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考医疗行业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服务对象的广度、涉及人民利益的深度、受群众关注的程度,是与其他行业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医德医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少数医务人员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等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不仅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将影响卫生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迫在眉睫。
一是医德教育缺乏整体系统性。医学院的学生在校经过医德萌芽期、医德成长期、医德社会化前期后步入社会、步入医院,从事具体临床工作。在这个时期,他们着重追求的是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而忽视了医德教育,加上有的医院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淡化了医德教育,以致医院经常安排业务讲座,很少涉及医德教育方面的专题,使医德教育出现“断层”现象,年轻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日有所长,而医德修养却日趋淡漠,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亦是上升趋势。
二是思想道德滑坡。经济体制的变革致使一些医务人员的自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不再以病人为中心,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可能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医院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不能将经济考核与职业道德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可能过多地考核经济指标,使职业道德教育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成为了一种形式。
三是权力制约不力。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出现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在一些新的领域里,权力制约机制未及时建立,监督制度建设滞后,而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出现体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是医疗体制不完善。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最根本所在,是现行的医疗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一些医德低劣的医生之所以能够活得相当滋润,是得益于体制的漏洞。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7.10
第二篇: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浅谈小学后进生的教育
一、后进生存在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的存在与遗传素质、先天发育不足有关;但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孩子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温暖,缺乏约束和管教,个性心理发育不健全,其自卑感重,攻击性强。有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袒护子女的缺点,也造成其个性发育的缺陷。有的是家庭教育过分严格,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2)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不当,也是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教师 “恨铁不成钢”,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有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过分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会造成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无法被发现,而逐步自暴自弃,沦为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学生出现品德或者学习上的问题,不是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是批评处理体罚,向家长告状等粗暴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进一步形成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使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些做法对后进生的转变都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3)社区环境的影响。学校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随着他们的成长,受社区和同伴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了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还充满了无知和好奇,一旦家庭教育出现偏差,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再加上外来的诱惑,也极为容易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性。现代社会传播媒介飞速发展,一些不健康的影像书籍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个体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为谋取私利,想方设法引诱他们进入 “两室三厅”,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这些原因都导致后进生的存在。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小学后进生的存在与他们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密切联系,身心发展一般来说有缺陷和不足,相对同龄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个性上或是争强好胜,容易与人发生争吵,或是严重自卑,这种不健全的个性心理反映到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现象。其次,他们心理上有要求进步的火种,但往往得不到满足,对优秀的学生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但又表现出鄙视和瞧不起,甚至用捣乱的形式来引起教师的注意。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是受到批评和孤立时也感到愤怒和苦恼;当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会兴奋不已,洋洋得意,每犯一次错误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懊悔,涌现起一定程度的改正错误的希望,但出于各种原因,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并不一定就能从行为习惯上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反复性。只有认识到后进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三,把握良机,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句话说的好,“善用物者无弃物,善教人者无弃人,为有春风多着力,朽树也能成荫”。后进生的教育离不开认知的疏导与情感的激励。认知疏导离不开讲道理,道理讲得明白,可以说服人;道理讲得有力,可以征服人;道理讲得透彻,可以折服人。当然讲道理既要有符合实际的内容,又要有引人入胜的形式;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更富有技巧性。教师讲的道理既要深入浅出,又要一针见血,能促动他们的心理。许多后进生性格内向、脾气很犟。教师在转化此类后进生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采取迂回的法,消除其心理隔阂,然后循循善诱,方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小学生对老师都有比较强烈的崇科拜心理和依恋心理。教师的一句关怀和温馨的话语使他们消除情感上的戒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永恒的真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的血和肉”。当学生真切地感到老师的爱时,即使老师狂暴地批评也会使之心悦诚服,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对错误的痛悔。反之,一个平常缺乏爱心而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即使以最温和的言词,恳切的态度,帮助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认为是虚伪的而拒绝接受。在教育过程中,当后进生认识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尊重、关心爱护时,心理必然会产生内在动力,消除自卑感,对前途重新寄予希望。因此,我们对后进生充分的关怀和热爱也是针对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着要求上进的心理。2,发掘闪光点,情感激励。后进生缺点毛病多,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目光,而优点往往被忽视。后进生不是生来就是后进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经验表明,老师真心实意、实事求是地肯定后进生的优点,往往成为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突破口。如果老师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就会让他们感到老师是足够公平的,有助于他们全面的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所以,老师的表场要常挂在嘴边。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教师上课时应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用一些比较容易的完成来鼓励学习上的后进生,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如果学习优秀的学生和他们同时举手,要先请后进生来回答,有进步就表扬。当犯错误时,课堂上不批评指责,不让学生难堪,课后再予以帮助和教育。同时,还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不同其他同学横向比较,要同自己的过去纵向比,就能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做为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素质,铺设进步的阶梯,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例如:一位同学平时纪律松懈自由散漫,但体育很好,在一次校运会上,他勇夺800米长跑第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这位同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鼓励他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不良习惯。同时任命他为班级劳动委员。这位同学不负众望,不仅在纪律上有很大进步,同时在年级五项评比中,每次都取得好成绩,老师、同学父对他的进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3,磨炼意志,培养自控能力。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征,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尤其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耐挫力的培养,抗诱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后进生,这一点至关重要。现代小学德育中,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队课活动中,可以根据有关的心理教程设计课例,针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失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好方法。同时在对后进生反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在行为表现中学会自我控制。4,发挥集体、家庭、学校的合力。后进生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适当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但是,也不可忽视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发挥老师集体的教育作用。后进生上课情况怎样?学习成绩如何?我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帮助和教育他们的方法。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在班上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和科任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可以使班级产生凝聚力和同心力,在潜移默化中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如集体的行为规范,良好的班级舆论,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约束,一种激励。再次,要取得家长、社会密切配合。我经常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联系桥梁;互通学生情况,一同来教育学生,班上有个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娇惯坏了,父母看他缺点多就不喜欢他。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这个学生不好好学习,四门功课不及格,还常与同学打架,成为双差生。要教育好这个学生,首先得做好家长的工作。我及时进行家访,与孩子的父母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与家长建立了定期联系。定期把学生在校表现,特别是他的优点和进步都汇报给家长,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学生还应当与社会配合。我经常与街道居委会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请他们关心和帮助学生,并组织学生参加街道一些教育活动。同时聘请一些老红军、老八路、劳模、科技专家等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用他们亲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收效甚佳。5,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上文已提到,后进生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有的后进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的机会,这样自尊心成为他们参加活动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柱。例如:我班从三年级就建立了学雷锋小组,长年开展利民活动,为盲人五保户打扫卫生做好事。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学雷锋小组,他们不怕脏、不怕累,逢年过节为街道五保户做好事,在活动中逐渐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有个学生原来在家什么活也不干,学习也不努力,通过参加利民活动,他慢慢改掉了懒散的毛病,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进步很快。有些学生学习虽差,但兴趣广泛。对这些学生,我并没有用学习“压”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举小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如组织他们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这些学生本来连上课都坐不住。但对参加这些活动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活动中逐渐养成了认真专注、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这些学生进步很快,有的还成了三好学生。㈡、分析后进生的类型及特点。根据我校后进生的状况,把他们分为思想品德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后进生三类。其中学习困难后进生占90%,而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大多不好,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脏乱,边写边玩等。总而言之,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㈢、剖析了后进生的成因。
1、学校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①错误的教育观念制造了后进生。素质教育实施十多年来,许多学校仍没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学习成绩自然被视为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在教育界流传着“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口头禅便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编制紧缺,低年级教学大部分为语数包班,且学生数多达60左右,教师忙于各种应付,对一开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能及时帮教,导致他们基础太差,学习无兴趣。再加上“留级制”的取缔,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落后。25名研究对象中有3名后进生就是村小拆并时转上来的。②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这些方法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③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造成了后进生。目前,大量民工子女涌入我校。由于地区的差异,边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设施落后,开设科目不全,教育质量相对偏低。外地生转入本校后,由于基础太差,语言不通,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逐渐变成了后进生。
2、家庭环境不利导致后进生①学习目的导向错误。家长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有的家长长年在外,将子女托给父母亲戚照料,导致有的孩子个性孤僻,埋头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如小燕的父母常年在外开店,将小燕托付在阿姨家,阿姨对她关怀备至,但她仍觉得不自在,整天愁眉苦脸,闷声不响。②家长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后进生。有的家长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与学习;有的家长溺爱袒护孩子,对其放任自由;有的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便粗暴打骂,使孩子走上下坡路。如研究对象中有一个叫小峰的,家底比较薄,父亲无正当职业,母亲是外地人,平时疏于对小峰的管教,致使小峰窃取了同学放在书包中的钥匙,周日怂恿同伙去同学家偷东西。班主任登门家访反映此事,家长也无所谓。③家庭残缺或再婚家庭。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劣,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再婚重组家庭,孩子没有温暖,没有爱,使他们思想消沉,无心学习,性情孤僻,行为散漫。如小军,父亲人到中年,找了一个外地姑娘为妻,小军四岁那年,母亲因不堪父亲的打骂而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小军的父亲以充煤气为生,早出晚归。小军回到家中没有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放学后、双休日在外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甚至发展到逃学旷课。
3、社会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①社会风气影响。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等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拢,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不能自拔成为后进生。②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及游戏机、网吧等娱乐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抵制能力弱的孩子丧志荒学,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导致后进 有的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意志力薄弱,经不起诱惑,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为,破坏纪律的事情。
(四)、研究并实施了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摘记与谈心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素质教育大家谈”“我与新课程同行”“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教科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诚信立教”主题活动,全体教师签订了承诺书,并通过媒体、公告的形式向社会承诺:关爱学生,诚信立教。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保证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综合治校,分级管理。转化后进生需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包括学校的“三风”“校容”“校貌”等各个方面。学校制定了《后进生转化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分级管理。把后进生分成不同类型和层次,分别由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组、教导处、校领导,进行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并建立跟踪教育档案,逐级传递,发挥系统教育优势,避免重复摸索。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回归,学做真人”“我做合格小公民”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提倡师生共写日记,营造书香校园,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情感入手,对症下药。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遵循教育规律,找准闪光点,从情感入手,对症下药是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对思品后进生,我们采用说服教育,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引导学生分清是非,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集体观念,改变自私自利的行为。对行为习惯后进生,注意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如对精力过剩、自制力差,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在班内为其设定客观的约束,可调整座次,课堂重点提问,将其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发展自己的特长上来。对于学习困难后进生,注意分析造成学科弱势的原因,给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建立“一帮一”促学小组,使其成绩逐渐上升。
4、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只有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要求的一致,学生的好习惯才有保证养成。为此,学校出台了《家访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家庭要常访、多访。《家校联系手册》大大融洽了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教师每月将后进生的各种表现填好,再请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使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变化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家校路路通走进了学校,使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有效地教育了后进生。
5、师徒结对,爱心促学。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由于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自制能力差,容易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为此,我们把研究对象和课题组老师结成“手拉手”对子,经常找其谈心,辅导学习等。同时,我们还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利用群体中各成员间感情密切,相互信赖和凝聚力强的特点,化腐朽为神奇,使后进生在非正式群体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帮助后进生选择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与后进生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成立爱心助学帮困队,在明确了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举行了“手拉手”拜师仪式。小师傅除了自己做好徒弟的表率外,还承担着督促徒弟做好课前准备,指导徒弟按时按质完成各科作业,遵守校内外纪律等职责。每周还要对徒弟各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徒弟也要对自己一周的表现作出自评。
6、合理评价,共促发展。评价就是导向,构建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实现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形成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一是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落实课堂补差,课题组开展了课堂关注后进生的研讨。每学期总要上课题实验课四到五节,包括语文、数学、班会等学科,每次活动力争人人参与,做到有专题、有理念、有课例、有评议、有记录。及时收集好课题活动的过程性资料,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听课时,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些言语:“你真棒”“学得不错”“这个想法有新意”“没有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今天的朗读真努力,老师为你的进步而兴奋”等。二是用学生喜欢的卡通标志和图案来激励学生。如有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非学业内容评定时,用“小猴子”代表爱动脑筋,用“大雁”代表遵守纪律,用“小白鸽”代表爱清洁,用“啄木鸟”代表自觉改正错误等。三是以递纸条、写悄悄话、作业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随机批评或表扬,抓住闪光点,重视新开端,帮助后进生重新认识自我,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进步的信心。例如一位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作业又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在刺猬卡上这样写道:“人生像一座桥,知识也像一座桥,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偷空减料,那么将来你的彩虹桥也会倒塌。”四是由教师的单一评价为学生自我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和家长评议相结合,从而把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吸引到学生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多主体评价不仅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还促进了后进生积极反思和改进,同时加强了师生、同伴、亲子的互动和联系,有效地调动了后进生的积极性,促使其转化。
第三篇: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1、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2、危害:
多条河流、水库、桥梁出现险情,到路交通受阻,毁坏农田,使农作物减产,冲毁农舍及工农业设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
3、治理措施:
⑴加强防灾措施的宣传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⑵建立和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机制;
⑶采取生态、工程和非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
4、淮河多洪涝在害的原因
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
⑵地势地平,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⑶支流多,成羽状分布,洪水汇集量大
⑷黄河夺淮后,失去天然入海口,泄水不畅围湖垦田、使湖泊和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下降 ⑸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升,湖泊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5、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⑴上游地区修建水库,⑵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⑶退耕还湖还湿地,增大调蓄洪水能力
⑷中下游游修建蓄洪工程,开挖如海入江河道
第四篇:抹灰裂缝产生原因
0 引言
抹灰工程是用胶凝材料及其砂浆以薄层涂抹在建筑物表面上直接做成饰面层的装饰工程。抹灰工程分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一般抹灰工程在普通等级的装饰工程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讨论室内一般抹灰的施工要点及产生室内抹灰裂缝的主要原因和控制措施。施工要点 1.1 抹灰层的层次
为了保证抹灰层质量,抹灰必须分层操作,通常分为不同构造的三个层次。①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粘结作用,并对基层进行初步找平。② 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使物面平整,并弥补因底层收缩出现的裂纹。③ 面层(罩面),主要起装饰作用。
底层灰的用料应根据基层材料种类的不同(如砖、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等)而选用不同的砂浆。一般底层灰砂浆较常用的是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底层灰厚度约为6.8mm。
中层灰浆的种类一般参照底层灰的选择处理,即与底层灰选择同种砂浆,配比也大致相同。厚度略厚于底层灰,约为10mm。
面层灰浆多为麻刀灰、纸筋灰、玻璃丝灰(纤维材料起良好的止裂作用)以及石灰砂浆,高级墙面用石膏灰浆。若用砂浆,配比中砂的用量要略为减少,细度要更细,以保证面层平整细腻。厚度约为2.5mm。
抹灰要分层进行的原因:①抹灰层分作用和用料不同的底层、中层和面层,当然不能一次完成。②即使各层材料相同,若要一次完成,也有不易压实的操作困难。③厚厚的一层抹灰层自重大,当它超过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会掉落下来。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并且后一层是在前一层6-7成干后抹上,此时前一层与前物面的粘结力已相当大,而后一层与前一层的粘结力只要承受薄薄的后一层自重。④使用含石灰膏的抹灰砂浆时,由于石灰膏的硬化是其主要成分Ca(OH)2 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和H2O(水分要蒸发)。而空气中CO2含量很少,所以石灰膏硬化很缓慢。若不分层抹灰,在厚厚的抹灰层深处,石灰膏长时间不能结硬。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各层之间有一定的施工间歇,就能使各层的石灰膏有充分硬化的环境条件。1.2 抹灰层厚度控制
内墙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应不大于下列规定:普通抹灰—l8mm;中级抹灰—20mm;高级抹灰—25mm。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大于质量标准规定,不仅要增加造价,而且会影响质量。当抹灰层过厚时:①灰浆层自重大,易产生下垂现象,拉松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导致出现空鼓。②抹灰层自重超过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脱落。③灰浆干燥收缩量大,所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灰浆强度时,抹灰层开裂。另外,高级抹灰控制厚度要比普通抹灰大些,这是由于高级抹灰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比普通抹灰要高些,即表面平整允许偏差要小些,抹灰层的表面平整是靠砂浆层厚度来调整的,表面平整度越高用以调整的砂浆层厚度应越宽裕些。1.3 施工操作
一般抹灰按质量等级的不同,施工工序也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基层处理、贴灰饼冲筋、抹底层、中层、面层灰等。1.3.1 基层处理
(1)对砖墙面,应清除污泥、多余的灰浆,清理干净后浇水湿润墙面即可。
(2)对混凝土墙面,由于其表面比较光滑,影响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要做表面粗糙处理。常用的方法有:①凿毛法。用扁铲或凿子把混凝土表面凿成密密麻麻的坑。②甩浆法。把水泥浆无规则地甩在墙面上,形成一个个疙瘩。③划纹法。现浇混凝土拆模后,立即用铁钩在其表面划沟,一般采用斜向交叉纹路。上述粗糙处理后,在抹灰前浇水湿润墙面。
(3)对加气混凝土墙面,有三种基层处理方法:① 浇水及刷素水泥浆。抹灰前24h墙面浇水两到三遍,抹灰前1h再浇水一到两遍,然后立即刷素水泥浆一遍,之后立刻抹灰。②刷胶水素水泥浆,刷后立即抹灰。③水泥砂浆刮糙。先刷素水泥浆一遍,然后抹水泥砂浆并用铁抹子刮糙表面。1.3.2 贴灰饼冲筋
为保证抹灰垂直平整,抹灰前要先设置标志块(即贴灰饼),和设置标筋(冲筋)。灰饼是用底层抹灰砂浆做的直径50mm左右、厚度约为中层抹灰层厚度的标志块,位置为水平方向距离两阴角100——200mm,两灰饼间距1.2——1.5m,垂直方向分别距离地面2m和150—200mm,见附图。待灰饼稍干后,用同样的砂浆做冲筋,就是在上下两个灰饼之间抹出宽度为100mm左右、厚度与灰饼一样的长条梯形灰埂,见附图。
1.3.3 底中层抹灰
待冲筋稍干后,用刷子醮水将墙面湿润,防止基层吸去砂浆中的水分,造成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而脱落,待基层有7—8成干时,抹底层灰,即将砂浆抹于墙面两冲筋之间,厚度要低于冲筋。待底层灰干至6—7成时,抹中层灰,先厚度稍高于冲筋,再用木杆水平放置按着冲筋由下往上移动刮平灰浆,使中层灰浆厚度与冲筋相同。接着用木抹子搓压,让表面平整密实。1.3.4 面层抹灰
待中层灰6—7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用钢抹子纵横两遍涂抹灰浆,先竖向(或横向)薄薄抹一层,使灰浆与中层紧密结合,再横向(或竖向)抹第二层,要赶平,最后再压实、抹光。室内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水泥砂浆收缩是引起墙面裂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化学减缩、干燥收缩、自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每种收缩都有其自身特点,在引起抹灰墙面开裂时表现各不相同。
(1)化学减缩,又称水化收缩。水泥水化会产生水化热,使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减小。所有胶凝材料水化后都有这种减缩作用。大部分硅酸盐水泥浆体完全水化后体积减缩量为7%-9%,在硬化前,抹灰砂浆水化所增加的固相体积填充原来被水所占据的空间,使水泥石密实,而宏观体积减缩;硬化后的抹灰砂浆宏观体积不变,而水泥-水体系减缩后形成许多毛细孔缝,影响了抹灰砂浆的性能。
(2)干燥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停止养护后,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收缩。
(3)自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初凝后,水泥继续水化,在没有外界水分补充的情况下,抹灰砂浆因自干燥作用产生负压引起的宏观体积减小。自收缩从初凝开始,主要发生在早期。
(4)抹灰砂浆的温度收缩又称冷缩,是抹灰砂浆内部由于水泥水化温度升高,最后又冷却到环境温度时产生的收缩。温度收缩的大小与热膨胀系数、抹灰砂浆内部最高温度和降温速率等因素有关。
(5)抹灰砂浆的塑性收缩是指抹灰砂浆硬化前由于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大于内部从上至下的泌水速度,而发生塑性干燥收缩。抹灰砂浆表面发生塑性干缩受时间、温度、相对湿度及抹灰砂浆自身泌水特征的影响。一旦抹灰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不能通过塑性流动来适应塑性收缩,此时就会发生塑性收缩开裂,抹灰砂浆的塑性收缩缝,无论是否可见,都会影响抹灰砂浆的耐久性。由于水泥砂浆的这些收缩,产生了强度增长周期短(主要强度在10多个小时便已完成)与体积收缩周期长(几个月甚至上百天,收缩率为8%-10%)的矛盾,将使抹灰墙体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水泥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3室内抹灰裂缝控制措施
(1)墙体抹灰应符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抹灰砂浆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并经有鉴证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用;抹灰用的砂应用中砂,使用前过筛,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5%,不得超标拌合用水是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禁用现场污水拌砂浆。
(2)扶灰砂浆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配合比、稠度、性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抹灰砂浆应具有良好和易性,并有一定粘结强度,其保水性即分层度为1~2cm,过低过高均不合要求。抹灰砂浆的分层、作用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序号
层 次
作
用
稠
度(cm)
1底层
与基层粘结
10~12
2中层
找平
7~9
3面层
装饰
6~8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可参照下表: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体积比)序号
品种
配合比
用途 1
水泥混合砂浆
(水泥:石灰:中砂)
1:1:6
1:0.5:内外墙抹灰
1:3:9
抹灰砂浆
(水泥:石灰:中砂)
1:1:4
1:0.5:3
内外墙中层面层抹灰 3
水泥砂浆
(水泥:中砂)
1:2
1:2.5外墙抹灰、湿度大内墙抹灰
1:胶质水泥砂浆
(水泥:细砂)
1:
1外加107胶 甩浆造毛勾缝、填塞用
(3)抹灰砂浆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并符合下列规定:
外墙、湿度较大的房间抹灰——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混凝土墙的底层抹灰——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浆;
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底层抹灰——水泥混合砂浆。
抹灰层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下列规定:
顶棚:15mm
内墙:25mm
外墙:20mm
(4)墙体抹灰应在基体或基层的质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其中砌块要砌完至少7d后才可进行抹灰。
(5)抹灰砂浆宜集中加工和配制,用机械拌合,不宜人工在抹灰地点分散拌合,这是保证抹灰砂浆质量的重要措施,砂浆随伴随用,在拌合后3h内用完,砂浆不得停放时间长后重新加水拌合使用。
(6)抹灰前清除基层浮灰,处理干净,结构偏差大的部位用与底层抹灰相同的砂浆填补密实,埋设暗线、暗盒等孔槽处,先用水泥砂浆填实,并用钢网作防裂处理,不同材料相接处基体表面应先铺钉200宽钢网,并绷紧牢固,钉的间距不能过大,保证钢网不变形起拱。
(7)混凝土表面抹灰宜先用1:1水泥砂浆加TG胶(水重的20%)甩浆造毛,或用界面处理剂(YJ-302)进行处理,抹灰前基体墙面浇水湿润,渗水深度8~1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具有先快后慢、连续时间长的特性,应提前2天浇水,每天2道。前层抹灰砂浆已干时,抹后一层前也应浇水润湿。
(8)冲筋,做灰饼的砂浆应与底层抹灰砂浆相同,防止收缩不一致开裂。
抹灰须分层进行,一次抹灰绝对不能过厚,多层抹灰间隔时间绝对不能过短,跟的太紧,这是防止砂浆收缩率大而开裂空鼓的有效措施。
水泥砂浆每遍5~7mm;
混合砂浆每遍7~9mm;
面层厚度为2~5mm。
各层间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防止各层湿砂浆跟的紧、叠合快,造成收缩过大,水泥砂浆面层不能用撤干水泥粉或用纯水泥浆压光,应用面层原浆收光,以免龟裂。
各层抹灰砂浆配合比不能相差太大,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配合比应基本相同,中层不能高于底层,底层不能高于基层,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强度差的收缩应力造成开裂空鼓。
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强度低,抹灰砂浆强度不宜过高。用1:1:6水泥混合砂浆打底为宜。
(9)在前一层抹灰凝结后,再抹后一层,防止已抹的砂浆因抹后一层时扰动前一层,产生内部松动受损,准确掌握面层压光时间,面层未收水前,不准用抹子搓压,砂浆已硬化后不允许再用抹子用力强行搓抹,以免损坏抹灰层。
门窗框塞缝作为一道主工序由专人负责用小镏子将缝隙全部塞严。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石灰膏不能前后覆盖交叉涂抹,水泥砂浆不得涂抹在石灰砂浆层上。
水泥砂浆踢脚线,在墙地面抹灰后,涂刷胶化或涂料前施工,防止上口交接处因涂料未清罩在其上而开裂空鼓。
抹灰完后浇水在湿润条件下养护7d,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振动,凝结后,防止污染和损坏,要避免日光爆晒下抹灰,要有防晒,防雨水冲刷的措施。
对长度较长,层高较高的墙面抹灰,采用以缝制缝的方法做控制缝防裂,在抹灰层完成凝结后(一般第二天),弹线用切割机按3m×3m间距切缝,这是防止墙体抹灰层开裂,主动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4 结语
内墙抹灰砂浆中胶凝材料的选用是关键,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抹灰层不同层次的不同功能,合理选择胶凝材料种类。施工要掌握好基本操作步骤,注意各施工工序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好抹灰层各层次的厚度,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细节处理,合理控制抹灰裂缝的产生。
第五篇:代沟产生的原因
代沟产生的原因
代沟怎样产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我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始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变,才能带来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接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需要子女来承担。
三是时代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的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态度。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当然不买账了。代沟解决的途径在于双方。父母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预先了解子女的特点并努力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观念;不断学习进步;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争取以乐观开朗和信任的面貌对待子女;子女要体谅,关心父母,采用合适的办法引导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时代观念;同时,对自己的年轻和肤浅需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但是,父母首要责任是养家;而子女的社会任务是学习。
在代沟问题上,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责任;子女在关心父母,尊重爱戴父母,承担家庭责任上做的远远不够。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们的父母。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1、青少年父母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原因(背景)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对父母的意见不再是简单地服从、照办,而是要分辩是与非。他们希望自主地安排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父母干涉。但父母仍然用昔日对待儿童的教育方法,这就产生家庭矛盾,也慢慢演变成为代沟。据了解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里,父母与子女(青少年)之间的“代沟”通常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孩子本身对前途、事业的看法与父母的期待发生矛盾。长期研究中学生问题的温世春老师指出: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良好教育的那一代人,现在已经做了父母。他们之中,许多人对子女的高期望与自身的低素质之间矛盾,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其二,突出表现是少男少女异性的需求兴趣行为与父母对这种交往的担忧和干涉发生矛盾。其三,则是两代人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2、问卷调查结果
(1)、您认为什么是代沟呢?
90%人认为在两代人的交往中存在着隔膜,10%其他。
(4)、如果有,您会急着去解决吗?
100%的人不会急着去解决。
3、结果分析
代沟的存在对于两代人的交往,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新的一代总要强过老的一代,只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但是父母的丰富阅历又是一笔财富。如果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不仅难以取长补短,更不利于家人之间的感情沟通。
但是,子女们与父母之间的这条所谓“代沟”由来已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一时间完全填平,要想做到两全其美,也真是不简单的。那么,我们想也只有沟通能填平这条由来已久的河沟了。沟通能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化解,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误解消除,沟通加强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曾经有人说过:“沟通可化腐朽为神者,变天堑为坦途。”这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
要解决代沟这一问题,子女与父母都有一定的责任,都应该相互谦让地理解,双方都应该相互倾听、倾诉、分担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寻找思想上的异同点,这不仅可以保存子女自以为“是”的一些优点,也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对双方有利的地方。它的基础是理解,是相互之间情感和心理的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理解更多的是要求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能做到将心比心。
同时它也要求双方要能主动寻觅“共同语言”,达到求同的目的。而我们的父母,他们跨越的时空比我们长,经历的风霜比我们多,他们身上有着我们缺少的经验和高尚品质。生活中有句格言:如果老人能再活一次,那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成为伟人。这正是因为生活经验能使他们少走很多弯路。经验是宝贵的!
形成“代沟”的原因及危害
(一)自然原因
初中阶段的孩子有着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特点。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初中的孩子普遍进入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一个个长成了健壮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大姑娘。这时他们除了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心理上也在迅速地向成人过渡,成人感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这个阶段既是孩子成才起步的黄金时代,也是孩子容易误入歧途的紧要关口。有人形容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变化的“断乳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导的“困难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导的“困难期”。家长对孩子特别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时的孩子相对于生理的发育来说,心理的发育较为缓慢,因而身心容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半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方面他们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因而还存在着认识的肤浅性、情感的冲动性、意志的脆弱性和行动的盲目性等弱点。初中生上述心理特点,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许多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希望受到尊重与他人不予尊重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不能独立自主的矛盾;渴求理解与不露真情的矛盾;理想抱负大与意志力差的矛盾;性生理需要与性道德约束的矛盾等等。家长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与心理矛盾,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起来,重视自我,对父母教师长辈都会有“闭锁”倾向,这是正常的,也是心理健康发展必须的,责怪孩子不对家长说心里话,是因为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是家长失理,回想一下,我们家长自己不是也有过类似孩子的经历吗?一般从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最看重的评价是伙伴对自己的评价,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孩子不听话,变得出人意料地固执就与这种特点有关,家长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对伙伴的重视,也是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因而,他们对生活、工作以及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必然会有所不同。如果成年人不是真诚地去理解和善意的沟通,而是力图把自己的看法、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孩子,这样在家庭中分歧、争论就会不断发生。譬如现在的孩子对社会问题比较关心,并且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信息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促进作用。有的家长一厢情愿地以为将孩子关在家里就能避免社会的消极的影响,而今天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社会的影响几乎无时不在,对孩子刻意的限制不仅徒劳,而且容易引发矛盾。你说要认真读书,考试争个好成绩。孩子说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分数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你说要专心学习,将来找个好职业。孩子说现在提倡全面发展能力,会读书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你说要为人要诚实正直,问心无愧。孩子问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贪官污吏越来越多。面对社会现实,孩子和我们一样有许多的困惑不解,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又敢想敢说,所以他们的看法和父母有差异是很正常的。
父母不要再对孩子说你只要专心读书就行了,别的不要过问,小孩子不要管什么国家大事。孩子看看电视的新闻联播以及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节目、抽点时间读读报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不要怕孩子受到消极影响而不让他走出家门面向社会。
(三)家庭原因
形成代际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不正确
有的家长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子女是自己养大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孩子必须听我的话,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专横跋扈,不讲民主。不分时间、场合,不讲方式,不问情由的唠叨说教和批评指责,使孩子感到难以接受。
有的家长不能从孩子的现实条件、学习基础、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实际地只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要求,硬要按父母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未来的人生之路,要求孩子样样争先,出类拔萃,要孩子实现父辈毕生的夙愿,这往往是代际冲突和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失当
对身心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是初中生的孩子,家长仍然以儿童的管教方式来对待,过多的关照,过细的要求,过严的管束常常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烦。即使孩子确实有错,但教育方法不合适,孩子会认为是对他们自尊的伤害。有的家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指责、训斥,甚至打骂,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下去,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孩子和高高在上的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三是缺乏了解和沟通
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工作,忙于操劳生活,忙于交际应酬,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流,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活动和情绪,更少于考虑如何教育孩子,两代人很少接触,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太少,难免产生代沟。
四是孩子遇事易偏激
青少年对社会、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一种理想化的苛求,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有利也有弊。如不满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倾向,丑陋现象,引导得好,会激发他们日后致力于改造社会的抱负和志向;对一些不称心的事不满,也可以使他们为了追求完善、理想去努力。但理想化的苛求如果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就会变成一个事事挑剔,逃避责任的人。这种用完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而又带有他们特有的激情,其冲击力对准自己的亲人、师长时,往往令人难以忍受,导致冲突更为激烈。
此外,家长自身威信不高修养欠缺,孩子由于思想、性格和交友的影响,也会形成代沟。
(四)“代沟”的危害
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出现障碍,形成代沟,对两代人都是痛苦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由于“代沟”的存在,家长的教育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以失败告终。缺少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难免出现缺失和偏差,人们常说一些缺乏良好行为习惯,品行不端的孩子“没有家教”,就跟代沟的消极作用有关系。代沟的另一个严重后果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会乘虚而入,家庭中与长辈找不到共同语言,就有可能到社会上另觅知音,就有可能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邪路。
代沟,《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产生的差异。而责任有两个意项:一是分内应作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应当承担的过失。掌握了这些概念,从代沟的产生,表现,发展及本质,我们可以明确:家庭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
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大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的,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成了所谓的“小皇帝小皇后”。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当代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子女长大了,逐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倾听父母的劝告,再加上许多观点与父母不同,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才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孩子追求的是最新鲜的东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观点也在不断地改变。换句话说,孩子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确定性,如果要靠父母的适应来消除代沟,我方认为:很不恰当!
五、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我们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父母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对方辩友怎么能说父母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呢?我们和父母本来就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观点上先进的应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六、再之,就算孩子的发现了新鲜事物,孩子也有义务去告诉父母、与父母沟通,而不是父母去了解孩子。
七、可以说,父母和孩子的关注点不同。子女可能对于明星、电子产品关心得多一些,而父母则是更多地关心社会上的一些政策、家庭的经济问题、以及我们以后的升学问题。而正如刚才我方所说的:孩子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确定性,父母很难了解孩子的某些观点,因为孩子的观点一直在不断地改变。
家庭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 全程辩词 一辩(李方研)辩辞:
主席,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指出对方一辩的几点错误:(临时组织)
代沟,《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产生的差异。而责任有两个意项:一是分内应作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应当承担的过失。掌握了这些概念,从代沟的产生,表现,发展及本质,我们可以明确:家庭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
代沟主要表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和存在分歧,误解,猜疑,抱怨甚至对立。一般随着子女的成熟,代沟会慢慢缓和。代沟怎样产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我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始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变,才能带来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
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接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需要子女来承担。
三是时代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的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态度。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当然不买账了。代沟解决的途径在于双方。父母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预先了解子女的特点并努力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观念;不断学习进步;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争取以乐观开朗和信任的面貌对待子女;子女要体谅,关心父母,采用合适的办法引导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时代观念;同时,对自己的年轻和肤浅需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但是,父母首要责任是养家;而子女的社会任务是学习。所以,我方认为,家庭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797字 攻辩小结(二辩丁伟攻辩)
问题
1、社会和家庭给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问题
2、子女闯祸赔偿由谁支付?
问题
3、吃饭的时候父母和你说话,是沟通的形式吗?(三辩陆旭龙攻辩)
问题
1、疲惫的时候人是否容易烦躁?
问题
2、父母错怪你之后,主动邀请你逛街,这是道歉吗? 问题
3、回家后,你关上房门。这是希望沟通的信号吗?
子女学习失败,子女闯祸,都会给父母带来压力和损失;很多时候父母频繁发出的沟通信号,子女往往采取回避;家人团聚往往是工作之余,疲惫和烦躁很容易使父母情绪和态度失常;另外我们要理解很多时候父母的生气不是因为我们的过错,而是因为疲惫和焦虑。子女不要只认对不起三个字,父母情绪和状态好转后,可能用关心,帮助,娱乐甚至直接讨好的方式道歉;不要关紧房门,不要沉默寡言,孩子的欢乐是家庭生机的源泉。子女也可以选择写信等方式沟通。这些的意思是,子女须要在了解父母,关心父母上努力。家庭代沟责任重在子女。(243字)
自由辩论语句设计: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这不能代表父母整体情况的,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请对方不要片面理解,以偏概全。父母可以去读老年大学吗?
谁给父母学费去读老年大学?谁养家? 石化有几所老年大学?在哪里?
对方辩友理屈词穷了吧?
我方早已指出,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但主要在于子女。
解决代沟,父母要努力学习,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子女需要体谅关心父母,寻找合适方式引导父母学习和了解。
父母对子女态度粗暴,子女要考虑父母的精神状态。
在代沟问题上,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责任;子女在关心父母,尊重爱戴父母,承担家庭责任上做的远远不够。所以,我方认为,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
1. 学生都想成为状元,士兵都想成为元帅。但光想不做是永远不行的。
2. 想了就要去做!伸出我们温暖的手,袒露我们纯净的心,去主动化解代沟吧!父母大都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他们不就懂了吗?
3. 让诸葛亮和你比试英语,计算机,他行吗?父母观念的落后是历史的规律。
和家长交流需要对家长的关心和爱戴。只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考虑家庭实际;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不负责任,无视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毫无感恩之心,谁会有好心情喝这样的人交流呢?
如果对方反复强调父母的知识文化不够是关键,可以: 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方辩友怎样理解这句俗语? 穷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但是穷人的小孩有的很有志向,学习努力并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当然会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了。
对方辩友认为,子女应该是家庭的主人吗? 应该是,但是主人有哪些义务呢?
不应该是,哪谁是呢?
当代老师的教学管理是平等和民主的吗? 是。那民主的教学管理就完全没有强制吗?
即使是民主,也还有专制!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制!家庭对正确民主,对错误专制是当然的了。
不是。连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师,对方辩友都认为没有达到民主;那不是教育出身,文化水平一般的父母,怎么能够做到民主?那岂不是不能解决代沟啦?
对方辩友应该明白,韩愈《师说》中的老师,和我们今天的专业教师有本质区别。
学生和老师之间是社会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家庭关系,两者距离明显,怎么能够类比推理呢?
父母翻子女书包为例,指出家庭代沟责任在父母。
正是因为部了解子女,又强烈渴望了解子女,但是又难以和子女沟通交流,所以翻书包啊!可怜天下父母心,难道你不该主动告诉父母吗?!用《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开首提问,对方辩友,中国古代除性善论外,还有性恶论。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还在争论呢!你怎么就拿来作为论据了呢?是不是理屈词穷了?
强加行为是因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已经产生很大问题的情况下强加。也是因为子女对自己不够负责的行为形成习惯后的强制。
即使民主也需要专政,在不能保证子女的安全和健康的时候,强加是无奈的唯+一办法。子女应该悬崖勒马,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加强与父母的信任交流。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父母没有教育好子女。肯定有部分父母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那代沟问题怎么办?不解决吗?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这一生赶上你现在老师知识文化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他们落伍了。你再找一个教育博士去做父母吗?
自由辩论表演设计:
1.对于中国的家庭,我们只常常听说“小皇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父皇帝”“母皇帝”。2.父母对子女全方位关心照顾和迁就,子女应当为父母考虑
3.经济没有独立,衣食住行都依赖别人的人,怎么和别人完全平等?不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怎样行使权利?
4.批评你,要求你,那就叫人格不平等吗?
5.人格平等,是要靠自己的人格去争取,决不是靠别人施舍的!
6.对于没有自尊,没有诚信,没有责任感,甚至没有自控能力的人,你愿意信任他,和他平等吗?!
7. 对方辩友从来不否认父母爱子女,但是从来不提子女也应该爱父母!8.对方辩友一直呼叫父母理解子女,但是就是不提子女理解父母!
9.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要民主,要平等,但是就是不提贡献,责任,义务!10.我们认为,代沟的消除需要民主,平等,关爱的氛围;
11.我们还认为,目前在消除代沟中缺乏民主,平等,关爱是最大的障碍!
12.子女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戴,是代沟大面积产生的重要原因!
13.子女不提责任和义务,只提民主和平等;只关注个人表现和个人感受,不关心家庭发展和父母感受,是两代人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14.关爱父母,承担责任,是解决代沟最迫切的需要!
15.同学们,亲情是世间最宝贵,最牢固的感情,父母正在老去,不要等到他们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才发现自己夺走了他们多少心血和快乐!
16.关爱父母,敢于承担责任,才是新世纪有素质,文明的青年!17.子女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不平等!
18.子女不考虑父母的压力,情绪和感受,不理解!
19.子女享受父母的劳动,父母的关爱已经习惯,理所当然,不再尊重!四辩总结陈词(刘萍)
主席,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前面的辩论中,对方辩友犯了几个错误,使得他们的观点无法成立。
第一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例如:没有从人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阶段理解父母与子女在学习能力和环境上的差异。
第二是片面看待问题。例如:只从家庭表现来理解父母,割裂了父母情绪状态与社会和工作的关系;
第三是消极看待问题。例如:在代沟问题上,我们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却不要求自己主动解决;漏洞百出,其观点自然土崩瓦解了。
第四是胡搅蛮缠。我方辩友在前面的辩论中,立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认可父母知识的缺陷和态度情绪的失态,并分析了产生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对方辩友对此并没有异议,可是在一些环节还是不断提出父母知识缺陷和情绪态度问题,让我方莫名其妙,不知道对方是否听到了我方发言? 我方辩友在所有环节上都一致论证,探寻代沟产生的原因:父母方面,是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教育方法失当;工作和社会的重压使情绪态度不妥;子女方面,是身心阶段性剧变引发太多要求让父母不适应;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肤浅,赌气,自以为是。
解决代沟,父母要努力学习,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子女需要体谅关心父母,寻找合适方式引导父母学习和了解。
在代沟问题上,子女主动父母被动;父母对子女关心了解多而子女对父母关心了解少;父母承担的压力大而多,子女相对承担压力要小而少。身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理性,公平,积极主动看待问题,我们不应该放任代沟的阴霾笼罩我们温暖的家。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家庭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谢谢!655字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复赛第七场
辩题: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正方:高二(13)(14)班联队 反方:高二(19)(20)班联队 正方一辩吴琐开篇立论: 主席、各位评委、同学们:
代沟是不同的两代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正是有了这些不同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我方认为代沟问题固然父母和子女两方均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在父母。
就代沟的产生而言,本身就是由于不平等、不理解和不尊重,尽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旧观念早被人否定,但它在那些为人父母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
平时父母和孩子谈话教导孩子的时候,那那种绝对的领导绝对的统治的态度尽显无疑。这使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之间形成一种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的发展,必导致代沟的产生。我想请问今天在座的一位同学,哪个不想与父母平等对话,那个不想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理解?那么,对方辩友为什么还要以主观逻辑上的无端揣测来无理碰撞我方的观点呢? 张爱玲说过这么一句话:“小孩子不像大人这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时健忘,才使我们流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理忘得干干净净。”张爱玲的话说明了父母对子女心理的不理解。父母是那代沟的制造者,让这世界最伟大的爱在代沟中扭曲,是父母让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在代沟中徘徊。
我们的父母一代出生在五十、六十年代,成长在七十、八十年代,他们世界形成的时代是和我们完全不同是时代。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那么,我们怎能用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问题呢?
由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由于人性的弱点,前人和今人,没有能留下可以充足说明我方观点的书面材料,可事实完全胜于雄辩,多少活生生的事例已无情地驳斥了对方辩友,可对方辩友一定要以一些少数道德上有缺陷行迹恶劣的青少年为证来否定我方的观点,使对方辩友的辩词进入了一个以局部否定整体,以片面否定全面的诡辩境地。
在世俗与前卫的摩擦中产生电火花那是必然的,难道我们能说前卫的思想错了吗?真理只会越辩越明,华丽的语言也掩盖不了对方辩词的荒谬性。
父母们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重实质的教导,才使两代人的心灵逐渐有了距离,爱逐渐有了距离。这就是代沟。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用心来感受,用生命去感悟。那我们便不难发现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反方一辩史文静开篇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在刚才的陈词中说,现在社会上充斥着暴力、色情,使我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主要责任在父母。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要抽烟,父母让你们抽吗?你们要上黄色网站,父母鼓励你们这样做吗?这只能说明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不当,也就恰恰论证了我方的观点。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目前家庭暴力只存在于少数家庭,大部分父母早已不是这样了。今天我们的评委老师都是为人父母,难道他们都是这样地对待子女吗?对方辩友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事物,如何令人信服。
好,下面我来进一步论证我方的观点。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同学们,请了解父母,体谅我们。消除代沟,给彼此一个机会!因为亲情才是人类最原始的特性啊。谢谢大家。
反方四辩张小篱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先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一是王安石变法未成功是宋神宗之母与宋神宋政见不和而导致的。对方辩友认为此例则足以证明其观点,岂不知评价一历史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且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家庭问题。二是代沟是两代人之间产生的是两代人,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说的一二特例。三是焦母与焦仲卿那能叫代沟吗?那只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悲剧。况对方辩友也说了,代沟的产生是由于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那么几千年前的事情,能用来证明我们当代社会的代沟吗?
下面我来进一步证明我方的观点。一是没听过古代或近代有代沟一说。“代沟”一词,是一个产生于当代社会的新语词。代沟产生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急剧变革的当代社会。当代社会每隔十年、二十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就有显著的不同。所以不适用我千年不变的古代。
二是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与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的父辈,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三是代沟产生于青春期,在这个个性化的年龄阶段,子女容易受到社会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当今社会那些新新人类,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子女们,不愿了解父母,逐渐与父母产生隔阂。四是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不断变化,对于父母一程不变的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难道爱也会有错吗? 五是代沟随着子女的成长有不确定性,父母难以把握。子女更清楚自己的变化,因此,子女更应该去消除或缓解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代沟。代沟的产生主要缘于子女,代沟的消除主要靠子女的努力,因此,我方观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代沟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子女们应该努力去填平这条沟,而不要让父母血汗白白流入沟中而未见其效。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辩论纲要)
一. 定义: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别。代沟,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隔阂。二. 责任主要在子女的主要理由:
(1)任何代沟的形成都根源于交流得少,沟通得少。(2)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而是相反。(3)或是自身成长中叛逆心理的表现,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4)或是子女思想不成熟,对父母的话不以为然。
(5)或是子女接受了一些新的观念,不屑于而不愿和父母交流。
(6)在代沟形成问题上,子女主动父母被动;消除代沟子女自然也负有主要责任。(7)客观情况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大,代沟就自然会缓和甚至消失,而不是不断加剧。这正说明代沟的产生责任主要子女,代沟的解决主要责任也在子女。
(8)我们的父母和他们的父母(即我们的爷爷奶奶)之间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代沟,这正说明代沟其实是子女不成熟时的产物。
(9)子女自恃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而常常恰恰缺少了“宽容”“包容”的思想,所以更愿意简单地“挖沟”来对待父母,以不满甚至厌烦的心理对待父母。
(10)真正有教养的子女,与父母可以有思想观念的不同,而不会有隔阂的鸿沟。
(11)子女幼年时与父母没有代沟,进入青春期后才产生了代沟,走过青春期后,代沟会逐渐消失,虽然成年后的思想观念与父母依然不同。这正说明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成年后理解了父母,也理解了青年时的所谓新思想新观念。
(12)代沟会随着成年而消失。这最能说明代沟的产生与消解,主要责任在于子女。解铃还须系铃人。
(13)代沟并不简单的是思想观念的不同,而是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不理解,不共鸣,进而是因不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隔阂、隔膜以至隔绝之“沟”。代≠代沟。否则,同代人之间也有“代沟”了,人人之间都会有“代沟”了。
(14)“代沟”的形成中当然有父母的因素,但是在今天而言,主要责任在子女。(15)消除或消解代沟的最好的办法是理解。而代沟的形成,主要的不是父母不理解子女,而是子女不理解父母。父母是过来人,他们当然更理解子女在成长中的问题,而常常是子女不理解、不愿接受父母的教育。
(16)反思我们自身。子女在关心父母,尊重爱戴父母,承担家庭责任上做的远远不够,而这常是导致所谓代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方认为,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17)关爱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子女,与父母之间最少代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证明。
三. 立论的核心点
1.代沟是由于子女进入青年时才产生的,子女是代沟的内因。(幼年时没有代沟,成年后代沟消失。)
2.消解代沟最主要的办法是理解。而恰恰是子女理解父母不够。3.父母都希望子女好,这是最重要的辩论基础。4.真正称得上代沟的,恰恰是父母预测到子女的言行会不利他们的未来,而子女不理解;父母干预,子女不愿接受。
四. 反驳对方最有力的办法
1.对方会举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小事作代沟的事例。——反驳:父母爱吃馒头,你爱吃大米,这也算是代沟?只有观念上的不同以及因此不同而产生的隔阂,才是代沟。
2.对方会举出父母粗暴严厉干预子女的事作为代沟的事例。——反驳: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更幸福愉快,父母从来不粗暴严厉地对待听话、懂事的子女;子女成年后,最感谢的倒常常是父母当年对自己的严厉管教。这正是成年后的理解。
3.对方会举出父母观念陈旧作为代沟的事例。——反驳: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所谓陈旧的观念,常常正是年青人所缺乏的经验,所缺乏的人生历练。聪明的子女,能从父母的所谓陈旧观念中领悟人生的道理。
4.对方举出某一个父母造成代沟的例子来作为“主要的”。——反驳:某一个父母或某一父母由于爱子心切但方法不当造成代沟,就等于“是父母的主要责任”吗?
五. 经典论据:
l 五岁的时候,觉得父亲很伟大,无所不能/十岁的时候,觉得父亲就是上帝,主宰一切/十五岁的时候,觉得父亲有些话没有道理却不敢说出来/二十岁的时候,觉得父亲的方法有些过时了/三十岁的时候,嘲笑父亲如果能像自己一样的话,他早成富翁了/三十五岁的时候,认为老头子的话有些道理/四十岁的时候,开始痛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听父亲的话/而这时候,父亲已经开始老了。l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子无隔宿之仇
●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日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 作为子女,对方辩友,相信我们之间没有代沟吧,但是今天对方辩友一定要把代沟的主要责任推到父母身上,这与我方就有点代沟了,我有几个不明之处,可以和对方辩友沟通沟通吗? 第一,探究代沟的主要责任,应看谁引起,谁承担,如果按对方的逻辑,有人被撞伤,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那么应该追究医生的责任而不是司机喽? 第二,对方辩友说:子不教,父之过.确实如此,可是,对方辩友,如果子女根本不听教,那又是谁之过呢? 下面我来总结我方的观点: 第一,从事实的角度,对方辩友,如果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为什么子女在幼儿时期没有代沟呢?而随着子女的成长,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个人空间,独立意识,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与父母已有的产生一定的冲突,代沟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如果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为什么子女在青春期前后,代沟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呢?面对代沟,为什么有82.7%的父母在与子女产生分解时能主动从自身找原因,自我评价,而只有23.6%的子女会从自身出发,将责任归于自己?父母的心门是永远向孩子敞开的,他们千方百计想去了解孩子,而往往是孩子关上心门,拒绝和父母沟通.对方辩友,代沟的主要责任还不是在于子女吗? 第二,从情感上讲,当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你,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你时,你说:“给我自由吧”.当父母让你独立,你又说“什么都得我自己拿主意,还要你们干什么?”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子女的眼里,总是父母的责任,为什么我们要逃避责任,为什么我们不找找自己的责任呢?我们太想展翅高飞了,于是我们讨厌家庭和父母,宛如风筝讨厌身上那根线一样.我们需要理解,父母同样也需要.为什么我们不能已所欲,施于人呢?在与他们的僵局中,他们不知如何打破,难道我们对这个僵局没有责任吗?我们不能更主动一些吗?只想父母来理解我们的感受,而我们不去照顾一下他们的感受,这,公平吗? 第三,从理性上讲,我们的父母其实很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很不幸地被夹在两种观念中.我们的祖父辈很传统,可以说蛮封建的,因此,父母们所受的教育是家长有绝对的权威;而当他们想继续施行这种权威时却很不幸地遇到了反叛自主的我们,于是代沟就这样产生了.这不是他们的错.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承担这个责任呢?和父母多多沟通,使两者的心灵从咫尺天涯变为天涯咫尺?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自己设置的这堵墙推倒呢?要知道,墙倒了,是桥啊!作为子女,当我们深深懂得了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隔阂,多一点沟通;少一点批判,多一点理解时, 我们也就真正学会了去做一个善于理解宽容的子女,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子女,一个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子女.为什么呢?我认为代沟源于思想的差异,言语或非言语的沟通达不到和谐与协调对话眼神的传达不周等引起的。。因为子女的无知,任性造成了代沟的出现!他们较信任朋友多于父母。。朋友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年龄差异太大造成了代沟以至他们对父母没话题。。除此父母的思想对於子女来说过於老套笼统古老守旧。。配合不上新新人类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