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说课稿
线的认识说课稿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说学法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活动,获取新知闯关练习,巩固新知拓展创新,感知提升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线。(课件展示图,板书课题线)
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生画线,师巡视,收集有特点的线)
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我们只研究直的线(板书:直的线)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找一找:请同学们在你身边找一条直的线,同学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线
2、说一说:你们还找到了哪些直的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赶紧和同桌的说一说。
认识线段的特点
师:想一想,我们找的这些直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直的线都有两个点,谁知道这里的两个点叫什么名字?端点。对。同学们找的这些点在数学上叫端点。我们把这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叫做线段。
3、找生活中的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特点。
4、读一读:自学读一读,学生明白线段和直线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并且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闯关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闯关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第三关: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第四关: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学生动手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拓展创新,感知提升
第五关:数线段(让学生能够有顺序地,有规律地数线段)。
(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
线的认识说课稿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处理: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索;边实验边总结,最后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学生回答为毛线、白线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研究它们。
板书:直线 射线 线段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实验验证 探索真理
(一)分组活动
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认真观察整个过程。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我发现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现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继续拉一定会到头。
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
师:它是直线,今天我只拿来直线的一部分让大家观察。一会你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不是射线了。
师:你们观察到直线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端都可以不停的拉长。
师: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
生:直线是无限延长的。
教师板书直线的特点:直直的、无限延长
活动2:
1、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剪断,然后一名学生将线头固定不动,另一生将线继续拉长。共同观察其特点。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我发现只有一段可以拉长。
生:这一端也是可以无限延长,另一端固定不动的。
生:这条线也是直的。
生:固定不动的那一端是端点。
师:哪是它的端点呢?用手指一指。
生:那个线头就是。
教师板书:一个端点、直直的、一端可无限延长 ·
活动3:
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的另一端剪断,然后两名学生再向两端拉。共同观察其特点。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线的两头不能延长了。
生:它有两个端点。
生:它也是直直的。
教师板书:直直的、两个端点· ·
【设计意图: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在实验、探索中去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手势表示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手势表示三种线的特点。
学生表示的方法为:直线——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不停运动,射线——一手固定,另一只手水平方向运动,线段——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运动,然后停止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的理解。】
(三)介绍线的读法
三、联系生活 实践应用
1、寻找生活中有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实体。
生:太阳光线是射线。
生:视线是线段。
生:我觉得视线就像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一样,是射线。
师:如果从人的眼睛到所看到的物体,你认为这一段视线是什么?(线段)
生:火车道是直线。我的课桌的边是线段。
生:……
2、完成书中画一画、练一练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实际应用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四、总结
谁想当小老师,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总结即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评价
说一说老师今天的表现怎样?再说说你的表现怎样?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下节课哪方面你会表现的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课时的总结评价可以使大家及时地认识自己,找到优点和不足;同时也能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课后反思:
让“心”的.参与,唤起学生深藏的智慧。
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促使他们用“心”去参与,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因此在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将学生分成了十组,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一把剪刀、手电筒、尺。并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学具,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亲自发现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在探索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个兴致盎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玩”,每个人都带着急切想揭开其中的秘密的一种心情在“玩”,课堂气氛格外的轻松,他们的心情格外的愉快,他们探索出的结果格外的准确,我想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领悟也会格外的深刻。
在我们的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也有差别。如果我们对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没有感染学生,没有激发他那种学习的欲望的时候,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只是听别人的表达、看别人的操作;甚至到了一切与我无关的地步。那么他的心中只有别人的见解,而没有自己的思维。
就像我们的孩子学画画一样,老师在黑板上画一颗圣诞树,他心中就有一颗圣诞树。如果老师给她一个题目《圣诞节》,再让学生去画,多数孩子的画中都会有圣诞树,因为他的眼里只有黑板上的画,于是他心中很难创造一幅自己的画,画中也自然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心的参与,就只能重复别人。
而只有让学生的“心”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的心中才会有数学,才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会有自己的标新立异。
让“心”的等待,换回秋天的累累硕果。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必须有1/3甚至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交流,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和探索都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有所发挥、有所创造。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每节课都会从他们的小脸上洋溢出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经常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我们在情急之下往往是为学生搭好了桥,让学生顺利的走过去,甚至在送一程。孩子们轻易得来的果实不辣、不咸、不酸、不甜,没味!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能否还记得曾经得到过这样一个果实呢?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等待中开发的,是在“学生的手指尖”上诞生的,是在从“想不到”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发展的。因此无论是长期等待还是短期等待,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等待,等待着学生用心品味出数学的魅力。
线的认识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看、说、画、读、猜和体位法,小组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
三、说学法
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猜谜语、玩游戏这几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猜谜语、做手势等活动来进行体验、记忆,从而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第一环节:(导入) 先用线字入手,抓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从而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考虑到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在课题导入之后,我会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思考、取发现异同,从而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 (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第四环节: (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第五环节:(全课总结)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我将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线的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简单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该部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后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打基础。线段、射线、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在“看一看”活动中以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通过“认一认”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三种图形进行比较,讨论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17页“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人行横道、激光景灯、铁轨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其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再让学生在把本课获得的基本数学知识运用大批实际生活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创设情景、合作探索、归纳巩固特征,综合运用四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17页试一试的可旋转硬纸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我便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来分别表示它们,接着提出问题这些图中的事物与什么有关。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会回答与线有关,由此揭示课题:线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分析图,进一步了解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的特点,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时分别给出教材第16页“认一认”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命名。《课程标准》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完成了衔接新课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名称后,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特点,首先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三种线的特点,想说什么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在小组合作4分钟左右我也和同学相互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后,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读法,直线和线段有两种读法,线段AB或线段BA,直线AB或直线BA,但强调直线上的两点,并不是端点,读射线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这一部分只需直接告诉学生,之后进行小结。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特征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让学生自己转一转、画一画,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这些都要求学生自己思考,为了巩固知识,我自己增加了几题练习:
判断题:(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出这些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看一看”、“量一量”中,我通过做游戏,比一比哪一小组是优胜组,第一组中两条线一样长吗?第二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思想得到进一步拓展,再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正确答案。加深学生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我的板书设计层次性较强,能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使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简明的三种图形特征。
这样设计本课时教学,能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活动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线的认识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认一认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互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到生活中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获新知;通过分组训练、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联系、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学难点是: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另外,教学中我还采用了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愉快教学等方法。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线的认识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简单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该部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后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打基础。线段、射线、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在“看一看”活动中以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通过“认一认”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三种图形进行比较,讨论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17页“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因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所教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联想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画、到生活中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获新知;通过分组训练、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特征,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难点是理解、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她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每个人不再是旁观着,而是参与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本节课我使用的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演示、谈话等教学方法。
学法:
1、动手操作法。
2、归纳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一开始,我便展示课件图片,利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会使他们感觉到比较亲近。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来分别表示它们,提出问题:这些图中的事物与什么有关?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会回答与线有关,由此揭示课题:线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分析图,进一步了解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的特点,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时适时给出教材第16页“认一认”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命名。《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完成了衔接新课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名称后,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特点,首先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三种线的.特点,想说什么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在小组合作完成以后我也和同学相互交流,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中说一说。
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后,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读法,直线和线段有两种读法,线段AB或线段BA,直线AB或直线BA,但强调直线上的两点,并不是端点,读射线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这一部分只需直接告诉学生,之后进行小结。
在学生掌握了读法之后,出示几道练习让学生完成。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你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
1、试一试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让学生自己转一转、画一画,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得到结论:过一点能花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想一想
出事课本图片让学生观察: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和讨论,从中感悟到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陈望道老先生说过: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在“看一看”、“量一量”中,我通过做游戏,比一比哪一小组是优胜组,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第一组中两条线一样长吗?第二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思想得到进一步拓展,再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正确答案。加深学生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四、说板书设计
我这样设计板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布局合理,能使学生通过板书系统了解本节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的认识说课稿7
线的认识
一、说教材
《垂线与平行线》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射线和直线的,为以后学习角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能够画出他们,并且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等活动,学生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空间观念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这样安排有利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会向同学们展示用双手捏住线的两头,拉紧,并询问同学们这条线可以看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的线都有哪些?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通过示范呈现图形以及引导学生回顾线段有哪些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线段和射线、直线的联系性。)
(二)探究新知
1.射线、直线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从生活现象出发教学射线和直线,体会特征。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尺度量。本册教材以线段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作了如下安排。
(1)从生活现象引入。
有三幅图:斜拉桥上的纤绳;激光射线;海天相连的地平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射线的特征——向一端无限地延长。其中一个端点保持不变,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形成射线的表象。
(2)突出射线和直线的几何图形。
在学生对射线有了形象感知以后,继续引导他们观察数学现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配合这句话,教材画出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涂上红色;其中一个端点保持不动,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射线的表象。
教材用类似的方法,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成了直线。
以线段为生长点教学射线和直线,从有限到无限,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线的认识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追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本领?并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延伸,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上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让学
生继续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并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门、射灯、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练习,如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线认识》说课稿
《线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简单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该部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后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打基础。线段、射线、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在“看一看”活动中以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通过“认一认”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三种图形进行比较,讨论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17页“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人行横道、激光景灯、铁轨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其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再让学生在把本课获得的基本数学知识运用大批实际生活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创设情景、合作探索、归纳巩固特征,综合运用四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17页试一试的可旋转硬纸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我便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来分别表示它们,接着提出问题这些图中的事物与什么有关。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会回答与线有关,由此揭示课题:线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分析图,进一步了解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的特点,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时分别给出教材第16页“认一认”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命名。《课程标准》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完成了衔接新课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名称后,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特点,首先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三种线的特点,想说什么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在小组合作4分钟左右我也和同学相互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后,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读法,直线和线段有两种读法,线段AB或线段BA,直线AB或直线BA,但强调直线上的两点,并不是端点,读射线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这一部分只需直接告诉学生,之后进行小结。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特征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让学生自己转一转、画一画,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这些都要求学生自己思考,为了巩固知识,我自己增加了几题练习:
判断题:(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出这些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看一看”、“量一量”中,我通过做游戏,比一比哪一小组是优胜组,第一组中两条线一样长吗?第二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思想得到进一步拓展,再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正确答案。加深学生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我的板书设计层次性较强,能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使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简明的三种图形特征。
这样设计本课时教学,能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活动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线认识》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看、说、画、读、猜和体位法,小组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
三、说学法
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猜谜语、玩游戏这几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猜谜语、做手势等活动来进行体验、记忆,从而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第一环节:(导入) 先用线字入手,抓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从而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考虑到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在课题导入之后,我会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思考、取发现异同,从而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 (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第四环节: (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第五环节:(全课总结)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我将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线认识》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简单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该部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后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打基础。线段、射线、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在“看一看”活动中以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通过“认一认”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三种图形进行比较,讨论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17页“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因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所教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联想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画、到生活中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获新知;通过分组训练、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特征,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难点是理解、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她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每个人不再是旁观着,而是参与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本节课我使用的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演示、谈话等教学方法。
学法:
1、动手操作法。
2、归纳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一开始,我便展示课件图片,利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会使他们感觉到比较亲近。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来分别表示它们,提出问题:这些图中的事物与什么有关?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会回答与线有关,由此揭示课题:线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分析图,进一步了解人行横道线、激光景灯、铁轨的特点,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时适时给出教材第16页“认一认”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命名。《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完成了衔接新课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名称后,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特点,首先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三种线的特点,想说什么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在小组合作完成以后我也和同学相互交流,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中说一说。
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后,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读法,直线和线段有两种读法,线段AB或线段BA,直线AB或直线BA,但强调直线上的两点,并不是端点,读射线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这一部分只需直接告诉学生,之后进行小结。
在学生掌握了读法之后,出示几道练习让学生完成。
(三)实践活动,归纳巩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你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
1、试一试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让学生自己转一转、画一画,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得到结论:过一点能花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想一想
出事课本图片让学生观察: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和讨论,从中感悟到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陈望道老先生说过: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在“看一看”、“量一量”中,我通过做游戏,比一比哪一小组是优胜组,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第一组中两条线一样长吗?第二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思想得到进一步拓展,再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正确答案。加深学生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四、说板书设计
我这样设计板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布局合理,能使学生通过板书系统了解本节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追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本领?并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延伸,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上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让学
生继续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并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门、射灯、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练习,如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线认识》说课稿5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说学法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活动,获取新知闯关练习,巩固新知拓展创新,感知提升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线。(课件展示图,板书课题线)
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生画线,师巡视,收集有特点的线)
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我们只研究直的线(板书:直的线)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找一找:请同学们在你身边找一条直的线,同学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线
2、说一说:你们还找到了哪些直的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赶紧和同桌的说一说。
认识线段的特点
师:想一想,我们找的这些直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直的线都有两个点,谁知道这里的两个点叫什么名字?端点。对。同学们找的这些点在数学上叫端点。我们把这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叫做线段。
3、找生活中的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特点。
4、读一读:自学读一读,学生明白线段和直线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并且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闯关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闯关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第三关: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第四关: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学生动手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拓展创新,感知提升
第五关:数线段(让学生能够有顺序地,有规律地数线段)。
(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