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践行医德
深入践行“养医德、优服务、强管理”
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西充县义兴中心卫生院王文树
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服务的期盼越来越强,国家对医疗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时刻。在这种背景情况下,我们作为医院,作为医护人员不禁要思考:自己本本职工作是否让老百姓满意?为达这一目标我们深入践行“养医德、优服务、强管理”主题活动。
一、养医德
养医德,就是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医德,是卫生
工作者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包括卫生工作者执业活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医疗卫生工作者相互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把“一切为了病人”视为从医精神,以“慎始敬终 厚德自强”为院训贯彻始终,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严格职业操守,完善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医疗质量,全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它需要强烈的事业心、责
任感及不索取的奉献精神。医务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热爱医疗事业的精神,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视病人如亲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面对需要理解、帮助的病人,必须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应在语言、态度、行动上体现出高尚深厚的情感,取得病人的信赖和配合。
二、强医能
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优,还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
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不然空有满腔壮志,却手无缚鸡之力,所以强医能也是刻不容缓的。
要强医能,还要建立和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广泛
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基础医护质量;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努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同时,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注重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不断提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技术水平。因此,建议我们做好如下几个措施:一是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对培训情况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考核,可每季或半年进行一次“三基”考试考核,落实奖惩制度。二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搭建医疗技术学习的平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的医院。积极配备各种学习资料,开放图书室。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派
送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撰写学术体会、进修心得并在院会上演讲交流。三是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及考核,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激励机制和强大动力。在科室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落实会诊制度,加强科室横向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四是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奖励机制,根据实际制定科研和引进新技术项目计划,年内完成科研项目,并做好推广实施。五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举办各类专业技能比赛,评选出不同岗位的岗位能手和技术标兵,形成“人人讲学习,个个比技术”的深厚氛围。
三、铸医魂
医德是我们的鲜血,医能是我们的肉体,我们要有血有肉还
要有灵魂。医魂可指医者之魂或医学之魄。魂,便是核心主导,无论医者或医学,一旦离了魂,便若行尸走肉尔。医魂,每个白衣战士精神的汇聚,每个医务工作者共同的信念。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的人们,我们敬仰,我们赞扬。用我们的双手,消除了病痛;用我们的思考,解决了医学难题;用我们的智慧,为这个社会带来了健康和幸福。
建议如下措施:
一、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修铸高尚医魂的努力方向;
二、组织广大卫生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倾听百姓呼声,反思自身言行,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达到高尚医魂升华;
三、要进一步加强卫生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论坛演讲、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书法绘画摄
影展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认同和遵循卫生行业和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和各种应用理念,规范行为,提
高文化素养,凝聚发展力量,彰显医魂大德,弘扬高尚精神。
医之灵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由你们维护;医之
灵魂,献身医学,救死扶伤的信念,由你们坚守;医之灵魂,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由你们实现。用不灭的医魂,写下生命绚烂的篇章。
我们要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及“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努力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多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开创医院建设新局面。
第二篇:践行“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
践行“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 学习雷锋精神 做好妇产科医疗护理工作
医者,担任着“上以疗君亲之族,下以救贫贱之厄”的重任,生命之重,重于千斤。精诚大医,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是对我们如何践行一个医者的责任,做出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三好一满意”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深刻内涵。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始终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活动中,从“三好一满意”基础出发,在职业生涯中遵循医德行为规范和准则,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痛苦。
医德,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医德是尊重患者的权利,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痛苦。就是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在“修医德”活动中,我一直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时时刻刻将每一位孕产妇放在心上。医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医患关系更加紧密、亲近,建起了一架通往患者心灵的桥梁。看到每一个小生命的降临和每一位妈妈的微笑是我莫大的幸福,也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应加实例)我们会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誉。
医能,是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掌握操作技术规范,潜心学习钻研医学理论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提供技术支撑。我们的每一个诊断、每一张处方,都关系到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护士的每一项治疗都面对患者的生命。没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医疗技术,就不可能很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深切的体会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时刻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把自己当成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及我院举办的学习活动,并经常阅读医学杂志、报刊和网络信息,学习大量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也为能更优质的服务于病人打下基础。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只有切实把主题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保障,才对得起悬壶济世之说。
医魂,崇高而厚重的词,一种高于职业良心的坚守和力量。纵观历史,从古至今,从华陀到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南丁格尔,到今天,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救死扶伤都是医者生涯的光荣与梦想。(应加实例)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
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格的尊严,通过脚踏实地却能滴水石穿的信念共同铸就大医精诚之医魂。有一种职业最为美丽,那就是医者;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医德;有一道风景最为绚丽,那就是医魂。彰显医者魅力,共铸医魂,这是时代的召唤,是作为医者的光荣与梦想。
相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能,铸就医魂的丰碑,为医护水平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和谐,为妇产科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构筑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医德
中国古代优秀医德及其启示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优秀医德的文明古国,在我国传统优秀医德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必要性。我国古代医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包括仁爱救人,重义轻利,平等待人,尊重同行,医术精湛等思想。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出现许多医德医风问题,医德建设面临困境,并且当代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不够,医学生的医德状况堪忧。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古代优秀医德的简述提出思考并总结出其能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优秀医德;医学生;启示
我国古代的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其中行为举止端正,讲究礼貌习俗,不分尊卑贵贱,病人一律平等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医德医风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殊职业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医德。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不仅要熟识中国古代传统优秀医德,更需要铭记于心并将其传承发扬光大。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论述,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及它带给我们医学生的启示。传统医德内涵
1.1 济世活人的仁爱观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包含着尊重人、爱护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内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仁爱为怀,济世活人”成为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古代中国,医学被称为“仁术”,医者应为“仁爱之士”。古人认为“人”和“生命”有着至关重大的价值。《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千金方》意即“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提出做一个医生对病人必须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
1.2 术求精绝的敬业观
在传统医德中,敬业表现为“术求精绝”,医术精湛是体现医德的前提,要想济世救人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为此,必须涉猎群书,刻苦钻研。《内经》中提出,学医的人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为自己绝非生而知之者,必须通过后天的勤学苦练来掌握方术。孙思邈强调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的态度去对待。“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因此,要想成为良医,必须博览群书,精通道艺。
1.3 普同一等的平等观
在等级森严、超奉权贵、卑视贫贱的封建社会中,不少医家都以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孙思邈就要求医生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再三强调“贫富虽殊,药施无二。”并批评当时社会那种重富轻贫的风气说:“今世之医,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贫富而我为厚薄哉!”明代陈实功对贫苦患者尤其关怀,提出对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
1.4 不惟名利的义务观
历代不少医家在其医著中都谈到医生应把治病作为份内的事,不应多取报酬,不要病家赠礼;如遇贫困病人,不但不要报酬,而且要解囊相助。古代医家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责任的医生,必须志存救济,不为名利。东汉名医张仲景强调医生必须要多为患者着想,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批评当时社会上热衷于功名利禄的那些人,反对“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1.5 同道互尊的医际观
医生应当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同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孙思邈曾经明确指出医生高谈阔论,自我吹嘘,诽谤诸医,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骄横傲慢,趾高气扬,偶然治好一个病人,便狂妄地把自己封为天下无双的高手,这种处事做人的态度,其本身就等于患上了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膏盲之疾。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十要》中也说:“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在这里陈实功不仅论述了医德,而且也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准则。对传统医德的思考及其启示
我国传统医德内容丰富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但在塑造中国医家高尚医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培养了许多大医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医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中国从医者有很大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古代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具有高尚医德的大医 ,就是受中国传统医德的影响。医务工作者把仁爱救人 ,赤诚济世作为道德自律的标准 ,在医疗实践中 ,就能做到治病救人 ,救死扶伤 ,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否则就会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道德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继承性 ,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就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尚的品德。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需要从我们医学生做起 ,我们需要接受医德教育 ,尤其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统医德教育 ,使我们医学生能够从严要求自己 ,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技术和道德基础。
此外我们医学生还得做到精勤不倦 ,博学多识、实事求是 ,反对迷信、秘方公开 ,医术传人、尊重同道 ,谦和不矜、普同一等 ,一视同仁、淡泊名利 ,廉洁行医。这些思想不仅是古代对从医者严格要求 ,在今天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我们除了具备这些传统的美德外 ,还必须培养勇于创新 ,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为消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敢于攻关 ,不怕失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 ,各学科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 ,要取得重大的成果 ,必须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 ,谦虚诚恳 ,尊重他人的道德素养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孟绍菁,她选择了终生为医的道路,也就从此选择了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生之途。在医院里,大家都知道孟教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一年365天,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手术,孟教授是随叫随到,决不耽误丝毫。由于工作繁忙,孟教授每天中午都延时下班,因回家晚没有现成的饭菜,他就常在病区要盒饭对付。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病人身上。同事们清晰地记得,一次,为抢救一名急腹症患者,孟教授在手术台前紧张工作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 黎明,她才从手术台上下来。就在她喘息片刻,刚脱下工作服就要离开时,又送来了一批急诊病人。孟教授见状二话没说,又换上手术服,毫不迟疑地再次回到了手术台前。这一站,又是二十多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中竟迎来又一个黎明!病人转危为安了,孟教授却累得晕倒在急诊室里,在场的年轻大夫和实习学生们目睹这一幕,一齐上前扶着孟教授连声呼唤„„
古人云:“德成而先,艺成而后”“艺也者,德之精华也”,以吾观之,无德不成人,何以成医?无艺不成医,何以救人?德之深者,必以术造其德;术之精者,必以德固起术。再参照孟大夫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感人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医术医德自成一体,相辅相成,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开创医疗事业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 1 ]《黄帝内经》
[ 2 ]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序》
[ 3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4 ]明· 龚廷贤 《万病回春》
[ 5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6 ]徐廷祚 《医粹精言》
[ 7 ] 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十要》
第四篇:四项活动践行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活动
曲周县卫生局四项活动
积极践行“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卫生系统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组织开展“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主题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曲周县卫生局通过大力实施四项活动,积极践行“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主题活动。
一是强力实施“治庸计划”,提供纪律保证。强力实施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主要内容的“治庸计划”。采取集中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业绩平庸、思想懒惰、纪律作风松散、服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对检查中发现和核实的问题,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大小,给予当事人相应处分并在全系统通报批评,此举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二是积极开展“六讲六比”活动,掀起学赶热潮。坚持教育先行,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性开展“讲学习、比医技,讲创新、比管理,讲节约、比廉洁,讲服务、比奉献,讲和谐、比团结,讲政治、比正气”的“六讲六比”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大讲学习之风,通过学习业务知识和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和热情,迅速掀起学习先进、争赶先进的热潮。三是认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增强医护技能。定期组织开展由全县医疗单位参加的护理技能竞赛活动,将竞赛活动经常化,做到以赛代练,通过竞赛查找-1-
问题补不足,切实增强广大医护人员的医护技能。四是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活动,提高服务能力。以免费义诊、送药下乡、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活动,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到村为老党员、公安干警、乡村干部等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并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疾病防治等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提出预防保健和治疗建议,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第五篇:医德医风2015
2015年 内三科医德医风自查报告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查找我科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迅速整改。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医护人员思想不够统一或对医德医风的主要内容不够了解。
2、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待加强。
就以上自查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学习,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2、对待患者不能有“生、冷、硬、顶、推”的现象,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加强提高患者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接近医患间的距离,减少患者投诉。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对工作的自信心,让大家从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
通过此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工作开展,自查整改了我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扎实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技术以及满意的就诊感受。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基础要管好一个医院,单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院风,而建立良好院风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自己对患者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医务人员要把这种道德责任转化成信念,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重,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使医院管理与医务人员的道德信念统一起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给医院带来更好的效益。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不是很高,但对患者认真负责,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好;相反,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虽然水平较高,但粗心大意,常常出现差错事故,就谈不上好的诊疗效果。同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可靠保证。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协调医院人际关系的纽带医院是一个专业结构复杂,人员层次较多的结合体,各职能部门之间,医、药、护、技、行政后勤等各专业人员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相互之间理解不够,有时会发生矛盾,影响工作。患者是医院工作受到影响的直接受害者,为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一切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为指导思想,使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员有共同的使命感,才能既保持医务人员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又能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秩序,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意识不强
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当前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满意率,分别只有83%和79%,局部地区不满意率分别高达23%和26%。主要表现为:有个别医务人员事业心不强,有的医生医术不精,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对患者缺乏感情,缺乏责任心,看病马马虎虎,有的甚至造成医患纠纷,酿成医疗事故;少数医务人员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顶撞、推诿、拖拉”;有些医务人员口头上讲病人就是“上帝”,但行动上忽视病人的迫切需求;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对“有钱”的病人热情有余,对贫困的病人不理不睬。
2、医药领域不正之风严重
有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卫生系统收受“红包”的严重程度高居“排行榜”前十名。就医病人中,受到医务人员暗示需要“红包”的,全国占5%,局部地区高达30%至40%。特别是在一些“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或科室表现尤为突出。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的收。病人一方面要为自身的病情着急,另一方面还要为请客送礼烦心,送多少,送给谁,怎么送,都得“全面”考虑。少数医务人员根据“红包”的大小来确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严重地破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人们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医生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无疑是乘人之危、图财害命。
3、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患双方一些医务人员存在权威、恩赐心理,服务观念淡薄,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工作中缺乏服务艺术或有性格缺陷,导致与患者发生摩擦和争执。而在医疗卫生事业能达到的目标与群众的医疗需求尚有一定距离的时代背景下,患者就医期望值过高,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公正客观的认识,少数患者不尊重医生的人格和尊严,漫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严重损伤了医务人员的自尊心。有的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就乘机要挟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导致一些医院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应对,使医患关系继续恶化。
四、通过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失范、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已是迫在眉腱,通过医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时期,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1、医生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
回忆讴歌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的文章中描述:“他热爱临床,热爱病人,热爱年轻医生,尽自己全力在这些方面贡献力量。他展现的高度,是今人快要遗忘了的为医境界。是什么成就了这至高境界?渊博,自省,不断磨砺的思维,以及和病人在一起韵最朴素的医患形态。每一处,都无声地震撼着今天医界的人们。”医生除了关心病人、钻研医术外,还必须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天,医生之于患者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绝对权威和诊疗过程的唯一决策者,他们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真诚沟通,共同参与诊疗过程,不仅需要患者接受治疗的结果,更要使患者理解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医生要诊治患者的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不仅要尊重患者还要尊重法律,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在医疗费用激增的情况下,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算好账;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医生不仅要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承担起健康促进的职责。可以说,这个时代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了,医生的责任也更重了。
2、医务人员应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手段和药品不断出新,病人该做什么检查、该吃什么药,具体的诊疗过程只有处于一线的医生心里有数,这就更需要医务人员有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做出对病人有利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改革与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医患双方因医疗事故争议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从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看: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只要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稍出现差错或有违规之处,医疗纠纷就无法避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服务中患者既要求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好,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也提出很高要求,他们常常比照相似病人的治疗效果,如果达不到同等水平,就对医务人员的治疗方案、措施、技术等产生怀疑,进而发展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言谈举止毫无顾虑;服务意识差,在医疗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没有把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或者言语生硬、或者态度恶劣,服务不到位,这自然引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满,医务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一点失误,就会引起医疗纠纷。例如医生在诊治病人时出言不逊,而且显出不耐烦。病人心里不舒服,治疗后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就会投诉医院。也有部分医务人员不负责任,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患者产生不良后果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3、医务人员要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但要注意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医疗卫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医务人员是一个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的职业群体,医务人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并且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将病情、诊疗措施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如实地告诉患者,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总之,我们的宗旨是使医务工作者认识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对自身的有效保护。
在医德医风教育上,要强调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倡不计名利、互相尊重、合作共处,提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以来,市场经济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对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引进了竞争机制,开始人事制度改革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部分医务人员片面地认为经济收入既能代表自身的价值,又能反映个人的贡献。从而过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淡化了社会效益,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医德医风。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利益竞争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认为忽视医德医风教育,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是一种短视的办院行为,最终会失去所有效益。但是,如果继续延用刻板的理想化来教育人们,又会产生一种空对空的感觉,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完全脱离经济利益是超现实的、脱离实际的,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强调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抓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中的党员,通过医德医风教育、医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培养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崇高医德医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