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在7月1日之后,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存、是废,在国务院各相关部委之间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据悉,就是在国务院法制办内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统一。
《法治周末》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最近一周,国务院法制办还在各大部委之间做调研、征求意见。
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就此,《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曾多次参与问题讨论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华,试图解析问题解决的路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面对存亡抉择
法治周末记者 焦红艳
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的日子。
该法的实施,将一直备受诟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再一次置于生死路口。
有专家曾公开断言,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国务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自动废止。
然而,《法治周末》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前的这些日子里,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存是废,国务院相关部门还在各部委之间做调研、征求意见,鉴定材料《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各相关部委之间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据悉,就是在国务院法制办内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统一。
这至少说明,自动废止之说,很难说!
在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之际,《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曾多次参与相关内部问题讨论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华。
一直在“带脖运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面临存亡抉择
据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自1987年确立,到2002年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15年颇受争议的过程中,形成了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盛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的基本体系。
这一体系,在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决定》实施时,尽管受到冲击,但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之际,该体系却面临存亡抉择。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是存还是亡,抑或存续并再次完善?
对此,不仅学者之间存在不同观点,而且但凡涉及医疗纠纷的机关、部门之间也存在争议,如何解决,确实是一个亟待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在郭华看来,其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建立依据早就与立法法发生了冲突。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建立的依据,无论是1987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还是2002年4月4日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均存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冲突的问题。
其主要冲突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与涉及诉讼的鉴定问题。
而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民事法律基本制度与诉讼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部分内容属于诉讼制度,而不仅仅涉及行政管理的问题。
基于此,实践中,尤其是诉讼活动在医疗纠纷上的“案由”,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以及绕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委托司法鉴定,其依据均违反上位法,导致与其他法律不协调,可以说,这一体制一直在“带脖运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面对侵权责任法,更会加深法律体系之间的矛盾,并被置于存亡的路口。
第二篇: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职责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职责
一 委员会应由有经验、有权威、作风正派的医务人员和职能部门领导若干人组成。对医院医疗纠纷作技术鉴定,即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判定性质,做出科学结论。
二 鉴定时,应遵循以事实为根据,深入调查、科学鉴定、弄清事实、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受查阅的材料应包括:完善的原始病历、化验检查报告或尸体解剖记录及报告等。
三 审阅材料及鉴定过程中,如发现材料不全或情节不清,应请有关单位补充材料,并对有关事实情节复查核对。
四 召开鉴定会时,非鉴定委员会成员或未经委员会邀请人员不得参加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中,本医疗事件的当事人,或与本医疗事件有利益关系的人应当回避。
五 鉴定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每个成员均有发言权和裁决权,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鉴定委员会的正常工作,不得对委员会成员进行威胁、引诱、辱骂、殴打。鉴定委员会成员不得泄露鉴定情况。
六 鉴定结论应包括:病情摘要、分析意见、结论(性质、分级、责任者)。同时通过鉴定,从中吸取医疗工作中的教训,以利提高医疗质量。
七 结论意见以书面形式作出,经鉴定委员会主任签字和医院盖章后生效。纠纷科负责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
西吉县人民医院
第三篇:劳动鉴定委员会
劳动鉴定委员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设立《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第二条 劳动鉴定委员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由劳动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主管人员组成,劳动鉴定委员会。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鉴定是依据国家鉴定标准判定伤、病职工劳动能力、伤残程度的技术性工作,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劳动鉴定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干涉。
百分网
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工作
1、工伤职工伤残等级鉴定;
2、护理依赖等级鉴定;
3、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
4.、配置辅助器具确认;
5、工伤直接导致疾病确认;
6、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7、其他受委托进行的劳动能力鉴定。
百分网
三、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办法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盛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盛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鉴定材料《劳动鉴定委员会》。
我国目前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盛市、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各自的职责有所不同。根据各地普遍的做法,各层次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是:
(1)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问题。
(2)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级劳动鉴定工作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业务指导。对于因工因病致残退休的职工,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和审批;处理各县(县级市)或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问题。
(3)县(县级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对县所管辖的各个单位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在劳动鉴定范围内的职工进行劳动鉴定。
(4)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收集、整理、保存职工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有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向上级所映情况汇报工作,准备上报材料,做好劳动鉴定的上报工作;协助企业做好伤、并残职工的管理工作。
第四篇:医疗鉴定委员会
医疗鉴定委员会
记者从今天在此间召开的中国法医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了解到,中国法医学会增设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以研究探索解决目前我国在医疗纠纷司法审判过程中存在着医学鉴定和法医学鉴定“双轨制”、无鉴定主体资格标准和鉴定业务程序及技术标准等问题,医疗鉴定委员会。
据了解,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对有效解决医患矛盾紧张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支持,同时也为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提供具体技术支持。此外,大会还决定增设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赔偿法庭科学工作委员会。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9日在会上强调,中国法医学会和全国法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法医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实战服务、为诉讼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依法打击犯罪作出更大贡献,鉴定材料《医疗鉴定委员会》。
据悉,大会通过了《中国法医学会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2-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耀当选为新一届会长。
民法泰斗梁慧星谈《侵权责任法》 医疗鉴定委员会将作古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侵权责任法》起草组核心成员、民法泰斗梁慧星在省会进行《侵权责任法》公益讲座,在接受专访时,梁慧星表示,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国务院以前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
民法泰斗梁慧星谈《侵权责任法》 医疗鉴定委员会将作古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侵权责任法》起草组核心成员、民法泰斗梁慧星在省会进行《侵权责任法》公益讲座,在接受专访时,梁慧星表示,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国务院以前颁布的《条例》将随之作废,医疗鉴定委员会将成为历史。
■医疗鉴定委员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事实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疗鉴定委员会,梁慧星教授对记者说,医疗鉴定委员会隶属医学会,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做鉴定时,由于今天我给你做鉴定时,有时还要考虑到将来有一天,你也可能会给我做鉴定,所以,做出来的鉴定往往受到人们质疑,甚至对医疗鉴定委员会产生不信任。
还有一点,就是在现实当中,当医疗事故成立后,受害者得到的赔偿往往很低,反而,医疗事故不成立却有时能得到很高的补偿,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侵权责任法的实施,使医患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梁慧星说,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第五十四条规定,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并不一定非得是医疗事故,只要医院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就得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篇:文物鉴定委员会
文物鉴定委员会
中国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文物工作咨询性机构,文物鉴定委员会。1983年 1月26日成立,由文物、考古、历史、建筑等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第一任主任委员夏鼐,现任主任委员廖井丹。委员:尹达、王仲殊、王振铎、冯先铭、安志敏、苏秉琦、启功、吴良镛、单士元、张政烺、郑孝燮、贾兰坡、顾铁符、宿白、常书鸿。主要任务是:讨论、研究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政策、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处理文物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提出改进文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供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研究、采纳。
第一条为健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以下称“本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文物鉴定专家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性质与任务
本会是国家文物局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而设立的文物鉴定咨询机构。由国家文物局聘请文物、博物馆及相关行业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文物管理工作需要,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等级进行鉴定和评价,为文物征集、保护、管理和执行有关文物保护-法规提供依据。
第三条机构设置
本会设委员若干名,其中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三名),均由国家文物局聘任。
本会设专业组,委员按其鉴定专长分别参加一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设召集人一名。
秘书处设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社会文物处,秘书长一名,由该处负责人担任。秘书处负责本会的日常工作,承担鉴定任务的组织工作。
第四条标准和条件
委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文物保护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从事文物的专业研究,在相应领域有多年的鉴定工作经历,经验丰富,在文物研究领域有突出业绩;
(三)具有文物博物专业高级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
(四)身体健康,能够承担本会的相关工作,鉴定材料《文物鉴定委员会》。
第五条产生办法
本会委员限额,缺额递补,原则上每两年增补一次。
委员候选人由现任委员及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经专业组讨论后,交委员会进行差额无记名投票,根据得票数依次入选,满额为止。新入选委员经征得其本人及所在单位或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国家文物局审定并公示,如无异议,再予公布并颁发聘书。
第六条工作范畴
(一)为国家文物保护管理的行政决策提供咨询;
(二)为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和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征集、保护进行监督指导,提供鉴定咨询,承担相关研究工作;
(三)参与国有馆藏文物一级品鉴定确认工作;
(四)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涉及重大刑事案件的文物司法鉴定结论进行复核;
(五)总结文物鉴定经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培养文物鉴定人才;
(六)国家文物局的其他任务。
第七条工作程序
(一)根据工作需要,由秘书处组织委员开展工作;
(二)涉及重大文物鉴定事项时,每一文物类别的鉴定委员不少于三名;
(三)工作完成后,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所有参与工作的委员签署的鉴定结论。
第八条权利与义务
委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拥有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干涉,以独立身份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二)以委员身份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
(三)承担文物司法鉴定时,可要求相关部门采取保密措施;
(四)应国家文物局要求开展工作,获得相应工作报酬;
(五)根据个人意愿,退出本会;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委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国家文物局要求,以本会委员身份参与相关工作,提供公正、客观和具体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负责。凡可能出现影响鉴定结论-公正性的情况时,应遵循回避原则;
(三)不得在文物拍卖企业任职;
(四)未经国家文物局许可,不得以本会委员身份执行文物鉴定任务;不得以本会委员名义开具鉴定证书。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无关的个人行为,须自行承担责任;
(五)保守工作秘密;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九条终止聘任
(一)由于健康原因、年龄原因或移居海外一年以上,不能履行相关职责的;
(二)本会委员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本规定的。
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可解除其聘约,要求其退出本会。
第十条经费
本会所需活动经费,按计划从国家文物事业经费中拨付。
第十一条附则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条例》(草案)(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日文化部党组〈扩大〉会议原则通过)同时废止。
本规定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