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理解十一五的区域政策
全面理解十一五的区域政策
记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十一五”规划建议),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并专门列出一个部分阐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位专家都是长期致力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有的还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组的成员,你们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十一五”期间的区域政策?
杜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把这种变化归纳为“四个板块、四类功能区、四种机制”。
所谓“四个板块”,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表述的“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地提出了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这种变化透出两种政策导向:一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区域都应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二是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所谓“四类功能区”,就是“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表述的“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我认为,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分类,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对于这“四类功能区”要把握两点。第一是对各主体功能区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譬如对禁止开发的生态区就不要把GDP当成衡量标准,这样地区的GDP可以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对于优先开发地区也不能光看GDP,要考核其人均收入增长。第二是要实施功能性经济政策。现在纳入考虑范畴的有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今后也许还需要纳入投资政策。所谓“四种机制”,指的是“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并把这种协调机制明确细分为“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前三种机制强调的是区域之间的关系,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而扶持机制,则强调的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总之,“十一五”规划建议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的战略,政策导向,甚至包括国家调控方式杨开忠:“十一五”规划建议透露出一个重大的信息,就是我们的区域政策模式发生了4个重大转变。
第一个重大转变,是由平衡抑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的转变。
一方面,随着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我国地区之间的投资、生产、贸易、消费联系越来越强了,一个地区的兴衰越来越直接或间接地、较大规模地影响别的地方发展;这为区域政策转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区域整体进行统筹提供了客观的生产力条件和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也需要进一步打破
区域壁垒,把一体化作为区域政策的基础,这为区域政策转向统筹的一体化区域政策提供了体制条件和要求。因此,实现区域政策从传统的平衡抑或不平衡模式转向统筹的一体化模式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提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而且突出表现在“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四种机制”,首先最重要的是全国统一的市场机制,然后是区域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以及扶持机制。如果说扶持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带有一定平衡导向的话,其他三种机制,都是推动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地方的优势。
第二个重大转变,是由过去的重在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区域政策转向重在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不仅成为区域发展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成为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为了适应和驾驭这种趋势,我国区域政策转向了着力培育和提升各个区域竞争力。因此,“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区域政策。“十一五”规划建议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了空间成长管理思路,具体表现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不同的区域划分取向。这是一个重大创新。可以预见,下一步就是要沿着“定区位、定性质、定规模、定时序”四个方向来深化落实。这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关键是空间尺度的选择。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方向深化落实了,我们注重空间成长管理的新的区域政策,就能够真正发挥它的效用。
第四,从单纯侧重陆地向陆地和海洋协调发展区域政策转变扩展。“十一五”规划建议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海洋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当中。
“十一五”区域发展有哪些趋势
记者:“十一五”规划建议如此重视区域经济,的确令人振奋。我们的记者在各地采访,也充分感受到各地跨区域的合作热情。那么,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魏后凯:我们有一个预测,“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会出现五大趋势。
第一、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会不断加快,会出现一些大都市圈。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
第二、产业转移会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由过去转移加工制造业,到现在转移公司总部、市场营销机构、营运中心等整个产业链。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产业转移也会加快。
第三、产业的集群化也会加快。现在很多地区,都在重视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可能会出现一种特色发展的趋势。第四,会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
过去我们的产业分工,比如西部发展农业,东部发展工业,这是地域之间的分工。后来,发展到每一个地区都在发展相同的产业,但发展的产品不一样。这是产品之间的分工。现在出现一个新的态势,大家都在发展同一个产品,但是产业链的阶段不一样,比如长江三角洲,公司总部、运营中心在上海,一般的加工制造,可能会扩散到周边地区去了,零部件,又在另外一个地区,按照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工。也就是说,我们产业发展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最后因为公司总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集中在大城市,会形成一些区域管理控制中心。
第五,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张可云:“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新一轮的区域合作。
这次新一轮的区域合作,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活跃起来的。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新一轮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
在这种形势下,各地方政府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定位?实际上是一个机制创新问题。在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中,各地方政府要为企业跨区域的活动创造条件。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已经初步显现。东西部互动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东部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吸纳东部转移的产业化技术。根据一般经验,中国的发达省份人均GDP达到5000到6000美元后,必须调整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现在,东部已经产生了这种推力,而西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准备,也已经具备了吸收能力。
今后,西部的发展会加速,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很多待开发的特色资源。经过多年的准备,西部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一种超常规发展的合力。
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是什么
记者:“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的思路。那么,在这个思路下面,我们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抓手是什么?戴均良:我们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起来考虑是个大飞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地区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只有农村现代化建设保持相应水平,保持良好的基础,城镇化才能得以持续稳步发展。如果农村的建设跟不上,不仅不符合党的宗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而且在客观上也不利于经济全局的发展和稳定。
农村的发展必须跟上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不能过于滞后。而且,我们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的阶段。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世界的规律都是如此,中国也开始了这个阶段。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按新的城市化的原则推进。最近,中央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过去有人曾经提出要限制大城市发展,但中国不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不符合集约发展的要求。因为我们人口太多,没有中心城市的带动,区域经济就发展不起来。目前的现状是,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外,中西部的城市都存在城市功能不足、发展规模不大、辐射功能不强的问题。
集约发展也是世界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日本、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几大城市群集聚了全国60%―70%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集约出效益,集约出竞争力,集约出活力。
努力做大城市经济规模。从国情来讲,必须搞好行政中心城市的经济建设。省会城市经济、市府经济、县城经济,这是三个层次。如果统计一下省会经济、市府经济、县城经济的规模,占全国经济总量大概在70%―80%以上。我国有地级建制几百个,县和县级市2000余个。如果把这些中心城市建设好了,整个国家城镇体系的骨干就有了,支柱也有了。现在的不足是县级市数量太少,地级市的功能较弱,一个地级市一般都是几百万人口、几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心城市,但大多数地级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功能很不够。有很多地级市,只有一个市辖区,人口也就是四五十万,有的只有二三十万,很难发挥经济辐射作用。
行政区划调整要尽力为中心城市发展、地一级中心城市发展创造体制条件。
县级城市现在发展还很不够。从集约发展的要求考虑,我们应引导中心镇、重点镇向小城市发展,适度增加一些县级城市。目前全国县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不符合集约发展要求。在2000余个县(市)中,20万人以下的有300多个,有不少分布在平原地区。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发展城市的带动作用,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是个大的课题。在这方面要有点作为,为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体制上创造更好的条件。
杨开忠: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
城市群、产业群是客观现象,但又不仅仅是客观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客观现象,你可以看到各种城市群、产业群或企业群。因为无论是城市群,还是产业群,它都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所以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往往都是一些产业集群和大都市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都是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这是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是一种资源驱动型的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报酬递增驱动或规模经济驱动阶段。
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大都市圈化时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向大都市圈集聚。
区域“自下而上”经济一体化越来越突出。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冲破地方之间的壁垒,才能去享受全国这个大市场的规模效应,才能获取规模经济。所以经济一体化是受经济发展新阶段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力驱动的,是不可扭转的一种趋势。
面对这样的趋势,从大都市圈的角度来看,怎么办?
要把都市圈化作为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基地。现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在实行城乡一体化,包括教育、卫生、就业的一体化。这是我国都市圈化在这个尺度上的具体表现。应该因势利导,积极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要推进四化,一是农业要工业化;二是农民要工人化;三是村落要集中化,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村落集中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投入发挥最大限度的效应;四是村组要企业化。另一方面,以大都市圈为中心来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建设、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发挥大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肖导 整理)
杜平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规划组组长
戴均良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
杨开忠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可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
第二篇:如何全面理解执行力
如何全面理解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一个战略,而是一个管理概念。执行力最简单的理解应该是指执行决策、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企业贯彻落实决策,达成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全面的去理解执行力呢?
1、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执行力首要的是具有责任心、使命感。
2、执行力的前提是对工作安排的充分理解。
3、执行力要有系统的管理做支持。从管理层面上来说,给执行人员提供有操作的平台,有科学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工作标准清晰,目标明确;从执行层面上来说,要求有贯彻、有落实、有检查、有督导。有一系列具体保障执行的制度、措施。否则,执行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4、执行力是“正确的做事”,我们首要的是从战略上或者从企业高层上,制定对战略、政策、方针,使其具备可执行性、可操作性,而且是执行“正确”的事情,至少保证正确的方向。
5、执行力不排斥创新,恰恰相反,在执行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岗位需要赋予执行工作更丰富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死搬硬套。执行工作更需要策略。
6、执行力要有企业文化做基础。一是工作安排不可能也没必要事无巨细,各种细节考虑周全。工作中总有一些空隙,是部门之间的一些工作,各部门不推诿,主动承担责任,就是执行力到位。二是领导人要身体力行,率先执行,身先士卒。在一些企业中,领导经常口头改变一些制定过的政策,是率先不执行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权利谈执行力。
7、执行力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力”是合力,是方向。不是简单的某一英雄的某一个行为,是一个组织系统,是整个团队的配合,它对部门人员的首要要求就是配合力。
8、执行力的工作执行要有反馈,不是简单的执行。从工作安排层面上来说,要有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从执行层面上来说,要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建议,这本身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9、执行力要求领导者具有权威,受下级的拥护和爱戴。
10、执行力要求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执行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
第三篇:如何理解上有政策
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存在于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仅政府部门是这样,连私人企业也是这样。很多人喊的是政策执行的原则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政策被“变通” 的表面一致,但却阳奉阴违执行。或者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出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折扣”现象,上面“风声大”,下面“雨点小”。一些政策被歪曲和修改,结果与决策者的初衷南辕北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本位思想和执行力,不仅使上级政策遭受“棚架”,也严重损害了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实质是蔑视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二、该现象是必要的。我们都知道上级制定的政策很多是科学的,但他并不意味着政策是适合每一个地方、单位、公司。我们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如果不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一味的执行上级的政策,就可能会与当地的实际相冲突,反而会好心办坏事。就现实来说,文革时期我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的制度,后来证明是和本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不相适应的,故而就产生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到迄今为止我国仍有一些地方在实行人民公社的制度,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华西村,且发展的比现在的其它地区都要好很多。由此可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就可以适当的灵活运用,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可以并且应当拿来为人民服务。总的来说,上级制定的政策只是一个纲要是从全国范围来考虑的,而所谓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就要求我们将其应有到群众中去,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灵活实际、活学活用,才能达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目的。相对来说,如果上级的政策是错误的,就一定不能去执行否则就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说“文革”时的政策就有些是不对的,而下级却不加辨认的执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该现象存在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必要性,对他我们要从两方面来加以考虑,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这一现象在特定的环境下是否是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然后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而对于错误的我们要加以改正,正确的要加以推广。
请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控制的程序
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中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确保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为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的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政策控制的程序是有以下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一、确立标准。标准是衡量政策的实际效果即绩效的尺度。政策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政策的顺利运行,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因而政策目标是政策控制的最根本的标准,控制的标准来源于政策目标。但是政策目标是一般化的,因而往往不能直接变成或翻译成控制标准。因此,必须将其具体化才能成为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说,可以将一般的政策目标变成一系列的具体指标。常用的控制标准有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收益标准等等。
二、衡量绩效。理想的政策控制是采用前馈控制即在实际偏差出现前预见到它们,并预先采取纠偏的应对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须在政策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随时监控政策运行的情况,衡量政策的实际绩效,将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或期望的结果加以比较,及时发现偏差。衡量政策绩效的准确与否,既取决于标准是否合理,也取决于是否找到合适的衡量、评价方法。必须注意,不应把实际的政策效果理解为最后的政策结果,有时它可能仅是一中阶段性的成果,或由中间状况推测出的结果。政策控制不仅仅是对最终的政策结果的纠正,也包括对中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纠正。
三、纠正偏差。这一环节包括确定偏差类型、程序、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政策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也许是政策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也许是目标不恰当;也是是执行组织或人员执行不力或协调不够;也许是财力、人力不足;等等。在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之后,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加以纠正,对政策加以调整。
什么是方案规划?政策方案的规划都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我认为,所谓的方案规划,指的是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它包括问题的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五个环节。政策方案的规划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完备的原则。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贯穿于方案规划的整个过程。无论是问题的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都必须建立最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基础上。政策的科学性是与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成正比的。信息越全面、准确,方案规划就越具有科学性。
2、系统协调原则。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仅政策本身可以看成事一个系统,而且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政策相联系,处于一个政策体系之中。要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既要考虑到不同层次政策之间的纵向协调,又要考虑到相同层次政策之间的横向协调,从而使各项政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协调配套,以产生尽可能好的整体效应。
3、科学预测原则。预测是方案规划的前提,也是方案规划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方案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中预先分析和选择,故具有明显的预测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变化莫测,方案规划中只有运用科学的预测,对于未来条件变化、方案执行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才有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避免决策失误。
4、实现可行原则。政策总是要付诸实施的,要实施就得具备实施的现实条件,即具有可行性。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主客观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对方案进行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从而使方案建立在牢固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使方案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并有成功的最大可能性。
5、民主参与原则。方案规划中的民主原则首先就体现在政策是否能真正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是否使群众获得利益和实惠。坚持民主原则,还要求政策能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利益分配;保证广大群众直接参政议政,在参与政策制定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6、稳定可调原则。政策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指导原则,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考虑原有政策的衔接或过渡,避免朝令夕改,大起大落,影响社会稳定,但是,任何方案规划系统又都是一个开放系统,总是与外界坏境处于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之中。环境变化了,政策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动。
第四篇:全面理解《劳动合
全面理解《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不会大幅增加企业成本?会不会导致用工僵化?会不会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就业?对这些疑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劳动合同法》会不会大幅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
——因落实新的制度规定而增加的成本非常有限;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记者: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将大大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请问您怎么看?
孙宝树:从制度设计来看,因落实《劳动合同法》新的制度规定而增加的成本实际上很有限,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主动终止期满的劳动合同或者因破产、解散等原因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
偿。这与以往的规定相比,要增加一些成本,但要看到,除因企业破产、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以
外,这类支出只有当企业主动终止劳动合同时才会发生,并且涉及的只是部分劳动者,企业由此增
加的成本不会很大。
二是企业支付给试用期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 的80%。这一规定对一些原来支付试用期员工工资偏低的企业来说,无疑会增加一定的工资支出,但涉及的仅仅是试用期劳动者,人数有限,增加的成本也不会多。
记者:说起《劳动合同法》增加的人工成本,不少企业还提到了“社会保险费”,认为这一部分
增加的成本特别明显。
孙宝树: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在对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劳动合同法》将缴纳社会保险费作为合同的必备条款,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这对那些过去
长期不为职工缴纳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来讲,落实这一规定肯定要增加成本,因此感到压力很
大。但应当指出的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劳动法》等法律
法规早就明确规定的一项义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承担的成本。用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侵
害职工合法权益来人为压低成本,追逐高利润,是不正确的,是违法的。
■ 处罚力度加大是否也意味着“成本”增加?
——守法经营的企业不会因此增加成本,但违法企业的法律责任将明显加大
记者:《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守法经营的企业将得到更好的保
护,但对违法的企业来说,是不是加大了处罚力度,也就是“违法成本”是不是将明显提高?
孙宝树:是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许多企业都认为,只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规范经营,企业
对职工的凝聚力、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的环境会更加公平,企业的利益会
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欢迎 的。
同时,也需要看到,法律实施后,如果有的企业违法,其违法责任将明显加大。例如,对企业不
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了一个月后一年之内,企业要支付两倍工资;满一年的,视为
企业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企业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了企业应当
继续履行或者按照正常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情
节严重的,规定了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
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不会导致用工机制僵化?
——《劳动合同法》放宽了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等于“铁饭 碗”
记者:《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一直是议论的热点,这部法律为什么要强
化这方面的规定呢?
孙宝树:在许多国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通常是劳动合同的主要形式,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适
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我国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占到70%以上,其
中,合同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劳动合同占到60%左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
既不利于劳动者的稳定就业和权益保护,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正是为了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
带来的劳动者权益容易受到损害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在坚持企业与劳动者双向自主选择基本制
度的基础上,强化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
记者:有的企业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导致用工机制僵化,是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
“铁饭碗”。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担心,一旦与职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来就很难
解聘员工,做不到“人员能进能出”。
孙宝树:这种看法有偏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三种合同形式中的一
种,它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并不是不能解除或终止的。根据法
律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样,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解除的。
为了实现企业用工能进能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单方依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与《劳动法》相
比,这些规定放宽了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例如,法律规定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
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依法履行一定程序后,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因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铁饭碗”,只要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规定,健
全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就不会导致用工机制的僵化。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不会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就业?
——完善法制将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我国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状况都比较稳定
记者:《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有的人认为,这部法律的实施会影响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
优势,导致企业关停或迁往其他国家。对此您如何评价?《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否会影响我国的 投资环境?
孙宝树:投资环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潜力、劳动力素质以及法制环境等都 是影响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据广东省有关部门调查,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就有一些企业搬
迁或关闭,其原因主要是原材料、能源、土地、人工等成本上升,以及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环保
等新政策的实施和政府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没有出现企业因贯彻实施
这部法律而大规模搬迁或关闭的情况。而且,在部分企业搬迁或关闭的同时,当地也有许多新的企
业开工建设《劳动合同法》对于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
展,与改善投资环境不仅是不矛盾的,相反,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将更
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影响就业形势。事实上,在
法律实施前,的确有一些企业集中清退部分员工。《劳动合同法》究竟会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
响?
孙宝树:《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确有一些企业集中清退本单位不规范的临时用工,个别企业解
散或搬迁导致一些劳动者失业,但涉及的人数不多。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状况都比较稳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年初对 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统计,近期新增岗位与求职人员同步增长,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比增加 10.5%。1—2月份,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新增183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7%。
■ 如何使《劳动合同法》得到强有力的执行?
——制定实施条例,加大监察执法工作力度
记者:《劳动合同法》发布实施后,受到劳动者的广泛欢迎。不过,也有许多人担心这部法律得
不到强有力的执行。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法律的全面实施?
孙宝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企业正确理解法律的立法宗旨和具体内容。
——积极配合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实施条例,对法律比较原则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加强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密切关注劳动用工变化趋势,指导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依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纠正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2] 持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方针,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得到的重要认识和结论,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具有以下重大的意义:
一、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开展了整党,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须臾不可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
二、从严治党要求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我们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从严治党要求我们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这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
四、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摒弃那种对错误思想不批评、对错误行为不纠正的“好人主义”,切实改变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完善各种监督形式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