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浙江高考
2013年浙江高考“三位一体”招生17个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
1、什么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答: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自主测试)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时,综合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形成。
【问题
2、“三位一体”与普通高考录取有何区别?】
答:普通高考是根据高考成绩录取;“三位一体”是根据综合成绩录取,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0%+高考文化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0%”计算形成。
但不同学校和专业,比例有不同的微调。如2012年,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的综合成绩按3:2:5的比例计算,宁波大学的综合成绩按1.5:3.5:5的比例计算形成,温州大学的综合成绩按3:1:6的比例计算形成。
【问题
3、报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各高校的报考条件会有所不同,如:会考成绩需要达到几个A,重点参考学科是什么,各类竞赛和特长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有所差别。具体条件,考生需详细查阅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报考条件为例,考生需具有浙江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学业水平测试5个(含)以上科目为A等、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均为P等(含)以上的考生,可申请报考。
【问题
4、怎样的学生适合报考“三位一体”?】
答:招办老师建议,文化成绩排名不是最靠前和最靠后的,可以考虑报考“三位一体”,这个排名之前的,更理想的是报考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成绩起伏较大的,参加了“三位一体”考试合格后,对考取该校有很大的胜算,至少会比该校平行志愿的分数低一些。还有对专业认知度很高的考生,也就是说一定想读这类专业,甚至想好了毕业后工作也从事这个专业领域,对这类专业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这类考生绝对会是“三位一体”招生首先青睐的对象。而在高中担任学生社团干部、班委等,或有从事社会事务经验的考生,会有一些优势,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的考生也会在考试中获益;相反,除了学习以外,动手能力不强、对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社会基本沟通能力的考生,会在考试中处于劣势。
【问题
5、怎么选择适合的大学和专业?】
答:选择大学必须了解大学的发展历程,搞清这个大学之前是搞什么的?了解这个大学最强的学科是什么?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如何?选择专业时,要注意:(1)搞清专业内涵。专业中哪些是你感兴趣的方向?还要搞清高校对专业的要求和倾向。(2)结合性格兴趣。有兴趣才能有动力,选择专业要结合将来的职业特点来考虑。(3)考虑长远规划。如果考虑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就学一些就业好的专
业,比如男生可以选择工科类一些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学等;女生可以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等,或者结合家庭和当地经济相关的专业,专业毕业后也可服务地方经济。如果本科毕业后想考研,本科就选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宽的专业,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等。(4)考虑专业的特殊要求。比如单科成绩的要求,专业从事领域、专业对身体的设置等。
【问题
6、“三位一体”高考报名流程?】
答:“三位一体”考生至少要办理两次以上的报名手续:高考报名(艺术类考生还需办理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和“三位一体”报名。若报多所高校的“三位一体”,需分别按各高校规定报名。一般来讲,报名分网上报名、准备申请材料、寄送申请材料3个环节。
【问题
7、报名时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
答: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为所在中学校长签名、加盖中学的申请表;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高中阶段各学期成绩情况;身份证复印件;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个人陈述(需手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后的努力方向机设想等(字数控制在1000字内)。
【问题
8、报名时要提交的个人陈述怎么写?】
答:并非每所学校都要求提交个人陈述材料。学校的《招生简章》中会明确写出陈述材料需要包含的内容。
如温州医学院是需要提交一份字数在800字左右的个人陈述材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家庭情况,是否有医学背景,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温医招生办的老师表示,要求报考学生提交个人陈述材料,主要是想对考生的经历、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希望考生能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特殊经历、优势、特点等一些关键内容表达出来。
【问题
9、综合素质测试是考些什么?】
答:有的学校综合素质测试以先笔试,后面试的方式进行,有的学校只进行面试,综合素质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对时事政治及社会的关注度等方面。通常来说,考生无需做迎考前的特殊准备,以轻松心态参加测试即可。
【问题
10、面试的流程是什么?】
答:面试的一般流程:先自我介绍(不超过5分钟);其次专家面试评分(约25分钟),专家面试环节一般采取单独面试或小组讨论的形式。
【问题
11、会面试哪些问题?】
答:大部分高校都会问“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对专业的看法”,考生最好做足准备。其他的,主要考查方向大致归类为:(1)时事热点,如浙商大的“对美国重返亚洲的看法”,宁大的“你认为小学是否该叫停奥数?”;(2)科学
素养问题,如浙中医药的“请说出海市蜃楼的原理”,“请说出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3)人文社科素养问题,如浙工大的“关于胡适之文的理解和拓展”;(4)道德和价值问题,如浙理的“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可用手机”;(5)思维品质问题,如浙工大的“你父母老后你会选择让他们在身边还让他们去养老院养老”;宁波大学的“你对孝顺的理解”;(6)个人相关问题,如中医药的“你一生中最感动的事”,浙工大的“你在高中学习中最记忆犹新的事”。
【问题
12、如果没有被“三位一体”录取是否会影响到正常高考录取?】答:如果考生通过了“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并填报了学校,即使没有被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也将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不影响接下来的正常录取。
【问题
13、“三位一体”报名是否要签约?】
答:与自主招生不同,“三位一体”报名是不锁定的,无需与学校签约。即使考生通过校考选拔,最终填报志愿时,对高校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考生手里,考生可选择已通过校考的任何一所高校作为“三位一体”的第一志愿,也可以放弃“三位一体”志愿填报,选择填报普通文理科相关批次志愿。
【问题
14、可否报多所学校?多报了之后都通过了校考,填志愿该如何抉择?】答:考生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在时间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报多所学校。从目前各高校试点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要求有意向填报本校的考生将该校作为该考生的“三位一体”第一志愿,换句话说,第二志愿的选择基本是无效的。所以,考生必须事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慎重填报。
【问题
15、通过“三位一体”录取的考生在入学后与高考正常录取的考生有没有区别?】
答:通过“三位一体”录取的考生享有和正常录取的一样的待遇,包括申请贫困生资助、奖学金等。对于某些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部分学校也在考虑特别培养计划。
【问题
16、如果通过“三位一体”选拔并被高校录取了,还有机会选择其他高校吗?】
答:浙江省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明确规定:每个考生有且只有一次被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三位一体”志愿录取环节中已经被某高校录取,则该考生在后续的任何批次中无法再进行志愿填报。
第二篇:2014浙江高考
杭州作协副主席俞梁波等人就今天的浙江高考作文写的范文
梦之门
俞梁波
一个人,不论伟大或卑微,富贵或贫贱,正常抑或非正常,两件事逃脱不了。一是做梦,二是死亡。死亡或许仅仅只是N个梦的重叠与累加,几十年的光阴在诸多的梦中一一融化,最后因人而异画一个生命标点符号:句号,逗号,省略号,感叹句,问号……
一生中,一定做过关于门与路的梦。是困境,也是坦途;是迷茫,也是坚定。在梦境中,置身于何处,天马行空,由不得你的主宰。神秘密室之中,无法找到一扇突围之门的焦虑、迷茫与痛苦交替折磨梦中的你。“咔!”像导演的一声令下,神奇的梦境突然中断,代价便是大汗淋漓与怀有恐惧的你,醒来的你,现实生活中的你。你发现一切如平常般无异,房间还是这个房间,床还是这个床,呼吸还是人类的呼吸。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梦境——无数门向你敞开,你却茫然不知所措了,因为你不知道从哪一扇门出去才会到达你理想中的目的地,选择太多反而导致你无从选择。更悲剧的一种结局是:许多门都敞开着,你踌躇满志地走了一扇扇,结果每一扇门都不是你想要的,甚至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绝境,而非坦途。你绝望,彻底绝望了,你在梦境中歇斯底里:“为什么?为什么?!……”
这样的梦境你有没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梦与我们的生命相伴而来,无比忠贞。我们都爱做梦,有时候甚至会做青天白日梦,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拥有我们想拥有的一切,包括爱情、事业、财富、健康……我们在这时候显得多么贪婪,什么都想要,哪一样都不能落下,最好有一只齐天大圣式的乾坤袋,袋口一开,什么都自动飞进来。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全人类都去做白日梦吧,躺着,坐着,站着都行,不是宏大的行为艺术,是笑话,是痴心妄想。这种期盼与等待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对大多数人来说,梦只是梦,现实与梦总有一段距离。“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提供了一条线索,梦成了梦想,梦想离现实更近一点,更近一点点。突然想起电影《让子弹飞》,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吃着火锅,唱着歌”,再来点“他妈的惊喜”,那就是梦想与现实的重叠啊。
做梦的权利人人都有,做什么梦别人也无权干涉。残酷地说,光做梦与想着做梦没用,还要老老实实走路。往往,路到达不了梦的终点,我们能到达十之七八就很理想了,但好在我们可以传承和延续。我的一位老乡,他在村子里浑浑噩噩几十年,年轻时偷鸡摸狗,一直被村里人视为“二流子”一类。那一天,五十刚出头的他跟我说,攒得差不多了,再过半年买一辆小面包车,搞客运。他说话的时候神情是幸福的,笑容在那张有着丑陋疤痕的脸上特别真诚。我衷心祝福他。然而三个月之后他来城里住院了,说是肝上的病。我在病房里安慰他,却在病房外流泪。仅仅过了两个多月时间,他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离他最真实的梦想仅仅只有半个月。生命是那么短暂,短暂得让我们无法盛开更多的梦想之花。像老乡这样的人还会出现,或许多年以后,那个类似老乡一样的人真的用半年的光阴实现了他的梦。
这样,我就有一个固执的想法,由梦而成的梦想是单数,绝不是复数。而且,梦想只能是唯一的单数——1。它拒绝朝三暮四,拒绝三心二意。就像我们在面对无数扇门时一样,我们最终只能选择一扇门,踏上一条路。没有人轻轻松松便能成功,也没有人可以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浅显的道理颠覆。有梦,有梦想是好事,必须赞一个,但还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路永远在你的脚下。中国梦也是如此,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这个梦是我们集体的梦,共同的梦,更是真实的梦之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就让我们启程吧!从龙门到心门
高鹏程
我还能清楚地记起二十二年前高考后的情景。在接到当地一所师范院校的通知书一刻,我忽然感到,身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门都为我关上了。而且我也似乎已经清楚地看到,面前仅有的一道窄门和它通往的仄径——一所乡村学校和数十年如一日的粉笔生涯。
让我感到沮丧和心灰意冷的原因并非我对即将面临的职业的轻视,相反,作为一个在一个乡村小学求过学的孩子,我知道能遇到一名好老师是怎样的一份幸运。但我非常清楚的是,生性木讷、乖僻、拙于言辞的我,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乡村教师。
在经历了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精神煎熬之后,面对命运的安排和父亲的强力要求,这一次,我没有选择反抗,在1992年秋天,走进了那扇原本不属于我的师范院校的大门。
接下来的岁月一晃而过。读书。识字。忧患。转眼毕业,远赴外省谋生。这些年,我经历了教书匠、新闻采编、安全生产监管、办公室文员等等多种身份之间的转换,辗转其中,甘苦自知。但让人欣慰的是,除了谋生的职业外,我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另一份爱好,继续熬炼着汉字这黑色的药丸。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考被比作了鲤鱼跳龙门,并很快被数以千万计的考生、家长乃至全社会认可。被赋予了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寓意。但事实上,它的重要性已经被无限制的夸大了。我不否认它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与好处,当别的鲤鱼还在命运的激流中苦苦挣扎的时候,那些幸运的鲤鱼,已经搭乘上了一条顺风顺水的液体火车,进入到了人生的另一片水域。
但是,有很多人,跳过这道龙门后,也同样迷失于自身。有一些甚至把它当成了目的,当成了成功的顶点,之后的生活都变成了随波逐流。但人生的确不是一蹴而就这回事,向之所欣者,俯仰间已为陈迹。那些高高越过龙门的状元们,而今安在哉?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是目的,而通往它的道路,不止一条。每一条大路上都会有很多门。是道口。也是关隘。但是,在这些有形的门外,依旧存在着另外的门,另外的道路。它们同样都是通往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极地之境。自己走出来的路,你会发现,这条路上,所有的门,钥匙都在你自己的手里,对于任何一道关隘,你既是守门人,也是闯关者。
圣经上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我不想解释宗教术语,但我愿意把这句话看成是某种隐喻和暗示。放到天国,这窄门是永生之门。放到尘世里,它就是我们通往理想之门。
二十年了,生活教会我的道理是:它经常会山重水复,但不会主动变得柳暗花明,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另辟蹊径。大道和歧途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它们通往同一个地方,有时候,歧途反而是一种捷径,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磨砺,更多的艰辛、更多的省悟和更多的收获与感恩。
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实证的例子,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任何一条河流,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不是笔直地流淌,它们都有过拐弯,有过跌宕,有过被山峰的挟持,有过被泥沙的注入,它同样需要越过一道又一道闸门,大坝的拦截,最后,才抵达了大海。河流给我们的启示是:它习惯放低自己,它清楚自己的高度就是最低处的大海。它从不因为道路遥远、山峰阻隔而途中放弃。不会因为一道堤坝的拦截戛然而止,而是把它变成蓄积能量再次出发的契机。
人生若河。我想说的是,除了一些龙门要不断跨越外,真正的门,还有两扇。一扇,在你的额头,叫做脑门。它打开的,是一条智慧引领着的向上的道路,它通往银河,我们头顶的星空。
另一扇,在你的胸口,是为心门。它用美和善作为钥匙,它打开的,是我们普通人生里一条通往低处的道路,最低处,即为最为平静与浩瀚的海洋,里面的每一滴海水,名字都叫做幸福。
远行的路,守望的门
施立松
我丝毫不掩饰对门的偏爱,就像我丝毫不放弃对路的向往。
人生旅途中,门与路紧密相连。路是未知的诱惑,是远方的遐想,是前行的脚步,是母亲倚门的目光和牵挂;门是年少时的远方,是澎湃后的沸点,是千帆过尽的归处,是红泥小火炉的温馨和安宁。
路那边是什么?年少时,我常倚着家门望着路那边,问爷爷。爷爷抚着花白的胡须,笑呵呵:“长大了你就知道了。”长大是多么遥远的事啊。我只能试着走过去,一片辽阔的海挡住了去路。海茫茫苍苍,望不到边,一帆如豆,在粼粼波光里泅渡无涯。海天交界处,一轮火球碾开一道口子,金色霞光信手把天地山海都涂了彩着了色,也涂亮了我清澈的眼眸,却依然没有告诉我,路那边是什么。我是生活在海岛上的孩子,路是波浪中颠簸的小船,路是桨声灯影划不开的迷茫。多希望路就在我脚下,笔直宽敞地等我去走去闯啊。我只能倚门等着长大,在漫漫的晨昏里将一份长长的等待酿制成一坛浓浓的盼望,向远方。
吹花嚼蕊的少年时,终于有了远行的机会,再不迟疑,推开所有的温情和牵念,迫不及待地扑向路那边。在长长的汽笛声里,放飞了年少的心事,只觉得肋下生翼,万里长空才是安放处。那时若要唱歌,必是声嘶力竭的摇滚,若作画,便倾盆荡墨下重彩,若写字,莫若一行行恣意纵横的狂草-----不管多隆重多繁复多酣畅的形式,都不足以表达血脉里奔涌着的热烈,和对未知的狂热追逐。那人生最初的门,渐渐淡出视野,淡化在对远方的渴望里。
一路行去,人生之门无处不在,有的门我总是无法叩开,有的路我也难以迈出。有时,门好进,接下来的路却曲折难行,有时,门在眼前,却一路崎岖让我磕磕碰碰,甚至头破血流,让我在进门之后,更深切体会风雨彩虹的绚烂,体会干戈玉帛的美好。
一扇扇门闯过,一段段路走过,最难忘莫过大学之门。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而选择念中专的我,眼睁睁看着大学之门在眼前轰然合上,那种感伤和失落,许多年后,午夜梦中,依会掬泪惆怅。对上大学不灭的向往,让我在繁重的工作和家务之余,重又参加高考。叩开大学之门时,只觉得花虽离枝,而香仍幽远。那时候,修学分拿学历,于同学,更多的是晋升职称的需要,于我,却是丈量梦想的时光。大学四年,在漫漫的人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却因为梦圆,而成为一段印痕深深的旅程。
一路行来,也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扇门和一段路,不必艳羡别人的门与路。有的人一路上宽门大道,所到之处门一扇一扇为他而开,总有捷径可走,有便门可过,无比光鲜,无限风光,但捷径便门后,常常又隐藏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生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再义无反顾地上路,不管山高水远,坎坷崎岖。
年齿渐长,万水千山走遍,路还在脚下无限延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之重,堆满人生的行囊,而你除了承受,还是承受。远方依然很远,蓦然回首,人生最初的那一扇门却小桥流水、绿雪诗意地停留在岁月深处,让你忍不住不断回头张望,心间生出一根长藤,秋去春来,那藤便缠缠绕绕,葳蕤出一片浓荫匝地的清凉,月光踱来,便把一片浓荫铺展成遍野的姹紫嫣红,清风一吹,花瓣委地,清香四散,片片都是思念,缕缕都是怀想了。
从此后,路的方向掉转了个,脚尖所向,是家那斑驳的门。不再争那花红柳翠,只想好好守护那枝头的橘绿橙黄,不再贪恋那浓墨重彩,只需一方素素白白的锦帕,绿雪诗意在光阴的窗下了。
努力吧,少年!
蓝小汐
在高三很苦很苦的时候,所有人都跟你说,咬紧牙关啊,就差这最后一哆嗦了,进了大学的门就前程无忧了啊。
这话您别信!
大学这个门,通的不是前程无忧,通的是前程无限,无限的好和不好都有可能,完全看你怎么去走这条路。
经历千辛万苦,推开大学的门,顿时松了口气。席地而坐,随遇而安,吃着火锅唱着歌,临到考试抱个佛脚,混个毕业证总是没有问题的。有人苦了四年,有人玩了四年,最后毕业证上的校长签名是一样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努力?我们已经努力过了呀,我们已经考上大学了!
毕业了,找份工作总还是不难的。每个城市都有苍蝇馆子,味道好又便宜,吃一辈子的大碗面小龙虾肉夹馍驴肉火烧也很惬意啊。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
就好像爬山,所有人爬得时候都壮志凌云,都表示要爬到山顶。爬到一半,累得半死,沿途的好风景全然都顾不上了,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我要回家吃大碗面!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放弃努力,生活立刻会变得比努力时轻松很多。所以,有些人就回家吃大碗面了,有些人,却没有放弃攀登的路。若干年后,有些人可能还在吃大碗面,有些人,却有了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在南京的犄角旮旯吃大碗面,也可以飞去北海道吃海鲜拉面,或者去威尼斯吃正宗的墨鱼面。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我们往前走,我们往上爬,并不是为了挣多少多少钱,当多大多大官,只是为了这个选择的权利。奋力爬到山顶的人,才可以选择更多的下山路,而中途放弃的人,永远只有一条回头路。
你不要以为努力的和不努力的最后拿着一样的毕业证,那努力的就吃亏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白吃的亏。你做过的实验,若干年后,那些实验原理你可能忘记了。但是实验过程中培养的细致和耐心却成为了你的特质,实验中你和导师同学的合作配合,也会让你成为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做过的习题,若干年后,你肯定也忘记了为什么A+B+C会等于D。但是再结题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反应能力和逻辑能力,却会让你一生受益。
高三是不是很辛苦?你坚持下来了,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不是比那些中途放弃的同学感觉要爽?肯定的!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把大学校门当人生终点站,那对不起,以后的高中同学聚会,你会一年比一年不想参加。
大学永远是另一个起点,在这里,你会看到更高的山头,更广阔的海洋。所以你要摩拳擦掌,你要整装待发,你要听到发令枪就开始努力。虽然学习很累,做实验很辛苦,就好像爬山爬到一半恨不得去死一样,但当你爬到山顶,俯视城市时候的那种畅快感觉,在山脚下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努力吧,少年!
第三篇:最新浙江高考政策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校录取不只看高考成绩
[发布时间:2014-02-20 15:45:42 阅读量:17735]
什么是“三位一体”招生?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
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
三位一体的具体实现途径,是在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相应等第作为前置条件,也可提出相应的选修课要求,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试点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高校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特殊才能测评)和高考成绩以一定比例
合成综合成绩,并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三位一体”招生:一考不再定终身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拨多元化途径,强化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对高校来说,通过与统一高考的结合,体现其招生自主权,有助高校选拔、挖掘到有潜质的学生;对中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
避免了光强调素质教育但无法落实的尴尬。
同样,对考生们来说,“三位一体”招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满足其对于高考的选择性要求,即使你在高考中“小有失常”,没能考上相应批次的分数线,只要你在高校自主主持的综合素
质测试中表现良好,仍有机会在提前批次中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我省从2011年开始在2所高校率先试行“三位一体”招生,后续逐年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有22所普通高校开展了“三位一体”招生,招生录取1885人,是2011年人数的7倍多。对于这样的招生方式,考生反应热烈,各高校报名点都呈现出火爆的场面。不少高校的报名录取比例超过10:
1。而高校跟踪调查发现,通过“三位一体”招的学生在活跃度和心理调适能力上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他们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适应性普遍较好。
“三位一体”招生的报名条件、考试模式、录取方式
■ 报考条件
符合我省当年高考报考条件和有关试点高校规定要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具体报考条件一般由高校自主确定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后公布。在全省高考统一报名之后,考生还需参加试点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和高校规定的报考条件自主报考,报名时按高校要求提供材料,并签订《诚信承诺书》。
■ 考试模式
报名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在中学阶段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还需参加试点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以及在6月份举办的全国高考。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体现对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一般采
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办法。
■ 录取方式
录取依据是由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按一定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具体比例要求由试点高校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确定,但高考成绩原则上不
低于50%。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学生也需参加相应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并在高考相应批次提前阶段录取。省教育考试院按试点高校试点专业的录取批次,将符合所报考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条件的入围学生进行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由省统一在7月份高考录取时进行。已录取的学生,其他院校不再录取;如未被“三位一体”录取,则不影响其他院校的录取。
2014年,我省有哪些试点院校参加“三位一体”招生
我省2014年“三位一体”招生试点院校名单,一共有34所,较去年新增13所,详细名单如下(具体招生简章已经审核同意并陆续在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和各高校招生网公布):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 嘉兴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温州大学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大红鹰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温州
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筹))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第四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60)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国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薄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点评:
观点辩证。对于人品与作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作了理性的思考: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这种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跳出二者关系本身,显得冷静,客观,充满理性的思辨色彩。
层次鲜明。文章从作品反映其人品起笔,接着反转一笔: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往前推进一步: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作者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展开论证,不游离,不枝蔓,并靠论证带动材料,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一杯春醪寄余心(60)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行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如“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梵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
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60)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之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做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殊途同归(60)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反诗歌。”马尔克思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方案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它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笔下的真实与真心(60)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于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当创作者归于平静,搁下笔,却仍能看见作品里正翻涌的温柔与热烈。唯其如此,创作才有了艺术的品格,笔下才有了能透视创作者心灵的真实。
在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长长的名单中,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这个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著,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的人写作。”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口的血管》。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不朽传奇。
激昂的斗士留下战斗的呼告,而那些坚守内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着另一个自己。文学大师木心先生淡泊致远,一直走在向内心朝圣的旅途。他喜欢从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护那种美好,正如他在《从前慢》中写下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的笔下,涌出的是清明的心境与追求;又如杨绛,虽历经苦难却从未放弃,亲人离去也能勇敢面对,她的纯粹和坚韧,从她纯净、“如初生婴儿”的文字中流露。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似曾相识燕归来(60)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否认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墨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就像伍尔芙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这样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一阙情诗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 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一位著名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看出他的独有风格。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普通的一个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来,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纪伯伦曾写道:“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溶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层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五篇:浙江高考10年作文题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文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网络搜索应该是英国作家):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帆布犹如潜流,隐而不显。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古时,书法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200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