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时间:2019-05-13 23:3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第一篇:“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湖南省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竞赛参赛作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学校班级:中南大学xxx级xxx班 小组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xxx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第一部分:选题原因

“四个全面”是党中央的整体布局:总书记不久前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深度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布局。

它的理论意义:“四个全面”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位。在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与主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是党治国理政方略所要实现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毫无疑问,“四个全面”对治国理政方略的定位,使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它的实际意义: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四个全面”是我们与时俱进、关心政治的体现,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国家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度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因此,我们选择了此题,通过对此题的详加研究,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素质,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让思想时刻走在前面,做好大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一、前言

“四个全面”深度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国理政的基本布局。它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位。研究四个全面,是时代的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研究背景

什么是“四个全面”,总的来说,四个全面就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四个全面”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更多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看似简单的四字方针到底蕴藏着怎样的能量。于是本团队也以学习了解为目的,开始探究“四个全面”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三、目前国内的研究方向

高建生认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全新展示,曲青山认为,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八项要求:第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第六,严明党的纪律;第七,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第八,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这八项要求去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会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我们党就一定会承担起庄严的历史使命,完成好人民所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四、参考文献

高建生——“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全新展示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03 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第三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介绍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小康概念的提出过程

小康概念的提出,最早源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因输赋税服徭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可见小康的含义包含了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在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正式提出了现在意义上的小康概念,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小康之家”,是“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但这“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他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二)党的十二大以来有关党的奋斗目标的提法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设想,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确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由 1980 年的 7100 亿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2800 亿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首次向全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指出要在 21 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12 年 11月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二、全面深化改革:筑梦中国的强大动力

2013 年 10 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 700 项行政审批事项到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从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内生动力。

(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全国政协坚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发挥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三)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为民族铸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四)社会体制改革方面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长治久安的法治保障

2014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重大决定》,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提出总目标: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同时对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二)六个任务

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三是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四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五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三)四个布局

四个布局反映了目前法制工作基本格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2014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鲜明标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制度保障。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制度”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班子和领导工作实绩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180 多项重大举措,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认认真真讲法治、扎扎实实抓法治的决心和魄力了表明“法治中国”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趋势。

四、全面从严治党:不辱使命的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从严治党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履新伊始掷地有声地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彰显了 8600 多万名党员组成的执政党拥有管好党、治好党、建设好党的定力和底气,能够解决在长期执政下的自我监督问题,用实际行动给人民以信心。党的十八大以后,以八项规定,高压反腐等从严治党举措,给中国政治生态带来了新局面。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总书记要求,从严治党从治理四风起步,也要从治理四风延伸。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按党章办事,把对党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管理和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内容上系统起来,措施上完善起来,环节上衔接起来。做到不漏人、不缺位、不掉链,使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解决的问题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党内外环境,从严治党要把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制定目标与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分类指导与统筹协调结合起来,典型引路与全面提高结合起来,当前工作与长治长效结合起来。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涵盖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确把握了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适应了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了新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护航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同步同向,具有宏大的全局性、科学的系统性、创新的协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总目标的两个轮子,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只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才能引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部份: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

通过我们小组的对“四个全面”理论的深刻研究后,我们一致认为,当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民认识问题: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身边还有很多同学对“四个全面”不了解,认识不到位,仅仅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对其深刻意义无法从大局观去认识它。

(二)执行贯彻问题:习总书记虽然已经将“四个全面”的概念做出了准确的描述,人民普遍认同和赞赏,但是却存在执行动作慢,效果反应差等问题。

(三)反馈总结问题:及时对贯彻“四个全面”,对结果进行总结必不可少。然而我们鲜有看到能够及时作出评价,对在实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事求是这条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报道方面很少。

下一步研究设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及“四个全面”:我们想通过专题报道等方式使周围更多人去了解这一伟大布局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积极探索,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政府应当是执行的主力军。政府有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因此他们应成为整个社会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希望政府能切实以身作则,从实践道路上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面貌。

(三)要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工作。事实证明,唯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省,才能集腋成裘,为日后的决策夯实基础,积累经验。因此我们除了从理论上认真的把握住“四个全面”以外,还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探索真理。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先列可以模仿,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不断的经验总结,才能走出符合我们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部分:体会收获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一、准备充分 目标明确。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统一讨论了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想研究什么内容,研究的具体对象是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研究结果,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

二、团队精神 合作至上。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四个全面” 意义非凡。“四个全面”更有着普遍性的价值,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力卩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说“四个全面”的提

/ 9

中南大学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经世致用

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键抉择”。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 9

第二篇:中国梦 思想内涵 实现途径

中国梦

思想内涵

实现途径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中国梦”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决策部署,脚踏实地,精诚团结,求真务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的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为本,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可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奋斗。只要有梦想,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创造出来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大家都当好“梦之队”成员,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不息。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2015学术前沿论坛综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了进一步探讨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思想,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和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2015年11月21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举办了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空军指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新精神,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与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观察视角,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理论光辉 有学者从哲学的高度理解分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出发,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统一,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石。“四个全面”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包括社会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中国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

3.系统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科学方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治国理论的大系统,其中包括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又包括若干小系统。从系统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又可以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进行具体地深入细致地解析,以利于推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施和贯彻执行。

4.相互联系的“合力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创新方法。“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包括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发展关键(全面从严治党)。四者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形成了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了一个“合力”,推动着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前进。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有学者指出,从“四个全面”内在逻辑把握其科学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宏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党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个人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要求我们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风险有序可控,以全面从严治党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领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展现出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有机统一,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支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四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里程碑意义 学者们一致认为“四个全面”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伟大创造,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无论对推进民族复兴还是对促进人类文明,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智慧的创造性升华 有学者从“四个全面”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分析指出,“四个全面”是我党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精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念是2005年胡锦涛在江浙考察时首次提出,后来写进十七大报告,又被十八大再次确认;“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分解为“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出自于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提出首次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概念;“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略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之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强调依法治国问题;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我党就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须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特别指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含义。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思想是对党的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创造性升华。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有学者指出“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还有学者特别强调不能简单地用“四个全面”概括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全部。第一,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说,“四个全面”只是众多重要讲话中的一个方面。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看,“四个全面”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表现。“四个全面”属于治国理政的新的举措。第三,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四个全面”作为一种战略布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新的发展,这个“新”主要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总抓手 有学者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践形态解答了“四个全面”的时效性问题。学者们一致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第一个梦想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还要建立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虽然用什么方式表达现在还不是很明确,但是当2020年建立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后还是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继续依法治国、继续从严治党,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最近五年的总抓手,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格局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具长远性、前瞻性,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的指导意义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

还有学者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举起了治国理政的总纲,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战略方向、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思路、总框架、总方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重大飞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辩证法的代际继承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立足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质上是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市场理性与人文理性、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理念、党纪与国法之间“物”的发展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深层次矛盾的妥善解决。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涉及的市场理性与人文价值追求两种本质规定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辩证法“物”的发展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的总体继承。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被赋予了两种规定性: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要求的市场理性规定性,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所要求的人文价值规定性。作为复合概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构想,本身蕴含着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辩证法的“物”的发展逻辑,以及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辩证统一为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辩证法的“人”的发展逻辑。

2.“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如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矛盾体的深层次探索。

3.“全面依法治国”是对法治理性与“社会主义理念”的良性融合。一般来说,“法”是对人性恶的限制,因此西方国家与古代中国的“法”便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建立在人的理性计算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模式。而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认为,制度设计除了充满政治理性之外,还应该具备人文价值追求。这种人文价值追求,我们可以笼统理解为“社会主义理念”。这样看来,“全面依法治国”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辩证法的代际继承;

4.“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重塑,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遵守党纪与国法的双重要求。党纪体现了共产党人对解放并造福全人类的更高价值诉求,而国法则是对全体公民的理性计算。共产党人既应该遵守党纪,也应该遵守国法。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现路径

学者们认为“四个全面”集中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能不能真正干起来,能不能干得成干得好,对于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至关重要。干成了,则梦想成真;干不成,则半途而废。关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实现路径,学者们从“四个全面”的不同层面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四个全面”航行方向

有学者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理顺分配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突破利益藩篱、科学配置权力:

1.转变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夯实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坚持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2.优化经济结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培育研发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

3.理顺分配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规定。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4.保护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一是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三是开征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消费税。

5.突破利益藩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动力。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创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徙木立信的气概,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回应人民诉求和期待,按照先后有序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环扣一环梯次推进。

6.科学配置权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从优化权力配置和权力流程入手,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使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相对分离;按照分段操作、流水作业设计权力流程,使审查与批准、决定与执行、承办与监管等权力相对分离。

(二)全面深化改革润滑“四个全面”运转马达

学者们认为“四个全面”针对当今中国难题,解决突出矛盾的一次顶层设计。而其中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关键点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国企的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方向,同时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围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清除壁垒这样的办法,在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建设用地等关键环节要下力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财税体制改革。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5.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把保护环境作为一条红线,不得逾越,并且要舍得投资、还要舍去这些不必要的增长速度,来保持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谐这样的新常态。

(三)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四个全面”保驾护航

有学者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发展。

1.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

4.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四个全面”共识

有学者根据习近平揭示的全面从严治党内涵的八个基本要点,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积极作用: 1.全面从严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

2.全面从严加强组织建设。没有组织,就不可能有党;没有组织性,党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在于全党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统一,还在于这种统一是由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的组织统一和行动统一来保证。

4.全面从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进一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纪律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廉洁自律教育。

5.全面从严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党的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需要艰苦的理论创造,需要实践的反复探索和经验的逐步积累,更需要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时俱进。

6.全面从严加强纪律建设。党的纪律和规矩建设的重点,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都必须遵守的纪律和规矩。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四个全面”战斗力量

有学者认为,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就是智慧,作风就是办法,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打铁还需自身硬”揭示了共产党人先进性作风建设的本质内涵,解决党的建设和党员先进性落实的标杆引领问题;明确了共产党人人民性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解决党的宗旨性质落实和被人民群众认同程度问题;抓住了共产党人纯洁性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解决党自觉清除腐败退化的组织功能问题。

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要能负起监督责任,带头开展“铁面无私”的监督,在班子内部把“民主集中制”真正落实到位;其次,要真诚发动群众,主动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改正缺点错误要有敢于脱了裤子“割尾巴”勇气和决心,而不是摆“形式”,做“样子”。其三,要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弘扬正气,抵制邪气。第四,作风的实质是“做”风,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人去落实,每一个困难都需要有人去克服,每一个任务都需要有人去担当,这一切都是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落实。

第四篇:崇尚廉洁、实现四个全面

崇尚廉洁,实现‘四个全面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而大学生是国家人才的储备库,是未来精英集团的供给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未来祖国建设中将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甚至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意识,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是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的前提,也是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这些做好了,那么就向崇尚廉洁,实现‘四个全面迈进了更大的一步。1.大学生廉政文化的内涵

高校廉政文化是指高校的有关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干部、教师和学生,所以高校廉政文化可细分为高校干部廉政文化、高校教师廉政文化和大学生廉政文化。干部廉政文化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教师廉政文化是学校廉政文化的核心;大学生廉政文化是学校廉政文化的基础。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生活情操和行为准则为核心,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丰富大学生廉政知识、弘扬大学生的廉政行为。2.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廉政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何谓廉政文化素质?廉政文化素质是行为主体的一种特定的政治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信心和决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是非判别能力;其二,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腐倡廉理论,并能用这些理论和原则解释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现象,指导自己的行动;其三,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其四,能在群众中宣传廉政思想,弘扬廉政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⑴缺乏廉政意识。一些大学生崇尚权、钱,认为只要有权什么事都能办到,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有的因此对社会公平性产生怀疑;⑵法治观念淡薄。有的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甚至以身试法,从近年来查处的高校校园内的凶杀、盗窃、考试违规违法等案件即可见一斑;⑶非理性地看待党内腐败现象。有的大学生把党内腐败现象看成是体制上的问题,对党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持悲观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共产党根本不可能解决自身腐败问题;⑷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大学生生活上追求高标准,奉献上追求低标准,有意无意地接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持有羡腐、崇腐的畸形生活观。虽然这些现象还不普遍,但是必须要遏制其蔓延,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和廉政文化的素质,增强其防腐拒变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不至于因自我意志薄弱或不坚定而被腐蚀。

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塑造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它担当了提高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重任。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3.关于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建议 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构筑规范有序的廉政文化体制机制。制度是基础,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同样也必须有制度保障。所以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

高校“三风”(教风、学风、管理作风)是师生员工行为方式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学校的“三风”代表着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因此,抓好“三风”建设便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平台。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扩散点在于扩大宣传和影响力,争取校园和社会互动,争取社会正面条件共同致力于廉政文化建设,致力于思想过硬、专业过硬、廉政过硬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培养。高校本身是社会文明的镜子,高校不是孤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必须与社会互动,形成建设的整体合力。

4.四个全面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是一个目标问题,短期目标明确,激发的干劲儿才强大。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所在,也是“硬骨头”所在。啃下这块“硬骨头”,改革就有大希望,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没有依法治国作为保障,改革就会为所欲为,不守规定的“轨道”,腐败就会盛行,民心就会缺失。全面从严治党,就是纯洁党性,就是在搓紧“党性绳”,使党员、党组织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成为组织者、宣传者、带领着、践行者。

“四个全面”,是四面旗子,统一于“中国梦”的旗帜下。“四个全面”,是四个抓手,钉牢在“党的核心作用”周围。“四个全面”,更是一根绳索,其核心是“党心”,是一根“党心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学习型社会、“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两型”社会等,这都要求党治国理政要有新的方式。什么方式?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也同样包含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化。全面从严治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引导和架构作用。

第五篇:“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推荐)

“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四个全面”是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过往经验,坚定中国自信,带领人民推动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的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战略。“四个全面”的推进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个全面”的内涵,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个方面,都是我国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认真实施。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全面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和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手法。

全面从严治党: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合并在一起的并列关系,他们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具有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具有牵引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关键和最强大的东西,是实现最终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必要条件。

“四个全面”,是总结历史经验,站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制定的适合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坚持的脚踏实地的落实“四个全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全球数不尽的民族之林的最顶端。

下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个全面内涵,基本内容及提出背景(模版)

    四个全面 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以爱国主义为......

    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解读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中国梦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地华人同胞们的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中国梦”的......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实现途径 罗骋 湖北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梦是当今各界共同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梦如何由来,如何发展,其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文章拟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新形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更新与调整,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当中,各地各级也以课改为契机举行各种课赛,以推进......

    “四个全面”基于新常态具有崭新内涵

    导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简称“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谈中国梦内涵与其实现途径及挑战[五篇范文]

    谈中国梦内涵与其实现途径及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对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