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睢县人民医院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睢县人民医院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自查工作总结
为加强医院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活动方案要求,我院与2010年8月份开展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宣传培训,促进医务人员认识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2、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合理检查,安全使用医疗器械。
3、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4、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组织,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
5、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日常管理制度、监测制度和预防预案,并主动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信息。
6、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医院建立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制度。
通过本院开展自查,仍存在有不足之处,今后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2、进一步完善工作内容,规范工作程序。
第二篇: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文档
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研究,我部决定开展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活动(以下简称《专项检查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宣传培训和专项检查活动,促进医疗机构认识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医疗器械,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目的和原则
深入了解各级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真实情况,全面掌握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现状。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在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原因,督促和帮助医院制订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方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检查与自查相结合;以查促改,查改结合;全面检查与单类重点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扎实深入,注重实效。
三、检查方式与范围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方案有关要求,与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辖区内的专项检查活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专项检查活动要求,结合《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基本情况调查表》自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有关要求落实情况。
(二)根据专项检查活动需要,卫生部组建专项检查活动工作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开展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专项检查活动工作组的专家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部门、医疗器械保障管理部门等4个方面的人员。
(三)本次专项检查活动的范围是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公立医院。
四、检查内容
(一)总体要求。
1.学习理解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2.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3.实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化。
4.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二)检查重点。
1.“以病人为中心”,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突出合理检查、安全使用医疗器械,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2.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完善职能职责,规范器械管理部门建设。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日常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有关阳性检出率等定期检查制度和落实执行情况。
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相关人员资质考评及培训情况。
4.医疗设备购置及医用耗材论证、招标、采购等准入评价情况。
5.医疗器械安装、验收、预防性维护,临床应用效果等管理情况。
6.医疗器械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应急调配机制运行情况。
7.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开展情况。8.重点科室的高风险类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情况。
五、组织实施
(一)检查时间。2010年 8-12月。8月开展自查和基本情况调查,9-12月重点抽查。
(二)检查方式。卫生部专项检查组采取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信息资料提取和统计分析等方式。
(三)检查流程。
1.重点抽查6个省(区、市),每个省(区、市)抽查5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2家,每家医院检查1天,共5天。
2.重点抽查前,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卫生部相关要求将《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规范基本情况调查表》下发至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要求医疗机构认真填报调查表,并按时收集、汇总、上报,保证调查表的真实、准确、有效。
3.被查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要求开展自查,准备提交相关资料和报表,做好各项被查准备工作。
4.检查组首先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医疗机构内各医疗器械相关部门;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整理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向被查单位反馈检查结果。
5.各检查组形成检查总结报告,为进一步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专项检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出发,坚持统一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检查工作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检查组不干预医院日常工作,不处理具体事务,不承办具体案件。
(二)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检查专家要严格遵守检查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在检查工作结束后要将工作中收集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全部资料交委派部门,不得将检查中所获取有关信息用于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
(三)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加强专项检查的制度化建设,建立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确定和完善检查工作的内容、形式,规范检查工作程序。
第三篇: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
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研究,我部决定开展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活动(以下简称《专项检查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宣传培训和专项检查活动,促进医疗机构认识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医疗器械,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目的和原则
深入了解各级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真实情况,全面掌握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现状。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在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原因,督促和帮助医院制订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方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检查与自查相结合;以查促改,查改结合;全面检查与单类重点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扎实深入,注重实效。
三、检查方式与范围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方案有关要求,与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辖区内的专项检查活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专项检查活动要求,结合《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基本情况调查表》自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有关要求落实情况。
(二)根据专项检查活动需要,卫生部组建专项检查活动工作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开展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专项检查活动工作组的专家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部门、医疗器械保障管理部门等4个方面的人员。
(三)本次专项检查活动的范围是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公立医院。
四、检查内容
(一)总体要求。
1.学习理解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3.实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化。4.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二)检查重点。
1.“以病人为中心”,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突出合理检查、安全使用医疗器械,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2.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完善职能职责,规范器械管理部门建设。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日常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有关阳性检出率等定期检查制度和落实执行情况。
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相关人员资质考评及培训情况。
4.医疗设备购置及医用耗材论证、招标、采购等准入评价情况。
5.医疗器械安装、验收、预防性维护,临床应用效果等管理情况。
6.医疗器械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应急调配机制运行情况。
7.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开展情况。
8.重点科室的高风险类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情况。
五、组织实施
(一)检查时间。2010年 8-12月。8月开展自查和基本情况调查,9-12月重点抽查。
(二)检查方式。卫生部专项检查组采取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信息资料提取和统计分析等方式。
(三)检查流程。
1.重点抽查6个省(区、市),每个省(区、市)抽查5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2家,每家医院检查1天,共5天。
2.重点抽查前,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卫生部相关要求将《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规范基本情况调查表》下发至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要求医疗机构认真填报调查表,并按时收集、汇总、上报,保证调查表的真实、准确、有效。
3.被查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要求开展自查,准备提交相关资料和报表,做好各项被查准备工作。
4.检查组首先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医疗机构内各医疗器械相关部门;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整理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向被查单位反馈检查结果。5.各检查组形成检查总结报告,为进一步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专项检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出发,坚持统一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检查工作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检查组不干预医院日常工作,不处理具体事务,不承办具体案件。
(二)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检查专家要严格遵守检查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在检查工作结束后要将工作中收集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全部资料交委派部门,不得将检查中所获取有关信息用于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
(三)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加强专项检查的制度化建设,建立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确定和完善检查工作的内容、形式,规范检查工作程序。
附件: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基本情况调查表20100727.rar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
第四篇: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07-09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使用人员、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
第四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学工程部门或指定相关部门,开展与其医疗服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医学工程部门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
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支持工作,并及时处置、上报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第二章临床使用前评估管理
第六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前评估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和技术评估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估制度,审验生产厂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
纳入甲、乙类管理的大型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
第九条医疗器械涉及到安装的,应由生产厂家或其授权并且具备工程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实施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按有关要求执行,医疗机构应保存相关记录。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医疗器械验收应由医学工程部门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试用的结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分类编码的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妥善保存本医疗机构高风险医疗器械购入时的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原始资料。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确保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前评估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记录等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医疗器械信息档案的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10年。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试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临床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经过相关技术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或认证。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医疗器械使用的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并建立考核制度。
第十六条临床使用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不得超适用范围使用医疗器械。
第十七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发生医疗器械安全事件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学工程部门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医学工程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信息档案。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防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医院感染。
第十九条临床使用的设备类、植入与介入的医疗器械名称及唯一性识别信息应完整记录到病历中。医疗机构应如实向患者告知需说明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形成记录并存档。
第四章 临床保障管理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安装与集成、验收与临床试用评估、使用中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所获临床信息的安全保障等阶段中各环节的保障制度与技术规范。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进行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或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参照卫生行政部门等制定的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定期对医疗器械
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和安全。
对临床工程技术支持与保障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信息档案。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在设备类医疗器械使用科室明显位置,公示有关医疗器械的主要信息,包括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授权操作人员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与医疗器械数量相适应、适宜医疗器械分类保管的贮存场所。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保证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环境条件。
第二十七条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医疗机构应制定应急备用方案。
第五章监督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质量安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工作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责令医疗机构立即停止可疑医疗器械的使用。第三十条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信息档案,包括器械唯一性标识、维修记录和保障记录等,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应依据《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情况和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第六章附 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医疗器械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取得市场准入,在医疗机构医疗活动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是院长领导下负责对院内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的组织。
1、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家有关医疗器械安
全使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有关的管理规范。
2)起草、制定、审核和评价医院内有关医疗器械安全管
理的工作制度和政策,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通报、讨论和分析院内外发生的,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有关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的重大问题,探讨改进医院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的建议、方法和措施。
4)通报院内出现的重大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负责督促
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和追踪,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相关的结果。
5)对医院内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的工作状况进行分
析、讨论和总结。
6)对在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有关
科室和人员提出表彰和奖励的建议;对在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工作中有重大责任事故的有关科室和人员提出批评和处罚的建议。
2、人员组成由医院领导及有关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采购和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
组成成员:院长(史学森)、分管院长(杨贵林)、医务科科长(张建礼)、护理部主任(白梅梅)、医院感染科科长(宋宏鹏)、医疗器械科科长(赵福)。
3、工作方式
日常工作由医务科和医疗设备科负责,每次活动要有记录,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