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侨大学学生团体调查表
华侨大学学生团体调查表
尊敬的:
为促进我校学生团体的健康发展,奖励先进,督促落后,现对挂靠贵学院的学生团体 进行调查。贵单位对以下问题的好的将成为我们进行学生团体年审的一个重要依据。感谢贵单位一直以来对学生团体工作的支持!
学生团体联合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
1、其进行组织机构换届,是否告知贵单位,在贵单位监督下进行()
A、是B、不是C、不一定
2、其主要负责人的聘任,是否征得贵单位的同意()
A、是B、不是C、不一定
3、其聘请的指导老师,是否征得贵单位的同意()
A、是B、不是C、不一定
4、其开展活动前,是否会把活动方案提交贵单位审查、指导()
A、是B、不是C、不一定
5、其开展活动后,是否向贵单位汇报活动情况、结果()
A、是B、不是C、不一定
6、其活动经费开支,是否把预算事先提交贵单位审核,征得贵单位同意(A、是B、不是C、不一定
7、其活动经费明细,是否在活动后把经费明细提交贵单位审核()
A、是B、不是C、不一定
综合评价:
优秀良好一般差
一年来对该学生团体不了解,无法做出评价
挂靠单位签章: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学生团体工作的支持!)
第二篇:华侨大学学生团体校外活动管理办法
华侨大学学生团体校外活动管理办法
(2010年1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学生团体校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依据上级相关部门及学校有关规定,依照《华侨大学学生团体管理规定》,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华侨大学所有在学生处注册的学生团体联合会会员团体。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学生团体校外活动,是指华侨大学学生团体在华侨大学校园地理范围(包括泉州校区、厦门校区和华文学院)之外进行的社会实践、外出考察、参加比赛等活动。
第二章校外活动的申请
第四条学生团体进行一般校外活动之前,须提前一个星期向挂靠单位提交活动策划书、《华侨大学学生团体活动申请表》和《华侨大学外出审批表》,全部活动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以团体名义开展任何形式的校外活动。活动结束后,团体负责人必须向挂靠单位、学团联合会及时上交详细活动总结和活动安全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五条活动策划书内容须包括活动内容、目标地情况介绍、人员组成、活动时间表等。申请学生团体须随策划书一并提交参加校外活动的团体成员的详细名单及联系方式。
第六条校外活动对参加成员人身安全有潜在威胁的,还须附有潜在危险分析及安全预备(应急方案)、医药救护计划、后勤保障计划以及参加成员家长的书面同意书。在校外从事有较高风险性活动的学生团体须制定本团体关于减小风险至最低限度的相应技术性措施, 并报挂靠单位、学生处批准。
第七条学生团体组织跨地域性校外活动,应至少提前半个月申请,学生处、学团联合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校内外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召开的论证答辩会。批准成行前,学生处监督每位参加成员购买保险并与每位活动参加者个人签订《华侨大学学生团体外出活动安全责任协议书》,方可进行活动。如未购买保险需书面情况说明。
第八条学生团体举办有我校外籍或港澳台籍教师、学生或访问人员参加的校外活动,必须相应地经校外事处同意并报学生处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九条若学生团体在校外活动中需要使用“华侨大学”标识或以“华侨大学”名义活动,须提交申请。获得学生处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凡校外单位邀请学生团体进行校外活动的,校外单位应首先与学生处或挂靠单位取得联系。团体无权在未经学校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接受邀请。否则,一切违约后果由团体承担。
第十一条对外代表华侨大学的外出活动,经审批后,学生处将会同挂靠单位、校团委、外事处、宣传部、财务处等学校相关部门,为该活动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第三章校外活动的管理
第十二条学生团体校外活动必须有至少一名带队老师跟随,跨地域性的重要外出活动如有特殊情况可向学生处申请指派带队老师。
第十三条学生团体在校外活动中应每天与主管部门保持联系,不得隐瞒和谎报情况。
第十四条凡出现下列情形者,学生处有权命令学生团体的校外活动立即停止并返校:
(一)进行与申请内容无关的活动;
(二)进行或配合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
(三)盗用指导单位或其它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
(四)学生处认为必要的其他情况。
第十五条学生团体进行校外活动时,须与当地政府机构、群众组织等和睦相处,尊重当地民俗习惯,不得做有损华侨大学形象的行动。
第十六条学生团体在校外活动时,如接受媒体采访,所谈内容应限制在本次活动内容范围之内,不得发表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学校管理条例等相悖和有损华侨大学声誉的言论。
第十七条如团体违反上述办法,学生处将依照《华侨大学学生团体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对团体和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者将提请学校相关部门予以校纪处分。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华侨大学学生处负责解释,学生团体联合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本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方始试行。
第三篇:〔2009〕14号关于华侨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换届情况的通知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面对就业竞争,大学生何以应对?何以立足?唯有自身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为你说明一切。
一、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我们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
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三、求职材料与就业渠道
求职材料是个人资料的精心组合,是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是“通往面试的护照”。每个毕业生务必秉持诚信的原则,精心打造自己的这本“护照”,以便顺利的踏上求职之路。求职材料一般分为个人制作和高校统一格式两种,其内容基本包括求职信(或称自荐信)、个人简历、学校提供的成绩评语表以及在校期间各类获奖证书、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校内外社会活动的任职等。高校统一制作的还包括学校和专业简介。一份好的求职信应该是最有说服力、最能打动人的。信的格式要求规范,言辞要恳切,内容要实在,但不能千篇一律;信的长短要合适(以一页为准),特别要注意个人特色的表述,如个人特长,特别技能或特别之处。如能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有针对的写求职信更是上策。简历的填写,要求内容真实,突出专业特色和个人优势。要能清楚地表明你的学历、技能以及兴趣、志向等,表明你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待开发的潜力。
求职材料是求职的必要准备,是面试前的包装及面试的介绍信。接下来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在通过上述渠道获取你满意或感兴趣的信息后,路途远的,可先电话联系,然后邮寄求职材料或发电子邮件,并等待回音。路途近的,可电话联系后直接登门拜访,争取面试。面试是成功就业的最后一站,切记要把握好。面试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材料中介绍的自我。其次,细节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文明礼貌,服装整洁大方,用心倾听,适时回答;回答时语言清晰、适中、有
层次,最好是普通话。如果你做好了这些,祝贺你,用人单位已为你打开了大门。
四、社会关注与高校重视
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认为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其次,在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育创新上下功夫;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走出校门的学子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愿他们在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图变化、谋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华侨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华侨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华侨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2000年8月22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加强学风建设,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对违反校规校纪学生的处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教育与纪律处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处分种类和适用
第三条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以事实为依据,视其情节轻重及对所犯错误的认识,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的处分。处分的形式分为下列六种: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留校察看;
(五)勒令退学;
(六)开除学籍。
第四条 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者,在察看期间对所犯错误有深刻认识并有进步表现,经本人申请,所在院系和学校鉴定,可按期解除;有显著进步表现者,可提前解除;经教育不改、表现差或继续违纪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毕业班学生一般不适用留校察看处分,视情节和认错态度,给予记过或勒令退学处分。
第五条 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者,一年内有进步表现者,经本人申请,由所在院系对其受处分后的表现作出鉴定和结论,报学生处备案。
第六条 违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加重处分:
(一)违纪后认错态度不好的;
(二)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三)故意为他人做伪证、有意包庇其他违纪行为、隐瞒错误事实真相的;
(四)在本校已受过处分的;
(五)结成团伙违纪的。
第七条 违纪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从轻或减轻处分:
(一)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的;
(二)主动检举、揭发他人违纪行为,并积极协助查处问题的。
第八条 处分附加:
(一)因违纪受处分者,一年内不得参加先进个人评选,不得申请各种奖学金,不享受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不得参加学生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除外);
(二)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不保送研究生;
(三)因考试作弊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取消授予学位资格;
(四)因其他原因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的学生,不授予学位;受勒令退学处分的学生只发给学历证明;受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
第三章 违纪行为和处分
第九条 策划、组织和煽动闹事,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或公共秩序,破坏安定团结者,经教育能认识错误并改正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经教育坚持不改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条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司法或行政部门处罚者:
(一)被处以警告或罚款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记过处分;
(二)被处以行政拘留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三)被送劳动教养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四)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者,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五)触犯刑律,被判处各种刑罚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第十一条 打架斗殴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者:
(一)肇事者分别作如下处分:
1、虽未动手打人,但挑起事端或偏袒一方,促使事态扩大,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2、动手打人未造成他人伤害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致人轻微伤害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致人轻伤或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3、先动手打人者,加重处分。
(二)策划、唆使、指使者:
1、策划、唆使、指使他人打架并造成后果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2、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
3、纠集、勾结校外人员来学校打架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三)以各种借口,偏袒一方,促使打架事态发展,并产生后果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四)为他人打架提供器械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造成伤害后果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五)在打架过程中,持械打人者,视后果程度,给予加重处分。
(六)打架斗殴为首者或主要肇事者,加重处分。
第十二条 偷窃、诈骗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者,除追回赃款、赃物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分:
(一)价值在100元以下(含100元)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
处分。
(二)价值在100元以上500元以下(含500元)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三)价值在500元以上或多次作案、作案手段恶劣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四)偷窃他人自行车者,视情节分别作如下处理:
1、拆卸他人自行车零件组装后占为己有者,给予记过处分;
2、偷开、撬锁等蓄意盗窃他人自行车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五)明知是赃物而购买或使用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销售赃物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六)偷窃、作案未遂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
第十三条 故意损坏公共财物者,除赔偿损失和罚款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分:
(一)损坏价值在100元以下(含100元)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二)损坏价值在100元以上500元以下(含500元)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三)损坏价值在500元以上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四)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四条 在学生宿舍区内有下列情形者:
(一)违反男女生互访规定经劝阻不改者或晚归爬墙、撬门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二)在休息时间内,使用音像设备,声音过大,影响他人休息,经劝阻不改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三)未经学校批准,私自调房,在学生宿舍外租借住房或私自在宿舍留宿外人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强行换房者,给予记过处分;
(四)违章使用各种电器或明火(如蜡烛等),焚烧物品或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造成后果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五)擅自改变学生宿舍或家具用途、颜色、格式者,除赔偿相应损失外,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六)对学生宿舍的电视机、电话机或有关线路私自进行改装、改造,外接其他设备,私自架设天线或将电视机、电话机挪作他用者,给予记过处分;
(七)学生宿舍严禁使用液化气,使用者除没收器具外,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八)未经学校批准燃放烟花爆竹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第十五条 参与赌博,为赌博提供条件者:
(一)参与赌博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者,给
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二)为赌博提供条件(提供场所、赌具)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六条 男女交往不当,有下列情形者:
(一)妨碍他人正常休息、学习,经劝阻不改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二)破坏他人婚姻、家庭者,视情节和影响,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三)留宿异性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四)发生不正当性行为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五)卖淫、嫖娼当事人及参与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七条 举止猥亵、道德败坏,有流氓行为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八条 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结婚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第十九条 观看、阅读、制作、传播淫秽物品者:
(一)观看、阅读有淫秽内容的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黄色书刊或查阅、访问色情网站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二)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第二十条 利用计算机网络扰乱公共秩序者:
(一)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二)在网络上散布影响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三)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网络不能正常运行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
(四)查阅并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信息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五)制作、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造成后果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六)利用计算机网络引发泄露国家秘密事件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二十一条 一学期内旷课累计学时达下列者:
(一)达10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二)达2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三)达3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四)达40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五)达50学时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对于屡犯者,将加重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反考场纪律、考试(考查)作弊者:
(一)违反考场纪律者,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勒令退学处分,改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记;
(二)考试作弊者,视情节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学籍处分,改门课
程总成绩以零分记,取消授予学位资格。
第二十三条 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他人,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其情节尚未构成治安或刑事处罚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第二十四条 隐匿、销毁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其情节尚未构成治安或刑事处罚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第二十五条 伪造、买卖、涂改证明、证件、成绩等弄虚作假者:
(一)伪造、涂改学习成绩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二)伪造证明、证件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三)制作、出售伪饭卡、伪电话卡等有价集成卡、磁卡或明知是伪造集成卡、磁卡而使用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四)伪造、买卖国家机关的证明、证件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二十六条 吸食毒品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造成影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影响的,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
(一)因成绩或其他不满等原因无理取闹寻衅闹事者;
(二)在校园内喝酒、哄闹、砸酒瓶等违反校规校纪者;
(三)拒绝、阻碍学校管理人员依法或依校规执行公务者。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没有列举的违纪行为,如违反校园管理、图书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等,可参照本条例相类似条款给予处分。
第四章 处分程序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处分权限及审批程序:
(一)对学生的各种处分,由院系提出处理意见,并征求学校相关部门的意见。
(二)凡属给予学生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由院系讨论决定,学生处审核,院系发文并报学生处备案;凡属给予学生记过处分,由院系提出处理意见,报学生处审核决定并发文;凡属给予学生留校察看处分,由院系提出处理意见,学生处审核并拟文,报分管校领导决定;凡属给予学生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由院系提出处理意见,学生处审核并拟文,报校长决定。
(三)当院系与学校有关部门对处分的意见不一致时,由校长决定。
(四)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时,院系须及时将情况调查清楚,合法取证,掌握确凿证据和旁证材料,学生本人写出检查,经院系集体研究,及时报学生处备案。
(五)涉及跨院系学生的违纪处分,由学生处牵头,共同调查处理并拟文;涉及有关部门的,由相关部门会同学生处,提出意见并拟文,报校长决定。
(六)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者,学校授权教务处处理:
1、因旷课给予学生的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由院系发文并报学生处、教务处备案,受记过处分的,由教务处发文;因旷课给予学生的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处分,由教务处审核并拟文,报校长决定;
2、因违反考场纪律,给予学生的警告直至勒令退学处分,由监考教师填写考场情况登记表,教务处审核并发文;因考试作弊,给予学生记过直至开除学籍处分,由监考教师填写考场情况登记表,教务处审核并拟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报校长决定。
(七)学生受处分的有关材料归入学生档案,各级处分按审批权限进行公布。
第三十条 对学生违纪的处分,结论要同本人及家长见面,并让受处分学生在处分决定上签字,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受处分者若有不同意见,有权在处分作出七日内提出申诉,受记过及以下处分者向院系办公室提请,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向学生处提请,在接到申诉提请后七日内由学生违纪仲裁委员会复议并作出维持、撤销或变更裁决,并将复议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校就读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脱产班等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
第三十二条 夜大学生、函授生、进修生违反校规校纪,参照本条例精神执行。
第三十三条 福建音乐学院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参照本条例执行。第三十四条 未取得正式学籍的试读生违反校规校纪者,参照上述有关条款处理。处分的形式分为下列四种: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延长试读期;
(四)取消试读资格。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学校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条例相抵触的,按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华侨大学学生处。
第五篇: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闽南金三角,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主校区分别设在泉州、厦门。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
华侨大学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吴承业教授。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及各级政府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长。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办学方针,按照“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预科等层次完整的办学体系,现有19个院系(部),9个博士学位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硕士学位点,8个工程硕士领域,9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53个本科专业,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史、农、教育等10大类。学校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校46年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8万余人,其中境外生3.7万余人。至2005年底,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4万人,其中境外生近3000人,分别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美国、阿根廷和港澳台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140人,42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批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泉州校区校园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厦门校区(含华文学院)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厦门新校区正在兴建中。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设备先进,图书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总量105万种、208万册。
华侨大学注重教风、学风建设,以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主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学校以学风建设为学生工作重点,强调学生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近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侨大学共获得10余个奖项,团体总分分别居全国高校第13、16、10名,居福建省高校榜首,并捧得第八届“优胜杯”;学生男子篮球队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已进行的八届赛事中获得四届总冠军及一届总亚军;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科技竞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赛事中华大学生成绩居福建高校前列。2006年5月,华侨大学被教育部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华侨大学科研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大跨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华侨大学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5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1项(其中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获得福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发表科研论文4600多篇,被SCIE、EI收录的论文数、论文被国际刊物引用次数均连年居全国高校百强。《华侨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华侨大学还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法登等国际著名学者以及泰国上议院议长素春·差里科、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先后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