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6:0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

第一篇: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围绕破解乡村运转难、农民增收难、群众工作难三大难题,团结拼搏,辛勤工作,坚决走好工业立镇、农业强镇、构建和谐社会三步棋,认真落实上级财政政策,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加快了镇村经济的发展。今年1-9月份,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14.09万元,同比增长12%,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3.5%,(其中国税完成增值税分享119.49万元,地税完成454.6万元),财政收入结构明显改善。

一、突出资源招商,依托发展聚财

我镇境内有着丰富的石膏、岩盐和砂资源,其中石膏储量达354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52.8%,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岩盐储量75.21亿吨,属全国特大岩盐矿藏。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以工业立镇、资源招商为重点突破口,努力把骨干税源做大做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9月底,全镇新签约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3.9亿元,新开工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同比增长90%。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破解镇村运转难题,蓄积发展后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全力突出招商引资第一号工作。招商引资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强镇富民和培植骨干税源的希望之路,我们力促现有外来企业技改、扩规,早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和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引导现有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解放思想,“引进来”做大做强的战略。在今年全区重点管理的项目中,我镇有四个,分别是山东岱岳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泰汶石膏矿、宏达岩盐、北京力博特尔建材。

二是努力做好资源招商的“三个到位”。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区、振兴岱岳”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工业立镇、农业强镇、三产活镇、科教兴镇”的目标,努力做好宣传推介、协调服务、灵活决策“三个到位”。首先,我们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招商引资办公室”,印刷发放了马庄镇招商引资宣传册、名信片,建立了“马庄石膏城网站”,及时参加国内石膏、岩盐界的学术报告会及年会并邀请石膏、岩盐方面的专家到我镇讲学,扩大了我镇资源富足的知名度。其次,我们成立了重点企业协调委员会,形成上下联动,全民招商的格局。其三,我们重新完善了《关于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体现了“让利客户求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对大项目、好项目,做到一事一议,政策跟着项目走。

三是奋力夯实资源招商的载体和平台。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4500万元,修建了总里程近60公里的公路,其中投资500余万元的膏城大道已贯通南北,区级大坡路也已成为财源滚滚的发展路,同时与移动通讯公司和联通公司合作建立了信号放大基站,信息触角遍及世界各地。通过与山东鲁能电力集团、泰安广大电力集团的合作实现了双回路输送电,为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证。医院、学校等社会公益事业全面配套。上述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初步显现。

四是合力强化资源招商的政府服务功能。我镇在搞好“硬环境”的基础上,坚持从人文、政务、法制、市场、生活等相关方面着重加强软环境建设,始终把诚信作为一个极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从建立诚实守信的政府做起,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的力度,努力打造诚信品牌。同时大力加强了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文明和谐的服务环境。另外,我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设立了企地关系奖励基金,两年来共发放企地关系奖金数十万元,实现了政府出钱、企业评判、村委受益的目的,彻底改变了以前村委被动服务的惯性。

二、因村制宜发展,多策创收富村

农民的小康是建设小康社会中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农民富、天下足。为此,我们一方面抓实结构调整,培育龙头富民。我镇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科技含量少,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显著不足,镇党委、政府下决心多措并举,尽快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以强本固基。通过制定奖励政策和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桑蚕生产效益,全镇计划新增桑园1500亩,总数达6000亩。在蔬菜种植上抓特色,在发展1000亩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的基础上,力促前营蔬菜加工基地项目尽快建成,与夏马瓜菜批发市场和中华洋葱研发中心两个规模龙头企业齐头并进。在“奶业富民”进程中,依托现有的西界奶牛养殖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在植树造林和道路绿化上充分利用上级政策,搞好林网建设。目前我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加快了富民进程,涵养了全镇的财源环境。另一方面,走好七条路子,增加村级收入。镇党委、政府积极抓住 “村村富”工程实施的契机,引导鼓励各村因村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多业并举,全力增加村集体收入。一是依托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全镇通过设立企地联谊奖励基金后,许多村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了村级增收。平家村依托资源优势,引进鹏程瑞华商贸有限公司项目,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二是挖掘资源潜力,开发资源增收。“四荒”资源和河砂等资源优势较大的村,大力兴办集体林带、砂场等,依法实行统一开发、分户承包经营。砂资源综合整治后,全镇12处砂场镇村总收入由原来的10多万元/年提高到100多万元/年。三是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全镇对闲置资产通过拍卖、出租、入股等办法,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马庄村对闲置的56眼机井,承包给个人管理使用,村集体每年承包费收入3万元。四是依靠商业开发创收。镇驻地村、靠厂邻矿的村、邻近交通干道的村,适时进行商业门头房开发,增加了集体收入。西张村规划新建市场一条街,开发门头60户,村集体可收入60万元。五是兴办新型组织,依靠社会化服务增收。萨家庄村立足瓜菜生产优势,成立蔬菜合作社,通过有偿服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六是化解村级债务,启动内部活力。我镇引导各村坚持走好降低利息“压”债。清收偿还“减”债、转债权“转”债、明确产权“分”债、盘活资产“抵”债、分期偿还“缓”债、发展经济“还”债七条路子。董家庄村的债务,大都是向村民的高息借款,经征求债权人意见,采取挂本停息的办法,每年少支付利息15万元。七是用足用活民族政策,积极对上争取。我镇是一个回汉两族群众共居的乡镇,近年来,抓住市、区实施民族帮扶工程的机遇,积极对上争取资金150万元,改善了少数民族村道路与办学状况,为加快少数民族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与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要求相比,与其他兄弟乡镇相比,我们在加强财源建设工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线。努力开创财源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与现有客商建立互信互助、互利互惠的良好关系,真正形成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局面,实现招一家,安一家,富一家,引万家的目的。

二是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我镇将以更开放的思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为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环境,使我镇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中心集聚地、招商引资的窗口,第(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三产业的基地。

三是拓宽财源领域,适时转移招商战略。面对我镇区位不优的现状,对新上项目,紧盯两个工业园,解决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针对资源不可再生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适时转移招商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其他工业项目,做到居安思危,解决我镇财源过度依赖资源和今后发展乏力的问题。

各位领导,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发展时不待我,我们决心立足资源优势,以今天这次会议为契机,坚定不移的走好三步棋,破解三大难,创优环境,广辟财源,努力创造人和万事兴、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给我镇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为全区的经济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五年十月

第二篇:立足实际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山区职业教育的新突破

立足实际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山区职业教育的新突破

立足实际加强管理

努力实现山区职业教育的新突破

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初冬时节,我们十分荣幸的迎来了省、市评审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把学校争创“

湖北省重点职业高中”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一个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毗邻陕、川、渝,是湖北省最边远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湖北省十二个特困县之一。全县版图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总人口36.2万,其中:农村人口27万,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

瘠土之上的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作为全县唯一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仅承担着为高一级职业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的任务,而且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的任务,更肩负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任。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224万平方米。在校全日制学生达到1264人,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9。学校管理队伍精干,班子成员年纪轻、素质高、能协作、善开拓。6名成员中,4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2人为研究生学历。4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其中1人为省特级教师。学校师资队伍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69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62人,研究生学历3人,学历合格率达到94;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8人,占总数的26.1,中级职称29人,占总数的42;结构上,双师型教师14人,占20。同时,绝大部分教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教师每年接受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在40学时以上,年参训率也都超过20。

二、主要成绩与做法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性工程来抓。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省“512工程”合格学校验收。之后,我们就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努力探索贫困山区职业教育发展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真抓实干,“崇尚卓越,追求一流”,闯出了一条以“以招生求实力,以管理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办学新路,学校有了显著变化,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软环境

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内在发展的需求,更是教育均衡性保障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科教兴县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些认识被社会所认可,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千方百计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我们一是由主要领导牵头,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宣传国家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发家致富的典型事迹,引导全社会认识职业教育、关注职业教育。二是通过经常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作专题汇报、召开多层次的座谈会、递交提案等方式,引起领导的重视和部门支持。职业教育已经摆上了领导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至少两次到学校研究、指导职教工作。三是通过开展“职教千里行”活动,深入到学校、学生中,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教育。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共识:即领导层“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共识;家长层“通过职业教育能更易更快发家致富”的共识;学生层“读职业学校同样可以成才,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共识。形成了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的初中毕业生、社会青年、企事业职工来学校就读。这为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做大做强我县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有思路才会有出路。职业教育的发展除社会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需要自身的完善与突破。近几年来,学校加强职业教育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是办学体制改革。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确立了突出职教特色,实施产教结合,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培养“合格加特长”实用人才的目标,采取了职高、中专并举,学历班、短训班、函授班、资格培训、农民工培训并存,普教、职教沟通的办学方式,推行了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多种求学途径,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提供了便利,而且为学生“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等创造了条件。

二是德育工作改革。针对我们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低、素质差、家庭经济困难、自控力弱的特点,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观念的转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采取了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精心打造平安校园的措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保证了学校五年无任何事故发生的好记录,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一是构建了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多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二是进一步完善政教主任、班

主任德育、团委等工作职责。三是在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发挥各学科教学过程的德育功能,使德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四是领导带班联系后进生,每个教师联系一至三名学生,学生成立互帮小组,各自发挥着自身的育人功能。五是从各方面培植“养成”教育环境。学校开展“成人—成才—成业”主线教育,制定了《学生奖惩条例》、《教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班级创建》等规章制度。每日两操,三区(教室、寝室、卫生区)都有具体规章。六是加强督查,班主任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使德育走进生活、走进寝室、走进学生心灵。七是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参加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校园活动,多次义务献血。八是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身潜力,教育学生正确获取信息,不断提高网络法制观念和网络道德水平。九是每学期都要围绕一两个德育专题,举办专刊和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举办一两场专题报告会。对每届新生进行军训和系列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三是教育管理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督查细则和教学奖惩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检查落实。突出学生技能训练,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经常开展“汇报课”、“公开课”和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研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近两年来,学生每年有4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教师共有27篇教研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有34篇论文在获得国家、省、市级获奖。2004年,学校编辑出版了教学论文集两本。2005年,十堰市立项科研课题“职业教育招生及就业制度改革研究”顺利结题。目前,学校又承担了市级科研课题2个。学校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原则,对综合高中学生,下重手抓教学质量,确保他们能圆大学梦;对中专生,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

改革为学校带来了活力,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扩大生源,壮大了规模,而且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高职高考全县状元均为我校学生。2005年高考本科、重点专科、专科线的上线率分别达到了11.6、48.1、36.5。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学校办学实现了上级领导、人民群众和学生的“三满意”。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良好的育人环境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把学校硬件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几年来,我们对外广寻扶持,对内开源节流,共筹措资金250万元,进行了12项大的建设。一是投资10余万元对全部教室、寝室进行维修、粉刷。对所有桌凳进行维修油漆,对所有线路进行重新安装。二是投资4万余元建成到校的1公里水泥路,并安装了漂亮的路灯。三是投资3万余元建起集停放车辆,法规教育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四是巧妙设置了各种警示牌和“远志、博学、创新”的校训。五是多方筹措资金近40万元建起了两个高档次网络教室,建起了校园网。将有线电视,因特网线路引入教室,让学生实现了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同上一堂课的“梦想”,体会到“鼠标轻点,世界尽收眼底”的喜悦。六是投资近15万余元新建了231座的多功能阶梯教室,搭建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七是切实改善了学校办公条件。将各办公室装饰一新,并为各处室和教师办公室调配了微机,安装了电话,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电大、师训、招生、学籍管理、网上教学等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又便于教师自学,在网上查阅资料和制作课件。八是投资13万元,建造了高档次的学生厕所。九是投资8万元,新建存量80立方米的水塔,解决全校师生盼望多年的用水难的突出问题。十是投资6万元,添置一批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工会活动室。十一是自筹5万元,购置了一批图书资料,充实了拥有四万多册图书的图书室。十二是投资30余万元的,500多平方米的厨房、锅炉房、学生浴室正在加紧建设,年底峻工。

学校设备设施完备,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校内有篮球场两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运动场地充足。建有闭路电视系统,接通了校园网,并覆盖学校各部门,实现了与国家管理系统的网络沟通。配齐了电子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实验室等各类专用室设备设施。先后添置计算机123台,藏书4.6万册(专业类藏书占45),实验自开率、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开出率均达到90。学校还建有银杏栽培基地10亩、茶叶基地200余亩。并与县长彬减震器厂等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实习基地。校园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周边安全。校内春花秋实,夏绿冬青,亭台长廊点缀其间。一个舒适美观、文化底蕴浓厚,路、场、舍、园,花草树木和谐成景,相映成趣的花园式校园正在形成。

(四)抓团队精神,提升水平,建设一支过硬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宗旨,确立了“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的管理思路,狠抓队伍建设,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为锤炼一支岗位意识新、服务意识强、业务素质高、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我们选拔充实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能办事、受教职工欢迎的中层干部队伍。在全体干部中树立“不勤政就是最大的不廉政”意识,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狠抓干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定期召开干部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管理中,严格实行“阳光操作”,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是抓住“师德”建设这一核心,不断更新教师的职业观、价值观、责任观、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师生观。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先进典型材料。加强师德督促检查、考核,建立完善师德跟踪档案。让学生、学员评价教师、评价干部。二是对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制,打破“铁饭碗”,对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一律转岗分流。教师晋职晋级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规定凡在县以上统考中成绩处于末位者,在教学中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者,一律不得评行表模、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提高与培训活动。学校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几年来,学校共派出教师外出学习、讲课达500余人次,一批教学能手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四是为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并初步掌握了因特网、课件制作等知识,全校有40多名教师获得了计算机高级证书,有30多人次制作的教学课件在省、市评比活动中获奖。

为加强学校管理,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师德规范》、《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编印了学校制度汇编,教职工人手一份。对教职工的日常行为、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二是学校实行了“领导示范岗”、“名师示范岗”制度及长年开展的“常规大检查、教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在选拔出一批业务尖子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大提高,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赖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办法,打造一了支身心健康、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的教职工队伍。

(五)疏通入口,扩大出口,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面对市场经济,学校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保证有升学要求且又符合条件的学生园了大学梦,又对需要上岗就业的中专生一次性妥善安置就业。通过出口的畅通来拉动招生这个入口,扩大办学规模。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毕业生安置工作、亲自护送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学校在人员特别紧张的前提下,成立了毕业生安置办公室。三是在千方百计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入学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就业指导课、上岗前培训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上岗就业奠定基础。四是多方合作,广泛联系,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五是毕业生上岗后,坚持跟踪服务制度,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随时与他们交流思想,解决存在的问题。近两年,学校统一推荐安置了400余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80。保证了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实现了“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出口畅,进口旺,学校良好的毕业生安置,提高了群众对学校的认识。学校同时又把招生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放开招生计划、年龄、应历届、身体条件、入学考试和招生时间限制,允许免试入学,推荐注册入学。二是变“坐等”招生为上门招生,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招生小组,深入所有乡镇初中,到千家万户,宣传职教招生政策,组织生源。三是每年集中一段时间采取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媒体宣传学校、宣传职教、宣传典型事例,扩大学校影响。四积极解决特困生的学杂费用,减轻他们的压力,保证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五是利用初二后分流、初三分流开展联合办学等。用质量、用具体事例让群众接受职教、接受我们学校。使学校声誉逐年攀升,招生人数也由34人、121人迅速上升到今年的597人,真正使学校在老百姓心中有了“一席之地”。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三年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优秀毕业生400多名,为社会培养了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近4000名各行业的应用人才,培训了5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显著的业绩,赢得了上级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先后荣获县级“文明单位”、“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军民共建模范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基层先进党组织”;市级“财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单位”等一系列殊荣,同时被评为省教院合格校外教学点,省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合格教学点。10余名教职员工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

学校经过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十分落后,发展职业教育受到制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靠欠帐借钱来发展,举步维艰。二是教学和实验场所、教学实验设施、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等跟不上学校规模日益扩大的迫切需要。三是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贴近市场办学,再下大功夫,努力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去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又一个难得的机遇,县应用科技学校将以此为起点,永不自满、永不停歇,在政府的重视、各位领导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团结拼搏,趁势而上,学校一定会发展壮大,越做越强,迎来竹溪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二00五年十一月

第三篇:XX镇从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镇域经济社会新突破大发展

XX镇从三个方面着手

努力实现镇域经济社会新突破大发展

一是强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对工业企业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进XXXX等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家们大胆果敢地拿出优势资产,广泛与行业龙头联系对接,以存量引增量、以市场换技术,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推广XX公司管理的模式经验,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为企业量身定位,提高企业含金量及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XX重点项目的尽快开工,带动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加快城乡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严格执行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协助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努力解决好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保障北环路北移、东城路南通和东湖生态郊野公园等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稳步推进我镇XX、XX、XX等村的平房改造工程,同时,对全镇34个行政村全面实施农民健身运动场、农家书屋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乡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就业。全面推进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社会救济、优抚等社会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第四篇:浅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如何立足“三基”建设实现新突破

结合直属一大队实践 浅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如何立足“三基”建设

实现新突破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公安部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程建设,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活动成果,推动公安工作长远发展而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2007年是“三基”建设的关键之年,直属一大队在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深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的认识,加深了对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三基”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面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队伍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三基建设,狠抓基础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三基”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公安交通管理基础工作实现了崭新突破。笔者就以直属一大队“三基”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为例,浅谈一下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如何立足“三基”建设,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突破。

一、推动警力下沉,在解决基层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基层所队作为公安交警部门机关最基本的工作实体,担负着服务群众、保障畅通的重任。增强基层实力,首先就是要推动警力下沉。直属一大队严格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所队正规化建设的意见》中“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强化实战”的要求,建立警力下沉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出详细实施方案,加强警力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工作,准确了解基层警力需求情况,制定出符合辖区交通管理实际的警力配置标准。在增加警力上,一方面积极向支队机关争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试行聘用文职人员,解放警力的工作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坚持新增警力全部充实基层一线原则。二OO五年以来,直属一大队陆续新增警力53人,全部充实到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二OO七年七月,直属一大队又积极从支队机关争取了3名警力,也全部充实到一线,使大队基层警力配备达到全部警力的91%。

三是建立警力下沉的利益引导机制。直属一大队认真总结近年来人事工作经验,在干部选拔任用、民警福利待遇、表彰奖励、装备保障等方面,形成有效引导警力下沉的利益机制,鼓励民警安心基层、扎根基层,立志在基层建功立业。把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基层中队长岗位上来,为基层基础建设注入活力。

四是加大基层投入,强化警务保障。直属一大队从立足实际、注重实效的角度出发,把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按照建设标准化、执法规范化、勤务科学化的要求,坚持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钱往基层花的原则,从装备、经费、待遇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大对基层一线的投入。集中力量建设好基层所队,从机制上保障基层所队必需的办公用房、汽车、电脑等基本装备和民警个人防护装备。大队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对基层中队营房进行了改建和维修,增配更新了部分中队警务用车和警用摩托车,为部分中队添置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用品。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增强基层中队战斗力和民警安心基层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苦练基本功,在提升基层民警实战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基层民警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关系到队伍战斗力的强弱。直属一大队始终把苦练基本功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加大岗位练兵力度,按照“科学练兵,循序渐进”和“干什么,补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四个强化”保障了岗位练兵的制度化,经常化。推动“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强化日常练兵和集中训练制度。根据直属一大队工作实际,大队积极引导和推动基层所队建立早训晚练,战训结合等练兵制度,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到位。根据大队的部署和要求,各基层所队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做到基础练兵经常化,岗位练兵专业化。在抓好业务练兵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重点抓好体能训练,技能训练以及应急救援处置演练,各业务职能科室按照各条线的要求,结合大练兵实施方案,实施专业练兵。为确保集训不走过场,提高民警的练兵积极性,直属一大队以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目标,以练促战,以战促训,对集训科目进行精心设计,制定了警体技能,队列,体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集训方案,确保了岗位练兵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领导带头制度。在大练兵活动中,直属一大队领导坚持以身作则,走在练兵前列,积极参与计算机操作培训,坚持进行队列和擒敌拳训练等,通过领导带头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层干部民警同训练,同考核,为民警树立榜样,形成了全队苦练基本功的良好氛围。领导的率先垂范极大的激发了基层民警岗位练兵的积极性和热情,民警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经常组织座谈讨论,对执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地探讨,促进了民警法律知识进一步丰富,以及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强化科技练兵制度。直属一大队把信息化引领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三基”建设关键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获取和控制大量信息上,在增强信息实效上下功夫,提升信息为现实工作服务的能力。面对大队民警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不高,交警信息平台录入参差不齐的情况,大队把计算机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从汉字录入水平入手,组织全体民警开展信息应用技能的练兵活动,选派2名有一定计算机知识基础的民警作为信息化培训教员,负责民警的培训任务。要求在年底之前,全体民警打字速度要过关,录入速度50周岁以上的民警每分钟10个字以上,40-49周岁的民警每分钟20个字以上,39周岁以下的民警每分钟达30个字以上,并要求民警通过自学和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进一步提升大队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逐步推行网上办案,全面实行无纸化办公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强化练兵保障激励制度。直属一大队把苦练基本功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了组织保障。把苦练基本功活动情况与效果列入对各单位的绩效等级化考评,与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经济利益,选人用人等直接挂钩,把民警参加练兵的情况作为晋升,考评,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达标的单位,落实领导责任,限期整改,对成绩突出的民警给予奖励,年底前考核成绩达标人数比例低于85%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不得参与评优,以此来激励各单位和广大民警积极投身苦练基本功。

三、做实思想工作,在增强基层民警工作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灵魂,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交警部门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取得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面胜利的有力保障。交警大队作为公安交警部门的主要基层单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针对对象,由于基层民警业务训练紧张,执勤任务繁重,客观上给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把基层政治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直属一大队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对公安交警队伍中涉及的难点和顽症的思想问题,做到了多思考,多研究,多想对策,舍得花时间,下功夫,逐渐形成规范民警思想意识的无形之网,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形成有利于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强化政治建警,政治强警的思想。直属一大队高度重视交警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将加强民警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民警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民警政治理论素养,坚定民警政治立场信念,作为交警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基层干部具体抓,各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科学设定思想教育的长期计划和具体目标,防止以小概全,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避免随意性,使政治思想教育规范化、系统化,保持长久,而发挥长效。

二是创新管理手段,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亲和力。直属一大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也始终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的原则,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树立民警的主人翁地位。采用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的原则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始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紧贴民警工作、生活实际,引导民警在执勤执法中受教育,在爱民活动中受教育,在警民共建中受教育。通过形象化、情感化的理论灌输,教育者为人师表的人格感召,先进事迹感天动地的心灵震撼,警示教育触目惊心的沉痛教训,引导民警端正执法思想,坚持执法为民。

三是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灵活性。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上,直属一大队注重结合民警的工作特点,改变内容单

一、形式沉闷的做法,努力实现从“说教式”向“引导式”、“启发式”的转变,在手段上积极创造条件,力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民警接受教育的兴趣。同时细化内容,丰富手段,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向心力。破除“政治思想教育必须集中大块时间搞”的观念,充分利用训练、例会、执行任务动员时机,将教育穿插其中,做到教中有管、管中要教、教管结合,把大教育分成小教育,把集中教育分散在日常教管中,实现教育的“小型化”和“轻便化”。化大为小,将大题目分解成若干个民警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小题目,这样具体形象,有血有肉,便于操作。既贴近民警实际,又便于接受。或是变深为浅,将深奥的变成通俗的,将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将要解决的问题明朗化,将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化。在形式上注重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相结合,与民警的业务工作相结合,与民警的业余生活和家庭生活相结合,采取人性化管理、以情感人的办法,寓教于乐,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是注重贴近实际,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大队领导时刻注意摸清民警的思想实际,找准政治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心人”,对民警的情况能够了如指掌,对民警的特点一清二楚,对民警的内心世界明察秋毫,对民警做到知情、知性、知心、知变。把服务基层、服务一线、关心民警疾苦当作责无旁贷的义务,注重把政治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民警的政治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经常与民警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脉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真心实意为民警排忧解难,做到“五必谈”、“四必访”。“五必谈”,就是下属遇到困难、晋升职务、调动工作、家庭发生矛盾、思想不稳定时必须谈。通过谈心、交流的方式,以情感人,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四必访”就是:民警出差在外,生病住院、家庭遇到重大困难,发生重大变故时必访,把民警现实存在的家庭困难问题、伤病问题、婚恋问题等作为教育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来抓,经常关心过问,及时帮助解决。做到因情施策,因人施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免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通过这些方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做实,以思想政治工作、去凝聚警心,使民警精神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切实提高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四、狠抓日常养成,在树立基层公安交警良好形象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执法为民思想。基层所队处在公安交警部门执法活动的最前沿,队伍整体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交警部门的形象。直属一大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从“四个提升”入手,狠抓日常养成,培养民警良好的思想、工作作风和规范的言行举止,有效解决基层公安交警形象欠佳的问题,全力打造一流执法环境,筑牢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展示德州交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一是推行执法责任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直属一大队坚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责任制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根本制度常抓不懈,重申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如有不按法律依据办事被群众投诉举报的,要立即组织专人调查,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确保执法责任的落实;同时围绕行政职能中涉及到的自由裁量权,对行使条件、运用范围、裁决幅度等进行细化分解,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是着力制度建设,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直属一大队按照***部长“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四句话要求,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规范化管理,以《内务条令》、“五条禁令”和《道路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为准绳,建立规范的工作、生活、学习秩序。在工作职责、执勤执法、执法监督、廉洁勤政等方面,制定明细的规章制度,做到以制管人、靠制管事。切实纠正服务态度“冷、硬、横”、纪律作风“稀、拉、松”、内务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促进民警的作风养成,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细致查找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整改不放松,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最根本目标,要求全体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着装规范,文明用语,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法律程序完备、处理恰当。对服务不到位、行政不作为等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直属一大队以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创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型、和谐型”五型警队为抓手,以服务理念、专业素质、职业精神为三大支柱,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加强交警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改变以往执勤执法过程中重管理轻服务的狭隘思想,切实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变管理为服务,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从全方位、多角度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对于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承诺服务制等便民举措。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大队还在各窗口部门推出“六个一”服务,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声再见送行,做到让“群众四少”即“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少一次麻烦”等承诺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努力使群众处处感到方便、热情、快捷,切实树立人民交警的良好形象。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公众满意度水平。直属一大队切实加强执法监督、执法回访,认真执行绩效考核、警务公开、承诺服务等制度,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收集和充分倾听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首先是舆论监督。主动加强工作透明度,将警力、警务及一系列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向社会公开,欢迎群众、媒体监督、举报,广纳良言,逐项汇集,认真研究整改,为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群众监督。以行风评议等活动为契机,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作为警风警纪义务监督员,通过定期座谈、建议、讨论等形式,主动将执法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再次是内部监督。大队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实行互相监督、互相评议的体制,在上下级之间、民警之间形成层层监督的网络,制约民警执法行为,同时坚持不定期地对民警的执法活动、警容风纪、内务等进行明查暗访,对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作风粗暴、执法不公、履职不认真、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一旦发现立即查处,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增强全体民警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真正确保广大民警把法规政策理解好、执行好、落实好。

总之,要想立足“三基”建设,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突破,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就必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警力要下沉、保障要有力、班子要加强、管理要严格、机制要创新、执法要规范、工作要上去、人民要满意”的总体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同时牢牢抓住“三基”建设关键之年这个大好时机,高站位思考,高标准启动,高质量推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实干意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通过“三基”建设,大力增强基层实力,增强基层活力,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第五篇: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一步工作安排

根据《平泉县2011年新民居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农村主体,节约土地等原则,积极推进我镇新型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现将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先后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蒋宝维、孙立良同志为组长的中心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刘文成副镇长专门负责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对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工作及相关政策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按照村民议事程序“一事一议”对我镇新民居和中心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二、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基本情况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新民居建设的重点是沙坨子新民居、八家新民居与杏树园子新民居扫尾工程、启动大庙中心村建设。

(一)沙坨子新民居

沙坨子村位于卧龙镇政府所在地,属于“卧龙新城”建设中心区域,距平泉县城中心城区9公里,平双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臵优越。所辖5个自然村。新民居位于沙坨子村二龙山脚下,新民居建设用地东至高家沟居民区,西至平双公路,北至水渠,南至高家沟旱河。沙坨子新民居规划占地77.25亩,总建筑面积686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5996万平方米;配套公建建筑面积12612万平方米。新民居整体建筑分为6层单元式、3层单元式、3层联拼式和商业楼,容积率为1.33,入住455户,总投资9600万元。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尽扫尾阶段,共占地30亩,建设房屋130套,电力、通讯基本完成,排污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正在立项中。

(二)大庙中心村建设

大庙中心村包括大庙村、娘娘庙村、安杖子村等三个行政村,总面积79.06平方公里,5066口人。中心村建设选址在大庙村,具体位臵为大庙小学至水库淹没区之间区域,包括大庙村现有街区及一侧220亩土地,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大庙中心村建设分三期进行,规划占地总面积880.5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1932户。今年开工建设第一期,占地215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分为二、四、六层建筑。

去年5月份完成大庙村地形图勘测,6月份聘请承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大庙村村庄规划》及相应的产业规划,10月完成大庙村、娘娘庙村、安杖子村通村公路建设,12月份完成征占地工作,共涉及186户群众、220亩土地。今年三月份,垫资建设方承德鑫圣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已完成现场勘测,并委托资质机构设计方案。3月23日上午,大庙村委会与承德鑫圣龙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施工合同,4月份开工建设。

目前一期共征地125.912亩,拆迁食用菌大棚9个,共4457.03㎡,补偿金额353450.8元;水泥圈井2个,补偿金额为4240元;食用菌看护房1个,36.55㎡,补偿金额3482元;厕所一个,补偿金额1080元,食用菌大棚、水泥圈井、大棚看护房、厕所补偿款已发放到位,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征地补偿款也已到位,待各组分配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即告发放。

(三)八家新民居

八家新民居自2009年开工建设至今,全部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装修已到扫尾阶段预计十月末完工;水、电、讯、供热配套齐全、排污管道新民居内已铺设完毕,与县城主管道(新民居-八家板厂)连接工程正在立项。共建独门独院房屋195套,商业两层连体式房屋15套。目前村民入住率60%。

(四)杏树园子新民居

杏树园子新民居去年主体工程以完成,共建房屋408套。供水、通讯、供热以配套,排污管道已于县城主管道并网。目前高压电架设正在预算中、村民入住70多户。今年在新民居西侧建设商用一层平房面积约600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中。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征占、审批难。对中心村的建设用地若是农用地的,要征占承包人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受“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制约,土地在一家一户手中,很难协调到位。在审批方面仍有不少政策层面的障碍,导致中心村建设速度缓慢。

2、建设资金筹集难。中心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心村建设不能像城市开发形式去运作,又不能提前收取住房户的费用,启动资金较难,更不能谈基础设施建设了。

3、旧村补偿标准低,影响具体操作。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低,群众难以接受,不愿拆迁,土地臵换难以实现。

4、部门多协调难。中心村建设涉及到国土资源、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电力、林业等多个部门,部门设计施工随意性较大,缺乏协调。

5、建房后管理难。房子竣工后,由于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村民在路灯、环境、卫生、排污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和费用承担上,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多认为无法承担这方面的费用,这是村集体应该考虑的事。同时,中心村建设村民的身份介于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生活方式和习惯不等同于城市和农村人群。

6、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镇农业仍是一个以食用菌种植为主导产业,品牌较单一,工业以打工为主,从根本上没有解决生活方式。农民收入上不上去,受财力束缚,中心村建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推进措施

1、广泛征求意见。中心村建设离不开群众支持和理解,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吸纳农民代表真知灼见,扩大农民代表参与权、知情权,让农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说在嘴上,政府是为咱老百姓真心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支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模式和办法,而不能搞“一刀切”。

2、选址具有潜力。中心村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民土地耕种、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提供方便上考虑,依托更多的现有公共基础设施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农民聚集。

3、规划具有魅力。中心村建设农民是投资主体,让农民想投资,愿意投资,必须因地制宜,有一个让农民感到适用、实惠、舒心、功能完备的规划设计,把中心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设中心村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村庄焕发生机与活力,给中心村增添新魅力。

4、收入须有支撑。搞中心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要增加农民支出,要让农民建设的起,住的起,就要使农民有可靠的收入来源;一是,吸纳企业落户,培育特色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和巩固收入渠道,最终达到农民持续增收,这是中心村建设的基础。

五、下步工作安排

1、大庙中心村工作安排。一是积极创造进场施工条件,协调有关部门及企业,优先保障建设所需水、电、原材料供应。二是推进“六化一处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实现中心村建设的布局优化、住宅美化。在道路硬化基本完成的基础上,镇政府雇用专人负责大庙区域净化工作,并配备保洁车辆做到生活垃圾转运处理。4月份,对该区域进行亮化、绿化,计划安装路灯100盏,栽植垂柳3500株。三是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臵换用地指标。对区域内废弃工矿企业、尾矿库、空心村进行整理、复垦,以臵换中心村建设用地指标。

2、其余中心村工作安排。一是召开全镇中心村建设会议。将县内县外、镇内镇外中心村建设经验进行传达,要求各村对照中心村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做好谋划以及其他基础工作。二是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村对上争取资金,对外争取项目,对内争取土地,提前进入中心村建设。三是严格农村建设管理,杜绝私搭乱建现象。

3、新民居建设与入住安排。一是安排好杏树园子、八家新民居入住工作。二是沙坨子新民居一期建设扫尾工作及排污网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三是谋划三十家子新民居建设。

2012年6月18日

下载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资源优势 加强财源建设 努力实现镇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