改工作,防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推动转型和开展创新来逐步满足新监管标准的要求。银行净息差继续显著反弹,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近年新高,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盈利继续快速增长,保持了平稳运行、总体向好的态势。

2012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将势继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将有所减速,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仍应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存款增长仍将是银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新监管标准的要求确保资本充足、继续提高拨备率仍将是商业银行的现实任务。2012年银行业资产增速较为平稳,息差基本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微幅上升,但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有望实现平稳运行的局面。

银行盈利连续快速增长后将温和回落

1.盈利增速与上年持平,2012年将降至20%左右

2011年,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平稳增长、净息差继续反弹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等因素,商业银行净利润连续第二年持续较快增长。按照银监会口径,前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A股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同比增长31.86%,预计2011年全年增速在30%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

预计2012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下降至20%左右,具体原因是:受银行贷款增速保持稳定、银行体系外资金回流有所增加、境外资金流入放缓等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此轮加息周期结束,货币政策比2011年相对有所宽松,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净息差基本稳定,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贡献度有所下降;由于信贷供求环境的变化,信贷替代型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由于收入增长放缓而管理费用增长稳定,前期持续下降的成本收入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未来将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对银行盈利增长产生明显贡献;“拨贷比”监管要求为信用成本率设置了“底限”,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的空间将受到限制。

2.生息资产增速显著放缓,2012年继续略有回落

受货币政策收紧、贷款新规深入实施、跨境资金流入放缓和理财产品迅猛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生息资产增速持续放缓,其中债券资产增速降幅最大。2012年,预计生息资产增速将小幅下降到14%左右,对净利润的拉动作用将从2011年的17%下降到15%左右。

推动2012年生息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与2011年相比略为放松,推动信贷资产的稳定增长;二是随着物价增幅的回落,负实际利率的情况缓解,理财产品增速放缓,民间融资较为有效地被规范和疏导,部分资金回流银行表内。制约2012年生息资产增长的因素,一是流动性宽松程度和新增信贷总量不能与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后的2009年相比;二是外汇占款的增速和增量均可能显著下降;三是贷款收回再贷后适用贷款新规,对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形成制约;四是人民币存款增速可能仍显著低于近年平均水平,影响到生息资产的增速和结构。

3.净息差继续显著反弹,2012年基本保持稳定

2011年,银行净息差继续显著反弹。前三季度,净息差因素对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从2010年的4.6%提升到8%左右。推动净息差反弹的主要因素是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显著提升和本轮加息。2012年,预计银行业的净息差将基本保持稳定,年平均净息差会比2011年提高5个基点左右,净息差因素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贡献作用将下降到1.5%左右。

2012年推升银行净息差的因素,一是一些长期贷款特别是按揭贷款将在2012年年初完成重新定价;二是利率水平较低的贷款在到期后收回再贷时,适用上浮水平较高的利率;三是信贷投放供不应求的局面虽然缓解但依然存在,银行的议价能力仍然较高;四是银行会进一步加大利率较高的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2012年抑制银行净息差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信贷管控的略微放松将使处在历史高点的贷款议价能力受到一定的削弱,货币政策略有放松也将降低同业资产收益水平,存款定期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

4.信用成本基本稳定,2012年部分银行有增提拨备的压力

2011年,商业银行的信用成本基本稳定。前三季度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贡献是-0.3%,平均信用成本率为51个基点左右,与2010年大致持平。虽然2012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可能小幅波动,不良贷款绝对额可能有所上升,但增提拨备的整体压力并不显著。预计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度将从2011年的1.4%下降到0.4%。第一,从贷款实际损失率即不良贷款生成率看,虽然2012年整个银行业可能出现不良贷款“一升一降”,少数银行甚至“双升”的局面,但银行不良资产的变化是较为温和、可控的。第二,拨贷比达标压力是目前决定一些银行信用成本率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银行,进一步提高信用成本率的压力较大。

5.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再创新高,2012年增速将有所回落

2011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整体同比增速达到45%左右,为2009年以来的新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度也从2010年的不足1%显著提升到2011年前三季度的3%以上。传统的支付结算类业务,新型的投资银行类业务以及与表外融资相关的担保承诺费用等业务的增速都明显提高。预计2012年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速会明显放缓,从2011年前三季度的44%下降至30%左右,手续费收入对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将从2011年的3.3%降低到2012年的2%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信贷供求形势的变化。随着经济增速和物价增长水平的回落,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将有所下降。而由于货币政策具体操作中的调整,预计2012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量将在3年来第一次出现回升。信贷供求关系将比2011年有所改善,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将有所削弱,由利息收入外化而来的财务顾问费用收入的增速将比2011年明显降低。同时,信贷供求形势的变化也将导致表外融资回流表内,相关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速也会相应走低。

第二,理财业务供需增速的变化。从需求方面看,随着CPI的逐步回落,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将有所缓解。由于货币政策趋于放松,与理财产品挂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也将下行。因而理财产品的旺盛需求将会放缓。从供给方面看,银监会正在进一步全面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对理财产品的期限、销售、风控、披露等方面的规定已经或者即将付诸实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将更加审慎、规范,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将难以再现,包括理财、代理等在内的相关中间业务的增速也都会有所回落。

2012年新增贷款规模将有所扩大,存款增速回升 1.2011年贷款增速明显回落,贷款收益率上升

2011年,主要在稳中偏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信贷余额增速持续回落,新增贷款同比少增较多。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较2010年末降低4.3个百分点;1至11月累计新增贷款6.84万亿元,较2010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此外,存款增速大幅放缓、监管机构加强存贷比考核以及房地产相关贷款需求下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尽管信贷增速下降,但由于银行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在收益率较高的信贷资产上,并减少其它资产的配置,信贷资产占银行总升息资产的比重小幅上升。截至2011年9月末,上市银行信贷资产占总升息资产的比例为52.9%,较2010年末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011年,新增对公贷款的期限结构变化引人注目。新增票据融资经历了由负转正、再转为负的运行变化,新增对公短期贷款维持在较高水平,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从二季度开始持续较低。考虑到中长期贷款多用于企业扩大投资,其规模持续较低表明企业盈利预期下降,是经济增速放缓的信号;票据融资持续正增长和短期贷款增加较多,则表明企业短期流动性资金需求非常迫切。受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强烈、银行信贷供给能力明显受限的影响,2011年以来信贷供求偏紧,实际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断扩大。201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达到5.9%,较去年全面提高了0.66个百分点。分类型来看,中、小型银行的贷款收益率相对提升较快。

2.2011年存款增速大幅回落,存款成本率上升 2011年,存款增长明显放缓。截至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1%,较2010年末大幅回落了7.1个百分点。这一是因为作为存款最主要和直接来源的新增贷款规模下降,其创造出的存款规模自然随之下降。二是货币乘数明显下降,存款创造能力减弱。货币乘数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准备金率持续提高,因贷款新规实施、要求实贷实付而导致存款派生速度下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三是2011年以来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直接导致居民存款下降,这些存款通过各类理财产品最终转化成了企业存款和同业存款,而同业存款不计入总存款。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中小银行存款回落速度更快。这主要是因为受网点数量少、存款客户规模相对较小的影响,中、小型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更大。受存款增速相对贷款增速回落更快的影响,上市银行的存贷比呈现上升趋势,部分银行的存贷比甚至超过75%的监管红线。2011年,资本市场总体低迷,企业盈利预期也有所下降,居民和企业均减少了活期存款的持有,活期存款占比降低。截至10月末,居民户总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非金融企业总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分别较1月末下降了2.7个和0.2个百分点。在存款总体增长放缓,加之准备金率连续提高的情况下,存款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放贷能力的主要因素。各家银行纷纷加大存款吸收力度,存款市场竞争激烈致使存款成本率上升。201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为1.62%,较2010年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包括无法统计的因素,实际提高的幅度远远大于这一水平。3.2012年信贷投放规模有所扩大,贷款收益率趋于下行 综合考虑供需两方面因素,预计2012年全年新增贷款在8万亿~8.5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5~15.5%。同时,受供需形势变化的影响,预计贷款收益率趋于下行。

2012年,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不低。首先,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仍将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持续推进,以及继续推进在建、续建项目,预计投资增速将趋稳,这将带来一定规模的贷款需求。其次,在收入增长和鼓励消费政策的带动下,2012年实际消费增速有所上升,从而带动相应贷款需求增加。第三,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表外融资转移到表内,导致一部分融资需求转移到银行信贷上。第四,对小企业、“三农”、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最后,预计2012年房地产市场难有明显反转,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难有明显增长。综合考虑正反两方面因素,在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回落的情况下,2012年贷款需求依然维持在一定水平。

从供给方面来看,2012年政策适当放松环境下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考虑到控物价不再作为首要任务,2012年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较2011年适当放松。其一,2012年信贷环境较之2011年宽松。2012年,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可能会根据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不低的实际情况,鼓励银行适度加快信贷投放步伐。但信贷投放显著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主要是因为2009年高达9.59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超过30%的余额增速是在全力保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实现的,而这些条件在2012年显然并不具备。其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有助于银行扩大信贷投放。预计年底和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4次,每次0.5个百分点。这将释放8000亿至16000亿元左右的资金,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相应增强。

从期限结构来看,2012年,在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推进在建、续建项目建设以及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带动下,预计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长有望改变今年的低迷态势,新增规模有所扩大。从部门结构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个人贷款难有显著增长,对公贷款仍将是贷款增长的主力。主要受政策适度放松、银行信贷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影响,贷款供需紧张的局面在2012年将有所缓解,预计贷款利率上浮占比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贷款收益率也可能略有下降。

4.2012年存款增长有所回升,存款成本率有所下降

2012年,综合考虑信贷投放规模有所扩大、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存款余额增速有望回升,但迅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2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4%至15%。同时,存款市场竞争有所缓和,存款成本率有所回落。

首先,信贷投放规模扩大,相应贷款创造出的存款规模也会随之增加。预计2012年新增贷款规模8万亿至8.5万亿元,则将直接推动存款增加8万亿至8.5万亿元。其次,新增外汇占款规模下降限制了存款扩张。2012年,从其三大组成部分来看,预计外汇占款增长将显著放缓。在主要发达国家复苏前景暗淡、我国外需不振的影响下,2012年出口增速将放缓,贸易顺差有所收窄;国外企业自身资金不足,预计FDI规模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大环境下,总体短期资本流入将明显放缓甚至流出。综上考虑,预计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从今年的3.2万亿元左右显著下降到2万亿元左右,月均1600多亿元,增速与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上半年相当。

因此,以上两方面因素将带来10万亿至10.5万亿元规模的新增存款。但实际新增存款规模高于或低于上述水平都有可能。每当在政策收紧、信贷控制较严时,由于银行信贷供给减少,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融资就会快速发展,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也扩大,进而导致资金流出银行体系,新增存款少于新增贷款和外汇占款之和,反之,则会有相反的情形出现。展望2012年,由于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度下降,加之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和规范,预计“影子银行”融资规模将有所下降,从而有利于存款资金留在银行体系。理财产品市场将进入平稳、健康运行的轨道,难以再现今年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加之实际负利率缓解甚至消失,都会减少理财产品对存款的分流。此外,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或适度下调推动货币乘数回升,也有利于存款扩张。因此,总体来看,2012年的情况与2010年较为类似,新增存款规模会高于新增贷款和外汇占款之和,预计在11.5万亿至12万亿元左右。

从期限结构来看,2012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预期下降、经济活跃程度降低的情况下,企业仍将倾向于减少活期存款的持有。尽管股市可能有阶段性行情出现,但在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股指难有持续大幅上扬,再考虑到实际利率回升,居民户也将倾向于持有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将维持低位。受存款增速回升、新增存款规模扩大的影响,加之准备金率下调增强了银行的可用资金能力,2012年存款市场竞争将有所缓和,存款成本率趋于下行。不过,在贷款新规持续加强实施、要求实贷实付的影响下,存款继续向客户基础好的大型银行集中,中小银行依然面临一定的存款增长压力。

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稳中有升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不良贷款整体上呈现“双降”趋势,不良生成率进一步下降,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出现一定反弹,不良贷款绝对额的下降趋势开始减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整体风险状况稳定、透明度有所提高,平台贷款整改工作有利于风险化解,上市银行平台贷款质量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显著,相关贷款占比略有下降,贷款增速开始放缓,但不良率继续保持稳定。银行小企业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小企业贷款质量承受一定压力但总体可控。

2012年各项因素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有限,资产质量会基本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微幅上升,但部分领域的风险隐患仍不容忽视。相对稳定的宏观形势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正面支持作用会继续存在,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不大,系统性风险可控,但局部隐患仍应引起关注。房地产贷款质量将面临一定的挑战,房地产组合的不良率会略有上升,但总体风险不会很大。随着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民间借贷问题对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将被弱化,小企业贷款仍将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该业务会承受一定的风险压力但与收益基本平衡,对整体风险状况的影响不大。

银行理财业务在规范中稳步发展

2011年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发行数量和规模创新高,发行节奏明显;二是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竞争更为激烈;三是产品期限更短,整体收益率却明显上扬;四是投资风格更趋稳健;五是表外扩张的态势明显;六是针对性监管政策更加严格。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不断触发监管高压线,如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黑箱运作、表外资金监管真空等问题,监管机构密集出台各种有针对性的规范措施和政策。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变化的原因,从需求层面看是通货膨胀和负利率催生了居民的投资理财热情;从供给层面看,则是可替代投资品的竞争力减弱,凸显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此外,存款增长乏力也激发了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揽存的强烈动机。

预计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以下变化:一是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产品余额增速将有所放缓。二是理财业务的资产配置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信贷类和票据类资产存量将进一步下滑,债券类资产占比将保持相对平稳或稳中有升,利率产品占比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高风险的股票资产比重有望出现微幅上升。三是理财产品期限将有所拉长,收益率下降。1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发行数量将明显下降,3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将占主流。2012年一季度后收益率将逐步下行。四是资金池类理财产品将更加规范,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变化显著

2011年4月,央行首次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该指标正式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2011年社会融资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表外融资波动剧烈。从结构上看,银行表内融资仍是主渠道;银行表外融资占比上半年增长,三季度大幅回落;表外融资的主渠道由银行承兑汇票变为委托贷款,直接融资占比略微下滑后又继续增长。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发展较快。信托发展较快但又出现迅速下滑,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业有较大发展。第三,民间借贷在局部地区迅猛发展并出现风险,但总体风险可控。

制度性和周期性因素共同催生了社会融资结构的显著变化。2011年银行表外融资占比的大幅波动,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微调,监管部门为维护金融稳定对表外融资进行规范所致。民间借贷的畸形发展,其深层原因在于金融结构的失衡,即我国没有一个和中小企业融资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缺乏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体系。

预计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将稳步增长、结构趋于改善。第一,社会融资总量将稳步增长,表外融资占比有所下降。预计2012年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将达到约13万亿至14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1万亿至2万亿元。从结构上看,预计银行贷款(含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约8万亿至8.5万亿元,直接融资约3万亿元左右,表外融资约2万亿至2.5万亿元,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速。信托业务2012年仍处于景气周期,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融资租赁业务、小额贷款业务仍将持续较快增长。第三,经过2011年爆发性增长和局部风险之后,民间借贷的需求和资金供给增速将有所下降。

新监管框架搭建成型

2011年,银行业监管机构加强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管,引导银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发展,规范引导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落实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借鉴巴塞尔III全面搭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银行监管新框架。新监管标准有助于提高单个银行的清偿能力、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对银行的资本管理和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商业银行资本金要求大幅提高,部分银行缺口较大,杠杆率监管使银行表外业务和衍生产品业务的快速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流动性风险监管将降低盈利资产占比,拨备要求推升银行经营成本。

多渠道补充资本、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业务转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银行满足监管要求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在资本补充渠道上,商业银行应考虑增加内源资本比重、多形式补充外源资本,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和业务转型以节约资本,同时通过开展业务创新提高杠杆率,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充分利用过渡期和监管调整降低拨备监管冲击。

2012年监管重点将集中于对现有政策的完善和执行方面。具体包括:统筹实施巴塞尔II和III,完善动态损失拨备和动态差异准备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明确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修订流动性监管规则,防范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的信用风险。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业监管政策将会适度灵活。

第五篇:我县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分析和展望(xiexiebang推荐)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很多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和产品市场需求下滑,许多企业举步维艰,被迫停产甚至倒闭,失业人员增多。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 2010 年前中央决定用 4 万亿元,用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

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对于我们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将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8 年,**县虽受凝冻气候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但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2008 年元至 11 月,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 122272.1 万元,全年现价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 130000 万元,完成年计划 130000 万元的 100%,比去年同期增长 29.96%。元至 11 月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 48525 万元,全年 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 50000 万元,完成年计划 43200 万元的 115.74%,比去年同期增长 25.99%。纳入考核的产品产量中,元至 11 月,水泥完成 2.94 万吨,原煤完成 249.22 万吨,电石完成 3.16 万吨,发电量完成 13846 万度,供电量完成 21206 万度。全年 水泥预计完成 3 万吨,完成年计划 6 万吨的 50%, 比去年同期下降 55.56% ;原煤预计完成 270 万吨,完成年计划 285 万吨的 94.74%, 比去年同期下降 3.7% ;电石预计完成 3.3 万吨,完成年计划 4 万吨的 82.5%,比去年同期增长 6.3% ;发电量预计完成 16000 万度,完成年计划 20000 万度的 80%, 比去年同期增长 41.88% ;供电量预计完成 23000 万度,完成年计划 30000 万度的 76.67%, 比去年同期增长 1.86%。

**县要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加大发展新建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力度。按照中央要求:“优先安排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我们依托**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正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重点项目建设。从煤矸石发电,电石、水泥扩能技改,黄金原生矿开采,小水电开发,煤炭矿井建设及煤化工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报项目,上大项目,加快工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贯彻落实好“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奖励资金,巩固淘汰落后产能成果,进一步加大淘汰高耗能中的落后产能。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轻工业,改善轻、重工业的比重,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三是以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贵州旅游大省的决策为契机,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工业化生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严格控制能耗指标。我们要把节能降耗列入重点工作,抓好各行各业的节能,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同时,做好一批节能降耗项目申报工作,加快节能技术改造,为全县节能降耗夯实基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速发展。

(四)2009 年工作重点

1.抓好项目申报和项目建设的督促指导工作。一是着力抓好 2 × 20 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投资 19.6 亿元,每年可消耗 140 万吨煤矸石);二是督促起动普天电冶公司 2 × 25000kva 标准电石炉扩能技改工作;三是督促九龙水泥厂易地技改项目的施工进度,尽快投入生产;四是申报一批地方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认真抓好全县工业生产,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州局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3.抓好**县印刷厂、**县矿冶公司、**县酒厂等企业的改制工作,齐抓共管,确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4.认真开展节能工作,全面完成节能目标任务。5.抓好治理整顿工作。主要是抓好泥堡金矿区的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工作及其它专项整治工作。

下载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是中国船舶工业继续经受金融危机困难考验、应对......

    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热电厂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热电厂 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号 版号 2012-1.0 发布日期 年7月 2012 联盛纸业(龙海)有......

    运行分析制度

    运行分析制度1目的通过运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和事故苗头,掌握设备运行的性能,使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运行分析是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

    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发布时间:2010-10-19 13:00:5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进入2010年以来,我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全镇企业1—5月份进出口总值为8450.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8%;其中出口总值5352万美元,同比增长26%;进口总值30......

    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 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各项政策机遇,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

    财政政策运行分析

     一、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基本情况 (一) 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 自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利用3 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软着陆”。此后,总需求......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3年形势展望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3年形 势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受产能过剩、财务成本高企、出口不顺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