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推荐)
“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四个全面”是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过往经验,坚定中国自信,带领人民推动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的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战略。“四个全面”的推进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个全面”的内涵,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个方面,都是我国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认真实施。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全面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和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手法。
全面从严治党: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合并在一起的并列关系,他们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具有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具有牵引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关键和最强大的东西,是实现最终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必要条件。
“四个全面”,是总结历史经验,站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制定的适合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坚持的脚踏实地的落实“四个全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全球数不尽的民族之林的最顶端。
第二篇:“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 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关联递进,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向。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必须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唯有这样,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个强大动力。因为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
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与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第三篇: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此我们要全面理解。
传统发展观的突出表现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全部内容,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诚然,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单纯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的目的,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消耗资源、降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则是不可取的。因为GDP增长不能反映人民群众多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也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的代价,更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会造成经济、社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增长,不仅仅反映社会财富在数量上的变化,还包括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品投入结构的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程度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等。另外,经济发展也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哲学信念的前提上,认为发展天然就是好的,发展总比不发展好,发展快总比发展得慢好。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缺乏关心。在发展的价值判断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核心,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目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已经是如何使发展持续下去,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地生存发展,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
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下一步还需要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形势,对于诸如经济体制变革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结构急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温饱问题解决,GDP超过1000亿美元后社会需求升级并且更加多样化,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沉重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严峻挑战,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活力和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政治领域所产生的激荡等等,都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具体地说,统筹城乡发展,目的就是要不仅仅围绕“农”字上作文章,还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寻找出路,更好地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缩小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解决“一条腿”长(指经济)、“一条腿”短(指社会)的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解决人类与自 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解决国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关键点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说,是一个新高度;从实践上说,是一个新课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且要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我们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把发展当作一个战略来抓,不能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而失之以恒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纲领。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来抓,并且自觉实施,长期坚持。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抓住我国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不可回避,更不可任其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根本的办法是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
二、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不能以谋求局部发展而牺牲全局利益
科学发展观高度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的要求。整体性,也就是全面性。它要求在发展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经济和环境、发达区域和相对落后区域、发展较快行业和发展迟缓行业等等,放到一个棋盘中,统筹谋划,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也就是全面发展、整体推进。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必须看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改革,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论改革,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论发展,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西部落后于东部,传统行业落后于新兴行业,环境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坚持全面发展。在制订计划、出台政策、建立制度、安排工作和树立典型时,既要注重全局发展、全局利益,又要注重局部发展、局部利益;既要考虑这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又要考虑到另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既要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又要考虑到个人利益等。总之,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三、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不能为谋求物质文明发展而牺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人类文明从内容上也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它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决定作用。政治文明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所以,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三个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的教训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不仅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且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第188位。如果这种状况还不改变,类似“非典”的悲剧还会重演。
四、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决不能为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而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决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过程来抓,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既讲求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必须摒弃“先污染、再治理,先发展、再协调”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有的同志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达地区的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实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欠发达地区难以做到,还是“先发展、再协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践是有害的。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欠发达地区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为求得一时发展而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不能持久;在发展之后再来治理,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再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我省出台了六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要在坚持这些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与时俱进。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是否经常受到教育、农民是否长期得到实惠,关键要看发展了没有、发展得如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努力适应这一要求。
1、紧扣发展主题,理清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切实改变就组织抓组织的现象,坚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党的中心任务,贴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把组织服务工作做到需要 的地方去,把组织保证工作做到群众欢迎的地方去,变“游离”为“渗透”,变被动出招为主动介入。
2、适应发展需要,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努力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积极组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荐村“两委”成员与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领导成员交叉任职。使村干部和发展能手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积极开展在农民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把协会中有共同特长的党员组织起来,围绕协会发展开展党组织活动,使党的工作覆盖到新的社会组织。同时,通过专业协会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把好协会的发展方向。
3、围绕发展目标,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要一手抓教育,增强党建工作责任人党的观念;一手抓考核,使责任人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特别要强化考核标准的刚性,坚持把发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根本标准。要实行介入式考察,从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志要参与责任人任用的考核和研究,解决过去存在的责权分离、手段弱化的问题。要捆绑式运用考核结果,把履行责任制情况作为责任人任用的重要依据,把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起钩来。
二、按照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组织保证
共产党人的政绩观,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农民得实惠。能否把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是实现“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的关键。
1、树立以政绩取人的导向,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任办法。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办法选人,对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要改进干部的选任办法,让群众满意的人进班子。我省在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即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内选举。在乡镇开展“一推两考”试点工作,即采取民主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的办法,确定下一届镇党委和纪委组成人选。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关键环节在于:一是群众广泛参与,推荐算数。在村党组织成员的推荐中,不仅有党员参加,也有村民代表参加,所产生的人选体现了全体村民的意志;在乡一级干部人选的推荐中,不仅有下一级单位负责人参加,还有占参会代表20%的农民参加,使群众的态度影响到干部的进退留转。二是全过程阳光操作,推荐票公开统计。这既体现了组织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又体现了群众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从而促使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促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些做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2、加强规范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任职、任期和进修培训,告诉干部干什么,教会他们怎么干。同时,可与高等院校联合开设进修班,培养高层次领导人才。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开设培训“超市”,实行“订单”培训,推行学分制,由干部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行安排受训时间,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我省正在开展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要不断总结,积极推广。要建 9 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述学、考学制度,把干部的学习同考核、奖惩和任用结合起来,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3、强化激励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干部严格自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关键,培训是基础,激励监督是保证。可开展“双评”活动,即每年分别评比有作为和不作为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被评为有作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重奖;对被评为不作为的干部,经组织考察属实的,可责令辞职。要改进评比办法,扩大评比工作中的民主,把评比标准、评比权限和评比要求交给群众,真正由群众当家,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选出来,使他们有地位、得实惠、增光彩。
三、按照新型人才观的要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问题关系小康大业。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关键要依靠人才。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1、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对有潜力的人选,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实用人才开展科技承包和试验示范活动,推荐他们到专业协会中唱主角、挑大梁。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表彰,给予重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农村乡土人才是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并纳入人才范畴,在教育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一视同仁,使乡土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奔头。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大军在外经风雨、见世面,既挣了“票子”,又换了“脑子”,10 要把他们纳入人才范畴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2、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人才工作的重点。要坚持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教”活动,把它建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加油站”,办成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助推器”,打造成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平台”。要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可在全省农村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抓好100个“双培双带”示范乡镇、1000个“双带”示范基地、1000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和公道正派理论强的“三强”型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行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按照自愿申报、党组织确定、向全体村民公告的方式,明确无职党员的岗位责任,加强考核,使每个有能力的无职党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3、加强激励,动员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干部、军队转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和乡镇企业工作。尤其是县乡机关干部工作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实行“五五制”,即一半人员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一半人员到农村基层蹲点创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也可鼓励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对“蹲点干部”和“打工干部”可以实行身份、关系、待遇“三不变”,对工作卓有成效的,要提拔任用,形成人才资源的“洼地”效应。我省近年来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是加强“三农”工 作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成功实践,要抓紧抓好。
四、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推进为民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机制保障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1、建立述联考联制度,培养干部亲民作风。农村基层干部只有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特别是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才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促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定期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乡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等。为促进这些制度的落实,要建立干部述联考联制度。干部述职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由群众进行测评。测评时,可适量吸收农民代表参加。同时,对干部进行考核和任用考察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
2、实行民主听证制度,广泛集中民智。在决策上体现群众意志,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使农民得实惠。实行民主听证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有效办法。通过听证,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与干部面对面交流,构筑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可进行购买或给予重奖。决策实施的效果如何,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后,再召开听证会,凡是多数人赞成的,要继续执行下去;凡是多数人有意见的,要对决策进 12 行完善;凡是多数人反对的,要坚决废止,使决策始终符合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
3、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农村基层干部要适应乡村区划调整、乡域村域扩大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在乡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情,只需向代理室提出申请,其它工作均由代理室全程代为办理。要明确代理内容,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列入代理范围。要规范代理程序,抓好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代理室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办,使代理室和“小窗口”能为群众提供大服务,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
訾金雷
(2006年3月31日)
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思考,上午又听了新农村建设的辅导报告,我们对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认识更加到位、理解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下面,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是个老的提法,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背景。它是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加快农村发展正成为全社会共识、农村建设具备一定基础 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二是新思路。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三是新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工作布局更全。四是新方式。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五是新变革。改革开放后至十六届五中全会其间的27年,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城乡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一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权于民;一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负于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第三次重大调整。从中央把“三农”问题明确定位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从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到作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从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到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工农、城乡和分配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其实质是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六是新机遇。宿州作为农业大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是我们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我市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众多,应该说受益面也就更大。这个机遇如果能抓住,就会极大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推进跃升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二、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深刻内涵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跨数十年、惠及几亿人、涉及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迅速启动、扎实开展,我体会,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必须防止和克服五种倾向:一是脱离实际,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空洞口号、神秘概念和玄奥理论,或者重新回到就农业抓农业的老路子。我理解,当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如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等就是新农村建设,已经确定的“工业强市、开放兴市”战略、“6+3”工程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是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包涵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村庄改造等丰富内容,并且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内容。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盲目冒进,一哄而起。新农村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艰巨的长远课题,决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积极态度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从长计议,不草率从事;锲而不舍,不急于求成,力争做到规划不留遗憾,政绩不留隐患。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无事可干、无所作为倾向。决不能以为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负担问题就从此解决,农村工作就万事大吉。必 须保证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政权的有效运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要靠他们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他们来维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也要靠他们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来实现。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不是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而是要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提高素质,更好地带农民发展,帮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五是越俎代庖,强迫命令。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一厢情愿地去搞农民不满意、甚至反感的事,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机制和办法,达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要求。
三、围绕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要紧密联系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思考和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和实践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初步考虑,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五个好”为目标,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概括地说,就是:
确立一个观念:即发展型的农组观,以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来统领农村党建工作,把围绕发展的程度、服务发展的力度和促进发展的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双强”要求: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标准选配乡村干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机制。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以改进村党组织设臵为重点,推行“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选派村和小康示范村为重点,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干部驻村,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围绕“四化”目标:即围绕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党领导”的原则,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多元发展、逐步推进的要求,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试点,以中心村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农村社区党组织,把“个体”农民变为“群体”农民,进而成为“实体”农民。
落实五项载体:一是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先锋力量。二是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不 同类型、专业各异的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教育和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把家乡更多的人带出去务工创业,把在外了解到的信息、积累的资金、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四是规范党务公开,并与村务公开配套衔接、同步实施,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示范和带动民主管理。五是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加强村级代办点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总之,我们将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到保障有力、服务有效,努力使乡村干部成为生产发展的主力军、生活宽裕的领头雁、乡风文明的好典范、村容整洁的建设者、管理民主的带头人,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化为自觉行动,使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四篇: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关键词:“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创刊词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还指出,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思想。后来,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武装斗争的理论。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历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党的建设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而且对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在当今社会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完全可以借鉴于当今社会中,建立好统一战线,与国外建立好的外交,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的环境。当中国足够强大,有强大的军队,用其实力镇压住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强大的军队也需要优秀的指挥者、带领者。而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邓小平选集》 第1卷 1994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
《毛泽东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版
第五篇:四个全面内涵,基本内容及提出背景(模版)
四个全面
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1]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2] 2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3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
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3] 4本质意义 本质
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4]。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4]。
意义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