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患者:蔡保林
医方:丘北县人民医院
陈述人:杨凤仙
一、简要治疗经过:
患者蔡保林2009年9月7日因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部在丘北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左侧开放性血气胸,医方给予清创缝合治疗。之后,患者蔡保林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逐渐加重,至2009年9月9日因病情严重转文山州医院途中死亡。
二、关于医方存在的过错:
1、患者蔡保林的伤情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诊断。蔡保林尸体检验鉴定报告表明,其左肺上缘肋面有长1.5cm,深1.2 cm的创口。而住院期间的多次检查,医方均没有诊断出患者蔡保林左肺的损伤。故医方在诊断方面存在过错。
2、医方在治疗方面也存在过错。患者蔡保林的入院诊断是血气胸,出院诊断同样是血气胸,这个诊断是正确的。但医方并没有采取治疗措施,作为治疗血气胸简单、有效的重要措施,就是及时臵引流管或引流条。采取引流措施,第一,可以解除血气胸对肺及纵隔的压迫,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第二,能预防或减少脓胸及凝固性血胸的发生率;第三,通过引流观察血流量多少确定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所以,对血气
胸患者予以引流是诊疗常规。但医方没有对患者蔡保林采取引流措施,只是简单地把皮肤创口缝合了事,从而导致蔡保林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三、关于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案中,医方在治疗过程中,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患者蔡保林死亡结果的发生。医方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综上,我方认为,医方在医疗活动中,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患者蔡保林死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应鉴定为医疗事故,并由医方承担全部责任。
此致
文山州医学会
陈述人:杨凤仙2010年3月25日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争议要点及要求
一、本案的争议要点:
患者蔡保林家属认为,医方为蔡保林进行的医疗活动,严重违反诊疗常规,导致蔡保林死亡结果的发生。而医方认为其无过错,蔡保林的死亡与其医疗行为无关。故医方的医疗活动是否存在过错,蔡保林的死亡是否是医方过错所致是本案的争议焦点。
二、要求:
希望医学会专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医方的医疗行为,客观地指出本案中医疗行为的过错,给患方一个公正的鉴定结论,以保障患方的合法权益。
此致
文山州医学会
患者家属:杨凤仙2010年3月25日
第二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本站推荐)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陈述人:梁翠霞,女,1984年8月10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新地大街63号,居民身份号码:440***0665。
就诊医疗机构: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红岭二路4号之一
主要负责人:王建明职务:院长
一、医疗经过简述
患者梁翠霞(以下简称患者,女,26岁,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居民身份号码:440***0665,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号:00171),因出现临产征兆,于2009年3月24日凌晨3时许住进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该院)妇产科待产,住院后,该院的医生对患者梁翠霞进行了一系列产前检查,检查结果:生命体征平稳,宫高X腹围:36X113CM,胎位ROA,胎先露为头,未入盆,宫缩不规则,胎心156次/分,律齐。骨盆外测量正常。肛查:宫口松,宫颈管消退50%,S-3,胎膜未破。入院论断为第2孕2胎1产、孕37+6周,检查结果均显示宫中胎儿一切正常。
2009年3月24日16时35分,患者在该院自然分娩一活体男婴(以下简称新生儿)。患者的新生儿出生后一直未哭,该院遂邀请何贤医院的医生出诊,当天18时10分,该院将患者及患者的新生儿转往何贤医院新生儿科。转院后经初步检查,何贤医院建议患者将新生儿转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以下简称珠江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009年3月25日13时,患者及其新生儿住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并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于次日出院,珠江医院对新生儿最后诊断为:
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颅内出血,3、脑疝,4、吸入性肺炎,5、新生儿贫血,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疾病。出院后的第五天即2009年3月31日,患者的新生儿因伤重经抢救无效各死亡。
患者认为其新生儿的死亡是医疗事故造成的,理由如下:
1、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没有尽到保护和风险告之的义务。
第三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范例
陈述人(患方):孙春,女,1981年12月22日生,汉族
代理律师:高西宁,陕西邦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联系电话:*******
医疗机构:西安市山中医院,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职务:院长。
孙春诉西安市山中医院医疗纠纷案,经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
院立案审理,被告西安市山中医院申请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患方就本案作以下陈述。
2007年8月23日,患者孙春以孕39周到西安市山中医院住院生产。在产前检查报告为胎儿脐绕颈、缺氧、胎心率120次/分等胎儿宫内窘迫症状的情况下,山中医院未履行如实向患者告知义务,刻意隐瞒了在这种已出现的特定情况下阴道产对胎儿的巨大风险,拒绝产妇剖宫产的合理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已明显出现异常监护结果的情况下未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导致胎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并脑疝、缺血缺氧性脑病(重度)等,于出生后10小时死亡。
陈述人认为:
一、山中医院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对已明显出现的特殊病情及其特定风险未向患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构成明显过错。
患者孙春为大龄初产妇,早在2007年6月16日,山中医院在为患者孙春的b超检查中就已检查出胎儿脐绕颈。此后,这种情况一直未能消除。至临产前三天的8月20日,检查报告仍为胎儿脐绕颈、缺氧、胎心率120次/分等胎儿宫内窘迫症状,门诊也曾给产妇进行了三天的吸氧。但在8月23日宫缩开始后住进医院待产时,接生医生明知上述情况,却刻意隐瞒了在这种已出现的特定情况下阴道产对胎儿的巨大风险和不利后果,未如实履行向患者告知义务,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具有明显过错。
二、山中医院剥夺患者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权,拒绝患者实施剖宫产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对造成新生儿死亡负有过失。
在产妇孙春进入产房后,产妇及其家属一再要求实施剖宫产,但均遭到接生医生的拒绝。在胎儿脐绕颈、宫内窘迫状况下,接生医生理应预见到阴道产可能发生的不利后果,理应懂得分娩方式的选择对胎儿的重要影响,理应放宽剖宫产指证,尤其是理应尊重产妇及其家属要求剖宫产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但接生医生仅因为麻醉师未上班而粗暴拒绝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剖宫产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剥夺患者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权,对造成新生儿死亡负有明显过失。
三、山中医院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已出现明显异常监护结果的情况下,未及时的采取正确措施,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并缺血缺氧性脑病直至死亡的直接原因。
据山中医院孙春“产程进行纪录”记载,2007年8月23日下午9时,产妇孙春宫缩开始。晚11时,胎心142次/分。至24日0时30分,胎心已降至126次/分,且宫口并未完全打开。由于产前胎儿脐绕颈并严重宫内窘迫,此时接生医生理应立即采取剖宫产,以保护胎儿。但山中医院的接生医生却未采取任何措施。至40分钟后的1时10分,胎心已降至70次/分,山中医院的接生医生仍旧听之任之,仍未果断采取任何立即结束分娩的抢救措施。直到1时40分,胎儿才通过胎吸术娩出,前后耽误有效的抢救时机整整1小时零10分钟。故山中医院对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并缺血缺氧性脑病直至死亡负有直接过失,理应承担完全的过错责任。
四、山中医院“产科入院知情同意书”,是每一个正常产妇入院时都必须填写的格式文件,其中并没有告知且丝毫未提及产妇孙春胎儿脐绕颈并严重宫内窘迫状况下阴道产的特殊风险。手术同意书也不等于免责书。故山中医院关于“患者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医院不负任何责任”的抗辩理由完全不能成立。相反,该“产科入院知情同意书”有力证明,山中医院并未向患者孙迎春如实告知胎儿脐绕颈并严重宫内窘迫状况下阴道产的特殊风险,未告知产妇行使阴道产还是剖宫产的选择权,未制定阴道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防范抢救措施和对应预案。并有力证明,产妇及其家属完全同意在产程中根据需要随时采取包括剖宫产在内的任何防范抢救措施,在出现胎儿严重危机的状况下未及时果断的采取断然措施以抢救胎儿生命的责任,完全应由山中医院承担。
第四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患方:刘某
委托代理人:甘翌晓,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医方:东莞xx医院
关于刘某东莞xxx医院医疗技术鉴定一案,患方提出以下陈述意见:
病情简介:
刘某,女,60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因胸骨后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二小时伴
呕吐一次入院。入院pe:bp160/85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6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上腹压痛。门诊头颅ct:未见异常。门诊ecg:房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入院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2.上腹痛查因:急性胃炎;胆囊炎。3.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
诊疗经过:
06年12月4日,23:40时左右,患者因胸骨后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凌晨01:40时左右家属将患者送到医方急诊,主诉:病人胸痛,不能言语,1个月前有类似症状。急诊室查急诊室查血压160/80mmhg;拍心电图,机读示“房性心率、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患方认为机读心电图不正确,从心电图单上来看应该是“窦性心率、心动过缓,t波倒置改变”),但急诊室医生仅凭机读心电图报告处置,没有认真分析病人的心电图,没有基本用药缓解病人的剧痛。
5日,03:00时,医方将患者收住入院,给予吸氧、血压和脉搏监测,从临时医嘱单上来看,医方主要使用了以抗炎和护胃为主的用药处理;09:00晨间查房以后,继续以抗炎、护胃为主,同时使用硝酸甘油10mg静滴。10:40口服卡托普利和阿斯匹林,14:30口服倍他乐克12.5mg每天2次。18:00血压升至196/110mmhg(患者入院后血压呈持续性上升),20:00医嘱肌注利血平1mg,22:00血压为159/117mmhg,继续持续吸氧和心电监护,病情无特殊变化。
6日,01:45时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神志不清,急查心电图示v1-v5st段上抬,病情迅速恶化,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停止,03:30死亡。
患方认为:
一、医方对病情估计不足、诊断失误。
患者主诉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入院并诊断为高冠心病,考虑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突发后胸骨剧痛,血压持续性升高,心脏彩超示主动脉增宽,在病情恶化前心电图一直无显示st-t改变且心肌酶在正常范围,医方没有考虑主动脉夹层分离并予相应的检查处理。医方在诊断上存在过失。
二、医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梗的治疗处置不当。
1、患者入院第一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待查)?”,而却以第二诊断消化系统疾患进行处置,医方处置原则不符合医疗常规。
2、医方对疾病预后判断失误。没有预见冠脉综合症的可能后果,没有按冠脉综合症处理原则进行相应的监护、用药及告知,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甚至患者死亡。
3、6日,01:45时患者病情变化,心图电示v1-v5st段广泛上抬,前壁心梗诊断成立,在医学规范上应当尽快再灌注心肌,但从医方的病历记录中,此抢救时间段内见不到有关于心梗的处置。
4、病历记录不规范。在医方提交的病历来看,存在相互矛盾的记录,其中,6日01:45的心电图示心率不超过50次/分,而护理抢救记录上心率达150次/分,这是明显的记录矛盾。
三、死亡原因分析。
1、从病史、病情恶化时医方的相关记录来看,患方认为,患者的死亡原因考虑是在原有冠脉不完全梗阻基础上由于主动脉夹层破裂,造成血压迅速下降,致冠脉血流缓慢,供血不足而并发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的死亡和医方诊断处理不当存在因果关系。
2、医方没有履行尸检的告知义务。患者死亡后,家属和医方理论表示对死亡原因不服时,医患之间出现医疗争议,但医方从来没有告知过患方家属对死亡原因不服的可以申请尸体解剖鉴定确定死亡原因,患方认为,本例没能尸检的责任应由医方承担。
四、本例构成医疗事故。
患方认为,医方没有本着高度注意、慎重分析病情的义务为患者诊疗,诊断上的失误、处置上的不当直接延误了患者的病情并至病情恶化死亡,医方的过失和患者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医方应承担医疗事故的责任。
上述意见,请各位专家考虑。
第五篇:新生儿死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陈述书
重庆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
天职律师事务所受患方黄华东、吴彤的委托,指派田东海担任黄华东、吴彤诉贵州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该案经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立案审理,贵州省人民医院在诉讼中申请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田东海律师受黄华东、吴彤的委托代
理患方就本案作以下陈述,供各位专家参考。
一、医疗经过简述。
黄华东与吴彤系夫妻。
2007年4月3日,为保证腹中胎儿的健康,吴彤在省医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按照医院规定定期对胎儿进行检查。建册后,吴彤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省医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结果均反映吴彤宫中胎儿一切正常。2007年9月25日,吴彤因出现临产征兆,立即住进了省医妇产科待产。住院后,省医的医生对孕妇吴彤进行了一系列产前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宫中胎儿一切正常。2007年9月26日,原告吴彤在省医自然生下一名女婴,婴儿生下来后一切正常。婴儿出生一小时左右,突然出现哭声减小,呼吸减弱,全身发紫等现象,不久后死亡。吴彤之女死亡后,经医患双方协议共同委托贵阳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对婴儿的死因进行鉴定,后贵阳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鉴定认为:吴彤之女系在原有脐带绕颈致宫内窒息,出生后肺扩张不良,致新生儿严重缺氧,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二、对贵阳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以下简称:鉴定中心)所做的鉴定结论的评价。
我们认为鉴定中心对黄华东、吴彤之女死因作出的鉴定结论没有事实根据和医学根据,缺乏真实性,依法不能作为鉴定的参考依据使用。理由如下:
(一)鉴定中心作出的鉴定结论所依据的病历资料不完整。
省医在向鉴定中心提交病历资料时,未按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通知当事人黄华东、吴彤在场。由于患方在省医向鉴定中心提交病历资料时未在现场,所以省医故意将吴彤住院生产的最重要的多份“分娩记录病历”资料隐瞒不予提交,导致鉴定中心在书面依据存在严重瑕疵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鉴定结论。对省医未将最重要的病历资料向鉴定中心提交的这一事实,我们已向贵会提供了鉴定中心鉴定人王杰的录音光盘可以证明,王杰教授当面对黄华东、吴彤说省医没有将分娩记录病历资料向中心提交。
(二)鉴定中心的鉴定分析说明和鉴定结论严重背离了医学科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理由如下:
鉴定中心在鉴定分析说明中说:“根据上述材料,吴彤之女系宫内脐带绕颈,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缺氧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青紫、发绀。尸检发现双肺扩张不良并淤血、水肿,考虑为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或羊水吸入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稀释影响肺泡的扩张所致。心脏表现为右心腔较左心腔扩大,右心室壁较左室壁增厚。据此,分析系在原有脐带绕颈致宫内窒息,出生后肺扩张不良,致新生儿严重缺氧,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从鉴定中心的鉴定分析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鉴定中心给黄华东、吴彤之女死亡原因下的结论为:系在原有脐带绕颈致宫内窒息,出生后肺扩张不良,致新生儿严重缺氧,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我们认为鉴定中心的鉴定分析说明和鉴定结论严重背离了医学科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理由如下:
1、黄华东、吴彤之女在宫内存在脐带绕颈是事实,但脐带绕颈并未导致胎儿宫内窒息。
对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窒息的情况,从吴彤的“孕期检查记录、产前检查病历记录以及婴儿出生时的出生记录”等一系列病历资料可以看出,吴彤宫中胎儿虽然存在脐带绕颈,但在宫内是不存在窒息的。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孕妇吴彤于2007年4月3日在省医处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的目的是对宫中胎儿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建册后吴彤严格遵照省医医生的规定定期到该院进行相关检查,每次检查的结果均显示宫中胎儿正常、健康,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已向医学会提交的吴彤在省医处建立的“孕产妇保健手册”可以证明。
其次,孕妇吴彤的产前各项检查状况良好,检查结果均显示宫内胎儿没有出现窒息现象。孕妇吴彤在预产期快到后,在家人的护送下立即住进了省医的产科处待产。在临产前,省医对孕妇吴彤进行了胎动、羊水量、羊水性状、胎心监护、胎儿脐动脉和脑动脉血流等等一系列胎儿宫内安危监护检查,从省医提供的彩超检查报告等病历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检查结果均显示宫中胎儿良好,没有出现宫内窒息及其它不正常现象。
再次,胎儿虽然在宫中有脐带绕颈的情况,但从产前“彩超检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脐带血流s/d比值正常”,“脐带血流s/d比值正常”就说明脐带血液未受阻,是正常的,不存在胎儿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而引起缺氧,进而使胎儿中枢
受抑制以致于发生宫内窒息状况。
2、孕妇吴彤之女在整个产程中各项指标均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出现窒息状况。
从省医提供的产程记录资料上可以看出,吴彤的生产过程是正常产程,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胎儿的胎心位置和速率等都是正常的。
3、孕妇吴彤之女在出生时一切指标良好,没有出现窒息状况。
首先,从省医提供的“孕产妇围产期登记表
(三)”(即分娩记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新生儿在出生后即刻就出现了哭声,且哭声很畅。如果胎儿在宫内存在严重窒息,那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内是没有呼吸的,其不可能在出生后立即出现哭啼声。
其次,省医提供的“孕产妇围产期登记表
(三)”(即分娩记录)“有无窒息”一栏上也显示新生儿出生时没有窒息现象。
另外,省医提供的“孕产妇围产期登记表
(三)”(即分娩记录)“阿氏评分”一栏中对新生儿出生后的评分也很好,出生后一分钟为9分,出生后五分钟为10分即满分。“阿氏评分”是临床上用以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是以出生后一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侯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处理不妥可转为重度窒息,需要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才能恢复;0-3分为缺氧严重系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气管插管给氧。从吴彤的病历中对其女儿的评分我们可以看出,其女儿出生时不存在窒息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鉴定中心的鉴定分析说明以及鉴定结论没有事实根据和医学根据,严重违背了医学原理和临床实践。此鉴定结论缺乏真实性,没有证明力,不能作为鉴定的参考证据使用。
(三)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自相矛盾。
鉴定中心在鉴定分析说明中说:“尸检发现双肺扩张不良并淤血、水肿,考虑为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或羊水吸入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稀释影响肺泡的扩张所致。”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吴彤之女双肺扩张不良并淤血、水肿的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所致;第二种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羊水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稀释影响肺泡的扩张所致。
双肺扩张不良并淤血、水肿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先天性肺扩张不良所导致的,况且尸检没有发现先天性肺扩张不良的特征。如果婴儿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羊水,而出生后医生未能及时将羊水吸干净就会导致窒息,窒息严重的也会导致双肺扩张不良并淤血、水肿。
既然存在两种可能,为何鉴定中心给吴彤之女出生后死亡原因下的肯定结论为:“系在原有脐带绕颈致宫内窒息,出生后肺扩张不良,致新生儿严重缺氧,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三、对省医的诊疗行为的评价。
省医的接生护士和值班医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护理常规和抢救常规,对黄华东、吴彤女儿的死亡具有不可推卸的过错责任。
(一)省医在新生儿出现病危后,没有及时向家属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有明显过错。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我国《执业医生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均要求院方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具体到本案中,院方在发现婴儿出现哭声减小,呼吸减弱,全身发紫等现象后应按规定立即将婴儿的这一情况告诉家属,但院方并没有将婴儿的情况及时告诉家属,家属完全不知情。另外,院方在将婴儿转到新生儿科之前以及转到新生儿科之后也没有将婴儿的病情及抢救措施等告诉家属。直到院方告诉家属婴儿已经死亡时,家属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二)从省医提供的孕妇吴彤的“住院生产病历”等材料中可以看出,院方的接生护士的护理行为严重违反了医学原理及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常规,存在重大过错。
1、省医的接生护士对婴儿出生后的监护严重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未尽到一个护士应尽到的合理注意义务。
从吴彤的分娩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婴儿出生的时间为8点45分(有可能更早),但直到9点30分接生护士才发现婴儿出现异常情况。由于接生护士的严重不负责任,对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及时严密观察和认真检查,未能尽到一个专业护士应尽到的合理注意义务,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2、省医的接生护士对婴儿出生后的睡姿摆放不对。
婴儿出生后不管是否存在窒息,都应当立即让其侧卧,将头放低。
但从省医提供的病历中可以看出,接生护士从一开始就没有将黄华东、吴彤的女儿侧卧,而是让其平卧于床上。这一行为是导致原告女儿发生哭声变小、脸色苍白等现象,并最终死亡的重要原因。
3、新生儿出生时省医接生护士没有将新生儿呼吸道中的粘液清除干净,是导致吴彤女儿吸入大量羊水,并最终发生严重窒息,导致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胎儿从母亲宫内分娩出来后,首先要清理呼吸道,接产者应用纱布轻轻擦去口鼻粘液。再以吸管吸出呼吸道粘液,待新生儿大声啼哭时,即可处理脐带。从省医提供的病历记录中,首先我们没有看到接生护士对新生儿呼吸道粘液进行清除的相关记录,而我们从病历中看到的仅是在新生儿出现面色口唇苍白、四肢青紫等生命垂危状况后一小时左右,该院医生才赶到产科抢救时才采取吸新生儿口鼻腔粘液,并吸出大量粘液。(省医的医生在病历中已经说明:考虑为新生儿吸入所致窒息。在鉴定中心的结论中也说明:存在羊水吸入的可能。)
(三)省医抢救行动迟缓,抢救措施明显不当,也是导致吴彤、黄华东女儿死亡的直接原因。
在出现新生儿病危的情况下,抢救应争分夺秒,且应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由两名专科医生参与抢救。但本案中省医在新生儿出现病危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且抢救医生也没有及时出现在抢救现场参与抢救,而是在半小时后才赶到。
临床实践中,在新生儿出现严重窒息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实施“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给氧”这一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这是临床上当新生儿出现严重缺氧时采用最多的也最有效的抢救措施,遗憾的是这一措施在吴彤之女出现严重缺氧时并没有得到医生的实施,延误了抢救的良好时机。
(四)省医在对婴儿的抢救过程中以及在将婴儿转往新生儿科的过程中均未按规定采取保温措施,导致婴儿体温严重下降,这也是导致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早期的体温平衡状态对新生儿的存活与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低体温可以引起新生儿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尤其加重窒息的病理生理改变,干扰复苏的效果,增加婴儿病死率。按规定,在婴儿出现窒息后的复苏及护理操作均应在辐射加热器下进行。具体到本案中,首先,从病历中我们看不出省医在黄华东、吴彤的女儿出现窒息后的复苏及护理操作均是在辐射加热器下进行的。其次,在婴儿病情并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仓促将婴儿转往新生儿科,而且医护人员在将婴儿转往新生儿科的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对婴儿采取专门的保温措施(产科在一楼,新生儿科在五楼)。
我们认为,由于省医医护人员缺乏对窒息婴儿保温的足够认识,在对吴彤之女出现窒息后的复苏、护理及转运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保温措施,没有进行充分保暖,导致新生儿失热过多,加重了窒息的病理生理改变,干扰复苏的效果,增加婴儿病死的机率。
(五)在新生儿病情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因为护士与医生的疏忽大意,认为新生儿已经完全没有生命危险了,仓促将黄华东、吴彤之女转到新生儿科,在转送过程中严重耽误时间,再次延误了抢救的良好时机。
(四)省医在新生儿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仓促将婴儿转入新生儿科,转入新生儿科后未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确立诊断,且未严格遵循儿科诊疗常规进行及时抢救。
从省医提供的病历中,我们看不出省医将婴儿转入新生儿科后及时地进行了相关检查确立诊断,也看不出省医严格遵循儿科诊疗常规对婴儿进行了及时抢救的事实。
四、对“假设”鉴定中心关于黄华东、吴彤之女死亡原因的结论成立的评价。
如果鉴定中心关于黄华东、吴彤之女死亡原因的结论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省医向人民法院以及医学会提供的所有吴彤的病历资料系事后伪造的。
假设鉴定中心关于原告吴彤之女死亡原因的结论成立,那省医所提供的所有病历均系事后伪造的。因为从省医向人民法院以及向医学会提供的吴彤住院生产诊疗病历资料中可以看出,黄华东、吴彤之女在宫中一切都很正常,不存在宫内窒息现象。
(二)省医在明知孕妇吴彤宫中胎儿存在严重宫内窒息的情况下未检查出来,省医对胎儿的产前监护严重不到位。
(三)省医在明知孕妇吴彤宫中胎儿存在严重宫内窒息的情况下,不选择对孕妇进行破宫产,而让孕妇吴彤冒着胎儿死亡的严重危险自然生产,省医严重违反了诊疗常规。
(四)在明知孕妇吴彤宫中胎儿存在严重宫内窒息的情况下,省医没有指派专业医生在场参与接生,未对新生儿因宫内严重窒息出生后可能产生呼吸功能障碍、严重缺氧等各种危险做好抢救准备。
五、对医疗争议的看法。
综上,我们认为由于省医的接生护士和值班医生的行为严重违反护理常规和抢救常规,才导致了黄华东、吴彤女儿的死亡,其行为已经构成医疗事故。
此致
重庆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