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
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
作者:龚育之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日期:2005-12-21
本站发布时间:2005-12-25 9:42:56
阅读量:935次
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那一年,也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前一年,出版了两部重头的党史书。
一部是一九九一年五月出的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
此书有“刘少奇同志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一章。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认为刘少奇的构想,实际上“也是发端于毛主席的理论”,“在大的问题上两者是基本一致的”。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尽一致的地方”。对待私营工商业,毛泽东在强调利用的同时,比较突出强调节制资本、限制和反限制斗争的一面;刘少奇则在赞成限制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和利用的一面。毛泽东一九五二年就开始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则主张多搞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待条件成熟后再转入社会主义。
在引述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主张之后,薄老认为,列宁提出要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来发展经济等思想,“实际上是提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十分注意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更加重视和利用资本主义已经创造的物质技术管理和文化条件的问题。”“看来,少奇同志的有些想法,是从列宁的这些论述中受到了启发。”“回想起来,应该说当时在我们党内注意学习和深入研究、领会列宁这些论述的同志还不是很多。到了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一些曲折之后,大家才愈来愈感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这些思想的重要性和深刻性。”(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第六十一——六十四页)
同时,薄老在这本书里肯定毛泽东对“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批评,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时期,是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所以“是很难巩固的”。他还表示完全同意历史决议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的结论,因为总路线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转变”,融为一体,“应当说,这是根据实践的要求和经验,对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新发展。”(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第二一五、二二九页)
另一部重头的党史书,是一九九一年八月出版的,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同薄老的书观点相接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一章中指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是适时的和必要的”;就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言,到一九五六年已经基本上完成,过渡时期已经完结,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实现;“按我们现在的分析,这个情况
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以下简称《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第三四〇、三四二、三八三页)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章和全书结束语中,详细叙述和高度评价了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正规的党史教科书中,也许是第一次作了这样的论述。
《七十年》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论断,就是在讲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六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章中,专写了一节“十年建设成就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这“两个发展趋向”的提法,是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对这十年做出的一个历史结论。这样的结论已经蕴涵在历史决议中,《七十年》用更加鲜明的语言把它刻画了出来。它超越了过去“两条路线斗争”的模式和框架:没有把这十年探索中的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东西看作一条贯彻十年的正确路线,也没有把这十年探索中的错误的东西看作一条贯彻十年的错误路线。更没有把正确都归之于毛泽东而把错误都归之于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如同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样);也没有把错误都归之于毛泽东而把刘、邓称之为正确路线的代表(如有些史家所简单化地主张的那样)。它肯定一九五六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以前八九个月和一九六〇年冬天以后五年调整的探索,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批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派到“反右倾”再到八届十中全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它认为,“如同对正确的东西还要作分析一样,对错误的东西也要作分析”;十年探索中的两种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全党有时这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有时那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或者不同趋向在不同领域同时并存。”它的总结性论述是:“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积累的正确的东西,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取得的。在党中央领导人中毛泽东无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都起了重要作用。许多正确的思想和决策是毛泽东提出的,得到中央领导集体的支持;其他领导人提出的正确意见,也是在得到毛泽东支持的情况下作出决定,付诸实施的。这十年中的错误,毛泽东无疑要担负主要责任。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央主席,而且因为一些重大的错误思想和决策是由他提出或由他支持的,有时甚至是由于他的个人专断,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了比较正确的意见的结果。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总之,十年建设中,无论是成就还是失误,都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获得和发生的。正确地加以总结,无论是正面经验还是反面经验,都是党的宝贵财富。”
这一番超越了过去“两条路线斗争”模式的框架的论述,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好评。当然,也听到不同的意见,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一直不能理解有些指责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至今认为,“两个发展趋向”的概括是合乎这十年历史的。
但这个概括也有一个不足之处:没有用“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贯穿全部论述。其实,邓小平在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同埃塞俄比亚总统的谈话中已经说过:“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说,邓小平已经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角度对过去的历史作了这样的概括。大概是因为
那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还没有编成,已出版的小册子中还不包括这篇,编写《七十年》时对这篇谈话中的这句话没有注意到吧。
回过头来看历史,这十年中积极的探索,如八大前后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三个为主三个为辅的设计、消灭了资本主义再搞点资本主义的思想,庐山会议以前划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线、划分集体所有和全民所有的界线、批评消灭商品的思想,调整五年中农村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先是从生产大队为基础退到生产队为基础,再退到承认生产小队部分所有制,再退到把生产小队改称为生产队,二三十户大小的生产队(相当于合作化开始时的初级合作社规模)成为“三级所有”的“为基础”的“队”,都应该视为对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逐步纠正(虽然还不彻底)。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共产风,则是明显地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呢?我认为也可以归入“离开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为这十年(甚至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被认为仍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过渡时期”。
胡乔木高度评价了《七十年》,专门为此书写了一篇《题记》,又在出版座谈会上发言,称赞这本书“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特别讲到“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段历史比较难写,现在对这段历史不但提出了许多首次发表的事实,而且作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见胡乔木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六期)这“比较确切的解释”,应该说,就包括“两个发展趋向”的分析。胡乔木把它称之为“夹叙夹议的议”,而且是“成片段”的“议”。
胡绳在同一个座谈会上进一步说:《七十年》“以我们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为总的依据,但又不只是重复其词句,而要在组织材料和论述上有新意”。哪些新意呢?胡绳特别说了一九五六到一九六六年“这十年探索中间,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这个新意。他说:“后一种(即错误)趋向直接引导到‘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而前一种即正确的趋向,正是‘文革’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的路线方针的先导。从六十年代的情况来说,错误的趋向暂时压倒了正确的趋向;但是从历史全局来看,正确的趋向终于战胜了错误的趋向,在一九七八年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像这样的分析是不是对,有待理论界来评论。也许这是提供了足以贯穿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一种看法。”(见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六期。)
“两胡”的这些评价,成为后来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时力图加以贯穿的看法。
第二篇:邓小平南方谈话
学风建设
——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什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被视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思想解放的“宣言书”。南方谈话的内容对学风建设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1)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
当今的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上面。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因此各高校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学风建设方面。对于学风建设的标准,我们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2)要加快改革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学风建设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一切有利于学校营造整体学习氛围与精神建设的措施都可以实施。学风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强调了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学风建设的进程中,要始终明确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要有侧重点的进行改革。一个学校最主要的群体是学生,学校办学的目的也是帮助学生成才。学风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风建设要围绕学生开展,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邓小平还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学校在除了学生之外,老师也是个主要群体。因此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有关学生的相关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也要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基本方向不偏离。
(5)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借鉴意义:在学风建设进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和信念。加强学风建设要不断结合学校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什么样的学风?
我们要建设的学风是:营造一种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氛围,让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在大学里,学生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
总体目标: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生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我校整体学风状况进一步改善。
应该怎么做?
我们学校开展整顿校风的一系列措施:
一:学校组织检查学生晨起情况
为贯彻落实关于“整顿校风”的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整顿学风系列活动。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是此次活动的重要抓手,为此学生工作处开展了学生晨起专项检查,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检查,总体情况良好,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晨读,无课学生也按正常上课时间起床,但仍有个别学生未按照要求晨起。
二:以查促建 加强学生课堂管理
2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再次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态、文明行为规范。通过检查,学生上课总体情况良好,出勤率较高,但仍然存在课前未向老师问好、课上不认真听讲、使用手机、不记笔记等现象。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与集中整治,逐步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度建设并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将为建设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守规范讲文明 学生干部在行动
为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开展了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活动。广大学生干部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学校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学伊始,校学生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就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做一个规范文明的合师青年学生”的主题倡议。
四:抓学风整顿初见成效
新学期伊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重抓教学、整顿校风。经过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共同努力,学风整顿初见成效,学校学风有了明显好转。
经过几天的整改,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不断减少,课堂纪律良好,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此同时,带早餐进教室的行为也慢慢杜绝,使得公共教学场所的卫生状况得以改良。
五:拓展自习教室 服务学生学习
为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保障学生学习热情,解决学生上自习难的问题,学生工作处会同后勤管理处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开辟新的全天候自习场所。初步缓解了学生上自习难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将学校的“整顿学风”措施落到实处,并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六:全员参与抓规范坚守一线促学风
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按照学生宿舍、教室课堂、公共场所三个不同功能区分别安排了学生行为规范和学风整顿的执行落实和督促检查。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与学风整顿专项督促检查开展一周以来,学生精神风貌和学习状态进一步饱满,校园学习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风整顿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提出了整改时限和要求。目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与学风整顿专项督促检查工作已全面展开并有效有序进行。
七:创优良学风宿舍建和谐文明校园
有效加强校园宿舍文明创建,营造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优良学风学生宿舍的创建意识,学校于3月7日中午同时在锦绣校区和三孝口校区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学生宿舍安全卫生大检查活动。校、院系两级自律委员会近200名学生干部参加了本次检查。
此次检查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创建优良学风宿舍的关注,有力地增强了我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营造温馨舒适学习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学生处召开学风建设学生座谈会
学生工作处在平房会议室组织召开学风建设专题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学生由学生工作处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18名组成,座谈会由学生工作处处长马平主持。听取学生对学校学风建设以及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九:就文明餐 做文明人
校律委会伙食管理委员会和各院系律委会志愿者们在锦绣校区五个餐厅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就餐秩序维护活动。许多平日里不文明的就餐现象也在逐渐减少。
学生应该怎么做:
1、积极配合学校对于学校针对学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要加强自控能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做一个四有青年
3、学生社团应多组织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充实大学生活
第三篇:邓小平南方谈话有感
邓小平改革开放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就是邓小平同志。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的影响巨大,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也对中国人民影响巨大,无数中国人从邓小平的思想中会的灵感和启示,重新审视自己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树立了新的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认识,堪称一次思想风暴的社会大规模转型。其当时的国际背景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一度放缓,改革开放遇到较大困难,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严峻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发展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科学地、全面地回答了什么事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二、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六、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我认为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的发展,很大的原因就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而现在,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从温饱到小康,从初级小康行进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我们正一步一步的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着。经济的崛起,地位的提高,那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标识着小平的先见。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迅速蓬勃的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为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所以有着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因为改革开放,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现在的航天计划,让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因为改革开放,我国的体育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从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各大比赛,我们都能开到中华体育健儿那优秀的表现。所以,改革开放的提出不仅仅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命运的转折点。
邓小平同志还说过:“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他还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也说:“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还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邓小平的话总是有前瞻性和致命的准确性,这些既实在,又精辟的话,让我听出了这位老人为祖国未来更好发展的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要珍惜前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我们要学会抓住时机,鼓足信心,我们要在年轻气盛时坚定目标,并为之奋斗。但是我们不能认死理,时代在改变,我们在坚定信念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更不要忘了,我们并不只是一个人在努力,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让我们的青春热情挥洒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吧!
第四篇:邓小平南方谈话感想
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在吴乡长的带领下学习了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
邓小平南巡讲话面对这些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巡讲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
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次南方谈话的内容主要有六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的来说就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确实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所以很多老一辈很是不满小平的改革,可在严打犯罪活动的情况下,有所好转,而且在开放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也上了一个台阶,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实践来证明,当然实践证明小平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人民的。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简明扼要的总结了前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指出了下一阶段深入改革的方向,把中国20余年的改革开放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那以前的整个80年代,是中国改革的第一次浪潮;从那以后,直到2001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也就是在这次南巡途中,邓小平用非凡的气魄胆识,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他说:“要注意济经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他的话,为当时及后来的改革家们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他还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小平也说了:“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还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他的话总是有前瞻性和致命的准确性,这些既实在,又精辟的话,我们要学习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
第五篇: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厦门网
2007-09-24 08:22
1992年春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之后,著名的《南巡讲话》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迈进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全文如下:
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 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 化大 革命”就是内战。为什么“六· 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
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象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常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常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比如江苏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就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又比如上海,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
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84年至88年。这5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广大农民购买力增加了,不仅盖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吃、穿、注行、用等各方面的工业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都大幅度增长。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也大幅度增长。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89年开始治理整顿。治理整顿,我是赞成的,而且确实需要。经济“过热”,确实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票子发得多了一点,物价波动大了一点,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了一些浪费。但是,怎样全面地来看那五年的加速发展?那五年的加速发展,也可以称作一种飞跃,但与“大跃进”不同,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那五年的加速发展功劳不小,这是我的评价。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五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
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是个外行,但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应该说,现在的科学家更幸福,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会更多。我说过,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时间,这些东西就一扫而光。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
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发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这是眼前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已经顺利解决了,希望解决得好。“文 化大 革命”结束,我出来后,就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发现靠我们这老一代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于是我们推荐别的人,真正要找第三代。但是没有解决问题,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不是在经济上出现问题,都是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栽跟头。这就不能让了。我在89年5月底还说过,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
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
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现在中央这个班子年龄还是大了点,60过一点的就算年轻的了。这些人过10年还可以,再过20年,就80多岁了,像我今天这样聊聊天还可以,做工作精力就不够了。现在中央的班子干得不错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什么时候问题都不会少。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看着现在的同志成熟起来。老年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作障碍人的事。
对于办得不妥当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
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现在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帮助培养。
不要迷信。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比你们现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样干?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六)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20年。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