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如何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摘要: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获得的。因此,合理用药是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责任。药物不合理,不仅贻误病情,导致医源性疾病,而且浪费医疗资源,更有可能引发医患冲突。本文将就如何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理用药;改进措施;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临床用药,不仅要求药物品种好,质量合格,而且必须合理应用,才能发挥药物的疗效。WHI与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共同制定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调配无误,剂量、用法、疗程妥当,患者依从性好,简言之,合理用药就是按照安全、有效、方便、节约的原则选择和使用药物。
2005年6月29日,吴仪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向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中指出,遏制不合理用药需要做到:
一、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责任。
二、加强监测与预警,及时处置重大不良反应事件。
三、对于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进行通报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积极宣传药品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用药习惯。
五、引导群众合理安全用药等。对于这几点,我们应细化到:
一、对待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的措施:
1、重视ADR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的报告和监测;
3、加强临床药品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评价;
4、加强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根据临床反应及时修改用药方案;
5、改进不当的药品配置方法;
6、密切监测高风险药物(如庆大霉素、地高辛、肝素、抗癌药物)的ADR和高危人群(如孕妇、老人、幼儿及肝肾功能不良患者)的用药反应。
7、医院完善高危药品的管理,如设立醒目标示,设置专门存放药架等。
二、临床用药错误的防范:
1、严格执行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
2、建立临床用药错误报告和登记制度,强调及时总结教训,杜绝失误再发;
3、实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落实药学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合理用药及安全用药监测);
4、医药工作者之间加强正确交流,处方医嘱字迹规范,以免书面医嘱的转录错误造成用药信息传递错误;
5、医务工作者应端正工作态度,遵守施药和其他医疗规程,杜绝粗心大意之行为,对患者认真负责。
6、对于相似药品正确分类管理,避免药品的混淆与应用。
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
1、医护人员应熟悉与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2、使用注射剂药物时,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或相关的药物说明,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方可使用;
3、为病人静脉输液时,根据病情及药物特性调节滴速,控制静脉输液注速度,预防发生反应;
4、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
5、提前做好对不良反应的预备处理措施。
四、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是国内存在的很大问题,医生和患者都一定要意识到对于抗生素药物的误区。
1、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
2、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按分级目录限定医师处方权限,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门诊不得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3、抗生素药物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时不要因为暂时不见效而频繁换药,要等到用药时间足够再考虑换药;
4、很多患者一旦感冒会选择使用抗生素药物,实际上,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能抗菌而对病毒没有效果,因此,要避免感冒时滥用抗生素;
5、医务工作者完善诊断措施,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负责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或强度不合适地使用抗生素药物。
五、其他方面的改进措施:如医务工作者要对群众正确引导,不能只因个人利益将病人的安危置之不顾;医院加强对医务工作者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完善各项制度和合理的工作程序等等。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需要医疗机构给与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的执行,患者才能有更好的就医环境和安全感,才能创造更稳定安全的医疗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孟锐,邹萍,张师瑞.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国药业,2010,19(4):1-2
2、孔德辉,邸平.浅谈临床合理用药的心得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0月,总第123期:61
3、盛丽英,王丽英,裘银久.谈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医学导报,2007,4(28):154
第二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为规范我院医疗用药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措施:
一、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设置门诊用药咨询窗口,由高年资的药师负责解答用药疑难问题,做好咨询记录,对重点病人进行药学跟踪服务。
二、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组织临床及药学专家,对门急诊处方100张及已出院患者病历30份进行用药评价,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抗菌药物、激素、特殊药品等)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用药问题的处方及病历在《处方及临床用药通报》进行公示。
三、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书写药历,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对特殊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进行监护。
四、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临床药师通过进修、自学、送往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培训等方式学习药学理论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五、开展药学信息服务:配备相应的软件(如合理用药系统),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医院的药品目录、药品说明书、新药介绍、医院药事管理、配伍禁忌、药品不良反应等。
六、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向临床介绍药物信息,每两月出一期《药讯》。
七、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对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
八、药学部门会同医务、门办、院感等部门定期开展合理用药督查,重点督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外科系统围手术(特别是工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常规监控和有效管理,并实行月报告制度,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并定期进行干预效果的分析。
九、开展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建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信息平台,定期向临床反馈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信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用效。
十、指定一名专职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和防范差错工作进行系统检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效果分析,并定期在《处方及临床用药通报》公示。
第三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 】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1、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2、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每次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检查内容包括处方书写、使用通用名称、药品用法用量、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处方药品费用等,并要求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总结经验。
3、每月对住院病人用药情况进行抽查,统计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并对限制类及特殊类用药情况进行跟踪,查看是否有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4、每月对医院所有药品用药数量和金额前十位品种及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
5、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6、医务科、药械科对不合理用药、药品费用比例必须做好干预工作。
第四篇: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促进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也是防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减轻国家和民众经济负担的民生之计。促进合理用药,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确保公众的安全用药是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促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我国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尤以抗菌药物、激素、白蛋白和静脉用药的不合理使用最为突出。现重点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作一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用药突出。
我们在2001年9月对北京市10所三级医院排在前10位药物品种和抗菌药物占前10位药品总金额百分率调查显示:两所医院前10位药中抗菌药占两个,占前10位药品总金额17.05%和37.31%;3所医院占4个,占总金额41.58%~51.91%;l所医院占5个,占金额58.20%;3所医院占6个,占金额59.20%~71.61%。10所医院前10位用药中抗菌药物占50%的为4所医院,占前10位用药总金额>50%的为6所医院。
上述调查显示,三级医院临床用药情况是有差异的,有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是比较合理的,但也有的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却比较严重,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1)无适应症或适应症不明确:如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满足某些病人的“要求”等;(2)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如重复使用,手术不适当预防用药,过度使用昂贵或新抗菌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以及注射剂的过度使用等;(3)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或联合使用品种过多。
二、社会使用抗菌药物监管失控,社会零售药店经营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都是处方药,但在我国以往一直是按OTC药进行管理,公众可以随意、随处在社会零售药店买到抗菌药物,造成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国外对抗菌药物监管十分严格,处方药都必须有执业医师处方,药店还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注册药师才有资格销售配发。
三、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部门的抗菌药物滥用也非常突出。
通过生物链而损害人群,对饲料和畜牧、水平养殖业也应建立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制止其滥用。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一、技术知识方面的原因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药与新治疗层出不穷,全球处方药已超万种,我国也已超7000种,药物和药物治疗几乎囊括了当代所有的高新技术,有药可用与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用药知识不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的医师、药师对各类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等缺乏应有的了解,以及缺乏药物治疗学与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尤以基层医务人员、年轻医师(药师)和某些中医医生为多。
二、医疗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首先是医疗机构对本机构临床用药监管力度较弱,对医师的用药处方行为缺乏组织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行政干预措施。现在医疗机构药物预防或临床治疗用药方案的制定,是临床医师说了算,药师基本未参与临床用药,药师的作用未发挥。国际上合理用药新的理念是:强调团队精神,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治疗,据MED CAREl998年报导随机研究报告:单医师治疗组和医师、药师、护师等多科专家参与治疗组治疗结果相比,住院日由6日降至5.5日,平均下降8.33%,费用由8090美元降至6681美元,平均下降17.42%;JAMAl999年报道,药师参与重病治疗单元内,ADE发生率下降66.35%。
现代的药物治疗理念要求医师、药师、护师共同为病人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对药物冶疗引入干预和制约机制,形成医师、药师和护师之间良性的互相依存,相互合作与干预制约的关系链,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和国家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
有的医疗机构领导和医务人员尚缺乏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对由于不合理用药已经或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缺乏认识或重视,对本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用药没有或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
某些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滥用抗菌药物,有的医疗机构把临床使用药品收入与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奖金挂钩,这必然形成多用药,用贵药和用药不当现象;某些医师收受处方费,这种违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应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或医师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者开出的药品处方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但医师收取处方费的错误行为,又往往与药品销售无序竞争和不正当促销相联系,而药品不正当促销又与目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过多、过滥和低水平重复生产相关联,与国家的药品政策有关。促进合理用药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
一、影响药品使用的因素不计其数、错综复杂,药物治疗过程繁杂、决策环节众多,在药物治疗中,往往在临床用药中存在有不合理因素。若想系统地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是十分困难的,要从深入的调查研究人手,相关部、委、局需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不要总是指责别人,而忘了本部门应承担的责任,要检查自己是否有不作为。必须共同采取必要的果断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二、促进合理用药是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公共卫生政策、卫生经济政策、药物政策、产业政策和伦理道德等的系统工程,且又是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结合,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涉及到管理学、公共卫生学、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和伦理道德等众多学科,因此药物使用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工程。对于系统的管理问题需要众多部门和多学科专家参与共同探讨和制定药品政策。
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在我国存在,还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今后的任务十分艰巨。
加强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要提升医疗机构领导层和全体医务人员对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意义的认识,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药品收入的构成比例,减轻病人负担,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也是医疗机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样,也可通过医务人员调查分析的方法,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对本医疗机构或本科临床用药分析、手术预防用药分析等从中找出不足,进行临床用药教育。编写合理用药教材或科普资料
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师、青年医师、医院药师和零售药店的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其合理用药知识与药物治疗水平。对病人进行用药交待和安全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意识。
建立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002年1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部门的工作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规范了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明确了医师、药师在药物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即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规定医院要建立临床药师制,其核心任务就是研究与实践合理用药,参与临床用药,协助医师合理选药与用药。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和药师作用的发挥有十分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认真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培养临床药师,建立临床药师制,提供发挥药师作用的空间,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药师的知识与技能。建立评价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完善评估方法
一、强化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将其纳入医院评审指标体系,促进合理用药。药物治疗是医疗机构治疗病人主要手段,作为临床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要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临床用药的选择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必须重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制定本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其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药品品种,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控制抗菌药物所占本医疗机构总药物费用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采样送检率,制订基本抗菌药物目录和专科抗菌药物目录等规定,并监督实施。
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护理和医疗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并接受有关正确书写处方、医嘱、给药方法以及用药效果监测方面的训练。
二、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具体指标,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开展合理用药研究和用药测评,有利于评价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建立全国范围细菌耐药监测网,检测与定期分布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变迁和趋势,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网,定期监测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与用药习惯,了解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措施,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控系统,从药品销售使用情况了解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考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制定《处方管理办法》
这将有利于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与加强临床用药管理,规范合理用药、处方书写和药师处方用药合理性审核与药品的调剂配发。明确医师开方和药师审方、配方在合理用药方面的责任。制定《促进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管理法》第58条明确规定: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是卫生部的基本职责,制定行政干预政策法规性文件,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已迫在眉睫,必须规范医疗机构、社会零售药店和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使合理用药有章可循。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国家药物政策
明确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现在普遍认为医疗机构经济运行中药品收入所占的比例太高,但政府相关部门未明确究竟宜控制在多高比例是适宜的,国家至今也未正式明确取消国家在建国初制定的“以药补医”的特殊政策,故我们认为不宜总是笼统地指责医疗机构。对某些医疗机构的不正之风应严肃批评制止,对药物滥用要坚决干预,但我们认为有关部门也应实事求是地探索完善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问题。说白了,很多医疗机构对促进合理用药还是有一定办法的,但现在不少医疗机构对合理用药存有顾虑,对促进合理用药不敢采取严格的监管,怕管得过严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收入,而造成技术骨干外流,影响医疗机构本身的稳定。故有的医院原本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已有一定成效,但因上述原因,有的又后退了。国家应研究与制定政策,鼓励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做出成绩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制定、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新药开发研究政策、进口药品政策、仿制药品政策、药品审评批准政策、药品企业政策和医疗机构药品政策等。必须改变医药企业盲目发展和药品生产无计划状态,改善我国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过多,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限制药品商品名称多而乱的局面。现在我国一般药品已大大供大于求的现状;而另一方面又缺乏具规模的大型药品生产企业和名牌创新药品。据统计,国家9个部门涉及对药品和与药品有关事宜的监管,多部门各管一方,政策协调十分困难,应制定十分明确的国家药物政策,还须明确药品政策应隶属于国家卫生政策,理顺体制,以有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实施,保障公众健康。(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 吴永佩 颜青 李喜西)
第五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连山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资料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一、单品种用量排名公示制度,通过HIS系统,对本院单个品种用药总量进行排序,排在前3位的药品及供应商进行公示,连续3个月排名前3名的品种暂停采购使用3个月。
二、药品采购限量制度,除基本药物、基础输液和毒、麻、精药品等,其它药品实行限量限额采购,单个品规每次采购金额不超过10万元,每个月不超过20万元,抗菌药物单个品规每次采购金额不超过20万元,每个月不超过40万元。
三、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对抽查到的不合理处方、医嘱,每月进行内部公示。由临床药学室按处方点评方法负责点评,并将用药评价结果报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按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进行处罚,并进行内部通报。
四、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月预警制度,每月统计用药量20万元以上的普通药品和抗菌药物,对其供应商进行警示谈话。
五、临床科室药品费用比月通报制度,实行用药费用比科主任负责制,控制各临床科室用药比例,财务科每月统计各科室收入与用药比,并按照目标管理方案进行处罚或奖励。
六、门诊实行处方最高限额控制,门诊处方(含门诊医师、专家和住院医师)每张最高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500元。
七、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权限控制,各级别医师不得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经专家会诊同意后才能使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使用但仅限于1天量。
八、药品新品种引进评审制度,新品种进院前将严格审查,防止同一品种药物品牌过多过滥,严格执行“一品两规”制度。从源头上加大对药品使用环节违规行为的控制力度,严肃惩处索拿卡要和收受回扣等违规行为。
连山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资料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为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促进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是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监督、指导及管理组织,负责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二、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负责人由主管药师以上人员担任,科主任、药品仓库负责人、临床药学室负责人、调剂室负责人、制剂室负责人、质检室负责人等组成。
三、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职责
(一)质量监督管理小组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对医院药品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并认真落实。
(二)药剂科设置药品制剂检验室,负责日常药品及制剂的质量检测工作。
(三)药品质量监督小组定期进行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科室规章制度的学习,保证药品质量监督的科学公正。
(四)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对医院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五)定期抽验购入药品的质量。检查药品库和各调剂科(室)药品质量管理情况,有无过期、变质药品,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疑似质量问题的药品有权停止使用或封存,并报药剂科质量管理小组。
(六)定期对临床科室的备用基数药品、急救药品的保管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有关科室沟通,并做好相关登记和记录。
(七)药剂科药品质量监督小组应根据监督结果定期进行药品质量监控分析讨论,对期间发生的药品或制剂质量问题,及重大质量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做好落实,并有详实的记录。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小组:
组长:科主任
成员:科副主任及各班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