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0:3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

第一篇: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

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

(节录)

《 人民日报 》(2011年09月13日17 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的意见》

2008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和更宽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中组部等印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关于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的若干规定》和《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北戴河休假

2010年7月28日开始的这次休假,是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党中央、国务院为营造一个爱才、聚才、养才、用才的良好条件和环境而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千人计划”网站开通仪式举行

2010年6月29日,2010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开幕式暨“千人计划”网站开通仪式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举行。千人计划网(http://www.xiexiebang.com/)是应广大海外高层次人才要求,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的指导下建立,是最权威的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网站。

“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2010年12月,与“千人计划”第六批同步,“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项目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将引进人才作为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学术带头人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进行申报。引进人才年轻化可兼职,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海归和短期回国创新人才。

第二篇: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申报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按照“坚持标准、优化结构、宁缺勿滥”要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国家“千人计划”包括: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人才)、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外国专家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新疆西藏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按2017年方式申报,其它项目申报材料电子版须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申报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青年项目上传时间为7月1日—20日,其他项目上传时间为6月10日—30日,逾期不再接收材料。

国家“万人计划”包括:杰出人才项目、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教学名师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万人计划”各项目的申报推荐由有关平台部门会同中央组织部分别印发通知进行具体部署。杰出人才项目的申报推荐由中央组织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单独部署。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材料经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审核把关后报相关平台部门。

两个计划的评审工作集中安排在8、9月份进行。由我市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除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外,额外给予新入选人才最高50万元奖励和50万元工作经费,对所在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我市有意申报的人才和单位,可以致电0514-87863648咨询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或咨询市、县两级组织、科技、人社、教育、文化等部门。

附:

1.2018年政策调整 2.申报资格条件

附1:2018年政策调整

1.“新闻传播学”纳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文社科项目支持专业范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增加专门名额,重点引进支持能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

2.国家“千人计划”所有项目增加风险评估程序,由用人单位对申报人的知识产权、保密约定、竞业禁止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查,防范引才法律风险,保障人才安全。

3.国外高校取得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可正常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各类项目,不再视为破格。国外高校毕业、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非华裔人员,出站一年内可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4.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原则上只允许西部和东北地区用人单位申报。

5.非华裔外籍人员可用英文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有关内容。

6.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防军工类单列名额、单独评审。

7.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资助期结束后,可以申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不占用人单位推荐名额。

8.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申报人年龄限制调整为不超过40周岁,适当扩大遴选规模,拓展推荐渠道,扩大差额比例。增加对企业的支持名额。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人才,资助期内不得申请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9.已在大陆工作一年以上的台港澳地区专家和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家,可以申报国家“万人计划”。

附2:申报资格条件

一、国家“千人计划”资格条件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 位,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者在 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 营管理人才,年龄不超过55岁。引进时未全职在国内(来 华,下同)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引进后须全 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对业绩特别突出或者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职务要求。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人才)。引进时未全职在国内工作,且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其他资格条件。引进后须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三)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人一般应当在海外取得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并符合下列条件:1.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成果,或者能够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化开发潜力大;2.有海外创业经验或者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3.在国内时间不超过6年,其创办企业成立2年以上、5年以下,产品具有核心技术且处于中试或者产业化阶段;4.是企业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或者最大自然人股东。一家企业只能申报一名。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四)外专项目。申报人应当为非华裔外国专家,年龄不超过65岁,引进后须全职来华工作3年以上。其他资格条件应当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要求。

(五)青年项目。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的申报人,应当属于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岁,具有博士学位,并符合下列条件:1.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连续工作36个月以上;2.取得同行专 家认可的科研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者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3.申报时未全职在国内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4.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大中型金融机构或者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申报人,一般应当在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岁,并符合下列条件:1.在海外商业性金融机构或者金融监管机构连续全职工作36个月以上;2.业绩突出,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具有成为所在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3.申报时应当未全职在国内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4.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业绩特别突出或者国家急需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六)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应当为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5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2.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3.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4.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顶尖人才。

(七)文化艺术人才项目。引进主体为国有文化单位、高等学校和有影响力的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从事舞台艺术、经营管理、创意设计等专业的申报人,可适当放 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一般应当未全职在国内工作,或者在国内时间不超过1年。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申报短期项目的,须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申报人年龄、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对有突出成绩或国家特需的人选,可突破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等资格条件限制破格引进,应附破格说明。

二、国家“万人计划”资格条件

(一)杰出人才。申报人研究方向应当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申报人应当为主持重大科研任务、领衔高层次创新团队、领导国家级创新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重点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发展前景。

(三)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申报人应当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者法人代表),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创建科技企业的科技人才,或者具有突出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创业项目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并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创办时间一般不超过5年,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

(四)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申报人必须拥护党的领 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主持重大课题任务、领导重点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研究成果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

(五)教学名师。申报人应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六)青年拔尖人才。申报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

第三篇:国家千人计划申报通知

关于开展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现就实施“千人计划”第七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第七批“千人计划”可申报以下项目: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3、创业人才项目。

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二、申报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申报条件(包括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各类企业、金融机构等平台的引进人才)

1、申报人需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及《工作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

2、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在国内工作不少于9个月(全职回国),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申报人须2011年1月1日之后回国(来华)工作。

4、创新人才不得连续申报,最多可申报两次。

5、申报人应客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关。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

(二)创业人才申报条件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学位,不超过55岁。

2、拥有的技术成果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4、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一家企业只能申报一名创业人才)。

5、企业成立1年以上、5年以下,其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

以上两类人才申报人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方面需破格的,请说明理由。

(三)创新人才短期项目条件(包括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中央企业)

1、系国家科技、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术技术带头人,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中组发„2008‟28号)规定的引才标准。

2、在国内工作单位固定,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做出实质性贡献。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4、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

5、申报人需于2011年1月1日之后回国或来华工作。

三、申报材料

1、申报书和附件。按中组部要求,申报书一式11份,附件2份,申报人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书和附件请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填写说明无需报送。

创新人才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复印件;(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复印件;(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创业人才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4)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股权构成材料等);(5)公司章程;(6)商业计划书;(7)上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2、各市(省直主管部门)推荐意见表,1份。

3、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1份。

四、有关要求

1、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26日。各单位要按时报送材料。有关材料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时报送。

2、材料报送地址:滨江区江南大道100号区政府行政中心1129室;

联系人:张炬刚(87702551,zjg@hhrc.com.cn);

周颖菲(87702141,phobe.qi@live.cn)

2011年8月9日

第四篇:江苏3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等

江苏3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等

江苏3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国家“千人计划”第六批名单最近公布,江苏39名创新创业人才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共有349人入选,其中创业类人才84人,创新类人才265人。江苏有39人入选,其中创业人才27人,占创业类入选总数的32%。从地区看,苏州20人,南京市7人,无锡市5人,镇江市4人,常州、扬州、泰州市各1人。

(华人综合)

连云港海协会员单位西藏送温暖

最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太阳雨公益慈善基金“阳光热水行动”走进西藏暨拉萨、日喀则盲教中心项目交付仪式,在日喀则的盲校农场隆重举行。

在太阳雨工程技术人员十多天的奋战下,“阳光浴室”43套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顺利完成安装和调试,为100多名盲童及工作人员解决了日常生活热水难题。

连云港海协会员单位太阳雨作为江苏省知名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无偿援助项目,推进受援地社会和谐发展。据了解,此次“阳光热水行动”走进西藏整体项目,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太阳雨公益慈善基金近年主推项目之一,将为西藏多地社会公共机构捐建阳光浴室,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享受阳光热水生活。

(连云港市侨办)

7家科技银行集体亮相南京海归企业融资会

最近,南京市2011年第三次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融资对接“双双会”在浦口高新区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成功举办。本次“双双会”吸引了南京创投、海融基金等4家投融资机构和7家科技银行的到场。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英特神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优质海归企业参加本次推介会,向在场的银行、创投、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项目推介。

据了解,科技贷款不同于传统的中小企业贷款,它们不注重企业的资产,只看技术水平和企业发展前景。(浦口区侨办)

南京中医药大学 “太极拳培训班”澳大利亚开班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主授的“太极拳培训班”最近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开班,经过前期注册,共约20人参加了本期培训。

太极拳培训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共历时八周。培训内容为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通过现场演练和回顾复习,让学员初步了解各个动作要领,并逐步领会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神韵。培训过程中,老师身着传统太极拳服,并引导学员施太极拳礼、说中文问候语,使他们切身感悟太极拳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南京市侨办)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与泰国坤敬华侨学校互结友好

经连云港市侨办引荐,9月7日,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宗正博士一行与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相关领导就华文教育工作进行交流,并与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签署共建友好学校合作备忘录。

泰国华文教师公会是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坤敬华校是一所有着80余年历史的华校。此行代表团成员都是功成名就的华人实业家,他们将企业托付于下一代,自己则投身于华文教育事业,为传播中华文化、提升祖籍国的软实力服务。(任云云)

南京9人进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经初审、通信评审、面试评审,全国共有152名人选通过第一批“青年千人计划”评审。在本次公布的名单中,江苏共有16人入选,来自南京地区的有9名,8人由驻宁高校推荐,1人由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其中最年轻的仅30岁。

“青年千人计划”自2011年起实施,面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计划分5年引进2000名左右优秀海外青年人才,旨在大力引进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今后10―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南京市侨办)

扬州信息产业基地首家侨港资企业党支部成立

9月6日,扬州信息产业基地首家侨港资企业党组织―――中共扬州迈创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标志着该公司党员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也标志着信息产业基地的党建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江苏迈创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广陵信息产业基地,2009年由扬州市侨办引进,是一家注册资金5000万港币的港资控股企业;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软件产品,如手机主题、手机电子书、手机游戏、手机版网站、手机留言玻璃樽等。(扬州市侨办)

宝应侨眷歌词《心中唯有人民》被推向全国

最近,由江苏宝应县侨眷刁伯辉执笔的《心中唯有人民》的歌词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并被推向全国。这是继《你和百姓心连心》歌词后又一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红色歌曲。

歌词分为三段,生动体现了中共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反映了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歌词琅琅上口,激昂豪迈,溶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又是一首时代赞歌。(宝应县侨办)

海门市近10年五千人出国创业

9月7日下午,江苏海门市华侨服务中心暨华侨村揭牌仪式在海门三星镇举行。

海门市华侨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海门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宗旨,积极拓展为侨服务平台的又一创举。海门市近10年来走出国门在海外创业人员已累计超过5000人。目前在海外的侨港资企业是海门外商投资企业的主体。

(南通市侨办)

镇江新区引进首个超亿元软件服务外包项目

镇江科技新城与江苏奥博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最近正式签署了江苏奥博洋研发及总部大楼开发项目的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将形成2000人规模的BPO交付能力。

江苏奥博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海外留学生创立,是奥博洋集团的下属子公司。目前公司业务包括数据录入、数据转化和数据挖掘等数字化业务,印刷出版的编辑和排版业务,翻译和本地化业务等, 以及网站开发和维护等。这些业务覆盖从低端数据录入到全业务流程外包的高端业务。(严?h?h)

IBM两项目落户南京市雨花台区

IBM SPSS行业解决方案中心、SPSS南京培训中心最近正式落户南京市雨花台区。这IMB中国软件授权培训中心在雨花台区揭牌后,IBM在雨花软件园落户的第二和第三个项目,标志着雨花软件在高端化、国际化方面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SPSS是“统计分析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的简称。该软件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提供商业智能的应用,将数据提炼为信息,将信息提升为决策依据。力争3年内营业额达到5亿元。(雨花台区侨办)

徐州、泰州等地侨办“庆中秋、迎国庆”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各地侨办积极举办“庆中秋、迎国庆”等活动,旨在加深侨界人士之间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友谊,以进一步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徐州市侨办组织桥台眷属欢聚一堂庆中秋活动。泰州市侨办走访慰问归侨侨眷,兴化市城区100多位侨界人士共举办了侨界人士“庆中秋、迎国庆”晚会。京歌伴舞、快板、诗歌朗诵、舞蹈、戏曲等节目,精彩纷呈,大家在欢快的歌声中度过了愉快的中秋节。(华人综合)

▲9月11日,中美金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签约暨江苏金太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镇江市国际饭店举行。

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江苏金太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在镇江市京口区归国博士园,由亚太投资控股集团(中国)公司、南京金鹏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组建,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服务、基因开发以及免疫检测试剂的生产。力争用3-5年时间,在镇江建立起一所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陈志慧 刘彪)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实现“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共同制订出台了三区人才引领和科技创业“1+8”政策文件,明确到2015年,三区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高层次人才占比、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上市科技企业数量三个“翻一番”,建成南京创新创业人才和要素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

(南京市侨办)

▲常州市金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积极争创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创业”为工作抓手,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人才落户金坛。截至目前,先后引进企业58家,累计注册内资2亿元、外资3896万美元,实现利润1.35亿元,并有24家企业成功孵化,实现产业化。(金坛市侨办)

▲8月31日,“侨之家”在宜兴市兴宜电子有限公司挂牌。这是宜兴市在第三家企业挂牌成立“侨之家”。宜兴市兴宜电子有限公司是侨属企业,法人代表是侨界政协委员,非常热心侨界活动,他表示要把“侨之家”办成侨台属联系的中心,加强联谊的桥梁,切实为侨台界办好事、办实事。(宜兴市侨办)

▲无锡市北塘区金马社区最近在小区室内游泳池开展了金马国际花园游泳友谊比赛。作为社区每年的传统比赛项目和全民健身月的系列活动,受到侨界人士和居民的欢迎。而游泳比赛这种有氧运动的方式,也促使侨界人士和居民更多地参与运动,提高了身体素质。(北塘区侨办)

▲最近,以南京市侨办、江宁科学园、中山科技园、浦口区等单位组成的侨务经贸代表团一行5人,赴美国、加拿大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在美、加期间,代表团共举行了6场推介活动,参加人员约90人次,拜访了友好社团13家,会见报纸和网络媒体5家,达成合作意向6个,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罗大骥)

第五篇:“千人计划”树立引才国家品牌

“千人计划”树立引才国家品牌

近日,34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第六批”千人计划”。至此,”千人计划”入选者总人数已达1510人(包括19位溯及既往人选)。这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数据--”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正教授数量,是改革开放以来到实施”千人计划”之前国内引进正教授数量总和的近20倍。同时,这也标志着覆盖各领域、不同年龄段的”千人计划”引才体系基本形成--”千人计划”作为引进人才的国家品牌已经树立起来。

1.实施两年 引进六批

“千人计划”荣为中国目前最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千人计划”,即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两年多来,中组部会同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等部门,抓紧建立工作体系,完善优惠措施,拓展引才渠道,指导、支持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两年来,“千人计划”作为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得到海外留学人员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计划实施以来,已有6200余名符合引进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交申请。在1510名“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创新人才有1161人,创业人才有349人。而在1161名创新人才中,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院士22人,相当于教授职务的1100多人。

“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博士,带领包括十多位海归博士在内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盐酸艾克替尼。该药是我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将改变我国靶向抗癌药依赖进口药的局面。并且,与进口产品头对头的临床研究证明,盐酸艾克替尼的整体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进口对照药。“我们做了一件在美国做不到的事情,而在祖国我们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更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回首来路,丁列明十分感慨。

在“千人计划”的示范带动下,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其他29个省区市均制定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部分中心城市、东部沿海部分经济发达的市县也制定实施了类似的引才计划,以引进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热潮正在兴起。相应地,近年来留学回国人数连创新高。据统计,2008年海外留学人员回国6.93万人,2009年就突破10万人,2010年这一数字更升至13.48万人,国家建设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日趋增强。

2.扩宽思路 搭建平台

从制度机制层面为“千人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打开http://www.xiexiebang.com 眼镜架吧

下载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千人计划”大事记(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千人计划

    上海市千人计划一、 优惠政策: 1、工作条件: 为支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作出规定,要求并支持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

    2.千人计划

    2012年2月12日,王寅博士及“栢檩木”项目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王寅博士曾任美国木材防火协会(AmericanWoodProtectionAssociation)防火技术委员会主席,格林百奥生态材料科技(上海)有限......

    青年千人计划

    从2011年开始[1],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至2015年共引进2000人。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3(汇编)

    “千人计划”引进条件 “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

    530 千人计划

    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 及“泛530”计划人才、嫁接式创业人才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报名公告 为更好地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打造“人才特......

    “千人计划”完整版

    “千人计划”应如何申报? 来源:千人计划专项办 2010-06-02 16:19:30 “千人计划”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

    千人计划服务协议书

    2011年千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毕节试验区计划 服务协议书志愿者:(以下简称甲方) 服务县项目办:(以下简称乙方) 服 务 单位:(以下简称丙方) 经毕节地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审定确认: 甲方将......

    千人计划服务协议书

    2011年千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毕节试验区计划 服务协议书 志 愿 者: (以下简称甲方) 服务县项目办: (以下简称乙方) 服 务 单 位: (以下简称丙方) 经毕节地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审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