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报告正式报告
立足校情抓基建强化保障促发展
——海头小学在全县迎接教育现代化创建总务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基建工作,尤其自创建教育现代化以来,这方面的工作更是快步前进,我校所辖的四所完小、一个教学点、两所公办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局领导肯定,同时也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现将我校抓基建工作的点滴做法向与会的领导做一汇报:
一、多方筹措资金,突破发展瓶颈
进三年来,中心校所建的绿化广场、文化广场、诗词景墙、国学长廊、励志长廊、文化休闲区,以及各校幼儿园修建的下水道、地面的硬化、塑胶跑道的铺设、房舍的维修和装修等等,共计投入700万元。这些钱我们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筹措的。
一是整合资源。我们在局和镇领导支持下,通过反复做村领导及群众的工作,成功将匡口及小口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在计财科和国资办的帮助下,对闲置的资产进行了评估,由村里处置,所得资金70万元用于中心小学建设。
二是争取赞助。兴庄小学位于工业园区附近,我们抓住这一地理优势,争取镇里拟了一份关于《海头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文件里要求各单位支持创建。于是我们兴庄小学又拟了一份请求赞助的公开信,兴庄小学的校长和所在村的村长一起拿着文件和公开信到几家企业做工作,共募集资金28万元,用于兴庄小学的硬化工程。
三是村队支持。为了实现全镇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化的任务,我们在局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确立中心小学和村小及教学点均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的目标。资金缺口大,面对困难,我们没有畏缩,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关小组,多次到村里做工作,争取村里帮助解决一部分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李巷村支持了李巷小学38万元,将李巷小学地面全部硬化,并给教室外墙进行了粉刷,还给幼儿园建了伙房和午睡室并改建了120米院墙。北朱皋 1
村支持北朱皋小学56万元,硬化校园近1万平方、建了花坛、170米院墙、粉刷了教室外墙。马庄村给马庄教学点投入16万元,实现了校园除了花坛以外全部硬化。
四是开源节流。对学校各个方面实行精致化的管理,厉行节约,将有限的的公用经费省出一大部分用于基础建设,加上幼儿园的收入,近三年共投入基建400多万元。
五是工程垫资。为了不影响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限时完成任务,有一部分工程让工队垫资,这部分款约70万元。
下面的几张图片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前后变化。
二、严格操作程序,狠抓工程管理
一是基建工程的酝酿阶段。我校每项基建工程都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的,实施前,先是领导班子研究拿出草案,然后组织各科室成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再广泛征求教干教师意见,提出工程施工建议,报计财科领导指导审核,最后将考虑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案报局分管领导批示后再进行施工。
二是基建工程的施工阶段。(1)关于价格的确定。较小的工程先由总务处同志到附近的兄弟学校打听用料及施工价格,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合适的价格,然后找施工方进行商谈,再实施工程。对于较大的工程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2)关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伊始学校领导亲自参加工程协调会,力求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都消除在萌芽中。在施工过程中总务处的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时间长期坚持深入施工现场,各项工程都实行专人责任制,遇到问题及时请示计财科,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保证了工程按时保质完工。
三是基建工程的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学校根据合同中的验收标准,由领导班子、各科室人员、教师代表等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并请计财科领导把关审核,然后把验收结果对全镇教师公示。
四是基建工程项目的公示阶段。由总务处、会计室整理好各工程项目的用
工、用料、材料价格等明细,分发到各科室、完小,由全镇教干教师翻阅无异议后签字确认,并汇总到中心校留存,确保工程运作的公开透明。
三、基建工程保障,办学成效显著
有了高质量的基建保障,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创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办学品位也得了到提升。各项成绩均居全县上游,我校多次承办了县、市现场会,我校的特色办学、教科研工作经验材料在省级会议交流发言,我校大课间活动在生教研网上报道,省厅孟文砚处长亲自来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南京是鼓楼区教干及骨干教师来校研讨。省纪委副书记黄继鹏、市纪委书记吴自斌、县纪委书记钟灵对我校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县委王书记、曹县长多次陪同省市领导到校视察,并对我校的现代化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仅去一年就接待宿迁市、淮阴市、徐州市等各个市、县学校参观达80多次,宿迁市的分管教育副市长还亲自到校视察。
成绩已属过去。我们将脚踏实地在局领导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创新总务工作思路,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报告(正式)
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
《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工 作 报 告
旺苍县黄洋将军希望学校 课题组
我校承研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于2012年3月立项(课题批准文号:川教函【2012】422号文件),2012年9月开题,开题以来,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县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依照实施方案,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彰显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最鲜明的名片,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学生才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适应了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古今中外,许多实例证明:优秀的校园文化所形成的学校精神和良好校风,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还催化有潜在能力人才的迅速成长。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感染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渐形成与校园
文化精神合拍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使各门课程都能发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立德树人”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培养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渗透在不同学段的德育教学之中,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民族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伟大中国梦的生命基础。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将继承和弘扬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基本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科学地融入中小学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课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点,也是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建设富有创造性、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2、开发革命老区闲置的红色文化资源,重建师生精神家园的需要 旺苍地处川北山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滞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木门会议旧址、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造币厂、310多条石刻标语(碑廊)、百丈关、黄猫垭等红军战斗遗址,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红色印迹,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在旺苍的光辉历程;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共陈列图片、文件280多件;妇女独立师、巴山游击队、红色童子团、水兵连,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缔造了多个新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广昭”、“陕南”、“西渡嘉陵江”三大战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可惜的是这些资源长期被闲置,未能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
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得不到提升与运用,就有被时代遗忘的危险。如果我们把这些红色资源引入学校,加以提升与运用,使之成为教育资源,让那些经过战争洗礼才凝聚而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就为培养复兴中华民族的“四有”新人提供了保证。
3、传承将军精神,培育红色未来的需要
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37位将军曾经莅临我校参加黄洋将军希望学校落成典礼,原二炮政委隋永举上将在落成典礼上即兴演讲,语惊四座。235位将军题词作画,为学校留下弥足珍贵的墨宝。为感恩将军,弘扬将军精神,教育学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发奋图强、报效祖国、学校建造了将军艺术墙、希望图书室、将军书画陈列室、将军艺术长廊。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将军诗词、散文作品,字里行间处处都蕴含了将军的报国、为民、英武、勇猛、勤学、创新、坚毅、雄强、忠义、仁信等思想和精神,体现了当代军人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面对生死毫不退却,面对事业不断向前的精神。这些思想与精神必将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学校所特有的育人观、价值观、发展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让学生在欣赏将军墨宝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将军精神的感染与鼓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4、打造具有红色特色的“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都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靠文化的发达。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重要意义。深化文化制度改
革,有利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一些人文精神、人文品格衰落;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乱,诚信缺失;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国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见危不救、道德冷漠。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价值准则,是个人的生命之魂。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升华思想道德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遵循知识传授规律,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人的成长选择最佳育人环境和手段的行为。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向师生灌输学校的教育思想和价值标准,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校园有了文化的滋润,就有了深厚的底蕴,有了校园精神的升华,有了阳光的挥洒,就能孕育师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发展。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从而培育出理想远大、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校园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播、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塑学校形象、铸学校灵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的创造力、软实力和竞争力。
二、课题研究内涵
红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红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红色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传承和发扬革命理想、集体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群众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文化。构建
红色校园文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通过学习,坚定地树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宏伟理想,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志向远大的优秀学生。它代表着学校的一种软实力,是学校优良传统的传承和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师生精神面貌的整体反映。它对师生的行为导向,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构建新形势下的红色校园文化体系,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德育研究、使办学方面更加明确、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学生素质明显提升、内涵发展有新突破、办学绩效有新提高,把学校办成文化高品味、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巴蜀名校。
(二)通过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用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将军精神铸就教师之魂和未来学生之魂,使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文明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三)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育人资源的途径、方法及措施,构建学校的校本课程。
(四)通过研究,逐步形成以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将军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体系。使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将军精神得以弘扬,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更新,学校的办学品位得以提升。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改革实践活动,研究“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寻找优化红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达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结合。
2、案例研究法
研究“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发展的典型性,对个别学生、某一年级、某一群体、某些特殊文化现象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提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本质。
3、经验总结法
对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重视实践及经验的多样性,认真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课题的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课题可行性论证与课题开题启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方向、重点、目标,完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7月――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0月):探寻红色文化之根,发掘红色文化、将军文化资源,研究红色文化、将军文化作品,在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中可行性、价值性;研究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理论依据、整体设计思路、实施方案等;编写校本课程,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召开课题研究小结会。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之功,塑学生之形、教师之形、学校之形,铸师生之魂,学校之魂。研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班级文化、课程文化等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成效影响等;研究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等隐性文化和环境建设显性文化有机统一的策略;研究红色文化力和将军精神力对师生的成长影响力。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整理研究资料,梳理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文,申请结题鉴定,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
3、成果推广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0月)
(1)进一步梳理研究成果,形成特色
(2)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聘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推广(3)开展课题的后续深化研究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齐抓共管。学校聘请了以周林、青春为组长,王锡安、马德安、熊顺华为成员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母鑫华为组长,尹翠林为副组长,侯爱民、刘文波、李长城、李海、詹大春、张荣华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和领导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成立了由母鑫华任组长,尹翠林任副组长,李海、李长城、侯爱民、詹大春、蒋文明、李益、强丽萍、赵海蓉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和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任务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各年级、各学科组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具体研究目标和任务,以研究方案为指南,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并将红色文化建设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之间自主开展合作交流,定期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建章立制,扎实开展过程研究。为确保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课题研究制度》、《主研人员职责》、《参研教师培训制度》、《课题成果申报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用制度去规范研究活动过程,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3、提升理论修养,强化专业引领。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领导小组一是请课题指导小组专家莅临学校作专题讲座,指导课题研究;二是举办专题培训会,由主研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参研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研究的实效性;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教师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的质量;四是引导教师个人自学与反思培养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建立校园研究网站,及时通报研究过程、研究热点、阶段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引导课题研究方向。
4、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研究实效。常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开展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教学案列分析会、主题班团会观摩活动、创新实践交流会、优
秀课例评选等主题研讨活动,为参研教师创设学习交流平台,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课题的成果效应
(一)研究成果
1、更新校园文化理念,突出红色文化主题
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川陕苏区的前期首府通江及主要战斗区巴中、南江和后期首府旺苍等地的红军遗址、陈列馆、碑林及当地党史办、县志办,收集整理川陕革命老区的资料,并结合本地红色资源,更新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提出了以“信念、理念、坚强、奋斗”为内核,以当代将军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忠勇仁信”为核心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主旨,提炼出了具有红色文脉的办学理念。以“挫折使人坚强,苦难磨砺成长,红色铸就信念,拼搏成就人生”为红色文化的方向,以“挫折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活动主题,以打造红色人文特色为核心,精心设计制作校徽、校旗、校歌。并让师生理解内涵,校歌人人会唱,提出了“红色文脉、书香校园、儒雅教师、涵养学生”的办学愿景。
2、优化了红色文化育人环境
以悬挂肖像格言,举办专题图片展览,打造红色景观文化,用好校外德育基地,打造独特的班级文化,建立“红色之声”广播站等为载体,从环境建设入手,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积极添加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元素,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文化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文化之魂,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刻处处都能受到影响,得到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3、构建起以“红色纪事”、“红色颂歌”、“红色传承”为主线的红色文化校本教材体系
通过走访原川陕苏区的前期首府通江和后期首府旺苍的各处红军遗址及陈列馆,并到县文联、县党史办、县博物馆查阅资料,收录整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斗争故事、传记、名言警句、歌曲等编写红色校本教材。教
材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诵读激情,陶冶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弘扬将军精神,提炼出独特的办学新理念,对“信念、理念、坚强、奋斗”教育的解读,提炼出具有红色文脉的理念文化和精神文化.(2)编写了科学、规范,能指导红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标准
(3)开发出了以“红土魂”为主线的系列校本教材
(4)传承红色文脉,创新红色文化
4、丰富校园活动形式,突出红色文化主题
我们对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扎实推进,使红色校园文化在内容上系列化,在目标上层次化,在时间上常态化。
(1)活动主题序列化
(2)活动时间常态化
5、以红色文化为底蕴,重塑了师生形象,提高了德育的实效,铸造学校灵魂
(1)教师行为引领,传承红色文化,塑造教师育人的新形象。(2)加大了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塑造学生精神形象。(3)强化养成教育,塑造学生行为形象。
(4)以红色理念、环境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改变学校形象,铸造学校灵魂。
(二)成果效应
1、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格调高雅、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辐射功能”,并赋予学校以清新的活力机制,促使学校朝着办学目标健康发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精心规划,逐项建设,不断充实,在校内营造了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红色育人文化氛围。
2、红色校园文化培育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顶多就是一个时段的标本永远不可能成长,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的塑造、红色精神的熏陶,培育出健康的师魂、生魂、校魂,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1)形成了“自主、和谐、文明、进取”的校风。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我校积极采取立“校训”、唱“校歌”、挂“校徽”、创办《黄洋将军希望学校校报》、办校刊《红土·绿叶》等形式,既增强师生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珍惜学校集体荣誉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又丰富和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班风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建设优良的校风,必须从班风抓起。通过抓班集体建设,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严明班纪班规,教育学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和纪律管理,消除了学生中抽烟、打牌等不良行为,杜绝了学生校园内外打架斗殴行为,培养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同时加强学校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史展览、校友返校报告、校庆纪念活动等形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校风。
(2)形成了“敬业、严谨、博学、善导”的教风。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工作作风、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水平,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师德教育,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生观,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切实培养教师良好的生活作风,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备课能取百家之长,凝精华于
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能积极参加教学大练兵、优质课评比、观摩优质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开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新课堂;教育科研浓郁,教师能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实验、教研活动、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如今,我校教师爱岗敬业,能教能研,课堂教学效益高。在作业批改方面,全批全改,书写整洁,有作业批改记录,批语切实加强了针对性,有切实的鼓励性的批语。加强爱心教育,爱生如子,师生情深,坚决消除轻视差生的现象。近五年来,尹翠林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唐玉蓉老师被评为广元市感动校园“十佳”教师;蒋文明被评为广元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母鑫华被评为广元市农村学校优秀校长。康敏、胡江、王菊华、许咏、尹翠林、詹大春获中考质量单科奖;2010年—2015年中考质量连续获得县中考质量一等奖。
(3)形成了“好学、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勤奋笃学、孜孜以求、奋发向上。在班级中,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学生人人不厌学、不逃学、不辍学,个个爱学、乐学、会学。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和科学引导,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形式生动活泼,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创造出“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形成了“好学、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
3、红色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红色校园文化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内聚红色文化精髓,外显将军精神气质。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属性内化生成学生的自我属性,铸就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文明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学生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和奋发向上 的精神。学生学习勤奋、努力,调查显示,有90%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有85%的学生课余喜欢选读自然科学书籍,有95%的学生崇尚英雄。中小学学生合格率,优秀率均位居全县前五位。2013级学生中考勇夺全市第二名,2015级学生中考再次勇夺全县第一名。学生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课余文化生活已开始向高雅文化转移。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武侠、言情小说,80%以上的学生已读过《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红岩》等小说,对真假、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明显提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学校已没有市场。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高涨,初中生的文化活动已向辩论赛、征文等高品位的理性方向发展。柳曼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少年;王怡、杨迈、何庆被评为旺苍县“十佳”少年。近三年学生有187人次在县艺术节和科技节上获奖。
4、创建红色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红色校园文化体系,深化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红色资源”为主线,以“将军精神”为灵魂,以课程文化为核心,以活动文化为载体,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弘扬将军精神,校园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形成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学生在这片红色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实现自我塑造,我校的办学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2013年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故乡栏目组以《心中流淌的西溪》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课题研究成果再次被广元市电视台以《花开在眼前》为题进行专题报道,并获得了广元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先后有市内外20余所学校到校内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2012年、2013年、2015年我校都获县中考质量一等奖。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被授予“广元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广元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广元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广元市教学研究示范学校”、“广元市文明单位”、“旺苍县学科教研组建设先进学校”、“旺苍县普通高中优质生源基地学校”、“旺苍县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广元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旺苍县名学校”。
(执笔人:尹翠林)2015年9月
第三篇:后勤管理实践工作报告
服务学校服务学生
----实践后勤管理工作报告
蔡兵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的后勤工作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各项工作,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现把实践后勤管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工作态度
在近5个月的后勤管理实践工作中,积极进取、工作态度认真、塌实肯干、责任心强、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并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注重工作效率、个性独立、性格开朗、做事果断有主见、时间观念强。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富有开拓意识,注意细节,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本人思想稳定,工作踏实肯干,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二、勤奋学习掌握真本领
本人2012年12月1日---2012年4月30日实践后勤管理工作,在这5个月的实践工作中,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在百忙之中,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财经管理制度》、《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管理》,并认真做好了笔记。通过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懂得了各项法律法规,懂得了如何如何利用《教师法》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明白了当学生受到意外伤害时如何处理,懂得了如何加强对学校的财产保护和对增强对师生的安全意识,懂得了如何使用经费,如何加强食堂管理等。
三、当好了助手和参谋
经常与学校领导和中导干部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并提出合理性的改进意见,比如:如何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如何打造优美教室,学校安全工作如何抓好抓实等等。迎得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协助报账员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编制好本的修购经费及房修费计划,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协助报账员做好收费公示。在学生收费管理上,严格按照收费公示规定的项目、标准、范围进行收费,严格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做到了无乱收费、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学期末,作业本费等代办费开支情况及时印发清单。
3、协助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按规定的管理制度执行,做好财产记账和报损调整工作。除了切实做好教学的物资供应外,还要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更要管好、用好这些设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4、协助做好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书的分发工作。开学初,教学用品和学生的课本、簿册及卫生用品,按时无误地发到每个班级和师生手中,及时添补课本簿册,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5、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的公开课、评优课、各种竞赛、期终考试等各项活动,协助总务处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6、协助抓好安全工作
(1)、协助德育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及各项检查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
(2)、传授了安全自救方法,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师生宣讲了安全自救知识(如:防控麻疹、交通、饮食、人身、财产、上学放学等安全)。让师生知道哪些不安全隐患,掌握求生技能
(3)强化规范意识,针对师生安全涉及到的系列问题请法制副校长讲课。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工作培训。使师生的法
律意识更强了。
(4)把安全知识排进课堂贯穿在课堂中,形成较为系统的安全知识传授,收到了一定效果。
(5)开展了避震疏散演练活动。
(6)教会学生牢记一切报警电话。如: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等。
7、协助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让优美的教学环境处处育人。
总之,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争取把此项工作做的更好,为学校教育教学,为全体师生服好务,使后勤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XXXXXX抢险工程,工程位于XXXX。主要工程任务:拆除、新建防汛墙409.55米,新建涵闸一座,箱涵长12.5米,新建墙后绿化带600m2,信息管线铺设410米,河床加固抛石等。
1.2本次阶段验收内容
本工程临时防汛墙为临时建筑物,建筑物防汛等级为4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洪水标准为10~20年一遇,设计采用最高潮位4.30m,临时防汛墙顶高程为5.24m。
本次验收范围为(桩号0+158~0+409.55段)临时防汛墙,共计长度270米。
1.3本阶段工程工期
工程开工日期为2014年05月01日,完工日期为2014年05月20日。
1.4工程参建单位及监督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财务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二、项目管理工作 2.1项目管理依据
(1)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
(2)工程项目管理合同;
(3)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招标文件及其他有关的合同、协议;
(4)设计图纸(含设计变更)和其他设计文件,有关工程技术会议纪要。
2.2工程质量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编写详细、合理、科学的临防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上报设计单位批准和监理部进行审核,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若方案需要变动时,必须先出具书面的方案并经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对于既不按原施工方案又不进行变更的,一经发现,我部将发出暂停施工指令。
定期组织施工周例会,通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汇报了解现场的施工质量情况。不定期深入现场,抽查施工质量情况。
2.3工程安全控制
我部严格遵循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施工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施工现场安保体系认证为抓手,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抓好安全工作。从项目开工起。我部多次会同监理单位针对项目部、施工现场和民工宿舍等地进行了安全检查,特别是安全用电、临水作业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通过监理通知单的形式,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整改,在得到书面的整改回复后(需附照片),由监理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消项。
2.4工程进度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详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并上报监理部审查。每周例会中,要求施工单位对下一周的工作安排要以上报的施工工期计划为基准来合理安排,如有较大滞后,需说明原因并重新上报施工进度计划。
四、工程阶段验收意见
XXXX工程(桩号0+158~0+409.55段)临时防汛墙共计长度270米已建设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通过临时防汛墙验收。
五、结束语
本工程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工程所在区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临时防汛墙建设管理任务,并在工程文明工地建设、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我们在今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得到了宝贵经验,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发扬,为上海堤防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XXXX
年 日 2014月
第五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
建 设 管 理 工 作 报 告
丁青县水利局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
丁青县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西北部、地处唐古拉山余脉他念他翁山南麓,西与那曲地区巴青县、索县交界,北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和囊谦县接壤,东与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倚山为邻,南与昌都地区洛隆县、丁青县隔怒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94°36′~96°06′,北纬30°00′~32°12′。国道317线贯穿全县7个乡镇,距昌都地区263km,距成都1446km。丁青县境内主要山脉为横断山脉、唐古拉山脉,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000m以上的山峰有十几座,主要山峰是强拉日山的布加岗日峰,海拔6328m,山顶常年积雪,一片银白,高原面为残留状态,地势开阔,原面向高山峡谷过渡,形成盆地和谷地,境内海拔最高6300m,最低3500m,平均海拔在4000m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城驻地海拔为3873m。
丁青县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位于丁青县觉恩乡、桑多乡、沙贡乡、协雄乡、当堆乡、丁青镇和尺牍镇7个乡(镇)8个村,重点建设沙贡乡然强村、丁青镇色康村、尺牍镇瓦河村灌溉未能覆盖的耕地区域以及维修改造其余乡村年久失修的水渠、水塘。
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该工程建设是依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关于昌都地区昌都和八宿两县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变更的批复》进行了批复建设的。
3、工程建设内容
本次项目建设共计1项,新建干渠1条长1.834km。
4、工程建设任务
本工程涉及丁青县协雄乡郎通村,修建一条水渠包括取水口、干渠和支渠等,解决1500余亩的优质生产青稞基地的灌溉问题。
5、工程布置
要对项目区按照渠路和耕地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有限安排农业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
6、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110.01万元,来源于自治区财政投资。
7、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505.3m3,石方开挖333.85m3,土方回填1629.71m3,混凝土787.06m3,浆砌块石19.08m3,钢筋制安3.33t。
二、项目管理
1、机构设置
建设单位:由县政府组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财政、发改委、农牧局、水利局等单位以及协雄乡长为成员,主管水利的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村委会负责在实施中的监管,在工程实施完后有领导小组统一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统一报帐。由乡人大主席任成员的督导组,旨在重点督导查办工程建设过程是否执行“五制”有无形成“四个转变”,是否将工程款包括整合资金有效落实并产生效益,还把对该工作贯彻实施的优劣、好坏做为各成员单位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从组织领导对专项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设计单位:由丁青县水利队自行设计并完成了建设实施方案和概算的编制。
监理单位:由丁青县农牧局和协雄乡负责项目实施工程中的监督与检查。
施工单位:本工程分为一个标段,经公开招标,由西藏边坝县建筑建材公司承建,施工单位完成了工程项目的现场勘察、投标及合同要求的施工任务、质量自检与质检资料、竣工资料整编工作。
质监单位:本项目的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为昌都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项目开工之前,项目法人及时进行报请质量监督,市质监站主要完成了质量监督申请的审批和项目划分审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鉴定及验收,出具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等工作。
2、招投标过程
本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方式,2014年5月,由丁青县水利局委托西藏正大招投标有限公司进行代理招标。
本项目招标过程如下:
2014年5月28日,项目法人委托西藏正大招投标有限公司在丁青县人民政府公示栏发布了招标公告; 2014年5月28日—6月2日,在丁青县政府大楼发售招标文件,共有三家单位参与竞标;
2014年6月22日,在丁青县人民政府七楼会议室召开了开标评标会,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工作组派员参加,评标委员会由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人,招标人代表2人组成。经过评标委员会评议推荐及会议研究确定了中标施工单位为西藏边坝县建筑建材公司。
2014年7月,在中国采招网及相关媒体对招标结果进行公示。于2014年7月1日签到施工合同。
3、合同管理
按照本项目招投标文件,由项目法人和各个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采取总价控制,单价结算。施工标段合同价款共计1017478.76元。
合同价款结算采取月进度结付方法,分期拨付工程款,由施工单位申报已完工程结算单,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并予以支付。
4、资金管理
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财政部、水利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及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牧厅、水利厅等有关规定,设立财政资金专户,安排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做到专人专账管理;项目法人根据工程进度和拨款申请报账支付。
三、项目建设情况
1、工期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60天,即2014年7月至9月。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本项目按期完工。
2、主要施工过程
2014年7月2日,工程防线,7月6日,藏边坝县建筑建材公司进驻施工现场。渠道土方工程于7月8日开工,于8月28日结束,共计移动土方839.15m³,砼工程于2014年7月21日开工,于8月18日结束,共计浇筑砼787.06m³,衬砌渠道1719 m,管道115m。
3、主要设计变更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未涉及到变更。
4、工程质量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七号)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7]339号),本项目由昌都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负责质量监督工作,项目法人及施工单位成立了质量管理机构,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质量控制制度和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本项目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5个分部工程,12个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合格数5个,优良1个,合格率100%,优良率20%。经监理单位核定,工程质量合格。
5、竣工决算及资金使用情况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为整合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91.9万元,建筑工程及金属结构安装费用工270.6万元;其中丁青县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解决181.89万元,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解决自己110.01万元,在优质青稞地基建设资金里:建筑工程及金属结构安装费用101.75万元,独立费用8.25万元。
工程实际到位资金110万元,现已拨付工程款101.75万元,独立费用8.25万元。
四、工程验收情况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于2014年8月30日完工,工程完工后由丁青县基建领导小组组织于2014年9月15日进行了自验,工程自验合格。
五、工程移交情况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于2014年8月30日完工,由于时间仓促,工程移交尚未进行。待工程竣工验收之后,项目法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移交,正式办理完移交手续,并建卡归档,落实管护责任。
六、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1、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2014年11月底,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水渠进行了试水灌溉,渠道水面坡度一致,水流平顺,管道流水时间明显缩短,节水效果明显,并且运行管理极为方便,项目区群众对这些项目的建设非常满意。从该工程投入试运行后的成效看,工程达到了设计条件,项目质量可靠,运行状况良好,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工程运行效益
丁青县协雄乡拉通村优质生产青稞基地水渠灌溉项目实施后,通过先进的灌溉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渠系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8以上,年均可新增或改善耕地灌溉面积1500亩,通过计算,各项经济效益合计为56.7万元。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减轻了灌区农民的负担,建立了良好的灌水秩序,缩短了灌溉周期,增强了灌区的抗旱能力。对全县水利工程将产生很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